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邵陽“十四五”建設規劃

《健康邵陽“十四五”建設規劃》已經邵陽“市人民政府同意,邵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11月19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健康邵陽“十四五”建設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1月19日
  • 發布單位:邵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攻堅階段。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指導,立足“十三五”戰略成果,補齊制約發展短板,迎接新時期機遇挑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邵陽市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雙百”城市打下堅實健康基礎,根據《健康湖南“十四五”建設規劃》和《邵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地方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規劃背景
“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實施以來,邵陽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健康需求為中心,全面深化醫改,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全市衛生健康各項事業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底,全市居民各項主要健康指標均呈改善趨勢,其中嬰兒死亡率下降至2.92‰、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8.2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健康管理服務率提高至69.31%。“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工作與任務基本完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質量不斷加強,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居民衛生健康服務獲得感、滿意度顯著提升。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不斷強化,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點覆蓋全市所有縣級行政區域。為“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健康邵陽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一節  發展基礎
1.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得到強化,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
“十三五”期間,我市愛滋病、結核病等法定傳染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穩定保持在99%以上,兒童B肝、流腦、乙腦等疫苗針對性疾病發病率處於歷史低發水平,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截至2020年底,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100%、高血壓患者規範化管理率達87.99%、糖尿病患者規範化管理率達89.46%、肺結核發病率降低至65.13/10萬人、愛滋病全人群感染率降低至0.06%、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為95%,免費職業健康檢查和重點職業病檢測工作覆蓋全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市立即啟動了重大疫情應急防控方案,並組建了覆蓋全市城鄉的防疫應急隊伍,全市各級財政共投入2.5億元衛生應急專項經費,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實行單列預算,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實現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零自付”,確保了疫情防控正常開展,並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2.持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大力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積極探索了以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為主要形式的政府辦醫體制,統籌履行政府辦醫職能,對公立醫院資產、財務、人事、薪酬、績效考核、政府投入等實行統一決策,將內部人事管理、績效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下放給醫院。“十三五”期間,全市10家三級醫院全面開展了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初步建立起了科學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雛形。
進一步推進了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十三五”期間,在全市範圍內選擇了邵陽市中心醫院、新邵縣人民醫院等5個醫院為試點醫療機構,積極探索適合我市醫療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5個試點醫院先後出台了以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為導向進行薪酬分配的改革方案,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醫聯體建設持續推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聯體建設工作的通知》(邵醫改辦發[2019]4號),已初步形成了醫療聯合體、醫療共同體、託管經營、跨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五種組建模式,形式多樣地拓展推進該項工作。
3.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
積極推進縣鄉醫療體系一體化管理。市轄三區和邵東市、邵陽縣、隆回縣已先後實現了縣鄉醫療體系一體化管理;新邵縣、綏寧縣、城步縣正在推進一體化管理;新寧縣、洞口縣、武岡市計畫下一步開始推進一體化管理。新邵縣被定為縣鄉一體化管理試點縣。
分級診療制度不斷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多點執業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全市現有全科醫生(含助理)1806人,其中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數330人,實現建制鄉鎮衛生院2名全科醫師全覆蓋。縣域住院就診率達到93.6%,基層診療占比達65.24%。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2256萬人次,其中,醫院734.9萬人次(占32.5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471.8萬人次(占65.24%),其他醫療機構49.3萬人次(占2.19%)。
醫療服務資源持續增加。截至2020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46062張,其中:醫院34387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950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725張,每千人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為7.02張;全市衛生人員總數達5538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2407人,執業(助理)醫師16070人,註冊護士20290人,藥師(士)1772人,檢驗師(士)1416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194人,其他技術人員1764人,管理人員2207人,工勤技能人員3815人。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45人,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3.09人。
4.重點人群健康得到有效維護,健康扶貧成效顯著。
有效整合了婦幼保健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資源,圓滿完成了農村適齡婦女和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等民生實事項目,並適時調整計畫生育政策,提升計畫生育家庭發展能力,計生困難家庭直接受益。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13家婦幼保健機構,其中二級甲等4家。全市共有縣級以上助產機構40家,有產科床位1427張,產科醫師413名。全市24家醫院開設了新生兒科,共有新生兒床位582張,新生兒科醫生155名。按照《湖南省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方案》及《邵陽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實施細則》的要求,總體構建了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孕產婦產前篩查率由60.46%提升到89.9%、死亡率由2015年的11.61/10萬下降到2020年的5.9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6.13/千人下降到5.24/千人,嬰兒死亡率由3.91/千人下降到2.92/千人。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常住人口為656.35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136.17萬人,老齡化率為20.75%;65歲及以上人口102.40萬人,占15.60%。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二級及以上綜合醫療衛生機構43家,其中14家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定了老年醫學科。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6家(醫辦養11家,養辦醫3家),機構床位總數為7243張(醫療總床位3818張,養老總床位3425張)。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共有醫療床位6561張,其中護理床位2145張。全市共有456個社區、3176個建制村,共成立城鄉基層老年協會3373個,城鄉建會覆蓋率分別達到96%和92%,老年人參與會率達到50%。
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扶貧政策體系和保障機制,實現貧困人口應保盡保,貧困人口參保率達到100%;統籌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特惠保、醫院減免、財政兜底六重製度綜合保障功能,全市累計救治貧困人口649754人次,醫院減免2119.2萬元,實際報銷比例87.07%,貧困人口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共核准國家、省級確定的大病貧困患者35483人,已救治35359人,救治進展99.65%。安排財政兜底資金10613.82萬元,重病兜底保障累計救治6260人次,慢病簽約服務累計救治538714人次,已簽約278974人。轄區內65歲以上常住老年人數894042人,建立健康檔案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數783408人,建檔率為87.63%。65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數619704人,健康管理率69.31%。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人數620431人,體檢率69.39%。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健康扶貧任務圓滿完成。
