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2016年1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畫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預計2030年前後總人口達到14.5億左右的峰值,到本世紀中葉,中國
人口總量仍將保持在13.8億人左右,人口眾多的
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必須長期堅持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保持適度的
人口規模。
《規劃》強調,要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主線,堅持計畫生育
基本國策,鼓勵按政策生育,充分發揮全面兩孩政策效應,綜合施策,創造有利於發展的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勢,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全面兩孩政策效應充分發揮,生育水平適度提高,
人口素質不斷改善,結構逐步最佳化,分布更加合理,全國總人口達到14.2億人左右。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發展的態勢基本形成,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總人口達到14.5億人左右。
政策變化
政策 | 提出場合 | 提出時間 | 法律 | 重點條文 | 施行時間 |
---|
| | | |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 |
“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單獨二孩”) | | | | | |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 | | | | | |
“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 | | | | |
1、1971年7月,國務院批轉《關於做好計畫生育工作的報告》,把控制人口增長的指標首次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畫。
2、1980年9月,黨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3、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把計畫生育確定為
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
4、1991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計畫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明確貫徹現行
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6、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
二孩政策7、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
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9、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畫生育法修正案,
全面二孩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10、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最佳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於改善我國
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
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以下情況能生“
二胎”(各地規定可能略有出入,須參考本地的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
1、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3、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來本省定居不滿6年的香港、
澳門、
台灣地區居民,只有一個子女在內地定居的;
4、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計不超過兩個的,但不適用於復婚夫妻;
5、婚後不育,夫妻雙方均滿30周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的;
6、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
再生育的;
7、夫妻一方為一級至六級的殘疾軍人;一級至五級因公(工)致殘人員,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8、礦工
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並繼續從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9、農村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10、男方到女方家落戶且女方沒有兄弟的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僅適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11、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12、大山區的鄉,女方在農村,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其他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就是“
