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話

南潯話

南潯話,俗稱“南潯言話”或“南潯閒話”,與上海話蘇州話溫州話等同屬吳語的一種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南潯話包括南潯區全部、吳興區織里鎮和吳江市震澤、七都桃源鎮和桐鄉市烏鎮鎮及周邊地區,使用人口約為100多萬。和北吳其他方言如蘇州話上海話湖州話、嘉興話、常州話、無錫話、紹興話寧波話等基本能互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潯話
  • 俗稱:“南潯言話”或“南潯閒話”
  • 構成:名動量等詞和短句等
  • 語法特點:例人稱單數的韻母加一個a表複數
  • 分片:吳語 蘇滬嘉小片
基本概況,特點詞語實例,語法特點,實例,故事,諺語,集萃,

基本概況

南潯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俗稱“南潯閒話”,與上海話蘇州話杭州話無錫話常州話嘉興話紹興話寧波話等同屬北部吳語(吳語太湖片,即狹義的吳語),彼此間音韻、辭彙、語法等方面高度相似,與其直接交流基本無大障礙。
南潯話與溫州話台州話麗水話等雖同屬廣義吳語區,但彼此間差異較大,故無法進行直接交流。南潯區本地方言是南潯話,它屬吳語太湖片湖州小片方言。南潯地區漾泊縱流,河港密布,桑榆阡陌相間,小橋流水人家,為著名的江南水鄉。濃濃的江南情調造就了優美動聽的南潯話。南潯話除了吳語所共有的語音語彙語法的特點之外,在語言交際功能上頗具特色。一個普通的詞語,一句簡單的話語富有鮮明、生動的表現力和含蓄、委婉的修辭特點。在語言交際中,當發話者無法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和解釋一定的意義時,他通過語音的多種形態來表明語言符號所屬的感情、風格、色彩並附加其主觀感情評價意義,使受話者通過不同的語音去推導發話者的語用目的,按交際語言學的觀點,這應該是一種語音修辭活動,也是南潯話頗有特色且非常有趣的語言現象。
七大方言區內部,差異性有時大得驚人。同為吳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可區分為太湖、台州、東甌、婺州、麗衢5個片。南潯方言所屬的太湖片方言和東甌片方言(即溫州片方言,舊稱甌語)其實相去甚遠,是十分難於交流的,有人說笑話稱它為鳥語。即便在太湖片方言區內,也還有六個小片之分,即常州小片、蘇滬嘉小片、湖州小片、杭州小片、臨(安)紹小片、明州(即寧波)小片。再就近一點說,在同為太湖片的湖州和南潯,方言詞語、語音和語法上也互有差異,儘管這種差異兩區方言和三縣方言的差距要小。《湖州市志》稱湖州城區、近郊區和南潯區(南潯、練市、菱湖、雙林等大鎮)的差別,南潯方言與嘉興市區、桐鄉的差別倒是很接近。湖州城區與近郊(環渚、塘甸、白雀等鄉鎮)以及南潯區的方言差異,如聲母,湖州一部分舌面前音,到了南潯區則象嘉興地區變成了舌尖前音(周、抽、綢、牛、收、受)。在方言的差別上,最明顯最直觀的表現在一些人稱代詞上,如湖州稱“我”是“什吾”,“我們”是“什伢”,“你們”是“什那”,南潯話則免去了冠在“吾”之前的“什”。湖州稱“他”為“其”,南潯話說“移”。湖州說“很好”為“亂嶄”,南潯話則舍了“亂”,斬釘截鐵地說“嶄”!還有湖州說“做什麼”是“作舍啦”,南潯人說“組撒啦”;湖州說“死”是“斯”,南潯說“死”是“史”;丟臉,湖州稱為“墊舌頭”,南潯稱為“汏舌頭”;洗澡,湖州說“汏浴”,南潯說“朝浴”。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然而,不論是南潯方言,還是從總體上說的湖州小區方言,大量古文言語彙的廣泛使用,加之調值低沉,連續變調複雜而豐富,以及保留完整的入聲韻系統,使那些由國語讀來無韻的詩詞,(不信你用方言朗誦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試試)用南潯方言讀來都朗朗上口,顯得特別的抑揚頓挫。如“特別急促”這樣的四個壓入聲韻的詞,就是最好的例證。

