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撫順縣政府工作報告

五年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按照縣委確定的“產業富民、工業興縣、五業並舉、推進六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和衷共濟,開拓創新,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圓滿完成了本屆政府的任期目標。具體表現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撫順縣政府工作報告
  • 屬於:工作報告
  • 時間:2008年
  • 單位:撫順縣政府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後五年面臨的形勢和任務,2008年主要任務,結束語,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按照縣委確定的“產業富民、工業興縣、五業並舉、推進六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和衷共濟,開拓創新,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圓滿完成了本屆政府的任期目標。具體表現為:
——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五年來,我縣經濟始終保持持續、快速增長,2006年在全省44個縣(市)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數排名中名列第10位,並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發展縣域經濟重點縣。預計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2.4億元,按可比價格同比增長25.1%,比2002年增長134.3%,年均遞增18.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2億元,增長31.5%,比2002年增長127.6%,年均遞增17.9%;全口徑稅收完成5.3億元,增長39.5%,比2002年增長247.1%,年均遞增28.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10元,增長6.7%,比2002年增長42.7%,年均遞增7.4%。農業全面發展。共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34戶,建設專業小區36個,培育“一村一品”專業村35個,累計生產糧食70.6萬噸。產業化紮實推進,綠色、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達55萬畝、綠色食品生產面積達8.6萬畝、有機食品生產面積達3.5萬畝,被確定為第四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示範區。設施農業、畜禽養殖、清潔生產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步伐加快,林地經濟呈現多元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穩健起步。工業迅猛發展。礦業生產秩序進一步規範,鐵精粉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從2002年的24.6萬噸增長至2007年的260萬噸。骨幹企業快速發展,中小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28戶,其中非礦企業95戶。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以鑄鍛造、機械加工、精細化工為主的接續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06年、2007年兩年非礦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占生產經營類項目總投資的85%以上。工業園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投資1.3億元,完成拉古、蘭山、大柳工業園區規劃和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落戶企業63戶,其中28戶企業已投入生產。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績顯著,共引進域外資金4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06萬美元,新建千萬元以上項目140個、億元以上項目10個,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第三產業穩步發展。完成全縣旅遊總體規劃和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按照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新建和續建景區、景點16個,通過打造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品牌,拉動了東部鄉鎮生態游、農家游快速發展,全縣共接待遊客121.8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7146萬元。同時,農村集貿市場繁榮活躍,商飲服修、交通運輸、郵政電信等行業協調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生產生活環境極大改善。五年來,投資12億元,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公路建設投資3.2億元,新建油路704公里,路基改造649公里,新、改建橋樑233座、4782延長米,在全市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公路建設文明縣。農業設施建設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大棚1450座、新增灌溉面積1200畝。水利設施建設投資2.6億元,新建水利工程1600多項,全部修復了“8·13”水毀工程,抗禦自然災害能力進一步增強,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先進單位。電力、通信設施投資近2億元,新、改建變電所5座,建設66千伏供電線路49公里,新增供電能力95.45兆伏安,全部完成1000伏低壓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鋪設通信光纜856公里,百人擁有固定電話26部。教育設施建設投資5400萬元,改、擴建縣高中2萬平方米、縣職高5400平方米,新、改建中國小校24所、3.8萬平方米,全部消除D級危房。衛生設施建設投資500萬元,新、改建衛生院11所、7000平方米,民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文化設施建設投資254萬元,新建文化站和文化中心5個、3899平方米。村鎮建設投資673萬元,石文、後安、哈達3個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設施功能進一步完善,完成33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規劃編制工作,新砌圍牆27.5萬延長米,安裝路燈2690盞。土地復墾投資5000多萬元,恢復耕地面積2萬畝。生態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植樹造林10.7萬畝,退耕、退礦還林7.53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5%,林地禁牧和山羊舍飼圈養成效顯著,2006年被評為國家第四批生態示範區建設先進縣。編制完成了《撫順縣生態縣建設規劃》,生態縣建設全面啟動,大夥房水庫周邊和社河流域污染源調查全部結束,治理工作開始起步。農村新型能源建設紮實推進,投入資金3550萬元,新建沼氣池4500座、秸稈氣化站5座,廣大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環境極大改善。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逐年提高,共實施科技項目65項,培育科技示範鄉(鎮)10個、示範村50個、示範戶500戶,被確定為國家富民強縣科技試點縣和國家科普惠農興村計畫重點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普九”工作達到鞏固水平,共撤併初小23所,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縣高中被確定為省級示範高中,中考平均成績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三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啟動,2007年參合農民達13.6萬人,參合率達92.4%,農民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得到緩解。