單獨二胎”政策。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5條規定:“國家推行計畫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
社會發展計畫相適應。”第49條還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畫生育的義務。”而《婚姻法》則將計畫生育作為一個
基本原則確立在總則之中。
中央決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2007年)
《決定》認識到全面加強中國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艱巨性和緊迫性。指出:
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實行計畫生育以來,
全國少生4億多人,提前實現了
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實踐證明,我國堅持不懈地實行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促進
世界人口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形勢總體是好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的現實風險。21世紀上半葉,將迎來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和
老年人口高峰。今後十幾年,
人口慣性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總人口每年仍將淨增300-600萬人;難以適應激烈的
綜合國力競爭的要求;勞動年齡
人口數量龐大,
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流動遷移人口持續增加,對公共
資源配置構成巨大挑戰;貧困人口結構趨於多元,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總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國情,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壓力沉重的局面,人口與資源環境關係緊張的狀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實現
中國經濟社會
又好又快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無不與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密切相關,在人口問題上的任何失誤,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難以逆轉的長期影響。以
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變人口壓力為人力資源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決定》指出應該堅定不移穩定低生育水平;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不斷完善
流動人口管理
服務體系;切實加大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強對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領導。全黨務必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從對
中華民族未來發展負責的高度,堅持不懈地做好新時期的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
穩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時期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十一五”期間是實現這一任務的關鍵時期。綜合分析中國經濟社會和人口
發展趨勢,到“十一五”期末,全國人口總量要控制在13.6億人以內;到2020年,人口總量要控制在14.5億人左右,
總和生育率穩定在更替水平以下。為此,必須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和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黨政第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
穩定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機構、隊伍不動搖,不斷創新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體制、機制、手段和方法不動搖。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堅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與
利益導向相結合,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教育、經濟等手段,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長效
工作機制。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為進一步最佳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雖然黨中央做出了決策,但
三孩政策的落地還需要一個過程。這需要國家重新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和經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結合
湖南省實際,對現行《湖南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修改後,以新修正的《條例》宣布施行的時間和國家三孩生育政策調整後出台的相關規定時間實施。當前
法律法規尚未修改,
生育證只能依原規定辦理。
2021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後的人口計生法規定,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地方法規
