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山東省東明縣城關鎮)

城關鎮(山東省東明縣城關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城關鎮位於菏澤市東明縣北部,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是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縣政府駐地,也是全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下轄7個居民委員會、40個行政村,總人口7.8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菏澤市東明縣城關鎮
  • 外文名稱:Chengguan Township
  • 別名:菏澤市東明縣城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荷澤市東明縣
  • 下轄地區:轄7個居民委員會、4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菏澤市東明縣城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4575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境西部
  • 面積:108平方公里
  • 人口:7.8萬
  • 方言:山東菏澤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 火車站:東明站、菏澤站
  • 車牌代碼:魯R
  • 所屬省:山東省
  • 毗鄰省:河南
  • 所屬市:菏澤
簡介,發展歷史,經濟狀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公共設施,

簡介

菏澤市東明縣城關鎮位於菏澤市東明縣北部,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是菏澤市東明縣縣政府駐地,也是全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下轄7個居民委員會、40個行政村,總人口7.8萬。
1490年,菏澤市東明縣城始遷於此, 並設城附郭,大單集遂改稱菏澤市東明縣。清代時叫菏澤城廂。
城關鎮
1946年始稱菏澤市城關鎮。2001年原菏澤市漁沃鄉整鄉併入,2004年菏澤東吳莊等10個行政村萬餘人從菏澤市城關鎮劃出。
菏澤市城關鎮因其地理關係,受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燕趙文化、黃河文化影響較深,再加上“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民俗事象、社會情態繽紛複雜,文化積澱十分深厚。中國“安土地、尊祖先、崇人倫、尚道德、重禮儀”的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可從城關鎮內的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古牌坊、古碑刻、古人物中得到驗證。
菏澤市東明城內舊有“七十二牌坊”之稱,實立牌坊57座。明朝時立48座,其中有記載古蹟的南華遺址坊、戶牖舊封坊、二賢故里坊;有頌揚封建官吏功德的忠義坊、大司空坊、太子少保坊、三世宮保坊、天宮大夫坊;有為登科及第者昭彰的進士坊、沖宵坊;有褒獎貞女節婦的乾坤正氣坊、貞節坊、節孝坊、節高今古坊、正氣維風坊等。清初至乾隆年間,立貞節牌坊5座,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縣城內實存牌坊40座。清嘉慶後又立貞節牌坊4座。民國以後,牌坊只廢不立,拆除殆盡。“七十二牌坊”,給東明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東湖古文化遺址位於城關北門裡西側200米處,南北長46米、東西寬24米,面積1104平方米。文化堆積層2米,共採集標本21件。根據標本考證,認定此遺址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至漢代。
文廟大成殿坐落在菏澤市城關鎮第一中學院內,建成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被黃水淤沒,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磚木結構,是四角四棱,硬山式、一斗二升五斗拱建築。進深11米,寬21米,共231平米,通高8.8米,殿頂著紅綠色琉璃瓦,殿脊附有鯽魚、海馬、麒麟宣頂、五跑,是舊時講學授徒的地方。整個大殿古色古香、玲瓏別致。門頭上寫著“尊經”二字,意在重振東明儒學雄風。它的結構是上下兩層。下層的柱子、基石上雕刻著花紋,盤在地面上作為奠基之用,上層的棟樑也布滿彩繪和雕飾,五光十色,沖宵連雲。高高的欄桿環繞於外,翠綠的屏風峙立當中。如果登高望遠,就會產生逍遙世外的感覺。相傳,東明名儒輩出,跟這座閣建在風水寶地上有關。
