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台安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台安縣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五年,是人民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的五年,是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的五年。五年來,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政府工作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的戰略機遇,以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台安,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台安縣政府工作報告
  • 匯報單位:台安縣人民政府
  • 報告年度:2008-01-01至2008-12-31
工作回顧,新工作計畫,

工作回顧

一、過去五年工作的基本回顧及2007年工作完成情況

過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五年,是人民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的五年,是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的五年。五年來,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政府工作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的戰略機遇,以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台安,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預計,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6億元,比2002年增長107.7%,年均增長15.7%。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比2002年增長111.7%,年均增長16.2%。全口徑稅收完成2.01億元,比2002年增長125.7%,年均增長17.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億元,比2002年增長257.1%,年均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1.3億元,比2002年增長93.6%,年均增長14.1%。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數在全省44個縣(市)位次前移6位,由2005年的20位前移到14位。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200元,年均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00元,年均增長13.4%。農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的村達10個以上。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8億元,年均增長10%。最低生活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困難民眾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五年累計安置就業3.5萬人次,為貧困戶、“三老”修建房屋1049戶,救助貧困人口13.4萬人次,貧困學生3200人。
工業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經濟效益逐年增長,發展壯大了華油石化有限公司、博達化工廠、金山鋼構彩板有限公司、仁泰食品集團、博發造紙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規劃建設了縣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億元,建成區面積7.2平方公里,實現了“五通一平”。五年累計新上工業項目468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19家,廣東威華、山東六和、大連盛益、天河重工、撫順信德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台安,化工、礦產品加工、裝備製造配套、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針織服裝等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農業現代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五年累計實現糧食總產量42億斤,特別是2006年、2007年糧食產量連續突破9億斤大關,創歷史新高。做大做強了遼寧仁泰食品集團、鞍山聚源穀物有限公司、遼寧華首原種豬有限公司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建了鞍山六和食品有限公司、遼寧嘉福甜葉菊製糖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縣投資百萬元以上龍頭企業92家。全力打造畜禽大縣,生豬、肉牛、肉蛋雞年飼養量分別為110萬頭、20萬頭、4500萬隻,標準化牧業小區170個。實施了鞍羊路設施農業產業帶開發工程,全縣設施農業面積13萬畝,特色經濟專業村60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投資4500萬元完成了繞陽河整治工程。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精品漁業面積不斷擴大。五年累計植樹造林1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7%。
新農村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圍繞“開發新型富民產業、打造新型村屯環境、建設新型基層組織、培育新型現代農民、構建新型保障體系、創建新型平安網路”的“六新”目標,以“四進家庭”、“四清四改”為突破口,深入開展“企業聯村、部門幫村、園區帶村”等全民共建新農村活動,形成了“一村當先,十村示範,百村創建”的良好局面,探索和實踐了具有台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式。
城鄉建設協調發展。五年累計完成城鄉建設總投資15.4億元。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開發建設了新區,經營改造了老區,城市“北擴西進”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累計完成居民區改造54萬平方米。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縣城新增人口2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8%,廣播電視無線發射和有線傳輸實現全覆蓋。城鄉固定電話普及率分別為99%、85%。城鄉居民用電實現了同網同價。五年累計改造公路總里程205公里,新修村油路427公里。完成縣城客運站改造,新建達牛、西平兩個客運站,開通了農村客運線路43條、73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客車。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全面推行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行政審批、審核、核准事項190項。農村綜合改革紮實推進,農業稅全部取消,糧食直補政策全面兌現,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圓滿完成。完成了鎮場區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人員編制精簡了33%;事轉企工作順利推進,新華書店、台安賓館、房產處等19家事業單位成功轉制。縣供熱公司通過轉變經營體制,結束了長期虧損局面。完成14家基層糧庫授權經營和職工身份置換,化解糧食企業不良貸款3.4億元。完成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爭取國家扶持資金1.1億元。積極穩妥地推進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完成林改面積14.2萬畝。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台安高中晉升為省示範高中,職教中心晉升為省標準化職教中心,13所農村國中進入省市標準化國中行列。教育資源配置不斷最佳化,新建、改造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城鄉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健全,基層衛生院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常住人口參合率達100%,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防控 “非典”和禽流感實現無疫區和零病例。民眾性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人口低生育水平進一步鞏固,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保障管理體系。社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一站四室”全部達到省規定標準。先後成為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進縣、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經典誦讀示範縣、全國徵兵工作先進縣、省級生態試點縣、全省第一個“無毒縣”和省級“平安縣”。
