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藿香

土藿香

土霍香(Wrinkled Gianthyssop Herb)是藿香的一個別名,還可稱為排香草、大葉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O. Ktze.的地上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霍香
  • 外文名:Wrinkled Gianthyssop Herb
  • :刺蕊草屬
  • :唇形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採制,性味,主要價值,現代研究,臨床運用,注意事項,醫家論藥,中文名,藥理作用,類別,特性,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達1m,有香氣。莖方形,略帶紅色,上部微被柔毛。葉對生,心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11cm,寬1.5~6.5cm,邊緣有不整齊鈍鋸齒,下面有短柔毛和腺點。輪傘花序組成頂生的假穗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筒狀,具15條縱脈,5齒裂,有緣毛和腺點;花冠淡紫色或紅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狀細齒;雄蕊4,二強,伸出花冠外。小堅果頂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於路邊、田野。

分布範圍

四川、江蘇、浙江、湖南等均有栽培。

採制

夏、秋季枝葉茂盛時或花初開時采割,陰乾,或趁鮮切斷陰乾。化學成分
土藿香
含揮髮油,油中主要為甲基胡椒酚(methyl chavicol)、檸檬烯(limonene)、α-蒎烯β-蒎烯對傘花烴芳樟醇、Ⅰ-丁香烯等。

性味

性微溫,味辛。

主要價值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廣藿香含揮髮油約1.5%,油中主要成分是廣藿香酮(Pogostone)和廣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其他成分有苯甲醛(Benzaldehyde)、丁香油酚(Eugenol)、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等。
從廣藿香中分離出黃酮類化合物芹黃素(Apigenin)、鼠李黃素(Rhamnetin)、商陸黃素(Ombuine)。
藿香含揮髮油0.28%,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占80%以上。並含茴香醚(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d-檸檬烯(d-Limonene)、對-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 namaldehyd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0ctanone)、3-辛醇(3-0ctanol)、對-聚傘花烯(p-Cymene)等。
從藿香中分離出刺槐黃素(Acacetin)、椴素(Tilianine)、蒙花甙(Linarin)、藿香甙(Agasta- choside)、異藿香甙(Isoagastachoside)、藿香素(Agastachin)。此外,尚含少量鞣質、苦味質等成分。

臨床運用

臨床報導:
⒈治療暑瀉 藿香、蒼朮、檳榔各1000g,厚朴600g ,黃連300g,木香500g,地錦草3000g。加清水80~100L,浸泡1小時,煎至25ml,冷卻後,分裝瓶內。成人每次100ml,開水沖服,輕者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噁心嘔吐重者,可少量多次,每次30~50ml,頻頻咽下,每日6~10次,或加入生薑汁數滴沖服。兒童酌減。治療128例,顯效74例,有效46例,無效8例。一般服藥後1日即可見效。〔中醫雜誌 1983;⑻:40〕
⒉治療中焦濕熱症 藿香、陳皮、茯苓各15g,砂仁、厚朴、半夏、檳榔、黃芩各10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32例,全部治癒。平均服藥9劑。〔中原醫刊 1990;17⑶:31〕
⒊治療夏令皮炎 藿香、青蒿、黃柏苦參地骨皮各9g,水煎服。治療60例,用藥1個療程(7天為1療程)後,痊癒30例,顯效9例,無效 12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5;⑹:374〕
a. 藿香、蒼朮各6g,野麻草15g,車前子9g,厚朴、陳皮各4g,粉甘草3g,生薑3片,大棗5~7枚。水煎服。治療112例,全部治癒。〔福建中醫藥 1984;⑴:13〕
b. 藿香、紫蘇各4g,蒼朮、厚朴各6g,砂仁3g,雲苓9g,車前子6g。水煎服。治療36例,痊癒25例,好轉8例,無效3例。療效優於對照組。〔河南中醫 1990;⑷:37〕
⒌治療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藿香15~30g,水煎服,每日1 劑,早晚各服1次。如發病3~4天,發炎較厲害者,可加入白茅根30g,用上藥煎服。治療病毒性傳染性結膜炎患者34例,痊癒31例,無效3例。〔福建醫藥雜誌 1976;⑴:28〕
方劑選用:1. 治療霍亂吐瀉: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上等份,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回生散
⒉治療瘧疾: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⒊治療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太平聖惠方》)
配伍效用:
藿香配伍白朮 藿香和胃化濕止嘔;白朮健脾益氣。二者伍用,有健脾益氣、化濕和胃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而致的身倦乏力、嘔吐、泄瀉等症。
藿香配伍半夏 藿香化濕醒脾、寬中快氣、和胃止嘔;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止嘔。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濕而止嘔吐,用於治療寒濕內阻引起的脘腹痞滿、噁心、嘔吐、腹瀉等症。
藿香配伍佩蘭 藿香芳香溫煦,散表邪、化里濕、醒脾開胃、和中止嘔;佩蘭氣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濕解暑。二者相伍為用,其清熱化濕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夏日傷暑濕濁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悶、噁心、嘔吐、口中發黏等症。
藿香配伍砂仁 藿香化濁止嘔;砂仁溫中行氣、安胎。二藥合用,有溫中理氣、止嘔安胎之功效,用於治療妊娠惡阻或氣滯脘悶、胃納不佳者。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並禁用。”(《本草經疏》)
毒副作用:臨床上曾有服用含藿香的中藥製劑引起過敏性藥疹的報告。

