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彙定義,基本釋義,不同學派,經濟學界,產生原因,衡量標準,物價總水平,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通貨緊縮,區別比較,與一般物價,與通縮區別,與通縮相關性,成因分析,貨幣供應,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結構失調,供給不足,體制因素,通脹預期,國際傳導,混合推進,通脹類型,經濟效應,促進論,促退論,中性論,應對策略,需求拉動型,成本推進型,國際輸入型,綜合型通脹,應對需關注,理論研究,理論模型,理論演變,預測通脹,理論綜述,供給面學說,出版圖書,經濟學派,貨幣主義,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解釋,學者觀點,通脹本質,通脹模型,菲利普斯曲線,曲線位移,匯率模型,周期模型,表現因素,痛苦指數,產出缺口,歷史案例,美國1929-2019,巴西1960s,阿根廷1989,德國2022,歐元區2022,
辭彙定義 基本釋義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實際需求小於
貨幣供給 ,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供給小於社會總需求(供遠小於求)。
不同學派 現代經濟學 中,通貨膨脹意指整體
物價水平 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
幣值 ,而後者用於形容
國際市場 上的
附加價值 。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
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
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總量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
價格 和
工資 的普遍上漲。通貨膨脹之反義為
通貨緊縮 。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經濟學界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產生原因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
有效經濟總量 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
基礎貨幣影響因素 貨幣政策
非貨幣政策
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
國際貿易 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
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
實體經濟 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GDP:即
國內生產總值 。是國際上通行的用於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運行規模的巨觀經濟指標。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式,即價值創造、收入形成和最終使用。從價值創造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成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等各項收入之和;從最終使用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與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價值之和。
衡量標準 物價總水平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
勞務 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以物價水平等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總量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定義中的
物價上漲 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也不是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一般指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是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可見,通貨膨脹不是指這種或那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上漲,而是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通貨膨脹
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度量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反映居民購買的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其按年度計算的變動率通常被用來反映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CPI及其分類指數還是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以及資產、負債、消費、收入等實際價值的重要參考依據。
( 主詞條: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簡稱 PPI),理論上應涵蓋所有產業的生產者價格指數,即包括農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和服務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歷史及技術原因,許多國家編制和發布的 PPI 僅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生產企業產品出廠價格水平變動程度的相對數。
(主詞條: 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 )
GDP縮減指數又稱GDP平減指數。
GDP (
國內生產總值 )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生產的所有最終貨物和服務的價值。GDP縮減指數反映的是貨物和服務的總體價格變動幅度,主要用於分析價格總水平的變化,是最巨觀、最綜合的價格指數指標。GDP縮減指數是指未剔除價格變動的GDP與剔除價格變動的GDP之比,即現價GDP(或稱為名義GDP)與不變價GDP(或稱為實際GDP)之比。
公式為 :GDP縮減指數=現價GDP÷不變價GDP×100
主要作用: 是可以綜合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物價變動的總水平。由於GDP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的所有最終貨物和服務的價值,因此,GDP縮減指數反映的是這些貨物和服務的總體價格變動,是該國家(或地區)生產的所有最終貨物和服務的價格總指數,是最綜合的價格指標。
示例: 2019年現價GDP為990865億元,按2015年價格計算的不變價GDP為891646億元,那么可以計算GDP縮減指數為990865÷891646×100≈111.1,說明2015年到2019年間所有最終貨物和服務的價格總水平上漲了約11.1%。
測定一定時期通貨膨脹(緊縮)程度有不同的方法,但套用最普遍的就是通過物價指數(CPI 或PPI),即以物價總水平上漲率(即物價指數減去基數 100% 的結果)作為通貨膨脹率。
嚴格地說,CPI 或 PPI 並不等於通貨膨脹率,因為 CPI、PPI 都只反映了它們調查對象的價格變化,而不能代表全社會所有商品的價格變化,但從這兩個指標的變化中,可以看出價格變動的大趨勢:一般將 1%—3% 的年度 CPI 上漲率稱為爬行的通貨膨脹,將 3%—6% 的年度 CPI 上漲率稱為溫和的通貨膨脹。超過10% 的物價上漲率應引起重視。
2000 年至 2019 年 CPI 年度變動走勢圖:
中國從1985年開始,統計全國的
CPI 。從1985年至2019 年的數據來看,CPI 最高漲幅出現在1994年,年度漲幅為 24.1%。
通貨膨脹率 現實生活中通常用哪些指標反映通貨膨脹率。 對於通貨膨脹各界比較認可的定義是,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持續的上漲。一般認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GDP平減指數等指標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嚴格地說,CPI並不等於通貨膨脹率,因為CPI只反映了居民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化,而不能代表全社會總的價格變化,但從CPI的變化中,可以看出價格變動的趨勢。
( 主詞條: 通貨膨脹率 ) 通貨緊縮 是指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減少,居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 影響物價下跌,通貨緊縮是通貨膨脹的反現象。在經濟實踐中,觀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是否由正轉變為負,且物價是否全面持續下降,來判斷某個時期的物價下跌是否是通貨緊縮。
區別比較 與一般物價 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
貨幣貶值 ;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普遍、持續、不可逆的上漲。
一般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
物價上漲 ,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家
三盅 說:通貨膨脹書寫價格歷史,供求關係描繪價格波段。(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history is infl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curve is supply-demand relation.)
①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過多,引起
紙幣貶值 ,物價就會上漲。
③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④政策性調整,理順價格關係會引起上漲。
可見,以上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才是通貨膨脹。
與通縮區別 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
經濟現象 ,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