5.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藥品供應體系取得突破。
逐步統一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籌資標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99.24%。加強大病保險保障力度,完成了第二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承辦服務協定簽訂工作,2020年籌資標準提高到65元/人,報銷比例提高到60%以上,貧困人口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較普通人口報銷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年度累計補償限額統一為30萬元,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醫保支付藥品目錄擴大,將17種國家談判抗癌藥品和33種省特藥全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高血壓、糖尿病門診治療也納入了醫保支付,限額內報銷比例達70%,民眾用藥費用大大降低。
6.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初步建成了以中醫類醫院為主體、其他類別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路。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立中醫醫院在崗職工數5542人,實際開放床位5379張,房屋建築總面積28.7萬平方米。邵陽市中醫醫院達到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並成功建設為湖南區域性中醫診療中心,各縣市均設定了1個公立中醫醫院,且均達到了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十三五”期間,全市爭取中醫方面中央預算投資項目7個,總計投資22030萬元。全市公立中醫醫院基本實現“舊貌換新顏”,就醫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就醫獲得感明顯上升。全市共獲批25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項目,獲批科研課題計畫項目16項。全市91%公立綜合性醫院設定了中醫藥科室,205個建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具備開展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中醫藥服務能力。試點探索醫養結合,市中醫院與北塔區民政局松鶴養老院合作成立邵陽市中醫院醫養中心北塔院區。
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對社會資本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診所,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和區域衛生髮展規劃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目前全市共有中醫類醫院21家,中醫類門診部8個,中醫類診所255個(中醫備案診所60個)。
“十三五”期間在全市範圍內收集整理散落民間的有價值、有特色的專長絕技共18項,其中新邵孫氏正骨術獲得全國非物質文化性遺產代表性項目。同時充分發揮高端中醫藥人才優勢,加強中醫藥流派技術傳承工作,我市已經建立起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工作室——新邵孫氏正骨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1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工作室4個,全國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工作室1個,市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23個,培養繼承人110名。
推進中藥保護和發展,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93.67萬畝,在全省10大栽培藥材中,我市占6個品種,道地藥材和特色藥材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已成為全省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大市,全產業鏈產值達115.5億元,發展潛力巨大。其中邵東更是全國首批中藥材優秀產地十強縣,2020年邵東市廉橋藥都產業園市場成交額達75億元。
第二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三五”期間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成績顯著,但對照“十三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衛生工作的開展實際需求,還存在著較多困難和問題,如醫療衛生布局結構有待完善,人力資源供需失衡,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等問題,廣大民眾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映還比較強烈,具體表現在:
1.醫療服務供給矛盾依然突出。目前醫療服務體系不健全的現狀未得到根本扭轉。優質醫療資源總體不足和配置布局失衡並存,城鄉之間、不同區域和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資源差距過大。醫聯體建設雖穩步推進,但人財物尚未打通,責權利缺乏同一性,醫聯體建設難以完全落到實處。城鄉醫療資源空間分布與發展不均衡,醫療服務基礎建設集中在中心城區,部分衛生院、室由於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建設相對滯後、隊伍不穩定。
2.人力資源供需較不平衡。目前全市醫療衛生人員數量較為緊缺,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都存在人力資源配備緊張的問題,人員素質水平也有待提高,人員缺編問題嚴重,醫護人員配比失衡。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缺乏高端醫療衛生人才,醫院人才引進困難,學科帶頭人短缺,不利於專科品牌的打造。城鄉醫療人力資源分配不太合理,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
3.體制機制改革仍需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仍需繼續深化,管理體制效率仍顯不足,績效工資的分配方式還不盡合理,一定程度上導致高層次人才流失。醫療服務價格收費不合理,醫院運營成本與收入不平衡。
4.醫療衛生投入仍顯不足。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醫療衛生資源需求日益增大。雖然政府已經加大了醫衛資金的投入,但多數醫院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身負擔大,財政補助少的問題仍然嚴峻。部分醫療衛生機構存在明顯的醫療設施缺乏落後,業務用房緊缺等問題,特別是新冠疫情以後,公共衛生業務用房需求缺口嚴重。
第三節  機遇與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完成小康社會建設戰略目標、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開局階段,健康邵陽建設將迎來更為有利的政策環境、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更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對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新要求。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中國建設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納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內容,2021年5月召開的全市推進健康邵陽建設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凸顯出人民健康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中的基礎性地位,同時也給衛生健康事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推動衛生服務體系變革創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再次體現了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人民健康權益的極端重要性。各級黨委政府對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工作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全民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將加速推動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理念、方式的深刻轉變和改革創新。廣大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卓越表現,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和讚譽,也為推動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事業發展、加快健康邵陽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民眾基礎。
數字經濟推動衛生健康產業邁上新台階。以網際網路、大數據、5G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推動著數字經濟與醫療健康產業深度融合,智慧型化醫療產品逐漸得到普及套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新模式和新業態逐漸湧現,網上預約分診、診斷指導,移動支付和檢驗結果查詢、隨訪跟蹤等套用APP已經逐漸普及,既優惠了民眾,也大幅提高了醫療單位工作效率。得益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與公平性將大幅提高。
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對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新挑戰。截至2020年底,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達15.6%,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醫療保健、老年病專科服務等需求將日益增長。同時,隨著居民生活方式快速轉變,慢性病成為主要疾病負擔,將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也將帶來人口的快速增加,對醫療服務設施等公共資源帶來新的壓力,特別是婦產、兒童、生殖健康等相關醫療保健服務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第二章  發展戰略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中國戰略為統領,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為根本目的,以實施健康邵陽行動為總抓手,統籌衛生健康、醫療保障事業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著力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銜接、與人民民眾健康需求相適應、與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相匹配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制度,努力為人民民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邵陽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第二節  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健康優先。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體現健康優先、突出健康目標、向健康傾斜和著力保障健康需求。建立健全全社會共同促進健康的機制體制,引導居民履行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關口前移,預防為主。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立足更精準更有效的疾病預防,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進醫防融合,健全公共衛生與醫療的分工協作機制,從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出發,抓源頭、治未病,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顯著降低社會醫療成本,減輕民眾疾病負擔。