2021年11月29日,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廣東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記者獲悉,此次修正案草案將全面刪除與三孩生育政策不相適應的制約措施,例如刪除社會撫養費徵收的相關處罰、處分規定。
優生優育
給懷孕一個準備期
70%左右的
出生缺陷發生在非計畫妊娠的情況下。造成
先天性畸形的原因有多種,例如本身身體的因素,
生活環境中不利胎兒健康發育的因素,當然孕前或
孕期營養素缺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實上述很多因素可以在懷孕的準備期加以避免或改善的。
專家建議,最好留給自己3個月的“準備期”,從各方面調整自己,為寶寶創造最佳的母體環境。這一招對背負
工作壓力的白領女性尤為適用,這也是對未來
寶寶健康的負責。
選擇最宜懷孕時間
其實懷孕在時間上並沒有明顯的宜和忌之分,如果從綜合角度考慮,專家認為每年的3、4月份懷孕比較好。這是因為,懷孕之後進入的夏季,水果和蔬菜都比較充足,另外
預產期為隔年1-2月份,出世的寶寶正好能避開冬季
感冒、
流感高發的季節,隨著天氣的轉暖,對產婦的
產後恢復和寶寶的發育都是一個好的季節。
酗酒、吸菸、熬夜、喝咖啡、偏食、挑食都有可能導致
低體重兒、流產等情況的發生。如果你計畫要一個孩子,請注意了,夫婦雙方應該共同改變這些不利於寶寶健康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還一直服用避孕藥,應停用至少3個月之後再懷孕,因為避孕藥中
荷爾蒙也會影響胚胎的早期發育。
專家提醒要
準備懷孕的夫婦雙方都應先到醫院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尤其是婚後數年才準備要孩子的夫婦,孕前做一次檢查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避免遺傳等其他醫學問題,確保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時妊娠。
提前補充維生素
在準備期除了
均衡飲食,還應該開始服用孕婦專用的多種維生素,這樣可以確保從懷孕的最初,你體內的各種維生素、
微量元素和眀物質就有充足的儲備,從而避免和預防早期因某些
維生素缺乏引起的
胎兒發育缺陷和
先天畸形。一些孕婦專用維生素產品可有效預防嬰兒
神經管畸形。在
懷孕初期,維生素的補充也能改善噁心、嘔吐和暈眩等症狀。對於爸爸而言,也應當適量補充維生素,如
維生素C就能提高精子質量和活動能力。
避孕常識
避孕原理
所謂
避孕原理,就是用科學的方法來阻止和破壞正常
受孕過程中的某些環節,以避免懷孕,防止生育。所採用的避孕方法很多,根據它們的避孕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方法:
避孕方法 | 描述 |
---|
| 具有抑制卵巢排卵作用的有女用短效、 長效避孕藥以及 皮下埋植避孕劑等。 卵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受 下丘腦和腦垂體的影響,這類 避孕藥能抑制下丘腦和腦垂體的功能來阻止卵細胞發育,從而達到避孕目的。另外,婦女在 哺乳期也具有抑制卵巢排卵的作用,所以哺乳期也能避孕。 |
| 從棉子中提取的棉酚具有抑制精子的正常發育,長期服用 棉酚可使 精子數明顯減少或完全消失,從而達到不能生育的目的。這種男用避孕藥尚未推廣使用。近幾年來有些地方採用 物理方法(如超音波、微波、溫熱等刺激睪丸)來抑制睪丸的生精功能,也取得一定進展。 |
| 這類避孕方法較多,其目的是不讓精子和卵子結合,以達到避孕的目的。例如保險套、陰道隔膜等,使精子不能進入陰道,或進入陰道的精子不能進入子宮腔; 外用避孕藥具有較強的殺精子作用,將其放入陰道內能殺死已進入陰道內的精子,使精子不能進入 子宮腔;男女 絕育手術能阻止精子排出或阻止精子與卵子結合,是一種 永久性的 避孕措施;在性交過程中,採用體外排精或會陰部尿道壓迫法,使精液排在陰道外或逆行射入自己的膀胱,使精液不進入陰道,但由於體外排精實際操作性差,不易達到真正避孕的目的,所以不建議使用。 |
| |
| 錯開 排卵期避孕就是在 安全期避孕,即利用月經周期推算法、基礎體溫測量法及 宮頸粘液觀察法等,掌握女性的排卵期,避開排卵期性交來避孕,使精子和卵子錯過相逢的機會。由於很多 女性排卵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際操作時難以掌握,所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
男性常用
人們能夠採用的避孕方法雖然很多,但是男用避孕方法比較少,常用的有
保險套、
輸精管結紮或堵塞,其他還有
口服避孕藥、體外排精和會陰部尿道壓迫法避孕等。
1、保險套是使用較多的一種男用避孕工具,只要使用正確,避孕效果較好,但有些人怕影響性感或使用不習慣,故不願意使用。
2、輸精管結紮或堵塞為一種
絕育手術,適用於不再生育的夫婦或妻子因病不能生育的丈夫使用。
3、男用
口服避孕藥雖然已研究成功,但具有一定的缺點,還不能推廣使用。
4、體外排精和會陰部尿道壓迫法因不易正常掌握,故避孕效果不可靠,很少有人使用。
女性常用
避孕藥的種類很多,有
短效避孕藥、
長效避孕藥、
探親避孕藥、
皮下埋植避孕藥、
外用避孕藥等,其中套用最多的是短效避孕藥,如能正確服用,避孕效果幾乎達百分之百。長效避孕藥每月只使用1次,有的可2-3個月使用1次;可以減少天天服藥的麻煩,避孕效果略遜於短效避孕藥。皮下埋植避孕藥一次埋植可避孕5年左右,由於國內尚未生產,靠進口,故還不能廣泛使用。探親避孕藥為速效避孕藥,主要適用於探親夫婦,也適用於新婚夫婦。外用避孕藥主要作用是殺死精子其中以
避孕藥膜效果最好,避孕
藥膏效果較差。
節育環是目前套用最廣泛的一種長效避孕工具。常用的為
不鏽鋼圓形環,這種節育環一次放入可以避孕20年左右,缺點是脫落率和帶環懷孕率較高。帶銅節育環的避孕效果較好,脫落率和帶環懷孕率均較低,已在各地推廣使用。
陰道避孕藥環使用方法簡便,避孕效果也不錯,有些地區已在推廣使用。
陰道隔膜使用時比較麻煩,如不能正確掌握放置技術,容易導致失敗,所以不能廣泛使用。
輸卵管
絕育手術為一種永久性避孕措施,一次手術可以終身避孕,特別適用於不再生育或因病不能生育的婦女。
安全期和哺乳期避孕方法不易正確掌握。容易導致失敗,所以不宜推廣使用。
如何保證避孕不失敗
中國《婚姻法》規定女性的結婚年齡為20周歲,婦女結婚以後還有20多年的生育期,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所以婦女在整個生育期內絕大部分時間需要堅持避孕,否則會造成失敗。那么,如何才能保證避孕不失敗呢?
