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新教育
  • 出自:《南史宋世祖殷淑儀》
  • 相互關係1:創新教育與創造教育的關係
  • 相互關係2: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 教育實施:以此為教育基礎
相互關係,教育實施,教育內容,教育誤區,誤區之一,誤區之二,教育定位,三個層次,核心內容,核心理念,

相互關係

創新教育與創造教育的關係
創新教育與創造教育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很多的不同。創新教育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而提出來的。創新教育不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增減,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發展的價值追求,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發展的方向,儘管我們研究的定位是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但實際上將來帶來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創新。我們強調,創新教育的重點不僅是在操作層面在上搞小發明、小製作,或在學科教學中僅僅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就可以了。這些在創新教育中仍然要搞,但除了考慮這些操作層面上的問題外,更要考慮適宜創新人才成長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這比什麼都重要。這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特別巨大的,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更是巨大。所以,我們能否接過創造教育的旗幟搞創新教育呢?不行,時代不同了。創新教育與過去的創造教育固然有繼承關係,但決不是沿襲過去的東西。當然兩者也並不矛盾,它們在很多方面,尤其在基礎方面是相通的。我認為,創新教育是創造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和升華。我們不能割裂傳統,不過,在這些問題上我們不搞爭論、論戰,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名詞術語的爭論上沒有意義。
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這個問題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期間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不是創新教育離開素質教育另起爐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有人說,創新教育把素質教育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核心,創新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深化素質教育找到了一個“抓手”。這幾年搞素質教育總感到有點像老虎吃天??不知從哪著手。先是多搞活動,多搞點音、體、美,但又感到光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也不行。現在感到創新教育抓住了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可以成為“抓手”,況且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便於細化,可以操作,用它可以帶動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1999年10月20日的《中國教育報》在頭版的位置報導創新教育課題會時提出: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過去從來沒有這樣提過,但細細琢磨確實是有道理的。這首先是江總書記的指示,創新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二是素質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創新能力,它同創新教育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第三,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在一系列問題上創新,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都要創新。如果不創新,還是沿襲舊的那一套,素質教育就很難實施。所以,不管是從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倡導來看,還是從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來看,創新教育是為了使素質教育能夠真正得到貫徹實施。正如教育部副部長呂福源所說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它能保證素質教育的實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

教育實施

所謂創新教育就是使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徵,並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所謂創新人才,應該包括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兩個相關層面。其中,創新精神主要由創新意識、創新品質構成。創新能力則包括人的創新感知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想像能力。從兩者的關係看,創新精神是影響創新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和主觀條件,而創新能力提高則是豐富創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實施創新教育就是要從培養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而創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在於後天的培養和教育。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極被動的被塑造的過程,而是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使教學過程成為受教育者不斷認識、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過程,亦即培養受教育者獨立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轉變教育觀點,培養創新意識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和前提,教師觀念不改變就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首先,要認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和作用,教與學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而獲得。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評價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不要把教師的意識強加於學生;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合作者,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意志對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其次,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為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處理所獲起的信息,使新舊知識融合貫通,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滿足心裡上的需求,體現自我價值,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增加創新意識
營造教學氛圍,提供創新舞台
課堂教學氛圍是師生即時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是由師生的情緒、情感、教與學的態度、教師的威信、學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良好的教學氛圍是由師生共同調節控制形成的,實質就是處理好師生關係、教與學的關係,真正使學生感受到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是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者。因此,教師要善於調控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學習,鼓勵他們大膽質疑,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只有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鍛鍊創新能力的舞台。
訓練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源於常規的思維過程,又高於常規的思維,它是指對某種事物、問題、觀點產生新的發現、新的解決方法、新的見解。它的特徵是超越或突破人們固有的認識,使人們的認識“更上一層樓”。因此,創造思維是創造能力的催化劑。提問是啟迪創造思維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通過特定的問題使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愛因斯坦曾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通過想像可以使人們看問題能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維活動起質的飛躍,豐富的想像力能“撞擊”出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誘發學生的想像思維
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實現創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發現,新的科學成果都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並在實踐中檢驗和論證。因此,教師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畫——實施計畫——得出結論。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實驗來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儘量改變傳統的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探索性實驗;另外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實驗用品,讓學生根據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問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分析、思考、討論,最後得出結論,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作能力。有時實驗不一定獲得預期的效果,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影響實驗效果的因素,從中吸取教訓,重新進行實驗,直到取得滿意的效果為止。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
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和知識結構
現代社會,知識重量的增長及更新換代加速、新學科的湧現,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課程改革,呼喚著教育終身化。不斷學習成為現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師成為知識的傳授者,更要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繼承是學習;創新也是學習。教師要提高自學能力必須要做到:①能有目的學習;②能有選擇的學習;③能夠獨立的學習;④能在學習上進行自我調控。最終走上自主創新性學習之路,以學導學,以學導教。同時,教師知識結構必須合理,現代社會的教師不能僅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去適應明天的社會,作為教師除了掌握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有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才能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當好先生而去教好學生。
利用新的信息,觸發創新靈感
現代社會,教師要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最新信息的能力。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新成果的不斷湧現,瞬息萬變的信息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斷地獲取並儲備新信息,掌握科學發展的最新動態,才能對事物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產生創新的靈感。否則,創新將成為無水之源、無土之木。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新信息,如:通過圖書館、電視、報紙、網際網路、社會調查等獲取信息,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在科學的高屋建瓴,運籌帷幄,駕馭科學發展的潮流,才能使創新能力結出豐碩的成果。