需求導向,改革創新。主動順應人民民眾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堅定不移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發揮醫保戰略購買作用,促進醫藥服務體系高質量協同發展,提高衛生健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不斷釋放改革紅利,讓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事業的發展成果惠及全民。
最佳化要素,提質增效。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及結構,加強功能整合和分工協作,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人才、科技等支撐引領作用,推動醫療衛生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加速智慧型化健康服務及保障體系建設,推動衛生健康服務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轉變到質量效率提升的內涵集約式發展。
統籌兼顧,均衡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著力解決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維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推動衛生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加強農村和基層衛生工作,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水平的差異,實現健康公平可及。
第三節  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到2025年,健康邵陽建設達到更高水平,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全民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建立與邵陽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衛生及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滿足邵陽市人民民眾的多層次衛生服務需求的總體目標。
健康邵陽行動有效實施,“大衛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加速形成。政府、社會、個人的健康責任落實,健康促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普及,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大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繼續完善,疾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任務全面完成,填平補齊公共衛生體系短板,現代化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靈敏高效,基層“網底”愈加穩固,平戰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更具韌性和彈性,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堅強可靠。
醫療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基本形成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持續推進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逐步完善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核定以及內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辦法,形成適合我市醫療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進一步加快醫療集團組建工作步伐,廣泛開展遠程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最佳化完善,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進一步深化縣鄉醫療體系一體化管理,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形成,醫療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進程加快,中醫藥服務體系特色優勢充分發揮,縣域內就診率不斷鞏固提升。
2.具體指標
“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改革與發展指標
3.遠景目標。到2035年,高質量建成健康邵陽,衛生健康事業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建立起與邵陽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衛生健康治理體系,人民身心健康素質全面提升,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左右,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省一流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第三章  工作重點和任務
第一節  全面深化健康邵陽建設
1.全方位干預健康問題
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健康科普規範化管理,建立健康科普專家庫及資源庫,健全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制度。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推進醫療機構落實健康教育及促進工作。廣泛宣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識,引導民眾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加大“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各類體育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全民健康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國土空間控制總體規劃和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持續開展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及《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健康湖南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關於加快推進全市無煙黨政機關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實現全市無煙黨政機關覆蓋率到2021年底達70%,到2022年底達100%的目標。繼續推進健康促進縣(市區)建設,完善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監測體系,規範實施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到2025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及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左右,健康促進縣市區占全市總數的50%以上。
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以及環境影響因素監測。聚焦體系和能力建設,聚焦管理與運行機制,充分發揮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牽頭作用,進一步明確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和監測技術機構的工作職責,規範各級監測報告、信息通報、組織保障和工作流程,綜合運用食安委年度評議考核制度,推動落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衛生行政部門統籌組織責任、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具體承辦責任和醫療機構報告責任,構建全市“食源性疾病監測縣鄉村一體化”工作格局。加強飲用水、空氣、土壤等環境健康影響監測與評價,深入開展環境污染與疾病關係、健康風險預警以及防護干預研究,積極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完善飲用水水質監測網路,保障飲用水安全。加強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積極預防控制道路交通傷害、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
科學促進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加大對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推進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及心理健康人才培養工作,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及其功能,建立縣、鎮、村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心理健康服務行業規範化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服務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強化精神衛生中心的職能,健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體系,深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程服務管理,加大患者救治救助力度。加強精神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社區全面提供心理諮詢、篩查和轉介等工作。以抑鬱症、焦慮症等常見精神障礙為重點,開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動,提升公眾心理健康素養。倡導精神衛生社會參與。
2.最佳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人口監測,健全常態化人口監測預警機制,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加強性別比綜合治理,最佳化人口結構。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計畫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體系,維護好計畫生育家庭合法權益。推進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和母嬰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規範發展多種形式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保障嬰幼兒身心健康。
促進婦女兒童健康。為孕產婦提供覆蓋生育全過程的基本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加強婚前、孕前、孕產期、新生兒期和兒童期中西保健工作,特別是孕產期中醫適宜技術的保健干預,建立新生兒及兒童致殘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篩查、診斷、干預一體化工作機制,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大兒科醫生培養力度,強化對全科醫生兒科常見病、兒童保健適宜技術等技能培訓,加強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落實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提升婦女生殖健康服務能力,繼續推進適齡婦女“兩癌”檢查項目,持續關注婦女孕期、產後心理健康。到2025年,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在現有基礎上持續下降。