首先,夫婦雙方必須認識到計畫生育的重要意義,應高度重視避孕,任何時候(如
哺乳期)都不能存在
僥倖心理。
避孕是夫婦雙方的事,尤其是丈夫更要關心、愛護和體貼妻子,不能把避孕的事完全推給女方。為了妻子的健康,丈夫要多承擔一些責任,不能只圖一時方便,造成避孕失敗,給妻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使用的避孕方法很多,各有特點,在選擇避孕方法時,既要考慮到方便,更要考慮到效果,還要根據個人的情況,特別是女方的
健康情況和所處不同時期的特點,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切實可行而有效的避孕方法。有些避孕方法,如安全期避孕、哺乳期避孕以及體外排精避孕等,因避孕效果不可靠,儘量不要使用。
要學會正確使用保險套、
陰道隔膜等外用避孕工具,否則就會造成失敗。如使用外用避孕工具萬一失敗了(如保險套破裂),要及時
採取補救措施防止懷孕。
總之,避孕是一件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政策評議
正面評價
計畫生育政策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熱點,評價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應有這幾個立足點:
其一,計畫生育政策實施以來,成就大,
有效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統計顯示,我國
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
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0年的25.8‰下降到2012年的4.9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婦女
總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1.5至1.6,達到了
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水平;1970年我國
出生人口2739萬人,淨增2321萬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萬人,淨增669萬人。
其三,計畫生育並不單兵突進,還與
優生優育齊頭並進。
有
人口學家認為,放開“單獨”家庭生
二胎,是中國生育
政策調整的“一小步”,對中國人口增長的影響並不大,但具有
風向標的意義。從根本上說,還是要還“計畫生育”的本來面目,讓它真正變成“家庭的計畫”,讓家庭和個人享有生育
決定權。不管怎么調整,其落點都應該是尊重和保障國民權益,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其他的好處:
1、有利於國家加速
資金積累。實行計畫生育,使國家用於新增人口的消費減少,從而加速資金積累。
3、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
人口質量。實行計畫生育,國家可以把積累下來的資金用於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和
技術訓練,從而達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的目的。
5、有利於農民少生快富。實行計畫生育使每個家庭的人口減少,不僅可以增加
家庭消費,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員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發展
家庭經濟和健康娛樂中,從而保證家庭幸福、社會穩定。
副作用
計畫生育政策也帶來了很大的
社會問題:如
人口老齡化加速,
男女比例失調加劇等等。中國的年齡超過60歲的人口為十分之一,2030年將為四分之一,而到2050年,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超過60歲!。
問題和困難
一、中國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集中表現為:一是
低生育水平不穩定。中國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社會
生產力不發達、
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
民眾文化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約手段實現的,民眾的生育意願與國家
生育政策之間還存在距離,低生育水平存在著反彈的壓力。二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
生育率降低,但是在農村特別是
中西部地區農村生育水平還比較高,計畫生育工作的難度還很大,不少貧困地區“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三是總體
工作水平還不夠高。適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
管理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計畫生育隊伍素質還
不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不少地方仍然主要依靠
行政強制來推動工作;面對民眾不斷增長的需求,不會服務、服不好務的現象比較普遍,優質服務的觀念還沒有完全樹立。不少地方的黨政領導和計畫生育幹部存在著盲目樂觀、消極畏難的情緒。
由於以上這些問題是當前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最大障礙,因此,新時期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仍然是“天下第一難”的工作。計生工作仍然存在許多挑戰不可盲目樂觀。
儘管中國的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取得了成績,但國內
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又使其面臨更大的挑戰。尤其是入世以後,計畫生育工作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當前的人口形勢,決不能盲目樂觀、掉以輕心。中國正面臨著
人口總量高峰、老齡人口高峰、
勞動年齡人口高峰和流動遷移人口高峰時期。而低生育水平並不穩定、地區發展不平衡、計畫生育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計畫生育幹部隊伍素質還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人口和計畫生育
依法行政中仍然存在著困難和問題。表現在對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個別地方
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未能依法依規辦事。目標考核體系設定不夠科學合理,
社會撫養費“
收支兩條線”
管理體制沒有完全落實。日常管理服務薄弱,仍習慣於依靠集中行動推動工作。
行政執法監督在部分地方流於形式,未能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一些地方基層計畫生育
