城關鎮(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

城關鎮(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關鎮位於武山縣中部,是縣城所在地,東接洛門,西連山丹,北鄰榆盤,南部與四門、龍台接壤,隴海鐵路及316國道穿境而過,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現有38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86個自然村158個村民小組。城關鎮區域總面積為11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7125.3畝(其中川水地3416.9畝,旱地43708.4畝)。截止2011年底,城關鎮總人口總計21885戶64820人,其中農業人口10099戶44725人。蔬菜、養殖、勞務、商貿是城關鎮的主導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山縣城關鎮
  • 外文名稱:chengguanzhen
  • 行政區類別: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
  • 所屬地區:武山中部
  • 政府駐地:城關鎮
  • 電話區號:0938
  • 面積:115.54平方公里
  • 人口:64820(2011年)
  • 氣候條件:隴中黃土丘陵溝壑地區
  • 著名景點:鴛鴦湖
  • 火車站:武山車站
  • 車牌代碼:甘E
簡介,經濟概況,

簡介

城關鎮位於渭河流域河谷川道地區,屬隴中黃土丘陵溝壑地區,海拔1500至1950米之間。處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鎮年均9氣溫℃,光能資源豐富,年降水量平均為500至800毫米之間。無霜期多年平均為240天,總的氣候資源優勢是:日照多,輻射強,光質好,氣候溫涼宜人。7、8月晴陰相間,陽光和煦,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植物碳水化物的轉化和積累。

經濟概況

城關鎮川道地區水利資源充足,紅峪河、南峪河從南向北匯入渭河主支流,為城關川道河谷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由於受生物、氣候、地貌組合和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城關鎮土壤分布既有地帶性土壤分布的規律性,又有河谷深切、浸蝕強烈、保存著較完整的高原面的土壤分布等特性。全鎮土壤有黃壤、黃棕壤和棕壤地帶之分,屬垂直分布與水平複合分布規律。南部山區有天然林地108679畝,其中有林地93178.5畝,灌木林15500.5畝,歷年來退耕還林總面積和為516214.6畝,使全鎮植被得到了較大改善。城關鎮物產資源種類繁多,主要糧食作物有越冬小麥、全膜玉米、馬鈴薯,經濟作物有油菜、雜豆,蔬菜以韭菜、花椰菜、菜瓜、架豆出名;中藥材有板藍根、黨參、黃岑、甘草、柴胡等,蔬菜發展具有明顯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
截止2011年底,城關鎮共有農業勞動力26609個,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118人,占勞動力總數的19.2%;國中文化程度7251人,占勞動力總數的27.3;國小文化程度1225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46%;半文盲及文盲852人,占勞動力總數的3.2%。勞動力主要從事第一產業的8561人,占32.2%;從事第二產業的3595人,占13.5;從事建築業的3519人,占13.2%;外出務工人員6832人,占25.7%。
根據全鎮目前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按照縣委提出的“11253”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制定了統領城關鎮工作全局的“五個三”發展思路。即“強化三個建設”(黨的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聚焦三大產業”(綠色蔬菜、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打響三大品牌”(清池韭菜、陳門三粉、紅溝磚雕),“打造三個區域”(城區商貿物流中心區、渭河流域蔬菜示範區、南北兩山糧食主產區),“實現三個新突破”(產業發展有新亮點、基礎設施有新改善、民眾生活有新提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奮力跨越發展,全面建設富裕、和諧、魅力的新城關,努力把城關建成渭水之濱特色鮮明的宜居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