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 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淨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

未發現梵本,亦無藏譯本,但在中國新疆地區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的殘片。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

該經重要註疏有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1卷;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4卷;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1卷,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3卷;明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1卷,續法《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2卷;清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1卷;丁福保《觀無量佛經箋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無量壽經
  • 外文名:Amitayurbhavana-sutra
  • 譯者:畺良耶舍
  • 簡稱:觀經
觀經解析,概括介紹,詳細敘述,基本內容,佛說講記,宗教意義,正文,生字注音,

觀經解析

摘自中國佛教協會《法音》2015年第7期"淨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論與修持探析”
《觀經》的經文並不長,但由於缺乏一條清晰的脈絡,所以難以窺其堂奧,故而善導大師為此經註疏,在註解經文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後來該註疏流傳到日本,法然將其作為重要依據而開創了日本淨土宗。
持名念佛出現在下品往生文中,下品上生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下品下生中,“‘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在流通分里,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作為全經的總結性論述,肯定了持名念佛的重要性。不過在該句的前面,還有一段話:“汝當受持,毋令忘失。行此三昧者,旬戒嫌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生諸佛家。”這裡說的念佛,顯然就不是持名念佛了。
在上品上生文中,提到了“六念”,釋迦佛在《阿含經》中解釋為憶念佛、法、僧、戒、施、天。所以“六念”中的念佛,也不是持名念佛,而是憶念觀想念佛。
九品往生之前,世尊又詳細地描述了十三觀,從簡單的日想觀開始,越來越複雜,從極樂的依報莊嚴逐漸觀到佛菩薩的身相莊嚴,當然並不是修完十三觀後才能成就,經中所言,第三觀成後,必能往生;第八觀成後,能現世證得念佛三昧。在世尊講述十三觀的過程中,三次囑咐阿難將其內容受持流通,顯然世尊非常重視十三觀。
在十三觀之前,世尊指出了修行淨業的正因——淨業三福。既是正因,當然重要。再往前就是該經的緣起,一段故事性的芝龍剃描述。
這樣看完經文後,發現確實很難把握住重點,一些高僧大德認為重點在持名念佛,這點是值得商榷的,以最後一句叮囑提晚講“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來推翻前面幾次叮囑;以最後一個重點“持名念佛”來否定前面幾個重點,既不合文義,亦不合邏輯,而且以流通分來取代正宗分,同樣也不符合佛經的行文結構,所以從經文中,並不能明確推導出持名念佛為全經重點這個結論。
筆者這裡提出自己的個人觀點,供讀者參考。筆者認為,《觀經》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個中心、一條主線、一個要點、一層深義”淚台姜狼來表述。“一個中心”,指的是觀經的中心思想是:往生靠的是彌陀的願力,而不是靠你自己的能力。不論罪福,真信切願,乘佛願力,定能往生!
“一條主線”指的是十六觀的修行均以“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為前提,“三心”出現在上品上生文中,上品上生在經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前十三觀,下啟後三觀,“三心”這條主線把看似沒關係的前十三觀和後三觀連在了一起,善導大師亦以此“三心”說,構建了淨土宗教理。
“一個要點”指的是《觀經》的要點在淨業三福。淨業三福被釋迦佛定義為修行淨業的正因,三福的修行分布在上品和中品,決定了你往生品位的高下,所以把它定義為要點,既合經義,亦合情理。你能不能往生,靠的是彌陀的願力;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靠的是你今世淨業三福的修持。以念佛次數多少或功夫深肯企淺來決定往生品位高下的說法,並不是釋迦佛的觀點,而是後世高僧大德勸導眾生念佛的方便說;至於不經九品往生而直取佛果的說法,則是日本真宗曲解善導大師的本意而臆想編造出來的歪理邪說,不可信之!
“一層深義”指的是下品下生的五逆惡人往生所蘊含的深義。大部分人都是從彌陀的大慈悲心、持名念佛和名號功德的利益這幾個層面來理解,這當然是正確的,但筆者將嘗試用空性來詮釋其深義,希望能給讀者些許啟發。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思想與不共之理論,是可以作為實證的唯一標準。《中論·觀作作者品》有凶習淋埋偈云:“若墮於無因,則無因無果。無作無作者,無所用作法。若無作等法,則無有罪福。罪福等無故,罪福報亦無。若無罪福報,亦無大涅槃。諸可有所作,皆空無有果。”意思是:罪福無因,業報無果;無生死業,無大涅槃。作業的人和所作的業都是空無自性,所以果報也同樣是空無自性。
國人比較熟悉的《心經》,中心思想就是空性。玄奘譯本中云:“碑組體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段經文從認識空性開始,逐層超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緣覺乘)、四諦(聲聞乘)、六波羅蜜多(大乘菩薩道),回歸到徹底空性。
從徹底空性的角度來看,罪與福、善與惡、增與減、無明與無明盡等兩方面的對立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實相,在徹底空性的平等實相里,根本就不存在好人與惡人之分,既然不存在,又怎么會因為是惡人而不能往生呢?當他一念至誠心與彌陀本願相合,自然可以往生。至於帶業往生和消業往生的爭論,同樣也是沒有意義的,罪也好,業也罷,都是在我們凡夫這邊說的,在彌陀那邊,都是不存在的。
分析到這裡,相信有些讀者已經難以理解了,照這種說法,善惡有報的因果觀豈不是被顛覆了?那也不用行善,可以大膽的作惡了?不是這樣的。諸法雖是自性空,但不等同於斷滅空,仍有世間罪福因果業報;空性既不會破世間業力流轉之果報,也不會破出世間斷惑證真之解脫,好比以刀斫空,終無所傷,正如《大智度論》第三十八捲雲:
佛法中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若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若死生相實有,云何言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世故說。
理解了上述的道理,再來看日本真宗的“惡人正機說”(彌陀攝受的主要對象是造罪的惡人),就會發現是多么的膚淺與幼稚!所以學習淨土宗,還是要多學習些教理。廣學大藏經,不改彌陀行!有些人講解淨土宗,廣度不夠,深度不足,橫著說豎著說,就是那幾句,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切都是不可思議,一切都往佛那邊說,反正我們也見不著佛的面,也沒法去核實。
佛力和名號功德確實不可思議,但佛是不能改變眾生的因果和業力的,如果不是眾生自身本具佛性,彌陀也不能把你接去極樂!所以信心既要建立在佛身上,也要建立在自己身上。蕅益大師說:“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6]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眾生法與心法都是當下具足實相,與諸佛所證的妙覺果海同出一轍,站在諸法實相的高度來看,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彌陀絕不是你心外的佛,而是你自心的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並且敢於承擔,那么你與包括彌陀在內的十方一切諸佛初發心就是一樣的。從你真如本性發出的信心,才是真信、正信、智信,而不是假信、偏信、迷信。
現在一些淨業行人,偏激地把淨土法門理解到純他力方向,心外求法,只去仰信心外的彌陀和淨土,過度地尊仰佛菩薩而輕視眾生,輕視眾生的同時又反向神化了彌陀,以凡夫激情取代佛法共通性修持,偏離了大乘的理體,走到了神教的方向。除非你宿世善根極其深厚,否則這樣建立起的信願心,既不可能維持長久,也不可能很牢靠,好比一棟沒打地基就建起來的高樓,一般人不敢進去住的,不用等地震,大風一刮可能就倒了!
而又有一些淨業行人,以為自體本具自性彌陀,就自己去求生唯心淨土,這種想法無異於自掘墳墓!你自己是絕對沒有這個能力的。往生的能力,你要百分之百的靠彌陀,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在彌陀那邊;但往生的主動權,則百分之百掌握在你自己手裡。要知道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二者有同一的理體,平等而無差異,具有互相觀照的天然本性,往生不存難易,不由外覓,乃是份內之事。正如傳燈大師在《淨土生無生論》中說:“故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念時,早已成就。才舉心念,即便圓成。感應道交,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所以彌陀與淨土既在心內也在心外,心內就是心外,心外也是心內,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既要知道自己很尊貴(自體具足自性彌陀,是未成之佛),又要知道自己很卑微(目前是宿業纏身的凡夫,靠自力難出輪迴)。理論上要承擔起是自性彌陀接引你去唯心淨土,行持上卻要虔誠的祈願十萬億佛土外的彌陀來接引你去十萬億佛土外的淨土,兩者並不矛盾,這樣才符合大乘佛法中庸理性和中道圓融的思想。

