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官方語種
越南語(Tiếng Việt/漢:語越),簡稱“
越語”,越南的
官方語言。屬
南亞語系越芒語族。主要分布於越南
沿海平原越族(也稱
京族)聚居地區。使用人口有5000多萬。中國廣西
防城縣沿海京族聚居地區約有1萬人使用越南語。
語,楚語正式進入吳越地區,當由
楚滅越開始。《
漢書·地理志》稱“本
吳粵(越)與楚接比,數相
併兼,故民俗略同”。經楚人幾十年的統治,形成當地發展漢語的條件,楚語在吳語尤其南部吳語的形成中應起過重要作用。今老
湘語與吳語有許多共同之處,似非偶然。原始吳語的形成,以
古越語為底層語言,漢語上接受了楚語的影響,故歷來有吳人“音楚”之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就說:“梁陳盡吳楚之音,周齊雜胡戎之伎。”這一方言發展痕跡,同樣也“倒流”於今江西波陽一帶,《大清一統志》就記饒州府“語有吳楚之音”。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的語言受印度文化影響較大,但越南語卻與朝鮮語、日語一樣自古受到
漢字文化的深遠影響。在中國自公元一世紀至十世紀的統治下,越南語引入龐大的漢字辭彙,其發音(
漢越音)類似古漢語
中古音,但其語法承襲了大量
高棉語的特色,雖然與漢語一樣並無時態及
動詞變化,亦同為
聲調語言,但其詞序恰恰與漢語相反置,情況近似
泰語。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尚未確定。現在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屬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如施密特根據越南語與孟語跟高棉語有大量同源的基本辭彙,且語法結構基本相同來判定,部份中國學者從越南語的底層入手,發現越南語和佤族語言同源來判定等。另一些語言學者則認為越南語是一種孤立語言,由於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問題備受爭議,姑且暫時認為它算是屬於
漢藏語系、
壯侗語系、
南亞語系此三種語系所融合而成的混合語。19世紀下半葉以來,
法國殖民者開始了一系列的去中國化運動,禁止阮朝官方文書漢文(文言文)的使用,並廢除了1915年以及1918年至1919年的
科舉考試。漢字、漢文地位的降低,也導致了與漢字關係緊密的喃字的地位下降。在20世紀上半葉,喃字和漢喃文逐漸沒落,而法國殖民者推行的拼音化文字
國語字和國語字文開始標準化並在越南通行。
早期的時候,越南人並沒有為自己的語言發明適合的書寫系統。大約從東漢開始,漢字(越南人稱之為“
儒字”)開始有系統和大規模的傳入越南。到了
越南陳朝以後,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此時大量的漢字著作開始出現,最著名的就是15世紀編撰的《
大越史記全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以漢字寫成的文章基本上並不按照越南語的文法規則書寫,也不採用越南語的辭彙,而是純粹的用古漢語的文法寫成。故此,這些漢字著作是
漢文著作,而與當時的越南語口語有很大差異。
由於越南口語與漢語不同,文言文無法準確紀錄越南本民族語言(與古代朝鮮、越南一樣,書面使用文言文,但民間的口語是本民族語言),漢字在越南逐漸傳播開後,一些人開始嘗試以漢字
越南拉丁字書法
作為基礎,以創造新的文字來紀錄越南本民族語言,這些字就是
喃字(越:Chu Nom)。大約在8世紀的時候喃字開始出現,13世紀的時候,越南文人開始用喃字進行文學創作。此間最著名的文學作品莫過於
阮攸(Nguyen Du)19世紀寫成的《
金雲翹傳》(Truyen Kieu)。越南上層社會由於有很濃厚的“尊漢”思想,一直很排斥這種文字,國家教育機關也沒有將它作為正式文字看待,也沒有對它進行整理規範的工作。儘管此間的
胡朝(1400年-1407年)或者是
西山阮朝富春朝廷(1788年-1802年)政權之統治者曾經重視喃字,並且將其提升到國家文書用字的地位。
現在的越南語使用
拉丁字母書寫,叫做
國語字(Chu Quoc Ngu)。它是由
17世紀到越南的法國傳教士
亞歷山大·羅德(法語:Alexandre de Rhodes),(1591年-1660年)根據先前傳教士的拼寫原則整合而成。在19世紀法國占領越南時期,這種書寫體系流行起來,並於20世紀全面開始使用。
越南國語字是使用
拉丁字母的。越南國語字書法是越南特有的一門藝術,近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越南各地都有書法俱樂部,其中有不少書法家國語字都寫得很好,作品很有收藏價值。右圖為越南書法家的書法作品,越南國語字書法的特點就是經常是在畫中題詞。
需要說明的是在二十世紀之前,越南的正式文字始終是漢字,書法也是
漢字書法。
漢文(越:Hán Văn/漢文)是越南封建時代官方的主要採用的文書系統,貴族、知識分子也多使用漢文寫作。漢文(文言文)也是古代東亞諸國的共通文書系統,在中國、韓國、日本也同樣被使用。然而,它完全由漢字組成,與越南本民族的越南語差異較大,在書面上與越南人的口語上難以達到統一。
隨著希望書面表達本民族語言的意識的提升,
喃字最晚在13世紀被發明。喃字的出現,完成了越南語書面
文同口語的統一,表記越南語的漢喃文也因此出現。漢喃文的出現,加快了越南國語文學的發展,很多優秀的文章也多也漢喃文,如,15世紀的
阮廌,他的很多漢喃詩歌至今仍被人們欣賞。
越南文學在18世紀迎來了一個高峰,湧現了
阮攸的漢喃文著作《
金雲翹傳》以及
胡春香的漢喃詩等。由於是用漢喃文寫作的,便於越南人理解記憶,這些文學作品在越南民間以口頭的形式廣泛流傳(DeFrancis 1977:44-46)。
另一方面,表記越南本民族語言的
漢喃文出現以後,官方的正式文書仍然多沿用漢文。其中的一個例外是
胡朝(1400年—1407年)時,漢文被暫時廢止,官方啟用漢喃文。然而,由於後來的越南第三次北屬時代的到來,漢喃文的官方地位被終止。
黎朝時,漢喃文成為了社會異見的首選傳播媒介,黎朝政府因此在1663年、1718年和1760年頒文禁止漢喃文的使用。漢喃文最後一次被越南官方採用是在
西山朝(1788年—1802年)。但在後來的
阮朝,
漢喃文的官方地位再次被終止。阮朝(1802年—1945年)的初代帝王
嘉隆帝阮福映在成為皇帝以前曾支持過
喃字和漢喃文的使用,但他掌權後即開始採用漢文(Hannas 1997:83-84)。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越詞(
越南語 文字示例
越:từ Hán Việt /詞漢越),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
