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撫順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1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確定的總體發展思路,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拚搏,保持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五”計畫。2005年與2000年相比,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GDP按可比口徑預計(下同)分別增長76.8%和1.1倍,年均遞增12.1%和15.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0.1%,年均遞增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1%,年均遞增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2.7倍,年均遞增2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撫順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撫順縣政府
引題,“十五”時期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顧,“十一五”時期戰略任務,2006年主要工作任務,結束語,

引題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十五”時期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顧

2001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確定的總體發展思路,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拚搏,保持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五”計畫。2005年與2000年相比,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GDP按可比口徑預計(下同)分別增長76.8%和1.1倍,年均遞增12.1%和15.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0.1%,年均遞增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1%,年均遞增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2.7倍,年均遞增29.8%。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以食用菌、綠色蔬菜和畜禽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初具規模,以礦產資源開發和木製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框架基本形成,以旅遊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協調發展,三次產業比例由20.4:56.2:23.4調整到17:57.9:25.1。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公路建設連續5年獲得全省公路建設文明縣稱號,累計投資2.7億元,新建油路605.3公里、橋樑171座,路基改造554.2公里,全縣88.7%的行政村通上油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4年獲得全省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累計投資2.3億元,興建以夫妻嶺水電站為重點的水利工程421項,並順利通過“十五”國家電氣化縣驗收;村鎮建設連續3次被評為全省文明村鎮建設標兵縣,特別是石文鎮、後安鎮、哈達鎮和文明景觀帶建設,加速了農村城鎮化進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4410萬元,新建和維修校舍3.1萬平方米,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農村電網改造投資1.8億元,改造高壓線路912.8公里、低壓線路1851.2公里,電力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共引進域外資金2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035萬美元,分別比“九五”時期增長2.2倍和2.6倍;出口商品供貨值達到8.5億元,年均遞增48%。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2戶國有企業和4戶局屬企業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盤活存量資產4241萬元,吸納增量資金3640萬元;第二輪土地延包、稅費改革、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集體林改革基本結束;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壓縮編制898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累計植樹造林17.9萬畝,封山育林70萬畝,退耕還林8.8萬畝,新建“四位一體”生態大棚2086座。同時,“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深入實施,工業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示範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累計新增養老保險參保人員3578人、醫療保險10629人、最低生活保障3635人,完成並軌4007人,發放養老保險金1.5億元、最低生活保障金1035萬元,安置就業再就業2.7萬人次。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實施科技項目49項,累計實現產值7億元、利稅2.1億元,科技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建成覆蓋全縣的有線電視網路,新發展用戶3.6萬戶,入戶率達到70%。同時,教育、文化、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體育等項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2005年是“十五”計畫的最後一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產業富民、工業興縣、五業並舉、推進六化”的十六字方針,圍繞農業、工業和旅遊業“三條”主線,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不僅戰勝了“8·13”特大洪災,經受住了防控禽流感的嚴峻考驗,也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十五”計畫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下同)完成39.99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下同)增長18.5%,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9.9%、22.4%和16.4%;全口徑稅收完成2.7億元,增長22.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1億元,增長24.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29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8億元,增長38.1%;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10.5億元,增長50%。具體表現為:
農業產業化建設穩步推進,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在鞏固、完善和提高三義公司等8個龍頭企業和石文三家子等36個規模小區,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同時,重點扶持了上海益升公司、遼寧北研公司和宏業養豬場三個“產、供、銷”一體的龍頭企業,加速了農業與市場的對接。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邁出堅實的一步,全年對外輸出勞務4174人,促進了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同時,在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災的情況下,糧豆總產量達到10.5萬噸。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產業集群初露端倪。在項目拉動、環境促動和政策助動下,民營企業擴張發展的積極性高漲,全年新增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935戶、規模以上企業35戶,民營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1億元,繳納稅金2.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8%和22.2%。同時,救兵、拉古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開始起步,發展前景看好。
