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鮮姓
- 外文名:xian
- 起源一:源於子姓
- 讀音作:xiān(ㄒㄧㄢ)
- 起源二:源於姒姓,
姓氏起源,起源一,起源二,起源三,起源四,起源五,起源六,起源七,起源八,起源九,起源十,得姓始祖,各支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鮮與鮮于氏,鮮英,渝黔川,族源篇,鮮氏原始記,鮮氏系小引,家譜原始記,序,宗祠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八言通用聯,
姓氏起源
起源一
起源二
起源三
定州鮮于氏,出自春秋時狄國鮮虞國,(《姓氏考略》)鮮虞,春秋時小國,為白狄一支,戰國時改稱中山,後滅於晉,子孫以國名為氏,(《古今姓氏書辯證》)鮮虞,原為子姓,後改姬姓,戰國時滅於趙,子孫以鮮虞、鮮于為氏,後有人簡化為鮮氏。
起源四
春秋時齊國大夫申鮮虞避齊莊公之難,奔楚為右尹,食采於申,(《古今姓氏書辯證》)其子孫以申鮮、鮮虞、鮮于、申、鮮為氏。
起源五
源於鮮陽氏。青海湟有鮮水,居於鮮水之陽者以地名氏。(《姓氏考略》)漢有揚州刺史鮮陽戩,鮮陽氏後裔有人簡化為鮮氏。
起源六
源於鮮卑族。鮮卑,東胡一支,因居鮮卑山,故號鮮卑,因氏。(《魏氏補證》)金有鮮卑彥明,元有開國侯鮮卑仲吉,鮮卑氏後代人簡化為鮮氏、卑氏。
起源七
源於姒姓,出自原故帝王夏禹後裔,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按家譜文獻《山西蒲州鮮氏族譜》的記載,夏禹,姓姒,名禹,字高蜜,乃軒轅黃帝之後裔顓頊高陽之孫鯀之子。禹王為堯之司空,後為舜之大臣,後受舜禪位,以金德王為天子,因治水有功,乃鑄九鼎以蒙九洲,建都安邑便是禹都(今河南登封古陽城),在位三十七年。夏禹之後傳位一十七主,共立四百四十一年天下,至夏桀,其有三弟名叫姒亭,因兄長夏桀無道,故逃於蒲州(今山西蒲縣),當成湯伐夏桀,押於南巢,湯為天子,詔姒亭回朝加封。然而姒亭競不回朝,就在蒲州勤於耕讀,長為士庶。姒亭之後歷二十七世六百餘年,而至殷商之末,當周武王姬發伐商紂王於牧野之地,蒲州有一父子,在百里之外迎接周王大軍,敬獻羔羊、美魚。周武王很高興,問道:“你們姓什麼呀?”這對父子回答:“我乃夏禹王之後姒亭之子孫,因伯先祖,桀王無道。我祖姒亭逃於蒲州數百年了!”周武王聞知是夏禹王之後,根深葉大,又見父子二人品貌不凡,儼有王佐之才,況魚乃江中之美物,羊乃山中之良獸,此江山太平之兆。當時周武王暗思:魚與羊乃是鮮字,於是說道:“汝迎吾甚重,吾賜汝姓鮮,汝之子孫,長在羔羊之恩孝,永為鯤魚之化鵬,以父子論之,必作朝廷之大受,國家之良材,汝敬我,我愛汝,決無所忘!”