初級衛生保健體系基本形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傳染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成功舉辦“央視走進撫順縣”大型慰問演出、遼寧省三塊石登山比賽等大型文體活動16場次,豐富了人民民眾社會文化生活。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計畫生育率達99%,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分別控制在1.76‰和7.18‰之內,2006年被評為全國人口與計畫生育系統先進集體。扶殘助殘工作卓有成效,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和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示範縣。國際網際網路光纖接入所有行政村、自然屯,成為全省第一個農業信息化示範縣。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有線電視用戶由2002年的1.3萬戶發展至2007年的4.7萬戶,入戶率達78.6%。統計工作穩步開展,農村資料庫建設紮實推進,被國家評為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先進集體。食品、藥品監管進一步加強,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日益完善,新、改建敬老院12所、2萬平方米,完成貧困戶建房915戶、4.7萬平方米;新增城鎮養老保險4654人、醫療保險6678人、失業保險5476人,覆蓋率均達99%;4482戶、8516人享受低保待遇,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發放養老保險金1.9億元、失業保險金1476萬元、最低生活保障金2860萬元。就業再就業工作紮實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2.15萬人,下崗職工再就業1.75萬人。同時,技術監督、審計、工商、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雙擁共建、民族宗教、檔案、老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綜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縣屬事業單位機構分類和人事制度改革基本結束,人員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促進了政事分開、事企分開。企業改革不斷深化,5戶國有企業和2戶集體企業完成轉制,歷史遺留問題逐步解決,部分存量資產得到盤活,投入縣財政資金878.2萬元,完成3336名職工並軌或與企業有償解除勞動關係、1002名國企職工參加養老保險、1130名國有困難企業退休職工參加醫療保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參改面積達178.9萬畝,主體和配套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極大調動了林農發展林業的積極性。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紮實有效,農村稅費全部取消。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免除學雜費等456萬元,補貼資金62.8萬元。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基本結束,村級規模調整工作圓滿完成。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成績,不良貸款得到有效化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平安撫順縣”創建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公安“三基”工程建設步伐加快,打擊處理違法犯罪能力明顯提高,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調解工作深入開展,法律援助進鄉村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實行信訪疑難案件領導包案制度,強化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越級訪和集體訪明顯減少,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提高,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2005年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先進縣,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行政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制定了《撫順縣人民政府支持政協履行職能的意見》,共辦理省、市、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950件,解決率分別為89%和86%,辦結率均達100%。基層民主建設紮實推進,第九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結束。“四五”普法工作圓滿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展開,廣大機關幹部和人民民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積極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連續三屆被評為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標兵縣,石文鎮毛公村、哈達鎮上年村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農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健全政府工作規則,推行政務公開,推進管理創新,完善了財政預算資金管理辦法,制定了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嚴格執行項目招投標、質量監督、工程監理和預決算制度,實行政府採購,降低了行政成本。完成了“十一五”規劃及24個子規劃、《撫順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撫順縣縣城總體規劃》及重點鎮、中心村等規劃的編制工作,形成了科學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體系。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縣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廣大幹部民眾思想觀念大轉變的五年;是農民收入、財政收入大幅提高,縣域經濟大發展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農村面貌大改觀的五年;是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和諧社會建設成績最顯著的五年。上述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和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奮進、銳意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縣武警部隊及人武部全體官兵和廣大政法幹警,向民營企業家,向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縣發展的有關部門、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五年的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要實現撫順縣全面振興必須堅持在縣委的領導下,全縣上下同心同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深化對縣情的認識,正確分析面臨的形勢,搶抓機遇,借力乘勢,明確發展方向;必須堅持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園區建設力度,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必須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廣大幹部的整體素質,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和寬鬆的發展環境。