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藥品儲存與配置標準》是2018年04月2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藥品儲存與配置標準
- 標準編號:T/SDHCST 002—2018
- 發布日期:2018年04月25日
- 實施日期:2018年04月25日
《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藥品儲存與配置標準》是2018年04月2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藥品儲存與配置標準》是2018年04月2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李勝、戚元剛、高德海、張侃、夏梅、李浩、田曉慶、胡敏、來佳穎。起草單位山東省藥物研究院。適用範圍本標準適用於具有一定內、外、婦、兒、...
《小康型鄉鎮衛生院藥品儲存與配置標準》是2018年05月2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夏梅、戚元剛、高德海、張侃、李浩、李勝、田曉慶、黃寧、王靜。起草單位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主要內容 本範圍適用於具有具備良好的內、外、婦、兒、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全科醫療服務的小康型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儲存與配置。內容包括...
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省確定的補充藥品,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政府對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給予補助。按行政村農業戶籍人口數核定補助標準,即每1200個農業戶籍人口每年補助行政村衛生室8000元,補助資金...
(三)綜合利用農村衛生資源,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四)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要求。第十三條 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定一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設;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定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
二、資源配置標準 最佳化全市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床位、人力、設備、技術信息等資源配置。縣級及以下基本醫療衛生資源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合理布局;市級分區域統籌規劃、均衡布局,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區域服務和保障能力。(一)機構配置 全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其他醫療衛生...
(三)綜合利用農村衛生資源,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四)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要求。第十三條 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定一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設;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定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鄉鎮、街道舉辦標準化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行政村舉辦公有產權標準化村衛生室。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人口、交通、經濟發展等因素,在城區之外,依託現有鄉鎮衛生院建設若干...
統籌城鄉、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科學合理確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規模和資源配置標準,特別是針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精神衛生機構、衛生應急救援機構、托育機構、老齡機構等存在的短板和弱項,逐步構建“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安寧療護”六位一體接續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一是要合理配置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編制。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員編制,按照國家及省有關規定核定;二是要加強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全科醫學與社區護士的轉崗培訓,以滿足現有社區衛生服務需要;三是要加強全科醫學、社區護士護理學科教育,積極為社區衛生服務培養全科醫學生;四是要建立我市全科醫師規範化...
1.實施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按照全省統一安排,在全市鄉鎮衛生院分步實施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鄉鎮衛生院“安居工程”,改善職工生活和工作條件。 2.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行人員、機構、業務、藥品、財務“五統一”管理,加強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和管理,合理規劃配置,促進縣、鄉、村三級...
加強疫苗採購、儲存和接種規範管理,嚴格落實“三查七對”等操作規程。(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省藥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九)鞏固完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籌資標準,穩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儘快使異地就醫的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
負責指導衛生和計畫生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負責組織實施大型醫用裝備配置管理辦法和標準;承擔衛生和計畫生育專項資金、基本建設資金的管理工作;承擔局機關及納入局機關統一財務管理單位的預決算、工資和資產管理;承擔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財務核算和監督工作;指導和監督社會撫養費徵收與管理;完成領導交辦的...
一、規範簽約服務提供主體 (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要由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鼓勵社會辦基層醫療機構結合實際開展適宜的簽約服務。承擔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配置與簽約服務相適應的人員及設施設備。(二)家庭醫生。現階段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
機構設定:省、市州、縣三級原則上均應設定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掛省級預防醫學科學院牌子,整合市州、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站)職責,重新組建市州、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保留衛生監督所(站)牌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定預防保健科室,接受疾控機構對...
全市702個行政村衛生室建設全部達標,69個鄉鎮衛生院科室設定規範,5縣區人民醫院全部通過二級甲等以上綜合醫院評審,基本醫療保障短板全部“清零”。配備合格村醫1139名,其中取得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質的463人,為符合條件的1054名在崗村醫購買了養老保險,為2023名離崗村醫發放了養老補助。將3.54萬名慢性病患者、1....