在周武王平治之後,建立了西周王朝,果然下詔接父子二人入朝,賞賜爵祿,加諸上位,其父欽改名為“鮮安邦”,特賜御前左侍郎;其子欽改名為“鮮定國”,特賜御前右侍郎,父子俱爵祿,並賜以姓,其後子孫因以姓鮮,從此成為山西蒲州鮮氏一族起籍發派之根由。
起源八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子鮮,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子鮮,姬姓,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獻公執政初期即周靈王姬泄心二十六年(衛獻公姬衎元年,公元前546年)的大夫,也是一員勇將,一直跟隨公子姬衎。他為人十分正直,並且非常尊敬當時衛國的主政上卿寧喜。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載:當時衛獻公即位之後,害怕上卿寧喜專權,屬下大夫公孫免余看出了衛獻公的憂患,便請命殺之。衛獻公說:“微寧子不及此,吾與之言矣。事未可知,只成惡名,止也。”公孫免余悄悄地回答:“臣殺之,君勿與知。”乃密謀與父親公孫無地、弟弟公孫臣等人聯合攻擊寧氏家族。結果被寧氏家兵擊敗,連公孫無地、公孫臣等人皆被殺死。衛獻公嘆道:“臣也無罪,父子死余矣!”到了夏天,公孫免余捲土重來,再次突襲寧氏,終於殺了寧喜,連衛國的右宰相寧谷也殺之,並陳屍於朝堂之上。當時另一位大夫石惡正要出使參加與宋國的會盟,見到上卿被殺,當場覆衣其屍,枕之屍股而大哭,但還是按正常程式出使去了。見到衛獻公原來是如此的一個人,子鮮忿忿地說:“逐我者出,納我者死,賞罰無章,何以沮勸?君失其信,而國無刑。不亦難乎!且鱄實使之。”遂出奔晉國。衛獻公當然不願意這樣一名大夫出走,趕緊派人阻止,結果沒攔住。及至子鮮抵達衛國與晉國的邊境河邊時,衛獻公又派使者追到河邊阻止。那使者終於在河邊木柵欄門前勸住了他,並信誓旦旦地說衛獻公不會怪罪他,也不希望他離開衛國投奔到晉國去。子鮮嘆了一口氣,終於停住了腳步,但他靠著邊境的木柵欄門,背對著衛國而坐。當時職守木門的大夫也勸他還是回去繼續做官,子鮮堅決拒絕了,並對衛獻公的使者和木門大夫說道:“仕而廢其事,罪也。從之,昭吾所以出也。將準愬乎?吾不可以立於人之朝矣。”遂終身不再仕事衛國。
在子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鮮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起源九
源於回族,出自宋朝時期西域回紇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中的鮮氏先祖原為西域回紇人,宋、金時期遷入內地,其後裔子孫居江浙一帶,後又在元朝時期返遷往甘肅、青海、寧夏地區。今北京、江蘇、甘肅、青海、寧夏的回族鮮氏是同一祖源。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十分著名的鮮美珍,他創立了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門宦(鮮門門宦),其原籍便是晉江蘇省南京竹行(今竹集鎮),後來落難至今青海省的西寧市湟中縣,後其子孫後代在斯地生息繁衍,逐漸擴散至西北各地區。
今回族鮮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蘇、甘肅、青海和寧夏地區。
起源十
朝鮮族姓。
得姓始祖
胥余(箕子)。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一個叫箕子的貴族封到朝鮮去做那兒的首領,遂以地名中的鮮字為姓,遂成鮮氏。而箕子在朝鮮時又將自己的後代中一個叫鮮仲的封到“於”這個地方去,仲的後代就取朝鮮的鮮字加上封地的於字,合起來成鮮于,作為姓。鮮于的先祖箕子,原來是商紂王的叔父,紂王暴虐無道,箕子多次勸阻,激怒了紂王,於是箕子就裝作發狂,逃過了死難。周武王得天下後,覺得箕子是位賢良,對他很尊重,但箕子不肯稱周武王為王,因為他自己是商朝的王族,覺得周武王不該奪去商朝天下。儘管這樣,周武王還是封他。後鮮于氏的後裔也有為去繁為簡,改為鮮氏的。可見,鮮氏和鮮于氏是同根同宗的一家子。故鮮姓的得姓始祖是胥余(箕子)。
