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全文
河北省“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
為全面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根據國家“十四五”時期健康中國建設的規劃安排,依據《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發展基礎
(一)發展現狀。“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推進健康河北建設,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8.5%提高到26.68%,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14.10/10萬、5.48‰、7.74‰降至10.72/10萬、4.03‰、5.41‰,人均預期壽命從76.56歲提高到77.75歲,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基礎。
1.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推廣。圍繞干預主要健康影響因素、保護重點人群、防治重大疾病3個方向,從政府、社會、個人3個層面實施15個專項行動。“十三五”末,全省所有縣(市、區)全部啟動“三減三健”行動,累計創建37個健康促進縣、104個健康促進醫院、100家健身與健康融合中心;全面無煙法規覆蓋人口比例達到20.30%,健康中國河北行動初見成效。
2.健康服務能力加快提升。基本實現每縣建有1至2所縣級公立二級醫院(含中醫院),鄉鎮衛生院與集體辦村衛生室全部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和村醫“空白點”全部消除。城鄉居民飲用水水質監測實現市、縣、鄉全覆蓋。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40元提高到74元,服務內容從12項拓展到31項。全省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9%鄉鎮衛生院和72%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3.健康保障持續增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每千人口床位數、醫師數、護士數分別增至5.94張、3.22人、2.70人。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人均籌資標準不斷提升,全民參保覆蓋範圍穩步擴大。京津冀186家醫院實現京津冀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450家二級及以上醫院接入全省統一預約掛號系統,民眾就醫體驗不斷改善。95%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完成信息對接,95%的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上線運行,健康信息互聯互通程度不斷提高。
4.健康環境持續改善。藍天、碧水、淨土行動深入實施,2020年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達到5.03,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6.2%。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縣級及以上城市共建成污水處理廠204座,投入運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48座;農村自來水、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到93.29%、72.20%;累計創建7個國家衛生城市、16個國家衛生縣城。
5.健康產業不斷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73萬畝,4個以中藥為特色的優勢區入選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黃芩、黃芪等產量穩居全國前列。規模以上生物醫藥工業企業達到324家。健康旅遊發展穩中向好,建成1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3家示範基地,6個特色小鎮入圍首批國家體育總局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
(二)面臨形勢。“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深入開展健康中國河北行動的重要機遇期。人民民眾健康需求持續增長,對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深化以及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為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空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發展,新興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加速滲透融合,為加快健康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服務效能提升提供強大支撐。
同時,國民健康也面臨新的挑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新發突發傳染病威脅仍然存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要求加快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康復、護理等服務需求進一步增長;生育政策的最佳化,嬰幼兒照護、優生優育服務供給亟待增加;慢性病發病率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多、傳統與新型職業病危害交織、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持續走高等問題突出,使全方位保障全民健康任務愈加變得艱巨和緊迫。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動,人口分布格局不斷調整,對加快資源均衡布局提出更高要求。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引領,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持續實施健康中國河北行動,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大幅提高人民民眾健康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奠定堅實健康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健康優先。加快構建保障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模式。
2.堅持預防為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干預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強化防治結合和醫防融合,保護重點人群健康,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3.堅持統籌發展。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促進,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全過程保障健康。堅持中西醫並重,促進中西醫相互補充與協調發展。
4.堅持優質均衡。突出高質量發展,加快優質健康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動資源下沉,密切上下協作,推進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健康公平。
5.堅持齊抓共管。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落實部門職責,促進跨部門跨領域政策有機融合。建立政府、社會、個人聯動體制機制,動員多方參與,形成全社會推動健康河北建設的合力。
(三)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全省人均預期壽命比2020年提高1歲,健康預期壽命同比例提高。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高;公共衛生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能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本滿足公共安全形勢需要;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更加完善,健康服務和保障能力同步提升;健康環境建設實現新進步,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產業體系逐步建立。
三、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一)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完善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建設一批健康科普、健康教育服務基地。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健全覆蓋全省的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監測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中國小健康教育,廣泛組織開展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強化家庭和高危個體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及干預,開展健康體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