教育內容

創新教育的內容大致分為:思維教育、發現教育、發明教育、信息教育、學習教育、滲透教育、藝術教育、參與教育、未來教育、個性教育、和諧教育等。著重培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
創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興趣、求知慾,對新異事物的敏感,對真知的執著追求,對發現、發明、革新、開拓、進取的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一個人創新的靈魂與動力。
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想像能力,創造性的計畫、組織與實施某種活動的能力,這是創新的本質力量之所在。
創新人格,主要包括創新責任感、使命感、事業心、執著的愛、頑強的意志、毅力,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韌頑強的性格,這是堅持創新、作出成果的根本保障。

教育誤區

誤區之一

創新教育就是“小發明,小創造”。
談到創新教育,一些中國小領導和教師自然地與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相聯繫,認為: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 多的學校,創新教育就有成就。否則, 沒有成績。因此,就有學校 提出 “ 小發明,小創造”的指標,教師、學生想方設法為此努力。我們的一些媒體和行政官員也將“小發明、小創造”多的學校作為創新教育的典範廣為宣傳。所有這些促使了一些中國小校教育工作者對創新教育產生了誤解: 創新教育就是‘小發明、小創造’ 。

誤區之二

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稱創造性思維),而創新思維就是發散思維
前面已述創新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而創新是一種綜合素質,有關專家認為它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構成:一是創新人格,二是創新思維, 三是創新技能。 以上三要素最關鍵、最主要的是創新人格,其次是創新思維,最後才是創新技能。由此可見,創新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不僅僅是創新思維。

