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信息
2022年10月31日,湖南省中醫藥局、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林業局、省市場監管局、省藥品監管局聯合制定了《湖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2022-2025年)》。
內容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湘發〔2020〕13號)《湖南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實施方案》及《湖南省中醫藥“產業振興”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檔案精神,推進實施中醫藥強省戰略,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湖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和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部署要求,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以建設健康湖南為目標,以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充分挖掘湖湘中醫藥特色和潛力,創新服務模式,鼓勵多業態與多元投資,加快市場培育,形成完善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鏈,實現我省中醫藥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聚焦需求,提升供給。聚焦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在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豐富中醫藥健康產品與服務供給,拓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新領域及新業態,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可及性。
傳承精華,創新驅動。遵循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理念,深化中醫藥健康服務機制體制改革,加強湖湘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實現中醫藥健康服務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
多產聯動,融合發展。加強中醫藥與養生、康復、文化、旅遊等產業的融合,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以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模式為引導,推動多產聯動,實現中醫藥健康服務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
政府引領,市場主導。發揮政府在規劃引領、政策引導、制度建設和行業監管等方面的作用,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
(三)總體目標
立足湖湘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基礎,最佳化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格局,補齊短板、創新模式,全面提升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水平。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內容更加豐富,產業結構更加最佳化,產品形式更加多樣,中醫藥保健、診療、康養等特色技術更加高效,全民中醫藥養生保健素養顯著提高,全省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邁入新時期。
二、主要任務
(一)傳承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
1.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加強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中醫康復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建設。推廣20-30箇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打造健康體檢、健康管理、中醫調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動康復醫院設定傳統康復治療室。針對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20-30箇中醫康複方案。推動醫療服務從注重疾病治療向注重健康維護轉變。鼓勵縣級中醫醫院探索建立“縣-鄉”中醫養生保健一體化服務,推動中醫養生保健向基層延伸。
2.支持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範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3-5家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支持中醫藥健康服務企業拓展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健康管理等特色健康服務。支持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範經營及創新發展,推動中醫經絡推拿館、古方養生會所、太極運動館、足浴理療店等非醫療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建設,大力發展治未病、康復等服務,構建中醫藥健康服務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3.培養中醫藥養生保健特色人才。支持省內中醫藥高等院校開設中醫養生保健、藥膳食療等健康服務相關專業,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成立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培訓基地,促進校企合作辦學,培養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急需的技能型、適用型人才。完善中醫藥膳營養師、養生保健師等健康服務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管理方式,推動省內中醫藥相關行業協會、學會及企業承擔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職業(工種)等級認定工作,建立適應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舉辦中醫養生保健、健康管理等職業技能競賽,培養職業技能能手。
4.規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技術支撐作用,制定湖南省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範,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服務目錄、服務規範和操作規程,探索建立標準化中醫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形成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的中醫健康干預方案或指南(服務包)。規範非醫療性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5.創新中醫特色健康評估與干預技術。支持省內中醫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以及康復理論方法研究。運用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將中醫藥特色優勢與健康管理、康復醫學相結合,研發一批慢病、亞健康等智慧型化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評估及干預技術,開發一批中醫藥養生保健、治未病等保險產品,構建集健康服務、健康管理、健康保險於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