特點詞語實例

南潯方言既然是一種地域性的語言,它必然具有較完美的交流功能。一般說來,南潯方言由名、動詞、介詞副詞助詞代詞數詞量詞和短句(含歇後語)等構成。
從南潯方言詞語分析,其音義差別,既有音義直觀明確的,也有音義不那么直觀明確的,還有莫名其妙難於理喻的多個層面。據筆者估摸,音義直觀明確的大都生成於近現代或經過近現代人文環境的滲透和融合。其中有的由現代舶來的時尚語言元素與本地方言雜糅而成,這是方言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化的明證。如學堂、學生子、圍(移)巾、西裝頭、搭線(意為思維短路)、角頭、角票、坦白(錐度,金加工用語)、密和(1絲,計量單位)、伊妹兒、洋鈿、電火自來火以及一切帶洋字的辭彙。有的音義直觀,是從字面上明確點出了詞語的意思,有了文白的雙重含義,如好日(辦喜事)、百腳(蜈蚣)、齊整(漂亮)、笑靨子(嘴兩旁的小圓窩兒)、吃相(用餐時的狀貌)、錠榫糕(也作定勝糕)、千張、薰豆、壁靜大吉(寂靜無聲)、浜鐵斯硬(十分硬)、烏迷出黑(形容天色、顏色極黑)、半不晾僵(做事處於無法完成的尷尬境地)。音義不直觀明確的,這一類方言詞語古語色彩相對濃重,如稱謂中的伢(我們)、白相(玩)、覅(讀笑,不要的意思)、翨革羽(讀節刮,翅膀)、闄(摺疊,該字的古意是遮攔、閉隔)、困寣(睡覺)、吤歇(現在)、告消白(訴說)。還有一些從方言音的字面上無法解釋的詞語,疑為古漢語遺存,如伊拉(他們)、格搭(這裡、不稱意)、杏梗撥倫敦(半不晾僵)。一些今北方官話已棄用但在南潯方言中仍高頻使用的日常用語如瀴(讀印,涼)、囥(隱藏)、汏(洗)、弗(不)、隑(靠)等,還有一些含有完整保留的中古濁音如“巴”、“怕”、“爬”的詞語。

