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任 孫中山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廣東省
香山 (今
中山市 )
翠亨村 人。出生於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
太平天國 的革命事業。
孫中山 早年經歷 投身民主革命1879年(光緒五年),孫中山隨母赴
檀香山 。他的長兄
孫眉 資助孫中山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
中法戰爭 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
中國的思想 ,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
何啟 、
鄭觀應 等有所交往。1892年,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隨後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秘密會社,準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孫中山上書
直隸總督 、
北洋大臣 李鴻章 ,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去
檀香山 ,組織
興中會 ,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1895年2月,在香港聯合當地愛國知識分子的組織
輔仁文社 ,建立香港興中會。同年10月,興中會密謀在
廣州起義 ,事泄失敗。孫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
英國倫敦 曾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後,孫中山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並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具有特色的
民生主義 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孫中山赴日本,結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
鄭士良 到廣東惠州(今
惠陽 )
三洲田 發動起義。義軍奮戰半月,開始頗為得手,後因餉械不繼而失敗。
戊戌變法 以後,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動,孫中山與
康有為 、
梁啓超 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談過合作問題,但因改良派堅持保皇、反對革命,合作未能實現。1904年孫中山在日本、
檀香山 、越南、暹羅(今泰國)、美國等地對華僑及留學生宣傳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在此期間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繫。
創同盟會 創建同盟會與改良派作鬥爭1905年8月,孫中山與
黃興 等人,以
興中會 、
華興會 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
三大主義 。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他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他廣泛傳播
資產階級民主 共和 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孫中山成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他領導的對改良派的批判,為
辛亥革命 的爆發作了有力的思想準備。從1906~1911年,同盟會在
華南 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為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1907年12月
鎮南關起義 時還親臨前線參加戰鬥。各次起義都因缺乏民眾基礎、組織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英勇戰鬥,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特別是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
黃花崗 之役,在全國引起了巨大震動。
推翻帝制 推翻封建帝制與捍衛共和制度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爆發,各省紛紛回響。孫中山在美國得知訊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為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
溥儀 )被迫宣布退位,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
君主專制制度 ,建立了共和國。孫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進步的法令,3月11日,頒布帶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與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後,於1912年2月13日辭去臨時
大總統 職,讓位於
袁世凱 ,4月1日正式解職。此後一年多,孫中山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幹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並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
宋教仁 ,孫中山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
二次革命 ,失敗後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
中華革命黨 ,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
袁世凱復辟帝制 失敗,孫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國內,繼續為捍衛共和制度而鬥爭。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東京與
宋慶齡 結婚。1917年7月,因
段祺瑞 為首領的
北洋軍閥 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為大元帥,進行
護法戰爭 。但孫中山在軍政府內備受軍閥、政客的排擠,不得不於1918年5月辭去大元帥職務,經日本赴上海。第一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南北軍閥都是一丘之貉。從1918~1920年,孫中山完成過去已著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畫。
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1917年
俄國十月革命 勝利,孫中山於1918年夏致電
列寧 和
蘇維埃政府 祝賀
俄國革命 的偉大勝利。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予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評價和支持學生運動。孫中山從1920年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921年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
馬林 ,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1922年4月,又在廣州與蘇俄的全權代表會見,從幻想向帝國主義尋求援助轉而希望聯俄。