概括介紹

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譯。說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臨頻婆娑羅王之宮中,分十六觀而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淨土之相者。各家疏注如下: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隋智者大師說。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集記。釋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法聰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知禮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宋元照述。觀經扶新論一卷,宋戒度述。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戒度述。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一卷,宋知禮排定,明真覺重排。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五卷,明真覺分會,日本實觀改修。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明傳燈述。觀無量壽經直指疏二卷,續法集。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觀無量佛經箋注,丁福保注。

詳細敘述

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該經重要註疏有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1卷;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4卷;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1卷,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3卷;明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1卷,續法《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2卷;清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1卷;丁福保《觀無量佛經箋注》等。

基本內容

本疏在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如日本的源空,就是依據本書散善門一心專念義而開創淨土宗的。
此書廣開淨土法門。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玄義分,作七門料簡:(1)先標序題,(2)次釋經名,(3)辨釋一經的宗旨和教判,(4)談說法人的差別,(5)料簡定善和散善二門,(6)和合經論相違,問答釋疑,(7)料簡韋提希聞佛正說得益分齊。第六門問答釋疑中又分六段:{1}先述諸師所解的往生九品義,{2}以道理破諸師義,{3}重舉九品返對破,{4}引文證明往生的對象定為凡夫,非為聖人,{5}會通別時義,{6}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以上七門料簡都是文前玄義,一一引教證明。以上是第一卷。
第二部分為序分義。將全經文義分判為五門:(1)序分,從“如是我聞”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2)正宗分,從“日觀”初句至“下品下生”。(3)得益分,從“說是語時”至“諸天發心”。(4)流通分,從“阿難白佛”至“韋提希等歡喜”。以上四分佛在王宮正說,這是一會。(5)阿難為耆闍大眾複述,又是一會。
此中序分義,又分為二:{1}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一句。{2}發起序,即從“一時”至“云何見極樂世界”。此中又分為七:化前序、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以上是第二卷。
第三部分為正宗分定善義。即顯示十六觀中前十三觀:(1)日觀,(2)水觀,(3)地想觀(地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觀,(9)真身觀,(10)觀音觀,(11)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從初日觀至第七華座觀,總明依報,從第八像觀至第十三雜觀,總明正報。以上第三卷。
第四部分為正宗分散善義,又分二段:(1)明三福為淨土的正因,(2)明九品為淨土的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第二福即是戒善,第三福即是行善。九品是十六觀中的第十四上輩觀、第十五中輩觀、第十六下輩觀,這三觀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前明十三觀為定善,今此三福九品為散善,定散兩門總屬正宗分。這是全經的綱要。

