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利普斯曲線
- 外文名:Phillips Curve
- 作用:表明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交替關係
- 提出時間:1958年
- 提出人:紐西蘭經濟學家威廉·菲利普斯
- 表現形式:3種
- 學科:經濟學
定義,曲線方式,重要觀點,其他,附加預期,曲線惡化,介紹,表達式的互推,AS與PC的關係,曲線,綜述,個人生平,一夜成名,激烈爭論,事業轉折,
定義
1958年,菲利普斯根據英國1861-1913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了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就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係。即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於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於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係。
圖中,橫軸U值代表失業率,縱軸G值代表通貨膨脹率,向右下方傾斜的PC即為菲利普斯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高(d)時通貨膨脹率就低(b),當失業率低(c)時通貨膨脹率就高(a)。
最初是說明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一條曲線。它是由紐西蘭經濟學家菲利普斯根據1861—1957年英國的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來的,故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因為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工資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即貨幣工資率的增加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加,引起物價上漲,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所以,菲利普斯曲線又成為當代經濟學家用以表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此消彼長、相互交替關係的曲線。
曲線方式
“失業-工資”曲線
其表現形式是:在以失業率為橫軸、貨幣工資變化率為縱軸的坐標圖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傾斜的、具有負斜率的一條曲線。
它表明: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即負相關關係。當失業率上升時,貨幣工資變化率則下降;當失業率下降時,貨幣工資變化率則上升。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周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升期,失業率下降,貨幣工資變化率上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失業率上升,貨幣工資變化率下降。於是,這條曲線表現為一條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動,然後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動的曲線環.
這條曲線環呈現為略向左上方傾斜、位勢較低、且較為扁平的形狀。“向左上方傾斜”,說明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為反向變動關係;“位勢較低”,說明貨幣工資變化率處於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傾斜和“較為扁平”,說明貨幣工資變化率的變動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