各支始祖
箕 子
箕 山
箕 殷
鮮虞氏
鮮 虞
鮮于侁
鮮 原
鮮于向:字仲通,唐朝劍南節度使,漁陽郡人,隨任居四川南部縣。是為四川南部鮮于氏、鮮氏始祖。
鮮思明一支世系:
源祖,鮮善才:金殿副榜,娶劉氏,生五子:鮮存仁、鮮存義、鮮存禮、鮮存智、鮮存信。
長祖,鮮存仁:文庠,遷於吉水縣壯元村。
二祖,鮮存義:遷於何處無考。
三祖,鮮存禮:遷於何處無考。
五祖,鮮存信:任居吉安府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朱氏,生四子:鮮天福、鮮天祿、鮮天禎、鮮天祥。朱氏歿,繼娶張氏,生二子:鮮天申、鮮天賜。張氏歿,又娶趙氏,生一子:鮮天佑。共七房。鮮天福遷於南昌府北門壩下村,與地不宜,次遷於建昌府南城縣,又遭是非,三徙於饒州府安仁縣魚子沱,又遭官非受害,四徙於南安府東門外麻柳溪,人與地和遂落業。
鮮天禎:出外未歸。
鮮天申:六祖鮮天賜乏嗣。
鮮天佑:遷於盧陵縣石子坪。
鮮天祥: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唐氏,生四子:鮮道清、鮮道淳、鮮道明、鮮道泰,四房分派。
鮮道明:遷於寶慶府邵陽縣梔子坪。
鮮道泰: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扈氏,生四子:鮮傳詩、鮮傳禮、鮮傳書、鮮傳易。
鮮傳詩:遷於衡州府楊柳縣松林場。
鮮傳易:遷於辰州府阮陵縣乏嗣。
鮮傳禮: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劉氏,生二子:鮮家麟、鮮家鳳,二房分派。
鮮家麟: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
鮮效先:娶覃氏,生一子:鮮祖德。
鮮祖德:娶寧氏,生一子:鮮能才。
鮮能才:娶姜氏,三輩單傳,能才雙壽,樂善好施,施茶三年施草鞋三年,造橋修路,設渡濟人,多行方便,廣積陰功,生七子:鮮良道、鮮良德、鮮良朋、鮮良友、鮮良舉、鮮良賢、鮮良儒,七房分派,具皆顯名。
鮮良德:拔貢,在靖州書院,娶胡臨生之三女為配,落業于靖州城外大箭溪。
鮮良賢:武庠,乏嗣。
鮮良儒:外出未歸,待考。
鮮仕德:生三子:鮮為棟、鮮為柱、鮮為梁。
鮮為柱、鮮為梁:遷川北。
鮮為棟:生一子:鮮萬福。
鮮萬福:生二子:鮮冕,鮮璽。
鮮 冕:明朝進士,官至御史,任居石橋鋪,再後入壁山。
鮮 璽:明朝進士,官授中憲大夫,後解組歸里,晚年卜業南邑,祖居鮮家坪,生二子:鮮達玉、鮮達季。
鮮達玉:生二子:鮮徙、鮮愷,居南川縣鮮家坪。
鮮達季:遷入貴州。
鮮 徙、鮮 愷:生五子:鮮啟登、鮮啟良、鮮啟應、鮮啟榮、鮮啟華,五大房分派。
鮮啟登:娶龔氏,生二子:鮮仕鴻,字鵬化;次子鮮仕翼,字鵾化,又抱一子:鮮棟化。
鮮啟良:娶劉氏,生四子:鮮仕唐、鮮仕宋、鮮仕元、鮮仕明。劉氏歿,繼娶張氏,生二子:鮮仕漢、鮮仕晉。
鮮啟應:娶呂氏,生二子:鮮仕堯、鮮仕舜。
鮮啟榮:娶張氏,遷入貴州省正安縣鮮家岩,生三子:鮮應魁、鮮應斗、鮮應舉,落業於鮮家岩。
鮮仕鴻、鮮仕翼:二人就學於桐梓夜郎坡,後移學回南住居鮮家坪。
鮮啟良:攜鮮仕漢仕晉,遷回巴縣石橋鋪。
鮮仕堯、鮮仕舜:遷回巴縣石橋鋪,後遷南川水叢落業。
鮮啟華:攜二子鮮應科、鮮應甲遷巴縣文石漕。
鮮仕唐:遷入貴州平越府眉潭縣鮮家坪,後遷入雲南省昆明府龍游關鮮家堡。
鮮仕宋:遷入貴州省思南府鄧江縣鮮家碥。
