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撫順市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年,是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務實苦幹,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高起點開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7.5億元,同比增長 15.1%。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增長 3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2億元,增長 1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27.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 59.6億元,分別增長 23.4%和 17.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3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60元,分別增長 16.2%和11.1%。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 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撫順市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工作報告
  • 年份:2007年
  • 報告方:撫順市政府
主要內容,發布機構,

主要內容

一、2006年主要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年,是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務實苦幹,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高起點開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7.5億元,同比增長 15.1%。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增長 3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2億元,增長 1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27.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 59.6億元,分別增長 23.4%和 17.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3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60元,分別增長 16.2%和11.1%。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 4%。
“開放年”成效顯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加大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力度,撫順的開放氛圍和對外知名度明顯提升。全市外資總投入 1.1億美元 ,註冊外資額 5279萬美元,分別增長 18.9%和27.5%; STX等重點外資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域外引資項目 683個,資金到位121.8億元、增長156.4%,其中超億元項目41個;外貿出口 5.05億美元,增長 26%。年初確定的 121項市級重點項目開工 113項,完成投資119億元,其中百萬噸乙烯、電解鋁環保改造、熱電聯供機組、大夥房水庫輸水工程等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撫順經濟開發區先導示範作用日益增強,開工建設項目 39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 16個,完成投資 30.2億元、增長 4倍;撫順高新區被批准為省級高新區。工業園區建設迅速推進,起步區大都達到了項目擺放條件,簽約和在建項目11個,總投資 18.4億元。通過“開放年”的努力,一大批優勢產業項目紛紛落地,撫順人盼望多年、為之奮鬥多年的大發展,正在變成現實。
國企改制攻堅基本完成,工業經濟增速加快。以新撫鋼股份制改造、撫順鋁廠資產重組併入中國鋁業、紅透山礦併入中國有色為標誌 ,國企改製取得重大成果,全年完成國企改制 105戶,累計完成 459戶,基本完成改制攻堅任務;改制企業的活力迅速釋放,成為拉動全市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工業經濟的增速和後勁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6.2%;完成工業投資 80億元、增長 16%;開發新產品新技術420項、增長 5.5%。品牌戰略有效推進,崑崙牌全精鍊石蠟成為我市第一個中國名牌產品。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新增產業化龍頭企業 16戶,增長 23%;新建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12個、5萬畝;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68個。糧食產量 58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建立國家、省、市三級糧食儲備體系,糧食安全保障得到強化。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瀋陽至南雜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68個行政村鋪設了油路;關山水庫風景區建設穩步推進;修復和新建堤防695公里、新上農村自來水工程 295處,復墾耕地 2.1萬畝,“ 8·13”水毀工程全部恢復並超過災前水平,奪得省農田建設大禹杯已成定局。農村生態建設得到加強,植樹造林14.3萬畝,是計畫的 2.18倍;新開發林地21.5萬畝,完成任務的 165%;新建生物質氣化工程14處、沼氣池4000座,又有 8000戶農民用上了新能源。完成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320萬畝,超額完成省定任務;健全城鄉動物衛生監督網路,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整體推進 30個村開發式扶貧,新建移民小區14個, 3.5萬農民脫貧。農業綜合開發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縣區經濟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以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和下放國有企業為核心,形成了促進縣區加快發展的激勵機制,縣區發展勢頭強勁,後勁顯著增強,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達 27.7%和 62.6%。旅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皇家極地海洋世界建成開館,紅河峽谷漂流晉升為國家 4A級景區,滿族風情國際旅遊節成功舉辦,使我市成為東北地區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對地區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 44.8億元,增長一倍以上。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新增連鎖店32個,發展“農家店” 180個,銷售額超億元的流通企業達到 8家,全市商貿流通業新增稅收7000萬元、新增就業8000人。房地產開發施工 168萬平方米、竣工115萬平方米;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 9.6億元,增長 22%。