1919年8月,孫中山委派
胡漢民 、
朱執信 、
廖仲愷 等人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大力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0月,宣布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孫中山指示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了
桂系軍閥 。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1921年5月,在廣州就任非常國會推舉的非常大總統,接著出師廣西,消滅了桂系軍閥
陸榮廷 的勢力,準備以兩廣為根據地北伐。掌握廣東軍隊統率權的
陳炯明 ,於1922年6月發動叛亂。孫中山脫險後率海軍反擊叛軍,奮鬥50餘日,因待援無望,被迫離開廣州赴上海。
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陷於極為困難的境地,他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
李大釗 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1923年1月,與蘇聯代表越飛發表《
孫文越飛宣言 》,奠定了聯俄政策的基礎,隨即派廖仲愷赴日與越飛談判。1923年1月,表示服從孫中山的滇、桂軍隊將陳炯明逐出廣州,2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重建
陸海軍 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統率各軍,綜理政務。與此同時,逐步加緊改組中國國民黨的準備工作。8月,派出以蔣介石為首的
孫逸仙 博士代表團到蘇聯考察政治、黨務和軍事。10月,聘請蘇聯派來的
鮑羅廷 為顧問;接著,委任廖仲愷、
譚平山 等組成新的中國國民黨臨時
中央執行委員會 ,負責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
確立方針 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了大會。大會通過新的黨綱、黨章,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選出有中國共產黨人參加的中央領導機構。在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為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
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孫中山早期曾努力爭取日、英、法、美等國援助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均無所獲。他在鬥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晚年,他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23年12月,帝國主義各國因
廣東革命政府 截留粵海關關余和要求收回海關主權,集中大批軍艦到廣州河面對孫中山進行恫嚇。孫中山在關餘事件中態度果斷堅決,迫使帝國主義各國在1924年5月應允照付廣東政府應得的關余。1924年10月,孫中山鎮壓了
廣州商團 發動的武裝叛亂。
政治評價 1924年10月,
奉系軍閥 的
張作霖 和直系將領
馮玉祥 聯合推翻
曹錕 為總統的
直系軍閥 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接受邀請,並提出廢除
不平等條約 、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檔案。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發出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
南京紫金山 。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政治上也為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
中華書局 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
第2任 早期活動 張靜江 (1877—1950),名人傑、增澄,
吳興 (今湖州)
南潯 人。21歲時,其父以銀10萬兩捐得二品候補道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任一等參贊,隨駐法公使
孫寶琦 出國。赴歐途中,結識孫中山,提供白銀3萬兩為反清革命活動經費。曾在法國巴黎開設專賣古玩、茶葉、絲綢的通運公司,在美國紐約開設分公司,資助革命活動經費。三十二年在法國參與創辦世界社,出版《新世紀》周報。次年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回國。
1918年“討袁之役”失敗,張靜江又往東京、巴黎,支持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被任命為財政部長。袁世凱死後,回國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與蔣介石交往密切,曾是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的監誓人。1925年,任
廣州國民政府 委員,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在孫中山逝世後召開的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上,又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被稱為“
國民黨四大元老 ”之一。
張靜江 後期 孫中山逝世後,張靜江一直支持蔣介石的反共活動。蔣介石攫取廣東革命政府權力後,應邀由上海到廣州,被推舉為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主席。1927年3月到上海後,與
吳稚暉 等人非法召開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提出“對共黨彈劾案”。後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時主持浙政,負責“清黨”工作。後任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長,旋又被迫辭職。1928年秋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29年,在杭州主持舉辦“西湖博覽會”,曾轟動一時。後因與蔣介石親信陳果夫、黃郛等人衝突,1930年被免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先避居漢口,後經香港赴
瑞士 、美國,寓居紐約。1950年9月3日病死巴黎。
張靜江故居 系其父
張寶 善於1898年所建。故居
中堂 之畫系
謝公展 的手指佳作。兩側是孫中山題寫的一副對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抱柱聯為翁同和所題“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二廳、三廳里陳列著張靜江手書贈陳立夫的“鐵肩擔道義,棘手著文章”對聯。還陳列明代著名書法家
董其昌 手書的《酒德頌》(作者
竹林七賢 之一
劉伶 )板屏六塊,系用銀杏木鐫刻,為國內珍貴文物。
第3任 早年 蔣介石 ,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浙江
奉化 縣人。1887年10月31日(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生。
父
蔣肇聰 繼承祖業經營鹽鋪,1895年病歿。蔣介石由母親
王采玉 撫養成人,幼年入塾,誦讀經史。1903年入奉化鳳麓學堂,兩年後至寧波箭金學堂就讀。1906年初肄業
於龍 津中學堂,4月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結識