(二)塑造全民健康行為。實施國民營養計畫和合理膳食行動,引導公眾合理膳食。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強化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營養干預。開展反食品浪費公益宣傳,建立餐飲業反食品浪費制度,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等陋習,推廣分餐公筷等生活習慣。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開展控煙限酒行動,推進無菸環境創建,控制酒精過度使用。以青少年、育齡婦女及流動人群為重點,開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干預,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和毒品危害。
(三)提升全民身體素質。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進社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學校場館開放共享,切實滿足人民民眾健身需求。大力弘揚冬奧精神,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進體育運動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加快推進健身與健康融合中心建設,建立河北省體衛融合專家庫,每年研發3個以上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方案。探索成立運動促進健康慢性病干預服務中心,對亞健康低運動風險人群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重點人群,開展精準化干預服務。加強體衛融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鼓勵高校開設健康管理、運動康復等專業,開展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臨床實踐培訓。推動健身與健康融合發展,到2025年省、市健身與健康融合中心覆蓋率達到50%,具備條件的地方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
(四)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健全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規範心理援助熱線管理,為公眾提供公益服務。加強抑鬱症、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老年痴呆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干預,提高規範化診療能力。完善干預機制,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救援納入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能力和水平。健全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務。健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制。鼓勵省、市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與縣、鄉建立遠程醫療服務模式。
|
健康影響因素干預。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控煙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等重大幹預行動。 健康促進。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促進縣建設比例達80%以上。 |
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強化慢性病綜合防治。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多渠道擴大癌症早診早治覆蓋範圍。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加強口腔疾病防治,12歲兒童齲患率控制在32%以內。強化死因監測、腫瘤隨訪登記、慢性病與營養監測體系建設。
(二)加強傳染病與地方病防控。完善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最佳化常態化防控策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的監測,統籌鼠疫、人感染禽流感、伊波拉病毒病等新發突發急性傳染病的防控,加強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霍亂、手足口病、麻疹、狂犬病、布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與綜合治理。強化免疫規劃與疫苗預防接種管理,加強免疫規劃冷鏈系統建設,強化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監測。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不低於90%。加大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力度,完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鞏固寄生蟲病、地方病防治成果,科學防控碘缺乏病、飲水型氟中毒、大骨節病等地方病,強化對地方病患者的救治。
(三)落實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科學設定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定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強化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責任落實,設立公共衛生科室,配備具有相應資質人員。推行鄉鎮(街道)公共衛生清單制度,健全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合理配備公共衛生人員,落實基層公共衛生職責。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機制,發揮各級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完善聯動機制,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與城鄉社區聯動,夯實基層聯防聯控工作基礎。
(四)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指揮調度、部門分工負責、上下協同聯動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機制。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回響制度,完善應急預案,提升省際間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全面加強核酸採樣、核酸檢測、流行病學調查、隔離管理服務、消毒消殺、醫療救治、社區防控、健康教育等8支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設多層級應急物資保障網路,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開展衛生應急演練,提高衛生應急保障能力。
(五)提升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能力。加強傳染病救治體系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傳染病救治網路。完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推動院前醫療急救與醫院信息系統連線貫通。完善醫療機構急診科設定,加強醫療機構急診、重症、呼吸、檢驗、麻醉、消化、心腦血管、護理、康復等專科能力建設。規範設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篩查門診或發熱診室、臨時留觀室(點)。建設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科學設定市級定點醫院和後備定點醫院。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
|
慢性病、傳染病與地方病等防控。實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規範管理項目。開展癌症早診早治等綜合干預項目。實施新冠肺炎等重點傳染病監測。實施愛滋病、結核病、C型肝炎等項目干預行動。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 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提升。依託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省胸科醫院、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建設3個省級傳染病救治基地。支持省、市兩級傳染病醫院或相對獨立的綜合性醫院傳染病區建設。支持醫療機構實驗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 衛生應急保障。支持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爭創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 |