6.培育中醫養生保健多業態。推動太極拳(劍)、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馬王堆導引術等傳統養生運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推進傳統養生運動與休閒體育、信息技術融合,建設中醫養生保健信息服務平台,打造中醫養生保健智慧雲。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提供高水平、便捷化、個性化中醫養生運動方案,培育新型多業態中醫養生服務。
(二)創新研發中醫藥健康衍生產品
7.建設中醫藥健康科技創新平台。加強對按照傳統既是中藥材又是食品物質的研究和試點工作。鼓勵省內中醫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產品研發,發揮“中部地區·區域性營養創新平台”引導作用,在藥食同源、藥膳食療等領域,支持建設1-2個省級中醫藥大健康產品研發平台,開發1-2個基於食藥營養的慢病智慧管理系統。推進省內中醫藥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協作,支持建設中醫藥健康產品孵化中心,加快產品研發和轉化。
8.研發中醫藥健康養生保健產品。整理古今醫藥文獻,加強中醫藥養生保健產品配方規律研究,挖掘中醫藥在養生、保健、食療等方面的獨特價值。以湘蓮子、湘黃精、湘銀花、靖州茯苓、龍牙百合等湘產道地中藥材為基礎,凝練“湘九味”等品牌內涵,開發40-50個保健食品、藥食同源產品、特醫食品,研發60-80個功能性藥膳、藥飲、藥浴、藥妝(特殊化妝品)等中醫藥健康產品,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9.開展藥膳飲食“三進行動”。制定全省藥膳標準和目錄,根據時令節氣、不同體質人群、青少年生長、慢病防治等因素制定30-40個藥膳食療技術方案,開發一批藥膳預製餐,推出一批個體化的藥膳配方,推動藥膳飲食進餐館(酒店餐廳、景區飯店、社區夜市)、進食堂(醫院營養食堂、學生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進家庭(家庭廚房)。定期組織開展藥膳科普知識講座和藥膳食療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推廣食療食補食養理念。針對餐飲機構從業人員培訓一批具有藥膳知識與服務理念的專業廚師。
10.研製中醫智慧型診療康養設備。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研發中醫預防、檢測、診斷、保健、康復系列設備,重點開發新型智慧型化脈診設備、經絡檢測治療設備、舌診設備和睡眠促進設備等中醫醫療器械。利用現代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中醫健康辨識系統、智慧型中醫體檢系統等中醫健康辨識與干預設備。
11.打造湖湘中醫藥健康服務品牌。依託中醫藥企業做好中醫藥健康產品品牌設計及內涵延展,凸顯中醫藥健康產業優勢。利用各類媒體推介省內中醫藥健康衍生產品。開展“湖南省十佳藥膳餐飲企業”“湖南省五好養生中藥飲品”“湖南省三優中藥化妝品”評選,打造5-10個知名中醫藥“網紅”健康產品,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品牌。
(三)融合發展中醫藥文旅康養產業
12.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平台。提升中醫藥文化內涵,創建2-3個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1-2個國家級、4-5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在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實現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全覆蓋。開通中醫藥科普微信、微博,建設中醫藥文化科普網站、欄目或頻道,運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及社交網路、電子閱報欄等新技術新手段,擴大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範圍。
13.推進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傳播行動。挖掘、推廣馬王堆養生文化,開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巡講,普及中醫藥健康養生保健知識。創作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精品,製作音像作品,將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內涵轉化為便於民眾理解、掌握和套用的養生方法。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實施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傳播行動。鼓勵少數民族地區弘揚土家醫、苗醫、侗醫等醫藥養生文化,支持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養生保健宣傳活動。
14.建設中醫藥康養旅遊特色基地。依託漣源龍山、灰湯溫泉、幕阜山等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和瀏陽大圍山、邵陽豈山、炎陵大院等省級森林康養基地,以及省內“定製藥園”、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基地等,打造森林療養、研學旅遊、溫泉康養等體驗性強、參與度廣的康養旅遊產品。持續推進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康養型研學旅遊基地等示範基地建設,提升中醫藥康養旅遊市場影響力。
15.開發中醫藥康養旅遊精品線路。依託衡陽南嶽衡山、株洲炎帝陵、郴州橘井泉等優秀中醫藥文化旅遊資源,打造30-40箇中醫藥康養旅遊景點(體驗基地),開闢5-8條中醫藥康養旅遊精品線路,建設6-8箇中醫藥康養旅遊特色小鎮。開展中醫藥康養旅遊推廣活動,推介中醫藥康養旅遊精品線路及景點(體驗基地)。在國內外重點旅遊市場推出中醫藥康養旅遊產品,遴選一批中醫藥康養旅遊宣傳大使,鼓勵各地辦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康養旅遊節慶活動,提升我省中醫藥康養旅遊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工作部署,健全政府引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協調解決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可持續發展。各地要結合實際,細化政策措施,制定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
(二)強化政策支持。積極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引導各類社會資金投入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形成財政資金、民間資本、商業保險資金等相結合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在投融資、土地供應、落實稅費優惠、人才培養、政策保障等方面對中醫藥健康服務業予以支持和傾斜。
(三)建立評估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諮詢、標準制定、行業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中醫藥健康服務業規範健康發展。探索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監測檢查評估機制,合理制定各項政策措施,推動行動計畫各項政策落地實施。
(四)營造發展氛圍。多層次、多途徑、多角度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宣傳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開展中醫藥健康服務知識宣傳,普及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認真總結、推廣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果,宣傳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新成效,讓中醫藥更好地惠及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