社會總需求 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
企業利潤率 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成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
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
貨幣供應量 ,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
經濟成長 ,實行積極的
財政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與通縮相關性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量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會使價格信號失真,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成因分析 貨幣供應 通貨膨脹是個複雜的
經濟現象 ,其成因也多種多樣。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紙幣是國家或地區強制發行並使用的,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為了彌補
財政赤字 ,或刺激經濟成長(如2008年四萬億刺激計畫),或平衡匯率(例如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等原因增發貨幣。通脹可能會造成社會財富轉移到富人階層,但一般情況下的通貨膨脹都是國家為了有效影響巨觀經濟運行而採取措施無法避免的後果。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溫和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 即由於經濟運行中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既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而引發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過度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即"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貨物",按照
凱恩斯 的解釋,如果總需求上升到大於總供給的地步,過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經濟生活中最早和最經常出現的通貨膨脹是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在當代西方經濟學中,最早研究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經濟學家是
凱恩斯 和他的追隨者們。如對需求拉動型通脹進行細分,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投資需求膨脹為主的投資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另一類是以消費需求膨脹為主的消費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在兩類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中,較常見的是前一種,即投資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 成本或供給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貨膨脹,即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又稱為供給型通貨膨脹,是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大致有:工資過度上漲;利潤過度增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工資推動通貨膨脹是工資過度上漲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工資是生產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資上漲使得生產成本增長,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廠商願意並且能夠供給的數量減少,從而使得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工資的上升往往從個別部分開始,最後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上,
工資率 完全由勞動的供求均衡所決定,但是在現實經濟中,勞動市場往往是不完全的,強大的工會組織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資過度增加,如果工資增加超過了
勞動生產率 的提高,則提高工資就會導致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一般價格總水平上漲,而且這種通脹一旦開始,還會引起"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工資物價互相推動,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是指廠商為謀求更大的利潤導致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一樣,具有
市場支配力 的壟斷和
寡頭 廠商也可以通過提高產品的價格而獲得更高的利潤,與
完全競爭市場 相比,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可以減少生產數量而提高價格,以便獲得更多的利潤,為此,廠商都試圖成為壟斷者。結果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
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那么,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其形成的過程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是一樣的。
結構失調 供給不足 即在社會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相對不足而引起通貨膨脹。“
文化大革命 ”期間中國發生的
隱蔽型通貨膨脹 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供給嚴重匱乏而致。
體制因素 由於體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通脹預期 通脹預期 。通貨膨脹預期會引發實際通貨膨脹的實質,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預期會刺激社會總需求增加,而總需求膨脹又會導致市場供求矛盾並引發物價水平上升;其次,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預期也會推高包括工資和正常利潤在內的經濟成本,從而導致
物價水平 上升。
預期對人們經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具有慣性。即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人們對
通貨膨脹預期 不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走勢過於悲觀)而引起更嚴重的通貨膨脹。
如果社會的
通貨膨脹率 是穩定的,人們可以完全預期。那么通貨膨脹率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很小。因為在這種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各種名義變數(如名義工資、名義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從而使
實際變數 (如實際工資、實際利息率等)不變。這時,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是人們將減少他們所持有的現金量。
通貨膨脹
在通貨膨脹率不能完全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會影響社會收入分配及經濟活動。因為這時人們無法準確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各種名義變數,以及他們應採取的經濟行為。
國際傳導 通貨膨脹的國際傳導一般有兩個途徑:貿易途徑和貨幣途徑。
從國際貿易的傳導過程來看,如果原料和能源出口國發生了通貨膨脹並導致原料和能源價格上漲,就會抬高原料和能源進口國的生產成本。一個國家因國內對某些商品有需求而本國的供給不足,如果國外該商品的價格上漲了,通貨膨脹會經商品流動渠道輸入國內。這尤其明顯地表現於石油、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棉花、糧食、大豆和食用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價格上升方面。
通過資本流動渠道而輸入的通貨膨脹是指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由於國際間存在著利息率的差別,有些國家的利息率較低,有些國家的利息率較高,資本總是追逐較高的利息率,於是資本就會從利息率較低的國家流入利息率較高的國家,一旦資本流入利息率較高的國家後,會使得利息率較高的國家的資本過多,從而商品價格將會上升。
第二種情況:由於各國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投資機會有多有少,投資盈利率有高有低,而資本總是追逐較多的投資機會和較高的投資盈利率,於是資本就會從投資機會較少和投資盈利率較低的國家流入投資機會較多和投資盈利率較高的國家,從而引起後者的資本輸入較多,也會引起商品價格上升。
第三種情況:由於某些重要的國家,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大國,而且其貨幣還是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家,為了緩解本國經濟衰退等情況,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從而導致流動性過剩。這時該國的資本會湧入其他國家。這被稱為有意輸出通貨膨脹的行為,是轉嫁通貨膨脹的行為,其他國家成了受害者。
第四種情況:國際收支順差和國際收支逆差對通貨膨脹國際傳遞都有影響,但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國有連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外匯儲備必定增加,從而該國的流動性也會相應增加(即通常所說的