加強青少年身心健康建設。加強中國小校衛生工作,推進現有中國小衛生保健機構建設,加快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片聯繫中國小校制度。落實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完善傳染病防控預警機制,有效防治結核病、愛滋病等傳染病。健全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機制,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開展學生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做好齲齒、肥胖等常見病防治以及心理健康服務,推進醫教機構協同結合,開展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識別干預,開設學生患者就診綠色通道,建立心理危機干預的支持協作機制。嚴格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加強對學生的營養管理和營養指導,保障學生在校用餐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
促進健康老齡化。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最佳化老年醫療與養老服務資源配置與布局。加快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開展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區、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工作。到2025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實施老齡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推動老年醫學科發展,開展中醫特色老年養生保健康復、護理服務,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到2025年,全市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三級中醫醫院設定康復科的比例達到75%以上。組織實施城鄉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推廣“兩院一體”模式,重點提升社區醫養結合能力,利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等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社區鄉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推進安寧療護試點工作,推動相應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加強職業健康保護。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治理,推進企業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等相關法定責任和義務。健全職業病危害申報、職業病報告、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等制度,到2025年,重點行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5%。嚴格落實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以及治療康復等管理措施。強化職業健康監督執法,督促職業健康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履行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工作,建設單位履行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手續。加大職業病救治保障力度,在重點行業實施重點職業病工傷保險擴面專項行動。繼續實施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完善無責任主體塵肺病農民工救治救助機制。
3.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
加強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加強傳染病監測、疫情研判和預警,有效應對新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熱、麻疹等重點傳染病疫情。積極防範輸入性突發急性傳染病,強化重大動物源性傳染病的源頭治理。繼續實施國家免疫規劃,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5%,探索建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機制和預防接種責任保險機制。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加強愛滋病檢測、抗病毒治療和隨訪管理,全面落實臨床用血核酸檢測和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將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建立結核病防治綜合服務模式,加強耐多藥肺結核篩查和監測,規範肺結核診療管理。有效應對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等急性傳染病疫情。加強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加強鼠疫、黃熱病等傳統烈性傳染病和寨卡病毒病、中東呼吸綜合症、伊波拉等新發傳染病的防控。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使其不再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點問題。
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治策略。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完善政府主導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協調機制,制定實施全市慢性病防控規劃和行動計畫,將慢性病防治重點從“疾病治療”轉移到“危險因素控制”,從醫院下沉到社區。基本實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預全覆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癌症、腦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診早治適宜技術納入診療常規。實施高危人群首診檢測肺功能,將肺功能檢查和骨密度檢測項目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
4.完善健康邵陽行動推進機制
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建立健全健康邵陽行動的組織體系、政策體系、責任體系、工作體系,構建跨部門跨區域全局性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強社會組織動員,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建立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格局。完善覆蓋市、縣兩級的監測網路,科學制定並動態完善監測指標體系以及評價考核機制。強化過程管理,依託信息化手段,創新評價方法,引入並完善第三方評價機制,提高健康邵陽行動考核評價的指導性、科學性和權威性。推動將考核結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確保健康邵陽行動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第二節  構建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1.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進一步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全面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依託三級甲等醫院,通過資源最佳化整合,重點建設多所湖南省高水平醫院,打造區域醫療服務中心。加強市、縣、鄉鎮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建設,繼續推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重點建設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到2025年,進一步最佳化15分鐘城市健康服務圈、30分鐘鄉村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強化縣級醫院的骨幹支撐和城鄉紐帶作用,推動50%以上的縣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達到三級綜合(中醫)醫院建設標準,推進縣級重點專科和專病中心建設,重點加強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等薄弱專科及緊缺專業臨床專科建設,有效承擔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症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等任務。
2.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加強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落實,聚焦補償運行、監管評價、費用控制、醫保支付等關鍵機制建設,制訂醫院章程,促進醫院規範內部管理、最佳化服務。全市公立醫院全面完成章程制定,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核定以及內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辦法,利用降低藥品耗材費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增加的醫院可支配收入,建立與醫療服務收入相匹配的薪酬制度。深入推進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在完成對轄區內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基礎上,啟動實施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並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改革補助資金及其負責人薪酬核定的重要依據。強化對績效考核結果的套用,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3.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
對全市12個縣市區服務人口多、服務能力強的中心鄉鎮衛生院進行建設,使其建設成為縣域內的醫療副中心,達到二級綜合性醫院水平。完成全市部分社區醫院、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要求。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深入開展,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制度,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大投入,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培養引進和設施設備更新。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推動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責任制,逐步實現簽約服務。通過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引導民眾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模式。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遠程培訓、遠程預約等服務。充分利用醫療集團、醫共體、對口支援等條件,與上級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形成相對穩定、緊密銜接的雙向轉診渠道。