五、提供普惠均等的醫療衛生服務
(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均衡布局。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依託國家高水平醫院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分片區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最佳化省辦醫院布局,引導優質資源向相對薄弱區域發展。統籌推進市、縣兩級醫療機構建設,依託城市醫院和實力較強的縣級醫院設定市級區域醫療中心。鼓勵發展康復、婦產、兒童、老年、精神等專科醫療機構。提升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社區醫院建設,最佳化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提高縣域綜合服務能力。建設開放共享的醫學影像、心電、病理診斷和醫學檢驗等中心。最佳化采供血網路布局,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完善醫院評審制度,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全面建立預約診療制度,推動三級醫院日間手術等服務常態化、制度化,鼓勵有條件的醫院設定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等。以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為重點,建立多學科診療模式。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建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探索心臟中心、神經中心、腫瘤中心等綜合學科發展模式。完善醫療急救網路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建設。
(三)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質量。健全醫療質控體系,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嚴格遵循臨床診療技術規範、操作規範、醫學倫理規範、從業行為規範,推進醫療服務同質化。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逐步將藥學服務、檢查檢驗服務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健全護理服務體系,強化基礎護理,實現二級及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健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體系,規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控制醫院感染。加強安全用藥意識,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推進臨床合理用血。進一步規範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不斷改善人民民眾就醫體驗。
(四)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完善信息範圍與服務內容,有效發揮電子健康檔案在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推進智慧醫院和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省所有醫聯體和縣級公立醫院。
(五)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完善分級診療技術標準和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加強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格線內居民提供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一體的衛生健康服務。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建立以醫聯體為平台、全科醫生為核心、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提升簽約服務質量。
(六)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效。在保持健康扶貧政策相對穩定基礎上,推進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調整最佳化政策,健全因病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健康幫扶機制。加強脫貧地區縣級醫院提標擴能,支持採用巡診派駐方式保障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持續動態清零,提升脫貧地區衛生健康服務水平。
|
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與北京等地高水平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爭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省、市、縣辦醫院擴容。支持一批省辦醫院擴容項目。支持一批市級綜合醫院、婦女兒童專科醫院項目建設。人口規模50萬以上的縣(市、主城區外市轄區),力爭有1所縣辦公立醫院達到三級醫院硬體設施和服務能力。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全省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實施腫瘤診療質量提升工程。支持創建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方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50個。 |
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一)完善中醫藥服務網路。加強公立中醫醫院建設,推動優質中醫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打造一批中醫特色突出、臨床療效顯著、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醫院和科室。積極爭取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和中醫區域醫療中心落戶我省,建設一批省級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到2025年,力爭實現90%的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設定中醫臨床科室,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定國醫堂、配備中醫醫師。
(二)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中醫優勢專科與特色專科建設,建設一批中醫經典病房。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加強中醫治未病中心和治未病科室建設,打造省、市、縣、鄉聯動的治未病服務體系。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爭創國家級中醫康復中心,布局建設省級中醫康復中心或區域中醫康複診療中心。大力推廣套用中醫適宜技術,基層醫生能運用中西醫兩法提供規範服務。健全中西醫協同應急工作機制,加強醫務人員中醫藥應急專業技術培訓,將中醫醫院納入應急管理與救治體系統籌建設,提升中醫藥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
(三)推進中醫藥教育及傳承創新。加快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強化中醫思維培養,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開展中醫藥經典能力等級考試。繼續實施國家和省級優秀中醫人才研修項目,持續開展多層次的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實施中醫藥重大專項攻關,強化中醫藥基礎與臨床研究,加強中醫藥科研平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中醫藥機構開展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弘揚中醫藥文化,深入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扁鵲計畫”。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項目,在中國小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建好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四)發展中醫藥產業鏈條。建立健全我省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標準、規範化種植標準和加工貯藏標準,提高中藥材質量控制水平。建設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省級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和生態種植基地,爭創一批國家基地。推進中藥製造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建設,加強技術集成和工藝創新,提升中藥裝備製造水平,加速中藥生產工藝的標準化、現代化。強化中藥飲片生產質量管理,推動我省道地飲片炮製技術標準研究與制定,為國家中藥行業標準提供支撐,嚴格按照標準規範企業生產。
