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思維(思維活動)

想像思維(思維活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想像思維是人體大腦通過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對腦內已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或重組的思維活動。想像思維可以說是形象思維的具體化,是人腦藉助表象進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類進行創新及其活動的重要的思維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想像思維
  • 類型:思維活動
  • 分類:再造想像思維和創造想像思維
  • 特徵:形象性
基本分類介紹,基本簡介,特徵:,類型:,作用:,思維訓練,思維分類,實有性,可能性,幻想性,比擬性,假定性,誇張性,單一性,多重性,語文教學,注重教學,建立格局,建立模式,實踐,

基本分類介紹

想像思維有再造想像思維和創造想像思維之分。再造想像思維是指主體在經驗記憶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再現客觀事物的表象;創造想像思維則不僅再現現成事物,而且創造出全新的形象。文學創作中的藝術想像屬於創造性想像,是形象思維的主要形式,存在於整個過程之中。即作家根據一定的指導思想,調動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進行創造性的加工,進而形成新的完整的藝術形象。

基本簡介

特徵:

1、形象性
2、概括性
3、超越性

類型:

1、無意想像。它是指不受意識主體支配的想像。
2、有意想像。它是受主題意識支配的思維活動。

作用:

1、想像在創新思維中的主幹作用
2、想像思維在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靈魂作用
3、想像思維在發明創造中的主導作用
想像思維想像思維

思維訓練

1、克服抑制想像思維的障礙。想像思維的障礙主要包括心理障礙和內部智慧型障礙。
2、培養想像思維能力的途徑。
(1)要強化創新意識
(2)要加強學習
(3)要靜思

思維分類

實有性

指思維的結果是以現實生活中所具有的東西為依據的。例如:“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於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燕子》)把小燕子停歇在電線上想像成正待演奏的五線譜,多么富有韻味。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形象思維。
想像思維想像思維

可能性

指思維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不是確實存在而是可能存在的。例如:“在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許會使許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結核。”(《蛇與莊稼》)這種想像思維不能脫離生活憑空臆造。

幻想性

指思維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既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將來也不可能產生的。例如:“……,你以為他們是像仙人那樣騰雲駕霧趕上來的。”(《挑山工》)仙人的騰雲駕霧永遠不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之中。

比擬性

指思維的結果不是思維對象本身所具有的東西,而是與它所思維的對象具有相關的東西。例如:“……,它分明像一個老人在那裡懷念過去的事。”(《老牛》)這種思維一般有物擬人、物擬物、人擬物和人擬人等形式。

假定性

指思維的結果是作者假定的東西。例如:“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跳水》)這種思維方式常用“如果、倘若、假如、要是”等詞語來表示假定性。

誇張性

指思維的結果是把它有關部分加以誇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望廬山瀑布》);“夜曠天低樹”(《宿建德江》)。詩句中“三千尺”和“天低樹”是一種誇張性的說法。

單一性

指思維的結果放在了事物屬性的一個方面。例如:“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的小白梅。”(《梅雨潭》)這裡僅指“水花”的顏色和形狀與白梅相似,而白梅的“熬霜、忍寒”等屬性水花是曾不具有的。
想像思維想像思維

多重性

指思維的結果放在了事物屬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面。例如:“這噴泉,這杏花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小站》)噴泉和杏花一方面使旅客們看到了溫暖的春天,另一方面又使旅客們感受到了小站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似有春天般的溫暖。

語文教學

愛因斯坦說:“想像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高爾基也說:“想像在其本質上也是對於世界的思維”。沒有想像,不可能詩,也不可能有文學。試想,如果茅盾沒有對白楊樹的聯想,就不可能有對北方農民乃至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讚揚;楊朔若沒有對蜜蜂的想像,就不可能體會到勞動創造美、創造世界的哲理。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也就是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造思維培養的同時,要努力訓練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讓他們在教師的教學中去馳騁語文大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聯想,利用想像去遨遊思維的太空。

