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中型杖頭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型杖頭木偶戲
- 所屬地區:四川省資中縣
2014年11月,“中型杖頭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2014年11月,“中型杖頭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傳承保護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四川省資中縣木偶劇團獲得“中型杖頭木偶戲”...
木偶戲(中型杖頭木偶戲),四川省資中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資中木偶源於清光緒年間,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製作工藝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製作工藝,集川中、南地區諸多木偶戲班技藝之長,採用瓷泥造型,...
杖頭木偶戲,從唱腔、劇目到表演程式廣受川劇影響,而自身又小巧靈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過了川劇班。諸類型中,尤以杖頭最盛;而杖頭木偶又依造型結構和表演風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種。精...
資中木偶是以中型杖頭木偶為主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據《資州志》記載,資中(資州)中型杖頭木偶戲源於清光緒年間(1877年)。早年間,資中就有“木偶之鄉”之稱,杖頭木偶戲非常活躍。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包括資中在內的...
武漢杖頭木偶戲是一種源於荊楚民間傀儡戲的傳統戲劇,距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戲劇融合了武漢民俗、手工製作技藝、地方劇種、服裝等多方面的傳統文化因素,在弘揚與傳承荊楚文化、繼承發展祖國傳統木偶表演藝術方面極具代表性。文化特徵 武漢...
木偶戲(湖南杖頭木偶戲),流傳於湖南省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偶戲(湖南杖頭木偶戲)的形成起源於湘南、湘西一帶的杖頭“內扦子”木偶,流傳到當下已有大約800 年。後來因為祁劇的產生,給木偶戲帶來了藝術的生機。...
木偶戲(杖頭木偶戲),江蘇省演藝集團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特徵 江蘇省演藝集團木偶劇團,移植、改編、創作了一批以木偶絕活為龍頭的精品力作,形成了“形神兼備、瀟灑俊逸”的藝術風格。在秉承傳統舉功、捻功、走...
洋縣杖頭木偶是以漢調桄桄和秦腔為唱腔、以杖頭木偶進行表演的戲曲劇種,它分布在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一帶城鄉。洋縣木偶戲是以演員操縱木偶人物表演各種動作、以演員唱奏的地方梆子戲。基本內容 洋縣木偶戲是以演員操縱木偶人物表演各種動作...
粵西杖頭木偶戲,中國地方木偶戲。流行於廣東西南部。粵西每個縣、鄉、村幾乎都有木偶戲班,以長頸木偶戲最為流行。長頸木偶又分大小兩種。大中型戲班採用大杖頭木偶,身高一般為2.7尺到3尺;小型戲班和單人班則採用小杖頭木偶,身高...
杖頭木偶戲 杖頭木偶戲是陝西省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2020年9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公布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杖頭木偶戲被列入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中國地方木偶戲。又稱大杖頭木偶、大木腦殼戲。因其偶頭木製而形體大,故名。主要流行於川北一帶,頗受廣大民眾歡迎。清末民國時期最盛。介紹 偶人身高,差不多與人等,約140厘米左右。木偶造型生動,面部各具特色,嘴、眼都能活動...
屏南杖頭木偶戲,福建省屏南縣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杖頭木偶戲於明末時期流入屏南。至清康熙初年,耿精忠在閩舉行反清復明活動,在其未叛之前,其軍隊與戲子散布於各地。由此耿軍中的的杖頭木偶戲傳入屏南漈頭等地...
成都的木偶戲又分大木偶、中型木偶、精木偶(小木偶)和被單戲幾種。大木偶長約1.4米,重約5公斤。雖然體積較大,但動作靈活,表情豐富。可以根據劇情的要求和故事的發展,做出穿衣、點火、喝茶、叩首、舞刀等高難度動作。表演時可與...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專家;金獅獎全國木偶皮影劇(節)目展演評審委員;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木偶製作人才培訓班”特邀授課專家,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特聘授課教師;江蘇省藝術專業高級資格評審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杖頭木偶戲...