外匯占款 增加),這正是導致該國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加之,在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面臨著升值壓力,於是國外資本預期到該國貨幣有升值的現實性,會進一步輸入該國,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也就會加速發生。如果一國有連續的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儲備必定減少,這將促進該國加緊引入外資,並且它們也有可能實行貨幣貶值,這些都是該國發生通貨膨脹的前兆。
混合推進 應該注意的是,對於某一次具體的通貨膨脹,需要綜合全面的分析。在實際中,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因各種原因同時推進的價格水平上漲,就是供求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在計算中,需要經濟學家給出一個合理的、多種參數的模型來解釋。比如假設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度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又成為
工資 上漲的理由,工資上漲又形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通脹類型 通脹主要類型 通脹分類
通脹類型
釋義
以劇烈程度分類
低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的特點是,價格上漲緩慢且可以預測。可以將其定義為年
通貨膨脹率 為1位數的通貨膨脹。此時的物價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人們對貨幣比較信任。
當總價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數或3位數的比率上漲時,即產生了這種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局面一旦形成並穩固下來,便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扭曲。
最惡性的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貨幣幾乎無固定價值,物價時刻在增長,其災難性的影響使市場經濟變得一無是處。
以引發原因分類
因社會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社會總供給的增長幅度,導致商品和勞務供給不足、物價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類型,其特點:自發性、誘發性、支持性。對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進行細分,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以投資需求膨脹為主的投資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另一類是以消費需求膨脹為主的消費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在兩類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中,較常見的是前一種,即投資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 又稱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
超額需求 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
一般價格 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被認為是由於工資成本的上升引起的,而工資成本的上升又同物價水平的上升相互推動,二者輪番上漲:工資上升推動物價上升,物價上升又推動工資水平上升,這樣,二者的輪番上升就永無止境了。
由於社會經濟部門結構失衡而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主要表現為:一是國內某些部門,甚至某些大宗關鍵產品需求過多而供給不足,導致價格猛漲,並且只漲不跌,進而擴散到其他部門產品的價格,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二是國內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發展不平衡,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較快的部門貨幣工資增長後,其他部門的貨幣工資也會隨之增長,引起價格上漲,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普遍上漲。
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的歷史比較長久,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16—17世紀發生於西歐國家的“價格革命”,源頭在西班牙。當時西班牙王國侵占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地區,利用被擄掠來的印第安人開採貴金屬礦,並把大量金銀財寶從美洲運回西班牙,於是西班牙物價飛漲。西班牙的價格飛漲很快就傳遞到法國、荷蘭、英國等西歐國家,這些國家的商品供給遠遠不敷需求的擴張,法國、荷蘭、英國等國受到西班牙的影響,也都成為“價格革命”的受害者。經濟學界把這種源頭本來在國外,後來深刻影響到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稱為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
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從一個國家輸出到另一個國家,主要通過兩個渠道,一是商品流動渠道,另一是資本流動渠道,而不論輸出通貨膨脹的國家是不是通貨膨脹的源頭國,也不問究竟是第一次輸出(指由源頭國向外輸出通貨膨脹),還是第二次或第二次輸出以後的多次輸出。
經濟效應 促進論 凱恩斯認為貨幣數量增加,在實現充分就業前後,所產生的效果不同。在經濟達到充分就業之前,貨幣量增加可以帶動有效需求增加。當經濟實現充分就業之後,增加貨幣量就產生了顯著的通貨膨脹效應。由於各種生產資源均無剩餘,貨幣量增加引起有效需求增加,但就業量和產量就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邊際成本中各生產要素的報酬,即單位成本,此時的通貨膨脹才是真正的通貨膨脹。
由於在凱恩斯的理論中,充分就業是一種例外,非充分就業才是常態,因此,增加貨幣數量只會出現利多弊少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通過強制儲蓄,擴大投資來實現增加就業和促進經濟成長,當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時,常常藉助於財政透支解決收入來源。如果政府將膨脹性的收入用於實際投資,就會增加資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資不降低或降低數額不小於政府新增數額,就能提高社會總投資並促進經濟成長。
從20世紀60年代,通過貨幣擴張或通貨膨脹政策來籌資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貨幣擴張中,正常發行的貨幣量的一部分直接轉化為財政收入。從長期看,政府儲蓄傾向高於私人部門平均的儲蓄傾向。因此,通貨膨脹時,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會的儲蓄率提高,有利於經濟成長。
促進論認為,通貨膨脹是政府的一項政策,政府可以獲得直接利益,獲利大小完全取決於政府調控經濟水平的高低。政府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通貨膨脹的積極作用,並把它帶來的經濟利益轉化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促退論 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減少了人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從而削弱了人們的儲蓄能力,造成本幣貶值和儲蓄的實際收益下降,使人們對儲蓄和未來收益產生悲觀預期,為避免將來物價上漲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人們的儲蓄意願降低,即期消費增加,致使人們的儲蓄率下降。
首先,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從事生產和投資的風險較大,而相比之下,進行投機卻有利可圖。這說明,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長期生產資本向短期生產資本轉化,短期生產資本向投機資本轉化。其次,投資者是根據投資收益預期而從事投資的,在通貨膨脹環境中,各行業價格上漲的速度有差異,市場價格機制遭到嚴重的破壞。
本國通貨膨脹率長期高於他國,會產生兩種影響:一是使本國產品相對於外國產品的價格上升。從而不利於本國的出口,並刺激了進口的增加。二是使國內儲蓄轉移到國外,勢必導致本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並使黃金和外匯外流,給本國經濟成長帶來壓力。
當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時,價格飛漲,已經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給和需求的均衡,信用關係也會產生危機。這樣就會危及社會經濟制度的穩定,甚至令其崩潰。
通貨膨脹持續一段時間後,在公眾輿論壓力下,政府可能採取全面價格管制,從而削弱了經濟的活力。
中性論 中性論者認為,出現通貨膨脹時,社會公眾通過各種信息作出對未來的預期。根據這種預期,他們就會對物價上漲做出合理的行為調整。
這種行為調整將會使通貨膨脹的各種影響均被相互抵消掉。因此,通貨膨脹無正效應,也無負效應,其效應是中性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們,對於通貨膨脹的態度也是中性的。
第二階段的菲利普斯曲線,即一條垂直的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支持中性論觀點,此外,芝加哥大學的盧卡斯(R.E.Lucas)等則提出理性預期的概念,這比弗里德曼的適應性預期菲利普斯曲線更強調了通貨膨脹政策的無效性,是支持中性論的又一理論基礎。
應對策略 需求拉動型 菲利普斯曲線的提出為治理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提供了便利。只要根據菲利普斯曲線,就可以方便地提出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依據。
內容是:先制定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社會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後根據情況,設法把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控制在“社會可以接受的程度”界限之內,這時不需要採取政府干預措施。如果通貨膨脹率超過了這一界限,政府可以採取緊縮政策,寧肯失業率高一些,也要把通貨膨脹壓下來;反之,如果失業率超過了這一界限,那么政府就可以採取寬鬆政策,寧肯通貨膨脹率高一些,也要把失業率壓下來。