回顧五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特別是2007年,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全面加速經濟發展,努力構建和諧台安,主要做了八個方面工作:
(一)招商引資強勢推進,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
預計,全年新開工500萬元以上項目104個,到位資金28億元,完成年計畫27億元的104%,同比增長27%。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投資5億元的年產22萬立方米中高密度纖維板項目,投資3億元的年產10萬噸重鋼項目,投資3億元的盛益四季花園開發項目等16個億元以上新開工大項目勢頭強勁。投資3.8億元的年產15萬噸彩塗板項目,投資1.5億元的海綿鈦及鎂粉、鋁粉項目,投資1.2億元的年產10萬噸預熔型冶金輔料項目等10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年底前基本完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新增進出口自營權企業4家,總數達到23家,出口創匯完成970萬美元。
(二)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果,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新發展
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全縣湧現出11個縣級試點村和36個鎮級創建村,其中雷屯村進入全國文明村行列。82家企業、89個部門與共建村建立了聯、幫、帶關係,形成了全民共建新農村的良好局面。全力實施“四清四改”工程,清垃圾、糞堆、路障、柴垛2萬餘處;實施農村飲水工程50處,解決1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衛生廁所3100個;新建生物質燃氣站5處;投資400萬元新修砂石路200公里;投資2600萬元新建村屯“五統一”精品街路86條、60公里,新建改建村址29個。投資425萬元新建文體廣場20處。規劃建設了占地500畝的農產品深加工園區。投資1.5億元在鞍羊路兩側新建溫室大棚5120棟;投資1.2億元新建標準化牧業小區60個,畜禽舍629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3個,農民經紀人達到1500人。
(三)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2.5億元,同比增長23%。工業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6%,對財政貢獻率提高6個百分點。全年爭取金融部門貸款3.5億元,爭取企業貸款貼息1500萬元。金山鋼構彩板有限公司、華油石化有限公司、博達化工廠等骨幹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明顯增強。工業園區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投資4000萬元,拓展了項目發展空間,完善了園區基礎設施,入園項目總數達4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8個,已有25家企業投入生產,年可實現工業產值14.5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同比增長34%。加大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取締了高能耗、高污染小煉鋼、小煉油企業,全縣萬元GDP綜合能耗比上年降低5.6%。投資6000多萬元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治理,關停水污染物排放超標企業10家。
(四)服務業水平日漸提高,第三產業健康發展
城鄉市場繁榮活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推進,全年改造建設“農家店”70個。盛益四星賓館開工建設,家和美商城投入使用,愛家建材超市等專業市場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業態和信息、中介、保險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集中開展了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範。遼寧仁泰食品集團被商務部確定為“雙百企業”。完成了《西平森林公園整體開發規劃》編制工作,旅遊設施不斷完善,生態游、農家游逐步興起。
(五)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鎮面貌明顯改善
城鄉建設總投資完成3.7億元。完成居民區改造10萬平方米,新增供熱面積10萬平方米,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2萬噸。城區主街主路兩側人行道新鋪彩磚近3萬平方米,改造主街路和巷路7條,新建健身廣場10處,規範、更新廣告牌匾700餘塊。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全面推進。總工會綜合樓、財政局綜合樓、公共行政服務大廳建成並投入使用,文體中心、盛益四季花園小區全面開工,西出口改造穩步推進,護城河改造全面完成,老邊溝改造完成一期工程,農產品深加工園區、垃圾處理場、小龍灣改造、烈士陵園搬遷等工程相繼完成,漢卿廣場、新區人民廣場及火車站站前廣場建設為城市增添新亮點。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整體服務功能顯著提高,13個鎮場完成城鎮規劃修編工作。
(六)民生工程紮實推進,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年初承諾為城鄉民眾辦的10件實事全面完成,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優先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實現城鎮實名制就業8350人;新增勞務輸出7068人,勞務輸出總人數達5.3萬人。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擴面分別實現1519人、2138人、1024人、1400人。農村低保實現提標擴面,保障對象由6000人擴大到10700人。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供銷系統退休人員工資問題、鄉鎮事業單位分流人員參保問題等一批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信訪案件得到妥善解決。大幅度提高了公教人員工資標準,月工資由2005年的900元提高到目前的1600元。
(七)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投資3900萬元,建成了黃沙坨、富家等九年一貫制學校及台安高中塑膠運動場,為全縣150所學校安裝了遠程教育地面接收系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標準不斷提高。爭取資金547萬元,改擴建基層衛生院10家。計畫生育率實現99.3%。城鄉文體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建城鄉文體活動廣場30處,全年舉辦大型文體活動50餘場。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連續四年實現安全生產死亡事故為零。金融、保險、供電、通訊、氣象、統計、國土、工商、物價、檔案、技術監督、食品和藥品監督、消防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較好成績。
(八)依法行政明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成果