4.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梯度功能定位,科學建立分級診療病種目錄和轉診標準,建立不同級別醫院之間、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續性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實現醫療衛生機構間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推進不同級別、類別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綜合運用行政管理、績效考核、醫保支付和費用控制等措施,引導三級公立醫院提高收治疑難疾病、危急重症占比,分流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患者。加快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制度,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承擔公立醫院的普通門診、康復和護理等服務。繼續推廣終末期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患者“縣治、鄉管、村訪”分級診療模式。有效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建設,逐步實現格線化布局管理,深化醫保方式、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供應保障等協同改革,提高區域醫療衛生服務整體效能。支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入醫療集團建設,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防病治病體系。繼續鼓勵三級綜合醫院牽頭組建各種形式的醫療集團,將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納入醫療集團。到2025年,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制度體系和發展模式基本定型,縣域就診率保持在90%以上。
5.最佳化醫療服務水平
鞏固醫療服務行動計畫成果,進一步改善民眾看病就醫體驗。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最佳化預約門診以及導診、分診服務,完善入、出、轉院流程。推行日間服務,提高日間手術比例,鼓勵公立醫院設定日間病房、日間診療中心,提供日間化療等服務。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一站式服務等服務模式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和推進全市醫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新生兒和兒童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設,建立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醫務人員職業幸福感,從待遇保障、發展空間、工作環境等方面入手,改善醫務人員辦公室、值班室、休息室和工作餐條件,為醫務人員全身心投入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6.強化醫療質量管理
加強市級質控中心建設,建立起覆蓋醫療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規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以及醫療質量控制動態監測和反饋機制。加強診療行為管理,建立診療指南、技術規範和臨床路徑等數據信息庫,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促進合理醫療檢查,提高醫用耗材臨床套用規範化水平。加強臨床合理用藥,加強用藥監測和合理用藥考核,做好抗菌藥物、抗腫瘤藥物、重點監控藥物等臨床使用管理。加強藥師隊伍建設,完善藥學服務相關規範。積極開展“平安醫院”建設,健全化解醫療糾紛的長效機制,強化患者安全管理,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7.提升醫養機構服務能力
以公立醫院為支撐,開展“五個龍頭+三個層次”醫養結合服務。建立醫養融合發展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推進二級以上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建立完善可持續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大力推動養老機構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能力;鼓勵二級及以下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為針對高齡、重病、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康復護理服務需求的醫養結合機構;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依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轄區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務制度,推行簽約服務,與有意願的老年人建立契約服務關係,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到2025年,以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醫養結合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服務網路基本形成。
第三節  全面提升公共衛生防護能力
1.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推進邵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檢測綜合大樓新建項目建設,實施12個縣市區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改善基礎條件,提升監測分析、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核心能力,強化業務指導、人才培養、科研教學等職能職責,完善拓展服務項目。按照中央編辦標準科學核定並落實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編制,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占編制總額的比例,最佳化專業人員職稱結構。健全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足額保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本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經費支出。
2.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和能力。提高衛生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完善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品種目錄,建立儲備需求動態清單,採取委託醫藥儲備企業和定點救治醫療機構代儲,實物儲備和契約儲備並行的方式;邵陽市中心醫院、邵陽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作為全市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應存儲滿足10天滿負荷運轉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加強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生產協同與風險預警。健全應急培訓、演練機制,完善應急狀態下動員回響、區域聯動和人員調集機制。合理布局若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中心,健全傳染病院前急救轉運體系,增強全市急救站點和負壓急救車等設備配置,按照規劃和建設標準,每個街道(鄉鎮)至少設1個標準化急救工作站。
3.強化基層和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
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等設施建設,通過“縣管鄉用”等方式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公共衛生醫師,落實基層“哨點”職責。鄉鎮(街道)及村(社區)設立或明確公共衛生管理機構,建立健全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協同聯動機制。健全醫療機構感染防控體系和管理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專(兼)職感染管理人員。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定或明確管理公共衛生工作的科室,推動在縣域醫共體內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與公共衛生機構協作工作機制,推動醫防機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
4.增強傳染病早期監測預警能力
統籌整合公共衛生信息資源,建立全市公共衛生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最佳化症候群、疾病及其危險因素、聚集性病例、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預警機制,改進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機制。完善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學校等場所監測哨點建設,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健全信息報告、風險評估和發布制度,加強實時分析、集中研判、精準追蹤,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
建立分層分級分流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體系,實施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布局建設邵陽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加強各縣市傳染病樓或獨立病區建設,加強各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核酸檢測實驗室以及重症、呼吸、麻醉、感控等相關學科建設,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專業技術隊伍,加強應急儲備和日常實戰演練。加強血液供應保障體系建設,規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建立重大疫情醫保基金提前預撥機制,健全重特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以及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根據國家要求落實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有針對性免除醫保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制性條款。
6.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依託健康邵陽行動,以建設衛生強市、打造健康邵陽為主題,以促進城鄉環境衛生改善和人民身心健康為目標,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衛生防病工作的落實,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推廣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公勺公筷、科學佩戴口罩等健康生活習慣。規範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推進衛生城市、衛生鄉鎮(縣城)、衛生村和文明衛生單位創建,積極開展健康企業、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創建工作。到2025年,力爭實現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達到2個、國家衛生縣城達到2個、省級衛生縣城達到100%、省級衛生鄉鎮達到10個、市級衛生鄉鎮達20%,建成一批健康企業、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