佛說講記

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是別題,經字是通題,為通別一對。別題又分二重能所,佛是能說之佛,無量壽佛是所說之佛;觀字是能觀之智,無量壽佛是所觀之境,是為能所一對。‘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梵語佛陀或佛陀耶,中國話譯為‘覺者’,大覺大悟的人,就叫做佛。社會上有大學問的人叫學者,佛非迷愚之人而是覺悟之人,故云覺者。為何不直譯作覺者?因佛字的覺義,含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諸義,故不翻。凡夫不能自覺,正所謂不覺不知;聲聞雖能自覺,而無悲心,不能覺他;菩薩雖能覺他,覺行欠圓滿;唯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為超出九界之上的大覺者,故名為佛。世間人凡事好起分別,若勸他信佛,他要問問:佛比天公、仙公誰大?須知佛比天公和仙公都大,又比羅漢、辟支佛、菩薩大。
佛是最高無上,故曰:‘天上天下無如佛。’這個佛即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出生在印度迦毗羅國,父號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但是此示現印度之佛是化身佛,化身佛是度凡夫二乘人者。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理體,理體無相,雖是無相,但是凡夫若想成佛,非證得此理體不可。如何證法?必須修行用功,修行用功是因,結果證得的佛果,即報身佛──修行之果報。此報身佛,唯菩薩能見,二乘凡夫無法見到。佛是大慈普利一切,為使二乘凡夫能見到佛,故有化身佛──乃變化出來之佛身。此三身,非一非三,即一即三。若是菩薩根機者,所見的是報身佛,二乘根性人見化身佛。化身從報身出,報身由法身來。故法、報、應三身,即為一身。十六觀經屬大乘經,是報身佛所說之法。剛才說過三身即一身,亦就是生於印度之釋迦佛,你是個大乘,看見佛是報身佛;你若是小乘,則所見為化身佛──但見他是一個老比丘而已。‘說’者說法,世尊成道之後,即說法度生,說了四十九年法,一直說到入滅之時還在說。
凡佛所說之法,就是法語。法是何義?即教眾生了生脫死之方法也。佛愈是說法,眾生就愈得了生脫死之利益,我們凡夫雖然說了數十年,但很少有利益眾生者,儘是說些空話,為何不學講經呢?佛說者,即說法也,上次講彌陀經時,講過,說者悅所懷也。佛說法為何欣悅?佛說之法能度眾生轉凡成聖,了生脫死,故胸懷歡悅。‘觀’者觀想、觀照。能觀之智慧,須大悟之後,智慧才能啟發,在未開悟之前,此名為識。為什麼作觀想,得轉識成智?因所觀者為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妄識即轉成智慧。中國八大宗中,有唯識宗,唯識宗講究用功,轉識成智。今此十六觀經之觀字即是轉識成智之法。這個妙極了,你觀想阿彌陀佛,你的妄識,就轉成智。因為識是妄想心,妄想心想的是凡夫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為妄識。叫你觀想佛的境界,你的境界就變成佛的境界,佛境界那還有妄識呢?當然已轉識成智了。觀字之妙,妙就妙在這裡。‘無量壽佛’即梵語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之教主。此經內容令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今僅雲觀無量壽佛者,舉正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也。

宗教意義

本疏關於淨土立教要義和他宗說法不同之處有下列幾點。
第一,辨《觀經》的宗體。淨影寺慧遠以觀佛三昧為宗,嘉祥寺吉藏以勸物修因往生為宗,淨土因果為體。本疏則以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兩義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更以二藏二教,判此經屬菩薩藏頓教。
第二,顯示往生的門路,即此經中所說的定散二門。定是息慮凝心,散是去惡修善。倘能依這兩行求願往生,皆可以乘彌陀大願為增上緣而生安樂淨土。對於定散二門的分別,淨影等都以十六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定散皆韋提希啟請而說:但本疏以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啟請,散善是佛陀自說。
第三,淨土的果體。即眾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彌陀佛身。淨影等作三種區別:以為上輩人同時見應身應土與化身化土,中輩人見應身應土,下輩人只見化身化土。但本疏則以為是報身報土,並主張是以凡夫身往生。
第四,指出念佛的因緣。這裡他解釋稱名念佛的作用有三種意義。首先是以稱佛名號為親緣。其次是以佛影顯現為近緣,最後是以命終往生為增上緣。
第五,說明兩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三經一論所說,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五行。其中主要是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捨而入正定,名為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等行,名為助業。這兩種業叫做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叫做雜行。這兩種淨業是與經文十六觀配合而說的:即正行與定善十三觀相應,雜行與散善三輩觀相應。
以上所談的幾點,都是善導在本疏中著重發揮的淨土要義。本疏奠定了淨土宗的教理基礎,而且在行持中倡導稱名乃至讀誦、讚嘆等等方式,使之大眾化。從而完成了淨土一宗的宗義。使之成為後來中國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教派。

