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是北京市政府於2021年12月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
  • 發布單位:北京市政府
  • 印發時間:2021年12月
內容解讀,專家解讀,

內容解讀

《規劃》聚焦與婦女發展密切相關的健康、教育、經濟、決策管理、社會保障、家庭建設、環境、法律等8個領域,提出了58項主要目標和63項策略措施;聚焦與兒童發展密切相關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環境、法律等7個領域,提出了48項主要目標和55項策略措施。
在婦女與教育方面,《規劃》提出,要將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體現在教育工作全過程。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落實到教育政策制定、修訂、執行和評估中,落實到各級各類教育內容、教學過程、學校管理中。探索通過專題課、實踐課和融合課的方式,全面開展性別平等教育。
為女性終身學習創造條件提供支持。推動各類學習資源開放共享,為婦女提供多樣化的終身教育機會和資源。鼓勵婦女接受多形式的繼續教育,提高婦女利用新媒體接受現代遠程教育的能力。增強社區(村)女性教育內容供給,引導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村)女性教育。培育多元辦學主體,形成分布均衡、高效便捷的女性教育體系。完善覆蓋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四級老年教育服務體系,保障老年婦女對教育的需求。
培養適應多領域需要的女性人才。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優勢,鼓勵其加強與科研機構、企業協同合作,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案。推動北京職業教育“高質量、有特色、國際化”發展,圍繞養老、護理、學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務、健康管理、軌道交通、城市運行、非遺傳承等方向,培養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複合型女性人才。
持續提升女性科學素質。健全科普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改進科普形式,擴大教育培訓設施覆蓋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加大面向女性的科學知識教育、傳播及普及力度,促進女性科學素質提升。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為農村婦女、外來務工婦女和困難婦女提供實用的科普服務。
在兒童與教育方面,《規劃》提出,要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適應民眾多樣化入園需求,合理最佳化學前教育資源,精準布局學前教育學位,有效保障兒童就近入園。實施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畫,促進非教育部門辦園、民辦園、社區辦園點整體提升辦園質量。加強對各類幼稚園的規範管理和專業指導,提升幼稚園科學保教水平,提高安全衛生保障能力,堅決防止幼稚園“國小化”傾向。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加強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建立健全教學、服務、管理標準,完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繼續加大城區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向郊區輻射力度。大力推動中國小集團化辦學發展,進一步最佳化集團辦學布局,完善集團治理結構,激發集團發展活力,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紮實推進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負擔工作,著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創新課後服務機制,推動中國小普遍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嚴格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
深化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適應教育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變化,不斷改進普通高中學校樣態、教育教學、評價方式、學習方式。修訂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細則,建立體現普通高中學業質量標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學校評估考核機制。完善市級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統籌工作機制,大幅擴大郊區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穩步推進職業教育綜合高中班教學。
促進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展。擴大學前特殊教育學位供給,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辦學質量,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提高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加強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和課程資源建設,持續推進特教學校達標工作。推進融合教育,加強自閉症基地和學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為有特殊需求的少年兒童提供適宜的教育。