陳其美 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年末回國,1907年考入
保定 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習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其間由陳其美引入同盟會,參與反清革命活動。1910年冬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
蔣介石 追隨孫中山 蔣介石投身民主革命獲得孫中山的器重,辛亥革命爆發後,蔣介石回上海,受陳其美指派,率先鋒隊百餘人至杭州,參加光復浙江之役;嗣後在滬軍都督陳其美部任滬軍第五團團長,與陳其美、滬軍第二師師長
黃郛 結拜為“盟兄弟”。
1912年1月,受陳其美派遣,收買歹徒暗殺
光復會 領袖
陶成章 。案發後避往日本,曾辦《軍聲》雜誌。1913年夏二次革命起,在上海參加攻打江南製造局,事敗後隱居上海,10月加入籌建中的中華革命黨,11月再渡日本。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宣告中華革命黨正式成立,蔣介石被派往上海、哈爾濱協助陳其美從事反對袁世凱的革命活動。1916年5月陳其美被刺後,蔣介石奉孫中山命去山東濰縣任
中華革命軍 東北軍 參謀長。不久袁世凱死,中華
革命軍 解散,蔣居上海,與青幫頭目
黃金榮 、
杜月笙 等人有往還。1917年7月孫中山南下“護法”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1918年3月蔣介石任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半年後任粵軍第二支隊司令駐閩。因受粵軍將領排擠,常離職滯居上海,曾與張靜江、
陳果夫 、
戴季陶 等合夥做交易所投機生意。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避難於永豐艦,蔣去廣州登艦侍護40餘日,取得孫的信任和器重。蔣做孫大總統蒙難記一書同年10月被孫中山派任東路討賊軍第二軍參謀長,1923年2月被任命為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謀長。8月奉派率領“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學習軍事、政治和黨務。
黃埔軍校 主持
黃埔軍校 破壞國共合作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建立陸軍軍官學校,訓練革命軍隊,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軍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他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雖有所不滿,但在當時形勢下表示擁護,並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執行。他在軍校重用親信,培植個人勢力,支持反共分子成立
孫文主義學會 ,抑制和打擊青年軍人聯合會。他組織和領導黃埔軍校師生參加1924年10月鎮壓廣州商團叛亂、1925年2月東征討伐陳炯明、6月平定
楊希閔 、
劉震寰 叛亂等戰役,戰果卓著,因此獲得聲譽,先任潮汕善後督辦,繼兼廣州衛戍司令。1925年8月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編為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蔣任軍長。廖仲愷被害後,他支持
汪精衛 驅逐
胡漢民 出國,不久又將粵軍總司令
許崇智 驅離廣州,收編粵軍部分師旅,一躍而成為國民黨內握有軍事實力的首要人物。10月率師
第二次東征 ,全殲陳炯明叛軍。在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2月兼任
國民革命軍 總監。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對三大政策日益懷疑,忌恨
國民黨左派 和共產黨員合作共事,疑懼蘇聯顧問的工作。他於1926年3月20日一手製造“中山艦事件”,5月又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提出“黨務整理案”,打擊和排斥了在第一軍和中央黨部工作的共產黨員。他乘機相繼攫取了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軍人部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以及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等要職。
獨裁政府 1926年7月
北伐戰爭 開始後,蔣介石率總司令部赴前線指揮作戰。國民革命軍在工人農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軍閥
吳佩孚 、
孫傳芳 ,湘、鄂、贛、閩四省完全光復,並繼續向豫、皖、蘇、浙進軍。蔣介石謀取個人獨裁統治的野心日益膨脹。12月,
國民黨中央黨部 和國民政府自廣州遷往武漢,但蔣堅持要遷都南昌,
冀圖 直接控制。1927年3月,
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 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等一系列提高黨權、防止個人獨裁和軍事專制的決議,取消了蔣的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人部長職務。於是,蔣介石蓄意破壞三大政策,縱容和唆使暴徒在江西、安徽製造一系列反共事件,在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的支持下,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並在廣東和東南各省“清黨”,從而破壞了
第一次國共合作 。
建立獨裁統治對內鎮壓對外妥協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
武漢國民政府 對峙。6月,
蔣介石與馮玉祥 在
徐州 開會,取得合作反共協定。由於蔣介石在和汪精衛、
李宗仁 等派系的矛盾和鬥爭中孤立無援,被迫於8月下野,10月出訪日本尋求支持。回國後,離棄妻妾,與
宋美齡 於12月1日結婚,從此與
宋子文 、
孔祥熙 聯姻,通過他們加強與美國的聯繫。1928年1月重任總司令職,2月主持
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 ,全面改變孫中山的革命政策;會上被舉為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4月,與馮玉祥、
閻錫山 、李宗仁組成四個集團軍合力北進,戰勝了奉系軍閥張作霖,結束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0月任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改組國民政府,實行“以黨治國”的“訓政”。蔣介石為要確立個人獨裁統治的局面,以“裁軍建設”相號召,力圖“編遣”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軍隊,加劇了與各軍事實力派之間的矛盾,遂至兵戎相見,
蔣桂戰爭 、蔣馮戰爭、蔣閻馮戰爭(見
蔣閻馮大戰 )連綿不斷。蔣介石憑藉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一一戰勝了各派武力。他還擊敗了汪精衛,
胡漢民 、
孫科 等派系的對抗,從而鞏固了自己的獨裁統治。
反共圍剿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蔣介石調集大量軍隊,對江西、湘鄂西、
鄂豫皖 及其他革命根據地的
工農紅軍 連續發動了三次軍事“圍剿”,均以失敗告終。“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奉行不抵抗政策,阻撓軍隊和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致使東北三省迅速淪喪。日本侵略者又於1932年初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英勇抗擊,但是蔣介石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壓力,同意簽訂《