語法特點

國語中,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們”表示複數,南潯話則是人稱單數的韻母增加一個“a”,以示複數,如“伢”、“那”(你們)、“伊拉”。也有加“拉”表示複數的,如“同學拉”、“朋友拉”,如果再在前面添加“格淘”,則複數的概念就更明確:“格淘老老頭”、“格淘娘娘拉”。
有些名詞還有後綴。用作後綴的詞,常見的有“頭”、“子”、“家”等,如“黃昏頭”、“早上頭”、“夜格頭”、“壽頭”、“門口頭”、“棒頭”、“領頭”(領子);“車子”、“盅子”、“老頭子”;“店家”、“女人家”、“廠家”、“人家”。
若干數詞的習慣讀法和用法。如“一”,通常數數時開頭或“一、二、三”單獨連續時讀“妖”(此時“二”讀“尼”或“兩”),而序數“第一”的“一”讀“益”,一、二並稱時,有時“一”讀“頭”,“頭尼兩”、“頭兩里路”、“頭兩百人”、“三十頭尼歲”,等等。如“二”,用作序數時讀“尼”或“兩”,但也有例外。現在不少人把學生讀“二年級”說成“兩年級”,實是誤讀。“二年級”是讀第二學年的那個年級,而不是“兩個年級”。“二”在數字序列讀音和後接量詞時的讀音頗多變化。10、20 分別讀成“拾”、“念”,20 有時又讀成“尼色”,如陰曆二十。在多位串讀時“222222222”則讀成“兩億兩千兩百念尼萬兩千兩百念尼”。二十則常寫作“廿”,作後接量詞時“兩個”、“兩隻”、“兩本”、“兩斤”、“兩支’,都讀“兩”,只有“2兩”習慣上讀作“尼兩”,不然就拗口了。“五”讀“忤逆”的“忤”。“十”往往變讀為“色”,如“六十”、“九十”,其中“八十”讀作“剝色”。
另有幾個特有的量詞,使用頻率不高,如“刀”,紙的量詞,一刀紙庫;“潽”,一潽中藥;“爿”,店家、廠家等的量詞,一爿店,三爿廠。“蓬”,花草、煙火等的量詞,一蓬火。疊(特),書、資料等的量詞,一疊高考複習資料。部,車輛等的量詞,一部拖拉機,三部腳踏車。
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南潯方言中形容詞的級,和湖州方言幾乎完全一致。它的“級”,除通過副詞表示外,還從特有的詞綴或重疊、擴展等方式來加以區別。一般說來,後綴成分,大都表示形容詞程度的弱化,即ABB式。如綠茵茵、甜兮兮、鹹塌塌、重鼎鼎、輕飄飄、糊罕罕、紅咚咚、白寥寥、胖篤篤、醉醺醺。前綴的重疊成分,是對詞義程度的強化,即AAB式。如雪雪白、緋緋紅、喇喇黃、繃(浜)繃硬、筆筆直、絕絕細、冰冰瀴、煞煞亮。形容詞的擴展,成為近乎成語的固定詞組,就達到了最高級的程度。如烏盲黜黑、骨輪斯圓、碧綠嚷青、沸滾發燙、鮮甜蜜國、繃鐵斯硬、絕淡刮尺、黜紫迷度、擦刮全新。
南潯方言中動詞重疊常用AAB式,如吃吃看、問問看、看看看。