鮮仕明:遷入貴州省貴陽府貴竺縣鮮家山。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漁陽郡:秦朝時期置漁陽縣,其時境地在今北京密雲西南一帶地區。秦、漢、魏、晉諸朝時期均為漁陽郡。隋朝時期為玄州漁陽郡,隋朝末年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唐朝時期為薊州漁陽郡,唐朝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朝時期省入薊州,此後漁陽不再。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漁陽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四川涪陵鮮氏全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重慶市涪陵地區檔案館。
四川渠縣千佛鮮氏譜,著者待考,現被收藏在營山縣靈鷲鄉鮮氏宗祠石碑上。
四川閬中漁陽郡鮮于氏大成宗譜。
四川南部鮮于氏族志。
四川營山靈鷲鮮家坪鮮氏家譜。
重慶南川鮮氏始記。
重慶巴渝石橋鋪鮮家坪家譜。
重慶渝貴鮮氏族源記。
重慶南平鮮氏族志。
重慶巴渝石橋鋪鮮家坪家譜。
重慶涪陵鮮氏全譜。
貴州遵義武廩紫峰鮮氏記譜。
山西太原鮮于氏世譜。
甘肅定西隴西鮮氏家譜。
朝鮮鮮于氏奇氏譜諜。
廣西南平鮮氏族志。
湖北宜都鮮氏宗譜。
雲南昭通永善鮮家水井鮮氏家譜。
字輩排行
重慶南川鮮氏字輩:自與我紹世,大正體國興,文光思祖澤,仁德顯朝廷。
四川宣漢鮮氏字輩:一明思賢仕,文章耀宗邦,懷仁能正大,樹德榮自昌。
四川達州鮮氏字輩:一明崇賢仕,文章耀宗邦,懷仁能正大,樹德榮自昌。
四川營山鮮氏字輩:朝仲家學士,文樂克紹廷(毓),鐘奇繼先代,常懷宗國真,述德昭丕續,宣彩映家聲。
四川巴中鮮氏字輩:思明崇賢士,文章耀宗邦,懷仁能光大,祥和自永昌。
湖北宜都鮮氏字輩:正大光明,景開文運,永士其昌。
四川南充、渠縣、千佛鮮氏字輩:朝仲家學士,文樂克紹廷(毓),鐘奇繼先代,常懷宗國真,述德昭丕續,宣彩映家聲。
四川綿陽鮮氏字輩:朝仲家學士,文樂克紹廷(毓),鐘奇繼先代,常懷宗國真,述德昭丕續,宣彩映家聲。
四川巴中恩陽區鮮氏字輩:騰舜儒於朝,先宗明思賢,仕文章,耀爭光,道德能繼遠,永遠福壽長。(清民時期遷入四川,始祖鮮騰蛟,是一位教師,帶領一家人遷入五都村落戶,至今發展到200-400戶家庭,分布在恩陽區各個鄉鎮,至今9-14代子孫。)鮮海波著
歷史名人
鮮與鮮于氏
自漢代已嶄露頭角,最早見於史冊的是鮮于輔,東漢末漁陽(今北京密雲縣)人,初為劉虞從事,公孫瓚破虞時,率領州兵,迎虞子和與袁紹將軍麴義共攻公孫瓚。後來從歸曹操,為度遼將軍。封都亭侯。西漢還出了一位名登於時的大孝子鮮于文宗,大學者鮮遂,著有《太乙保生論》一卷。 北齊一代忠義將領鮮于世榮(漁陽人),在後主武平中時積戰功封為義陽王。後官至領軍大將軍。 唐朝有清廉著稱的刺史鮮于臣紹也是一代忠良。 到宋、明、清代,成為名聲響亮的姓氏。宋代的鮮大年,灌縣(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邊緣)人,官綿竹令,治理政務,不畏豪強。處世公道,凡有弊端,前任不敢做的大年全都將它糾正過來,世稱賢官。宋代著名科學家鮮于天,幼時能日誦千言,表現出非凡的才能。他精通天文、歷數、地理、方技。其學問淵博,為當時名儒爭相求教的大學問家。宋代另一位賢官鮮于侁,四川閬州人,仁宗景佑年間進士,初為江陵右司理參軍,神宗熙寧初,任利州路轉運判官,升副使兼提舉常平,時行新法,械捕貪吏,不私姻戚。蘇軾稱其“上不害法,中不廢親,下不傷民”是為三難。所推薦給朝廷的劉摯、李常等,後來都成為優秀官員。他精於經術,尤長《楚辭》、《詩傳》、《易斷》等。 明代的鮮延年,山東棲霞人,官為順天知府,為官清廉,生活節儉,為政治民,出自忠誠,對於教育他尤其注重。另有四川馬府人鮮原,官階州知州,也是卓有惠績的賢官。 現代有愛國主義人士鮮英。著名評劇女演員鮮靈霞。著名礦山物理力學家鮮學福等,都是鮮與鮮于氏家族在各個歷史時期新中國各條戰線上的傑出人物。
贈鮮英
嘉陵江上有一叟, 銀髯長可一尺九。
其氏姓鮮其名英, 全力為民事奔走。