淞滬停戰協定 》。以後對於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侵略華北的行徑一再妥協退讓,又同意簽訂了屈辱的《
塘沽協定 》、“
何梅協定 ”。他壓制愛國軍民的抗禦,逼迫馮玉祥取消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蔣介石頑固採取“
攘外必先安內 ”的方針,在1932年6月對工農紅軍發動的第四次軍事“圍剿”。失敗後,又於1933年10月進行第五次軍事“圍剿”。經過一年的鏖戰,紅軍因戰略指導的錯誤而失利,乃離開江西出髮長征。蔣又調幾十萬軍隊圍追堵截,同時對革命根據地繼續“清剿”。
蔣介石極力加強獨裁統治,建立以CC系和黃埔系分子為骨幹的中統和軍統兩支特務勢力,專事破壞共產黨及革命組織的愛國民主活動,殺害共產黨人和愛國民主人士,並對付反蔣派系的抗爭。蔣介石還在
國民黨統治區 發動文化“圍剿”,查禁進步書刊,迫害左翼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他在全國推行新生活運動,以加緊對人民的思想控制。他還憑藉政治特權,和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
陳立夫 一道,建立和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逐步形成官僚資本。他們開辦中央銀行和農民銀行,兼併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壟斷了全國金融體系。嗣後又逐步向工商業及其他
國民經濟部門 發展,掌握全國的經濟命脈。
國共合作 1935年11月,日本帝國主義策動“華北自治”,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共產黨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並將反蔣抗日方針改變為“
逼蔣抗日 ”。在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推動下,蔣介石和國民黨決定調整其內外政策,表示要保持領土主權的完整。他下令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國防建設,並改善同蘇聯的關係。他試圖同中國共產党進行談判,但仍然堅持要“剿滅”經長徵到達陝北的紅軍。被蔣介石部署在西北“剿共”的
張學良 、
楊虎城 ,決心聯共抗日,於1936年12月12日毅然發動“兵諫”,在西安扣押了蔣介石。在中國共產黨調停和各方面的努力下,
西安事變 獲得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停止“剿共”政策。
實行國共合作堅持八年抗戰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被迫結束
十年內戰 ,與共產黨實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
七七事變 後,終於建立了國共合作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蔣介石積極部署和指揮中國軍隊開赴華北和淞滬前線,抗禦日本侵略軍,他先後指揮了
淞滬會戰 ,
太原會戰 ,
徐州會戰 ,
武漢會戰 等重大戰役。廣大愛國將士奮勇殺敵,至1938年10月,使日軍傷亡45萬餘人,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速戰速決、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計畫。蔣介石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作出一些許諾,釋放政治犯,修改反動條例,召開國民參政會等,全國一時出現一片新氣象。但由於蔣介石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和單純軍事防禦的戰略戰術,又幻想並等待國際“調停”制止日本侵略,因而不能抵禦占有很大優勢的日本侵略軍,華北、東南和華中大片國土相繼淪陷。
武漢保衛戰結束後,抗日戰爭由
戰略防禦 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蔣介石表示了繼續抗戰的決心,汪精衛等人則對抗戰前途完全失望,叛國投敵。1939年1月,蔣介石任
國防最高委員會 委員長。他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武裝力量在抗戰中迅速發展壯大憂心忡忡,乃實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不斷製造反共摩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與美、英同盟,任
中國戰區 最高統帥,得到了美國的物資和財政援助。他派
中國遠征軍 去緬甸,與英美聯軍聯合作戰,打通了中印公路。美、英為了聯合中國共同抗擊日本,許諾廢除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在華特權,簽訂了中美、中英“新約”。1943年
全面內戰 全面發動內戰在大陸的統治徹底崩潰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一面派出軍隊搶占勝利果實,大量收編偽軍;一面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重慶進行會談,簽訂了《會談紀要》(見
重慶談判 和《
雙十協定 》)。但他隨即指揮八十萬軍隊進攻
解放區 ,對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達成的各項決議拒不履行,頑固堅持“軍令政令統一”的獨裁專政。他悍然於1946年6月全面發動內戰,妄圖在三至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人民武裝。在遭到人民解放軍的堅決還擊後,次年3月被迫改為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
重點進攻 ;在屢遭失敗後,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最後蔣介石被迫下令收縮防線,實行重點防禦。
1946年11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制訂了一部“憲法”,宣稱要“實施憲政”,“還政於民”,“改組政府”,實際上仍是以他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獨裁專政。經過1948年春“
行憲國大 ”的選舉,他任“總統”,並攫有不受“憲法”限制的“緊急處置的權力”,使他的獨裁統治披上了合法外衣。對於愛國學生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運動和工農民眾的鬥爭,他下令整飭,派出特務憲警兇殘鎮壓。1948年8月,他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代替法幣,限期收兌金銀外幣,強令限制物價,企圖擺脫通貨惡性膨脹、物價飛漲的困境,結果更加速了財政經濟的全面崩潰,民怨沸騰,社會騷亂。
經過1948年秋冬遼瀋、淮海、平津
三大戰役 的戰略決戰,使蔣介石賴以發動內戰、維系統治的主力部隊基本上被消滅。1949年1月,蔣發表元旦聲明建議和平談判,但提出了保存“憲法”、“法統”和軍隊的條件,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批駁。1月21日蔣被迫宣告“引退”,回到奉化,但仍幕後操縱
黨政軍 大權,破壞和平談判。4月20日,國民黨拒絕在《
國內和平協定 》上籤字。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向全國進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獨裁統治至此終結。
蝸居台灣 1949年12月,蔣介石撤至台灣,收集殘部,負隅孤島。1950年3月他“復職”重任“總統”,此後一再連任四屆,並連續當選國民黨總裁。他以“三民主義建設台灣”、“反共復國”相號召,維繫他在台灣的統治;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是他反對“台灣獨立”、“國際託管”和“兩個中國”,堅持了一個中國的民族立場。當時,台灣人心浮動,美國讓台灣獨立,他說:誰要台獨,我要誰腦袋!”