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人大代表建議、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均為100%。建立健全了行政決策評價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四無”縣創建活動大力推進,“五五”普法深入實施,廣大幹部民眾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政務公開工作穩步推進,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清理整頓了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吃空餉”問題,人員編制管理進一步規範。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政風行風日趨好轉。強化經濟責任審計,行政行為和資金使用程式進一步規範。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縣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正確領導和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縣人民精誠團結、開拓進取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信任、理解和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以及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和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縣域經濟總量小,綜合競爭力不強,稅源建設相對滯後,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二是工業經濟對財政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支柱型企業不多;三是現代農業發展不夠平衡,農民持續增收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四是相對落後的文體活動設施還不能滿足城鄉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一些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對上述問題,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新工作計畫

二、新一屆政府的工作目標及2008年主要工作任務
今後五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時期。加快提升縣域綜合實力,使全縣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本屆政府的神聖職責和歷史使命。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省內沿海“五點一線”開發的戰略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對外開放,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民生,以“工業立縣”戰略為牽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社會建設,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縣人民,努力構建文明、富庶、和諧的新台安。
到2012年,政府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綜合經濟實力達到全省縣(市)區中上游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5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實現翻一番。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5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是2007年的3倍。地方財政收入實現6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是2007年的3 倍。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萬元和1萬元,年均增長10%以上,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5平方米和27平方米。城鎮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均達到100%。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60%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城鄉固定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100%和95%。農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本達到“富民產業升級、基層組織創新、村屯環境整潔、鄉風文明向上、社會保障有力、民眾安居樂業”的標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萬人。城市供水、供暖、供氣、供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鄉道路和公共運輸網路較為完備,小城鎮的集聚和輻射效應明顯增強。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加快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電影院、體育館等文體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體服務體系,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其他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教育結構不斷最佳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科技、衛生全面進步,全民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2008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開好頭、起好步,對於全面完成本屆政府的任期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8年全縣國民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8億元,同比增長15.8%;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6億元,增長3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億元,增長26.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4.3億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83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000元,增長11%;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以上。
按照上述預期目標,新的一年我們重點要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引資上項目為核心,堅定不移地實施對外開放
繼續實施“四個一批”的項目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招商引資上項目。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3億元,增長25%。全年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130個以上。
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我縣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創新招商方式方法,精心組織好各類招商活動,全力引進一批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大牽動作用、對地方財政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大項目,努力實現招商引資上項目的新突破。在招商區域上,內資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為重點,外資以香港、台灣、韓國、日本為重點。在招商產業上,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化工、農產品深加工、房地產開發及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全年新上5000萬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
