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河南省新安縣城關鎮)

城關鎮(河南省新安縣城關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位於洛陽市區西20公里處,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東西橫貫全鎮,道路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商業繁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全鎮總面積7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6萬畝。全鎮轄27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總人口8.4萬,其中農業人口3.8萬。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蘋果、桃、葡萄、石榴、藥用菊花、朝天椒等多元化分布;工業結構形成以鋁礦石加工、煤炭運銷、建築、商貿流通等行業為主的骨幹工業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城關鎮
  • 行政區類別: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
  • 所屬地區:華中地區
  • 下轄地區:鎮轄楊嶺村 西關社區 東關社區等(10鎮1鄉)3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河南 洛陽 城德水路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區碼:471800
  • 地理位置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豫西淺山丘陵區。
  • 面積:233平方千米
  • 人口:約7.2萬人
  • 方言:洛陽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龍潭大峽谷、千唐志齋博物館、漢函谷關、萬山湖、青要山
  • 機場:距洛陽飛機場僅25公里
  • 火車站:新安站
  • 車牌代碼:豫C
地圖位置,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農業,工業,招商引資,商業,林業,養殖業,旅遊開發,文化,衛生,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

地圖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

行政區劃

410323100001 121 東街區 410323100002 121 西街區
410323100003 121 中街區
410323100004 122 城關區
410323100005 122 江莊村區
410323100006 121 暖泉區
410323100200 122 北關村
410323100201 122 河南村
410323100204 122 上河村
410323100205 220 南莊村
410323100206 220 寨灣村
410323100208 122 大章村
410323100209 122 王莊村
410323100210 122 馬溝村
410323100211 220 陳灣村
410323100212 220 宋村
410323100213 220 石廟村
410323100214 122 後峪村
410323100215 122 塔地村
410323100216 220 牌樓村
410323100217 220 林莊村
410323100218 220 古路村
410323100219 220 楊嶺村
410323100220 220 上楊村
410323100221 220 王溝村
410323100222 220 西高村
410323100223 220 東高村
410323100224 220 尤墳咀村
410323100225 220 趙溝村
410323100226 220 安樂村
410323100227 220 劉村
410323100228 220 火蟲驛村
新安縣城關鎮新安縣城關鎮

人口民族

6個居委會,總人口8.4萬,其中農業人口3.8萬。

自然資源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蘋果、桃、葡萄、石榴、藥用菊花、朝天椒等多元化分布;工業結構形成以鋁礦石加工、煤炭運銷、建築、商貿流通等行業為主的骨幹工業群。
新安縣城關鎮位於洛陽市區西20公里處,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東西橫貫全鎮,道路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商業繁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全鎮總面積7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6萬畝。全鎮轄27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總人口8.4萬,其中農業人口3.8萬。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蘋果、桃、葡萄、石榴、藥用菊花、朝天椒等多元化分布;工業結構形成以鋁礦石加工、煤炭運銷、建築、商貿流通等行業為主的骨幹工業群。
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400餘戶,有投資在千萬元以上企業15個,其中投資在億元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繳納稅金超千萬元的企業1個。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2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1億元,工商稅收完成8013萬元,財政收入完成4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41元。
近年來,該鎮先後被授予省級“六好鄉鎮黨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榮譽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個好鄉鎮黨委”、“招商引資先進鄉鎮”、“文明鄉鎮”、“村民自治模範鄉鎮”、“雙擁模範鎮”、“殘疾人工作先進鄉鎮”、“民政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連續多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目標管理”、“財稅工作”、“招商引資”、“關心下一代工作”、“婦聯工作”、“黨建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依法治縣工作”、“重點工程建設”、“勞動力培訓轉移”、“農村合作醫療”、“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特別貢獻獎”等先進單位;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單位”。2007年獲省級文明鄉鎮、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稱號。

經濟發展

農業

2008年底,有耕地32730畝,人均近0.94畝,其中澗河沿岸10個村,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東部、北部水源缺乏,條件較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20179噸。經濟作物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在宋村、石廟、東高、西高、尤墳嘴、古路、林莊等村發展朝天椒1000畝;在上楊、尤墳嘴、劉村、王莊發展林藥間作1000畝;在趙溝、王溝、尤墳嘴、上楊、宋村等中部地區鞏固發展桃、杏、石榴、核桃等小雜果基地3000畝,該基地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無公害小雜果基地;在南莊、厥山、河南、安樂等南部地區發展澗川蔬菜、旱地瓜果3000畝。2008年,發放種糧補貼236萬元,能繁母豬補貼47萬元,退耕還林131萬元,移民後期扶持補貼2098800萬元。