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病逝於台北。他一生的言論、文電極多,散見於報刊和內部檔案。台灣當局編有他的“全集”、“思想言論總集”等。
第4任 求學 胡漢民 (1879-1936)原名衍鴻,字展堂,廣東
番禺 人。1901年中舉人。1902、1904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入弘文學院師範科
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1905年9月加入
中國同盟會 ,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稍後又由孫中山指定任本部秘書,從此成為孫主要助手之一。主編《民報》第1-5期,根據孫口授寫成《<民報>發刊詞》,先後在《民報》發表《民報之六大主義》、《告非難民生主義者》等文,與康、梁
保皇派 展開論戰,對孫中山思想多所闡發。“漢民”也是他在《民報》期間所取之名,意為“不做滿清順民,做大漢之民”。1907年隨孫到河內設立革命機關。組織同盟會於華南發動的歷次起義中擔任籌餉、運械等工作。
參加革命 1908-1909年
胡漢民 在新加坡《
中興日報 》上發表大批文章繼續批駁保皇派。先後任同盟會南洋支部長、南方支部長。在1911年4月的
黃花崗起義 ,為統籌部負責人之一。1911年11月廣東獨立時被推為廣東都督。12月隨孫至南京,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秘書長。1912年4月在孫支持下再任廣東都督。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後任國民黨廣東支部長。1913年6月被袁世凱免去粵督職務。“二次革命”失敗後隨孫赴日本,繼續進行反袁鬥爭。1914年5月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政治部長,主編《民國》雜誌。1917年6月奉命聯絡西南實力派,為發動
護法運動 作準備。9月任中華民國軍政府交通總長。1918年5月隨孫離廣州赴上海。1919年作為孫的代表參加“
南北議和 ”,在和會上堅持孫恢復舊國會、取消賣國密約的主張。8月任《建設》雜誌主編,同情學生愛國運動及
新文化運動 ;發表《唯物史觀批評之批評》等文,對唯物史觀作些介紹。1921年任中華民國政府總參議兼文官長、政治部長。陳炯明叛變後,協助孫進行討陳工作。1923年任辦理和平統一事宜全權代表。6月任陸軍
大元帥大本營 總參議。贊成孫改組國民黨的決策,參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的起草與審查。1924年1月被孫指定為國民黨“一大”主席團主席之一,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後主持上海執行部。5月奉命回粵,代理大本營事務,兼任黃埔軍校教官。9月代行大元帥職權,留守廣州。10月兼任廣東省長。對商團事變始主妥協,後執行孫的命令參與領導
平定商團叛亂 。
晚年反共 1924年
胡漢民 以後日漸主張反共。1925年8月因廖仲愷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蘇聯考察。1927年4月與蔣介石合作反共,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國民政府並任中央
政治會議 主席。1928年任立法院長。1931年2月遭蔣軟禁,10月獲釋。後至廣州,成為南方實力派反蔣精神領袖。晚年標榜抗日、剿共、反蔣三大政治主張。
1935年胡漢民被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次年5月2日在廣州病故。1930年主持編成《總理全集》。1933年創辦《三民主義月刊》。所著《三民主義的連環性》等,為國民黨理論家闡釋三民主義的代表作。
第5任 第6任 蔣經國 (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男,字建豐,浙江
奉化縣 人。蔣經國系蔣介石的長子,曾任 “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1978年—1988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國防部長”、“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等職。
蔣經國 早年經歷 蔣經國 為蔣介石原配妻子
毛福梅 所生。蔣經國1910年出生於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讀書;蔣經國15歲時,也就是1925年積極參加
五卅運動 ,後受吳稚暉啟發,同年10月前往蘇聯
莫斯科中山大學 學習。同學中有比他大六歲的鄧小平。蔣經國1927年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其間曾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國共關係惡化後,遭史達林扣留下來當人質。由於涉及史達林與托洛斯基的黨內鬥爭,曾被下放至
西伯利亞 ,其間與
白俄羅斯 姑娘芬娜(後改名
蔣方良 )結婚。
1937年3月25日離開莫斯科攜妻帶子回國。次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39年擔任江西省第四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全司令,據說政績卓越,有稱其為“蔣青天”者。1944年擔任
三民主義青年團 組訓處處長、青年軍編練總監部政治部中將主任。1948年金圓券改革,
蔣經國 至上海進行經濟管制,與孔宋集團發生正面衝突,工作受阻。
1949年蔣經國奉蔣介石之命進行中央銀行外匯黃金移存台灣事宜。國民政府遷台後蔣經國於1950年擔任總政戰部主任,負責政工改制工作。旋兼任總統府資料室主任(國家安全局的前身),正式統籌台灣的情治工作。同年7月擔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進入黨內決策核心。1952年主導
中國青年 反共救國團(現名“中國青年救國團”)成立,增加其在教育機構與青年學生的影響力。1954年擔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此後蔣經國歷任要職,包括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57年)、國防部副部長(1964年)、國防部長(1965年1月3日)、行政院副院長兼財經委員會主委(1969年6月)、行政院長(1972年5月29日)等職。
蔣經國 曾在1966年訪韓、1967年訪日。1970年第四度訪美時在紐約遭到台灣青年