教育定位

創新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共同要求。對於基礎教育來說,應著眼於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育,為人的創新素質的持續發展打下初步的基礎。
創新教育的認識定位
創新教育的定位可以是多維度的,其中認識定位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創新教育的認識上,教育實踐界存在許多誤區,澄清這些模糊認識對學校創新教育實踐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創新只是少數天才學生的事。許多教師以為創新是人的高級智慧,非一般學生所能擁有。其實,創新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與傾向;創新是人生存的需要,只要人存活一天就片刻也離不開創新。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後天的教育是否尊重、保護並培育了這種潛能,激發、促進並滿足了這種需要。《學會生存》曾指出:“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人的創新精神與能力不完全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後天的教育因素也是重要的決定力量。所以,創新教育應具有全體性,應面向每一個學生。
——創新只是自然科學的事。許多人以為創新就是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只有科學教育才能培養人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實際上,不僅自然科學需要創新,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同樣需要創新,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的負效應日益顯現的今天,科技創新與人文創新更應平衡發展,使未來社會既是高智力的,又是高情感的。不僅如此,即使自然科學創新也離不開社會和人文思維方式的支持。譬如,長沙九中譚迪敖老師的“哲理詩訓練”,既是一種人文創新訓練,同時又支撐了科學創新精神。所以,創新教育應具有全域性,面向每一門學科。
——創新只是課外活動的事。也有許多教師以為,課堂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發展知識是課外活動的事。實際上,這種區分是人為地割裂了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內在聯繫。創新是整個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和教育觀念的全局性改變,並不是局部的修改和增減,它應貫穿於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日常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成為全部現代教育的精神特質,局部性的教育創新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教育。其中,課堂教學是創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校教育改革的著重點。所以,6lJ新教育還具有全面性,是教育系統的整體性改造。
——創新只是智力活動的事。還有一些人認為,創新是一個人的智力表現,高智力必然會有高創新。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創新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重要的還是一種人格特徵或個性特徵,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凝結性表現,是一個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發展,是一個人潛能和價值的充分實現。在人的智力水平相當或恆定的情況下,非智力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許多有創新精神的人並非智力超群,而是非智力的人格特徵出眾。單純的智力活動只能培養匠人,而不可能培養大師。所以,創新教育還具有綜合性,是個體生命質量的全面提升。