促進兒童科學素質提升。發揮家庭的作用,開展學前科學啟蒙教育。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向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興趣,提高科學素質。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打造以賽事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平台,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教育活動。
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深入開展親職教育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加強家園、家校溝通,通過家訪、家長學校、家長會、家校委員會等形式深化家校合作。統籌社會教育各類場地、設施和隊伍等資源,引導社會各界主動承擔教育職責,參與學校育人,豐富校外教育內容和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文化、體育、藝術、勞動等實踐活動。

專家解讀

  • 解讀一
一、《規劃》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婦幼健康優先
《規劃》堅持母親安全、兒童優先,聚焦重點、精準施策,預防和減少婦女兒童疾病發生,增進健康福祉,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提供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健全綜合預警網路,實施孕產婦安全風險預防、預警、應急保障,完善高危孕產婦篩查、轉診、治療、隨訪全鏈條可追溯服務。開展新生兒高危因素風險研判與科學評估,開展科學干預與綜合救治。推進婦幼保健機構、區域醫療中心及三級助產機構新生兒科(病室)全覆蓋。實現衛生、交通、醫保、財政等部門聯動,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聯動,提高全市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搶救同質化水平。
二是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多部門聯合強化出生缺陷防治,完善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打造國際化兒童健康交流中心及醫療中心。建設母嬰友好醫院及社區,提供多層級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推進兒童視力、聽力、肢體、智力和孤獨症等疾病為重點的篩查,完善篩查、診斷、康復、救助的工作機制。加強托育機構、幼稚園、學校常見病預防保健能力,健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服務、評估治療、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的公共服務網路。
三是衛生健康、教委、團市委等多部門共同開展健康青春促進活動。有效控制兒童近視,做好兒童青少年體重及生長發育監測,加強營養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導,引導科學均衡飲食、吃動平衡,預防控制兒童超重和肥胖。健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諮詢、評估治療、干預和心理援助的公共服務網路。完善生殖健康教育服務,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識。
四是加強婦女常見病防治。提高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識和能力,擴大兩癌篩查覆蓋率。完善服務網路,最佳化篩查策略,建立質控評價體系。強化篩查和後續診治服務的銜接,促進早診早治。多種形式開展婦女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婦女心理健康意識。開展更年期婦女慢性疾病的預防、諮詢與指導、篩查和診治等綜合性、多學科、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
二、《規劃》堅持系統思維,完善健康治理機制
《規劃》堅持婦女兒童健康優先,將婦幼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倡導婦女兒童友好理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婦幼健康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首善標準,以普及健康生活、最佳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為重點,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行業監管、科技支撐的婦幼健康保障工作機制,為保障婦女健康、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加強婦女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推進婦幼保健機構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全面開展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和高質量服務評價,強化結果套用,落實財政保障政策,完善薪酬分配改革。建立婦幼健康醫療保健服務價格規範及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將相關大病、罕見病、體現新技術和新需求的兒童健康服務項目納入醫保範圍,完善醫療救助機制。
三是實施婦幼人才培養計畫,培養高端複合型人才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建立人才信息預警和管理機制,加強婦幼健康專業人才配備。建立婦幼健康教學培訓平台,規範課程及評估體系,提升婦幼健康服務人員實踐能力和臨床操作能力。全面推進婦幼健康保障能力現代化。