|
中醫藥服務網路建設工程。支持河北省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支持市、縣級中醫醫院中醫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基本實現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全覆蓋。 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建設一批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推進省中醫藥博物館建設,建設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建設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實施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 |
七、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一)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促進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有效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潛能。推動落實產假、哺乳假、父母育兒假等制度,合理配置母嬰設施等公共資源。健全計畫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維護計畫生育家庭合法權益。推進人口基礎信息共享,改革完善人口監測體系,健全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套用,合理布局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廣泛開展生殖健康諮詢服務、優生優育指導、生育力保護工作。
(二)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健全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托育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托育服務機構備案登記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和質量評估制度。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社區嬰幼兒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支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單獨或聯合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提供家庭育兒指導服務。支持“網際網路+托育”發展,支持機構、行業協會開發公益課程,開展線上家長課堂、線上親職教育諮詢等服務。
(三)保護婦女和兒童健康。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到2025年,婚前醫學檢查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產前篩查率、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率分別不低於65%、80%、85%、95%、95%,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綜合徵、神經管缺陷等嚴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加強孕產期保健服務,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畫和母乳餵養促進行動計畫,深入開展孕產保健特色專科建設,為孕產期婦女提供醫療保健與健康管理服務。最佳化婦女保健服務,加大婦女宮頸癌、乳腺癌防治力度,進一步提高篩查率和篩查質量。以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為突破口,動員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改善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強化各級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標準化建設。開展婦女兒童健康綜合發展示範縣(市、區)創建活動。
(四)提升老年健康服務水平。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提高失能、重病、高齡、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和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提高服務質量,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以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為重點,推進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創建一批醫養結合示範項目。
(五)加強殘疾人健康管理。強化殘疾人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完善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提高殘疾人就醫便利性。完善醫療衛生機構康復科室建設,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提高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服務質量。全面推進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大力推進0-6歲兒童殘疾篩查、康復救助,健全篩查、診斷、康復、救助銜接的工作機制,實現殘疾兒童康復“應救盡救”。加強殘疾人心理健康工作,做好殘疾人健康狀況評估。繼續開展防盲治盲工作,推動實施全面眼健康。繼續做好防聾治聾工作,提升耳與聽力健康水平。
|
優生優育和計畫生育。繼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和避孕服務項目。健全人口監測體系。實施“暖心行動”“暖心家園”項目。 嬰幼兒照護服務。完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成一批管理規範、模式可複製的示範單位,加強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支持開展公共場所母嬰室標準化建設。 婦幼健康服務。繼續推進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唐氏綜合徵產前篩查、孕婦無創產前基因篩查、孕前和孕期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實施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畫。 老年健康服務。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殘疾人健康維護。開展0-6歲兒童殘疾篩查、康復救助。推進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實施加強腦卒中防治工作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 |
八、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一)完善健康投入機制。堅持人民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按照政府投入、多元引導的原則,建立穩定的衛生健康事業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家和我省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充分考慮本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加大醫療衛生政府投入力度。強化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衛生人員培訓、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等的經費保障。落實政府對符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或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責任,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全面加強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衛生健康領域投資的作用。建立以健康結果為導向的投入績效監測和評價機制。
(二)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依法參加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增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提升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水平。發揮醫保支付槓桿作用,建立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對緊密型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機制。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s)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工作,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健全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簡化新增價格項目申請流程,加快受理審核進度,促進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臨床套用。