——創新只有正面的效果。幾乎所有的入都認為,創新是“正面的”、“好的”事情,人們可以盡情地去追求。孰不知,創新是一種雙刃劍,它既可以成為天使,也可以成為魔鬼;既可以為人類造福,也可以使人類致禍。現代社會的高級犯罪有哪一宗不是創新的結果呢?創新只是工具,並不是方向本身,創新還不能單獨成為目的,創新教育也不能代替現代教育的全部,它必須與道德教育整合,培養人的同情心和責任感,把人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引向為人類造福的方向上來。所以,創新教育具有雙重性,現代教育必須致力於相互整合,興利去弊。
創新教育的目標定位
基礎教育是為個體升入上一級學校、自身素質持續發展以及今後走向社會做準備的教育,基礎教育階段的創新教育也要為學生未來的持續性創新打基礎。那么,具有深厚基礎性和廣泛遷移性的創新品質究競包括哪些?這也是創新教育定位應予以優先回答的問題。概括地說,為持續的創新打基礎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打創新精神基礎,二是打創新能力的基礎。
創新精神是創新人格特徵,是主體創新的內部態度與心向,它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情感和創新意志三大方面。
——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個體追求新知的內部心理傾向,這種傾向一旦穩定化,就成為個體的精神與文化。經驗性的研究表明,具有創新意識的人常常是不滿足於現實,有強烈的批判態度;不滿足於自己,有持續的超越精神;不滿足於以往,有積極的反思能力;不滿足於成績,有旺盛的開拓進取精神;不怕困難,有冒險獻身的精神;不怕變化,有探索求真的精神;不怕挑戰,有競爭合作的精神;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豐富的想像力和廣泛的興趣等。這些品質都是基礎教育應重點予以關注的。
——創新情感。創新情感是個體追求新知的內部心理體驗,這種體驗的不斷強化,就會轉化為個體的動機與理想。經驗性研究也表明,有創新情感的人常常是情感細膩豐富,外界微小的變化都能引起強烈的內心體驗;人生態度樂觀、豁達、寬容,能比較長時間地保持平和、鬆弛的心態;學習和工作態度認真、嚴肅,一絲不苟,有強烈的成就感,工作的條理性強;對世間的所有生命都有同情心和責任感,願意為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態而盡心盡力等,這些也是基礎教育應予以優先關注的。
——創新意志。創新意志是個體追求新知的自覺能動狀態,這種狀態的持久保持,就會成為個體的習慣與性格。經驗性的研究表明,有創新意志的人常常是能排除外界的各種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自己的活動;工作勤奮,行為果斷,對自我要求較高,對工作要求較嚴;善於溝通與協調,組織能力強,有較強的靈活性,為達到目的願意變換工作的途徑和方法;有較強的獨立性和自制力,在沒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之前,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能容忍別人的觀點甚至錯誤等,這些品質在基礎教育階段也應形成。
創新能力是創新的智慧特徵,是主體創新的活動水平與技巧,它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新活動兩大方面。
——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個體在觀念層面新穎、獨特、靈活的問題解決方式,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的前提與基礎,如果想不到是不可能做得到的。經驗性的研究表明,具有創新思維的人常常感受敏銳,思維靈活,能發現常人視而不見的問題並能多角度地考慮解決辦法;理解深刻,認識新穎,能洞察事物本質並能進行開創性地思考;思維辯證,實事求是,能合理運用發散與輻合、邏輯與直覺、正向與逆向等思維方式,不走極端,能把握事物的中間狀態等。這些品質是基礎教育階段思維訓練的重點。
——創新活動。創新活動是個體在實踐層面新穎、獨特、靈活的問題解決方式,創新活動是創新思維的發展與歸宿,如果經不起實踐檢驗的思維是無價值的。經驗性的研究也表明,具有創新活動能力的人常常實踐活動經歷豐富或人生經歷坎坷,經受過大量實踐問題的考驗;樂於動手設計與製作,有把想法或理論變成現實的強烈願望;不受現成的框框束縛,不斷嘗試錯誤、不斷反思、不斷糾正;願意參加形式多樣的活動,樂於求新、求奇,樂於創造新鮮事物等。這些也是基礎教育應給予考慮的創新素質目標。