以國為家家為國, 家集人民之戰友,
反對封建法西斯, 打倒獨裁打走狗。
有堂專為民主開, 有酒專為民主壽。
召集民主見曙光, 民主之家永不朽。
鮮英
(1885~1968),男,字特生,1885年4月28日生於四川南充市西充縣。幼年在家鄉讀私塾,熟諳經史,光緒末年考入“四川陸軍速成學院”,即參加同盟會。中華民國成立,張瀾先生出任川北宣慰使,委他為護衛營支隊長(相當於團長),劉湘、楊森均在支隊內供職。由於他通曉軍事,不久被選送北京陸軍大學第四期深造,畢業後留任袁世凱總統府侍衛官。當袁氏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賣國條約後,他毅然南下廣州參加護國之役以討袁。1921年劉湘以川軍總司令據守重慶時,委任他為總司令部行營參謀長兼重慶銅元局局長,1925年劉湘升任他為陸軍第十師師長兼江北、巴縣衛戍總司令,1928年改任四川善後督辦公署參贊兼惠民兵工廠廠長。五四運動後不久,張瀾曾在北京致函鮮英,囑其在重慶與陳愚生等創辦《新蜀報》。該報聘請惲代英、蕭楚女、陳毅、漆南薰主持筆政。 1935年任四川第十三行政區督察專員駐守綿陽,1936年改任第十一行政區督察專員駐守南充。抗日戰爭爆發後,協助張瀾在南充創辦“建華中學”,張瀾任校長,他任董事長。南充不少進步青年紛紛要求奔赴延安,他特發專署通行護照,分贈川資,並為之主餞,以壯行色。1939年他謝絕仕途回到重慶,決心投身抗日民主運動,毅然獻出他的私宅“特園”,作為中共進行統戰工作和民盟開展活動的重要場所。特園後被董老(必武)譽為“民主之家”。1941年3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特園成立,總部即設於此。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鮮英當選為民盟中央執委;1945年民盟重慶市支部成立,鮮英當選為重慶市支部第二屆主委,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為確保重慶免遭破壞,鮮英積極進行策反楊森工作,並做其他川軍將領的工作,促其起義。
建國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民盟副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1968年8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渝黔川
族源篇
夏禹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憂。帝求能治水者,群臣回岳皆曰鯀可。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舜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鯀之子禹,而使續鯀之業。禹為人敏克儉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域,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橈,山行乘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山之便利。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祭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甚修,眾土父正,致慎財賦,成則三壤成賦。中國賜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朝堂議政,言論遵天意,順民心,利國情。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舜崩,禹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姒氏,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受益。益讓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焉。