單雄信墓在城關鎮北門裡西側200米東明湖南岸。墓葬封土已不明顯,據考此墓是其衣冠冢,他參加過瓦崗起義,後從王世充。唐滅隋後拒不降唐而被殺。後人敬仰他死不變節的骨氣,隧建墓於此以作紀念。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於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生於古濟陽城。遺址在城關鎮的滿城村西,因城在濟水之陽,故曰濟陽宮,對此,《水經注》、《太平寰宇記》、《東觀漢記》、《曹南文獻錄》等典籍均有記載。相傳,王莽篡政把劉玄一家趕出漢宮,一日,劉玄攜夫人逃至濟陽宮,因夫人要分娩便在濟陽宮住下。《漢光武濟陽宮碑記》中寫道:建平元年(前6年)十二月甲子日夜裡,劉秀降生在濟陽宮後殿。當時有紅光閃耀一片光明。讓算卦的王長占卜,長說:這是靈事不能說破。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棵平常的穀子上一莖長出九個穗。劉玄就以“秀”字為子命名“劉秀”。光武帝劉秀後500年間,朝中有事就讓陳留郡報知濟陽宮知道。城關鎮滿城村南有一座寺院叫龍骨寺,現存明代碑文記載:“三帝真宗因無後主,御駕親旨太安神州進香祈禱,往巡暫息,龍輿沐面比庵,見李氏天資秀雅、容貌端莊,旨許為後。及至東京鑾駕微召,納為正後。後得四帝仁宗即位。李氏走後,改庵為寺,僧人接住。”後朝演義的《狸貓換太子》戲劇中的李娘娘,便是龍骨寺中的李氏。
城關鎮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燦若星漢。石星,明朝重臣,嘉靖年間進士,從政三朝四十載,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其故事婦孺皆知,流傳至今。穆陳實,鄉里稱穆太公,名陳實字信卿,是東明縣城關鎮東關人,明朝大臣穆文熙的父親、石星的忘年交。少年時期攻讀儒家經典,聞名鄉里。17歲那年,父親病逝,獨撐世事家務,因此不得不放棄學業。他治家嚴謹,抽空研讀書籍,尤喜《左傳》、《國語》、《漢書》、《魏書》等諸史。他曾說:“我不能墨守我的書籍,白白的陪伴著蛀蟲讓它蛀蝕”。於是刻苦自學,品評古今得失,策問歷代興衰。不久便有了獨到的見解,進而駁正經典,評論顯達,文章如蜂擁泉出,凡與太公交談的人無不為其博學而折服。穆太公居住鄉里,為人卓異,樂善好施,豪爽灑脫,超然特出,臨死又捐資幫助縣官賑濟百姓,最後雖沒有居官封邑,但同封君一樣,享有高譽。明朝進士黃洪憲在他的傳文中寫到:“他讀書好古,探幽發微,依據經典所發議論,又遠遠高出那些所謂大人物的見解,是值得稱道的。”後因穆文熙請求賜爵於父,明朝皇帝親自下詔,封陳太公為修職郎行人司行人。穆文熙(1532—1617),字敬甫,穆文石之子,明代文學家。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舉進士,官曆任工部郎中、尚寶寺寺丞、史部考功司員外郎、廣東巡察使、戶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職。文熙精通史略,文武兼備,且為官清正,崇尚名節。穆文熙曾兩次為堅持正義棄官。第一次於穆宗隆慶年間,同鄉石星上疏“請新政理”,直言皇帝過錯,受到杖責。穆文熙挺身而出,極力營救,並與石星一起棄官歸里。第二次是於萬曆年間,穆文熙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御史郜永春巡案河東時得罪了宰相,適值考核京官,宰相竟將永春列入有過官員中,文熙不平,為其申辯,宰相不允,文熙憤慨地說:“大明的寶訓可抹殺,權相的意旨不可奪,還做這個官乾什麼!”於是與永春同賦歸來。幾年後由於兵部尚書張佳胤推薦,文熙再起任廣東巡察使,轉南京戶部侍郎,以父老終養請歸,遂不復出。歸里後,建一“逍遙園”研習老莊,專事著書。穆文熙著書八種:史評五種有《四史洪裁》、《七雄策》等;詩文三種有《逍遙園詩文集》、《文浦玄珠》等,還有《百將提衡》及碑記書文存世。該書曾廣為流傳,北京、上海、吉林、山東、河南等大圖書館均有藏書。《中國文學家辭典》為其立傳,對其文學成就作了很高評價。
吳德新,清武狀元,身魁、性俠、志廣。乾清宮頭等侍衛,1850年鎮壓苗民起義身亡,朝廷撫恤賞二級頂戴。
另有東漢經濟家、教育家的劉昆,北宋名將張齊賢,明兵部侍郎劉懷恕,清初教育家靳芳蘭等都是菏澤城關鎮人。
城關鎮內特色小吃名目繁多,百年老字號靳家粉肚、臧家鹵豬肉、王家醬牛肉等均是省優產品,遠銷黃河兩岸、大江南北。