動詞“下”常以“落”代之,如:落雨、落雪、下車、落山、坐(得)落、坐勿落、上上落落。
此外,南潯方言中一些助詞的特點以及詞序中方言和國語小有差別,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實例

南潯方言對社會生活的覆蓋是全方位的。由於詞語量大,筆者只能分類例舉一二。
生活起居類:料作:材料。領掛:背心。跡作:織物上的污跡。礄口:河埠頭。廊檐頭:屋檐。屋瓴:家裡。登食:消化不良。皴燥:因天氣乾燥皮膚燥裂。耽身體:懷孕。老娘婆:接生婆。做舍姆:分娩、生小孩。盤牙:臼齒。節頭關:手指。拉帶鬍子:絡腮鬍子。晏(暗)歇會:等會兒再見。打盤過洞:捉迷藏。勃相東西:玩具。額巴子:陶瓷器皿的小缺口。廳槓:床沿長木。槙(真):木塞。老倌:丈夫。小把戲:小孩子。親家阿姆:情婦、親家(女性)。辰光:時間。家生:家具、器具。
天文地理類:打忽險:閃電。蓬花雨:毛毛雨。鱟:彩虹。港攤頭:河岸邊。漫浜兜:不通的港汊。霧露盲天:大霧瀰漫。舊年界:去年。日中心裡:日出的午間。夜快邊:傍晚。牽勿長:常常。吤歇點:現在。老底子:過去。格辰光:當初,以前。著末收梢:最後。
動植物類:宗生:泛指畜生。拜殺:牲畜,謾罵語。百腳:蜈蚣。癩蛋:癩蛤蟆。刺毛:一種帶刺的毛蟲。刺利婆:刺蝟。田雞烏:蝌蚪。在嘰:蟋蟀。豁水:魚尾巴。黑筆管:小黑魚。老蟲:老鼠。癟虱:臭蟲。厴:魚鱗。蝦米、糠花:小蝦。遙斯搭:蟬。花鯽魚:鱖魚。
動作形態類:巴尼勿得:迫切希望。撥伊:給他(她)。柄牢:忍住。勃舌:有爭議、有麻煩。嘸撥:沒有。嘸數麥:心中無數。嘸心向:思想不集中,感到無聊。勿有啦:不在。底莊:準備。罰願:發誓。打中覺:睡午覺。勿搭界:沒有關係。舊(或鈍)得來:倒霉。做人家:節儉。不作肉:不划算、使用不當。淘先:開玩笑。值鈿:喜歡、寵愛。厾(篤):扔掉。搨(塔):塗抹、用力撫摸。穿幫:被戳穿、露餡。吵怪事:闖禍。汏(大):洗。吃倒篤:欲責人反被人責。朝面:洗臉。凼:洗(碗、鑊子)。熱麻:捨不得。難為:浪費。收作:收拾。弄聳:作弄、欺侮。打薄龍蛋:潛泳。那哈罕格老:怎么回事?落亂心慌:雜亂無章。懈:愛理不理、沒有興致、有疲乏感。席腔:愛乾淨、潔癖。白板:什麼也沒有、一無所獲。滑鐵塔拉:地滑、滑膩。逗五逗六:急躁、不冷靜。一氣勿煞、一時三刻:一下子。畀(讀扁):給與。豪騷:快,通常是催促之意。
個性類:孟悶:固執。嘸親頭:不懂事,作事乖張。嘸道任:做事自己把握不好。出空老壽星:一無所成、使人失望。汏舌頭、坍招勢:出醜、被人恥笑。氣數熱度:行事不成體統。自說三道:我行我素自說自話假痴假呆(艾):佯裝不知。幾糟:煩、麻煩。褪(炭)毛:承諾了又不作數。豁水度得勢:能量很大。嘸搭頭:不值得打交道。拎勿清:思路不清。摜忒貨:敗家子。苦惱子:悽苦、可憐。