四是落實婦幼健康服務機構、綜合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相關機構功能定位,打造為轄區婦女兒童提供連貫暢通、便捷高效、均質服務的區域婦幼健康聯合體。整合多學科,發展母胎醫學。強化產科、兒科合作,打造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快速救治團隊。搭建多部門合作、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服務與關愛平台,建立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實現消除目標。
三、《規劃》堅持需求導向,追求均衡優質高效
《規劃》以滿足婦女兒童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模式,提高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切實為全市婦女兒童提供優質、高效、便利服務。
一是推廣體驗式婦幼健康服務模式,實現就診、輔助檢查及繳費在同一區域,縮短等候時間。推廣全時制暢通服務,提供線上線下便民諮詢導診。推進多元化婦幼健康提供模式,聯合婦聯、體育、民政等部門及社會組織,共同為婦女兒童提供運動健身、營養配餐、心理保健等多元化服務,全方位關愛婦幼群體健康。鼓勵社會資本以先進技術、優質服務為基礎,在婦幼健康多學科領域進行探索,滿足百姓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二是推廣中醫婦幼健康融合模式。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婦科、產科、兒科學科建設,建立市屬中醫醫療機構與兒童醫院協同機制,推動具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國家中醫兒童醫學中心建設。推動開展代表性婦科、兒科流派名醫傳承品牌工作室建設。健全中醫與婦幼健康服務融合機制,推廣防治適宜技術。套用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適宜技術,提升中醫婦幼保健服務水平。
三是推動基層婦女兒童保健規範化門診提檔升級,提供優質婦幼健康服務、諮詢與指導。建立家庭醫生聯繫制度,優先覆蓋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婦女兒童“健康守門人”作用,以婦女兒童常見病、慢性病為重點,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打造婦幼健康“便捷服務圈”。
四、《規劃》堅持使命引領,深化創新驅動
《規劃》堅守保健康、促發展的婦幼健康工作初心與使命,創新服務理念,深化服務內涵,推動創新鏈與政策鏈融合銜接,促進婦女兒童健康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一是推廣套用“雲上婦幼”,形成婦幼健康公眾服務、管理質控、預警監測、遠程醫療等一站式“網際網路+婦幼健康”公共服務,實現生命全周期“市民婦幼健康雲記錄”。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新技術,藉助感測器、智慧型穿戴設備對婦幼重點服務對象的實時健康信息進行監測,形成健康風險智慧型畫像,預警跟蹤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實現妊娠風險報警、高危兒健康發育監測評估,實時線上干預指導,並與交通、急救等部門共享精準定位、監測信息推送,及時啟動快速急救聯動。
二是與科研院所合作,組織開展婦女兒童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多中心臨床研究與技術推廣等協作研究,積極開展臨床轉化研究,推動適宜技術向臨床推廣,開展高質量循證醫學研究。與教學醫院合作,注重實際操作,規範課程設定及評估考核體系,依託遠程教學方式,促進婦幼醫學知識更新和技術創新,為全市乃至全國婦幼系統培養實踐性專業人才。
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科普活動,強化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提升婦女兒童健康素養;建立婦幼健康營地、醫療體驗與公眾教育基地,圍繞全生命周期健康及公共衛生項目開展宣傳及教育;開展健康沙龍,採用多種形式組織開展科學育兒、心理保健、體能運動、飲食營養、醫療體驗、自我評估等方面的活動,廣泛調動全社會參與婦幼健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新的歷史時期,北京市將繼續推進全市婦幼健康事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促進婦幼健康服務均衡、優質、高效,持續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朝著建設婦幼健康全球高地的方向前行。
  • 解讀二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頒布實施。作為今後五年全市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檔案,《規劃》增設“兒童與安全”領域,從兒童傷害預防、兒童消費品安全、突發公共事件兒童優先保護、平安校園建設和網路保護等五個方面,全面回應新時代兒童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對今後五年北京在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中兒童安全保護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提出具體要求和對策措施。
健全機制,預防先行,顯著降低兒童傷害的社會成本
傷害是全球兒童普遍面臨的健康威脅,溺水、交通事故等導致的傷害是我國兒童的首要死因。國內外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表明,許多預防兒童傷害的措施不僅能有效降低傷害的發生,同時能顯著減少由兒童傷害帶來的家庭和社會負擔,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效益。“十三五”時期,北京市開展了兒童傷害流行病學調查與綜合干預模式研究,探索建立兒童傷害干預的多部門合作機制,為深入開展兒童傷害干預研究和具體實踐奠定了基礎。
在《規劃》的“兒童與安全”領域中,將減少兒童傷害所致死亡和殘疾、提升兒童專用消費品安全水平設定為保障兒童安全的主要目標之一,明確在兒童意外傷害干預和安全教育中兒童監護人、學校幼稚園托育機構的主體責任。《規劃》還提出建立多部門合作的兒童安全保護工作機制,制定全市兒童傷害綜合干預措施,預防和控制溺水、跌傷、交通傷害、燒燙傷、中毒等主要傷害發生,完善針對兒童遭受意外和暴力傷害的分類數據統計和監測評估機制等措施,則進一步加強了傷害預防和干預的有效性。