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政剛性支出增長過快,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經濟總量相對不足,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高;建設資金短缺、用地指標緊張等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愈顯突出,破解經濟發展“瓶頸”成為當前重要工作;政府職能轉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幹部隊伍整體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上述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

今後五年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今後五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實現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歷史性轉變的重要階段。縱觀當前形勢,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一方面,我們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黨的十七大為我們發展指明了方向;外資內移、南資北移的趨勢,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相關政策,遼寧建設“五點一線”、實施“瀋撫同城化”戰略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千載難逢的機遇;全縣人民謀進取、求發展的強烈意願和多年的建設成果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區域經濟重新布局,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短期內實現經濟轉型,任務艱巨,時間緊迫。綜合分析機遇大於挑戰。因此,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化解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基於上述分析,根據縣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建議新一屆政府任期內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統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委確定的“產業富民、工業興縣、五業並舉、推進六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撫順縣為主題,以實現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建議到2012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經濟總量目標: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6億元,比2007年預計值(下同)增長150%,年均遞增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5億元,增長150%,年均遞增20%;全口徑稅收達到16.2億元,增長205.7%,年均遞增25%。
經濟結構目標:優先發展二、三產業,逐步降低一產業占三次產業的比重。工業內部結構更加合理,非礦產業實現稅收占全口徑稅收的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30%,礦產資源縣內精深加工轉化率達到80%。
對外開放目標:外貿出口供貨值達到7000萬美元,年均遞增1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5年累計達到200億元,比上5年增長1.4倍,其中生產經營類項目投資達到180億元。
人民生活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55元,年均遞增8%;農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力爭達到30平方米,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新增公路里程195公里;新建變電所9座;完成社河、拉古河、古城子河、東洲河撫順縣段主要河道治理,改善灌溉面積6.3萬畝。
社會事業目標:全民科技素質和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大幅提高;實現一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基礎教育實現“硬體高標準、教學高水平”;建立縣、鄉、村一體化的醫療救治、健康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疾病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明顯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300戶、1.5萬平方米;實現一鄉一個文化中心,一村一個文化活動室;計畫生育率控制在97%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分別控制在2.70‰和8.69‰之內;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5000戶,廣播覆蓋率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到100%和95%。
可持續發展目標:循環經濟穩步發展,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森林覆蓋率達到68%,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率達到100%,生態縣建設通過國家驗收。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和預期目標,建議新一屆政府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第一、以實施規劃為重點,構建“一城兩區”格局。按照《撫順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要求,穩步推進縣城建設及以拉古為重點的西部工業經濟區和以大夥房水庫周邊、社河流域、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為重點的東部生態經濟區建設,基本形成功能分區明確、產業布局合理的“一城兩區”格局。
第二、以建設現代農業為重點,加快農業布局調整。堅持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加快產業化進程,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發揮城郊型農業優勢,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圍繞大夥房水庫周邊地區和社河流域,重點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和現代林業,實現養殖業清潔生產。
第三、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促進工業大發展。規範、鞏固以礦業為重點的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培育以資源精深加工業為主的接續產業,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園區和項目建設步伐,確保拉古、蘭山、大柳工業園區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產業集聚,成為全縣經濟發展增長極。堅持擇優扶強,培育骨幹稅源,加快工業化進程。