三個層次

作為一種思想和觀念的創新教育
要準確把握創新思想的內涵,首先應了解創新概念的涵義。
美國社會學家阿力克斯·英克爾斯認為,了解概念的本質可以有三條主要途徑:歷史的途徑、經驗主義的途徑和分析的途徑。
1.歷史的途徑,即創始人說了些什麼。美國經濟學家熊彼得在1912年的《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從經濟學角度提出了“創新理論”,其核心概念是“創新”、“新組合”、“發展”、“企業家”。他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對上述概念進行了考察,他認為靜態的經濟生產過程不存在變動,沒有發展,企業總收入等於總創新指事物內部結構的革新,創新過程是指通過外部的作用促使內部要素髮生新的組合。作為創新人才的“企業家”應該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志,能夠體驗到創新的歡樂。
2.經驗主義的途徑,即當代人在做些什麼。當代人討論創新大致有四個方面:(1)著眼於思想的啟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江澤民主席在不同的場合數次發表了對創新作用的論述,他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科技的發展、知識的創新,越來越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過程。創新根本的一條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2)著眼於知識經濟的視角。戴布拉·艾米頓將創新的概念定義為“為了企業的卓越,國家經濟的繁榮昌盛,以及整個社會的進步,創造、發展、交流和套用新的想法,使之轉化為市場適銷的商品與服務的活動”。其出發點是,創新是一個價值系統,其核心是把思想推向市場,其過程即把理論推向實踐。“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新思想的套用可能是最主要的競爭優勢”,“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僅僅是新想法的數量,而更重要的是這些想法的實現。(3)著眼於環境的視角。羅馬俱樂部著眼於應付環境的危機和人類自身的發展於1979年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回答未來的挑戰》,報告中提出消除這種差距的方案在於:推進新的學習觀——創新性學習,既從目前立足於獲得已有的知識、經驗,以提高解決當前已經發生問題能力的維持性學習轉向通過學習提高一個人發現、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以迎接處理好社會日新月異發生的變化和創新性學習。(4)著眼於創新方法與創新體系的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8年10月5日至9日在巴黎總部舉行主題為“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的大會。這次大會的主題之一提出了新的創新教育方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它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建議:第一,高等教育要以與社區和社會各部門之間的新型夥伴關係重新審視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授課方式;第二,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視角和新模式,使學生能夠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會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第三,重新設定課程,立足學生獲得技能、才幹和交往的能力;第四,採用新教材,不僅應能增強記憶力,還能增強理解力、實際工作技能和創造力。
以上論述可以看出,現今人們並未形成關於創新或創新教育的統一認識,有關創新的觀點的討論還處在描述性階段。
3.分析的途徑,即理性的指示是什麼。從理性上來分析,首先必須區別創新與創造概念之間的關係。目前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1)等同關係,將創新等同於創造,認為他們都是通過革新、發明、產生出新的思想、技術和產品,在本質上他們沒有什麼區別;2)包涵關係,認為創造教育內含於創新教育。林崇德先生就明確指出:“創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創新,因創新是知識價值的核心,越是高創新的知識,其價值也就越高。”筆者認為,把握一詞的準確含義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即從詞源學的角度和實踐的角度。從詞源學角度分析可以讓我們準確把握詞的本原意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詞義也會發生變換,因此只有結合時代的特徵與實踐才能最終掌握詞的準確內涵。根據《辭海》的解釋,“創”意為“首創”,而“創造”指則“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
“創新”它既有革新、創新之意,也指新觀念、新方法、新發明。從詞源學的角度比較分析,創造指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強調的是首創性;而創新既含有在現實的條件下或物質基礎上通過內部的革新創造出新的事物,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創意,如新方法、新手段等。從時代特徵和實踐意義上分析,創造較多的指實踐中的發明創造,它的產品既可能滿足現實的需求,也可能不合適宜。但創新的立足點在於“新”,它是一種通過改造現實、滿足時代需求的創造,具有時代的特徵。因此,“創新並不等同於創造,創新的概念包含著創造而不是相反。人們通常所說的創造,屬於最高層次的創新”。
以上對創造與創新概念的辨析與分析,可以使我們很好地理解創造教育與創新教育。創造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新教育不僅在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還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觀念、創新意識和創新態度。因此,我們認為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造能力為核心,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和創新態度的一種教育。
作為一個教育原則的創新教育
教育原則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準則,它貫穿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教有法,但無定法”,這裡前一個法就是指教育中的規律和原則,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堅持和遵循教育規律和原則。教育原則是教育思想的濃縮和凝結,是對教育思想的歸納和概括。如從夸美紐斯的教育應適應自然的教育思想中人們概括出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從其師範教育的思想中提煉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活動性原則與杜威“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的改造”思想密不可分;孔子因人施教的思想凝結成因材施教原則等。在全球化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必須做出新的選擇。江澤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會上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套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因此,教育必須樹立創新原則
作為一種教育原則的創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層次上有不同的要求。高等教育機構既是人才培養的基地,也是知識的產生與技術創新的場所,創新教育更多地表現為培養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和創造新知的能力。但在基礎教育階段,創新教育的目的不在於使學生髮明創造出多少新的事物,而在於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和創新態度,塑造他們的創造才能。因此,作為一種原則,創新教育是指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工作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核心,通過積極的管理和有效的教學,更新學生的創新觀念和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歸結為一點就是“為創新而教”。