完善標準,加強監管,全面提升兒童專用消費品安全水平
近年來兒童食品藥品用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但在嬰幼兒奶粉、學校餐食、兒童玩具、學生文具、校園跑道等方面的質量安全事件仍時有發生。兒童消費品質量直接影響著兒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牽動著眾多家長的心。健全完善安全技術規範和產品質量標準,則是解決兒童消費品質量安全痼疾、促進嬰童消費品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十三五”期間,北京推動兒童食品藥品用品法規、標準和制度建設,營造了較為安全和良好的兒童消費品市場秩序。
為進一步提升兒童專用消費品安全水平,《規劃》明確要求將兒童藥品、玩具、服裝等專用消費品納入質量監督抽查範圍,嚴格控制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加強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監測,為北京市兒童專用消費品安全達到較高水平提供了機制保障。
兒童優先,友好全納,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全程的安全保護效能
由於兒童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也更加依賴於家庭和社區,使得兒童的各項基本權利都更易受到突發公共事件威脅,這就要求家長、家庭和社會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中,給予兒童更多的照顧和保護。現有的公共突發事件應對體系中對兒童的權益保護相對不足。
《規劃》提出在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中充分考慮兒童的特殊需求優先保護兒童、建立突發事件兒童需求的評估體系等目標和措施。在應急管理體系中全盤考慮兒童權益保護的同時,增強了應急回響中兒童保護的系統性和規範性。該目標強調了應急管理中兒童優先和兒童友好的重要原則,指出需針對兒童特點採取優先救助和康復措施,學校、幼稚園定時開展針對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教職工、兒童及其監護人識別災害風險和應對災害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突發公共事件管理全周期對兒童權益保障的回響質量和保護效果,切實將災害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平安校園,首善標準,持續提升校園安全綜合治理成效
幼稚園和中國小校園是兒童日常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場域,校園安全重如泰山。平安校園建設是平安北京建設的重要內容,更關係到全市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北京歷來非常重視平安校園建設,2018年印發的《推進中國小幼稚園平安校園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到2020年全市中國小幼稚園基本達到平安校園建設標準,同時還印發了《北京市中國小幼稚園平安校園建設標準(試行)》,對平安校園建設提出具體量化指標。
為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的總體部署,《規劃》提出持續完善中國小幼稚園安全防控體系的工作目標,要求在“十四五”期間全市中國小、幼稚園全部達到平安校園建設標準。還提出在學校安全管理中,需重點關注校園欺凌的預防和干預,加強對暴力苗頭問題的排查。《規劃》還充分考慮到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提出推進校園周邊及社會重點區域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聯網全覆蓋、最佳化學校周邊交通設施、大力整治學校門前及周邊交通秩序等措施,將有力推動全市所有中國小、幼稚園成為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安全和諧校園。
重點突出,強調賦能,構建數字時代兒童網路保護新模式
《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指出,我國使用網際網路的兒童規模持續增長,觸網低齡化趨勢更為明顯,大部分兒童網民擁有自己的手機、平板電腦等上網設備,網路也成為兒童重要的學習陣地和社交娛樂方式。可以說,使用網路已成為當代兒童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為數位化時代如何保護兒童帶來嚴峻挑戰。新修訂生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亮點之一,即是對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做出專章規定,對網路素養培養提高、政府部門職責、預防網路沉迷、個人信息保護、網路欺凌等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的重點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規劃》提出加強對兒童的網路保護,提高兒童網路素養水平的目標,是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網路保護有關規定的有力舉措。《規劃》提出堅持重點管理和全面覆蓋相結合,持續推進“淨網”“護苗”等專項行動,堅決處置網上侵害兒童權益的雜音噪音。提出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訴舉報機制,為兒童群體提供健康文明的網路環境。加強對網路遊戲的分類和管理,落實青少年保護模式、網路保護軟體等技術措施的套用,加強對違法違規傳播兒童隱私信息進行處置。在引導兒童正確上網方面,以提升兒童及其監護人網路素養為重點,提出將兒童網路安全教育納入親職教育指導服務內容,採取分層分類教育指導方式,增強信息識別和網上自我保護能力等舉措,全面保障兒童安全上網權利,更好地支持全市所有兒童平安健康成長,適應數位化時代的新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