全力推進大項目建設。健全和完善大項目推進機制,按照“在建項目抓進度,簽約項目抓開工,後續項目抓啟動,儲備項目抓謀劃”的思路,形成項目滾動推出機制。重點推進風力發電、台安興隆商貿城、重型汽車銷售組裝、湖畔花園、零甲醛環保秸稈板等億元以上項目落地開工。加速推進年產22萬立方米中高密度纖維板、年產10萬噸重鋼、年發電2.4兆瓦生物發電、年產6.8萬噸α—烯烴、年產4.5萬噸高檔耐火材料、年產30萬噸重交道路瀝青等續建項目竣工投產。
努力營造最佳投資環境。完善公共行政管理體系,將面向公眾、面向企業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充分發揮工業園區項目代辦視窗作用,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建立支持企業發展服務體系,減少辦事環節,提高服務效率。深入開展軟環境集中整治,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為。大力營造誠信為本、親商安商的社會氛圍,為投資者提供最佳創業環境。
(二)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提升農村綜合經濟實力
以“六新”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壯大龍頭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鞏固提升傳統農業。嚴格耕地管理,實現占補平衡,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加強標準糧田建設,糧食產量穩定在8億斤以上。加快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萬畝,治理澇片15萬畝;完成節水灌溉工程2處,灌溉面積8000畝;全面啟動小柳河整治工程;更新改造排灌水站4座。以村屯綠化和西北部沙化治理為重點,植樹造林1萬畝,培育市級綠化先進村50個、“環境優美鎮村”6個。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完善鞍羊路設施農業產業帶建設,投資1.5億元,新建溫室大棚5000棟,確保三年完成新建溫室大棚1.5萬棟,全力打造設施農業大縣。全縣新發展蔬菜保護地面積1.8萬畝,新建村外牧業小區30個。繼續深入開展“萬元村”創建工程,新增人均純收入超萬元村10個以上。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依託龍頭企業規模擴張和特色品牌帶動,培植、壯大年加工3萬噸肉雞、年屠宰10萬頭肉牛、年加工1500萬隻肉鴨、年產1萬噸熟食製品、年孵化3600萬隻種雛、年孵化2400萬隻蛋種雞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拉長肉蛋雞、精製米、鮮果菜等龍型產業鏈,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服務網路建設,完善特色農業技術推廣站,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和套用。加強動物衛生管理,健全重大動物疫情防控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強化農業投入品管理,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深入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
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村屯規劃編制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20個試點村的規劃編制任務。深入實施“四清、四改”工程,村屯“四清”覆蓋面達到80%以上。完成農村飲水工程43處,徹底解決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改造維修縣鄉公路63公里,新鋪村屯柏油路和砂石路100公里,新建村屯“五統一”精品街路100公里。建設高力房、新開河客運站。大力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建設村級生物質燃氣站4處。新建、改建農村衛生廁所3000個。
(三)做大園區、做強企業,加速推進工業經濟發展
堅持“工業立縣”發展戰略,壯大工業經濟總量,提升工業經濟實力。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
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工業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完善、管理科學”的要求,加強土地儲備,做好項目篩選,全力推進縣工業園區建設。開工建設工業園區第二變電所等重點工程,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00萬元。全年新入駐5000萬元以上企業15個以上。加快中小企業創業園建設,建立健全投資、擔保等扶持機制,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全力培植主導產業。圍繞化工、礦產品加工、裝備製造配套、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針織服裝等主導產業,通過外引內聯、增資擴股,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帶動能力強的優勢企業,引領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3—5個。做大做強優良智邦、奧鞍耐材等重點出口企業。全年出口創匯實現1000萬美元。
扶持壯大骨幹企業。通過綜合運用財政貼息等激勵政策,全力爭取金融部門貸款投放,重點扶持華油石化、金山鋼構、仁泰食品、博達化工、奧鞍耐材、康博士、天河重工、鞍山海量等現有骨幹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加強校企合作,引進專業人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27億元,增長20%;銷售收入實現78億元,增長20%;實現稅金2億元,增長16%。全年納稅1000萬元以上企業3—5家。
積極發展節能環保型企業。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項目發展,大力發展低能耗、環保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加速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防止小煉油、小煉鋼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反彈。強化重點排污企業整治,有效解決小柳河水污染等問題。
(四)繁榮城鄉市場,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堅持傳統商貿與現代服務業並舉發展,加強城鄉市場與商貿網路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城鄉居民消費。三產增加值實現29.5億元,增長17%以上。
抓好各類市場建設。投資3000萬元完成縣城綜合農貿市場改擴建和黃沙坨農貿市場建設。盤活博達商貿城,規範家和美商城、安賽特超市、大慶路農機一條街等流通市場經營秩序,提高服務水平。推進台安興隆商貿城等項目落地開工,不斷拓展城鄉消費領域。
加快物流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倉儲、配送等現代物流業,支持金色谷農資超市等現代物流公司發展壯大,規範發展鎮村農家超市,構築多形式、多層次的商貿行銷網路,全縣新發展鎮村便民店60家。鞏固提升運輸、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融資擔保、信息諮詢、勞務中介、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大力推進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大力開發少帥陵、張學良出生地、張老道家宅等地域民俗旅遊資源,加快推進西平森林公園和大麥科濕地整體開發進程,開通台安旅遊線路,納入瀋陽、鞍山旅遊網路。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積極發展以西平村、岳家村、雷屯村、梅家村等為重點的鄉村生態、休閒、度假游。
(五)加快城鄉建設步伐,進一步最佳化人居環境
以改善公用基礎設施為重點,完成城鄉建設總投資3.5億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投資7000萬元。
大力推進城鎮建設。繼續加大居民區巷道改造力度,完成振興路、勝利路人行道彩磚鋪設3.5萬平方米。實施公園、環城路和部分主街主路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公共綠地5萬平方米。完成老邊溝整治二期工程。綜合治理三角、陸家排水站和勝利乾渠、九股河,基本解決城市防洪及生活污水排放問題。規劃開發縣城西出口,完善道路、排水、綠化等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積極推進人民廣場南、黨校北、紅旗路南等舊居民區改造,新開發住宅面積10萬平方米。完成北外環路、污水處理廠選址、征地等前期準備工作。加快推進城市供水等公用事業改革,努力實現投資多元化,運營市場化。加大城市建設用地儲備力度,嚴格落實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制度。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大力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加速城鎮化進程。
