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粱錄(宋代一本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

夢粱錄(宋代一本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夢粱錄》是宋代吳自牧所著的筆記,共二十卷, 是一本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

該書成書年代,據自序有“時異事殊”,“緬懷往事,殆猶夢也”之語,當在元軍攻陷臨安之後。所署“甲戌歲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鹹淳十年(1274年),疑傳抄有誤。

基本介紹

書名小考,作者生平,作品目錄,詞語成語,節日習俗,評價影響,出版信息,

書名小考

吳自牧的《夢粱錄》,經常被寫作成《夢梁錄》,這種現象在網上尤其普遍。
那么,孰是孰非?還是回到原書中去尋找答案吧。《夢粱錄·原序》曰:“昔人臥一炊頃,而平生事業揚歷皆遍,及覺,則依然故吾,始知其為夢也,因謂之:黃粱夢,矧時異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風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疇昔哉,緬懷往事,殆猶夢也,名曰:《夢粱錄》雲,脫有遺闕,識者幸改正之,毋哂。甲戌歲中秋日錢塘吳自牧書。”
夢粱錄
夢梁錄 影印本
原來,《夢粱錄》之得名,與成語典故“黃粱夢”確有聯繫。據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生自嘆窮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當令子榮適如意。時主人正蒸黃粱,生夢入枕中,享盡富貴榮華。及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本此,《夢梁錄》當為《夢粱錄》無疑。

作者生平

吳自牧,《宋史》、《元史》均不載其人,從文獻典籍來看,關於吳自牧的生平有兩種說法:
新安吳氏
這種說法最早由官桂銓先生在其《吳自牧小考》一文中提出,“我在明藏書家徐氏《紅雨樓書目》卷四集部最後的‘家集類’中看到一條有關吳自牧的重要線索:‘《新安吳氏倡於篇》一卷。唐吳少微吳鞏,宋吳自牧、自中。’” 官先生據此推斷:“吳自牧原籍新安,為唐文學家吳少微的後裔,後遷居錢塘,遂為錢塘人。有弟名吳自中,亦能文。……” 此後,李裕民先生在其《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一書中參引了官先生的說法,也認為吳自牧原籍新安,是唐吳少微的後裔。
此外,明弘治徽州府志》、《宋元學案補遺》和《新安文獻志》中,都有關於吳自牧的記載,《新安文獻志》還明確記載了新安吳自牧的卒年,是在嘉熙丁酉四月二十日,享年七十有七。由此,可以大致推斷出新安吳自牧的生卒年份,其生於公元1161年即宋高宗紹興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間,卒於公元1237年即宋理宗嘉熙一年。而《夢粱錄》序中,作者自署甲戌歲中秋日。關於此處的甲戌,學界仍有爭議。但不論是宋度宗鹹淳十年甲戌年(1274年),還是元順帝元統二年甲戌年(1334年),都晚於宋理宗嘉熙一年丁酉年(1237年)。
由上可以證實,《夢粱錄》的作者吳自牧,並不是《紅雨樓書目》所載《新安吳氏倡於篇》中的那個吳自牧。
仕履不詳說
這種說法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代表:“《夢粱錄》二十卷,宋吳自牧撰。自牧,錢塘人,仕履未詳。”
其後,眾多的書籍、辭典都沿用此說,如下:
中國人名大辭典》“吳自牧,宋錢塘人。有《夢粱錄》。”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吳自牧,宋臨安人。所著《夢粱錄》,仿《東京夢華錄》之體,詳述南宋臨安府諸方情況。(《四庫全書總目》卷七〇)”
全宋文》“吳自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或元初仿《東京夢華錄》之體,著《夢粱錄》二十卷,記載南宋臨安宮室園囿、風俗人物等,今存。”
總之,關於《夢粱錄》作者吳自牧的生平情況,我們大致可以知道的是:吳自牧是錢塘人,生活於宋末元初。詳細情況還存疑待補。

