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

紅陶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等都以紅陶為主。

1921年,我國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首次發現紅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陶
  • 外文名:Hong Tao
瓷器簡介,陶鬹介紹,基本情況,類型,造型最美炊具,龍山文化,花盆介紹,尖底紅陶瓶,紅陶圈足盤,紅陶小口罐,相關知識介紹,製作方法,

瓷器簡介

顏色呈土紅色、磚紅色或褐紅色的陶器。紅陶是中國最早的陶器品種之一,在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各個文化中最為普遍。10000多年前的的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江蘇溧水神仙洞遺址出土的中國最早的陶器遺物主要是紅陶。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人們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紅陶占很大比例。精美的彩陶、彩繪陶,陶胎本色均是紅色。以後各個歷史時代,紅陶的使用雖然逐漸減少,但一直沒有中斷。在陶器燒制到一定程度將窯內火焰的性質控制為氧化焰,在氧化氣氛焙燒下,陶土中的金屬鐵大部分轉化為三價鐵,還原比值低,燒成的陶 器即呈現紅色。陶土比較純淨細膩、含細砂極少者,稱為泥質紅陶,主要作飲食器具和盛儲用具。陶土中摻有細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稱為夾砂紅陶。在中國考古學史上,紅陶是l921年在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村最先發現的,因此稱這種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遺址里有紅陶、灰陶彩陶和黑陶等。以後隨著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在許多文化遺址里都發現了紅陶。
紅陶紅陶

陶鬹介紹

基本情況

規格:高36.8厘米 口徑20.4厘米
出處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紅陶紅陶

類型

質地類型陶器
功用類型:飲食具
欄目關鍵字炊食具 茹毛飲血與原始熟食的結束—新石器時代 飲食具
收藏地北京大學賽克勒考 古與藝術博物館
主題詞或關鍵字:龍山文化
輔助分類項:飲食具

造型最美炊具

造型最美的炊具鬹雖與鬲同為煮食的炊具,但它的造型之美遠在陶鬲之上,至今仍被藝術史家視為遠古造型藝術中設計最為成功的作品。如果說前述大汶口文化的灰陶鬹尚未擺脫寫實的風格而略顯呆滯的話,那么這件山東省日照縣兩城鎮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陶鬹則以其極富神韻的造型和洗鍊的裝飾,使人感觸到遠古造型藝術的至美。而且由於它出自龍山文化的發源地,所以更覺彌足珍貴。你看它高高的沖天流恰似雄鷹的尖喙,三條肥碩的袋足雄健剛勁,偏置一側的把手讓人不禁想起鳥兒奮飛前鼓起的側翼……一隻振翅沖霄的雄鷹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自上而下的圓潤曲線,又恰到好處地使這勃勃的雄性避免了生硬和呆板,可謂剛柔相濟,形神兼備。
紅陶紅陶
令人稱道的工藝這件陶鬹的工藝水平也值得後人稱道。它雖是紅色胎體,但成型後經過磨光工藝,對外表進行二次加工,使器身光潤亮澤而呈灰黃色,從而避免了在不施彩的情況下外觀的粗糙,幾顆零星分布的乳釘紋和凸弦紋使整個器物更富有生氣。乳釘紋是指器物表面附著的乳狀突起,這類在陶器成型後又附加於器表的裝飾通稱為附加堆紋。弦紋就是線紋,根據形態的不同,分為凸弦紋和凹弦紋。
紅陶紅陶

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與龍山時代龍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考古學文化中最為著名的兩支之一(另一為仰韶文化),因最先發現於山東省歷城縣(今章丘市龍山鎮而得名。由於仰韶文化多彩陶而龍山文化多黑陶,學術界曾分別稱之為“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後來進而將中國北方乃至湖北地區的與山東龍山同時代的類似文化統稱為龍山文化。實際上,各地區的同時代文化各有自己的不同源流,如山東當地的龍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而河南地區則由廟底溝二期文化發展而來,而且各地的文化面貌也不盡一致。所以各地的龍山文化分別有了獨立的命名,而所謂的龍山文化則只指山東境內的遺址,但保留了龍山時代這一概念,仰韶文化也有類似的情況。