故事

南潯方言的形成和發展,和整個社會大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她的“母語”,應該是遠古的越語。隨著中原漢文化的大規模南下,原始的越方言在與北方官話以及其它方言的融合中不斷進化,逐漸成為如今的模樣、成為吳方言中一個小小的構件。
南潯方言自身的特色造就了很多故事。筆者認為,在現行的南潯方言裡,明顯地並存著自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老方言和一些產生於近現代的時尚方言。有的古老方言,晦澀難懂,音義不相匹配,非原住民十分難以理喻。如“杏梗撥倫敦”(意即事情沒有做完,中途無奈停頓下來,變得很尷尬),整個詞語都無法找到對應的漢字,只能記下近似的發音。也有受舶來文化的影響,產生於近代的方言辭彙,顯得明了簡潔,如自來火。一次,我去農貿市場買菜,見一位老農的“十家香”毛豆質地很好,就說稱兩斤吧。老農稱畢對我說:“貳(方言音尼)斤貳兩,4個洋鈿。”那意思是:2斤2兩,4元錢。這話雖和我說的差異不大,卻是十分地道的南潯方言,連我這個60齣頭的老南潯人現在也不這么說了。我會這么說:兩斤貳兩,4塊洋鈿。其中第一個“兩”字和“個”字的發音作了調整。考查這句話里“洋鈿”的發端,應該不會早於明清時代。明清以來,以銀兩、銅錢作為主要流通貨幣的歷史趨於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銀元和紙幣,而這本來是流通於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國外主要貨幣形態,因而國人便稱之為“洋鈿”。
在南潯方言中,“百坦”是一個極富特色的辭彙。它十分貼切地反映出吳方言湖州小片方言區住民的心理和生活節律。寇丹先生曾撰文戲說“百坦”。也有人對此進行了考證。認為從讀音上說,“百坦”的“坦”實為古語“儃”字的誤寫。《吳下方言考》中並沒有“百儃”而只有“儃僈”的詞條,其注釋為:
賈誼《新書》:“然則舜僶俛(min mian努力、勤奮之意)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案:儃僈,懶散貌。吳中責人懈怠曰儃僈。
而《辭源》有“儃儃”詞條,其注釋是:
悠閒貌。《莊子·田子方》:“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
據此,聯繫湖州方言中形容慢性子的人為“儃僈頭”,正與《吳下方言考》中對“儃僈”的解釋相符。由此可見,湖州方言也就是南潯方言中的“儃”,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是一十分明確的古漢語辭彙。
至於“百坦”的現實含義,大致有三個意思。其一是指“慢慢來”。比如某人去某人家取物,主人一時沒有找到,手腳變得慌亂起來,某人就說:“百坦。”其二似為禮貌用語。兩人告別,道聲“百坦”,意為“慢慢走”,透出依依惜別之情。由於“百坦”是偏正結構,“百”只是加強語氣,是對“儃”的強化,因而“百儃”的又一核心含義在於“坦”,就南潯方言的理解,便是工作愜意、生活舒適,有福分。比如說:“張三介歇‘坦’得來!”。由此道聲“百坦”,更含有一種祝願之意。有人認為,“百坦”一語,由具有“吳儂軟語”風韻的南潯人道來,聽之別有韻味,內涵又十分豐富,透出一種悠遠的吳越文化氣息。
近年來,有人對湖州小區方言中的“百坦”頗有微詞,原因是認為“百坦”缺乏時代精神,是富甲天下的杭嘉湖流域造就了這一帶住民的惰性。這種分析不是沒有道理的。特別是處於湖州方言區內水網地帶的湖州市區,人們幾乎年年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既少天災,又少人禍,地域的優越使一部分住民逐漸缺失了艱苦創業精神和風險意識,不求進取。不然,怎么好端端一個富庶之地湖州市,往昔的經濟優勢喪失殆盡、如今的經濟發展速度只能居於浙江省的末流?
最後說一則南潯方言中“彎轉”的故事。
湖州人,自然也包括我們南潯人,通常把河蝦稱之為“彎轉”。這個在任何史、志和詞典中都難於找到的名詞,究竟是怎樣來的呢?
傳說在明朝年間,湖州來了一位姓勞的知府(註:筆者查閱《湖州市志》,明朝成化8年---13年,湖州府確有一位名叫勞鋮的知府,江西德化人)。他到任之日,烏程歸安兩縣的知縣在烏程縣衙設宴款待這位新任知府,為他接風洗塵。湖地盛產魚蝦,酒席宴上多的是淡水水產品,什麼紅燒甲魚、清燉河鰻、炒鱔片等,不一而足。直吃得這位來自江西山區的勞知府眉飛色舞。頻頻舉杯痛飲之後,這位知府用筷子從那盆他最心儀的“油爆蝦”中夾出一隻,笑吟吟地問道:“這叫什麼?”兩位知縣齊聲道:“河蝦。”勞知府聽後直點頭,十分羨慕地說:“湖州人好口福!做湖州人真好!”此後,勞知府老是思念著想吃河蝦,可怎么也想不起那筵席上這美味的大名了。礙著自己的面子,又不便差人去知縣那裡詢問,只好暫時擱置不提。
一天,他對從江西帶來的隨從說;“我到任的那天,在烏程縣署接風酒席上吃的那個”----他伸出一個食指,彎了彎說:“就是這個樣子,大小也差不多,渾身緋紅的,叫什麼來著?”隨從聽後感到莫名其妙,但他深知勞大人特別講究臉面,便不再多問,趕緊去請教那位無所不知的紹興師爺了。
那師爺一聽,頓時明白,知道知府說的是河蝦。於是就讓伙房去市場購買。待廚師端上油香四溢、紅光閃爍的“油爆蝦”時,勞知府不禁拍案叫絕:“我要買的正是它!你看它不是個彎轉身子的東西嗎?只要大,只要活,價錢貴點無所謂,以後天天給我買,我要天天吃!”隨從心領神會,關照停在館前河埠頭的漁船,每天上午送到衙門。由於那隨從曾對捕魚人說,我們大人喜歡吃它,只是叫不出名堂,說是彎轉的東西,後來還是師爺說出了它就是河蝦。所以,後來那捕魚人每天上午把河蝦送到府衙時,總要大叫幾聲:“彎轉老魚噢!”知府聽到後忙叫隨從去買,從不還價。從此,“彎轉”一詞,便成了河蝦的代名詞,一直延續使用至今。這名詞,雖然和河蝦的實際含義風馬牛不相及,但也頗有幾分形象。