(三)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發展。鼓勵增加覆蓋特需醫療、前沿醫療技術、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套用以及疾病風險評估、疾病預防、中醫治未病、運動健身等干預性服務的新型健康保險產品供給。加快發展醫療責任險、醫療意外保險,支持健康保險公司開展管理式醫療試點,加快建立覆蓋健康保險、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長期護理等服務鏈條的健康管理組織。搭建高水平公立醫院及其特需醫療部分與健康保險公司的對接平台。支持保險機構、中醫藥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管理服務,支持保險機構開發托育機構責任險和運營相關保險。
(四)加強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推進國家和省藥品集中採購常態化、制度化運行,進一步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擴大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範圍,促進集中採購藥品、耗材合理使用。落實集中採購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指導醫療機構利用好增加的可支配收入推進薪酬制度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動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用藥模式。鼓勵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等建立藥品聯動管理機制。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推進藥品使用監測和藥品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建設。
(五)強化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最佳化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公共衛生人才、醫療緊缺人才、衛生健康複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加快養老照護、母嬰護理、健康管理、健身指導等人才培養。建立首席公共衛生醫師制度。規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護士和其他衛生技術人員配備。按照服務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縣為單位每5年動態調整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總量,允許編制在縣域內統籌使用,用好用足空餘編制。積極創新實行縣域一體化內“縣聘鄉用”和“鄉聘村用”的用人機制。創新人才評價使用機制,建立符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點的職稱評價標準。
(六)推進科技創新與數字智慧型化發展。加快健康科技創新,統籌推進基礎研究、臨床套用與規範化推廣等環節的全鏈條自主創新,推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融合發展,開展致病機理、預防、診斷和治療等的聯合攻關。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落實建設標準與規範,強化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完善提升全員人口、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基礎資源等核心資料庫,促進醫療衛生機構間信息互聯互通。開展面向基層的人工智慧輔助診療、數位化健康管理、“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線上醫學教育等服務。豐富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套用。依法依規加強網際網路醫療平台監管。
(七)深化健康區域合作。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推動在京醫院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落實,攜手京津開展對口幫扶雄安新區醫療衛生工作,提升雄安新區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推進廊坊北三縣和北京市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廊坊北三縣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推進京津冀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合作,積極促進張家口、唐山、承德、廊坊、保定等地與京津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繼續推動京津冀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和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積極參與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活動,創新衛生健康發展援助與發展合作模式,深化與港澳台地區衛生健康交流合作。
(八)完善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學習推廣三明等先進省(區、市)的醫改經驗,推動各項醫改舉措取得實效。加快治理體系建設,創新衛生健康依法治理模式。
|
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項目。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項目。實施助理全科醫生、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建設遠程繼續醫學教育資源平台。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 推進科技創新項目。推進省級臨床研究中心建設。建設標準化研究型病房。力爭啟動傳染病防治以及精準醫學、近視防控、重大慢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控等一批重點研發專項計畫項目。推進多組學綜合分析、3D生物學技術醫學套用、靶向治療與細胞治療和新型疫苗研發。 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礎設施及信息平台升級項目。繼續推廣電子健康碼。實施縣域醫療機構遠程診室建設項目。 |
九、建設健康生活生產環境
(一)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動愛國衛生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促進愛國衛生運動蓬勃開展。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完善治理長效機制,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強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統籌治理,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衛生城鎮和健康城鎮建設,推動健康村、健康社區、健康機關、健康學校、健康促進醫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加強病媒孳生地治理,強化以環境治理為主、以專業防制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開展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推動健康融入各領域政策。
(二)維護社會環境健康。加強環境健康管理,形成各方積極參與、協作共建健康環境的社會格局。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8%,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繼續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基本消除劣Ⅴ類國控斷面,持續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逐步推進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加強與民眾健康密切相關的飲用水、大氣、土壤等環境健康影響監測與評價。加強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強化公共場所及室內環境健康風險評價。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理體系與設施建設。