醫家論藥

“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臟,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竅,若嵐瘴時疫用之,不使外邪內侵,有主持正氣之力。凡諸氣藥,獨此體輕性溫,大能衛氣,專養肺胃。但葉屬陽,為發生之物,其性銳而香散,不宜多服。”(《藥品化義》)
“藿香,清芬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快胃,振動清陽妙品。《別錄》治風水毒腫者,祛除濕濁,自能清理水道也。去惡氣者,濕漫中宮之濁氣也。霍亂心腹痛者,濕濁阻滯,傷及脾土清陽之氣,則猝然撩亂,而吐瀉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氣,勝濕辟穢,故為暑濕時令要藥。然性極和平,力量亦緩,止可以治霍亂輕症,而猝然大痛,吐瀉並作,肢冷脈絕者,非大劑四逆不為功,斷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獨當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於燥熱,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亦辟穢惡,解時行疫氣。……藿香氣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無流弊。”(《本草正義》)
“藿香,專治脾肺二經,入烏藥順氣散中,成功在肺。加黃芪四君子湯,取效在脾。故能開脾胃,進飲食,止霍亂,定嘔逆,乃傷寒方之要領,為正氣散之要藥也。”(《藥鑒》)
“藿香,辛香微溫,香甜不峻。但馨香氣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諸惡。故凡外來惡氣內侵,而見霍亂嘔吐不止者,須用此投服。俾其胸開氣寬,飲食克進,故同烏藥順氣散則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湯則可以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熱作嘔,勿服。”(《本草求真》)
附註:藿香產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因產地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產於江蘇蘇州者稱蘇藿香;產於浙江者稱杜藿香;產於四川者稱川藿香。然其大多數野生於山坡、路旁,故亦統稱為野藿香。該類藿香較廣藿香味淡,品質較次。
廣藿香,亦稱南藿香。該品種與上述藿香同科不同屬,原產於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國,中國南方廣東、台灣等地也有栽培。廣藿香有濃郁的特異清香,味微苦而辛,品質最佳,化濕和中、解暑辟穢之力尤勝。

中文名

土藿香

藥理作用

⒈抗真菌作用 實驗證明,藿香煎劑(8%~15%)在試管內對許蘭毛癬菌等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亦能抑制多種致病性真菌。試驗表明,藿香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及煎劑對趾間毛癬菌及足跖毛癬菌的抑菌濃度分別是3%、5%、10%、15%,提示浸出液的抗菌能力比煎劑為強。
⒉抗鉤端螺旋體作用 藿香水煎劑在濃度為 15mg/ml 時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當濃度增至 31mg/ml 時對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
⒊抗病毒作用 有報告指出,藿香中的黃酮類物質有抗病毒作用。從藿香中分離出來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體——鼻病毒的生長繁殖,藿香中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是黃酮(黃鹼素成分)。以該成分為主,合成的抗病毒性更強、內服易吸收的藥物用於鼻病毒感染者,效果良好。
⒋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藿香中的揮髮油有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的作用。但藿香煎劑對膽囊無收縮作用。

類別

土藿香。為唇形藿香屬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O. Ktze.,以全草入藥。解暑作濕,行氣和胃。主治風寒感冒,嘔吐泄瀉,胃寒疼痛,噁心作嘔,暑熱引起的發熱頭痛,胸悶等症狀。

特性

藿香又名土藿脊, 原產於中國。喜溫旺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 地上部分不耐寒,怕乾燥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品 種
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可3—4月春描,10~15天發芽.發芽較整齊.分株可在春季宿根萌芽後挖起重新栽植.
●繁 殖
播種苗3—4厘米高時,進行間苗。苗高6~8厘米時,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第二次間苗或補苗。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每半月施肥1次。越冬宿根5~6月出苗後,露地栽植或盆栽,6~7月繼續開花。
●栽 培
主要有褐斑病枯萎病紅蜘蛛蚜蟲危害.病害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用80%敵敵畏乳濁液1500倍液噴殺。
●應 用
藿香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當密集的淡紫紅色花盛開時.優美雅致.適用於花境,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十分幽雅,也可盆載觀賞。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濕和胃。用於暑濕感冒、中暑、胸悶、腹痛吐瀉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枝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或藿香(排香草野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 的全草。味辛,性微溫。入肺、脾、胃經。功能:快氣、和中、辟穢、祛濕、解暑。主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內服:煎湯,5~1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