生態旅遊增勢強勁,第三產業協調發展。以三塊石、關山湖和中華寺為重點的景區景點建設取得新成績,整體形象進一步顯現,特別是第二屆生態旅遊節和遼寧省第二屆登山比賽的成功舉辦,以及三塊石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佟莊子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的確立,進一步提高了我縣的知名度,全年接待遊客17.6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1056萬元,均增長46.7%。建築安裝業整體攀升,全年繳納稅金800萬元,增長25%。農村集市貿易繁榮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4.7億元,增長13%。同時,郵政電信和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
招商引資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編制完成了《撫順縣對外招商引資指導目錄》,招商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明確,措施有效,整體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引進域外資金5.6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外資278萬美元。同時,項目建設再創佳績,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億元,特別是達亨木業公司複合地板、四川遠景集團撫順酒業公司和遼寧沃爾普機械製造公司等項目的落戶,標誌著接續產業發展的良好開端。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生態建設成果顯著。公路建設投資5978萬元,新建油路131公里、橋涵38座,路基改造99.4公里。農田水利建設投資2050萬元,新建方塘15座,河堤工程防護23.2公里、生物防護49公里,水庫除險加固3座,特別是“8·13”洪災後,全省農田基本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充分展示了災後重建的成果。村鎮建設投資3022萬元,硬化街路12.4公里,新砌圍牆3.8萬延長米,新建文化廣場3個。教育投資1296萬元,新建上馬中心校等7所中國小,維修校舍9423平方米,補充教學儀器625台套。同時,電力、通信、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也都取得了新成績。生態建設紮實有效,新建有機肥廠2座,植樹造林2.2萬畝,其中退礦還林3200畝,生態示範區建設順利通過省和國家檢查驗收。
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邁出新步伐,轉制企業重新梳理和規範工作全面展開,因轉制帶來的信訪問題有所減少。農村信用社改革基本結束,新增股資1.4億元,化解不良債務1218萬元。學校布局調整卓有成效,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農村稅費改革深入實施,農民人均負擔明顯減輕。同時,文化、衛生、商業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鄉鎮事業站改革圓滿結束,綜合服務功能有所增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新成績,養老保險擴面2474人、醫療保險擴面1022人、失業保險擴面1152人,安置就業再就業582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3981萬元、失業保險金640萬元、最低生活保障金335.8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大局保持穩定。實施科技項目10項,培育示範鄉5個、示範基地5個、示範戶100戶,進入國家級“科技進步縣”行列。基礎教育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深入開展,整體水平有所提升。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特別是中央電視台“手挽手抗洪救災、肩並肩重建家園”大型慰問演出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擴大了我縣的知名度。醫療網路日益健全,衛生防疫和婦幼保健水平有所提高。醫藥市場監管明顯加強,人民用藥安全得到保障。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人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進展,計畫生育率達到99.03%,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分別控制在1.59‰和7.89‰以內。有線電視網路實現異地擴建,兩台對外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全國經濟普查和1%人口抽樣調查圓滿完成,國土、勞動、人事、統計、審計、物價、工商、技術監督、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民兵預備役、雙擁共建、檔案、老齡、助殘和人防等項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年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45起,查結治安案件926件,打擊處理各類違法人員1417人,特別是“1·27”特大殺人案的成功偵破,有力地震懾了犯罪分子。信訪和投訴工作得到加強,受理信訪案件774批次、民眾投訴634件次,辦結率分別達到95%和86.2%。安全管理明顯加強,生產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災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指標之內。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行政管理步入規範化軌道。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均達到100%。“四五”普法圓滿結束,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先進典型不斷湧現,特別是廣大人民民眾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成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程式化步伐加快,依法行政和《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方法》全面實施,實現了財權、事權分離,減少了違紀問題。
綜合整治效果明顯,抗災救災和禽流感防控工作紮實有效。在組建聯防隊,加大對礦山開採行為監控力度的同時,通過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開採行為,防止了稅款流失和資源浪費,全年共查處違法案件75件,查扣運輸車輛及設備52台件,關停選礦廠4個。退礦還林全面實施,386個礦點全部還林還草。封山禁牧和山羊圈養取得階段性成果,建成救兵山龍等28處標準舍飼小區,有效地緩解了林牧矛盾。特別是“8·13”特大洪災發生後,立即組織全縣人民進行抗災自救,僅用3天時間實現了“五通”。全縣共投入抗災救災資金7000多萬元,新築河堤102.7公里,恢復耕地1萬畝、水利工程40處、自來水工程58處、水毀路基120公里,災民建房1027間,實現了“五有一滿意”的救災目標。同時,禽流感防控體系健全,措施得力,物資充足,全縣無疫情發生。
各位代表!“十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縣實現強縣壯鄉富民目標的關鍵時期。可以說這是我縣全面發展振興的5年,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的5年,是發展成果充分顯現的5年。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縣人大和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團結奮進,努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民營企業家和納稅人,向駐縣武警部隊及人武部全體官兵和廣大政法幹警,向關心支持我縣發展的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各界人士,向離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五年的實踐,我們深深感到:
發展和振興撫順縣,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5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創新思維,特別是在“一帶四區、五六八一、三化四增”發展思路和“1535”工程的基礎上,確定了“產業富民、工業興縣、五業並舉、推進六化”的經濟發展十六字方針,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指明了方向。
發展和振興撫順縣,必須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5年來,我們在堅持經濟建設不動搖,突出抓好農業產業化建設、民營經濟發展、旅遊資源開發、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的同時,統籌社會發展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建設和諧撫順縣奠定了基礎。
發展和振興撫順縣,必須堅持服務先行,環境保障。5年來,我們在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全面改善發展硬環境的同時,按照上級圍繞下級轉、機關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轉的思路,推行班子包產業、領導包項目、部門包企業的“三包”責任制,實行全程式服務,積極為投資者和納稅人排憂解難,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