正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
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
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時 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 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舍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 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 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 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 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 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 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 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 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 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 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 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 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 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 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 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 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葉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 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 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 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 密。復有讚嘆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 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 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佛告 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 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 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珍珠網,以為校飾。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 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 台、或作珍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 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 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 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 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 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 國。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 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 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 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 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護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 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 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 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 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 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譬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 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 成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 身相,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若有欲 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 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薩名大勢至。此菩薩天冠,有 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余諸 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 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 眾生。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淨妙國土。此 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 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 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 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 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 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 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 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 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該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 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 金台,合掌叉手,讚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 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 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 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 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 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嘆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 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 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 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 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 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 十五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 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 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 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 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 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蓮華之內。經於 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 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 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 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 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 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佛壽佛名。佛 說是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生字注音

原 字 原 句 標準注音 同音字 備註
耆 佛在王舍崛山中 qí 奇
闍 佛在王舍城耆山中 shé 蛇 有些版本注“都”(dū)
崛 佛在王舍城耆山中 jué 決 不讀“窟(kū)”
文師利法王子 shū 書
爾 時王舍大城 ěr 耳 同"尓"
執 收父王 zhí 職
頻 父王頻婆羅 pín 貧
娑 父王婆娑羅 suō 縮
幽 閉置於七重室內 yōu 優
諸 制群臣 zhū 朱
韋 提希 wéi 為
酥 以蜜和麨 sū 蘇 不讀“禾hé”
麨 以酥蜜和 chāo 超
瓔珞 諸中盛葡萄漿 yīng luò 英洛
漱 求水口 shù 數
遙 禮世尊 yáo 搖
犍 大目連 qián 虔 也可讀“肩”
鷹隼 如飛 yīng sǔn 英筍
遣 世尊亦尊者富樓那 qiǎn 淺 不讀“遺yí”
悅 顏色和 yuè 月
猶 存在邪 yóu 由
邪 猶存在 yé 耶 發問用,不讀“斜xié”
幻 惑咒術 huàn 患 不讀“幼yòu”
惑 幻咒術 huò 或
毗 陀論經說 pí 皮
污 剎利種 wū 烏
剎 污利種 chà 差(去聲) 佛剎、剎利讀此音
旃 是陀羅 zhān 氈
驚 怖惶懼 jīng 京 同“驚”
怖 驚惶懼 bù 布
惶 驚怖懼 huáng 皇
懼 驚怖惶 jù 具
慎 莫害母 shèn 甚
懺悔 求救 chàn huǐ 產(去聲)毀 同“懺悔”
敕 語內官 chì 赤
憂 愁憔悴 yōu 優 同“憂”
憔悴 愁憂 qiáo cuì 喬翠
泣 悲雨淚 qì 氣
頃 未舉頭 qǐng 請 不讀“項”
梵 釋護世諸天 fán 飯
華 普雨天 huā 花 佛經中“華”字均讀此音
緣 世尊復有何等因 yuán 元
眷屬 共為 juàn shǔ 卷(去聲)蜀
惱 為我廣說無憂處 nǎo 腦
閻 浮提 yán 嚴
獄 地餓鬼畜生盈滿 yù 玉
盈 地獄餓鬼畜生滿 yíng 營
聚 多不善 jù 巨 不讀“敘”
哀 求懺悔 āi 挨
台 化為金 tái 抬 同“台”
顯 嚴可觀 xiǎn 險
系 汝當念,諦觀彼國 xì 細
諦 汝當繫念,觀彼國 dì 帝
不 汝今知 fōu、fǒu 否 在此不讀“布bu”
羸劣 汝是凡夫,心想 léi liè 雷裂 “ 羸”不讀“營”
盲 一切眾生,自非生 máng 忙
懸 狀如鼓 xuán 玄
澄 見水清 chéng 成 亦可讀“凳deng”
映 見冰徹(澈) yìng 應 不讀“央”
幢 下有金剛七寶金 chuáng 床 不讀“童”
擎 琉璃地 qíng 情
楞 八具足 léng 冷(陽平
繩 以黃金,雜廁間錯 shéng 剩(陽平)
廁 以黃金繩,雜間錯 cè 測
麤 名為見極樂國地 cū 粗
昧 若得三 mèi 妹 不讀“味”
硨磲 瑪瑙色中,出光 chē qú 車渠
珊 瑚琥珀,一切眾寶 shān 山
珀 珊瑚琥,一切眾寶 pò 坡
飾 一切眾寶,以為映 shì 釋
覆 妙真珠網,彌樹上 fù 復
網 妙真珠,彌覆樹上 wǎng 同“網”
行 行行相當,葉葉相次 háng 杭 “行樹”等讀此音
檀 作閻浮金色 tán 談
旋 如火輪,宛轉葉間 xuán 玄
宛 如旋火輪,轉葉間 wǎn 碗
幡 化成幢無量寶蓋 fān 翻
讚嘆 復有諸佛相好者 zàn tàn 暫炭
伎 有無量諸天作天樂 jì 技
熾 光明盛 chì 赤 不讀“只”
脈 有八萬四千 mài 麥
甄 八萬金剛叔迦寶 zhēn 真
迦 八萬金剛甄叔寶 jiā 加
校 妙真珠網,以為飾 jiào 較 此處不讀“孝”
幔 幢上寶如夜摩天宮 màn 慢
滅 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 miè 同“滅”
劫 滅除五百億生死重罪 jié 結
伽 諦觀彼佛多陀阿度 qié 茄
訶 阿羅 hē 荷(陰平)不讀“可”
藐 三三佛陀 miǎo 秒 不讀“貌”
鳧 雁鴛鴦,皆說妙法 fú 扶
攝 取不捨 shè 設
髻 頂有肉,項有圓光 jì 計
冠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 guàn 灌
邊 是故號此菩薩為無光 biān 編 同“邊”
缽 頂上肉髻,如頭摩華 bō 撥
畟塞 空中,坐蓮華座 cè sè 測色
跏趺 於蓮花中,結坐 jiā fū 加夫
勸 讚嘆行者,進其心 quàn 券
踴躍 行者見已,歡喜 yǒng yuè 永月
臾 經須間,歷事諸佛 yú 於
繞 無量大眾,眷屬圍 rǎo 擾
耨 阿多羅三藐三菩提 nòu (奴豆切)
敷 當華時,聞眾音聲 fū 夫
熏 戒香修 xūn 勛
洹 聞法歡喜,得須陀 huán 還
誹謗 雖不方等經典 fěi bàng 匪磅
慚愧 多造惡法,無有 cán kuì 殘潰
墮 以惡業故,應地獄 duò 舵
慰 以梵音聲,安彼人 wèi 位
遑 彼人苦逼,不念佛 huáng 皇
豁 然大悟 huò 或
無生忍 dài 代 此處不讀“帝”
“一條主線”指的是十六觀的修行均以“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為前提,“三心”出現在上品上生文中,上品上生在經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前十三觀,下啟後三觀,“三心”這條主線把看似沒關係的前十三觀和後三觀連在了一起,善導大師亦以此“三心”說,構建了淨土宗教理。
“一個要點”指的是《觀經》的要點在淨業三福。淨業三福被釋迦佛定義為修行淨業的正因,三福的修行分布在上品和中品,決定了你往生品位的高下,所以把它定義為要點,既合經義,亦合情理。你能不能往生,靠的是彌陀的願力;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靠的是你今世淨業三福的修持。以念佛次數多少或功夫深淺來決定往生品位高下的說法,並不是釋迦佛的觀點,而是後世高僧大德勸導眾生念佛的方便說;至於不經九品往生而直取佛果的說法,則是日本真宗曲解善導大師的本意而臆想編造出來的歪理邪說,不可信之!
“一層深義”指的是下品下生的五逆惡人往生所蘊含的深義。大部分人都是從彌陀的大慈悲心、持名念佛和名號功德的利益這幾個層面來理解,這當然是正確的,但筆者將嘗試用空性來詮釋其深義,希望能給讀者些許啟發。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思想與不共之理論,是可以作為實證的唯一標準。《中論·觀作作者品》有偈云:“若墮於無因,則無因無果。無作無作者,無所用作法。若無作等法,則無有罪福。罪福等無故,罪福報亦無。若無罪福報,亦無大涅槃。諸可有所作,皆空無有果。”意思是:罪福無因,業報無果;無生死業,無大涅槃。作業的人和所作的業都是空無自性,所以果報也同樣是空無自性。
國人比較熟悉的《心經》,中心思想就是空性。玄奘譯本中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段經文從認識空性開始,逐層超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緣覺乘)、四諦(聲聞乘)、六波羅蜜多(大乘菩薩道),回歸到徹底空性。
從徹底空性的角度來看,罪與福、善與惡、增與減、無明與無明盡等兩方面的對立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實相,在徹底空性的平等實相里,根本就不存在好人與惡人之分,既然不存在,又怎么會因為是惡人而不能往生呢?當他一念至誠心與彌陀本願相合,自然可以往生。至於帶業往生和消業往生的爭論,同樣也是沒有意義的,罪也好,業也罷,都是在我們凡夫這邊說的,在彌陀那邊,都是不存在的。
分析到這裡,相信有些讀者已經難以理解了,照這種說法,善惡有報的因果觀豈不是被顛覆了?那也不用行善,可以大膽的作惡了?不是這樣的。諸法雖是自性空,但不等同於斷滅空,仍有世間罪福因果業報;空性既不會破世間業力流轉之果報,也不會破出世間斷惑證真之解脫,好比以刀斫空,終無所傷,正如《大智度論》第三十八捲雲:
佛法中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若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若死生相實有,云何言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世故說。
理解了上述的道理,再來看日本真宗的“惡人正機說”(彌陀攝受的主要對象是造罪的惡人),就會發現是多么的膚淺與幼稚!所以學習淨土宗,還是要多學習些教理。廣學大藏經,不改彌陀行!有些人講解淨土宗,廣度不夠,深度不足,橫著說豎著說,就是那幾句,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切都是不可思議,一切都往佛那邊說,反正我們也見不著佛的面,也沒法去核實。
佛力和名號功德確實不可思議,但佛是不能改變眾生的因果和業力的,如果不是眾生自身本具佛性,彌陀也不能把你接去極樂!所以信心既要建立在佛身上,也要建立在自己身上。蕅益大師說:“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6]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眾生法與心法都是當下具足實相,與諸佛所證的妙覺果海同出一轍,站在諸法實相的高度來看,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彌陀絕不是你心外的佛,而是你自心的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並且敢於承擔,那么你與包括彌陀在內的十方一切諸佛初發心就是一樣的。從你真如本性發出的信心,才是真信、正信、智信,而不是假信、偏信、迷信。
現在一些淨業行人,偏激地把淨土法門理解到純他力方向,心外求法,只去仰信心外的彌陀和淨土,過度地尊仰佛菩薩而輕視眾生,輕視眾生的同時又反向神化了彌陀,以凡夫激情取代佛法共通性修持,偏離了大乘的理體,走到了神教的方向。除非你宿世善根極其深厚,否則這樣建立起的信願心,既不可能維持長久,也不可能很牢靠,好比一棟沒打地基就建起來的高樓,一般人不敢進去住的,不用等地震,大風一刮可能就倒了!
而又有一些淨業行人,以為自體本具自性彌陀,就自己去求生唯心淨土,這種想法無異於自掘墳墓!你自己是絕對沒有這個能力的。往生的能力,你要百分之百的靠彌陀,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在彌陀那邊;但往生的主動權,則百分之百掌握在你自己手裡。要知道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二者有同一的理體,平等而無差異,具有互相觀照的天然本性,往生不存難易,不由外覓,乃是份內之事。正如傳燈大師在《淨土生無生論》中說:“故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念時,早已成就。才舉心念,即便圓成。感應道交,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所以彌陀與淨土既在心內也在心外,心內就是心外,心外也是心內,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既要知道自己很尊貴(自體具足自性彌陀,是未成之佛),又要知道自己很卑微(目前是宿業纏身的凡夫,靠自力難出輪迴)。理論上要承擔起是自性彌陀接引你去唯心淨土,行持上卻要虔誠的祈願十萬億佛土外的彌陀來接引你去十萬億佛土外的淨土,兩者並不矛盾,這樣才符合大乘佛法中庸理性和中道圓融的思想。

