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兩電一郵成員。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學校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56年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雙一流”A類高校行列。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個校區占地4100餘畝;下設23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2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8個學科進入ESI前1%;有教職工38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3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300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學校官網:http://www.uestc.edu.cn
- 中文名:電子科技大學
- 外文名: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簡稱:成電、電子科大、UESTC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
- 屬性:985工程(2001年入選)
211工程(1997年入選)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017年入選)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入選)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兩電一郵
研究生院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王亞非
校長:曾勇 - 專職院士:4人
- 本科專業:66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6個 - 院系設定: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等
- 校訓:求實求真,大氣大為
- 校慶日:每年9月第四個星期六
- 地址:清水河校區: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
沙河校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北路二段4號
九里堤校區:成都市金牛區九里堤西路8號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截至2018年底)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截至2018年底)
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 知名校友:丁磊、萬明堅、劉永言、劉盛綱、孫亞芳、賈廷安、李言榮、周炳琨、李小文、張冬辰、任宇昕等
- IEEE Fellow:22人
- 長江學者:40人
- 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辦學歷史
前身史略
開拓奮進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序號 | 姓名 | 院士類別 |
---|---|---|
1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2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3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4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5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6 | 陳霖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7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8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說明:帶框為已故院士 |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物聯網工程 | |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套用化學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 | |
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源與照明 |
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 | |
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環境工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路空間安全 | |
軟體工程 |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空航天工程 | |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 |
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套用物理學 |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 |
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 |
電子信息工程、金融學、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網際網路金融 | |
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城市管理 |
英語、日語、翻譯、法語 |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
電子信息類(按大類招生) | |
資料來源: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序號 | 專業名稱 | 批次 |
---|---|---|
1 | 第一批 | |
2 | ||
3 |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4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第二批 |
5 | 電子信息工程 | |
6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第三批 |
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8 |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 |
9 | 網路工程 | 第四批 |
10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
11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第六批 |
12 | 軟體工程 | |
13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第七批 |
14 | 感測網技術 |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教學團隊 | 彭啟琮 | 2008年 |
2 | 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教學團隊 | 黃廷祝 | 2008年 |
3 | 光電感測與系統教學團隊 | 蔣亞東 | 2009年 |
4 | 測控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童 玲 | 2009年 |
5 | 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傅 彥 | 2010年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時間 |
---|---|---|---|
