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

苦參

苦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其苦,寒。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參
  • 別稱:地槐、好漢枝、山槐子、野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豆目
  • :豆科
  • :槐屬
  • :槐種
  •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 採收時間:春、秋二季
  • 用量:4.5~9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效

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主治

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相關配伍

1、熱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殺人:苦參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亦可為末,二錢,水煎服。(《千金方》)
2、傷寒結胸:天行病四、五日,結胸滿痛壯熱。苦參一兩,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飲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參醋藥不解,及溫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3、中噁心痛: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後方》)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炮製方法

除去殘留根頭,大小分開,洗淨,浸泡至約六成透時,潤透,切厚片,乾燥。

生理特性

苦參,其根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30cm,直徑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和裂隙,有的具異型維管束呈同心性環列或不規則散在。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長,為深根性植物,應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塊種植。當年播種的幼苗多不開花,冬季葉子變黃脫落進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長,6月孕蕾開花,7~8月中旬果實成熟。生於沙地或向陽山坡草叢中及溪溝邊。

產地

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張從正亦云,凡藥皆毒也,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則五味各歸其髒,必有偏勝氣增之患,諸藥皆然,學者當觸類而長之可也,至於飲食亦然。又按《史記》雲,太倉公淳于意醫齊大夫病齲齒,灸左手陽明脈,以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慎風,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風氣濕熱殺蟲之義。”
2、《本草匯言》:“姚斐成雲,苦參,祛風瀉火,燥濕去蟲之藥也。前人謂苦參補腎補陰,其論甚謬。蓋此藥味苦氣腥,陰燥之物,穢惡難服,惟腎氣實而濕火勝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陽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虛氣弱,非所宜也。況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專降而不升,實傷腎之謂也,何有補腎補陰之功乎?”
3、《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結氣,症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4、《名醫別錄》:“養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瘍,平胃氣,令人嗜食。”
5、《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肌煩燥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
6、《滇南本草》:“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窠瘡毒。療皮膚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痰毒。”
7、《唐本草》:“治脛酸,療惡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