鮮氏原始記
昔夏禹王姓姒名禹字高蜜,乃軒轅黃帝之後裔顓頊高陽之孫鯀之子也。禹王為堯之司空,後為舜之大臣,後受舜禪位,以金德王為天子,因治水有功,乃鑄九鼎以蒙九洲,建都安邑便是禹都(即今河南登封縣古陽城),在位三十七年。後傳位一十七主,共立四百四十一年天下,至桀王之第三弟名曰姒亭,因兄長桀王無道,故逃於蒲州,今山西蒲縣,當成湯伐桀於南巢,湯為天子,詔姒亭回朝加封,姒亭競不回朝,在蒲州勤於耕讀,長為士庶。歷二十七世六百餘年,而至周朝,當武王伐紂於牧野之地,蒲州有一父子百里之外獻羔羊美魚,以迎武王。王曰,汝何姓也,其父子曰:我乃夏禹王之後姒亭之子孫,因伯先祖,桀王無道。我祖姒亭逃於蒲州數百年矣!武王聞是夏禹王之後,根深葉大,又見父子二人品貌不凡,儼有王佐之才,況魚乃江中之美物,羊乃山中之良獸,此江山太平之兆,武王暗思:魚與羊乃是鮮字,彼時武王曰:汝迎吾甚重,吾賜汝姓鮮,汝之子孫,長在羔羊之恩孝,永為鯤魚之化鵬,以父子論之,必作朝廷之大受,國家之良材,汝敬我,我愛汝,決無所忘。武王平治之後,果詔父子入朝,賞賜爵祿,加諸上位,其父欽改鮮安邦,特賜御前左侍郎,其子欽改鮮定國,特賜御前右侍郎,父子俱爵祿,並賜以姓,其後子孫因以姓鮮,此為吾鮮氏起籍發派之根由也。迨至
漢 朝 鮮奇才為皇門傅太史官,
晉 朝 鮮志道為御前直諫太史官,
南北朝 鮮三才為御前兵部左侍郎,
唐 朝 鮮化龍為御前吏部侍郎,
元 朝 鮮春明翰林院大學士出任山東濟南知府後落業于山東。
春明之子鮮懷德,會第二名進士,出任湖南靖州知府,升江南江寧知府,後落業於江南。
父子公孫三代為官,乃德之所蔭,天之所佑,時人稱為鮮氏三才。
明 朝 鮮為高為政兄弟同會武進士,
為高出任福建建州府鎮台落業於福建。
為政出任河南開封府鎮台落業於河南。
始祖後蜀李壽司空鮮思明,娶配劉氏此吾家遷居起派之源流也。
思明祖之後代
鮮善才系副榜。娶劉氏生五子取各存仁、存義、存禮、存智、存信。
二祖 鮮存義遷於何處無考。
三祖 鮮存禮遷於何處無考。
我祖第五 鮮存信任居吉安府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配朱氏生四子名天福,天祿,天禎,天祥,朱氏歿,繼娶張氏生二子名天申,天賜。張氏歿,又娶趙氏生一子天佑共七房。長祖鮮天福遷於南昌府北門壩下村,與地不宜次遷於建昌府南城縣,又遭是非三徙於饒州府安仁縣魚子沱,又遭官非受害,四徙於南安府東門外麻柳溪,人與地和遂落業。
二祖鮮天祿遷於饒州府臨川縣雙鳳村。
三祖鮮天禎出外未歸。
五祖鮮天申,六祖鮮天賜乏嗣。
七祖鮮天佑遷於盧陵縣石子坪。
我祖第四鮮天祥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唐氏生四子名道清,道淳,道明,道泰四房分派。
二祖鮮道淳遷於湖南長沙府長沙縣石子坦。
三祖鮮道明遷於寶慶府邵陽縣梔子坪。
我祖鮮道泰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扈氏生四子取名傳詩,傳禮,傳書,傳易。
長祖鮮傳詩遷於衡州府楊柳縣松林場。
二祖鮮傳書遷於永州府新陽縣松樹坪。
四祖鮮傳易遷於辰州府阮陵縣乏嗣。
我祖第三鮮傳禮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娶劉氏生二子家麟,家鳳二房分派。
長祖鮮家麟任居泰和縣鵝掌大丘鮮家村。
鮮效先娶覃氏生一子鮮祖德。
鮮祖德娶配寧氏生一子鮮能才。
鮮能才娶姜氏,三輩單傳,才能祖雙壽樂善好施,施茶三年施草鞋三年,造橋修路,設渡濟人。多行方便,廣積陰功,所生七子取名良道,良德,良朋,良友,良舉,良賢,良儒七房分派具皆顯名。