發展和振興撫順縣,必須堅持求真務實,注重實效。5年來,我們在始終堅持發展經濟不重數字重項目、不重產值重效益、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形式重實效的思想觀念,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同時,不斷發揚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造就了“三講三不講”的幹部隊伍,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績和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接續產業發展緩慢,靠資源吃飯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二是財政收入增長與剛性支出增長不同步,財政緊張狀況沒有徹底好轉。三是鄉鎮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縣鄉兩級財權、事權不統一的問題十分突出。四是政府職能轉變與加快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個別幹部民眾求生存、求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不強,等等。上述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

“十一五”時期戰略任務

今後五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按照中共撫順縣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的發展思路和“十一五”規劃目標,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提高財政和農民收入水平,努力建設平安和諧撫順縣。預期目標是:
經濟總量實現倍增。到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遞增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2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比“十五”時期增長3.5倍。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到2010年,鐵礦粉縣內轉化率達到60%以上,深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木製品年加工能力達到800萬平方米以上,綜合收入30億元以上。同時,拉古(石文)冶金工業園區、救兵木製品工業園區、蘭山精細化工工業園區、哈達鎂製品工業園區、海浪綜合配套工業園區和哈達(章黨)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區初具規模。
產業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到2010年,特色、綠色產業比重達到75%以上,主要農產品加工率達到60%以上,其中深加工占30%以上,產業化經營收入占農民收入的35%以上。
旅遊業實現新跨越。到2010年,形成以三塊石、中華寺、關山湖為重點,以沈通線為紐帶,以山水林田路村為載體的大旅遊格局,旅遊業占GDP的比重達到6%以上。
城鎮建設形成規模。到2010年,縣城完成行政辦公區和中心區道路、供排水改造建設任務,初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石文、後安和救兵等中心鎮為支撐的城鎮化體系。
對外開放登上新台階。到2010年,引進超億元項目2個、超5000萬元項目10個、超1000萬元項目100個,累計引進域外資金25億元,其中境外資金5000萬美元。
科教興縣取得新成果。到2010年,精深加工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達到30%以上。同時,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明顯提高,新一輪“普九”達到“雙高”水平,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到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6.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7平方米以上,自來水受益人口達到50%以上。

2006年主要工作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於鞏固“十五”成果,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6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為目標,繼續按照經濟發展“十六字”方針,圍繞“三條”主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接續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全面提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全力構建平安和諧撫順縣。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奮鬥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口徑(下同)增長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1%,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43%。同時,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大局保持穩定。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第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利時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科技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大力發展特色、綠色農業和循環經濟,不斷壯大食用菌、果品、畜禽等“七大”產業規模,夯實農民增收基礎。大力發展以“四位一體”生態大棚為重點的設施農業,全面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保證農民增收。繼續扶持撫順三義公司、遼寧益升公司、遼寧北研公司等龍頭企業擴大規模,提高石文三家子、哈達上年等規模小區建設水平,推進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依靠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和中介組織,繼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促進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加速農民增收。圍繞市場,依託產業,壯大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培育特色品牌,加速農業市場化進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同時,全力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牢固樹立工業興縣理念,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鞏固和提升優勢產業的同時,圍繞資源精深加工,大力發展接續產業,加快工業化進程。繼續加大對罕王集團、達亨木業公司等骨幹企業服務力度,扶持散熱器、遠東橡膠等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夯實稅源基礎,確保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36億元、稅收2.6億元。在以全市對外“開放年”為契機,不斷加強環境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千方百計挖掘和引進項目的同時,突出抓好四川遠景集團撫順酒業公司、遼寧沃爾普機械製造公司等項目建設,培育接續產業的支撐點和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在加快拉古、救兵等6個工業園區建設,搭建項目承載平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項目、建項目,加速鐵資源開發加工、木製品加工、鎂資源開發加工、精細化工、機械加工和農產品加工6大產業鏈的形成。組建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土地整理儲備交易中心和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加速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第三,以旅遊為主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按照旅遊活縣的總體思路,積極構建以三塊石、中華寺、關山湖和小鹿溝為節點,以沈通線為紐帶,以生態游、休閒度假游為特色的大旅遊格局。按照政府規劃、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是開發完善三塊石森林公園和佟莊子民俗村,規劃建設中華寺綜合服務區,建設關山湖環山路,整體提高景區的檔次和水平。以瀋陽世園會為契機,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加快旅遊商品開發,全面提升旅遊業。在整合資源,大力開展生態游、休閒度假游、紅色游和宗教文化游的同時,拓展旅遊發展思路,探索和挖掘冬季旅遊項目,提高景區景點綜合利用率,力爭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400萬元。圍繞旅遊度假區和交通運輸幹線,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商飲服修網點,就地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同時,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搞活商品流通,鞏固和提高交通運輸、房地產開發、郵政電信發展成果,整體激活第三產業。
第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生態環境