發展歷史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縣儲元升續修縣誌,記載鎮況。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5月3日,數十萬隻青蛙沿城而上,一天方止。
清道光十年(1830年)閏4月24日地震,城區內房屋搖動。繼續至8月方止。
是年6月14日,城內建漆陽書院。
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入境,和皖北捻軍張洛行部會師於東明。
清同治二年(1863年),縣城為黃河所陷。河水西去,城水始涸。6月,飛蝗過境,遺蝻遍野,村民挖溝滅蝗。
清光緒十年(1884年),縣城重建文廟(原文廟同治二年被洪水淹沒),有大成殿、欞星門、石坊各一座。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3月19日起,暴風3日。
1915年,縣城有了第一家照相館--瑞生照相館。
1927年, 冀魯豫邊紅槍會首領,王老五聚眾萬餘人,繳獲過境奉軍各種武器5000餘支(件),戰馬100匹。
1934年2、3月間,縣立高級國小建立中共支部,郭儀安任支部書記。
1934年4月, 共產黨員盛國昌、程倫卿和進步人士李宜亭、穆允治、楊履謙等聯名發起教育反貪污運動。
1937年8月1日4時35分45秒, 東明境內發生7級強烈地震,縣城烈度7度,巨觀震中在菏澤城西解元集、 穆李一帶,烈度達9度。境內房屋倒毀,有人、畜死亡。14小時後又發生6.75級地震。
1937年10月,中共東明縣工作委員會成立。
1939年7月初,東明縣城被日本侵略軍占據。
1939年11月11日,丁樹本的獨立團被日本侵略軍包圍在五里舖村,雙方激戰至天黑,丁部撤退,日本侵略軍攻入村內,燒毀民房328間,打死村民10人。
1942年9月7日,八路軍教七旅十九團、二十團奔襲駐在東明楊莊、岳高寨、馬寨、崔寨的頑雜軍郝子端部,生擒司令郝子端及其官兵1800餘人,並在此建立中共南華縣委和南華縣抗日民主政府。東垣縣將四區劃歸南華縣,南華在此建立了永華區 (縣城東北一帶)。
1946年5月19日, 楊勇率七縱包圍東明縣城。國民黨城防司令杜淑率部逃跑,被七縱騎兵團追至黃河灘,大部被殲,杜淑率少數隨從逃至安陽。
1946年10月6日, 東明、東垣、南華三縣縣大隊、區隊等地方武裝襲入東明縣城西關,俘國民黨還鄉團200餘人。
1948年6月16日, 冀魯豫軍區五分區部隊渡至黃河南岸,國民黨二四二團和地方頑雜不戰而逃,東明縣城解放。中共東明縣委、縣政府機關進城。
1949年6月,城內建衛生院,設同科門診和換藥室各一處。配備工作員6人。
1951年3月,在縣城西北雙井村創建第一所東明縣初級中學,學生兩班110人,教師15人。縣糧食局、公共汽車站、新華書店相繼建立。
1953年, 該鎮代河溝村成立木業組。1955年遷到城關,稱木製社,職工190人,年產值4.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26元。
1958年8月,縣教育局在縣城東關建立東明縣立師範學校,學制3年。
時年8月,縣農業局在該鎮戴河溝農場建立東明縣農業技術學校,學制3年。
時年10月,城關公社籌建中藥製藥廠,11月投產,生產水製藥丸。
1959年增加密制丸藥與散劑生產。1963年,城關中藥製藥廠下馬。
1959年冬,副社長霍文美代表城關人民公社出席全國水利先進單位表彰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獲金邊獎匾一塊。
1960年, 中央在鄭州召開農業工作會議,當時公社黨委書記李廣學等4人參加,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等領導人的接見。
1972年至1976年,城關公社雷莊村發揚大寨精神,改變生產條件,治澇治鹼,種植水稻,被民眾譽名為“二大寨”。濟南軍區司令員、省委主要負責人楊得志親臨視察。當時的支部書記王文學,多次被外地聘請作經驗巡迴報告。
1978年9月25日,西德神學院博士張廷弼(縣城西門裡人) 歸里探親,受到熱情接待。