黃文雄 、鄭自才企圖刺殺未果。
1972年,出任中華民國
行政院院長 ,1975年,繼蔣介石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1978年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1984年連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1988年因糖尿病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職務在司法院長林洋港監誓下,由“副總統”
李登輝 依憲宣誓繼任。
由於1978年美國宣布將與中華民國斷交,次年發生美麗島事件,國內外政治局勢出現重大變化。而後為了因應國際情勢的演變,及解決國內政治改革的需求,在
蔣經國 執政晚年逐步開始自由化的改革,先是未犟力鎮壓民主進步黨突破黨禁宣布組黨,繼而於1987年宣布解嚴、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次年開放報禁。
蔣經國主政台灣時期經濟發展
蔣經國主政台灣時期,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並使台灣成為“
亞洲四小龍 之一”。
推動民主 蔣介石逝世後,台灣社會由追求經濟的富裕,轉向追求政治的民主。這段期間發生的中壢事件(1977年)及美麗島事件(1979年),反映此股趨勢的隱隱胎動。根據相關文獻的記載,面對來自海峽對岸、國際局勢和島內本土化潮流的壓力,
蔣經國 很早就意識到,只有持續發展經濟、落實政治民主,建立更開放的社會,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得以繼續維持。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蔣經國加速民主改革的年代,從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到國會改革。
蔣經國開始思考解嚴以及國會改革問題萌芽較早,據稱曾交待
馬英九 研究“戒嚴”(martiallaw)的意義,以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戒嚴的觀感。1987年10月7日下午,
蔣經國 在總統府接見美國《
華盛頓郵報 》發行人葛
蘭姆 (Mrs.KatherineGraham),正式告知對方“中華民國將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台灣的“民主改革”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此後,《動員勘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動員勘亂時期集會遊行法》與《動員勘亂時期人民團體法》的草擬工作,曾遭遇黨內質疑大幅度開放自由權利是否合宜的聲浪。蔣經國之回應是,“解嚴後當然應該更寬,不能更嚴,否則就是換湯不換藥。”國民黨必須持續改革的基調因此確定。
1987年7月15日,《國家安全法》開始施行,同日台灣與
澎湖 地區正式解除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
金門 與
馬祖 則在數年後解除戰地政務)。
蔣經國 “法統在法不在人”的決定,確定了台灣朝向民主改革不可逆轉的方向。隨後又解除實施了三十多年的報禁。
政治評價 蔣經國 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所認同的政治領袖,也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任“總統”中,唯一符合政治家定義的“總統”。
正面評價 解除戒嚴令,使台灣社會恢復實態憲政,促進“政治民主化”。
大量啟用台灣本省籍官員(如李登輝、
林洋港 ),使國民黨逐漸本土化。
“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十大建設讓台灣取得令人矚目的經濟成長。
創設“救國團”,灌輸青年愛國觀念,並給予青年戶外活動參與社交的空間,培養團隊精神與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推動團康舒解苦悶有效減少青年自殺率。
關心基層民眾的生活,並實際走訪台灣各鄉鎮以了解地方實際需要,勤政愛民,成為台灣走透透的始祖。
在集權政權中罕見的以統治者自身的清廉為表率,藉以維持政府的清廉,發揮政府團隊的廉能政治。
負面評價 第7任 李登輝 1965年,李登輝獲得美國
洛克菲勒 農業經濟協會以及
康乃爾大學 聯合獎學金,前往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攻讀農業經濟博士。在美國期間,1970年四二四刺蔣案的主角黃文雄,和李登輝交往甚密。1968年,李登輝取得農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他的論文“Intersectional Capital Flows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1895-1960”,獲美國農學會全美傑出論文獎,同時也在1971年由康大出版社(CornellUniversityPress)出版。
李登輝在1968年一提出論文以後,立刻返台,回台後被聘為台灣大學教授兼農復會技正。
農復會的上司沈宗瀚將李登輝以農業問題專家的身分,在1971年8月介紹給
蔣經國 。當時經國先生正準備組閣,接掌最高權力,十分賞識他,勸李登輝加入國民黨。同年10月,在經濟學者
王作榮 的介紹下,李登輝加入了國民黨。
1978年,蔣經國任命李登輝為
台北市 市長。在擔任台北市長的這三年期間,李登輝推動台北藝術季,興建
翡翠水庫 。
1981年,李登輝被任命為台灣省主席。在省主席任內,他提倡“八萬農業大軍”,並培養“核心農家”,同時處理
二重疏洪道 的糾紛。他在省主席期間“引進區域發展觀念,促進農業改革及城鄉的平衡發展,同時運用他的農業專業知識,推進稻田轉作,改進農產品運銷”。
1988年1月13日,對李氏提攜良多的
蔣經國 先生去世,李登輝繼任台灣領導人。他任職前兩年,開始推動各項政治改革。
在統獨立場上,李登輝在公開場合多次宣稱要實現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國策。然而,他在某些場合的發言,卻又常常表達出他的台灣獨立意識。
1996年,李登輝與
連戰 搭檔,以54.0%的得票率,贏得了台灣大選。
2000年,同為泛藍的
宋楚瑜 脫黨參選;雖然連蕭、宋張(昭雄)等兩組候選人加起來,獲得大多數選票,最終卻是民進黨籍的