第四節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1.完善中醫藥醫療服務體系
建立以邵陽市中醫醫院為龍頭,邵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各縣市中醫醫院、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骨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制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網底,社會辦中醫機構為補充,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康復和公共衛生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供覆蓋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到2025年,完成邵陽市中醫醫院岐黃綜合大樓建設,把邵陽市中醫醫院建設成為中醫藥特色鮮明的省級中醫區域醫療中心;積極爭取把邵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納入全國“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範圍;將邵東市中醫醫院建設成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隆回縣、武岡市、洞口縣中醫醫院建設成為三級中醫醫院。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均設定中醫藥科室;鼓勵二級婦幼保健院和二級專科醫院設定中醫藥科室。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醫療機構,積極推動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規範建設。鼓勵中醫專業技術人員開辦中醫診所、中醫備案診所,鼓勵名老中醫下沉到基層開辦名醫工作室、中醫診所,積極推進中醫執業醫師多點執業。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醫養結合事業,鼓勵社會資本興辦中醫康復醫院、中醫醫養結合機構。推動“網際網路+”中醫醫療。大力發展中醫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
2.組織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
深入推進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縣市公立中醫醫院要與轄區內的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醫療聯合體或特色專科聯盟,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充分發揮市級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中心和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的作用,加強對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培訓和指導,對各縣市區鄉鎮及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全覆蓋。到2025年邵東市、武岡市創建成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隆回縣、邵陽縣、新寧縣創建成為省級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20%建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中醫館納入省級質量提升工程。全市三級中醫醫院均開設中醫特色護理門診、中醫經典病房。70%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可以提供中醫藥服務。
3.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
加強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到2025年,培養造就省市級名中醫40名左右,推進傳統師承教育學習,建立省市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培養繼承人200人左右。落實各項引進、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政策。大力開展農村訂單定向中醫類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訓、“西醫學習中醫”人才培訓以及中藥和護理人才培養工作。建立市級傳統知識收集整理基地,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制度,弘揚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挖掘民間診療技術和方藥,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鼓勵名老中醫坐診教學,探索開展名老中醫診所會診試點。實施中醫藥“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邵東市“廉橋中藥材市場”優勢,加強我市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對外宣傳,探索擴大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有效途徑;創造條件吸引外地中醫藥人才;鼓勵引進外資合作開發有獨特療效的中醫醫療技術及中藥新藥和新劑型。
4.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加強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在中醫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知識與技能培訓中增加治未病服務內容。大力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方法,推廣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升公民中醫藥文化素養。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立治未病科室,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15箇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
5.發揮中醫藥在衛生應急和疾病防治中作用
加強三級中醫醫院急診、ICU、呼吸、感染、公共衛生等科室建設和二級中醫醫院ICU、急診科、公共衛生科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應急救治能力。到2022年,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均組建一支“平戰結合”的中醫應急醫療隊,建立中醫藥應急物資和設施設備儲備制度;實施中醫藥康養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所有縣級公立中醫醫院均設定老年病科、康復科。鼓勵中醫醫療機構提供安寧療護、臨終關懷、養老護理等服務,更好發揮中醫藥在養老機構中的作用。
第五節  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1.推進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將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與分級診療、醫療集團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性病管理、健康扶貧等有機結合,強化國家基本藥物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促使醫保在藥品供應保障中發揮作用。不斷提升基藥、低價藥的臨床使用比例。
2.開展藥品使用監測預警和臨床綜合評價
依託各級衛生健康信息平台,積極與省藥品集中採購平台對接,建立藥品使用監測模組,按要求收集配備品種、使用數量、採購價格、供應配送等信息,以基本藥物為重點,開展臨床監測。重點加強基本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強化藥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對重點監測藥品信息實施動態管理,加強數據分析利用,為藥品供應保障、合理使用、醫保支付等政策制定提供循證依據。公立醫療機構要結合技術特長和自身需求,重點對基本藥物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開展綜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套用於藥品採購目錄製定、藥品臨床合理使用、提供藥學服務、控制不合理藥品費用支出等方面。重點圍繞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實施和全面落實基本藥物制度新政策,加強對基本藥物使用情況的評估。
3.加強藥事管理
加強醫療機構藥品配備管理。推動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1”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X”為非基本藥物。強化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作用,成立市級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提供相應技術支持。強化藥品合理使用。包括加強醫療機構藥品安全管理、提高醫師臨床合理用藥水平、強化藥師或其他藥學技術人員對處方的審核、加強合理用藥管理和績效考核4方面措施。拓展藥學服務範圍。強化臨床藥師配備,鼓勵醫療機構開設藥學門診。規範電子處方在網際網路流轉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的管理,電子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人員必須採取電子簽名或信息系統留痕的方式,確保信息可追溯。加強藥學人才隊伍建設。在醫療服務價格中統籌考慮藥學服務的成本和價值,激勵藥學人員在促進合理用藥、減少資源浪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醫療機構應在藥師薪酬中體現其技術勞務價值。醫保部門將藥師審核處方情況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體系。
第六節  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
1.落實落地“六個統一”
一是統一基本政策。貫徹實行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進一步規範全市醫保待遇保障政策,確保全市執行統一的基本政策。二是統一參保籌資。推進全民參保登記,加大征繳力度,全力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三是統一基金管理。醫保基金按照“統一收支、統一預算、分級管理、統籌使用”的原則,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保障基金運行安全。四是統一業務流程。完善經辦機構保障機制,整合經辦機構資源,建立與醫療保障制度和統籌層次相適應的經辦服務體系,推進醫療保障公共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五是統一醫療服務。全市執行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等三大目錄,完善醫保目錄、協定、結算管理,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和醫保準入談判制度。六是統一信息系統。按照“統一、高效、兼容、便捷”的原則,充分依託現有信息系統,加強信息共享,進一步推進全市醫保信息系統建設。
2.最佳化醫保支付機制