每一種新思想的提出都是對過去思想的揚棄。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教育就是對傳統教育的揚棄。法國教育家斯普郎格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更新學生的創新觀念,塑造他們的創造才能正在於通過教育的作用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貫徹創新教育的原則就是要實施教育創新。具體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賦予學生真正的平等的地位,只有在平等的地位上,學生才敢質疑教師的權威,提出富有創新意義的觀點,鍛鍊自己的創新能力。(2)改革學校的管理系統,傳統的管理方法的特色在於“管”,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服從的個性,創新教育則要求解放學生的個性,實行開放式的管理,形成寬鬆和諧的氛圍以利於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了實行兒童創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張。一是解放兒童的頭腦,即應該更新學生的觀念;二是解放兒童的雙手,即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提供學生實際鍛鍊的機會;三是解放兒童的嘴,即應該允許學生提問和質疑,提問是學生創意思維的源泉;四是解放兒童的空間,即不要將兒童局限在課堂中,而要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和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設施提供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兒童在自由的空間裡掌握知識;五是解放兒童的時間,兒童大多數時間用在應付教師的作業和學校的考試,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減輕學生的負擔就是將學生從無效的時間中解脫出來,有充裕的時間思考問題發、揮他的創造力;六是解放兒童的眼睛,即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結合直觀教學原則,一步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陶先生的創造教育的觀點是對傳統教學的吶喊,也是對今天創新教育的要求。(3)改革傳統的課程設計,為迎接世界知識綜合化的趨勢,培養本國創新型人才,國外中國小課程的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實行了必修課與選修課結合、知識性課程與綜合課程結合,注重課程的生活化氣息,課程的開設尤其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並向微型化方向發展。我國中國小基礎課程的開設是以知識為定向的,注重學科知識的邏輯性,但綜合化程度不高。改革這種課程設計不僅要在內容上強調課程的綜合性,而且在結構上要增加與生活相關的課程和一些創造學方面的課程。(4)改進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改變教師知識定位的思想,從教學生學會知識轉變到教學生學會判斷、學會選擇和學會生存;其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自主體驗,幫助學生形成主體精神和意識,形成創新能力。(5)改革現有的評價系統,形成評價標準和評價手段的多元化,以利於具有各種素質的人才的成長與發展。
作為一種活動的創新教育
作為一種活動的創新教育指學校和其他社會機構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管理和教學方面的具體安排和策略。創新教育活動不僅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包括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專門活動以及社會教育機構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素養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人們往往把學校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機構,但學校絕不是也不可能成為唯一的機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他需要社會各系統密切配合。如圖所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可以通過學校內的課堂教學、科技活動以及專門的校本課程來進行,還可以聘請有專門才能的學生家長、科研專家做專題講座來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新意識;此外,學校還可以和當地的科學機構合作,創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創新精神。由此可見,開展創新教育活動應該以學校為中心,在全社會建立系統協調的運作機制,這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保證。
從創新教育的思想和原則出發,我們認為目前基礎教育中校長承擔了過多的與角色、身份不一致的工作,教師的創造靈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受到過多的束縛,因此,創新教育的前提就是解放。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創新教育,則創新教育的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主體性活動。要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發揮能動作用,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以達到創新意識的培養。
2.民主性活動。師生之間首先要有民主,才能有真正的師生平等,有了師生的平等,才有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了這種和諧的氛圍,學生才敢於質疑權威,表述自己的創意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互動性活動。首先,學生的創新意識、情感、態度和創新能力通過閱讀教材里陳述性知識不會得到很大的改變。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15]”。當學習者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時,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對事物的唯一的標準理解,因此,“教學要使學生超越自己的認識,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的側面”。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社會性互動就成為必要。互動性活動就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豐富他們的認知,以利於學習的廣泛的遷移。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在同社會、周圍環境的互動中學會選擇、判斷,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其次,學生的每一種創意都應該在實踐活動得到檢驗,獲得反饋信息,這樣學生才能得到創造的體驗。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讓學生在衝突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應付困難和危機中增強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這正是創新活動的實質所在。
4.獨立自學的活動。知識經濟社會的一個特徵是知識老化周期變短、產品換代加速,滿足人們工作需求的90%的知識要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才能取得。早在1972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就出版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思想,因此,今後一個人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獲得他所需要知識的能力成為衡量他創新能力高低的一個標誌。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是開展創新教育活動的一個主要內容。
在目前的中國小教育實踐中,人們往往重視的是小發明、小創造以及如課外活動形式一類的活動,對中國小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小發明、小創造等活動本身不應構成目的,而是要在這些活動中體現創新教育思想,並依據創新教育原則來開展,以期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和創新態度的目的。

