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9年建城關公社,1968年改城關鎮。1985年,轄9個村、3個居委會、105個村(居)民小組。1997年,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3.7萬。
行政區劃
城關鎮轄東街、西街、北門、西門、城東、水南、沈塔、城關、水東、園溪、埔頭、石路、新洋、騰洋、星明、下村和水南經合社7個社區居委會、9個行政村、1個經濟合作社,有22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城關鎮地處福建省中部,氣候宜人,屬亞熱帶大陸和海洋性兼有的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8.9攝氏度,降雨量1595毫米,平均霜期67.7天,年日照時數1764.6小時。
交通狀況
城關鎮交通便捷,304省道貫穿全境,距省會福州市國道198公里,高速公路147公里,水路160公里;距三明市省道117公里,高速公路120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23公里。鎮內實現村村通水泥路,設有8個候車亭,總長40.41公里,其中縣道18.7公里、鎮道9.84公里、村道8.78公里、專用道3.09公里。
基礎設施
城區通訊設施日趨完備,程控電話容量已達3萬門,行動電話、數據傳輸與國內併網運行,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撥電話、國際網際網路和國家信息網,與國內外溝通便捷高效;電力供應充足,縣城網、農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境內縣級醫院2所,社區衛生所9所;縣級高中3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3所,有限電視網已普及到農村區域。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旅遊資源
城關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文物古蹟眾多。鎮內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蹟有:南溪書院、毓秀亭、半畝方塘、活水亭、溯源村處、韋齋等;古建築有:福星塔、白鶴樓、沈福門、文廟以及五代南唐盧光守之母鄭太夫人之墓和田濡墓;風景名勝有:天湖、金魚井(又名湛泉金鯽)、沙洲公園、龍台釣雪、高山流水、龍鳳亭、錦雲亭、龍台、東岩虎嘯(修尤口公路時此洞被炸毀,現存有洞跡)、虹橋曉月(城內通水南“文明”、玉帶“二橋,民國前後被燒毀,七十年代均架上鋼索橋)、西澤龍潛(在西門利見橋下,民國間該橋被洪水沖走,今留有橋墩)、二水明霞、牛嶺耕煙等風景名勝。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城關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新型工業縣、打造朱子文化城、構建和諧新農村”戰略目標,堅持“主抓項目增後勁、加強三農增活力、做靚城區增優勢、和諧發展增實效”的發展思路,以埔頭工業園區為平台,立足縣城區位優勢,進一步最佳化軟硬環境,創新工作機制,營造投資“窪地”,引進和興辦了瑞森家居、三恆竹木等48家工企業,其中規模以上14家,年創利稅2412萬元;農業種植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蔬菜種植面積達500畝,馬鈴薯231畝,西甜瓜600畝,發展食用菌40萬平方尺,2008年糧豆總產3057噸,農業總產值9153萬元;大力發展旅遊、通訊、信息諮詢、金融、保險、餐飲娛樂、房地產開發和社區服務,有力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2008年,全鎮實現工企業生產總產值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38.9%,其中企業產值比增24%、工業產值比增5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6億元,比增23.8%;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08億元,比增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億元,比增2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53.72萬元,比增2.3%;農民人均純收入5702元,比增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3元,比增13.5%。
食用菌、玉米、西瓜、花生、蔬菜、油茶、菸葉等經濟作物都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全鎮現有果樹面積1842畝,主要有雪柑、蘆柑、金柑、臍橙、密柚、板栗、柚奈等,年產水果2092多噸。依託地處城區優勢,集中在城郊周邊發展規模化和專業化養殖模式,建立了城關秀村副食品基地,年可出欄商品豬9600頭、雞10.2萬羽、鴨13.5萬隻、羊1380頭。
所獲榮譽
城關鎮先後被授予福建省科技示範鎮、福建省明星鄉鎮、福建省雙擁模範鎮、三明市文明鎮、三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三明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鎮、縣級小康示範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