概括介紹

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譯。說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臨頻婆娑羅王之宮中,分十六觀而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淨土之相者。各家疏注如下: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隋智者大師說。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集記。釋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法聰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知禮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宋元照述。觀經扶新論一卷,宋戒度述。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戒度述。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一卷,宋知禮排定,明真覺重排。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五卷,明真覺分會,日本實觀改修。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明傳燈述。觀無量壽經直指疏二卷,續法集。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觀無量佛經箋注,丁福保注。

詳細敘述

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該經重要註疏有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1卷;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4卷;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1卷,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3卷;明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1卷,續法《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2卷;清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1卷;丁福保《觀無量佛經箋注》等。

基本內容

本疏在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如日本的源空,就是依據本書散善門一心專念義而開創淨土宗的。
此書廣開淨土法門。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玄義分,作七門料簡:(1)先標序題,(2)次釋經名,(3)辨釋一經的宗旨和教判,(4)談說法人的差別,(5)料簡定善和散善二門,(6)和合經論相違,問答釋疑,(7)料簡韋提希聞佛正說得益分齊。第六門問答釋疑中又分六段:{1}先述諸師所解的往生九品義,{2}以道理破諸師義,{3}重舉九品返對破,{4}引文證明往生的對象定為凡夫,非為聖人,{5}會通別時義,{6}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以上七門料簡都是文前玄義,一一引教證明。以上是第一卷。
第二部分為序分義。將全經文義分判為五門:(1)序分,從“如是我聞”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2)正宗分,從“日觀”初句至“下品下生”。(3)得益分,從“說是語時”至“諸天發心”。(4)流通分,從“阿難白佛”至“韋提希等歡喜”。以上四分佛在王宮正說,這是一會。(5)阿難為耆闍大眾複述,又是一會。
此中序分義,又分為二:{1}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一句。{2}發起序,即從“一時”至“云何見極樂世界”。此中又分為七:化前序、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以上是第二卷。
第三部分為正宗分定善義。即顯示十六觀中前十三觀:(1)日觀,(2)水觀,(3)地想觀(地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觀,(9)真身觀,(10)觀音觀,(11)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從初日觀至第七華座觀,總明依報,從第八像觀至第十三雜觀,總明正報。以上第三卷。
第四部分為正宗分散善義,又分二段:(1)明三福為淨土的正因,(2)明九品為淨土的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第二福即是戒善,第三福即是行善。九品是十六觀中的第十四上輩觀、第十五中輩觀、第十六下輩觀,這三觀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前明十三觀為定善,今此三福九品為散善,定散兩門總屬正宗分。這是全經的綱要。

