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越秀區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越秀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越秀區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越秀區政府工作報告
  • 檔案類型: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7年工作回顧
(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二)人居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三)民生保障進一步落實。
(四)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
(五)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當前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四是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創業和就業機會的供給有待增加;五是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傳統專業市場生產、消防、食品衛生等安全隱患整治任務仍較艱巨;六是政府及公務人員的服務和管理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加強研究,採取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8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區委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線,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把“富民優先、民生為重”擺在工作的首位,圍繞完善“六個體系”[①]的具體目標,著力以最佳化環境帶動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強化社會管理,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爭當城區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樹立現代化城市中心的科學發展導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伐。
從強化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集聚與輻射服務功能出發,加快構建以總部經濟為龍頭,以金融、信息、文化、創意、旅遊、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以商貿、餐飲、專業市場、社會服務等有特色、上規模的傳統服務業為基礎,與廣州現代化中心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位相適應的產業體系,增強憂患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手段,走有中心城區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
增強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要在全區公務員中強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局意識和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提高運用新經濟理論知識服務企業的水平。繼續落實市、區相關扶持總部和民營經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政策措施,加強對項目的動態跟蹤和對企業的優質服務,暢通溝通渠道,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激發企業活力。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和制度性安排,著力擴大宣傳影響,完善促進投資網路,調動多方積極性做好選商引資的服務工作。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專業市場園區統籌發展委員會作用,加大專業市場的區域品牌推廣力度,舉辦流花服裝節等各類專業展會,評選名牌產品,提升城區產業的規模和檔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侵權盜版、哄抬物價等行為,營造公平誠信、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
促進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的“好字優先”首先是環境優先,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和損害民眾利益來換取經濟成長,要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與提升環境建設管理水平統一起來。從增強環境親和力入手,增強中心城區對高端生產要素的吸引力。通過規劃、整治和規範管理,加快淘汰污染公共環境,損害公共利益,技術、資金、信息、人才含量低,經濟和社會貢獻度小的行業;加快整治環境差、管理亂、民眾意見大的小市場、小倉庫、小店鋪,為改善城區環境、增加公共配套騰出土地,為產業結構升級置換出空間。按照“最佳化東部、做強中部、重塑西部”的空間發展戰略和“強化核心、最佳化三帶、提升六圈、整合邊緣”[②]的產業空間規劃,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不同區域在環境建設、改造和產業引導中的具體方向,力求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提升產業發展的水平。
加大對產業功能區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堅持以文化為核心、以規劃編制為先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整合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開發北京路地下商貿走廊人防工程,促進商業與改善交通的結合;以廣州市擴大建設南越王墓博物館和開發南越國宮署遺址為契機,以功能置換和配套為主,積極推進文德路文化旅遊街區建設,帶動北京路周邊豐富人文資源的價值轉換,形成廣州最具凝聚力的文化產業帶,夯實服務業發展的文化根基;繼續以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區為核心區,以東風路、中山路和沿江路三大特色商務帶為支撐,完善市政基礎和公建配套設施,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總部基地建設;以海珠廣場周邊地塊開發為契機,打造一批總部大廈,推動沿江商務帶的復興,帶動周邊商業環境的升級改造;以永福汽配和流花礦泉服裝專業市場群為試點,加快專業市場園區化建設,實現以商品集散向展貿、信息、價格形成和結算中心的功能轉變,集聚行業總部;以原太和崗工業區為核心,推進“創意大道”建設,通過整合物業資源,在功能、配套、建築形象上進行更新改造,投資建設公共動漫技術平台和服務平台,營造良好的創意產業氛圍,為黃花崗信息園增添新興產業內容,增強城區自主創新活力;做好健康產業園區項目引進工作,促進健康產業的集群發展。
(二)提高環境建設水平,增強城區綜合承載力。
要從建設生態文明,增強人居承載力的高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效能,使中心城區建設管理實現高度集約和內涵式發展。