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50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 10戶;民營經濟預計完成增加值 171億元,上繳稅金 18億元,分別增長 26.7%和 38.5%,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比重達 37.4%。城市建設和管理力度加大,市區環境明顯改善。堅持省投資、快速度、創精品,開展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總計改造道路 101條、110萬平方米,亮化“摸黑”路 7條,特別是撫順人民盼望多年的高山路改造和南環路建設順利推進;和平橋、汪良橋、前甸通道、高陽通道等重點道橋建成使用,不僅改善了交通,而且為城市增加了幾道靚麗風景;南站廣場、站前商業區和勞動公園一期改造如期完成,深受市民歡迎;整治渾河城市段乾支流河道18公里,改造和擴建 3個水廠,改造“三供”管網 76公里、排水管網 31.1公里,綠化硬化居民小區 46個、 111萬平方米。強化城市綜合行政執法管理,依法拆除違法建築物1230處、違章戶外廣告3580處, 34個露天占路集貿市場被取締、規範或實現退路進廳;完成永壽路綜合停車場建設,實施南站地區公交線路調整和 105路小客線路整治,新增、更新公車輛 188台,新建現代化候車亭 94個,公交秩序和形象明顯改善。全面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實施了31個大氣污染治理和 20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整治 1噸以下直燃原煤鍋爐 1300多台。植樹造林 150萬株、新增綠地53公頃,城區空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的天數比上年增加 12天,渾河、大夥房水庫水質達到五類和保持二類水體標準。加強土地收購儲備工作,全年收儲 336公頃,上市出讓 354公頃,實現收益 6.5億元。切實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非法採礦行為,全市礦山企業由317家減至 259家。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撫順,經過幾年共同奮鬥,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路寬了、天藍了、樹綠了、水清了、景美了,撫順人開始為擁有這樣的城市而感到自豪,也激發和堅定了建設家鄉的熱情和信心。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社保體系不斷完善。政府承諾為民辦的 10件實事全部落實,其中棚戶區房屋拆遷 51.9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安置用房201.4萬平方米、竣工 190萬平方米,拆遷建設規模、推進速度和居民回遷率均居全省第一,並被國家開發銀行推為經典項目。棚戶區改造不僅根本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而且創造了“棚改精神”,成為加速撫順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采沉區搬遷進展順利,新建續安小區住宅19.5萬平方米,安置居民2375戶。解決龍鳳等地區吃原水 1萬戶、吃水難 1.1萬戶、煤氣拖期開栓 435戶,市區居民吃原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頒布實施《撫順市城市特困居民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啟動了門診救助和住院救助相結合的城市醫療救助制度。籌集款物 1716萬元,救助困難民眾 7.2萬戶;頒布實施《撫順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為高齡老人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零就業家庭、棚改回遷居民為重點,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全市城鎮實名制就業 13.4萬人、培訓 3.4萬人、勞務輸出 3.8萬人、1419戶零就業家庭全部實現至少一人就業,棚改回遷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 85%以上,實現了棚改居民搬得回、住得穩。社保擴面征繳工作取得突破,總計征繳各項社保基金 14.3億元、增長25.1%,其中養老保險新參保企業 823戶、 2.3萬人,新參保人員繳費率100%,征繳企業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比上年增加 1.4億元,增長 25.2%,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工作進展順利,城市低保標準提到 180元, 17.4萬城市居民、2.5萬農村居民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為發揮黨員在創建和諧社區中的先鋒作用, 1月 19日,順城區新華街道華北社區舉辦了以“和諧社區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精彩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前來觀看。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先後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分院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圍繞資源深加工,加強與 10餘家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中油撫順石化公司、撫順挖掘機廠成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民企博士後科研基地, 50餘個科技項目得到國家和省支持。消滅農村 D級危房校舍 2.4萬平方米,建成和在建九年一貫制學校 8所,實現農村三縣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全覆蓋,改造薄弱學校43所,資助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 2.1萬人,幫助607名貧困生圓了大學夢,高考錄取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11個百分點。醫療救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初步形成,改造鄉鎮衛生院18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面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7.5%。民眾文化活動全面展開,廣場演出超過 2100場,湧現出一批國家和省級文化工作先進社區;滿族秧歌進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功舉辦了全國滿族秧歌邀請賽,平頂山遺址紀念館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成功承辦了遼寧省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並創佳績,省十運會金牌排名比上屆提升 4個位次,建成城鄉體育健身場所80處,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和活動 400多項次。基本完成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 5.56‰和 0.39‰。