1982年1月15日,恢復城關鎮。
1987年4月11日,縣城區3378名無地和少地農民轉為城鎮戶口。
1987年城關鎮籌建東明縣第二造紙廠。
1991年,生產高強瓦楞原紙,榮獲烏蘭巴托國際紙業博覽會金獎。1997年,投資1350萬元,引進全省寬幅最大2640高強瓦楞原紙生產線。
1999年,生產經營出現困難,整體出售給濟南徐衛兄弟三人。
1990年縣在該鎮北半部搞萬畝噸糧田開發和玉米高產開發,均獲得成功。經地區驗收達到標準,並受到表彰和獎勵。
1991年, 城關鎮籌建青東食品廠,上馬兩條速食麵生產線,
1993年上交稅金達27.4萬元,由於經營不善,
1997年瀕臨破產,1998年出售給東明石化集團。
1995年,該鎮在沈莊、江莊以東搞糧、棉間作套種重點試驗區,取得成功經驗,在全縣推廣。
時年,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大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短期內全鎮建蔬菜大棚3000多個。受到地、縣多次表揚。省委紀委書記譚福德親臨北王黎村視察大棚蔬菜,並有很多外地參觀團來鎮參觀學習。
1996年,省水利廳撥專款,在東吳莊村搞節水灌溉試點,獲得成功。
1997年, 城關鎮投資68萬元,租賃土地8公頃,創建全市第一家鄉鎮級科技示範園。
1998年,城關鎮建築集團公司合併給東明縣二建集團。
2000年,城關鎮引進東明縣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東明旭日食品有限公司,該項目投資達150萬美元,上馬萬噸脫水菜項目。
時年,城關鎮動員東三里村民眾投資3100萬元,成功開發了黃河路商業一條街。

經濟狀況

2008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25億元,增長15.3%。實現財政總收入0.8525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42.02%。稅收總收入1.03億元,增長5.36%。

第一產業

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4.6億元,增長10.3%。糧食總產3384萬噸,增長12.5%;其中棉花總產272萬噸,增長10.2%;油料總產660萬噸;水果總產11632噸;蔬菜總產9408萬噸;肉類總產350萬噸;禽蛋總產1283萬噸;水產品總產0.6萬噸。人工造林面積133公頃,林木覆蓋率達24%。

第二產業

實現工業增加值6.2億元,增長10.8%。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9億元,增長11.3%。實現利稅3.6億元,增長10.3%。

公共設施

公路通車裡程10公里。營運性車輛1650輛,其中營運客車60輛、營運貨車1170輛、計程車320輛。2008年,固定電話用戶13210戶,行動電話用戶2560戶,電話普及率達95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3180戶。有普通中學2所,在校生0.296萬人。國小23所,在校生0.6萬人。有衛生機構7所,其中,醫院2所,衛生防疫機構2所,婦幼保健機構3所。各類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20張,衛生技術人員290人,其中執業醫師121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694元,增長18.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63元,增長11.5%;人均居住面積36平方米。商品交易市場2處。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110張,收養7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