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科學確定基本醫保支付範圍,將符合臨床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適宜的新增診療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簡化最佳化醫藥機構醫保定點申請、專業評估、協商談判程式,將符合醫保定點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協定管理範圍。貫徹執行《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切實加強和規範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完善定點醫藥機構履行協定考核辦法和退出機制。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健全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協商談判機制,科學制定總額預算。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廣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醫療康復、慢性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按床日付費、門診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開展醫保付費效能評估,促進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合理必要的基本醫療服務。
3.堅持統籌協調,推進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改革
大力推進藥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縱向涵蓋國家、省際聯盟、省級、市級聯盟各個層次,橫向包括藥品、高值醫用耗材、普通檢驗試劑各個領域,逐步實現常態化集中帶量採購。落實落細配套措施,確保供應正常、採購有序,確保降低患者醫藥費用負擔。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總體原則,建立靈敏有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堅持目標導向,持續最佳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合理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監測和評估制度,確保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科學合理和平穩有序。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統一、規範全市醫療服務價格標準,落實醫療服務價格目錄,建立醫藥價格信息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度。
4.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機制
持續高壓打擊欺詐欺保。堅持“監管覆蓋率100%、違約行為查處率100%、舉報線索查處率100%”的工作要求,繼續保持高壓態勢,維護基金安全。加強醫保基金監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依法依規監管能力,建立獨立、高效、專業的執法隊伍,充分發揮社會三方力量監管作用,建立醫保基金監管專家庫,做到“人防、技防、社防”相結合。加強部門聯動。適應醫保管理服務特點,健全完善部門間相互配合、協同監管的綜合監管制度,推行格線化管理。推進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健全協同執法工作機制。對查實的欺詐欺保行為,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職責許可權對有關單位和個人從嚴從重從實處理。全面落實基金安全責任制。加快建立經辦機構內控制度,全面梳理基金內控風險點,完善經辦流程控制,管控評估等管理機制,將基金監管執法延伸到醫保經辦機構。
5.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建立統一規範的醫保公共服務和稽核標準體系,積極探索醫保經辦監管法人治理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服務下沉,實現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規範和加強與商業保險機構、社會組織的合作,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醫保管理協作機制,全面實現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完善“網際網路+醫療”醫保服務管理。打造智慧醫保新模式,推進醫保電子憑證套用,實現醫療保障一站式服務、一視窗辦理、一單制結算。積極推進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網上辦理,推廣醫療電子票據的使用,逐步實現手工醫療費用報銷網上辦理。創新醫保結算模式,利用醫保電子憑證“實名+金融支付功能”開展診間結算、床邊結算,試點信用就醫、無感支付,打造舒心就醫新流程。
第七節  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1.加強衛生專項人力資源建設
完善衛生專項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使用制度,基本建成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標準化、規範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基層衛生人才隊伍水平。進一步加大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力度,滿足社會對中醫藥各類人才的需求。加強全科、兒科、產科、精神科、病理、護理、助產、康復、藥物依賴診療、心理健康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加大公共衛生、臨床藥師、衛生信息化複合人才培養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推進衛生管理人員專業化、職業化。引導學校適應健康服務產業發展需要,加大養老護理、康復治療、心理諮詢等健康人才培養力度。
2.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構建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完善醫學研究科研基地和重大項目布局。圍繞我市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加強市級醫學重點學科群和重大疾病研究。大力加強醫學領域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市級科技創新中心、臨床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強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機構建設。培育和建設市級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糖尿病和老年病等臨床醫學和醫學科研數據示範中心。加強科衛協同,促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有效提升基礎前沿、共性關鍵、社會公益和戰略高科技的研究水平。
3.強化法治建設
全面加強和完善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建設,加快構建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法規規章體系。加強行政規範性檔案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深化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領域“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包容審慎有效的監管機制,最佳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持續最佳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強和改進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深入推進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法治建設工作和“八五”普法工作,進一步健全普法工作機制、明確普法工作任務、創新宣傳教育方式。
4.強化行業綜合監管
建立健全多元化監管體系,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參與的綜合協調機制,強化信息互通共享和上下聯動監督執法。壓實醫療機構自我管理主體責任,健全依法執業、規範服務、醫療質量和安全、行風建設等管理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共治。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協調和督察機制,推進多部門聯合執法和綜合治理,加強醫療衛生全行業全過程監管。加強衛生健康執法隊伍建設和機構能力建設,完善規範化行政執法機制,進一步實施醫療衛生行業行政執法公示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健全和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繼續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對重點行業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健全依法聯合懲戒體系。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定期公開相關信息。強化鄉鎮(街道)對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督、協管職能與考核。建立綜合監管結果協同運用機制,統籌運用監管結果。
5.加強項目申報和儲備
認真梳理衛生健康領域項目建設需求,全面摸清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建立健全全市衛生健康項目庫,合理確定項目布局,編報儲備項目。加強部門協調,推動財政部門將公共衛生項目優先納入申報方案,爭取更多財政支持衛生健康項目建設。尤其是針對今年以來醫療衛生領域在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積極組織各縣市區、委直屬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聚集疾控、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應急等方面投向,謀劃儲備一批管即期、慮遠期的彌補我市醫療衛生領域短板的項目。
6.推進信息化建設
依託“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有效整合利用當前衛健系統網路、軟體、安全、儲存等資源,建立統一高效、透明公開、使用便捷、實時監管的衛生信息系統,依序推進電子居民健康卡、醫療集團建設、家庭醫生簽約、遠程醫療、雙向轉診、慢病管理、婦幼健康、院前急救、計畫免疫9個信息化運用服務。建設採集、整合、利用、共享為核心的“智慧健康”平台。真正實現“惠政、惠民、惠醫”和“統一、共享、開放”的目標。項目建設範圍為邵陽市7縣2市3區,涉及轄區內的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和基層衛生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周期預計為24個月,投資規模約7000萬元。
7. 完善血液供應保障機制
完善無償獻血組織網路建設和工作機制,強化對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職責,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提高民眾知曉率,完善血液保障長效機制。推進采供血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完善市中心血站業務大樓及設備建設,深入推進獻血屋人、財、物等全方位屬地化管理和規範化建設,提前預留獻血屋設施空間。加強臨床用血的管理和監督,嚴格血液使用準入制度,所有臨床用血機構輸血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加快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血液及相關製品套用全過程管理,進一步推動醫療機構科學合理用血。
第八節  加快健康產業發展
1.大力發展社會辦醫