江西杖頭木偶戲(寧都縣),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傳統戲劇,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江西杖頭木偶戲(寧都縣)杖頭木偶戲,當地人喊“蚊帳戲”。即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躲於...
這裡的木偶具有“抽菸”、“吐火”、“變臉”等表演絕技,使得資中的中型杖頭木偶傳承人唐友民在藝術界頗有聲名,在外界享有“木偶藝痴”的聲譽。發展過程 資中被稱作木偶之鄉,資中木偶戲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末年光緒年間,就...
揚州杖頭木偶戲是中國戲劇表演形式中最具個性、最具魅力的藝術種類,是中國寶貴的戲劇文化遺產。木偶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誇張而富有美感,“不是真人,勝似真人”,“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方寸之地,演繹萬千氣象,生動活潑...
該木偶高193厘米,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是迄今所發現年代最早、個頭最大的木製偶實物,被稱為中國木偶之最。經考證,萊西是木偶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造型 萊西木偶以杖頭木偶為主,俗稱“撮頭戲”,木偶...
湖南杖頭傀儡戲,中國地方木偶戲。流傳於湖南的各派杖頭木偶戲的總稱。杖頭木偶在湖南盛極一時,並根據地方戲曲被劃分為四大流派:祁陽派,唱祁劇,表演粗獷樸實;衡山派,唱長沙湘劇,表演細膩;龍山派,唱辰河戲和常德漢劇,表演豪放...
陝西杖頭木偶戲)木偶戲(陝西杖頭木偶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偶戲(陝西杖頭木偶戲)”項目保護單位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木偶戲(高州木偶戲),廣東省高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湛,...
漢中木偶是漢水流域陝西漢中市民間的一種傳統戲劇劇種,它的名字叫漢調桄桄杖頭木偶戲。遺產文化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首都北京世紀壇接納了它。在演藝精品薈萃的世紀壇專題展木偶展演廳中,來自世界珍禽朱䴉之鄉的漢調桄桄木偶占...
湖南杖頭木偶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獲得“湖南杖頭木偶戲”保護單位資格。
如皋杖頭木偶戲非遺展演中心,位於如皋花木大世界“盆景大觀”景區,分木偶劇場與杖頭木偶體驗館兩部分,總建築面積近1500平方米。走進沉浸式互動體驗區,這裡有木偶非遺知識展示、經典劇目場景呈現、木偶文創展銷店等區域。觀眾、遊客可以...
北流杖頭木偶戲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北流市。基本情況 該項目類別屬於傳統戲劇,級別是自治區級。傳承保護 2016年11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
整體來說,石阡木偶戲所用的舞台較小,周邊主要以帷幕遮擋,台前懸掛書有漢字的小幅長旗幟,幕後最多可站立四人,表演時要將木偶高舉過頭頂。文化特徵 藝術特色 石阡木偶戲表演時的用具製作精美。石阡杖頭木偶所用的兵器、衣冠、道具等...
如皋杖頭木偶戲是江蘇如皋的文化遺產。2007年,如皋杖頭木偶戲被列入江蘇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皋杖頭木偶戲,興於元、明,盛於清朝跟民國時代,存在光鮮的民族跟處所特點。歷史淵源 明末,從皇宮中逃出一黃姓木偶藝人,落戶如皋...
木偶戲(海派木偶戲),上海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20世紀初,海派木偶戲中的提線木偶戲和布袋木偶戲進入上海娛樂場所。20世紀50年代,來自江浙地區的3個杖頭木偶劇團和5個提線木偶劇團繁榮了上海的木偶戲舞台。上海...
白戲,主要流行於廉江市,是春節期間民俗慶典活動之一。粵西白戲,俗稱“白戲仔”,在廉江城鄉頗為流行,深受民眾的喜愛。粵西白戲,是一種杖頭木偶戲,追溯其起源,始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安鋪鎮已成粵西重要商埠,經濟發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