凱恩斯需求管理學說的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是,通貨膨脹原因在於總需求過大,所以要抑制總需求,採取緊縮政策;二是,失業原因在於總需求不足,所以要刺激總需求,採取寬鬆政策。但這已經無法解釋通貨膨脹與失業併發症的出現,也無法採取緊縮政策還是寬鬆政策了。這是因為,總需求過大與總需求不足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怎會同時出現呢,又怎能同時採用緊縮的政策和寬鬆的政策呢,這樣人們就會感到凱恩斯的需求管理學說失靈了。
成本推進型 20世紀70年代後期,在美國又興起了一個供給學派。在西方經濟學界,供給學派當時被認為是帶有保守傾向的經濟學說的堅持者。他們主張在聽任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調節作用的條件下,把增加供給作為解決美國發生的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和“滯脹”的基本政策。認為:只有增加供給,才能抑制要素成本上升的趨勢;而只有減稅,才能增加供給。
供給學派的上述主張,與凱恩斯經濟學中需求管理學說是完全不同的。在供給學派看來,對待通貨膨脹問題,不能採取緊縮需求的政策,如果這樣,供給不足會加劇短缺,而短缺正是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滯脹”中的“滯”不會因緊縮需求而消失,而“滯脹”中的“脹”則會因供給不足而繼續存在。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認識到最重要的對策是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鼓勵產業升級,走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的新路。關於凱恩斯學派的需求管理的建議,美國政府繼續作為巨觀經濟調控的依據;關於供給學派關於減稅的主張,美國政府採納了,並且以此作為鼓勵和扶植技術創新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的措施;關於貨幣學派主要穩定貨幣數量增長率的設計,同樣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依據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科學技術的突破終於使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又一次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獲得了世界領先地位。這比任何一個經濟學流派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技術創新是應對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最佳對策。減輕稅負、發展資本市場、推進產權激勵制度、發揮科技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在高等教育制度方面深化改革等等,也都被認為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措施。
國際輸入型 為了防止國際上的資本湧入本國,加強外匯管制是可供選擇的對策之一。也就是說,在資本輸入時要加高堤壩,防止資本通過流通渠道向本國轉入。特別要防止無定向的國際資本(即通常所說的國際遊資)進入本國,這時可以採取區別對待的篩選方式。
貨幣政策太松或太緊都不利於緩解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通常是可行的,而且需要貨幣政策的總量調控與結構性調控相結合,這也實現了有保有壓的目標,使貨幣流通量回歸到正常水平,同時還可以避免實行緊縮政策或寬鬆政策等帶來的副作用。
合理使用外匯儲備,特別是在預期進口商品價格會有較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讓企業多進口一些所需要的商品,作為超正常儲備,是必要的。同時,要鼓勵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收購國外資產,或與對方企業合作投資,合作經營,都有助於緩解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的症狀。
適當地利用較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適度減少流動性,以減輕流動性偏大的壓力,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另一方面通過適度抑制過高的經濟成長率,進而減少對國外的原材料和燃料進口量,減少對國外進口的原材料和燃料的依賴度,迫使國內企業提高原材料和燃料的利用率。即使國內對這些進口商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剛性,但剛性需求並不是不可以伸縮的。
綜合型通脹 21世紀以前,中國的通貨膨脹主要是投資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如此,90年代中期也如此)。進入21世紀以後,形勢變了。除了繼續有投資需求為主的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而外,還有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特別是有了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這在中國是一種新型通貨膨脹,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發生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
綜合型的通貨膨脹,就不能單純採取應付需求拉動型的特別是應付投資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的政策措施。單純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單純提高基準利率,或單純壓縮信貸規模,都無法收到明顯的效果。
應當統籌兼顧,全面考慮,區別情況,分類解決。這意味著,要針對經濟發達地區、中等發展程度地區、貧困落後地區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適應各個地區的政策措施,也要針對產能短缺行業、產能大體平衡的行業、產能過剩行業的實際情況,分別採取適應各類行業的政策措施,這才是應付綜合型通貨膨脹的有效對策。汲取國際上應付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經驗,應當重在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最佳化。
第一項政策措施是加強職工的技術培訓,讓更多的職工成為專業人才、技術專家、熟練技工,以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需要,保持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和領先地位,也符合做到職工工資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增長同步的要求。
第二項政策措施是實行產權激勵制度,讓更多的職工成為產權分享、利潤分享的人力資本投入者。這將進一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尤其是發揮專業人才、技術專家、熟練技工的積極作用。
應對需關注 1.在爭取實現較高經濟成長率的前提下,以“增量調整”為主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基本上有兩種形式:一是“增量調整”,二是“存量調整”。二者之中應當以“增量調整”為主。這是因為,在治理通貨膨脹時,假定以“存量調整”為主,儘管見效快,但社會震盪也隨之加大,結果反而不利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相形之下,採取“增量調整”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雖然調整速度會緩慢些,但社會震盪較小,地方政府的壓力較輕,權衡起來,收效不一定小。
實行“增長調整”的前提是要保持較高的經濟成長率,並使財政收入繼續增長。這樣,可以利用新增投資,利用社會購買力的上升,可以繼續依靠市場調節作用,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讓不適應市場的企業自行進行產業升級,自行引進新技術,改革舊生產方法和舊經營方式。
產業結構調整是需要持續進行的,而且是沒有止境的。在政府採取各種巨觀經濟調控措施治理通貨膨脹時,切不可放鬆產業結構調整任務,尤其是不能讓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停頓下來。
2.對通貨膨脹警戒線要心中有數,要了解通貨膨脹警戒有“第一警戒線”和“第二警戒線”之分。
通貨膨脹警戒線從來沒有一個通用於各國的標準。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它取決於本國的經濟成長率和本國居民對通貨膨脹的承受力的大小。
通貨膨脹率的“第一警戒線”絕不是零通貨膨脹率。只要經濟成長較快,零通貨膨脹率是做不到的。大體上可以假定為經濟成長率的一半。當通貨膨脹率在經濟成長率一半以下時,政府要加以注意,但不必立即採取緊縮政策。這種情況下,政府通常只需採取微調、預調的措施。
通貨膨脹“第二警戒線”是在通貨膨脹率越過了“第一警戒線”之後接近經濟成長率時的一條警戒線,這時應當採取緊縮政策來應對。但是,這僅限於應對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假定這時發生綜合型的通貨膨脹,那么單純依靠緊縮政策是不夠的,必須有其他措施相配合。
理論研究 理論模型 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其潛在輸出)相關。
貨幣供給在程度溫和的通貨膨脹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爭議。
貨幣主義 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
凱恩斯主義 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凱恩斯主義解釋法的基本觀念為通貨膨脹與
失業率 之間的關係,稱之為
菲利普斯曲線 模型。此模型在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權衡(trade off);故為將失業率降至最低,可允許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
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極佳的描述出美國在1960年代的經歷,但不足以詮釋其於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貨膨脹升高與經濟停滯結合。現今菲利普斯曲線用以關聯薪資總額增長與一般性通貨膨脹的關係而非失業率與
通貨膨脹率 。
理論演變 各個經濟學派對貨幣與通脹的關係的看法,基本上經歷了三次變化。
各個經濟學派對貨幣與通脹的關係的看法 時期
主流經濟學
背景
理論
代表學者
對於貨幣和通脹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貨幣數量論概括,即貨幣數量的增加會帶來價格的上漲
1929年後,面對“大蕭條”,
凱恩斯主義 主張實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擴大總需求,來減少失業。凱恩斯主義解決的是需求不足的問題