有序置換和有效利用發展空間。按照將越秀區建設成“總部經濟發達、人文環境優良、社區和諧發展,融嶺南文化傳統與現代城市形象於一體的城市中心區”的發展目標,高標準完成區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工作,推進城區空間的有序置換,促進土地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抓好五仙觀三期及南粵先賢館規劃方案、建築設計等前期工作,開展狀元坊、揚箕村、一德路等地區改造規劃編制。做好登峰街轄內登峰村、西坑村改造的基礎數據摸查。系統開展土地資源和市政設施調查,建立全區數字土地和數字市政信息管理系統。
提高市政建設水平。計畫建設和改造車行道15公里18萬平方米、人行道28公里10萬平方米,力爭年底前基本完成人行道改造工作。繼續推進捷運五、六號線等項目征地拆遷,實施府學西街、水蔭路、崗頭大街、淘金東路、連新路、長堤大馬路等道路新建擴建,完成新河浦涌社區整治工程,開展對礦泉街向陽大街、登峰街金貴村、火車站廣場、站西路西段排水改造工程。完成東山大街、永安橫、萬安南等成片地塊綠地和金貴村山頭綠化建設。重視人文關懷和公建配套,提高園林綠化建設的適用水平,力爭全年增加10萬平方米綠地。實施東風西等一批路段的渠化交通。以迎接亞運會為契機,制訂主次幹道兩旁景觀建設方案,開展對中山路、解放路、沿江路和訓練比賽場館周邊的綜合整治工作。重視做好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協調工作。
加快舊城改造工作步伐。繼續推進小區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力量整治一批基礎條件差的小區,全面完成舊城社區環境城市管理達標的創建任務,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同時注意挖掘人文元素,塑造本土文化品格,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小區,完成新河浦小區、建設新村小區重點整治工程。加快危破房維修改造工作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調動私房業主積極性,確保上半年完成危破房改造工作任務。著手實施東濠涌越秀南地塊的土地整理,儘快啟動珠光路拆遷安置用房建設和揚箕村整體改造項目,進一步支持閒置地塊盤活和開發。重視河涌綜合整治工作和景觀建設。
打造“整潔越秀”的城市管理品牌。在鞏固創衛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抓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落實城市管理目標責任,以打造“整潔越秀”的城市管理品牌為抓手,建立城市管理績效考核辦法,實現視頻監控與格線巡查的無縫對接,推動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以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編制體制改革為契機,從高效使用行政資源、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出發,加快區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和區、街各支輔助隊伍整合增效的步伐,構建街道綜合管理、部門支持協作的工作格局,將屬地管理落到實處。穩步推進市政維護、環衛保潔等維護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運作效益。力爭100%公立學校全部創建為市級綠色學校。
(三)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是我區最大的優勢。要以創建全國文化先進區為契機,以打造“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煥發歷史文化名城生機、提升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創造力和影響力為目標,編制文化發展規劃,把文化建設作為以人為本、帶動全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增強文化引領功能。
著力最佳化公共文化服務。全面完成區、街文化設施的建設,開展每街一品牌、每居一特色的民眾文化精品建設活動,完善以“15分鐘文化圈”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各級各類文化活動設施的管理效能,完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上服務,加快“社區書屋”的建設,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在培養現代公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主導作用。
積極保護利用和整合區內文化資源。結合廣州2222年城慶,對區轄內文化資源進行認真的策劃、宣傳、整合和利用,提高我區文化資源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舊城改造和環境整治,必須服從於對歷史人文的保護和延續,加大轄區內文物保護單位的整修、保護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重點推進五仙觀三期工程和南粵先賢館建設、區氏祠堂和許地的保護利用工作。密切與轄區文化藝術團體和文化藝術名人的聯繫,促進資源共享,藉助他們的智慧和影響力,推動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
扶持重點文化產業發展。制訂切實可行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抓特點、創亮點、上項目,搭建文化產業發展平台。引進一批高水平的文化載體和文化企業,豐富文化產品的內容和文化服務的形式,扶持文化企業的發展,促進文化資源的價值轉換與擴張。完成大東門碉樓整飾後的項目引進工作,打造城市景觀和文化旅遊的亮點,使我區在全市的文化中心位置更加突出。
(四)最佳化公共服務,把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改善民生上。
以教育均衡化和特色化發展促進有質量的教育公平。開展區中國小布點控制性規劃,穩定學校布局,促進更多的學校向規範化學校發展。全面實施城區免費義務教育,逐步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繼續推進教育綜合改造二期工程,重視教育信息技術套用和資源共享,支持學校開展多樣化、特色化的品牌建設。全面實施學區管理模式,促進資源共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名校長、名教師在教育教學發展中的示範作用。加快公辦幼稚園布局調整和改革的步伐,職業教育主要是集中力量辦好廣州市財經職業高級中學和貿易高級職業中學。關心特殊教育發展。通過資源整合和機制保障,籌建社區教育學院,初步構築社區終身教育體系,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逐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
加快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明確區一級政府在醫療體制改革中的定位和職責,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衛生人才隊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投入,多渠道解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和醫療設施不足問題,逐步建立穩定的投入和補償機制。以創建廣東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為契機,推動中醫進社區和中醫“三名”[③]工程。制訂規範社區衛生服務的管理制度,深化與大醫院的共建共管模式,落實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推進“健康管家”進社區工作。進一步提高全民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水平,增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處理能力。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全面落實計畫生育優質服務,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