加大平安工程建設投入,防控工作全面推進,打擊犯罪能力明顯增強,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民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加強監管體系建設,確保民眾食品、藥品安全。深入貫徹《信訪條例》,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堅持領導包案、源頭治理、專項治理、集中治理相結合,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0.5%,進京、去省集體訪明顯回落。努力為民排憂解難,市長公開電話轉辦問題解決率達 93.1%。此外,安全生產、消防、審計、統計、外事、宗教、物價、供銷、人防、地震、檔案、社會科學、雙擁、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政府建設不斷加強,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改善。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堅持定期報告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 279件、政協提案509件,滿意率達 99.7%。政府工作更加規範化、程式化,全年完成立法 13件,行政許可項目由 246項削減為 175項,非許可類行政審批事項由 113項削減為64項,行政執法責任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全面啟動“五五”普法。大力推進政務公開,頒布實施撫順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 20個專項預案及 8個部門預案。實施“企業安寧日”制度,在全省率先開通“民心網”,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建立重大投資項目快速審批“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全面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減少事業單位130家,精簡人員編制 6300名。加強績效考核和社會輿論監督,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可圈可點、好事連連的一年,是人心齊、幹勁足,亮點多、效果好的一年,是強本固基、蓄勢待發的一年。我們完全有理由說,撫順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撫順人民美好的願望正在實現!我們所取得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撫順人民辛勤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為撫順發展做出貢獻、付出艱辛的全市各族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給予監督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參與全市發展建設的中央和省在撫單位、駐撫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各界人士、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還不高,調整最佳化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任務還很艱巨,資源深加工尚未邁出大的步伐。二是生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能源資源浪費現象依然存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沒有完全落到實處。三是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剛性支出持續增加,養老保險基金缺口較大。四是一些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得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就業、社保、就醫、上學、治安、供熱等方面,民眾還有不少意見。五是一些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在思想觀念、服務意識、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等方面,與加快發展和人民滿意的要求差距較大,推諉扯皮、以權謀私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正在並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主要工作
  
2007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加快撫順振興的關鍵一年。面對國家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面對中央加大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支持力度,國內外投資商持續關注遼寧的有利條件;面對我市國企產權改革基本完成,一批大項目落地開工和工業園區順利建設的堅實基礎;面對全市上下頑強奮進、和衷共濟、渴盼發展、比拼實幹的濃厚氛圍,我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只要我們統一思想,抓住機遇,苦幹實幹,就一定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工作業績,早日實現撫順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項目年”為牽動,強力抓好重點項目推進和工業園區招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功能完善和發展空間拓展、民生改善,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280億元、增長 39%;實際總投外資額 1.3億美元、增長18%,註冊外資額 6500萬美元、增長 23%,引進域外資金 150億元、增長 23%,外貿出口 5.4億美元、增長 7%;全地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30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 9.1%,一般預算支出 40.9億元、比上年預算增長 18.8%;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億元,增長 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 16%和 12%;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4.4%。
(一)紮實開展“項目年”活動,務求招商引資取得更大成效
舉全市之力推進項目。要以抓項目促結構調整、環境改善、作風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主要目標是實施重點項目 120項,計畫投資222億元。加緊項目庫建設,圍繞地區優勢和結構最佳化,認真做好各行各業項目的策劃、篩選和包裝。加大“上爭下促、外引內培”的力度,上爭即爭取更多的項目納入國家和省支持的範圍,下促即促進各地區和部門一心一意抓項目、上項目,外引即強化招商引資,內培即培育和支持域內企業上項目。
再掀招商引資新高潮。繼續堅持“境外、域外、域內”三資並重,最大限度地吸引外來項目和資金,“兩區四園”的招商引資要實現大的突破。突出重點招商區域,加大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力度,有針對性地對韓國、日本、歐美、東南亞、港澳台、長三角、珠三角、瀋陽及周邊城市等資本密集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採取小團組、專業化、多批次等方式,開展產業招商、園區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突出招商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懂規則、會運作、素質高的專業人才,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圍繞資源深加工,招商引進項目 100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 100個;確保開工項目50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 50個;當年竣工項目 30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 30個。撫順經濟開發區要充分發揮先導作用,實現域外招商引資額40億元、增長 32.5%。
加強服務和考核。建立健全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重點項目推進聯席會議制度以及項目推進通報制度等,加強跟蹤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加強服務支持,在項目立項申報、環保評審、拆遷安置等環節提高效率,為項目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環境。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將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作為評價各縣區、相關部門的重要標準。