在凱恩斯主義理論中,貨幣與通脹的關係可以用
菲利普斯曲線 概括,即貨幣擴張帶來失業率下降,引起通脹上升。
七十年代發生的滯脹危機。凱恩斯主義難以應對滯脹危機,即
失業率 和
通脹 同時上升的局面。與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積極干預市場不同,新古典主義主張政府儘量少干預市場,認為市場能夠自我修復,達到均衡,而積極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並無效果。
在貨幣與通脹的關係上,新古典主義認為“通貨膨脹在何時何處都是貨幣現象”。
在新古典主義發展的同時,凱恩斯主義的繼承者也在發展新凱恩斯主義。
相比於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缺乏微觀基礎,因此在七十年代受到批判。
新凱恩斯主義從名義價格粘性和名義工資粘性出發,構建微觀基礎。因為價格粘性,貨幣擴張在短期內可以擴大總需求,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在中期價格水平才會上升。
參考資料:
預測通脹 凱恩斯主義通過
菲利普斯曲線 建立失業和通脹之間的長期關係,來預測通脹。
新凱恩斯主義改進了菲利普斯曲線,用產出缺口替代了失業率,即產出缺口縮小,通常通脹會上升。新古典主義是通過貨幣的增速來判斷通脹水平,即貨幣快速擴張,通常通脹會上升。
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對於貨幣與通脹的關係在大多數時候判斷是一致的,即貨幣擴張會推升通脹。但是,在特殊時期,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兩者也會出現背離。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對於貨幣與通脹的理解有兩點差異值得注意。
首先,機制不同。凱恩斯主義認為貨幣擴張會降低失業率,擴大總需求,而總供給短期不變,從而推升通脹。
其次,政策主張不同。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採取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應對需求不足,阻止通縮。而新古典主義認為政府應該儘量少干預市場,過度的貨幣擴張只會帶來通脹,政府應該保持穩定的貨幣供給。
貨幣與通脹的理論演變
理論綜述 綜觀上述理論,簡而言之,理解貨幣與通脹的關係,要區分貨幣是怎么創造出來的。信貸創造貨幣,那么信貸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也意味著貨幣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信貸分為政府信貸和私人部門信貸,因此,貨幣也有兩種創造方式,一是外生貨幣創造(政府借貸創造的貨幣),二是內生貨幣創造(私人部門借貸創造的貨幣),
內生貨幣、外生貨幣對通脹的影響不同
外生貨幣和內生貨幣對經濟的影響不同。一般而言,政府借貸會更多地投向實體,因此外生貨幣更多地對應到國內或者國外的商品與服務交易,其過度擴張會推升實體通脹。而私人部門借貸可能更多地投向資產,因此內生貨幣更多地對應到國內或國外的資產交易,其過度擴展更多地推升資產價格,甚至帶來資產泡沫,而對通脹的直接影響相對小一些。
供給面學說 供給面(Supply side)經濟學說假定通貨膨脹一定由資金供給過剩與資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對這兩個因素而言,資金數量純粹只是標的物。
於是,歐洲於中世紀的黑死病流行期間所發生的通貨膨脹,可視為因資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可歸因於美國脫離
布雷頓森林體系 所訂定的
金本位 後所產生的資金供給過剩。
供給學派 假定,資金供給與需求同時提高時,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出版圖書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
凱恩斯以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掀起了巨觀經濟思想和政策的“凱恩斯革命”。
經濟學派 貨幣主義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米爾頓·弗里德曼 (
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 )。長期實行
凱恩斯主義 經濟政策的結果帶來了滯脹,即通貨膨脹和失業交替上升,於是引發了凱恩斯革命之革命。貨幣主義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主張用穩定的貨幣供應量的單一規則、用市場機制維持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弗里德曼的貢獻在於對這一現象給予了全新的說明,恢復了貨幣政策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
米爾頓·弗里德曼
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論爭,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盛行於整個經濟學領域。弗里德曼則針對凱恩斯經濟思想實踐的負面效應掀起了一場針鋒相對的革命,即“貨幣主義的對抗革命”,試圖以此取代凱恩斯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使之成為總量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的主流。
通貨膨脹導因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增長。此說主張以比較
GDP平減指數 與
貨幣供給 增長來作測量,並由
中央銀行 設定利率來維持貨幣數量。此觀點不同於
奧地利學派 者在於其著重於貨幣之數量而非實質。在
貨幣主義 架構下,貨幣的聚集是重點所在。
貨幣主義 的主要理論被總結在一個非常簡潔明了的方程裡面。
其中:
M 是貨幣的總量,
V 是貨幣的流通速度,
P 是物價水平也就是通貨膨脹的量度,
T 是總交換量也就是該經濟體內的
總產出 弗里德曼 認為這個方程是一個由左至右的方程,也就是說當貨幣總量增加並且貨幣的流通速度因此上升時,右邊的兩個參數的積會增加。如果P增長的百分比比T更多,物價水平就比產出上升得快,從而通貨膨脹產生。
弗里德曼對凱恩斯主義的批評從研究和解釋菲利普斯曲線不能解釋的現象開始,這是因為菲利普斯曲線雖然產生在凱恩斯思想之後,但就菲利普斯曲線所揭示的思想來說,卻是凱恩斯經濟學分析的靈魂:凱恩斯就是要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通貨膨脹政策,以解決失業問題。為此,弗里德曼也提出了一個重要程度如同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樞紐性概念,即
自然失業率 。
對於為什麼會出現滯脹,弗里德曼是用理性預期說明的。當物價上漲時,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輪番加價,以至最終導致滯脹。“在預期膨脹率為每年20%時,長期工資契約會在每年提供一個工資標準,它相對於零膨脹工資會上升至恰好是每年的20%;長期貸款利率會負擔比零膨脹率高20%的利息率,或者本金一年會提高20%,以此類推——等於將一切契約附上充分的指數。這樣一來,自然失業率當然不會消失,而欲以此法解決失業,其結果必然是滯脹。
對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看法,弗里德曼認為是貨幣政策的根本性錯誤,
美聯儲 在操縱貨幣總量的目標方面犯了錯誤,因而把當時的衰退變成了蕭條。基本思想是:影響就業的不是通貨膨脹的絕對水平,而是通貨膨脹的不穩定性和易變性。假如,通貨膨脹每年都遞增20%左右,國家不進行干涉,20%的通貨膨脹完全可以和經濟活動的持續發展並存。但如果通貨膨脹的速度越不穩定,失業人口就越多。因此,弗里德曼主張“單一規則”,即為了保持物價穩定,國家應儘量減少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政府需要採取的唯一政策是把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長期固定在同預期的經濟成長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例如每年增加4%-5%,於是古老的貨幣數量論,即商品的價格決定於流通中的貨幣數量的理論,在新的形勢下被賦予了新的內容。
新凱恩斯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 依
新凱恩斯主義 ,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robert j. gordon所說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
需求拉動通脹(demand-pull inflation)——通貨膨脹發生於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脹(cost-push inflation)——今稱“供給震盪型通貨膨脹”(supply shock inflation),發生於油價突然提高時。
固有型通貨膨脹 (built-in inflation)—— 因合理預期所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
惡性循環 。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應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
慣性通貨膨脹 ”,甚至是“
結構性通貨膨脹 ”。
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併解釋現行的
通貨膨脹率 。然而,大多時前兩種型態的通貨膨脹(及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會影響
固有型通貨膨脹 的大小:持續性的高(或低)通貨膨脹帶動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貨膨脹。
三角模型中有兩項基本元素:沿著
菲利普斯曲線 移動,如低失業率刺激升高通貨膨脹;以及轉移其曲線,如通貨膨脹升高或降低對失業率的影響。
經濟學解釋 在經濟學上,通貨膨脹意指整體
物價水平 持續性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貶值或
購買力 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後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前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之反義為
通貨緊縮 。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在若干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
貨幣供給 ,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干(
奧地利學派 )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因之,若干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即使當時的物價完全沒有上漲。以下所述,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通貨膨脹”一詞意指一般性的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之反義可為“