(三)保障食品藥品安全。落實《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範(試行)》,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水平。宣傳貫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規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開展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構建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動藥品和疫苗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強化重點類別藥品的來源追溯。穩步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制度。將醫保目錄和集中採購中選產品及企業納入重點監管範圍,開展全覆蓋抽檢。加快臨床急需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促進臨床急需境外已上市醫療器械儘快上市。按照加快上市註冊程式,對符合要求的創新藥、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品和罕見病治療藥品等加快審評審批。
(四)加強傷害與預防干預。實施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強交通隱患治理,減少交通傷害事件的發生。完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建立完善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加強召回管理。健全傷害監測體系,完善重點傷害干預技術標準和指南。加強兒童和老年人傷害預防和干預。
(五)強化職業健康。建立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加強職業病危害源頭防控和職業健康風險評估,開展重點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督促用人單位完善職業病防護設施、配備防護用品、改善勞動條件。推進用人單位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做好職工健康管理,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完善職業病診斷和救治保障,最佳化鑑定流程,實施分類救治救助。對無法明確責任主體的塵肺病患者,按規定落實醫療救治、生活救助等政策。
|
環境健康促進。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建設城鄉飲用水水質監測網路。 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推進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平台建設。建設藥品和疫苗信息化追溯體系。 職業健康保護。積極爭取建設國家區域(或省級)職業病防治基地(或中心),職業病防治任務較重的市建設市級職業病防治院。 |
十、做優做強健康產業
(一)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口腔、婦產、醫療美容、中醫、康復、護理等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支持舉辦連鎖化、集團化的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安寧療護等獨立設定機構。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與政府辦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協作。推進建設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功能整合型護理服務中心、居家護理服務站。
(二)大力發展健康管理服務。增加規範化的健康管理供給,重點增加慢性病、職業病高危人群的健康體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諮詢和健康干預服務,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和考核評價機制。在簽約提供基本服務包的基礎上,根據民眾健康管理需求和承擔能力,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包。強化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的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干預以及健康諮詢和指導,降低健康風險。
(三)加快健康製造業發展。推動醫藥和健康用品產業創新發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重點領域產品質量升級,支持建設面向高端醫療裝備領域的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醫療裝備套用推廣中心,打造醫療裝備產業集群。圍繞健康促進、慢病管理、養老服務等需求,重點發展健康管理、智慧型康復輔助器具、科學健身、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新型健康產品。
(四)推動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健全互融、互動、互促的“健康+”產業新體系,積極引入多元投資主體,大力推動衛生健康與旅遊、養老、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優勢,積極推動生物產業和細胞治療的融合發展。打造一批高端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醫藥基地、康養勝地、健康旅遊示範區、康養旅遊聚集區和特色康養小鎮。
|
加快健康產業發展項目。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建設。支持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等地建設集醫護養學研於一體的康養產業基地。 |
十一、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各級政府實施健康中國河北行動的主體責任,構建保障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將主要健康指標、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納入各級政府考核指標。動員全社會參與,充分發揮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等參與衛生健康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共識和力量。
(二)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報導,採取多種形式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加強輿情收集分析,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全社會支持健康中國河北行動實施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總結地方典型,宣傳好的經驗做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三)加強監測評價。健全衛生健康規劃體系,指導各地編制實施國民健康規劃,加強上下級規劃銜接,為規劃目標任務落地實施提供保障。統籌健康中國河北行動相關監測評價,做好規劃任務分解,建立規劃監測評估機制,對規劃實施進行年度監測和中期、終期評估,對監測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對規劃落實不力的,加強督查,確保規劃目標實現。
內容解讀
抓住重要機遇期 加速滲透融合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深入開展健康中國河北行動的重要機遇期。人民民眾健康需求持續增長,對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深化以及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為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空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發展,新興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加速滲透融合,為加快健康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服務效能提升提供強大支撐。
深化健康區域合作
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推動在京醫院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落實,攜手京津開展對口幫扶雄安新區醫療衛生工作,提升雄安新區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推進廊坊北三縣和北京市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廊坊北三縣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推進京津冀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合作,積極促進張家口、唐山、承德、廊坊、保定等地與京津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繼續推動京津冀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和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積極參與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活動,創新衛生健康發展援助與發展合作模式,深化與港澳台地區衛生健康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