工業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突出“工業強鎮、商貿富鎮”,大力發展第三產業。2008年底,有非公有制企業45個,從業人員3352人,上繳稅費693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58萬元,其中小企業125個,從業人員5210人。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中超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不斷拉大產業鏈,2008年營業收入億元以上,上繳稅金上千萬元,成為城關鎮骨幹財源企業。

招商引資

2008年,通過領導招商、專職招商及部門招商,共引進項目11個,其中工業項目7個,三產項目4個,到位資金12100萬元,7個工業項目分別是:投資2000萬元的恒基鋁軋卷項目,新上了一條年產4000噸鋁軋卷生產線,8月建成投產;投資1500萬元的坤源機械加工項目,7月份投產後,生產銷售形勢較好;實現產值450萬元;投資3000萬元的華通金屬製品公司精練鋼生產線項目,形成日加工500噸鋼坯生產能力;投資800萬元的輕質隔牆板項目;投資600萬元的建統粉煤灰燒結磚項目;投資800萬元的繼泰金屬構件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鑫源鋁業有限公司鋁扁錠項目。4個三產項目分別是:洛陽宇欣商貿公司的鋼材銷售項目、順馳手機專營店、龍光足浴、上楊養兔廠,這些項目的成功引進,為城關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業

充分利用城關區位、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服務、創優環境、加快商貿流通、飲食服務、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發展,先後吸引大張盛德美、大事利鞋服廣場、港澳家具城、容威家電超市、順馳手機、龍光足浴等一批三產項目落戶城關;新城中心市場、東商貿區、菜市場、紫霞街商貿市場等商業市場逐漸繁榮,建材市場、汽修市場逐步興盛、品牌服飾、便民超市、連鎖超市及飲食服務商店日益增多,呈現了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8年底,共有商業企業80餘家,從業人員1858人,全年實現利稅3000多萬元;個體商戶發展到5000餘家,從業人員22800人,實現利稅487萬元。

林業

2008年把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加大財政投入,大力實施環城防護林、荒山綠化、通道綠化及村莊綠化工程,全年共完成環城防護林工程900畝,栽植速生楊12萬餘株,其中在厥山、王莊、寨灣3個村實施城西工業隔離帶項目545畝,在北關玄帝廟、城關街羊角山實施城東防護林355畝;在西居委、上河、暖泉、河南、中居委、南莊6個村完成生態能源林工程435畝,栽植黃連木4萬餘株;廊道綠化完成57.49公里;在楊嶺、厥山、林莊等10個村完成村莊綠化,營造圍村林760畝,完成林業育苗75畝。

養殖業

養殖業為城關鎮的支柱產業之一。2008年底,大家畜存欄649隻,豬13085頭,羊9210隻,家禽107435隻,出欄生豬13635頭,牛568頭,羊8511隻,家禽131018隻,有各類飼養專業戶420戶。2008年底,在塔地、大章、宋村等發展規模養殖小區8個,其中大章新安永基牧場占地30畝,豬存欄1500頭,母豬230頭,牌樓的曙光養殖有限公司,豬存欄420頭;厥山養豬場,豬存欄600餘頭,其中母豬270多頭;塔地的黃牛養殖場牛存欄200頭;上楊的新安縣風草地養殖有限公司,占地6畝多,兔存欄可達6000多隻;安樂的養牛廠占地60多畝。這些養殖小區採用公司加農戶的運作方式,實行養殖、防疫、銷售一條龍服務,增加了民眾收入。
規模養雞規模養雞