通貨再膨脹 ”,即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物價上漲,或緊縮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說,一般物價水平雖然下降,但幅度縮小。相關詞為“通貨膨脹率減緩”,即通貨膨脹上升速率減緩,但不足以造成通貨緊縮。
部分學者認為,中文“通貨膨脹”一詞字面上容易給人通貨本身價值增加的聯想,建議改稱“物價膨脹”,但並未廣獲使用。
學者觀點 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民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
貨幣主義 [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在對重要的社會經濟變數,比如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失業率等的一般衡量結果和人們普遍的感覺之間似乎經常有明顯的差距。例如,與個體的感覺相比,一般衡量標準可能顯示通貨膨脹沒有那么嚴重,或者有更大的增長。而這種差距如此之大和如此普遍,以至無法用貨幣幻覺和人類心理學加以解釋。在一些國家,這一差距降低了對官方統計數字的信任,從而明顯地影響公眾談論經濟狀況和必要政策的方式。
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2021年12月6日發布的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受需求強勁、薪資上漲、供應鏈瓶頸等諸多因素影響,美國高通脹將至少持續到2023年。
通脹本質 對國家經濟而言,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失業率是三個重要問題,而經濟成長是大國最關心的,通貨膨脹則伴隨著許多開發中國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認為通貨膨脹產生的真正原因是資本對
利潤率平均化 的要求。換句話說:相同單位的資本要求得到相等的投資回報,即資本無差別化。然而現實中資本無差別化不可能存在,這往往受到資本進入行業或產業的難易程度影響。
通貨膨脹是市場經濟的
固有屬性 ,在現實生活中,創新的推動,市場需求的波動,勞工的議價等會使
資本利潤率 產生差異,進而價格被扭曲。在高利息率時期,資金緊缺,各行業對利潤率平均化要求不高,因而行業間利潤率差就高,但是如果各行業的相對利潤率被充分扭曲時,高利息率下同樣有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打破平衡往往是由成本,需求,創新這三者的
易變性 決定的。
通貨膨脹是調節利潤率分布不均的重要方式,也是調節投資分配不合理的自然手段;因為信息不對稱,投資的主觀化,匯率,投入,產出,需求等在經濟環境中總存在適應性調整。
既然通貨膨脹是
利潤率平均化 的反應,那么通貨膨脹越低,利潤率平均化就越高;通貨膨脹越高,利潤率平均化就越低。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通貨膨脹經常發生在
開發中國家 。開發中國家各行業投資速度不一,利潤率相差較大對,
價格形成機制 缺乏控制;像已開發國家美國,一是制定較高的利率,減少盲目投資對各行業
投資回報率 的過分扭曲。二是市場機制發達,政府對價格影響傳播快,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成本,利潤目標靈活改變。
投資帶來經濟成長從表面上看來,經濟成長帶動通貨膨脹;但也有相反的情況,如政府制定較高的利息率政策,這使得投資要考慮更多的
相關成本 ,同時消費也不太活躍,各行業
投資利率 也相對趨同化。而利息率一旦降低,投資者在作決策時選擇空間大,因而可能會快速擾亂市場,使各行業利潤率被扭曲更大,經濟成長,通貨也高。通常情況下,低利率下的通貨膨脹高,有利於吸收更多人員就業,這是因為投資往往集中在原有行業或產品上;而高利息率下的經濟成長則對人員就業增長難以判斷,因為如果創新科技以少人化為目的,人員就業就不會提高(這表現為,第一第二產業),而創新科技不以少人化為目的(如第三產業)則會提高
就業率 。
匯率提升產生兩方面效應:其一出口型企業能收到更多外匯,利潤率降低,企業積累的資金更多。其二其它非出口行業或弱勢行業的利潤也減少,出口大於進口,匯率提高,國內貨幣供應增加,通貨膨脹發生,匯率繼續上升,同時外國對本國投資增加。由於匯率變化,使得國內各行業利潤率比例發生明顯偏差,出口行業由於能創造較多利潤受到追捧,國內外投資資金被吸引,人才等資源也流向出口企業。
弱勢行業即使在成本不增加的情況下,由於投資減少,產出明顯不足;在消費充足的情況下,價格上漲,由於政府管制,進口受到嚴格審批,因而通貨膨脹提升更快,失業率卻很低;此時政府放開進口限制,
匯率 與通貨膨脹同時降低。這也適合進口大於出口的經濟分析。
通脹模型 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即通貨膨脹速度加快時,失業率就會下降;通貨膨脹速度放慢時,失業率就會上升。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 ,英國經濟學家、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菲利普斯。
1958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菲利普斯在《經濟學報》11月號上發表了《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係》一文,把貨幣工資的增長率同失業率相比較,得出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交替關係,也就是說,高的貨幣工資增長率總是伴隨著低的失業率,低的貨幣工資增長率總是伴隨著高的失業率。菲利普斯是根據經驗數據而得出上述結論的,而通貨膨脹率通常用物價上漲率來表示,物價上漲又引起貨幣工資的升高,所以貨幣工資率的變化可以代表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貨幣工資增長率和失業率之間的關係也就可以用此長彼消、此進彼退的交替關係來表述。
1960年,
薩繆爾森 和索洛兩位著名經濟學家在《
美國經濟評論 》5月號上發表了合著論文《反通貨膨脹政策的分析》,文中把菲利普斯提出的曲線稱作菲利普斯曲線,從此菲利普斯曲線概念廣為傳播。在這時,薩繆爾森和索洛二人已對菲利普斯曲線稍做修正,以後學術界和政策制定部門都把菲利普斯曲線解釋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交替的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一經出現就被廣泛接受,特別是政策管理者。究其原因,一是菲利普斯曲線所揭示的內容符合戰後的實際;二是在巨觀經濟政策取向上,可以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進行簡單的互換,達到人們,特別是政治家所嚮往的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均衡和組合。人們似乎可以遊刃有餘地駕馭經濟了:當失業率超過某種警戒線時,就增加一點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太高時,就增加一點失業率。
然而,
失業 與通貨膨脹之間的互換比例慢慢變化:要換取較小程度的失業率,需要比以前更高的通貨膨脹率。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如果4%的失業率伴隨著2%-3%的通貨膨脹率,那么10年後,同樣是4%的失業率卻意味著5%-6%的通貨膨脹率。而要恢復2%-3%的年物價上漲率,需要6%-7%的失業率。這就是“
滯脹 ”,即生產停滯加通貨膨脹。20世紀60年代,預期的通貨膨脹未能推進預期的經濟發展,從而未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凱恩斯經濟學危機發生了,因為從這時起在美國出現了“滯脹”,也就是出現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併發症,凱恩斯的需求管理學說和菲利普斯曲線的解釋,都失靈了。
曲線位移 因為供給震盪與通貨膨脹已成為
經濟活動 的固定因素,當代整體經濟使用“位移”過的菲利普斯曲線(以及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的取捨平衡)來描述通貨膨脹。
供給震盪意指1970年的油價震盪,而固有型的通貨膨脹意指物價/薪資循環與
通貨膨脹預期 ,表示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容忍通貨膨脹。因此,
菲利普斯曲線 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動通脹。
另一個
凱恩斯主義 的觀點為潛在產出(有時稱為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達到最高生產力的狀況下經濟體之GDP水準——為習慣性且固有的限制。此種輸出標準對應於nairu——固有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 或全職性的失業率。在如此架構下,固有型
通貨膨脹率 為內因性地取決於經濟體內的勞動量:
GDP超出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低於nairu)時。該理論指出,在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提高價格而加劇,且
固有型通貨膨脹 會更惡化。進一步將導致
菲利普斯曲線 朝著高通脹與高失業擺向滯脹。這種“加速型通貨膨脹”曾見於1960年代的美國,當時越戰的開銷(由小額加稅扺消)在數年間將失業率壓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GDP低於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高於nairu),而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企圖降價,讓市場消化超額數量,並低估固有型通貨膨脹而減低;即阻止通貨膨脹。將導致菲利普斯曲線朝著低通脹與低失業擺向期望的方向。阻止通貨膨脹曾見於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抗通脹措施帶來數年的高失業率,其中兩年曾高達百分之十。
GDP相等於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也等於nairu)時,只要沒有供給震盪,
通貨膨脹率 即不變。長期說來,大多數的新凱恩斯總體經濟學者視
菲利普斯曲線 為垂直。也就是說,若通貨膨脹率高到可以壓過失業率的情況下,失業率為其前提,且等相於nairu。
然而,以該理論作為政策制訂的標的存在缺陷。潛在產出(以及nairu)的數量通常為未知,且會隨時間改變。另外,通貨膨脹率的發生並不對稱,上升的速度較下降為快;更糟的是還趨向隨政策而變。例如說,在
柴契爾 首相主政時期,失業者發覺自己處於
結構性失業 ,也就是無法在
不列顛 經濟體內找到適才適所的就業機會,當時英國的高失業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潛力降低)。在一經濟體避免跨越高通貨膨脹的門坎時,結構性失業率的提高暗示著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業機會。
若假定nairu與潛在產出兩者皆具獨特性且迅速達成,則絕大多數的非凱恩斯主義的
通貨膨脹理論 可理解為包含於
新凱恩斯主義 的觀點中。