作品目錄

卷一
正月 元旦大朝會 立春 元宵 車駕詣景靈宮孟饗
二月 八日祠山聖誕 二月望
卷二
三月(佑聖真君誕辰附) 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闈 蔭補未仕官人赴銓 清明節 諸庫迎煮 州府節制諸軍春教 二十八日東嶽聖帝誕辰 暮春
卷三
四月 皇太后聖節 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 皇帝初九日聖節 僧寺結制
五月(重午附) 士人赴殿試唱名
卷四
六月(崔真君誕辰附)
七月(立秋附) 七夕 解制日(中元附)
八月 中秋 解闈 觀潮
卷五
九月(重九附) 明年預教習車象 明堂差五使執事官 駕出宿齋殿 五輅儀式 差官祭及清道 駕詣景靈宮儀仗 駕回太廟宿奉神主出室 駕宿明堂齋殿行祀禮 明禮成登門放赦 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
卷六
十月 立冬 孟冬行朝饗禮遇明歲行恭謝禮
十一月冬至
十二月 除夜
卷七
杭州 大河橋道 小河橋道 西河橋道 小西河橋道 倚郭城南橋道 倚郭城北橋道 禁城九廂坊巷
卷八
大內 德壽宮 太廟 景靈宮 萬壽觀 御前宮觀(東太乙宮) 西太乙宮 佑聖觀 顯應觀 四聖延祥觀 三茆寧壽觀 開元宮 龍翔宮 宗陽宮
卷九
三省樞使諫官 六部 六部監門 諸寺 秘書省(國史敕令附) 諸監 大宗正司 省所 六院四轄 三衙 職 監當諸局 諸倉 內司官 內諸司(奉安)
卷十
官舍 府治 運司衙 後戚府 諸王宮 家廟 館驛 本州倉場庫務 點檢所酒庫 安撫司酒庫 廂禁軍 防隅巡警 帥司節制軍馬
卷十一
諸山岩 嶺 諸洞 溪潭澗浦 井泉 池塘 堰閘渡
卷十二
西湖 下湖 浙江 城內外河 湖船 江海船艦 河舟
卷十三
兩赤縣市鎮 都市錢會 團行 鋪席 天曉諸人出市 夜市 諸色雜貨
卷十四
祠祭 山川神 忠節祠 仕賢祠 古神祠 土俗祠 東都隨朝祠 外郡行祠
卷十五
學校 貢院 城內外諸宮觀 城內外寺院 僧塔寺塔 古今忠烈孝義賢士墓 歷代古墓
卷十六
茶肆 酒肆 分茶酒店 麵食店 葷素從食店(諸色點心事件附) 米鋪 肉鋪 鯗鋪
卷十七
歷代人物 狀元表 武舉狀元 后妃列女 歷代方士 歷代方外僧 行孝
卷十八
民俗 戶口 物產 免本州歲納及苗稅 免本州商稅 恩霈軍民 恤貧濟老
卷十九
園囿 瓦舍 塌房 社會 閒人 顧覓人力 四司六局筵會假賃
卷二十
嫁娶 育子 妓樂 百戲伎藝 角觗 小說講經史

詞語成語

跟《夢粱錄》有關的詞語成語
現代漢語中,有一些詞語和成語最早出自《夢粱錄》。
玩具
玩具一詞,在中國始見於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三中:“杭州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四時玩具……”。把玩具說成是“戲小兒之具”,即逗小兒玩的東西。
開門七件事
如今,我們經常用“開門七件事”來比喻每一天的必需開支。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夢粱錄》,只是在吳自牧的《夢粱錄》中提到的卻是“八件事”,分別是柴、米、油、鹽、酒、醬、醋、茶。由於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到元代時已被剔除了,只餘下“七件事”。開門七件事至遲出在宋代人的口語中。所以一般認為,吳自牧乃創“開門七件事”之人。
買笑追歡
釋義:嫖娼狎妓,尋歡作樂。
出處:吳自牧《夢粱錄·酒肆》:“壩頭西市坊雙鳳樓施廚開沽,下瓦子前新樓鄭廚開沽,俱有妓女,以待風流才子買笑追歡耳。”
成家立業
釋義:指男的結了婚,有職業,能獨立
出處:吳自牧《夢粱錄·恤貧濟老》:“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貨,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業者眾矣。”
湖光山色
釋義: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出處:吳自牧《夢粱錄·歷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為人物,所以清奇傑特,為天下冠。”

節日習俗

跟《夢粱錄》有關的節日習俗
《夢粱錄》不僅記載反映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習俗,書中還對許多傳統習俗的來源進行了說明,有的甚至是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
元旦
吳自牧《夢梁錄·正月》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一歲節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襪、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飲宴,笑語喧譁。此伉城風俗,疇昔侈靡之習,至今不改也。”
貼春聯
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的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但關於貼”福“字的最早記載則是《夢粱錄》。
吳自牧《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鬥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鬥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中秋
《夢粱錄》卷四《二月望》:“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於常時,又謂之月夕。”
《夢粱錄》一書,還出現了“月餅”一詞。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吳自牧在《夢梁錄》卷六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從《夢粱錄》的記載可以看出,南宋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

評價影響

該書仿效《東京夢華錄》體例,記載南宋臨安的郊廟、宮殿、山川、人物、市肆、物產、戶口、風俗、百工、雜戲和寺觀、學校等,為了解南宋城市經濟活動,手工業、商業發展情況,市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特別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較豐富的史料。書中妓樂、百戲伎藝、角觝、小說講經史諸節,為宋代文藝的珍貴資料。

出版信息

1956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根據《知不足齋叢書》本校點排印,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依同一版本校點,出版了單行本。
1982年中國商業出版社《中國烹飪古籍叢刊》收錄。
2006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劉坤主編《經典名著解讀系列》《中國古代民俗(貳)》收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