核心內容

構建國家創新體系,面向知識經濟實施創新戰略包括一系列重要環節,除了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外,還必須重視它們與觀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之間的聯繫,教育創新也不例外。江澤民同志指出:“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特別是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以及過於劃一呆板的教育教學制度。”這就是說,教育創新應該包括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育評價創新和教育教學制度創新,它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教育領域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應該說,實施“創新教育”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環節,但前者必須更明確指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把“創新教育”的研究內容擴大到“教育創新”的方方面面,反而會影響實驗的效果。毫無疑義,“創新教育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增減,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面性、結構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發展的價值追求。 ” 但它畢竟與“教育創新”和“教育現代化”等巨觀研究的著力點有一定區別,因此,我們建議把創新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學思想、模式、內容和方法層面上,作為中、國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成為全體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的教改實驗活動。實驗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改革的對象是課程學習、課堂教學等教育教學行為模式。
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首要目標的創新教育,完全可以圍繞“創新”三層次核心內容展開,通過學校各種教育形式,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知識的探索精神,培養“重新組合”知識的綜合能力和準備“首創前所未有”事物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探索精神培養
堅持對知識“再次發現”探索式學習觀念,本身就是一種科學精神。它要求學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動記憶課本或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主動地進行自我探索,把學習過程變成一種“再次發現”人類以往積累的知識的參與式活動。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知識系統,學習科學並不是為了記憶和背誦真理,而是為了認識和不斷更新真理,教學中強調的應該是“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取結果;要結合課程教學進行知識探源,把握其發展變化趨勢;要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學知識都是人類艱苦努力不斷探索的結晶,以此宏揚科學人文精神;要鼓勵學習中的探究和懷疑,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正如著名科學方法論學者波普爾所說:“正是懷疑和問題鼓勵我們去學習,去觀察,去實踐,去發展知識。”更重要的學習探索是對知識整體及其聯繫的把握。知識經濟理論學者艾米頓特別推崇印象派畫家克勞·莫奈的作品。她指出:“在他之前的藝術家所作的繪畫,要求你走近畫布才能夠看清細節,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畫家則不同,他們要求你退後從遠處觀賞才能看清細節。關鍵是要看到整體,以及色彩、結構和情緒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樣才能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我們的傳統教學很少教會學生從總體上觀察學科知識系統,把握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和本質特徵,這些正是創新教育鼓勵學生以更寬廣的視角,從分割的學科課程里“重新發現”的關鍵所在。
綜合能力培養
從某種意義上講,綜合能力就是將現有知識“重新組合”為新知識的能力,新組合的獨特和新穎標誌著創新。我們的教育對象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從學科知識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綜合的社會,國家創新能力的獲得是快速的知識共享與持續的新的組合套用的結果。對此,熊彼德甚至認為,絕大多數創新都是現存知識按照新的方式的組合,他把“創新”與“新組合”視為同義語。 所謂知識的“重新組合”,就是把原來幾種知識聯繫起來合成為一種綜合知識,或者把一種知識拆分成幾個部分,然後以新的形式將這些部分重新聯繫起來,成為具有新特徵、新功能、新內容的知識。西蒙頓在《科學天才》一書寫道:“天才們進行新穎組合比僅僅稱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們就像面對一桶積木的頑童,會在意識和潛意識中不斷把想法、形象和見解重新組合成不同的形式。”課程學習中的知識重組通常包括三種不同的層次:一是將某學科課程內部的知識進行重組,二是將不同學科課程的知識進行重組,三是將學科課程所包容的知識與課程未能包容的知識進行重組,三種層次的重組,後一個比前一個要求更高。課程教學可從第一層次入手,希望學生最終能夠做到跨學科和跨出課程規定的內容去自學,把進入現代社會所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識重新組合,融會貫通,運用這種“重組”的知識解決複雜的問題,從而內化為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學科知識的同時,注意考察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知識滲透的能力”,高考試卷特別是語文試題施行了力度較大的內容改革,被媒體稱為“高考指揮棒指向素質教育”。為體現“能力型立意”,比歷屆考題更突出了“知識重組”能力要求,語文試題不僅有第一層次的知識重組(如最簡單的“重組句子”),而且大量增加了第二、第三層次“知識重組”的考核內容(如提供學生想像空間、將知識領域擴展到未來學範疇的作文命題等等),廣泛涉及到經濟、外交、現代科學和高新技術等課外知識,要求考生把課程學到知識與這些知識重組,不僅引導學生更加關心社會生活,努力擴大閱讀面,而且必將啟發教師進一步思考教學改革。
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
創造意識是驅使個體進行創造行為的心理動機,沒有創造意識的人不可能進行創造和發明。許多調查結論都指出,學生普遍具有創造潛能,它不是少數人特有的秉性,在適當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學生個體身上發展和顯現。當然,限於生理年齡特點,我們無法要求所有學生在中國小階段都具有很強的創造能力,但創造意識的培養則必須從青少年時期開始。 創造意識是創新素質培養的前提,因為創新素質不僅表現為新思想、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發明創造,而且表現為善於發現問題、求新求變、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創造能力也“絕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人格特徵,是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綜合素質。”⑿ 創造意識包括強烈的創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慾、好奇心進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質,也包括具有遠大的理想、不畏艱險的勇氣、鍥而不捨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逐步培養學生創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則可以從創新層面的“重新發現”,尤其是“重新組合”著手。無論用“無中生有”說明“創造”,還是用“有中生新”描述“創新”,都沒有闡明“有”是如何從“無”,“新”是如何從“有”里產生。事實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創造發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發現”和“重新組合”,產生質變後才表現為“前所未有”,是“有中生有”,任何人都無法脫離自己的經歷憑空構想,即使是科幻作品所“創造” 的外星人,也不過是作家思想表象里原有“部件”的“再次發現”和“重新組合”而已。例如,矽元素通常以人們司空見慣的石英砂粒出現,經過科學家的“再次發現”就創造出半導體電晶體和積體電路,使“砂粒變成了黃金”。 再例如,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黑色火藥 ,無非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重新組合”,才具有了新功能和新特徵;馬克思和恩格斯經過繼承和揚棄,將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德國古典哲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部分“重新組合”,從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馬克思主義。因此,注重培養中小學生“再次發現”和“重新組合”的品質,就是為他們的創造能力營造基礎,