陳水扁 ,以相對多數當選台灣領導人。大選失利後,國民黨內部出現了要求李登輝下台的聲音,認為是身為黨主席的李登輝造成中國國民黨近十年的分裂,並認為李登輝在暗中支持競選對手陳水扁事。2000年9月,李登輝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職務。
第8任 連戰 ,字
永平 ,台灣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1936年8月出生於陝西西安。其祖父連橫為晚清民初一代大儒,早年加入同盟會,著有《台灣通史 》。連戰之名就是得於祖父遺言:“中、日必將一戰,若生男則名連戰,寓有自強不息、克敵致勝之意義,有復興故國、重整家園、光明希望之象徵。”其父
連震東 歷任國民黨黨政要職,曾任台灣省“建設廳長”、台灣當局“內政部長”等職。
在西安、重慶就讀到國小四年級後,連戰於1946年隨母赴台,1953年考入台灣大學政治系,1959年赴美國
芝加哥大學 深造,1965年獲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67年在美國任教。1968年,
連戰 返回台灣任教,擔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研究所主任。
連戰 國民黨下野後,李登輝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之職,
連戰 當選為國民黨主席,2001年連任國民黨主席,兩次得票率都超過90%。連戰執掌國民黨後,對國民党進行了創黨以來的第三次黨務改造,同時積極推動與
親民黨 、新黨合作,形成了泛藍陣營。
2004年3月,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搭檔,再度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以微弱差距落敗。在當年12月的“立委”選舉中,泛藍陣營贏得“立法院”的過半席次。
在兩岸關係上,
連戰 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致力台海和平。在其黨魁任內,國民黨倡議並推動了兩次台商春節包機,指派副主席
江丙坤 率團於3月底至4月初對大陸進行了參訪。在江丙坤率團訪問大陸取得成功後,連戰隨即決定應中共中央和
中共中央總書記 胡錦濤 的邀請,以國民黨主席身份率團訪問大陸。
第9任 馬英九 (Ma Ying-jeo) 於1950年7月13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湖南省
衡山縣 。1952年隨家人移居台灣。1967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72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
美國紐約大學 法學碩士、
哈佛大學 法學博士學位。
馬英九 1982年,馬英九任
蔣經國 英語翻譯。在1984年後的十五年中,他先後出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至1988年)及多種行政職務。1998年12月當選台北市市長,2002年12月連任(至2006年12月卸任)。
馬英九是國民黨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1999年8月、2001年7月分別當選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2003年3月,當選為國民黨副主席。2005年7月,以72.36%的得票率當選為國民黨主席,同年8月正式就任。
2007年2月13日,馬英九因在台北市長任內“特別費”的使用,而被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起訴(後經台灣法院二審宣判無罪),馬英九曾承諾若遭起訴即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職務,乃於同日請辭黨主席。
2008年當選為台灣領導人。
2009年10月17日,國民黨舉行第18屆全代會,馬英九再次接任國民黨主席,國民黨又一次開啟了“黨政同步”的局面。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會持續推動國共交流對話,增進兩岸互信合作。他說,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
連戰 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的“五項共同願景”,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正面、積極作用,建議本次黨代表大會繼續列入政綱。國共平台的交流與對話機制,在過去數年中發揮了重要的輔助功能,值得珍惜。雙方共同推動的“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也將持續舉辦,並擴大邀請各界人士參與,以凝聚兩岸和平發展的共識。特別是在推動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方面,國民黨未來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在與吳伯雄完成黨主席職務交接後,馬英九宣布敦請
連戰 、吳伯雄出任國民黨榮譽主席,分別協助其開展台灣對外交往和推動兩岸關係。
第10任 吳伯雄 ,1939年6月19日出生,台灣桃園人,祖籍地福建省永定縣
下洋鎮 思賢村 ,客家人,畢業於
成功大學 工商管理學系,現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此前,他先後擔任的職務有省立中壢商業職業學校教員、
新竹 合會公司高級專員(1963-1965), 台灣省議會第四屆議員 、信東化學製藥董事長(1968-1971) ,南亞工業專科學校兼任副教授(1971-1973),
桃園縣 第七屆縣長(1973-1976),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局長(1976-1980),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1976),台灣拳擊協會理事長(1981-198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主任(1982-1984),“內政部”部長兼“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1988),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86),台北市市長(1988-1990), “行政院”政務委員(1990-1991), “內政部”部長兼“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1991-1994), “總統府”秘書長(199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1996.8),“總統府資政”(1997.12),