1 | 彭啟琮 | 2003 | |
2 | 黃廷祝 | 2004 | |
3 | 電子測量原理 | 王厚軍 | 2004 |
4 | 離散數學 | 傅彥 | 2005 |
5 | 電磁場與波 | 潘錦 | 2006 |
6 | 計算機作業系統 | 劉乃琦 | 2006 |
7 | 嵌入式系統及套用 | 羅 蕾 | 2007 |
8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鄧淑華 | 2007 |
9 | 數學建模 | 黃廷祝 | 2007 |
10 | 現代電子技術實驗 | 習友寶 | 2007 |
11 | 自動測試系統 | 童 玲 | 2007 |
12 | 組織行為學 | 井潤田 | 2007 |
13 | 電子材料 | 張懷武 | 2008 |
14 |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 饒妮妮 | 2008 |
15 | 通信原理 | 李曉峰 | 2008 |
16 | 大學英語 | 張文鵬 | 2009 |
17 | ASIC設計 | 李廣軍 | 2009 |
18 | 公共組織行為學 | 祝小寧 | 2010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講教師 | 獲評時間 |
---|---|---|---|
1 | 管理心理學 | 祝小寧 | 2011 |
2 | 法律與現代生活 | 商繼政 | 2012 |
3 | 網路時代的信息安全 | 秦志光、周世傑 | 2012 |
4 | 心理健康與現代生活 | 李媛、曾維希 | 2012 |
5 | 現代信息技術中的電子材料 | 張懷武、蘭中文、張樹人 | 2012 |
6 | 文學與科學:英美文學作品新讀 | 李成堅、何敏、廖敏 | 2013 |
7 | 通信傳奇 | 饒雲江、邱昆、雷維禮、閻波、陳偉建 | 2013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時間 | 備註 |
---|---|---|---|---|
1 | 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 | 黃廷祝 | 2012 | |
2 | 數學建模 | 徐全智 | 2012 | |
3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鄧淑華 | 2012 | 建設中 |
4 | 電子材料 | 張懷武 | 2013 | |
5 | 電子測量原理 | 童玲 | 2013 | |
6 | 公共組織行為學 | 祝小寧 | 2013 | 建設中 |
7 | 計算機作業系統 | 蒲曉蓉 | 2013 | |
8 | 離散數學 | 傅彥 | 2013 | 建設中 |
9 |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 饒妮妮 | 2013 | 建設中 |
10 | 通信原理 | 李曉峰 | 2013 | |
11 | 現代電子技術實驗 | 習友寶 | 2013 | 建設中 |
12 | 自動測試系統 | 田書林 | 2013 |
- 教學成果
序號 | 年限 | 級別 | 成果名稱 | 獲獎人員 |
---|---|---|---|---|
1 | 1989 | 國家級優秀獎 |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 龍方潔、肖恩照、李秉才 |
2 | 1989 | 國家級特等獎 | 矢志育人,碩果纍纍——探索我國培養高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 | 林為乾 |
3 | 1993 | 國家級二等獎 | 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培養跨世紀的高科技高層次人才 | 劉盛綱 |
4 | 1993 | 國家級二等獎 | 教學質量測控系統及學生能力培養管理機制研究與實踐 | 趙善中、蘭家隆、陸德全、夏可恆、楊華銀 |
5 | 1993 | 國家級二等獎 | 在改革和創新中加強《高等數學》課程建設 | 謝雲蓀、許家怡、成孝予、楊光明、彭年斌 |
6 | 1997 | 國家級一等獎 | 高揚改革的旗幟,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時效性 | 管文虎、祝小寧、先幼果、鄧淑華、王生良 |
7 | 1997 | 國家級二等獎 | 全面提高學生計算機套用素質的改革與實踐 | 黃迪明、蘭家隆、惠林、王健、陸德全 |
8 | 1997 | 國家級二等獎 | 加強數學建模課程建設,深化工科數學教學改革 | 李正良、徐全智、鐘爾傑、楊晉浩、張選迪 |
9 | 2001 | 國家級二等獎 | 虛擬儀器實驗建設與學生能力培養的實踐 | 古天祥、袁淵、古軍、習友寶、張紅莉 |
10 | 2001 | 國家級二等獎 | “DSP技術”課程的設計、建設與實踐 | 彭啟琮、李玉柏、管慶、向超、羅正祥 |
11 | 2001 | 國家級二等獎 | 計算機專業主幹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 吳躍、羅克露、傅彥、徐潔、羅惠瓊 |
12 | 2001 | 國家級二等獎 | 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馬知恩、王綿森、謝雲蓀、郭鏡明、樂經良 |
13 | 2005 | 國家級二等獎 | 整合多媒體教育資源,構建大學英語多元化教學平台 | 曾路、伍忠傑、張文鵬、張楊、林何 |
14 | 2005 | 國家級二等獎 | 軟體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實踐 | 吳躍、劉乃琦、徐謖、楊敏、張紅莉 |
15 | 2005 | 國家級二等獎 | 強化三結合、推進立體化,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工科學生綜合素質 | 祝小寧、吳滿意、鄧淑華、胡樹祥、申小蓉 |
16 | 2005 | 國家級二等獎 | 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習友寶、童玲、古軍、袁淵、王厚軍 |
17 | 2009 | 國家級二等獎 | 學科體系與教育體系融合:學科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 朱宏、羅正祥、楊亞培、覃慶國、蔣寧、余魅、田偉霞 |
18 | 2014 | 國家級二等獎 | 構建以機器人研創活動為核心的綜合實踐教學平台,培養大學生協同創新能力 | 黃洪鐘、駱德淵、曹其新、秦東興、丁雨葵、李滿天、于樂、周莉萍、王鵬飛 、楊 平 |
19 | 2014 | 國家級二等獎 | 夯實基礎、強化實踐,培養計算機工程創新人才 ——-計算機工程教育改革與實踐 | 秦志光、周世傑 、李雪梅、葉欣、 程紅蓉、侯孟書 、任立勇、 王綱、 韓宏、 劉貴松 |
20 | 2014 | 國家級二等獎 | 基於“四個融合”的高質量通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饒雲江、李玉柏 、李曉峰、毛玉明、張進、段景山 、楊 寧、周 寧、林水生、 武保劍 |
21 | 2014 | 國家級二等獎 | 立足三大效用,創立“N334”模式、推進文科課程格線建設 | 祝小寧、王志強 、湯志偉、 杜學元、楊 曦、劉 裕、張會平、李冰、楊菁 |
22 | 2018 | 國家級一等獎 | 改革工科數學教育模式,全過程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 | 黃廷祝、徐全智、覃思義、程光輝、楊鵬、張勇、李明奇、蒲和平、何國良、李良 |
23 | 2018 | 國家級二等獎 | 核心素養為魂、“LSM+”為體,創新融合式文科教學,推動學生終身發展 | 祝小寧、王志強、湯志偉、劉裕、張會平、楊菁、岳昌君、劉宇、史溢帆 |
24 | 2018 | 國家級二等獎 | 電子信息硬體類創新人才的“兩融合、三互動、四訓練”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 張懷武、陳星弼、於奇、張波、何為、陶伯萬、林媛、劉諾、寧寧、陳萬軍、潘錦 |
25 | 2018 | 國家級二等獎 | “實踐問道、知行合一”,培養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工程創新人才 | 李曉峰、李少謙、李玉柏、郭志勇、林水生、楊寧、段景山、潘曄、凌翔、何翔、饒雲江、李碩彥、張進、閻波 |
26 | 2018 | 國家級二等獎 | 通用-通識-專用三位一體、信息化混合式大學英語教育探索與實踐 | 胡杰輝、馮文坤、伍忠傑、劉淑珍、李京南、俞博、張文鵬、張麗、楚、,鄒濤 |
- 學生榮譽
學科建設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博士點 |
---|---|---|---|
經濟學 | 套用經濟學 | 區域經濟學 | |
金融學 | |||
數量經濟學# | |||
法學 | 法學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政治學 | 國際政治 |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 |