佛說講記

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是別題,經字是通題,為通別一對。別題又分二重能所,佛是能說之佛,無量壽佛是所說之佛;觀字是能觀之智,無量壽佛是所觀之境,是為能所一對。‘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梵語佛陀或佛陀耶,中國話譯為‘覺者’,大覺大悟的人,就叫做佛。社會上有大學問的人叫學者,佛非迷愚之人而是覺悟之人,故云覺者。為何不直譯作覺者?因佛字的覺義,含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諸義,故不翻。凡夫不能自覺,正所謂不覺不知;聲聞雖能自覺,而無悲心,不能覺他;菩薩雖能覺他,覺行欠圓滿;唯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為超出九界之上的大覺者,故名為佛。世間人凡事好起分別,若勸他信佛,他要問問:佛比天公、仙公誰大?須知佛比天公和仙公都大,又比羅漢、辟支佛、菩薩大。
佛是最高無上,故曰:‘天上天下無如佛。’這個佛即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出生在印度迦毗羅國,父號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但是此示現印度之佛是化身佛,化身佛是度凡夫二乘人者。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理體,理體無相,雖是無相,但是凡夫若想成佛,非證得此理體不可。如何證法?必須修行用功,修行用功是因,結果證得的佛果,即報身佛──修行之果報。此報身佛,唯菩薩能見,二乘凡夫無法見到。佛是大慈普利一切,為使二乘凡夫能見到佛,故有化身佛──乃變化出來之佛身。此三身,非一非三,即一即三。若是菩薩根機者,所見的是報身佛,二乘根性人見化身佛。化身從報身出,報身由法身來。故法、報、應三身,即為一身。十六觀經屬大乘經,是報身佛所說之法。剛才說過三身即一身,亦就是生於印度之釋迦佛,你是個大乘,看見佛是報身佛;你若是小乘,則所見為化身佛──但見他是一個老比丘而已。‘說’者說法,世尊成道之後,即說法度生,說了四十九年法,一直說到入滅之時還在說。
凡佛所說之法,就是法語。法是何義?即教眾生了生脫死之方法也。佛愈是說法,眾生就愈得了生脫死之利益,我們凡夫雖然說了數十年,但很少有利益眾生者,儘是說些空話,為何不學講經呢?佛說者,即說法也,上次講彌陀經時,講過,說者悅所懷也。佛說法為何欣悅?佛說之法能度眾生轉凡成聖,了生脫死,故胸懷歡悅。‘觀’者觀想、觀照。能觀之智慧,須大悟之後,智慧才能啟發,在未開悟之前,此名為識。為什麼作觀想,得轉識成智?因所觀者為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妄識即轉成智慧。中國八大宗中,有唯識宗,唯識宗講究用功,轉識成智。今此十六觀經之觀字即是轉識成智之法。這個妙極了,你觀想阿彌陀佛,你的妄識,就轉成智。因為識是妄想心,妄想心想的是凡夫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為妄識。叫你觀想佛的境界,你的境界就變成佛的境界,佛境界那還有妄識呢?當然已轉識成智了。觀字之妙,妙就妙在這裡。‘無量壽佛’即梵語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之教主。此經內容令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今僅雲觀無量壽佛者,舉正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也。

宗教意義

本疏關於淨土立教要義和他宗說法不同之處有下列幾點。
第一,辨《觀經》的宗體。淨影寺慧遠以觀佛三昧為宗,嘉祥寺吉藏以勸物修因往生為宗,淨土因果為體。本疏則以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兩義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更以二藏二教,判此經屬菩薩藏頓教。
第二,顯示往生的門路,即此經中所說的定散二門。定是息慮凝心,散是去惡修善。倘能依這兩行求願往生,皆可以乘彌陀大願為增上緣而生安樂淨土。對於定散二門的分別,淨影等都以十六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定散皆韋提希啟請而說:但本疏以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啟請,散善是佛陀自說。
第三,淨土的果體。即眾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彌陀佛身。淨影等作三種區別:以為上輩人同時見應身應土與化身化土,中輩人見應身應土,下輩人只見化身化土。但本疏則以為是報身報土,並主張是以凡夫身往生。
第四,指出念佛的因緣。這裡他解釋稱名念佛的作用有三種意義。首先是以稱佛名號為親緣。其次是以佛影顯現為近緣,最後是以命終往生為增上緣。
第五,說明兩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三經一論所說,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五行。其中主要是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捨而入正定,名為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等行,名為助業。這兩種業叫做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叫做雜行。這兩種淨業是與經文十六觀配合而說的:即正行與定善十三觀相應,雜行與散善三輩觀相應。
以上所談的幾點,都是善導在本疏中著重發揮的淨土要義。本疏奠定了淨土宗的教理基礎,而且在行持中倡導稱名乃至讀誦、讚嘆等等方式,使之大眾化。從而完成了淨土一宗的宗義。使之成為後來中國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教派。

正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
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
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時 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 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舍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 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 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 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 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 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 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 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 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 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 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 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 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 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 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 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 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葉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 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 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 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 密。復有讚嘆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 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 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佛告 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 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 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珍珠網,以為校飾。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 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 台、或作珍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 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 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 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 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 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 國。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 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 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 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 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護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 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 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 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 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 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譬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 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 成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 身相,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若有欲 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 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薩名大勢至。此菩薩天冠,有 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余諸 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 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 眾生。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淨妙國土。此 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 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 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 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 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 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 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 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 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該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 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 金台,合掌叉手,讚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 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 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 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 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 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嘆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 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 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 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 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 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 十五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 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 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 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 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 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蓮華之內。經於 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 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 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 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 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 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佛壽佛名。佛 說是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生字注音