行政執法人員力量不足,素質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嚴重製約和影響人口和計畫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損害黨群
幹群關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人口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結構上的變遷,都會對國家安全產生深刻影響,而中國今天正處在新一輪
人口變遷中。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面臨的
人口再生產狀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人口在上世紀50、60年代,由傳統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轉變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後,僅僅30年左右的時間,就已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而且,
出生率下降的趨勢短期內基本不可逆轉。
可以預見,在中國的工業化和
城市化進程仍在加速推進的情況下,無論
人口政策如何調整,今後中國人的
生育觀念也將很難回頭,人口總和出生率將繼續保持在世代
更替水平之下甚至進一步下落。日本、
俄羅斯和韓國等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人口變遷經歷,都已說明了這一點。這兩點變化決定了未來中國
人口結構變化的走勢,比如
老齡化時代到來,
性別比的失衡,還有
獨生子女在主流城鎮社會成為中堅人口,以及少數族群人口在中國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在西部地區聚居度增大等(同時也應看到,在計畫生育的政策約束下,國內西部地區少數族群的
人口增長率遠低於國外同類族群)。
首先就是發展安全。由於老齡化程度加深,
社會總撫養比增大,用於老齡人口養老、醫療等的費用增多,將使
國民收入中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加,而用於投資的部分將不得不減少,使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財政能力受到制約。如果中國因此發生
經濟停滯,今天中國人熱衷說著的“大國崛起”、“偉大復興”等等,將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廂情願。(不過人口下降也會帶來好處,比如
生態破壞減少,土地等資源變得相對便宜,
高房價現象會得到緩解等等。)
二是
軍事安全。近20餘年來
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對軍事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多。但在國民收入三部分:消費、投資和防務中,由於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國防的國民收入,將來也可能不得不壓縮或受到很大限制。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必然在心理上總體趨向保守和防禦,公眾對於良好
社會保障的壓力會使國家不可能將更多財富用於國防建設。這一問題在中國還不明顯,但再過一二十年,情況就有可能發生顯著變化。
在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足夠的軍事能力,這不僅影響軍事安全,也影響發展安全。同時,一個獨生子女占勞動力主體、老齡化程度日深的社會,也將侵蝕一個國家防範和進行戰爭的能力。在
獨生子女家庭占中國家庭總量幾乎一半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對戰爭的承受能力將完全不同於以往。
三是
社會安全。中國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在社會保障上城鄉分別明顯,中國兩種社會和人口———城市社會與
農村社會、
城市人口與
農村人口間的對立,今後也可能加劇,從而影響社會安定。
中國人口正由
傳統農業人口向現代工商業人口轉換,大量
農業人口進入城市後,一旦
城市經濟發生危機,很多人就將會在城市成為流民或遊民。從一些國家從傳統
農業社會向現代工商業社會轉型的情況看,
人口轉型同樣產生過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由此引發過革命。(但這種城鄉差異又恰恰來自於
人口過剩資源不足,迫使
有限資源優先保證城市,也只有降低人口總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大量適婚男性將因
男女比例失衡而無法組織正常家庭生活,這將不僅誘發販賣
人口現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劇
黑社會活動及其他危害社會安定因素。
四是
文化安全。中國近些年來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機、價值觀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與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中國傳統儒家文明的繼承是靠中國特定的
生育文化來支撐的。然而,獨生子女群體不僅在改變人口結構、
社會結構,也在改變文明結構。有調查顯示,獨生子女在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和犧牲奉獻觀念等方面,與以往多子女
家庭出身的人群相比,有
顯著差異,在這一代人身上,中國
傳統價值觀的色彩更為淡薄。
由人口變遷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有些已處於逐漸爆發期,有些還處於積累期,來看還不是特別嚴峻,但未來會對中國的發展形成
重大影響。為此,中國的人口政策應該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
與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防止人口突然增長過多不同,今後中國更應防止的是,新出生
人口規模因出生率下降而出現大幅度下降,以及人口性別比失衡程度加重。為此,應促使獨生子女家庭在全國家庭數量中的比重逐漸減小,以保證國家發展安全,同時也保證中國傳統信仰結構和文明傳統不至於在一兩代人之間就完全斷絕,和保證未來
中國軍隊中的絕大部分成員不是獨生子女構成。再比如,在人口政策上,中國在不同地區對不同人口群體分別對待,這在一定時期有其必要性,但已有調整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中國應根據“
人口紅利”可能將於2015年左右喪失的情況,加快
產業升級,擺脫單純的勞動密集型
經濟發展模式。同時,推動
產業轉移,促進西部地區工商業發展,帶動人口空間移動。在西部地區,特別是
少數民族人口聚居程度比較高的地方,如果也能實現更高程度的
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大大減小地區發展差別,促進
社會發展公平,以及東西部之間的人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