統籌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與旅遊發展共融、共進。在加快水毀公路恢復的同時,完成撫清線和詹白線路基改造,全面提高公路等級;結合文明景觀帶建設和旅遊業發展,加快公路的綠化、美化和標準化建設,力爭主幹道全部達到景觀線標準;加強公路養護和紅線管理,嚴格整治騎路貿易,保證公路暢通。加快以蓄水、節水和防洪工程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大土地再造力度,力爭復墾土地2萬畝。在全力做好縣城選址和前期準備工作的同時,以農村城鎮化為方向,加快石文、後安等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嚴格規劃管理,依法拆除違章建築,保證村鎮建設水平和整體形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加快電力、通信、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設施條件,提高整體水平。以建設生態縣為目標,繼續抓好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退耕還林2萬畝、退礦還林2000畝,新增封山育林面積10萬畝;加快農村能源建設,確保新建“四位一體”生態大棚125座;啟動“環保小康行動計畫”,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加大工業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五,深化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按照省市總體部署,重點抓好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縣直事業單位機構分類和以聘用制為基礎的用人制度改革,增強事業單位發展活力。理順衛生管理體制,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積極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合作醫療衛生體系,促進衛生事業發展。本著“資產不流失、債務不懸空、職工有安置”的原則,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局屬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增強發展活力。穩步推進土地流轉、水利設施產權制度和林權改革,規範和完善農村稅費改革的各項措施,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深化糧食、物資、商業和房產等項改革,實現自我發展。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強化資金收繳和發放管理,穩步推進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擴面工作,努力實現應保盡保。
第六,強化財稅征管,實現收支平衡
健全稅收征管制度,強化征管手段,加強礦山企業、民政企業管理,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加大稽查和零散稅源征管力度,嚴厲打擊偷稅、騙稅和漏稅行為,保證稅款不流失。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嚴格收支兩條線,增加可控財力。加強與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聯繫,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按照一保吃飯、二保穩定、三搞建設的原則,合理界定財政支出範圍,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不斷完善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控制和壓縮非生產性支出,保證工資發放和專項資金撥付。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大力開展增收節支活動,保證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加強資金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加大財政周轉金回收力度,減少資金損失。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嚴肅財經紀律,減少和杜絕違紀問題,維護正常財經秩序。
第七,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自覺學法、守法和用法,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質量。主動向政協通報政府工作中的重大決策,密切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繫,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全面提高政府決策水平。啟動“五五”普法教育,不斷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農民思想文化素質。進一步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多渠道引進人才、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全面發展。在完成新一輪“普九”鞏固驗收工作的基礎上,啟動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大力開展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培養適用型人才。繼續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確保計畫生育率達到97%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分別控制在2.56‰和9.03‰以內。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大力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加快公共衛生設施和醫療救治網路建設,不斷提高防疫和婦幼保健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醫藥市場監管,保護人民健康。加快有線電視網路建設,努力提高兩台采編播質量,鞏固和擴大發展成果。同時,繼續做好勞動、人事、統計、審計、物價、工商、技術監督、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檔案、老齡、助殘等項工作,全面提高整體水平。
第八,加強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按照整頓和規範礦業市場秩序實施方案的要求,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紀案件,促進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河道綜合治理,嚴禁河道非法采砂行為。繼續加大封山禁牧和山羊舍飼圈養工作力度,為2007年全部實現圈養奠定基礎。以“爭創平安縣、構建和諧社會”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嚴打鬥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和投訴工作,及時就地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繼續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積極解決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困難。加大非法營運車輛整治力度,嚴格接送學生車輛管理,保證學生安全。強化安全管理,杜絕重特大生產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災的發生,保證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加強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工作,確保完成徵兵和雙擁共建任務。
第九,加快職能轉變,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強化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增強政治敏銳性和總攬全局、科學決策、解決問題的能力。衝破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打破束縛發展的陳規舊律,革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抓創新、抓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實行一站式辦公,使經濟部門成為項目建設的“職能科室”。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程式辦事,實現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加大督查和績效考核力度,堅決消除“中梗阻”現象,確保政令暢通。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公務員依法辦事水平。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質詢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努力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牢固樹立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思想,堅決反對講排場、擺闊氣和奢侈浪費,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結束語

各位代表!加快經濟發展,建設平安和諧撫順縣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讓我們在縣委的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為建設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的撫順縣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