第四、以開發建設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為重點,大力發展旅遊業。依託我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自然景觀,面向遼寧中部城市群,將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成為全省著名旅遊景區,拉動東部鄉鎮以休閒度假和農家樂為主的生態特色旅遊快速發展,構築精品牽動、區域聯動的大旅遊格局。
第五、以縣城建設為重點,加快城鎮化進程。加快縣城建設步伐,加大融資和投資力度,加快石文舊區改造和新區主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小城鎮建設重點完善哈達、後安、拉古、蘭山4個鄉鎮設施功能,逐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拉動小城鎮快速發展的全縣城鎮化建設體系。
第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發展社會事業。以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發展慈善事業為重點,加大社會保障體系和救助體系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努力實現全縣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

2008年主要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主要經濟指標的關鍵之年,做好2009年工作對於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新一屆政府的良好開局意義重大。建議2008年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口徑(下同)增長18%;全口徑稅收增長24.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同時,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為實現上述目標,建議新一屆政府2008年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第一、以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根據我縣地理地貌和城郊型農業特點,以發展綠色、有機、特色、高效農業為重點,通過土地流轉,促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在鞏固提高石文三家子、哈達上年、海浪窩棚溝等農業小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設施農業規模。建成集試驗、實驗、示範、推廣為一體的後古農業科技中心,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指導、引導、服務作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活動,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發展特色農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各鄉鎮要至少確定一業、扶持一企,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在提高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的基礎上,確定2個以上標準化生產示範區,為實現全縣農業標準化奠定基礎。結合大夥房水庫水質保護和周邊污染治理,加快社河流域有機食品基地建設,擴大綠色、有機食品生產面積。圍繞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旅遊景區,建設三塊石南、北坡觀光農業園區和後安金秋實觀光農業園區,力爭形成規模。加快現代林業示範村(場)建設,加強資源保護,大力發展果材兼用林和林下種植、養殖業。最佳化畜禽養殖結構,加強畜禽小區建設,強化清潔生產,推廣綠豐農牧公司生產經營模式,加快畜禽產品深加工業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保證養殖業健康發展。扶持和培育經紀人隊伍,促進農業生產與市場對接。加大農民培訓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全年力爭培訓農民5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6000人、勞務輸出5500人。
第二、以工業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為重點,加快工業興縣進程。加大融資、投資力度,加快以拉古、蘭山、大柳為重點的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項目承載能力,確保拉古、大柳工業園區上檔次、成規模、出形象,蘭山工業園區實現“五通一平”。圍繞化工和礦產資源精深加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旅遊資源開發等產業,積極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牽動作用強、符合我縣產業發展規劃的項目,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新鋼鐵搬遷改造、中鋁氟化鋁、罕王重工鑄鍛造等已落戶項目的服務扶持力度,使其儘快開工建設和達產達效,壯大接續產業規模。規範礦山企業生產秩序,穩定鐵精粉生產規模,推動中小礦山企業聯合重組。落實《撫順縣鼓勵和扶持重點企業發展若干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持,激發全民創業熱情,促進骨幹企業做強、中小企業做大,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轉制遺留問題,盤活存量資產,以存量吸引增量,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第三、以旅遊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山水資源優勢,突出我縣生態、休閒遊特色,培育旅遊精品,開發旅遊市場。按照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打通南、北坡通道,完善景區設施功能,加大北坡綜合服務區建設力度,啟動天女山景區建設,開發蘇子河湯圖段漂流項目,力爭將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建設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打造成瀋撫兩市的“後花園”,拉動後安佟莊子、湯圖三塊石等旅遊產業村關東民俗游發展,逐步形成我縣東部旅遊經濟帶。同時,結合我縣的人文資源,挖掘歷史遺蹟,發展紅色旅遊。大力開展旅遊促銷活動,加大旅遊商品開發力度,加強撫順縣旅遊網建設,提高我縣旅遊知名度。整頓旅遊市場秩序,實現依法經營、規範管理,強化服務人員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推動旅遊業發展。圍繞旅遊度假區、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商飲服修業。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搞活商品流通,鞏固和提高交通運輸、房地產開發、郵政電信等行業發展成果,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第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統籌使用專項資金,加快以公路、農田水利、小城鎮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公路建設要加快以沈通線、高上線為重點的線路改造和工業園區、旅遊景區油路鋪設工作,加強撫金線等旅遊線路綠化、美化工作,建設旅遊景觀線。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要在提高抗旱防洪功能的基礎上,與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有機結合,加快河堤防護、自來水等工程建設;配合市水務局,做好關山Ⅱ水庫的移民搬遷、安置和補償等工作。電力建設確保完成拉古、馬和2座變電所建設和蘭山變電所異地改造任務,滿足拉古、蘭山工業園區用電需求。加快村鎮建設步伐,重點建設石文中心鎮和後安、蘭山、拉古3個鄉鎮,編制章黨、哈達兩鎮規劃;特別是要結合工業園區建設,加快蘭山鄉、拉古鄉的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新建文化中心2個、1000平方米。全面推進生態縣建設,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建立污染物減排監控體系,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啟動大夥房水庫周邊環境治理工程,強化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全面改善水源地生態環境。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礦還林和農村新能源建設,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生態文明。