(二)堅持工業強市,壯大經濟規模與實力
最佳化存量,鞏固老優勢。繼續圍繞做大做強石化、冶金、機械、電力、建材、電子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大力支持其在調整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中實現規模擴張、水平提升。石化業重點推進中油撫順兩大公司實施“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項目,加快建設東北最大的石油煉化生產基地。冶金業重點推進鋁業公司電解鋁、海綿鈦的擴能改造,打造全國最大的鈦、鎂系列生產基地和東北最大的鋁系列生產基地;支持新鋼鐵實施搬遷和系列技術改造。裝備製造業重點推進撫挖公司履帶起重機改造、普利達公司煤礦防爆電機搬遷改造、石油機械大型餘熱鍋爐改造、機械公司大型換熱器改造等骨幹項目,提升裝備製造業的檔次和規模。電力業重點推進撫電兩台 30萬千瓦機組建設以及撫鋁自備電廠、中勝、遼電新增供電機組的立項核准建設,使撫順成為東北重要的電力供應基地。建材業重點擴大水泥等產品生產規模,圍繞塑膠和鋼鋁資源發展新型建材。信息產業重點扶持發展電子產品製造業,逐步把我市建成全國煤礦安全監測監控
產品和遼寧省電視機生產基地。煤炭業重點推進撫礦集團加快戰略轉型,大力發展接續產業和非煤產業。
做大增量,打造新優勢。圍繞資源深加工和延長產業鏈,吸引新投資,鼓勵支持已有企業發展壯大。一是加大“兩區四園”建設及拓展力度,規範園區政策,嚴格園區準入,支持成長性強、投資密度大、投入產出率高的企業進駐園區;實施老城區改造的“退二進三”戰略,鼓勵城內的工業企業遷入工業園區,並實現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二是繼續深化國企改革,採取特殊政策和措施,爭取盤活一批“空殼”企業;加強對改制企業的服務和支持,促其內在活力和潛能充分釋放。三是擴大中省直企業與地方中小企業的協作配套,全年配套額達到 30億元、增長25%以上。四是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開發新產品400項,爭創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個、著名商標 5個。五是加大綜合協調力度,全力推進企業扭虧增盈,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三)壯大縣區經濟實力,促進服務業和民營經濟大發展
鼓勵支持縣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鞏固完善市與縣區分稅制財政體制,落實各項支持政策,賦予縣區更大的自主權,調動縣區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按照縣區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發展規模化的思路,積極培育發展縣區特色主導產業,形成各具特色的縣區經濟格局。鼓勵縣區以園區和城鎮為載體,大力發展特色優勢工業和中小企業集群,培育發展一批拉動和支撐縣區經濟的利稅大戶。充分發揮城區帶鄉的優勢,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實現民營經濟發展新突破。加大扶持,營造氛圍,推動全民創業。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技改投入,重點支持專、精、特、新的科技型民營企業。引導民營企業創新管理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迅速做大做強。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大服務力度,重點抓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民營經濟增加值、稅金分別增長 27%和 20%以上。
加快發展以旅遊、商貿為重點的服務業。旅遊業要整合現有資源,打好清前史跡、綠色生態、紅色旅遊等特色品牌,抓好皇家極地海洋世界二期、皇家百老匯一期、薩爾滸風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挖掘文化內涵,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精品線路,做強特色產品,加大宣傳策劃和包裝推介力度,辦好 2007中國(撫順)滿族風情國際旅遊節和中外旅行商大會,提高撫順旅遊知名度,全年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20%和 22%。商貿流通業結合城區企業易地搬遷和危舊樓房改造,抓緊規劃建設一批商務設施;加快南站地區商業時代廣場、裕民服裝城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招駐國內外知名商家來撫開店;規劃建設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的專業批發市場和小商品市場,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力爭在農村新開連鎖超市 200家。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寬頻進村入戶。房地產業要以滿足百姓需求為重點,保持適度規模,堅持有序開發,加大經濟適用房建設,施工170萬平方米、竣工 120萬平方米。
(四)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農業,圍繞食用菌、山野菜、中藥材、有機大米和絨山羊、林蛙等優勢產業和綠色資源,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扶持和引進一批規模大、牽動力強的龍頭項目,年內銷售收入超億元及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力爭分別達到 15戶和30戶;搞好生產技術推廣及農產品檢驗檢測,大力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加強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圍繞優勢產業,建設並擴大種養基地,爭取完成中藥材GAP產地認證品種 3個。大力發展林地經濟,林地開發 20萬畝。整合綠色農業資源品牌,統一打造富有特色、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農產品名牌。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一步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擴大專用玉米、優良種子的種植面積。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搞好農業普查。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抓好防洪工程的除險加固。啟動關山二庫建設,整治堤防 110公里,新建自來水 267處、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治理水土流失12萬畝,新增黑色路面200公里、通油路行政村 36個,撫順縣、新賓縣基本實現村
村通;開工建設南雜木至吉林梅河口高速公路,爭取永陵至桓仁、遼寧中環線撫順段兩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完成生物質氣化工程 10個和“一池三改”3500座,植樹造林 6萬畝、封山育林 30萬畝。抓好新賓、清原兩個縣城,紅透山、南雜木、永陵、石文 4個國
家級重點鎮和草市省級中心鎮,以及50個市級新農村試點村的建設,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搞好畜牧業清潔生產和小城鎮生活污水治理試點;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構建農村加快發展的動力機制。堅持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落實完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增加對農村的投入。加快土地、林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基本完成集體林權改革,開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化解村級債務。抓好鄉財縣管、鄉鎮機構精簡、農村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和水利設施多元投入機制改革等多項改革試點,加強鄉鎮事業站建設,創造條件支持其推廣農業科技。