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創業指導、培訓和服務,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創新就業培訓手段,提高再就業培訓的實效性。認真做好退役士兵和在穗就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完善面向所有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結合新勞動契約法的實施,加強勞動仲裁工作和勞動保障監察,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快街道綜合救助中心建設,切實做到便民利民。健全完善以居家養老方式為核心、以社區養老服務網路為支撐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區、街慈善組織和社會救助體系,開展對低保邊緣人群生活的臨時救助,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努力把居民基本生活安排好,把困難群體照顧好。
全力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完善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建設,加強“天網”和“地網”互動的立體、全覆蓋維穩綜治防控體系建設,提高整體聯動防控水平。繼續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以及暴力犯罪,切實增強民眾的安全感。以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為目標,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以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提高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規範化建設,探索由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共同參與小區管理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力爭參加業主自治組織的居民比率達到95%,實現物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預防和化解不穩定因素。正確對待人民民眾的正當利益訴求,高度重視做好維穩和信訪工作,完善首辦責任、領導接訪、信訪督辦、信息報送等制度,健全信訪、調解、綜治三位一體的矛盾排查調處機制。以解決民生信訪問題為著力點,進一步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妥善處理好有可能引發的紛爭矛盾。規範轉制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集中研究解決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促進轉制社區和諧穩定。堅持安全發展,根據“隱患整治年”的工作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增強公共應急處置能力。大力弘揚春運搶險精神,認真總結經驗,增強憂患意識,著力加強中心城區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完善應急機制和各種應急預案,健全公共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全區應對公共危機和應急指揮處置能力,為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提供更加堅實可靠的保障。
加快體育等事業的發展。以迎“奧運”、“亞運”為契機,完善“體教結合”機制,加大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和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力度,提高民眾性體育和競技體育水平。進一步普及科學知識。做好居委會換屆工作。增強全民國防觀念,積極開展軍民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促進民族團結,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政府其它部門都要積極主動開展工作,不斷促進各項事業發展。
(五)以人為本,進一步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
積極貫徹《關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意見》,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把政府主要職能轉變到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上來,建立健全行為規範、運作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不斷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
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和依法行政。發揮政府顧問作用,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虛心接受新聞輿論和公眾監督。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範行政行為,提高依法管理社會事務和其他行政事務的能力。更加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高效辦理人大議案、代表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進一步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聯繫,充分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加大服務創新力度。集約建設電子政務和社區服務系統,提升行政工作效能。依法推進政務公開,及時更新政務信息,公開辦事程式和辦理標準,公布辦理結果;切實發揮區長信箱和城管投訴處理中心的效能,提高投訴傳送和處理的時效。建立行政審批、街道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電子監察系統,積極推行網上受理、網上審批,實行並聯協同辦公,並在各街道提供市民上網辦事和查詢的服務站點,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抓好重點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進一步健全行政監察制度,推行行政問責制。加強審計管理,提高審計和評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深入貫徹實施《公務員法》,以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為契機,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強化大局意識,深化政務公開,加強協調配合,確保政令暢通。嚴格執行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公共服務行為規範,實行機關首問首辦責任制,落實對民眾和企業不滿意、屢被有效投訴的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懲戒,堅決維護政府機關和公務員隊伍的形象。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大力治理商業賄賂,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公務員隊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