當“供給面”固定時,通貨膨脹取決於總體需求(aggregate demand)。固定供給面也暗示著公私機構的開銷定然相互衝突。故政府的
赤字 開支會對私營機構產生排擠效果,而對就業水準並無影響。也就是說,資金供給與
金融政策 為唯一可影響通貨膨脹者。
匯率模型 假設:本國A與外國B之間進行貿易,外國B可以為單國、也可以為多國、也可以以貨幣範圍區分貿易國(如歐元區)。
在匯率
自由兌換 的情況下,外國B對本國A的匯率下降,本國A貨幣增值,出口型企業越強匯率越低。本國A的所有企業及行業對外國B的相對成本總體上升。由於匯率降低,出口型企業及行業對外國出口的價格實際上升了,所以出口受到抑制,出口型企業及行業利潤率開始下降,收益減少。
從外國B來看:本國A對外國B匯率的上升,外國B貨幣貶值,出口型企業越弱匯率上升得越高,外國B的所有企業及行業對本國A的相對成本總體下降。外國B弱勢企業及行業收益率高於外國B的強勢企業及行業收益率;外國B的企業及行業的總體利潤率上升。由於匯率上升,出口型企業及行業對外國的價格實際上下降了,所以增強了出口,出口型企業及行業利潤率開始上升。
從前述可以看出,對本國A來說:由於成本上升產品
生產過剩 ,本國A的總體利潤率不能繼續上升,有可能回落;利潤總量可能繼續上升。
這時有:一是本國A與外國B的企業及行業成本與匯率升降成反比;二是本國與
外國企業 及行業成本的差異化由
專業化 分工產生,匯率不是本質;三是企業生產力不提高,價格很難回落,況且企業通過創新淘汰舊產品使價格不易回落。通貨膨脹存現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即錢越來越貶值;
利潤平均化 在
對外貿易 下是全球性的。
一國通貨膨脹可以引起貿易多國的通貨膨脹,貿易多國的通貨膨脹可以引起全球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在各國周期波動,各國生產總量也不斷上升。物價上漲在各國的內容不一樣,一國可能是工業
價格指數 ,另一國可能是
消費價格指數 。
從上面AB兩國模型中看到:匯率下降與利潤率下降,匯率上升與利潤率上升相互抵消,所以把同行業的利潤率換算為單國貨幣表示時,
利潤平均化 規律仍然存在,因而對匯率的投資與干涉或對外國資本的投資會影響本國各行業的競爭力。
從現代金融來看,A國對B國的持續投資如果在
匯率 自由狀態化下,A國對B國匯率上升意味著B國的利潤率會高於A國,這會增加B國產品出口到A國。同樣A國對B國持續出口產品也會導致同樣的結果。通常表現為A國利潤率普遍下降,B國利潤率普遍上升,B國投資被刺激,這是因為之前A國利潤率高於B國的結果。如果是短期匯率波動(如投機行為),則不會影響產品進出口,無論那一種情況都會提高
通貨膨脹率 。
如果一國採取出口時大量進口或外資投資增長時大量出口,及保持匯率平衡,就可以轉移失業,從而轉移通貨膨脹率並發展經濟,這種代價是把失業與通貨膨脹率轉移到其它一些國家,但這種轉移可能引起全球性經濟危機。美國上世紀90年代就通過大量出口,使出口略小於進口保持了快速增長,代價是上世紀末發生了
全球金融危機 ,21世紀經濟成長放慢。
小國對大國的貿易將這種轉移發揮的很充分,如韓國,新加坡上世紀的快速發展,同時保持失業率低與
通貨膨脹率 低;由於小國人口基數與
經濟總量 都小,將失業轉移到大國後,大國人口基數與經濟量都大,不會明顯影響大國的失業率與經濟成長,如小國轉移5%的失業率,可能只相當於大國增加0.5%的失業率。如果大國對小國轉移,可能引起全球性經濟危機,被轉移國家可能同時失業率高,通貨膨脹高,貧富差距被拉大。
證券投資均衡模型
設債券P ,股票K ,基金J ,其他金融衍生產品Y ;證券綜合利率S
各金融產品比重為gp ,gk ,gj ,gy ,分別代表P,K,J,Y占金融市場價值的比重。
T 代表風險利率,又叫風險報酬率;Tp Tk Tj Ty 分別代表P,K,J,Y的風險報酬率
R 代表收益率;Rp Rk Rj Ry 分別代表P,K,J,Y的平均收益率。
設銀行利率為r ;這裡不討論風險投資,這並不表示風險投資不重要,只是它的收益率不好確定,而且它並不影響討論。
證券的綜合利率為:
S=(Rp -Tp )gp +( Rk -Tk )gk +( Rj -Tj )gj +( Ry -Ty )gy
由於證券中債券,股票,基金占了絕大部分比重,基金主要依賴股票與債券,所以公式可改寫為:
S=(Rp -Tp )gp +( Rk -Tk )gk
證券綜合利率S與銀行利息率r的關係可以用來分析證券市場投資規模是否過量,因為r的利息率與流動性是決定資金安全與最低收益的唯一保證。風險利率T與銀行利息率r成正比,而與債券,股票,基金的預期收益率Rp Rk Rj Ry 成反比。除此之外政府政策,通貨膨脹,經濟成長,失業率等也會影響風險利率。
1.當r>S時 ,證券價格普遍被高估,市場危險;當利率r低時市場泡沫非常大,市場隨時有崩潰的可能;當利率較高時,市場失靈,市場風險高,投資者風險偏好強,利息率應被提高,通貨膨脹可能發生,這是因為某些行業收益好,推動了投資的不平橫,低利率相當於日本的泡沫經濟。
2.當r<S時 ,證券價格普遍被低估,利率r低時風險低,投資者風險偏好弱,資金過剩,通貨膨脹可能高;利率高時,風險低,市場需要資金推動,利息應被降低以促進投資,通貨膨脹低,較高利息率相當於美國本世紀對經濟的調控。
風險利率是一個特定利率,由於認為因素的影響,風險利率有時被高估,有時被低估,也就是說證券綜合利率低風險利率將升高得更(越)快,這也就是為什麼市場的變化往往快於預期;正常情況下,利息率越低證券市場越答。中央銀行的利率輕微變化調控資金流向,並不會導致資金流向銀行;通常情況是在證券內部流動,如債券與股票的轉換;這是因為利率變化往往成為市場轉化的風向標,從上面可以看出收益率是決定投資形態的主要量。
周期模型 在
市場經濟 條件下,
物價水平 的波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具有周期變動的規律性。這也就是,在經濟運行中客觀存在著物價水平波動周期,或者說存在著通貨膨脹周期和通貨緊縮周期。
通貨膨脹周期
1.在低利率下,通貨膨脹上升,投資增長,投資以複製性投資為主,創新投資回落,創新投資指生產力提高或發明新產品。失業率下降,如果創新投資少人化明顯,失業率下降幅度小,反之失業率下降幅度大,通貨膨脹上升引起工資上漲,工資上漲不如通貨膨脹快,市場收縮產品生產減少,經濟成長放慢,投資減少。行業間平均利潤率差異達到最大化,並開始收縮。
2.通貨膨脹達到最高,由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迫使利息率提高,複製性投資的成本上升,且投資減少;而創新投資的比重增加,投資總量減少,失業率提升,通貨膨脹回落,產品生產繼續減少。
3.利息率提到最高,複製性投資大幅度減少,創新投資占主體,投資總量降到最低,通貨膨脹繼續回落,達到最低值並反彈,失業率小幅上升或大幅上升,這是因為企業的資金成本達到最高,複製性投資達到最低,企業可能大量裁員,如果創新投資以少人化為目的則失業率迅速提升;相反則創新投資可以接收一部分勞動力。由於高利息率,創新投資也不會快速增長因而失業人員的增加大於
就業人員 的增加,失業率可能小幅上升。
4.利息率的下降產生了作用,經濟成長,投資增加,創新投資成果產生的效果明顯,複製性投資回升,產品增加,複製性投資可能超過創新性投資,行業利潤率平均化小且開始拉大,市場需求增長,失業率下降,通貨膨脹繼續回升,從而進入新的周期。
表現因素 穩定的小幅度通貨膨脹的其中一個影響是難以重新談判降價,特別是對薪資與契約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價若緩步上漲,則相關的價格便較易於調整。
金融體系視通貨膨脹之“潛在風險”為高於儲蓄累積財富的基本投資誘因。
對低階層者而言,通貨膨脹通常會提高由經濟活動之前的貼現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通貨膨脹通常導因於政府提高貨幣供給政策。政府對通貨膨脹的所能進行的影響是對停滯的資金課稅。通貨膨脹升高時,政府提高對停滯的資金的稅負以刺激消費與借支,於提高了資金的流動速度,又增強了通貨膨脹,形成惡性循環。在極端的情形下會形成
惡性通貨膨脹 (hyperinflation)
鞋底成本 :因為現金的價值在通貨膨脹時會萎縮,在通貨膨脹時期人們因此會傾向持有較少的現金。此詞表示真實的成本會更經常流向銀行。(鞋底成本一詞是句玩笑話,意指因走到銀行而磨損鞋底所產生的成本。)
選單成本 :商號須更勤於改變產品價格。此詞表示餐廳用於改印選單所需的成本。
惡性通貨膨脹 :若通貨膨脹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會干擾到正常的經濟活動,損害供給能力。
在一
經濟體 中,會有若干部門編入通貨膨脹
指數 ,而若干部門沒有,通貨膨脹行為會自未編入的部門向編入的部門重新分配。在影響幅度小時,這屬於一種政策性的選擇,不對儲蓄而對變現優先權與手頭資金課稅。若影響超出一定幅度時,則其效應歪曲,成為個人“對通貨膨脹的投資”,也就是鼓勵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因為以上打擊通貨膨脹的理由都高於打擊其預期行為與打擊持有大量資金所需的小幅影響,大部分的
中央銀行 顧及物價穩定性,都以可見但極低的通貨膨脹為目標。
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 (Misery index
)。 痛苦指數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合。其公式為:
痛苦指數=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 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升幅的
通貨膨脹率 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該指數被認為不僅能夠顯示當前經濟狀況,還能對經濟和政治發展前景作出預測。
概念提出
“痛苦指數”概念,是20世紀60年代末,曾在美國總統
林登·詹森 任上擔任總統顧問的美國經濟學家
阿瑟·奧肯 (Arthur Okun)提出一種經濟指數。由失業率和通脹率加總得來。數字越高,表示痛苦程度越高。較高的失業率和糟糕的通脹水平都將導致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損失。
阿瑟·奧肯
2022年8月,美國痛苦指數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當前
失業率 為3.6%,
通脹率 為9.06%,從“痛苦指數”歷史走勢來看,12.66的“痛苦指數”創下2020年初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新高。
美國“痛苦指數”歷史走勢 時期
痛苦指數 (失業率/通脹率)
說明
歷史最高紀錄。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遭遇嚴重的“滯漲”危機,美國國內民怨沸騰。
美國“痛苦指數”在疫情衝擊最嚴重時飆升。系美國過去十年來首次突破10。
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沒民主黨中期選舉。與疫情期間或大衰退時期的高失業率不同,當前的“痛苦指數”高企主要因通脹所致
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下滑,顯示美國人又痛苦又沒有信心
這是10年來的最高水平,除了新冠疫情封鎖期間達到15.13%的峰值以外。信奉國家干預主義的人聲稱,通貨膨脹不是問題,因為它是由經濟高增長帶來的,並指出更高的工資將緩解消費者的壓力
拜登 擔任美國總統以來,創下2020年初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新高
參考資料:
產出缺口 新凱恩斯主義 的產出缺口模型,可以預測通脹。當實際產出相對於潛在產出上升時,通脹會上升,反之則下降。產出缺口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線的含義基本一致,因為產出缺口縮小,也代表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所以失業率會下降。