花盆介紹

紅陶—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我廠在本行業擁有豐富經驗,具有強大的設計實力,創意精神,崇尚自然主義的個性,符合世界環保趨勢。致力於 服務社會,以滿足市場需求。瓷板畫—釉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獨特開發的600多種高品質釉料,施釉和燒制的專門技術,使產品色彩豐富純淨,光澤細滑亮麗,表現出渲染相容及層次感,遠超過中國傳統唐三彩及彩繪陶瓷器的藝術效果
紅陶紅陶

尖底紅陶瓶

仰韶文化是我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類型,距今有5000~7000年的歷史,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長久,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成為中國新石器文化的一枝主幹。仰韶時期的陶器表現了高超的技藝,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閃爍著原始人智慧的光芒。
紅陶紅陶
在河南省鞏義博物館裡,陳列著一件仰韶時期的尖底紅陶瓶。這件尖底紅陶瓶直口、方唇,上腹近直,下腹稍鼓急收至尖底。泥質紅陶,陶質較細,使用泥條盤築法製成,內壁有拍捏痕跡。口沿下有幾周弦紋,近口處有六組捏制而成的附加堆紋,劃紋布滿整器,從一側斜下盤旋至底,感覺猶如一個水中的漩渦。腹中部有一系,繫上面有一不規則的圓孔,一側有一刻劃的倒“曰”字。
據專家們 考證,這是仰韶時期較為常見的汲水器,它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時將尖底瓶放置於水中,等水自口流滿時,尖底瓶會自動豎起。瓶身有一系,可繫繩,倒“曰”字刻劃文應為族徽,是氏族部落之間相互區分的標誌。
這件器物除實用外,口沿處蓋一鼎或盆可做葬具,這就是當時流行的瓮棺葬。據說,夭折的嬰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處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離,瓶身上的圓孔用來供靈魂自由出入。
尖底紅陶瓶尖底紅陶瓶
北大前任文博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李伯謙先生曾到鞏義博物館考察,對此瓶產生濃厚的興趣。

紅陶圈足盤

英文名稱:Red pottery tray with ring foot
年代:新石器時代
規格:高6.7厘米 口徑18.8厘米
收藏地: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質地類型:陶器
江南水鄉的“陽剛之氣”盤就是較淺的盆,上古時用來盛放食品。這件湖北省宜都縣紅花套遺址出土的陶盤造型奇特,與常見的平底淺盤不同,它的底部裝有外撇的高圈足,盤腹稍深而內曲,盤口唇尖而內斂。底與足交接處,盤口內折處形成了兩條剛勁的線條。整個陶盤的外輪廓由四條平行的直線與三條相交的斜線構成,造型硬朗穩健,鮮有纖秀之意。只有盤內壁的和緩曲線在無聲地提示著她的南方身世。此盤的外表是橙紅色,內壁卻為深灰色,對比鮮明,這種現象是由於陶器在燒制時倒置扣放從而使內壁接觸不到火焰而形成的,並非有意的裝飾。
紅陶圈足盤紅陶圈足盤
食盤加璧之禮盤在古代常被用作奉食的器具,如果是尊貴的客人,進奉食品的同時還要在盤內加上一塊玉璧以示敬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曾屢遭白眼相向,後來受到盤食加璧的禮節,一時感慨萬千,不過當時的盤應是銅質的。
大溪文化大溪文化是分布於長江中游兩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其陶器以紅色為主,另有一部分彩陶,是受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大溪文化是農業文明社會,種植粳稻並進行漁獵生產,房屋建築技術先進,盛行竹材建房,並有防潮、避雨、避熱的技術措施,埋葬習俗中以屈肢葬最有特點,以魚作隨葬品的現象也是大溪文化的特色之一。