全面加強城市管理。堅持建管並重原則,繼續加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著力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交通秩序混亂、廣告牌匾雜亂、占道經營、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問題。加強社區建設,強化物業小區管理,發揮社區、物業小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居民關心城市、愛護城市意識。
(六)提高財政綜合實力,增強財政調控能力
加強財源建設,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切實提高政府調控資金能力。
加大稅收征管力度。繼續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稅種的征管力度,抓好房地產、重點工程等開發建設性稅收管理,做到應收盡收。堅持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偷稅、抗稅行為,營造良好稅收征管環境。
完善財稅體制。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提高鎮場區財政增量部分留成比例。全面推行“鄉財縣管鄉用”管理辦法,提高鎮場區公共保障服務水平。深化預算編制制度改革,大力推行部門綜合預算,增強財政支出透明度。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拓寬集中支付範圍,擴大集中支付比重,提高資金運行效益。
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進一步強化上跑三級意識,緊緊把握國家投資導向,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捕捉信息,做好項目篩選、論證,儘早謀劃,主動出擊,加強聯繫,積極對接,最大限度爭取上三級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
嚴格收支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擴大政府集中採購規模和範圍,壓縮非剛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確保剛性支出、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加強預算執行審計、重點專項資金使用審計,建立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機制,規範財政資金使用行為。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努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在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上。
積極促進就業再就業。深入貫徹《就業促進法》,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和社區就業崗位。整合縣勞動技能培訓中心、職教中心等就業培訓資源,加強勞動技能培訓,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全年完成下崗失業人員培訓1000人,實名制就業再就業8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繼續實施普惠制農民培訓工程,全年有組織培訓農民工2000人以上,有組織勞務輸出3000人以上。
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鞏固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全年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擴面分別完成500人、1000人、3000人和200人。認真落實低保政策,實現應保盡保。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鋪開。進一步抓好社會救助工作,努力解決困難民眾住房、醫療、子女上學等問題。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推進“五五”普法進程,提高全民法制意識。加大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力度,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縣城視頻監控全覆蓋,依法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鞏固“無毒縣”創建成果,提升“平安縣”建設水平。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深入貫徹實施《信訪條例》,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及時解決人民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加強文化建設。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城鄉民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縣文體活動中心投入使用。投資2000萬元,建設多功能全民健身場館一處,建成城鄉文體活動廣場45處。加強鎮場區文化站建設,充分發揮各類民眾性文體組織作用,以社區、校園、企業、鄉村文化大院為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舉辦第七屆全民運動會,進一步豐富城鄉民眾文化生活。
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水平”普九通過省政府驗收,第二高中爭創省示範高中,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路。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標準,確保參合農民受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加強農村有線電視網路建設,提高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88‰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99.8%。
(八)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政府執政能力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惠及人民,努力建設高效務實、公平規範、廉潔勤政的人民政府。
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為民型政府。真誠傾聽民眾呼聲,真實反映民眾願望,真情關心民眾疾苦,多乾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以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為根本,紮實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以實幹的作風取信於民,以實在的業績造福於民。
堅持規範透明,建設務實型政府。加強環境建設,營造公平和諧的公共環境;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創新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機關運轉效率和工作效能。依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加強誠信建設,提升政府公信力。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不迴避矛盾,不推卸責任,做到令行禁止,確保政令暢通。
堅持勤政高效,建設清廉型政府。不斷加強學習,改進工作作風,堅決糾正各種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引導和教育公職人員廉潔自律,拒腐防變;大力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壓縮會議,精簡檔案,降低執政成本,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目標任重道遠。撫今追昔,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光榮而艱巨;展望未來,我們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充滿信心。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