(五)調整布局改善環境,大幅提升城市形象和價值
大規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快瀋撫“同城化”進程,推進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區域競爭力。圍繞撫沈高速、高山路和南環路建設,啟動開發沿線經濟帶,向南北拓展城市發展的空間;藉助百萬噸乙烯和高新區的拉動,儘快建設東部新型工業區;依託撫順經濟開發區的迅猛發展態勢和毗鄰瀋陽的區位優勢,加快打造撫順西部新城,從而構建更大規模的城市骨架,最佳化城市功能,增強承載能力。
大手筆高質量建設城市。一是調整城市布局。按照“人居向渾河沿岸集中、工業向外圍園區集聚”的思路,鼓勵新鋼鐵等工業企業搬出城內,進入園區,盤活部分“空殼”企業,利用騰空土地發展第三產業,支持危舊樓房及街路改造,通過改造,不僅拓展城市空間,而且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片產業、改出一片景觀。二是改造“兩園”。啟動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高爾山公園建設,完成以生態休閒為主題的勞動公園整體改造,打造高水準、大規模的城內風景區。三是完善交通網路。打通戈布通道,與瀋吉高速公路連線;打通南環路,形成城市南環線,有效解決過境車輛穿越市區造成的交通擁堵問題。四是加大渾河支流治理力度。強化對渾河城市段支流的規劃整治,力爭在“十一五”末期全部建成景觀河。五是綠化城市。植樹 100萬株,新增綠地50公頃。六是建設一批民心工程。啟動建設長途汽車中心客運站,加大城市主次幹道、小街小巷、排水和“三供”管網的改造力度,整治居民小區環境 100萬平方米,亮化“摸黑”路 20條,搞好棚戶區排水和“三供”管網配套,建設棚改新區停車場 7處。
大力度管理城市。積極構建“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市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城區、街道、社區管理城市的主體作用,確保主次幹道人工清掃保潔率 100%、露天集貿市場整治率100%、生活垃圾清運率 96%以上、污水處理量和處理天數均達到80%。
堅持處罰和引導相結合,強化城市公共設施管理。從嚴整治,進一步改善交通秩序。立足搞活,積極穩妥推進公用事業單位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強監管,提高居民小區的物業管理水平。加大土地儲備力度,拉動土地升值上市,提高公共收益。
高標準整治污染和地質災害。加強污染防治,化學需氧量排放降低 4%,確保渾河和大夥房水庫等水體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二氧化硫和煙粉塵排放量分別降低 3.3%和 2.4%,確保城區空氣品質達到或好於二級標準的天數不少於 290天,其中望花區不少於200天。強化礦山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啟動西露天礦北幫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綜合整治因採煤引發的地質災害,保護和改善地區生態環境。
(六)做好財稅金融工作,增強服務經濟社會能力
增加財政收入。堅持依法治稅費,確保稅收和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加強財政債權清收、國有資產整合和改制企業國有股收益監管,嚴防政府資產流失;完善爭取上級支持的激勵政策,科學舉債,為加快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最佳化支出結構。按照公共財政要求,嚴格預算管理,確保支出按預算、追加按程式。強化財政資金的整合調度,加強對專項資金和項目資金的監管和審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和勤儉辦事業的思想,杜絕鋪張浪費,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對政府債務的整合和管理。
鼓勵金融保險機構支持地方發展。加速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最佳化地區金融環境。建立激勵機制,搞好銀企和項目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快保險業發展,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七)推進文明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撫順
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開放、創新、敬業、奉獻的城市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素質。普及科學知識,破除愚昧迷信,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視窗單位”為重點,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地區文明程度。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再就業。以棚改回遷居民、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創業市場要在“五一”前全部開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增強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完成城鎮實名制就業10萬人以上,棚改回遷居民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就業率 92%以上,新增零就業家庭 20日內實現至少 1人就業,培訓城鎮勞動力 2萬人。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養老保險為重點,依法強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和清欠,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各項保險基金基本步入良性循環。加強勞動契約管理,規範企業用工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做好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探索失地農民的保障措施,保證進城務工人員工資支付,抓好農民工醫療、工傷保險工作。加大扶貧幫困力度,加強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積極探索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體系建設。
繼續推進棚戶區改造。抓住省繼續支持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的機遇,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力爭再用 2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列入省計畫的棚戶區改造任務。搞好棚改新區環境規劃和建設。加快采沉區搬遷安置,全面完成新一期治理任務。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市、縣、鄉三級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信訪責任制和縣區領導接待制度,實施雙向責任追究,強化源頭治理群體訪,綜合治理個人訪;建立縣區信訪綜合接待大廳,實行“一站式”接待,強化信訪工作網路建設,確保實現省信訪簽狀目標。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方針,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整合各類資源,構建覆蓋城鄉的治安巡防網路,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非法集資、傳銷活動,確保刑事發案率進一步下降、人民民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爭創全省綜合治理先進市。
