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攸

阮攸越南語Nguyễn Du/1765~1820),素如清軒,又號鴻山獵戶南海釣徒。是越南古典文學名著《金雲翹傳》的作者,越南最有代表性的古典詩人,被越南人尊為大詩豪,世界文學評論界常把他與俄國普希金德國歌德法國巴爾扎克中國曹雪芹屈原並論。有漢詩《青軒詩集》78首、《南中雜吟》40首。1965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其列為應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阮攸
  • 別稱:Nguyễn Du
  • 字號素如,清軒,又號鴻山獵戶、南海釣徒
  • 所處時代:越南後黎朝西山朝阮朝
  • 民族族群:越族(京族)
  • 出生地:大越升龍
  • 出生時間:1765年,一說1766年1月3日
  • 去世時間:1820年9月16日
  • 主要作品:《金雲翹傳
  • 主要成就:越南最有代表性的古典詩人
  • 去世地:大越順化
人物生平,人物作品,

人物生平

關於阮攸的出生年份,一般認為他生於後黎朝景興二十九年乙酉,即1765年。不過,有資料記載,他生於乙酉年11月23日,即1766年1月3日。
阮攸系乂安宜春縣仙田鄉(今越南河靜省)人,但生於升龍(今河內)。阮攸幼年生活在一個當時擁有一流權勢的大官僚家庭。父親阮儼,曾任黎顯宗朝宰相,也是一位歷史學家和詩人。母親陳氏嬪,出身庶民,系京北鎮東岸縣華韶社(今越南河北省)人,是阮儼的第三任妻子,生有四子一女。9歲喪長兄(終年18歲),11歲喪父,13歲失母,在同父異母的兄長阮侃(又名阮儷)家中長大。阮侃時任刑部左侍郎山西協鎮。後因捲入擁戴世子鄭楷(原名鄭棕)一案而被革職監禁。鄭楷繼任鄭主之後被起復委用,但驕兵不服,搗毀其家,追殺其人。阮侃被迫逃往山西,後又逃到乂安。此間雖屢遭家變,阮攸因尚年幼,故仍上學讀書。
1783年(後黎朝景興四十五年),阮攸參加鄉試,連中三場,但不知何故未再高中。不過,此前阮攸有一養父任太原武官,養父去世後,阮攸遂蔭襲其職。1789年,西山起義軍北上,戰事頻繁,阮攸只得暫回妻家太平鎮,投靠當時已與西山軍共事的阮俊。後又回到乂安,直到1796年,阮攸聽說阮福映活躍於嘉定,遂前往投奔。不料未出乂安地面,即被西山軍抓住,監禁了三個月,獲釋後又返回老家仙田鄉,過了一段隱居生活,自號“鴻山獵戶”、“南海釣徒”,常去狩獵垂釣,偶爾也到長琉市坊和詩友唱和。
1802年秋,阮福映登基後,阮攸才被起用,初補任芙蓉縣知縣,後升任常信府知府。癸亥年(1803年),獲舉任赴鎮南關迎接清朝使臣之職。乙丑年(1805年),升任東閣大學士、爵攸德侯。癸酉年(1813年),升任勤政殿學士並其獲舉任如清使,出使中國(清朝)兩年。在旅途中他曾憑弔屈原賈誼嵇康李白杜甫柳宗元歐陽修等詩人的遺蹟,寫有懷念他們、表達仰慕心情的詩集《北行雜錄》。使歸獲升禮部參知。明命元年(1820年),又獲舉使清求封,但未及成行即病故於順化。時為明命元年庚辰八月初十,即1820年9月16日,終年54歲。

人物作品

阮攸家學深厚,父兄叔侄,都有作品問世,文鳳清逸,族中文人形成了“鴻山文派”。其代表作《金雲翹傳》是根據中國清初青心才人的近14萬字的章回小說《金雲翹傳》(原名《斷腸新聲》)改寫成3254行的六八體喃字長篇敘事詩,至今仍為越南文學名著。書中他也借鑑唐詩、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創作了“望月的人何往?……惟有桃花依舊笑人忙。”等詩句。其作品還有《 招魂文 》、《帽坊青年託辭》、《活祭布坊少女文》等。漢文詩有《清軒詩集》(分前後集,共78首)、《眾生十類祭文》、《 南中雜吟 》(40首)、《 北行雜錄 》(132首,為1813年至1814年,從越南出使中國北京的作品,刻畫中國、越南社會現狀、百姓遭遇、文化歷史,以及自然景物等描寫,亦分析探索阮攸的心靈世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