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
越南文作成。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
阮朝滅亡以及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
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母表記的“國語字”(越:Chữ Quốc Ngữ /??國語)。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禮物”的“文明化”的象徵,獨立運動推進以後、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
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效率性,國語字成為了獨立後的越南語的正式表記法,一般越南國民都毫無異議地把國語字作為正式標記法。
關於越南語(Vietnamese language)的譜系分類,自20世紀初起,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尚未確定。現在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屬
南亞語系的越芒語族。一些語言學者如 H.馬伯樂 (1883~1945)等,主要根據越南語
音節有固定聲調,
單音節詞占大多數,以及詞序和
虛詞是表達
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等情況,認為越南語屬漢
藏語系、
壯侗語族或漢藏語系中獨立的一支,另一些語言學者如W.施密特(1868~1954)等,則根據越南語中有大量與孟 -
高棉語同源的
基本辭彙,而且語法結構與孟 -高棉語基本相同等情況,認為越南語屬南亞語系孟 -高棉語族。現代越南語言學者傾向於認為越南語屬
南亞語系,但最近具有
民族主義傾向的越南語言學家認為還是應該列入
壯侗語系,因為列入南亞語系的越芒語族,如同跟歷史上曾經是世仇的高棉人所說的高棉語(也稱
高棉語)竟是相同來源,實在難以接受。
1527年,
葡萄牙的
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越南,他們創製了用於
轉寫紀錄越南語的
羅馬字母,這種文字最初只是用在教學及傳教上。後來,來自法國跟義大利的傳教士也開始用羅馬字母紀錄越南語,但是不同國家的傳教士有不同的拼音規則,而修改整合的工作也同時進行著。
17世紀,法籍傳教士
亞歷山大·羅德用他自己創製的越南羅馬字出版了《越葡拉字典》(T? ?i?n Vi?t-B?-La,字典越葡拉),這標誌著越南語羅馬字母記音系統修改整合的階段性成功以及越南國語字的誕生。
元音字母通過上加或下添符號來表達聲調種類,國語字用了5個符號表達6個聲調(有一個聲調沒用符號):(以a為例)à、?、?、á、?。在書寫的時候,按照音節隔寫,外來語雙音節的辭彙或
音譯詞用短橫連線每個音節,比如:Ra-?i-?(radio)。
現代國語字的複合字母中,仍可見得傳教士
母語文字的殘跡:
NH 來自葡萄牙語GI、GH 來自義大利語TR 來自法語PH 來自葡萄牙語。近年,由於越南修改放寬了聲調符號的標註規則(主要涉及
介音上標註聲調符號的規則),而海外越僑並沒有接受修改後的新規則,所以今天越南越南語跟海外越南語在聲調符號的標註上產生了差異,但是這些差異絲毫不影響到閱讀理解,而且人們一般也不容易察覺。比如:“文化”今天在越南的拼寫是 v?n hoá,而越僑的標註方式(也是修訂規則以前的標註方式)是 v?n hóa。
古代百越民族語言
註:百越族歷史
百越又稱為百越族,是居於現今中國南方和古代
越人有關之各個不同族群的總稱。文獻上也稱之為百粵、
諸越。古文中常泛指
南方地區。《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
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如
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
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
閩越”(福建一帶)、或稱“
揚越”(江西湖南一帶)、或稱“
南越”(廣東一帶)、或稱“
西甌”(廣西一帶)、或稱“
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等。因此,“越”又稱被稱為“
百越”。百者,泛言其多。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而不是
確數。百越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秦時期的“越”除專指“
越國”外,亦同樣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周朝稱“
揚越”、“荊越”;戰國稱“百越”。《漢書·地理志》注引
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
種姓”。戰國以前,《周禮:職方氏》中最早出現“七閩”名稱。閩即古代東南地區越族的名稱。
許慎《說文解字》說:“閩,東南越,蛇種”。《
漢書 ·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記載淮南王安諫伐
閩越書說:“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過寸數,而間獨數百千里,阻險林叢弗能盡著。”“夾以深林叢竹,水道上下擊石,林中多蝮蛇猛獸。”從這些記載來看,古代
百越民族多聚邑結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叢竹之中,溪谷之間,而且數目眾多。《周禮,冬官考工記》又出現“吳、粵”名稱。《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東越”、“
歐人”、“于越”、“姑妹”、“且甌”、“
共人”、“
海陽”、“
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里”、“九菌”等名稱。宋朝人羅泌的《
路史》又具體解釋了百越的族稱有:“越常、
駱越,甌越、甌皚,且甌、
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吾、越區、桂國、損子、產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帶、仆句、區吳,是渭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