第五、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倡導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加大教育布局調整力度,最佳化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建設哈達鎮、海浪鄉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實現一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目標。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完成縣職教中心建設,建立面向全縣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為社會提供更多實用人才。啟動一鄉一所公立幼稚園工程,力爭完成3所公立幼稚園建設。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啟動第三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確保參合率達90%以上。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完成3所衛生院改造,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網路,切實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醫護人員培訓、專業技術人才和設備引進工作,全面提高醫療救治和醫療裝備水平。加強疾病防控工作,確保全縣無重特大傳染病發生。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食品藥品監管,保證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快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步伐,保證人民民眾飲水安全。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不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農村社會文化生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全面做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認真開展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做好農業普查數據資料開發利用工作。加快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建設,積極做好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擴面工作,努力實現應保盡保。進一步加強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貧幫困工作,加大貧困戶和殘疾人危房改造力度,改、擴建敬老院6所、1000平方米,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困難。完善社區康復網路,全面提高扶殘助殘工作水平。堅持實施就業再就業工程,探索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促進失地農民就業和轉制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同時,加強技術監督、審計、工商、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雙擁共建、民族宗教、檔案、老齡等項工作,提高整體水平。
第六、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按照《撫順縣人民政府支持政協履行職能的意見》的要求,加強政治協商,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向政協通報政府工作中的重大決策;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不斷提高辦理質量。加強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繫,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活動,不斷增強廣大幹部民眾學法、用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全縣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快文明村鎮建設步伐,加強村容村貌整治,改善民眾生產生活環境。積極開展“平安撫順縣”創建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公安“三基”工程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深入開展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進鄉村活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持實行信訪疑難案件領導包案制度,強化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大非法采砂、採礦治理和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侵濫占林地等違法行為,保護生態環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事故隱患治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設人民滿意政府。適應新時期、新任務對政府工作的要求,創新管理方式,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事項,建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擴大幹部民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完善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堅持科學民主決策,積極推行公眾參與、專家諮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決策責任制度。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強化預算資金和專項資金管理,擴大增收節支範圍,加大稅費征管力度,加強審計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認真實施《撫順縣依法行政示範工作方案》,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責任追究制,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強化執法為民意識,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社會事務、解決各種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法制機構建設,完善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妥善解決行政爭議。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深入民眾,著力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牢固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思想,反對揮霍奢侈、鋪張浪費。加強政風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強化執政為民理念和服務意識,不斷最佳化發展軟環境,更好地為企業、基層和民眾服務。

結束語

各位代表!今後五年,是我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撫順縣的關鍵時期。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搶抓機遇,拼搏進取,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