思想政治教育 | √ | ||
教育學 | 心理學 | 套用心理學 |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英語語言文學 | |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
新聞傳播學 | 傳播學 | ||
理學 | 數學●* | 基礎數學 | |
計算數學 | |||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 |||
套用數學 | √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 | √ |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 | ||
原子物理與分子物理 | √ | ||
電漿物理 | √ | ||
凝聚態物理 | √ | ||
聲學 | √ | ||
光學 | √ | ||
無線電物理 | √ | ||
生物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
生物物理學 | |||
工學 | 機械工程◆*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機械電子工程 | √ |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光學工程●◆★* | √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精密儀器及機械 |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 |
材料學 | √ | ||
材料加工工程 | √ | ||
電氣工程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物理電子學 | √ | |
電路與系統 | √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 ||
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 | √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 | ||
信息獲取與探測技術 | √ | ||
信息安全 | √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 ||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 |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套用化學# | ||
生物醫學工程●◆* | √ | ||
軍事學 | 軍隊指揮學 | 密碼學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 |
新興技術管理 | √ | ||
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 | √ | ||
金融工程 | √ | ||
工商管理* | 企業管理 | √ |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
專業學位 | 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翻譯、新聞與傳播、工程管理、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儀器儀表工程、光學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軟體工程、工業工程、項目管理、生物醫學工程、積體電路工程、物流工程13個工程領域) | ||
說明:帶☆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帶★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帶*為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帶#為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帶●為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帶◆為博士後流動站。 |
合作交流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類別 | 平台名稱 | |
---|---|---|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通信抗干擾技術重點實驗室 | 微波電真空器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極高頻複雜系統重點學科實驗室 |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綜合電子系統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
光纖感測與通信教育部重點試驗室 | 光電探測與感測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
多頻譜吸波材料與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顯示科學與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網路與數據安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高密度集成器件(SI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科學技術研究院 | ||
校級研究中心 | 信息醫學研究中心 |
序號 | 基地名稱 | 負責人 |
---|---|---|
1 | 電子信息工程科學創新引智基地 | 聶在平 |
2 | 積體電路與集成系統創新引智基地 | 康凱 |
3 | 神經信息創新引智基地 | 堯德中 |
4 | 微波材料與器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張懷武 |
5 | 光纖感測與通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饒雲江 |
6 | 可視媒體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曾兵 |
7 | 低功耗微電⼦與微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李強 |
科研成果
年度 | 鑑定成果 | 獲國家級 成果獎 | 獲省部級 成果獎 | 在國內外 發表論文專著 | 專利 | |||
申請數 | 授權數 | |||||||
發 明 | 實用新型 | 發 明 | 實用新型 | |||||
1998 | 47 | 4 | 17 | 948 | 4 | 6 | 1 | 3 |
1999 | 34 | 3 | 14 | 945 | 6 | 4 | 4 | 6 |
2000 | 81 | 14 | 898 | 6 | 7 | 7 | 3 | |
2001 | 34 | 22 | 1078 | 13 | 3 | 6 | 2 | |
2002 | 31 | 1 | 18 | 1141 | 30 | 3 | 4 | 2 |
2003 | 16 | 1 | 15 | 1767 | 34 | 3 | 6 | 2 |
2004 | 14 | 18 | 2704 | 77 | 7 | 6 | 4 | |
2005 | 40 | 1 | 21 | 3023 | 113 | 17 | 11 | 5 |
2006 | 43 | 22 | 3100 | 124 | 3 | 22 | 11 | |
2007 | 57 | 3 | 26 | 3749 | 182 | 7 | 55 | 6 |
2008 | 36 | 3 | 15 | 3990 | 299 | 8 | 100 | 8 |
2009 | 19 | 25 | 4121 | 331 | 22 | 105 | 14 | |
2010 | 37 | 1 | 29 | 4308 | 464 | 46 | 171 | 31 |
2011 | 31 | 1(牽頭) | 12 | 4236 | 572 | 100 | 226 | 68 |
2012 | 12 | 2 | 33 | 4046 | 733 | 44 | 329 | 91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刊物
學校榮譽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訓