第二十條 中醫診所應當遵守醫療機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醫療技術規範,保障醫療安全。中醫診所應當將《中醫診所備案證》、診療範圍、醫療衛生人員信息及其資質情況等公示於明顯位置,並按照備案的名稱懸掛牌匾、標識。中醫診所醫務人員上崗工作時,應當佩帶載有本診所名稱、本人姓名、職務、職稱等真實執業信息的標牌。第二十一...
現階段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註冊全科醫生(含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師和中級以上職稱的退休臨床醫師,特別是內科、婦科、兒科、中醫醫師等,作為家庭醫生在基層提供簽約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通過簽訂協定為其提供服務場所...
加強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中醫診療設備配備,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有條件的要建設“中醫閣”。到2022年,全市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全市1888間規範化村衛生站“中醫閣”建設達到30%以上,每千常住人口中醫醫院床位數達...
農村基礎設施加快補短,水電路氣訊等設施日益完善,行政村通暢率、撤併村通達率、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100%。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完成農村舊房整治提升32.45萬戶,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2.5%,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99.9%,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82%,建成美麗宜居村莊300個、...
構建市、鄉二級兒童醫療保健服務網路,以婦幼保健機構、綜合醫院和中醫院兒科為重點,統籌規劃和配置我市兒童健康服務資源。市、鄉兩級均設定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生達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張。建立完善以市婦幼保健機構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
大力培養基層衛生人才,實施農村定向培養醫學本科生項目和本土化鄉村醫生培養制度,全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較好成效。認真做好全科醫生轉崗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2020年,新進醫療崗位臨床醫生參加住規培率達100%。11.中醫藥傳承創新進一步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縣辦中醫醫院全覆蓋,...
貴州航天醫院、遵義市婦幼保健院、遵義市中醫院、遵醫附院新蒲醫院、遵義縣人民醫院按三級甲等醫院標準規劃建設;遵義市傳染病醫院、遵義市精神病專科醫院、遵義醫專附屬醫院和人口超過40萬人的縣人民醫院原則上按三級醫院標準規劃建設;遵義縣、綏陽縣、仁懷市中醫院創建成三級中醫院。二是實施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多點執業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全市現有全科醫生(含助理)1806人,其中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數330人,實現建制鄉鎮衛生院2名全科醫師全覆蓋。縣域住院就診率達到93.6%,基層診療占比達65.24%。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2256萬人次,其中,醫院734.9萬人次(占32.5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471.8...
加快以省轄市為主體的“城市大腦”中樞平台建設,整合公共安全、市政管理、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空間地理等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位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進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小區建設,完善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打造綜合集成社區服務和管理功能的一體化智慧...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培養。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和保障水平。在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提升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大力培養高...
規範民間中醫醫療工作,鼓勵確有專長的中醫人才發揮一技之長。促進民間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發展。鼓勵全市老中醫藥專家和老藥工參加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益陽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等醫院與高職院校臨教合一活動,傳承發展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建立合作開發和利益分享機制,完善學術傳承...
促進中醫技術與康復醫學融合,完善康復服務標準和規範,推動各級各類康復機構開展中醫特色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康復護理等服務。在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立康復科或康復中心,為殘疾、工傷、病後康復等人群提供中醫藥特色康復服務,創建一批中醫特色康復示範基地。支持各級中醫醫院發揮技術優勢,與區域內康復機構、社區和鄉鎮衛生...
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6%;1274元扶貧標準以下的農村人口有67.6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2%。有18.4%的農戶存在飲水困難。38.5%的農村人口尚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醫療衛生條件差,社會保障水平低。結構性矛盾突出,區域發展活力不足。國有經濟比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化程度低,民間投資乏力。
通過不懈努力,使各縣(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量不低於服務總量40%。實現市、縣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所有綜合醫院設有標準化中醫科和中藥房,婦幼、疾控提供中醫藥服務,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每個家庭都能愛中醫、信中醫、用中醫。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