諺語

東北風,雨太公。
東鱟日頭西鱟雨。
盲子先生活特(了)八百,勿見黃梅水勿發。
來朝雨,好曬被。
西夜東風,日日好天公(氣)。
吃了清明粽,還要凍三凍。
個個初三要伊晴,十二月初三要伊落。
朝看頭頂穿(透天),夜看四腳圓(無雲)。
雨打正月半,一場勿好看。
要知明年田稻熟,但看今年八月十五、六。
晴過冬至落過年。
歲底不足,提防天哭(下雨)。
三月三,鱸鯉(鱸魚)上岸灘。
日光返照,明(讀門)朝曬得瘌痢頭厴翹。
夜晴不是好晴,滿(後)娘不是好娘。
河水寛,井水滿。
冬節糰子年節糕,清明粽子穩牢牢。
貓頭上抓抓,狗頭上揦揦。
貓矮(也)笑瞎眼烏珠。
狗頭上點油盞(意:危險)。
偷雞勿著蝕把米。
張公養屌(鳥),越養越小。
蟑螂配灶雞(一種類似蟋蟀的室內跳蟲),一對好夫妻。
卡(捉)個白虱(跳蚤)頭裡搔。
南煞(柵)頭死只蒼蠅,北柵頭死個差人。
待人待只落水狗,反轉身來咬一口。
摁鼻頭碰著個臭豬頭(嗅覺不靈,喻一檔子貨色)。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白殼彎轉(蝦)嘸撥(沒有)鉗(權)。
蜒蚰勿吃人,意思相(很噁心的樣子)。
橫是橫,拆牛棚(喻孤注一擲)。
駝子摜跤(跌跤),兩頭不著實。
黃鼠狼蹲雞箱頭,不吃也是吃,不偷也是偷。
瞎子吃餛飩,心裡有數。
公要餛飩婆要面,姑娘、小叔要團圓(湯圓)。
孔夫子不說隔夜話。
矮子肚裡疙瘩多。
遠來和尚好念經。
兒子勿養爺,孫子吃阿嗲(爹)。
看看稀勿像,倒是碗花匠。
毛頭姑娘十八變,到老還要變三變。
畫師匠摜筆。
天勿怕地勿怕,只怕喉嚨頭築壩(吃不下東西)。
逃得脫和尚逃勿脫廟。
臨時上轎穿女(耳)朵。
六節頭(手指)幫忙,越幫越忙。
做生意勿著一時,討老婆勿著一世。
若要好,大做小。
自掏伴(一夥)里打重板子。
驚急瘋碰著慢郎中。
蒲鞋打腳,腳打蒲鞋(意為我不碰你,你倒來碰我)。
踏一腳吱哩哩,枵(撕掉)一片啪啦塌(喻抓小失大)。
勿會種田看上垯(前面的種田人)。
樹葉子落脫來怕篤開頭。
棺材勿要賣撥挺死人(強買者)。
豆腐里尋骨頭。
氽(石)爛豬頭汁勒(在)湯里。
吃飯勿要忘記種田人。
棉紗線背石牌樓。
饅頭吃到豆沙邊。
困暗早(睡懶覺)吃厚粥。
一鈿逼殺英雄漢。
看人挑擔勿吃力,自上肩胛嘴(讀子)阿(也)歪。
搭佛嘎敬伊,搭賊(讀十)嘎防伊。
掏鮮自有三分毒,不壞衣衫避(便)壞肉(身子)。
冷天冷在風裡,窮人窮特(在)債里。
窮做窮,還有三擔銅。
火燒眉毛,只顧眼前。
一隻碗勿響,兩隻碗叮鐺。
楊樹丫枝勿修要碰著天。
聽特(了)醫生要餓煞,聽特(了)佛法要打煞。
弄堂里掮木頭,直碰直。
托信託特(了)木排上(喻不落實)。
金窠銀窠(讀枯),及不來屋瓴(家裡)只草窠。
九升八合(讀格)命,多特(了)一鈿要生病。
泥菩薩過太湖,自身難保。
日裡走四方,夜裡借油補褲襠(喻浪費大好時光)。
拳頭打出外,臂膀彎進里。
拳頭上出孝子,筷頭上出忤逆。