紅陶小口罐

中文名稱:紅陶小口
英文名稱:Red pottery jar with small mouth
原始的“旅行水壺”罐是汲水及存水的器具,有時也用於煮食,故一般的口徑、底徑與腹徑的比例相差不甚懸殊,以便向外傾倒水或食物並穩固放置。但這件山東省長島縣北莊遺址出土的小罐與眾不同,它口雖外敞卻甚小,腹部雖很圓鼓卻容量有限,用以煮食可能很難倒出,做熟了吃不成,用以存水則顯然事倍功半。由此看來,它大約是個人外出所攜帶的用具,兩側的蘑菇狀把手便於攜帶背挎,小口可防止行進中水或食物外濺,體積小則不致給遠行增加過多負擔--何況這樣的容量也已經夠一個人美餐一頓了。
紅陶小口罐紅陶小口罐
器身憨態可掬此件陶罐系在粘土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細砂和蚌殼粉手制而成的,器表通施紅色陶衣。渾圓的體態與兩隻對稱而兀然突起的把手,使整個器身顯得憨態可掬,通體的紅色又平添了幾分活潑,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個稚氣未脫的娃娃。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重要的遺存之一,因首先發現於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其分布範圍北瀕渤海、南抵蘇皖、西進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發展成山東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徵明顯,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風俗,這是中國東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習俗的發源地。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經濟已發展到較高水平。已發現的許多刻劃符號被認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當時的社會已產生嚴重的貧富分化,私有制逐漸形成,整個社會已接近階級社會的門檻了。

相關知識介紹

從遺址上發現的陶器,以紅陶為最多,其次是黑陶。碎彩陶片尤多。
陶器是用水和粘土製作經火燒而成器具。陶質以夾砂為主,紋飾有劃紋、指甲紋、繩紋、鋸齒紋、格線紋、渦紋、弧線紋等。絕大多數為手制,個別器物也有輪制。主要是一些鼎、罐、杯、碗、瓶等,黑陶僅發現三足。彩陶片多以黑色條紋見長,多碎片,完整實物較少,可見當時彩陶鼎盛時間已過。
陶器燒煮食物,儲盛東西,貯存液體,還可以作為殉葬品。陶器的出現、發展關鍵是以原始農業以及各項生產的發展、人們的定居為前提,一般而言農業發達部落陶器比較豐富多彩,製作比較發達先進(手制和輪制並存)。《太平御覽》引《周書》佚文“神農耕而作陶”,“陶鑄之於昆吾”,按當時的條件以及所處母系氏族階段,制陶業該屬婦女擔當。
紅陶紅陶
值得注意的是陶器符號,它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符號均為刻劃而成,大多刻於陶器燒制之前,目前國內陶吧亦用此法;二是符號僅見於陶面,或個別的陶盆和不能判別的器種以及大量碎陶片之中;三是符號有固定的位置,一般在陶口沿外面的黑色帶緣上,個別在陶底;四是每件陶器一般只有一個符號,少數幾件有兩個刻在一起的符號;五是符號的形狀一般較為簡潔,也出現同形的符號。《易·繫辭》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從這些陶器以及陶器符號,可以看出當時手工業、農業的產生及發展過程,特別是陶器上的條紋符號顯示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以及原始文字的起源發展。

製作方法

最初,出現的是泥條盤築法。把和好的泥搓成很長的泥條,經過層層盤疊後,將器里用泥抹平,製成陶器,放在露天堆燒,這是最早的燒陶方法,我們稱它為露天堆燒法。在低溫氧化中燒成的陶器,因受熱不均,表面顏色不一,胎體呈現紅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從胎壁斷面又可看出沒燒透的夾心。 隨著時間的推進和制陶技術的提高,先民們發明了較先進的慢輪修整法和快輪修整法。陶土的淘洗程度和陶土的本身質量,對燒制的陶器有著很大的影響。原材料的差別因素和燒制過程的因素,能使陶器在爐內產生各自的色調,如紅陶、黑陶、白陶、灰陶等等。據有關文獻記載,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燒成溫度一般在900℃———1000℃之間,黃河流域燒成溫度在900℃———1050℃之間,長江中下游一般為800℃———950℃之間。陶器在窯里,由於空氣進入窯室,氧化程度強,大多數產品形成了紅陶;採用窯頂滲水法,窯內陶器經還原,由紅陶又變為灰陶;黑陶的燒制應歸功於煙燻滲炭的功效;白陶是由白色的陶土或含鐵低的陶土燒制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