原 字 原 句 標準注音 同音字 備註
耆 佛在王舍崛山中 qí 奇
闍 佛在王舍城耆山中 shé 蛇 有些版本注“都”(dū)
崛 佛在王舍城耆山中 jué 決 不讀“窟(kū)”
文師利法王子 shū 書
爾 時王舍大城 ěr 耳 同"尓"
執 收父王 zhí 職
頻 父王頻婆羅 pín 貧
娑 父王婆娑羅 suō 縮
幽 閉置於七重室內 yōu 優
諸 制群臣 zhū 朱
韋 提希 wéi 為
酥 以蜜和麨 sū 蘇 不讀“禾hé”
麨 以酥蜜和 chāo 超
瓔珞 諸中盛葡萄漿 yīng luò 英洛
漱 求水口 shù 數
遙 禮世尊 yáo 搖
犍 大目連 qián 虔 也可讀“肩”
鷹隼 如飛 yīng sǔn 英筍
遣 世尊亦尊者富樓那 qiǎn 淺 不讀“遺yí”
悅 顏色和 yuè 月
猶 存在邪 yóu 由
邪 猶存在 yé 耶 發問用,不讀“斜xié”
幻 惑咒術 huàn 患 不讀“幼yòu”
惑 幻咒術 huò 或
毗 陀論經說 pí 皮
污 剎利種 wū 烏
剎 污利種 chà 差(去聲) 佛剎、剎利讀此音
旃 是陀羅 zhān 氈
驚 怖惶懼 jīng 京 同“驚”
怖 驚惶懼 bù 布
惶 驚怖懼 huáng 皇
懼 驚怖惶 jù 具
慎 莫害母 shèn 甚
懺悔 求救 chàn huǐ 產(去聲)毀 同“懺悔”
敕 語內官 chì 赤
憂 愁憔悴 yōu 優 同“憂”
憔悴 愁憂 qiáo cuì 喬翠
泣 悲雨淚 qì 氣
頃 未舉頭 qǐng 請 不讀“項”
梵 釋護世諸天 fán 飯
華 普雨天 huā 花 佛經中“華”字均讀此音
緣 世尊復有何等因 yuán 元
眷屬 共為 juàn shǔ 卷(去聲)蜀
惱 為我廣說無憂處 nǎo 腦
閻 浮提 yán 嚴
獄 地餓鬼畜生盈滿 yù 玉
盈 地獄餓鬼畜生滿 yíng 營
聚 多不善 jù 巨 不讀“敘”
哀 求懺悔 āi 挨
台 化為金 tái 抬 同“台”
顯 嚴可觀 xiǎn 險
系 汝當念,諦觀彼國 xì 細
諦 汝當繫念,觀彼國 dì 帝
不 汝今知 fōu、fǒu 否 在此不讀“布bu”
羸劣 汝是凡夫,心想 léi liè 雷裂 “ 羸”不讀“營”
盲 一切眾生,自非生 máng 忙
懸 狀如鼓 xuán 玄
澄 見水清 chéng 成 亦可讀“凳deng”
映 見冰徹(澈) yìng 應 不讀“央”
幢 下有金剛七寶金 chuáng 床 不讀“童”
擎 琉璃地 qíng 情
楞 八具足 léng 冷(陽平
繩 以黃金,雜廁間錯 shéng 剩(陽平)
廁 以黃金繩,雜間錯 cè 測
麤 名為見極樂國地 cū 粗
昧 若得三 mèi 妹 不讀“味”
硨磲 瑪瑙色中,出光 chē qú 車渠
珊 瑚琥珀,一切眾寶 shān 山
珀 珊瑚琥,一切眾寶 pò 坡
飾 一切眾寶,以為映 shì 釋
覆 妙真珠網,彌樹上 fù 復
網 妙真珠,彌覆樹上 wǎng 同“網”
行 行行相當,葉葉相次 háng 杭 “行樹”等讀此音
檀 作閻浮金色 tán 談
旋 如火輪,宛轉葉間 xuán 玄
宛 如旋火輪,轉葉間 wǎn 碗
幡 化成幢無量寶蓋 fān 翻
讚嘆 復有諸佛相好者 zàn tàn 暫炭
伎 有無量諸天作天樂 jì 技
熾 光明盛 chì 赤 不讀“只”
脈 有八萬四千 mài 麥
甄 八萬金剛叔迦寶 zhēn 真
迦 八萬金剛甄叔寶 jiā 加
校 妙真珠網,以為飾 jiào 較 此處不讀“孝”
幔 幢上寶如夜摩天宮 màn 慢
滅 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 miè 同“滅”
劫 滅除五百億生死重罪 jié 結
伽 諦觀彼佛多陀阿度 qié 茄
訶 阿羅 hē 荷(陰平)不讀“可”
藐 三三佛陀 miǎo 秒 不讀“貌”
鳧 雁鴛鴦,皆說妙法 fú 扶
攝 取不捨 shè 設
髻 頂有肉,項有圓光 jì 計
冠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 guàn 灌
邊 是故號此菩薩為無光 biān 編 同“邊”
缽 頂上肉髻,如頭摩華 bō 撥
畟塞 空中,坐蓮華座 cè sè 測色
跏趺 於蓮花中,結坐 jiā fū 加夫
勸 讚嘆行者,進其心 quàn 券
踴躍 行者見已,歡喜 yǒng yuè 永月
臾 經須間,歷事諸佛 yú 於
繞 無量大眾,眷屬圍 rǎo 擾
耨 阿多羅三藐三菩提 nòu (奴豆切)
敷 當華時,聞眾音聲 fū 夫
熏 戒香修 xūn 勛
洹 聞法歡喜,得須陀 huán 還
誹謗 雖不方等經典 fěi bàng 匪磅
慚愧 多造惡法,無有 cán kuì 殘潰
墮 以惡業故,應地獄 duò 舵
慰 以梵音聲,安彼人 wèi 位
遑 彼人苦逼,不念佛 huáng 皇
豁 然大悟 huò 或
無生忍 dài 代 此處不讀“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