集萃

娘伢:我們
哪:你們
伊拉:他(她)們
阿娘:祖母
伢公:外祖父
伢婆:外祖母
阿婆:公婆
恩子:兒子
囡喔:女兒
大老:大(讀度)老即兄長
大姨:母親的姐妹
伯姆淘里;妯娌
撻:洗
浪:晾曬衣服
閌:(讀康)藏匿
潷:濾去水汁
吼:彩虹
抿:以唇吮物
賴:抵賴
氽:浮
熬:忍耐
母不:沒有
豪燒:快一點
哪哈:什麼
好日:結婚辦喜事的日子
忽險:打閃電
摜跤:跌倒
空纏:胡鬧
不搭白:見面時不理睬
吼勢:擔憂
尋吼勢:找岔子鬧事
翹辮子:咒語,死的意思
促客:作弄別人
盪碗:洗碗
蠟燭:累受挫折,不知悔改
乾癟:不鮮潤
咬耳朵:說悄悄話
壽頭:做事無頭腦的人
嚼舌頭:亂講
頭要緊:首要
餵單:哪裡
半當中:中間
一淘:一起、一群
調白:作弄
勿濕頭:倒霉
派拉:苛刻
軋苗頭:看臉色
有想頭:有趣
嘸弄頭:沒幹頭
出花頭:出花樣
慢慢叫:慢來、就來
怪事:鬧事、闖禍
打盤洞:捉迷藏
老實頭:誠實人
裝榫頭:編造錯誤強加於人
摜人:啥人
母介事:沒有那回事
聖脫:不當他人、不放心上
大好佬:(大讀度):本事大
有數目:知曉,即心中有數
呆板數:肯定的意思
眼睛紅:嫉妒別人
拆爛污;把事起辦槽
插蠟燭:誤事或機器出故障
淘伴:夥伴
拎勿清:遇事糊塗思路不清
倌人:新郎
新娘子:新娘
盤盲:捉迷藏
端東西:拿物
睏覺:睡覺
收骨頭:加重擔子
搭僵:做事馬虎
愜意:舒服
打昏肚:打鼾
肉麻:過意做作
觸霉頭:倒楣事
月半:陰曆十五日
偎灶貓:萎靡不振
吃生活:體罰
調羹: 匙
討債鬼(鬼讀舉):因多事多病招致破財的成人孩子
溫吞水:形容人的態度和辦事慢吞吞
推板:品質不佳
飯米蒜:飯粒
打棚:開玩笑
發:撒嬌
挖塞:不如意
拉倒:結束
彈硬:貨真價實
小落胃:自我樂趣
搭訕頭:主動與人說話接觸或指空話
半不兩僵:半當中
噱頭:逗笑的話或舉動
鴨屎臭:不光彩、難為情
敲邊鼓:從旁相助
賣相:相貌
吃排頭:受上司批評
結棍:身體壯實
勿入調:不能循規蹈距、越軌、出格
勿適意:患病
額角頭腐乳色:遇到不吉利的事
活龍活現:講的做的象真的一樣
投五投六:做事不專心
連檔麻子:串通一氣的人
脫底棺材:吃光用光,不留後路
惡形惡狀:下流行為
厚脂納得:故意顯得神氣
脫頭落襻:辦事鬆散、不著邊際
活里活落:勿肯定
七撬八裂:不馴服
哭出胡拉:裝作可憐相
假痴假呆;裝糊塗
熱昏顛倒:喪失理智
三對六面:當面、有人證
火毛裂拉:脾氣急躁
汗毛凜凜:害怕
開口要閉口到:性急
癩里癩塌:很髒
雞毛六足:匆促
冰陰徹骨:很冷
精骨頭人;清瘦人
一搭刮子:總共
關門落閂:鐵定、無餘地
半里半價:勿著實
一屁股兩疙瘩:債務多
軋扁頭:兩面受擠
天花落亂:亂鬨鬨不切實際
出空本身:專心
冤枉百計:勉強、僥倖
皺皮疙瘩:不挺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