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膨脹

信用膨脹是指各種信用工具及銀行信用量的增加超出經濟發展的正常需要而得不到相應物資保證的一種經濟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信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1) 由於信用高度發達,不僅銀行信用制度相當完善,商業信用也普遍存在,大量的信用工具(如期票、匯票、支票、銀行本票、信用卡等有價證券) 經過背書即可轉讓流通,作為貨幣的替代物發揮支付手段的職能,這樣就在銀行信貸投放之外,又加入了大量的交換媒介,增加了市場貨幣供應總量。(2) 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成長和彌補財政赤字,大量發行公債券和國庫券。而這些證券大部分由銀行購進或向銀行抵押,轉化為銀行信用,這樣,銀行信用就異常擴張。(3) 政府通過調整存款準備率、貼現率和運用公開市場業務等,刺激商業銀行擴大貸放規模和資本家借款投資的規模,增加信用的供應和需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用膨脹
  • 類別:經濟現象
  • 出現年代:1958年等
  • 領域:金融
相關信息
經濟生活中信用過度擴張的過程。在國民經濟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企業、財政部門或個人提供貸款,意味著形成社會購買力社會購買力要求有相應的商品供給,但一定時期內的商品供給數額有其客觀限度,並不隨著需求的增多而增多,如超過客觀允許的限度提供貸款必然造成商品供不應求的局面。當這種現象持續發展,影響較大時,就意味著信用膨脹。
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在經濟周期的繁榮階段,往往出現信用過度擴張的現象,但這種趨向不會長期保持下去。當信用貨幣不能順暢地轉化為金屬貨幣時,過分擴張的信用就會在企業和銀行破產清理的過程中被強制地壓縮下來。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如果對信用的擴大沒有相應的手段和措施實現有效地控制,信用膨脹就很容易出現。信用膨脹與通貨膨脹有著密切聯繫,信用膨脹以通貨膨脹為必然後果,通貨膨脹也必定是通過信用膨脹的途徑實現的。因為信用的消長也必然同時是流通中貨幣數量的消長。
在中國的經濟生活中,出現信用膨脹的可能途徑主要有:存在大量無商品保證的貸款;發放過多的用於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長期貸款;大量的財政透支、借款,等等。當這些貸款、借款等的擴大超過了金融領域所能負擔的客觀限度時,信用膨脹就會出現。
1958年,在中國的經濟生活中曾出現過很典型的信用膨脹。當時只講銀行信貸應該支持生產,而不問貸款對再生產比例關係有何影響和社會經濟效果,於是貸款數額急驟增長,造成了沒有物資保證的巨大的社會購買力,結果導致嚴重的供不應求。後來,經過調整經濟,緊縮信用,才使這次信用膨脹得以克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