長祖鮮良道系文舉,在常德書院掌教,娶常德府金貢士之四女為配,遂落業於常德府州外萬壽橋。
二祖鮮良德系拔貢,在靖州書院,娶胡臨生之三女為配落業于靖州城外大箭溪。
六祖鮮良賢系武庠乏嗣。
七祖鮮良儒外出未歸。
翩翩一鳳入西川 兩翼飛騰勝地看
目睹錦江多秀麗 心懷字水殊壯觀
巴渝落業先基穩 石橋卜居世澤錦
道學淵源掛此地 勤耕苦讀期後傳
世德祖生三子取名為棟,為柱,為梁。
為柱為梁遷川北。
我祖為棟生一子取名萬福。
鮮萬福生二子取名鮮冕,鮮璽。
長祖鮮冕明進士官御史,任居石橋鋪後入壁山。
二祖鮮璽明朝進士官授中憲大夫,解組歸里,晚年卜業南邑,祖居鮮家坪即吾派之嫡祖也,生二子達玉,達季。
長祖達玉任居南川縣鮮家坪。
二祖達季遷入貴州。
長祖達玉生二子鮮徙,鮮愷。
長祖鮮徙二祖鮮愷生五子取名啟登,啟良,啟應,啟榮,啟華五大房分派。
長祖啟登,娶龔氏生二子名仕鴻字鵬化,次子仕翼字鵾化又抱一子名棟化。
二祖啟良娶劉氏生四子,取名仕唐,仕宋,仕元,仕明,劉氏歿繼娶張氏生仕漢,仕晉。
三祖啟應娶呂氏生二子名仕堯,仕舜。
四祖啟榮,娶張氏遷入貴州省正安縣鮮家岩,生三子,名應魁,應斗,應舉,落業於鮮家岩。
五祖啟華,娶何氏生二子,名應科,應甲。
鵬昆二祖就學於桐梓夜郎坡,後移學回南住居鮮家坪。
啟良攜仕漢仕晉遷回巴縣石橋鋪。
仕堯仕舜遷回巴縣石橋鋪後遷南川水叢落業。
啟華攜二子應科應甲遷巴縣文石漕。
仕唐遷入貴州平越府眉潭縣鮮家坪,後遷入雲南省昆明府龍游關鮮家堡。
仕宋遷入貴州省思南府鄧江縣鮮家碥。
仕元遷入貴州省石阡府龍泉縣鮮家壩。
仕明遷入貴州省貴陽府貴竺縣鮮家山。
凡我鮮氏皆一祖所發不可忘宗滅祖失其木本水源。
註:此稿來於南川
正安恫梓椏碑記
世代遐昌
鮮氏系小引
自與我紹世大正體國維文光思祖澤仁厚顯朝廷
稽我族本夏禹之後顓頊之裔以姒為氏也至桀王之弟曰姒亨秉性骨硬因湯放桀不與朝政遁跡為俟武王伐紂時有蒲州父子由百里外以羔羊美魚來獻詢其姓字始知為夏王之後暗思羊與魚系鮮字賜汝以為姓矣發及武王有天下詔父子入朝賜其父名鮮安邦為左侍郎賜其子名鮮定國為右侍郎此我族姓氏之發祥也。
及漢朝鮮其才為皇門侍郎
晉朝鮮志道為戶部侍郎
南北韓三才為兵部侍郎
唐朝鮮化龍為吏部侍郎
元朝鮮春明為翰林大學士
明之子鮮懷德會進士德之子鮮洪才中文舉三代顯宦時稱鮮氏三才明朝鮮為高為政同會我進士兄為福州府鎮台弟為開封府鎮台時稱鮮氏二傑此誠我祖之厚德所致也。
思我祖始自蒲州三才莊後遷於陝西安府長安二龍莊後遷江西吉安府太平縣鵝掌大丘改為鮮家村迨後蜀司空鮮思明劉氏明之後鮮善才中副榜配劉氏生五子存仁存義存禮存智存信我信祖仍居鮮家村配朱氏生四子天福天祿天禎天祥朱氏歿後娶張氏生二子天申天賜張氏歿後又娶趙氏生一子天佑我祖天祥仍居鮮家村娶唐氏生四子道清道明道淳道太我太祖仍居鮮家村娶扈氏生四子傳詩傳書傳禮傳易我祖傳禮住鮮家村配劉氏生二子家麟家鳳我鳳祖遷湖廣麻城縣孝感鄉娶甄氏生字效先娶覃氏生一子祖德娶寧氏生一子能才姜氏雙老向善生七子良道良德良朋良友良舉良賢良儒長文舉次拔貢三文士四稟生六武士我祖良舉住麻城縣孝感鄉娶劉氏生一子世德點翰林生三子為棟為柱為梁我棟祖生萬福福生二子鮮冕祖鮮明朝舉人授文林郎鮮璽祖進士授中憲大夫下居南川縣鮮家坪生子玉遲遲生徙愷愷生啟登啟良啟印啟華啟榮登祖龔氏生二子長仕宏號鵬化住鮮家坪次仕翼號鵾化後遷土門壩抱一子名棟化啟良劉氏生四子仕唐仕宋仕元仕明又張氏生二子仕漢仕晉啟印生二子仕堯仕舜啟榮張氏住正安鮮家岩五房弟兄因張獻忠洗蜀入川賊至遵義幸有高岩老祖顯化賊退鵾鵬二祖游泮住鮮家坪仕堯仕舜遷巴縣石橋鋪堯祖亦游泮啟榮三子印魁印斗印舉五房啟華生二子應科應甲啟良祖攜漢晉遷石橋鋪我祖仕唐遷湄潭縣鮮家坪仕宋祖遷印江縣鮮家碥仕元祖遷龍泉縣鮮家壩仕明祖遷貴陽鮮家山我祖仕唐後遷龍游關受名鮮家堡娶劉氏生子相舉相賢相才相品不知生子幾人察得國賢國才國志國太國棟共遷遵邑我祖國賢生吉祖偉祖仁祖如吉祖遵邑米田水生天章天貴天恩後遷三江天貴天章墳在三江貴祖生炯祖敏祖如炯祖遷轉廟壙溪陽土村生子維倫維美維德維學維仲維鋼我倫祖生朝雄朝柱朝佐朝漢總之由夏商至本朝代遠年湮——難以盡述大約以俾前有傳後有可考不忘木本水源之意雲耳令將朝柱祖以列代數。