核心理念

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指出,創造是兒童的天性,而我們的教育在某些情況下非但沒有使這種自然本性得到發展,反而壓制了兒童創造的衝動。創新教育的提出,要求我們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使每個兒童的潛能都能得到發揮。教育者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尤其是不可低估“後進生”的創造潛能。可以肯定地講,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片有待開發或進一步開墾的土地。教育者應視之為教育的資源和財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過創新教育,把學生存在著的多種潛能變成現實。一談到“創新”,人們很快就會與天才聯繫起來,似乎創新對一般學生來說是望塵莫及的事。事實上,人與人在智商差異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絕大多數人先天的條件是相似的。在實踐中,教育者應堅信,所有學生的創造潛能同樣深厚,在“創新”面前,沒有後進生與尖子生的差別。關鍵在於你怎樣去開採挖掘,教師在實踐中應善待每一位學生,努力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
解放孩子是創新教育的希望
在現今時代,人的主體性空前弘揚,任何對人的主體性和自由意志的扼殺幾乎都被視為罪惡,因為人生而具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人崇尚民主,嚮往自由,自由的本質或實質是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自我追求、自我實現”。①而現代教育卻習慣於代替兒童選擇,代替兒童思考,強迫學生接受,禁錮學生自由,壓抑學生個性,違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社會本性和追求自由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按社會的預設標準把兒童塑造為某一種特定的人。因此學生的抗教育、反教育現象不斷出現,出現新的教育無力,教育成了異化人的一種手段,它不是引導發揮人的潛能,而成了一種強制的、令人生畏的外在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