國際佛光會 中華總會總會長(1998.1),伯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1998.6),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00.6),2007年4月在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時,擊敗
洪秀柱 ,當選為國民黨主席。
吳伯雄 吳伯雄有意角逐在1994年舉行的首屆
台灣省省長 選舉。選省長首先面臨黨內提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伯雄毫不掩飾地說:“到目前為止,民選省長絕對是我唯一的選擇。”但這時,政壇另一紅人、李登輝的親信宋楚瑜也表示競選省長。吳伯雄與宋楚瑜展開了競爭。李登輝在二者只能擇其一的情況下,支持提名曾為他上台立下汗馬功勞的宋楚瑜而舍吳伯雄,但吳伯雄仍表示參選到底。最後,李登輝以清查吳家經營的事業進行要挾,迫使吳伯雄老父出面向李登輝說情,勸退兒子,吳伯雄忍痛放棄參選。為安慰這位政壇老將,李登輝於同年底任命吳伯雄為“總統府秘書長”。1996年6月,吳伯雄又出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2000年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5年8月國民黨黨主席直選,馬英九當選,請任吳伯雄為第一副主席。2007年2月,馬英九在因“特別費”一案被起訴後向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提出辭職,吳伯雄出任國民黨代理主席。
在2007年4月7日舉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中,原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當選為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得票率近87% 。在其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國民黨獲得了台灣地區
民意代表 選舉和領導人選舉的重大勝利。
2008年5月26日下午,吳伯雄的專機抵達南京機場,開始他的大陸之行。並於27日拜謁
中山陵 ,題詞“天下為公,人民最大”!
應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之邀,吳伯雄再次於2009年5月25日至6月1日訪問大陸。確定出訪北京、重慶、杭州和南京,並將在
南京中山陵 參加孫中山奉安八十周年紀念活動。
第11任 第12任 朱立倫 (1961-),中國國民黨主席,
新北市 市長。台灣地區政治人物,
桃園縣 人,祖籍浙江義烏,2001年當選桃園縣長,2005年連任。曾獲美國
艾森豪 傑出獎(2002年)。2008年11月22日,
中國國民黨 第十七次全代會臨時會議提名朱立倫與
嘉義 市長黃敏惠擔任國民黨新任副主席。2010年11月27日當選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與
馬英九 、
胡志強 曾被合稱為“
馬立強 ”,被視為國民黨內中生代的重要人物和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重要人選。國民黨
黨務 人事出現重大異動,“朱郝強”納入接班梯隊。
朱立倫
2014年11月29日,台灣地區“九合一·地方選舉”投票、開票,朱立倫連任新北市長。
2014年12月12日上午7點45分,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
2014年12月13日下午,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領表作業結束,只有副主席、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一人完成領表程式,這意味著2015年1月投票的國民黨主席補選出現同額競選。
2014年12月21日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2015年1月17日,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第13任 洪秀柱 ,1948年4月7日出生
台灣 ,女,祖籍浙江餘姚,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東北
密蘇里州立大學 教育碩士,革命實踐研究院第29期結業。曾任
中國國民黨 副秘書長(兼任考核風紀股長會主任委員)。曾任台灣
立法院 副院長、
中國文化大學 董事會董事。是國民黨內反對台獨、推動兩岸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曾多次訪問大陸。
2016年3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進行投開票。洪秀柱贏得國民黨主席選舉,成為國民黨首位女主席,任期至2017年8月。前立法機構副主管洪秀柱在大部分縣市中,得票都遙遙領先,最後以7萬8千多票,56.16%的得票率當選。黨內人士指出,洪秀柱深受國民黨深藍人士支持。此次高票當選,也在意料之中。洪秀柱任期至2017年8月,遞補馬英九、朱立倫未完成的任期。
第14任 吳敦義,男,1948年1月30日出生於台灣省
南投縣 ,
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系畢業、
中國國民黨 革命實踐研究院結業。2009年9月10日
吳敦義 宣誓就職“行政院院長”。2012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吳敦義搭檔
馬英九 參加選舉,當選副領導人。2014年6月4日出任國民黨副主席。
2014年12月,正式向馬英九請辭副主席一職。馬英九慰留成功,吳敦義確定留任國民黨副主席。2014年12月3日,馬英九辭去主席,依據國民黨
黨章 ,吳敦義擔任國民黨代理主席。2015年1月19日,與新任主席朱立倫交接印信,不再代理主席一職。2015年5月,明確表態不參選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2017年5月20日,當選第14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