求實求真、大氣大為 “求實”,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求真”,就是要在科學探索時追求真理,在教書育人時傳授真知,在管理服務時奉獻真心。 “大氣”,就是要有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氣魄和胸懷全局、放眼長遠、包容開放的氣度。 “大為”,就是要在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上做出大貢獻。 |
- 校徽
整個畫面呈圓形。寓意凝聚、圓滿、至善。藍色寓意學校環繞於科技的海洋,學校是創新人才的基地。1956,為建校日期。深藍軌跡,寓意高新技術源頭。橘紅軌跡,寓意電子科大人豪邁的氣概和蓬勃的朝氣。構圖以“e”(Electronic電子的縮寫)為核心,幻化成兩個極具動感的圓弧,團結在UESTC周圍,象徵電子科大人進取、拓新的精神。 |
成電講壇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1956.6-1958.1 | 2001-2009.6 | ||
1978.5-1983.4 | 汪勁松 | 2009.7-2013.1 | |
1983.4-1986.4 | 2013.4-2018.10 | ||
1986.6-2001.4 | 2018.10-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1956.6-1959.1 | 原鈞 | 1983.7-1986.4 | |
1959.2-1960.7 | 張中瀛 | 1986.4-1988.10 | |
1960.7-1962.7 | 1990.5-2001.4 | ||
羊君度 | 1965.3-1971.3 | 2001.4-2009.7 | |
1973.7-1981.2 | 2009.7-2017.01 | ||
1981.2-1983.7 |
知名校友
- 軍事界
- 學術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MIT電磁科學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 |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所所長 |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專家 | 中國科學院院士、微波理論學家 |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反隱身雷達總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國家973首席科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
- 黨政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原福建省省委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王吉來 | 國家計量局副局長 | |
原山西省政協副主席 | 賈同金 | 國家統計局人口司司長 | |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 | ||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 | 何健 |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黨組書記 | |
李剛 | 四川省自貢市委書記 | 成都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 | |
四川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 上海市虹口區區委書記 | ||
中央候補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 | 四川省委常委、紀委書記 |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 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全國青聯副主席、國家體總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成都市公安局局長 | ||
廣西防城港市委書記 | 福州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 | ||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 ||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 | 原四川大學黨委書記 | ||
原四川省科技廳廳長 | 四川省甘孜州委書記 | ||
貴州省信息產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 張飆 | 《科技日報》總編輯 | |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秘書長 | 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 ||
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 | 廣西科技大學校長 | ||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黨組書記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院長 |
- 商業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
網易公司創始人、執行長,前中國首富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 ||
華為董事長,榮登“2011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榜首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黨董事、黨組副書記 | ||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副總裁 | 邁普集團董事長,入選胡潤“慈善榜” | ||
劉飛 | 摩托羅拉移動技術公司亞太區總裁 |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裁 | |
大唐移動通信集團副總裁,中國3G之父 |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 ||
希望集團董事局主席,前中國首富 | 國騰集團總裁 | ||
TCL集團高級副總裁,TCL通訊總裁 | 總裝備部電子信息部總經理 |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董事長,中國改革十大傑出人物 | 康佳集團前總裁 | ||
四川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啟明軟體CEO,中國軟體企業十大領軍人物之一,上海啟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
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高賢偉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53所所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光電研究院院長 | |
張華生 | 四川電子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3研究所黨委書記 | |
李強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所長 | 周春林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研究所所長 |
深圳卓越集團總裁 | 浪潮軟體CEO,中國軟體企業十大領軍人物之一 | ||
魅族科技總裁、魅族創始人之一 | 張齊春 | 北京東方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
北京中電興發科技有限公司法董事長兼總裁 | 深圳集成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 ||
成都前鋒電子電器集團公司董事長 | 彭澤忠 | 美國凱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 |
騰訊公司營運長 | 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 |
- 文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