抓細抓實抓好安全工作。加大安全監管和隱患整治力度,特別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和重點部位的檢查和整治,關閉年產 3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建立完善應急救援機制,提高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妥善處置能力。最佳化消費安全環境,堅持打假與扶優相結合,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行為,保證人民民眾健康安全。
(八)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強產學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科技服務平台、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各級各類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抓緊構建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推進 15家企業與院校合作組建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快高新區建設,打造國家級精細化工產業化基地,積極爭取進入國家高新區行列。圍繞產業和資源優勢,抓好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申報和達產達效,組織開展重點領域和重點技術的攻關,為地區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強化人才教育工作。繼續推進“人才強市”戰略,抓住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三個環節,著力建設政府機關、企業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三支人才隊伍,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氛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地位,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新一輪“普九”達標為重點,加強薄弱學校改造,加大向農村傾斜力度,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實訓基地建設,繼續推進校企合作,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完善扶困助學體系,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積極發展文化衛生體育等項事業。大力開展健康文明、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全年廣場演出2300場次以上,創造文化藝術精品;強化鄉鎮文化中心、村文化廣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文化網路;高標準完成平頂山遺址紀念館的改造並投入使用。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救治體系,提高醫療救治水平;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社區衛生納入醫保試點,逐步實現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參合率、擴大受益面,改擴建鄉鎮衛生院19所。加強全民健身場所設施建設,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增強人民民眾身體素質,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鞏固有線電視村村通成果,啟動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平移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5.85‰以內。切實維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
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把節約理念貫穿於生產、流通、消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產業和項目,積極推廣節能節水節材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節約型機關、節約型單位、節約型企業。
(九)切實加強政府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堅持勤政為民,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將政府資源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務領域,提供更為豐富的公共產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多做民眾急需的事,多做民眾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礎的事,多做起長遠作用的事,使各項工作都能經得起實踐、歷史和民眾的檢驗。全面落實《撫順市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條例》,嚴肅查處破壞軟環境的人和事,創造公平、公正的地區發展環境。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充分發揮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的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主動聽取各界意見。進一步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深入開展“五五”普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決策機制,堅持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論證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決策責任制度,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堅持改進作風,建設高效型政府。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實行首問負責制,減少審批事項,規範審批程式和行為,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牢記“兩個務必”,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使機關運轉更加規範協調、辦事更加公正透明、工作更加高效便民。健全目標考核監督體系,對行政不作為、影響行政效能、貽誤行政工作等行為,嚴肅追究部門負責人和當事人的責任。
堅持標本兼治,建設廉潔型政府。認真貫徹執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加強審計監督,嚴肅查處各類腐敗案件。突出抓好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突出抓好行政審批、政府採購、建設工程招投標等關鍵部位的制度完善和程式規範,注重從源頭上懲治和預防腐敗,樹立政府廉潔從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今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在撫順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民的期望,不允許我們絲毫懈怠;時代的召喚,更要求我們奮發進取。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大的氣魄、更高的熱情、更實的作風,振奮精神,乘勝前進,為早日實現撫順經濟轉型和全面振興而努力奮鬥 !

發布機構

撫順市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