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醫療服務模式改革和醫療資源結構調整,按照“放管服”改革有關要求,精簡最佳化行政審批流程,縮短執照辦理時間,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護理、康復、精神衛生、中醫等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的醫療機構。加大社會辦醫項目推介,推動社會辦醫項目落地,不斷提升社會辦醫發展層次、質量和水平,加快構建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格局。制定和調整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規劃,為社會辦醫療機構留足發展空間。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結合服務對象和服務半徑等綜合因素,新增和調整醫療資源優先保障社會資本進入。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並在準入、申請許可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優惠照顧。鼓勵和支持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深度合作,探索建立醫養、養護、醫護等多元合作模式,以及老年人診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的一體化協作、運行機制。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可申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醫院、臨終關懷機構等,對符合條件的公平公正公開地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
2.拓展健康服務新業態和新領域
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諮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慧型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套用服務等發展。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打造有品牌優勢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諮詢服務。加大健康產業投融資支持力度,推動健康服務業對接資本市場,支持健康服務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健康服務企業的信貸支持。對引進的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高層次人才可給予研發經費資助和股權投資支持。
第四章  政策保障與組織實施
第一節  強化政府主體責任
要從全面推進健康邵陽建設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科學部署,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協調、可持續發展。建立完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對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督導檢查。各級黨委政府要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績效考核指標,對主要指標設定年度目標;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自身在健康事業發展中的職責,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科學合理配置公共資源,認真組織落實,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順利開展。
第二節  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體的資金保障機制
完善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進一步明確政府、社會、個人的衛生健康投入責任,建立健全合理分擔機制。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建立科學、穩定、適應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發展、符合區域經濟實力的多層次投入與增長機制,新增政府投入重點用於支持基本醫療、公共衛生、農村和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確保“十四五”期間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逐年增加。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對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投入,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康養、兒童、護理等緊缺的專科醫療機構,滿足民眾多元化、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第三節  加強宣傳交流
進一步擴大健康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與省內外先進地區的交流合作,大力引入市外資本和優質醫療資源,鼓勵市內醫療機構與省外、國外醫療機構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做好部門協調和社會宣傳,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宣傳,增強社會對衛生健康工作的普遍認知,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健康邵陽建設宣傳引導力度,建立政府主導、部門主抓、鄉鎮街道主責的宣傳機制。大力弘揚和踐行衛生健康職業精神,切實促進職業道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樹立衛生健康行業良好形象,為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第四節  加強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
建立科學的規劃實施過程監測評估指標體系,成立專門的評價工作小組。建立健全考核機制與反饋機制,對各衛生與健康相關部門實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嚴格考核體制,具體工作實施環節實行觸覺敏銳、全面聯動的工作反饋機制。科學制定考核內容及實施細則,全面推進考核的合理化、規範化;不讓考核流於形式,促使考核機製成為推進衛生與健康工作進一步完善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建立“手續簡、戰線短”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反饋機制及“健康影響綜合評價”制度,強調反饋和相關調整的及時性,問題發生時,確保最短時間反饋並及時解決。

解讀

現對《邵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邵陽“十四五”建設規劃〉的通知》(邵市政辦發〔2021〕26號),以下簡稱《規劃》,做如下解讀:
一、制定《規劃》的必要性
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中國建設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2020年12月,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納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內容;2021年5月召開的全市推進健康邵陽建設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凸顯出人民健康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中的基礎性地位,同時也給衛生健康事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制定《規劃》的主要依據
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
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健康湖南“十四五”建設規劃>的通知》(湘政辦發〔2021〕48號)。
三、《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規劃部分分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部分。
(一)總體要求
《規劃》明確了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中國戰略為統領,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為根本目的,以實施健康邵陽行動為總抓手,統籌衛生健康、醫療保障事業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著力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銜接、與人民民眾健康需求相適應、與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相匹配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制度。
《規劃》明確了五個基本原則:一是以人為本,健康優先;二是關口前移,預防為主;三是需求導向,改革創新;四是最佳化要素,提質增效;五是統籌兼顧,均衡發展。
《規劃》重點明確了四大發展目標:一是健康邵陽行動有效實施,“大衛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加速形成;二是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繼續完善,疾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三是醫療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基本形成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四是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最佳化完善,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重點任務
《規劃》從八個方面提出了加快健康邵陽建設的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深化健康邵陽建設。包括全方位干預健康問題、最佳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完善健康邵陽行動推進機制等內容;
二是構建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包括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及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最佳化醫療服務水平、強化醫療質量管理、提升醫養機構服務能力等內容;
三是全面提升公共衛生防護能力。包括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強化基層和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增強傳染病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等內容;
四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包括完善中醫藥醫療服務體系、組織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衛生應急和疾病防治中作用等內容;
五是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包括推進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開展藥品使用監測預警和臨床綜合評價、加強藥事管理等內容;
六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包括落實落地“六個統一”、最佳化醫保支付機制、推進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改革、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機制、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等內容;
七是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包括加強衛生專項人力資源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強化法治建設、強化行業綜合監管、加強項目申報和儲備、推進信息化建設等內容;
八是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包括大力發展社會辦醫、拓展健康服務新業態和新領域等內容。
(三)保障措施
為了有效推進健康邵陽建設工作,《規劃》從四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強化政府主體責任;二是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體的資金保障機制;三是加強宣傳交流;四是加強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