注重教學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教材作為想像的圓點,讓學生通過教材的一點一滴去展開自我想像。例如《一件小事》時,教師故意讓學生在文中的“頭破血出”的“出”字上去展開想像,作者為什麼沒有寫“頭破血流”,這“出”是什麼?一“出”一“流之別,作者的意圖,事件的原委以及結果應該如何?請同學們自行去聯想。
2、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就要訓練學生善於逆向思維。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向課文置疑,允許他們去假設、去幻想,例如《故鄉》中潤土的小氈帽為什麼二十年後一直沒有換下?假如孔乙己沒死,當了書法協會的會長後,對中國的書法會有什麼貢獻等。教學時充分展開教學的想像藍圖,讓學生在其中去感悟生靈、感悟生活。
3、作文教學要大膽地允許學生虛擬,編寫自己想像的作文。作文不否認寫真人真事,如果在推行創新教育的今天,學生連大膽想像的能力和思維都沒有那還有什麼作為呢?作文不是生活的原型,而是生活完美的結晶。學生追求完美,為什麼不可以將完美作為筆下的閃光材料呢!因此允許學生大膽虛擬材料,大膽想像,假設美好、幻想未來,就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建立格局

作為語文教師,應把語文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上,要由側重於語文知識的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點。不僅讓他們獲得聽說寫讀的知識能力,還能通過實踐,去體驗領悟語文之外的精神方面的信息,從而主動地探索語文領域的奧秘,培養學生解剖社會,解剖世界的能力,體現人生的價值。語文教學正如布魯納所強調的“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就是學生自始至終全部參與的過程,創新教育就是要求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並獲得語文知識,與技能的時間和空間。
想像思維想像思維

建立模式

想像思維要求語文課堂教學建立一種多元化載體的課堂新型教學模式,由單純的學科性的學習變為語文教學的社會性、活動性、實踐性、科學性的統一。操作程式為:學生自讀課文———查閱資料或社會調查———拓寬語文領域的範圍;或小組討論提出解決部分問題,又提出新問題———又深入探索———總結評價———展示成果———延伸拓展語文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採用多種形式的語文教學,如社會專訪、查閱資料、課堂討論、課內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現場採訪等多層次、多領域、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實踐

豐富學生課內外生活,在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進行
想像思維的訓練,學生要做一定量的練習,教師在課內外應多創設問題情景,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提倡學以致用,組織開展適量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並把成果帶回課堂,豐富課堂內容,形成發現、探索的集體氛圍。但我們應當明確的是:學生的課外活動不等於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不等於不要分數。從總體上看,學生的分數與素質成正相關,與創造性思維能力成正相關。在我國考試和用人制度尚未發生根本性變革之前,加強習題練習,(習題本身就是進行實踐演練的問題情景)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想像思維想像思維
五、運用逆向思維,拓展學生的想像能力
傳統思想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養成了人們的思維惰性。幾千年來,小到家庭,家長說的就是真理,晚輩沒有絲毫的辯駁的餘地,否則會被認為不孝;再到學校,惟師是從,惟書是從,學生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不用說提出不同見解了;大到社會,君君,臣臣,等級森嚴,不循規蹈矩,自身難保。“槍打出頭鳥”被歷代人奉為至理,中庸之道更為不少人推崇。就連傳統戲劇、小說對人們的影響也是如此:舞台上的曹操永遠是白臉奸臣,鐵面無私的包大人永遠是黑臉。傳統才子佳人,小說更是千人一面。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個個有閉月羞花之貌,知書識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男主人公個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故事也都以團圓結束。這種大團圓結局的思維定式,至今在影視作品中仍能找到影子。我們不妨向這種亘古不變的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式發起挑戰,換個與眾不同的新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克服思維惰性,拓展學生的想像思維。
總之,語文教學要通過教學的全過程去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從而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