旅遊開發

堅持以城市建設和創建環境優美小城鎮為載體,改善旅遊環境、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先後建起了以淨化、綠化、美化山水相依為標誌的世紀生態園、翠屏山生態園、慕蓉山森林公園、西湖生態園、鐵路公園、綠苑、濱河遊園等園林生態景觀和防風降塵的環城隔離帶;建成了氣勢恢弘、蘊藏深厚文化的世紀廣場、地質廣場、體育中心等文化廣場和具有河洛文化風韻的民俗文化村、紫霞街;圍繞提升城市品位,開發建設四星級酒店項目,協定已簽,按照園林式星級酒店標準進行設計;圍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開發建設漢函谷關防古一條街,正在進行拆遷安置;圍繞娛樂、休閒、郊遊,開發建設鹿鼎山莊,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文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工作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建成示範性文化大院18個,標準化文化大院10個,新農村書屋15個,為民眾文化活動搭建了平台,2008年籌資120萬元,新建鎮文化服務中心,建築面積600平方米,使城關鎮文化建設又上一個新台階;組織“科技、文化、醫療”三下鄉活動,送科技知識到田間地頭;利用文化院、遠程教育站點等抓好實用科技培訓,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民眾的科技素質、道德素質和法制觀念;成立門球隊、秧歌隊、鑼鼓隊、舞龍舞獅隊、書畫協會等團體,在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日進行比賽活動,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成立紅白理事會,禁毒協會等民眾組織,在移風易俗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啟動了對漢函谷關的拆遷、恢復重建工作。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健身房、KTV歌廳,鋼琴、古箏、舞蹈等培訓班也如雨後春筍相繼成立,不斷豐富著人民的業餘生活。至2008年底,境內發現古文化遺址7處,縣城的“漢函谷關”及安樂、林莊、厥山的夏、周文化遺址等,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院文化大院

衛生

2007年,投資110萬元新建城關鎮衛生院,建築面積3650平方米,設有19個科室、醫護人員58名,增設各種現代化醫療設備,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其下屬的精神病院,建築面積3030平方米,擁有醫護人員30個,是全縣唯一的1所精神病院。2008年底,實現了全鎮村村都有達標衛生室的目標。積極落實國家惠民政策,2008年新型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5.5萬人。

新農村建設

以農村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大力開展道路綜合整治,高標準整治310國道城關段。對髒、亂、差進行全面整治和清理,在國道兩側綠化帶內栽植雪松和蜀檜,提升了綠化標準和檔次;取締了東出口汽修市場,重新鋪築了路沿石和人行道采磚,補栽了行道樹。對西出口進行了綠化、美化,牆體重新粉刷一遍,對店牌、廣告牌進行了規範;對新峪路景觀大道、工業大道、李倉路、尤三路、林蔡路、高速路沿線城關段的路林進行補植補栽,修枝打杈、塗白及培護路肩、清除雜草等。
強力開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建立農村長效保潔機制。以公路沿線各村為重點,帶動其他村認真開展了以“三清七集中”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動;對城中村及縣城周邊15個重點村,合理建立垃圾池,每村聘請2名保潔員,配備服裝、工具,保證每人每月300元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全天保潔。其他經濟條件較薄弱的村,根據實際情況,農戶房前屋後垃圾自行清掃,村主幹道、重點部位由村黨員幹部分包路段,義務勞動定期清掃,從而在全鎮範圍內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建立督察考核及獎懲制度,鎮督查辦堅持每周檢查評比,黨政班子定期深入各村現場督查,促進了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工作紮實開展。全鎮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累計投資80餘萬元,出動人力4000人次,清運垃圾2萬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38處,修復殘牆斷壁92處,粉刷牆體17137平方米,綠化空地3000平方米,農村衛生面貌明顯改觀。
立足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為民辦實事。抓住縣10件惠農實事機遇,進一步完善村級公共服務體系。紮實辦好為民實事,積極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在後峪、劉村、楊嶺等12個村新修通組入戶道路30公里,並創建標桿路7公里,文明示範路15公里;在厥山、河南、暖泉、寨灣等村新建文化大院11個;在上河、北關、王溝、劉村建成達標村室4個;在石廟、東高、王溝建成達標衛生室3個,實現了全鎮村村都有達標衛生室的目標;在後峪、火蟲驛、古路等10個村建成村級連鎖超市10個;在林莊、王溝、王莊等村完成特困戶危房改造30戶;在後峪、牌樓、南莊、林莊等村建成農村戶用沼氣1420座;在石廟、後峪完成土地三項治理500畝;在古路、林莊、宋村、西高、牌樓完成人畜吃水工程5處,解決了2000口人吃水難問題。

扶貧開發

2008年底,有4個村,280戶,1104人處於貧困線以下,占全鎮人口的1.2%。鎮黨委、政府抓住國家扶貧機遇,對貧困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在林莊、趙溝等貧困村,實施村組道路4公里,安全飲用水工程1處等基礎建設工程。2008年,移民後期扶持1134戶,3498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