從美國過去二十年通脹和產出缺口的關係來看,產出缺口與潛在產出之比縮小1%,通脹上升0.35%。在產出缺口為零時,通脹水平在2.7%。
美國產出缺口模型(2000-2021)
從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來看,當產出缺口回正,經濟有過熱風險,往往意味著加息的開始;產出缺口變負值,經濟有收縮的風險,將要降息(圖表31)。2001年1季度,美國產出缺口與潛在產出之比從前值1.0%下降為-0.2%,美聯儲將有效聯邦基金利率從6.4%下降為5.31%。2005年1季度,美國產出缺口與潛在產出之比從前值-0.2%上升為0.3%,美聯儲將有效聯邦基金利率從2.16%上升為2.63%。
產出缺口回正,往往意味著加息的開始
產出缺口模型的問題在於,假設供給是穩定的,有“steady state”,經濟波動主要來自於需求。按照產出缺口模型的預測,美國2021年3季度的通脹應該是2.1%,但是低於實際的5.4%。因為疫情之後,勞動參與率下降,供給是不足的,供給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導致產出缺口難以估算(見圖表)。2021年3季度,美國的勞動力人口為1.61億人,低於疫情前的2019年4季度1.64億人。但是,根據新凱恩斯主義估算的美國的潛在產出保持著線性增長,沒有反映出勞動力供給的這種負面變化。這個情況下,使用產出缺口模型來預測通脹,會低估通脹。
疫情之後,產出缺口模型遭遇挑戰
歷史案例 美國1929-2019 貨幣和通脹之間的關係,需要區分貨幣的來源是外生貨幣還是內生貨幣。1929年前,以及1980年至2019年,美國的貨幣創造主要是內生貨幣創造,所以通脹水平較低(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政府也借貸創造了一些外生貨幣,但總體占比偏低)。而1930至1980年,美國外生貨幣創造占主導,通脹水平比較高。
貨幣擴張未有帶動通脹上行 :1929年前,美國貨幣擴張,但是沒有帶動通脹上行,主要原因是美國在這期間主要靠內生貨幣創造,而外生貨幣創造慢。受古典經濟學的影響,這個時期的財政政策以平衡財政為主,所以赤字率很低。與財政相反,銀行信貸不斷擴張,信貸增量與GDP之比為正。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到大蕭條之前,是美國的“自由銀行”時代,銀行管制寬鬆,促進了銀行信貸的擴張,商業銀行信貸與
GDP 之比在1929年達到最高48%。
中金公司研究部:1929年前,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繁榮
從1871到1929年,美國廣義貨幣從20億美元增長到550億美元,平均增速為6.1%,但是物價指數僅從10增長到14,平均通脹水平為0.6%。 而且時常發生通縮。簡單統計,從1871年到1929年的59年間,有24年的CPI同比為負值(41%年份為負)。
中金公司研究部:美國貨幣與通脹(1871-1929)
貨幣與通脹水平同時增長: 1930年到1980年,美國
外生貨幣 創造占主導。美國廣義貨幣與通脹水平同時增長。從1930年到1980年,美國廣義貨幣平均增速為6.9%,通脹平均值為3.2%。如果不包括1930-1933年大蕭條時期,美國1934-1980年廣義貨幣平均增速為8.1%,通脹平均值為4.0%。相比於1929年前,美國的通脹水平顯著上升。
其中:
1929-1945年,美國貨幣與通脹之間的正相關性較強。從1934年到1945年間,僅有兩年發生通縮。這段時間,美國貨幣創造以外生貨幣為主。財政上受凱恩斯主義影響,呈現“大政府”特徵,財政保持著赤字狀態,疊加二戰期間財政赤字大幅增加,帶動通脹上行。
1945-1980年,廣義貨幣與通脹之間的正相關性較強。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貨幣擴張,帶來了通脹中樞的上行。如果將1945-1980年分成兩個時間段,可以發現1945-1970年美國的廣義貨幣平均增速為5.9%,通脹平均值為3.2%,而1971-1980年廣義貨幣平均增速為9.9%,通脹平均值為7.4%。顯然,這段時期貨幣的擴張與通脹上升之間有很強的聯繫。財政上呈現“大政府”特徵。
美國貨幣與通脹(1945-1980)(中金公司研究部)
貨幣增長通脹下行 :1981至2019年,美國的貨幣創造主要是
內生貨幣 創造。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開始放鬆對銀行的管制。廣義貨幣與通脹之間的相關性減弱,特別是在2000年之後,廣義貨幣保持了較快增長,但是通脹水平逐漸下行。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存款機構放鬆管制和貨幣管制法》。1999年的《格拉姆-里奇-布萊利法案》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結束了美國66年的金融分業經營歷史,銀行業回歸混業經營。銀行信貸在這期間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之後美聯儲通過QE帶來外生貨幣創造加速,但是整體占比仍然低於內生貨幣,對應的更多是資產價格上升。
中金公司:美國貨幣與通脹(1980-2019)
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美國貿易進口增長迅速,也有導致美國通脹較低。從1980年到2008年,美國進口與GDP之比從10.3%上升到17.4%。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對美國出口增加,降低了美國的通脹水平。
中金公司:1980-2019年,美國進口上升
美國廣義貨幣保持增長,但是通脹水平下行。從1981至2019年,美國廣義貨幣平均增速為6.0%,通脹平均值為2.8%。而且,通脹水平逐漸下行。如果將1981年至2019年分為四段,1981-1990,1991-2000,2001-2010,2011-2019,對應的通脹水平分別為4.5%,2.5%,2.4%,1.8%。
2020年疫情後財政主導美國外生貨幣增長,通脹水平上升。
2020年疫情之後,美國貨幣增長主要靠財政投放外生貨幣。通過對美國廣義貨幣進行拆分,發現外生貨幣增長貢獻超過了一半。美聯儲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大幅增加,通過財政貨幣化,為財政提供融資,支持外生貨幣擴張。
美國通過財政投放貨幣,重回貨幣數量論
美國外生貨幣增長的特點是向個人轉移支付。2020年3月,為應對疫情衝擊,美國出台了CARES法案,總規模達2.2萬億美元。2021年3月,美國出台了疫情救助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規模達1.9萬億美元。聯邦政府對個人經常性轉移支付在2020年6月和2021年3月都有大幅增加。為了緩解疫情的影響,美國這兩輪疫情紓困政策執行速度快,貨幣很快傳導至居民部門,用於消費。相比於政府投資、公共服務等支出,對個人的轉移支付支出速度更快,會加速貨幣向通脹的傳導。從貨幣擴張到通脹上升,這一次的間隔大約是12個月。而在歷史上,從貨幣到通脹的傳導間隔大約是18-24個月。
財政支出直接向個人轉移支付
2020年疫情之後,美國廣義貨幣M2增長迅速,通脹水平上升。從2020年3月開始,美國M2同比增速超過10%,至2021年10月,連續20個月貨幣增速超過10%。通脹水平從2021年3月開始明顯上升,至2021年11月,CPI同比為6.9%,為過去四十年的最高值。
2020年後,美國貨幣快速增長, 通脹上升
巴西1960s 在20世紀60年代,巴西經歷了一段被稱為“黃金時代”的經濟繁榮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巴西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增加政府支出和進口,以促進經濟成長。然而,這些政策導致了通貨膨脹率的急劇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64年至1970年間,巴西的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70%以上。這種高通貨膨脹率對巴西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購買力下降、收入分配不均和社會不穩定。最終,巴西政府不得不採取緊縮政策來遏制通貨膨脹。
阿根廷1989 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也經歷了一段嚴重的通貨膨脹時期。在此期間,阿根廷政府實施了大量的財政赤字貨幣政策,以支持軍事政府的開支。這導致了通貨膨脹率的急劇上升。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1989年,阿根廷的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驚人的3000%。這種高通貨膨脹率對阿根廷經濟產生了嚴重的破壞性影響,導致購買力下降、失業率上升和企業破產。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阿根廷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調整匯率制度、削減政府支出和實施資本管制。
德國2022 2023年1月3日,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22年德國通脹率達到創紀錄的7.9%。而德國2021年的通脹率僅為3.1%。德國2022年的通脹水平為約70年來最高,上一次達到這一水平是在1951年,通脹水平為7.6%。2023年預計高通脹仍將拖累經濟成長,歐洲央行也將在2023年年初繼續加息應對高通脹。
1.外部環境 :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供應鏈瓶頸問題加大了疫情之後歐洲經濟恢復的壓力。高價格令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薪資上漲速度難以趕上通脹上升的速度。高價格和不確定性也給企業生產造成壓力,特別是在能源密集型行業。
2.價格因素 :分析指出,能源和食品價格高漲是2022年德國通脹持續攀升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德國能源價格同比漲幅高達24.4%,食品價格也在一年之中上漲了20.7%。
3.貨幣貶值: 歐元對美元貶值進一步加劇通脹攀升。2022年,歐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行,創下20年來歐元對美元首次跌破平價的紀錄。有分析認為,歐元對美元貶值使歐洲的處境更加艱難,歐洲不得不為能源等以美元計價的原料和半成品支付更高價格,這將推升歐洲的原料成本。
歐元區2022 歐元區的通脹率持續居高不下。歐元區2022年11月的通脹率為10.1%,較10月通脹率略有下降,依舊處於兩位數水平,比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高出五倍。
自2022年夏天以來,歐洲央行一直持續大幅度加息。在連續四次加息後,歐洲央行已將關鍵利率水平提高250個基點。2023年1月訊息,歐洲央行近期仍計畫繼續加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宣布將進一步加息。但這還不足以使歐元區通脹率回落到2%的目標值,貨幣政策措施需要時間才能對價格產生全面影響。
利率的上升,抑制了需求,令歐洲經濟成長受到拖累。歐盟委員會秋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歐元區經濟將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萎縮,預計2023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僅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