朝柱祖王氏墳在桐梓埡爛溪堡土墳王氏在泡桐樹坪土墳 二代 柱祖之子(長)祖明馮氏共在白果樹坪明山(次)祖茶王氏駱氏共生基坪土墳(三)祖文寧氏中寶坪土墳(四)祖學彭氏共在生基坪土墳 三代 明之子(長)文達馮氏共在生基坪土墳(次)文才韋民共生基坪土墳(三)文秀馮氏共學堂當門明山(四)文超唐王氏共後溝土墳(五)文級朱氏後溝明山氏在白果樹坪明山祖文之子(長)文發韋氏共生基坪土墳(次)文榜張氏共中寶坪土墳(三)文開胡氏共中寶坪土墳祖學之子(長)文銀張氏共生基坪土墳(次)文書王氏共生基坪土墳(三)文仲張氏共生坪土墳(四)文舉韋氏共生基坪土墳 四代 文達之子(長)大印張氏共生基坪土墳(次)大堯張氏(三)大奇余氏共生基坪土墳(四)大猷趙韋氏共生基坪土墳文才之(長)大奎馮氏(次)大欽(三)大江王氏共豹子窩土墳(四)大樹(五)大可鄭文超之子(長)大有後溝土墳文秀之子(長)大耆趙氏共學堂當門首墳(次)大孝顧氏共後溝土墳(三)大考馮氏共學堂當門土墳(四)大馮氏共黑竹林土墳(五)大恩鄭氏中寶坪土墳氏在學堂當門土墳文級之子大喬肖馮氏共後溝明山文銀之子大華共生基坪土墳文書之子(長)大科韋張氏共生坪土墳(次)大珍耿氏共生基坪土墳文仲之子大拔胡氏共生基坪土墳。
一聞大印之子正強韓氏共生基坪土墳大孝之子正安馮氏共黑竹林土墳大喬之子(長)正邦冉氏共後溝明山(次)正川蒲陳肖氏。
今將嗣孫老幼名目列左
體健體東體賢體群趙氏體述體堂鄧氏
體鐘體植韋氏體育體心體志馮氏體珍鄒氏體胖
龍飛光緒甲申中浣吉旦合族嗣孫寄立
家譜原始記
逆吾家氏族所載起源及姓氏諸書俱屬鮮于複姓,故一路福星,
鮮于傳迨大明初興吾
祖諱世德公官授翰林,解組拿家徙蜀,卜居巴渝石橋鋪,其時遺云:
翩翩一鳳入西川 兩翼飛騰勝地看
目睹錦江多秀麗 心懷字水殊壯觀
巴渝落業先基穩 石橋卜居世澤錦
道學淵源掛此地 勤耕苦讀期後傳
傳至 子孫世守石橋鋪
至祖明進士
誥授中憲大夫,璽祖解組歸里,晚年卜業南邑祖居鮮家坪即吾派之嫡祖也,余譜世系,恐失所宗,故為之道厥由來雲。
紫峰氏記
此文錄於道光出版原譜
正安鮮家岩鮮大道題詩
遵義武廩鮮大道住居鮮家岩系啟良祖仕晉公之後代到南川開回二十字派
自與我紹世 大正體國興
文光思祖澤 仁德顯朝廷
我祖原末帝胄紅 義軍趕散各天涯
蒲州發派湖麻籍 孝感分遷入貴州
遵築湄南平大定 黔雲印婺節安花
吾今題詩傳千古 後代兒孫永不差
此文搜錄於正安手抄本族譜
第二章 序
鮮氏重修譜系序
嘗思分派宗支,惟賴繼述,接續源源,相傳接譜。鮮氏系出夏禹年代,歷代諸公繼述接續,多次重修舊譜,因而世系相傳不朽。因世代久遠,族支愈多,惟恐愈衍愈久,舊譜日損,早已失傳,故重修而繼續。
中華民族文化浩如煙海,《鮮氏家譜》是這滄海中的一粟,千餘年中,我歷代撰譜人辛勤勞作,皆受祖先為國為民,奮發向上,勇於開拓的精神所感召和鼓舞。前賢之高節美行,願倡之後世,希望子孫有所學,有所從,有所為,有所教,為人民為國家服務更好。我充分相信,我們麻煩的苦味之根,必將長出心甜的幸福之果,鮮氏祖業定能繁榮昌盛。
鮮文新 撰
九九年戊寅 秋
序
武王賜我鮮姓,本乃夏禹之後裔姒是,故居山西蒲州,始於安邦定國是也。迄今數千年,源遠流長,根深枝繁葉茂。種種事故,支支系系無完整文字載匯為一書,致字派混雜使有鮮于複姓之訛。
時逢國興家旺,圖資治承史教化,光大前人文明子孫,渝南川退休之八十一歲勤學,六十七歲為定,六十四歲文舉,六十二為畫等倡導,且勤學,為定歷時數月覓鮮氏史料涉渝黔川數百里,將事關鮮姓始源石刻文字搜記,正安維學,鮮傑,文忠,道真國路,遵義詠旭,光彥,巴南區澤民,文全,南平為均等應南川數人之倡導幾次會於南川新華路二十一路勤學居處,考校史料以期翔實,其間幸有勤學三代操持,一派興烈。近兩年前期準備方妥,為定主筆編撰。今《鮮氏族源記》問世,可慰前人激勵後代,可喜,可慶!
鑒日時短經費乏,難將全姓盡數納容,稽究載於此,然,此事綿綿,有識之士會為之臻善。
鮮國路 一九九八年六月於道真自治縣
巴南鮮氏族志
鮮氏族志緣起
族之有志,猶國之有史,載遂簡冊,雖歷史久遠亦可知其源而考其流也。溯吾族遠祖自宋由湖北麻城入蜀,代有譜牒,惜淪遺兵焚,無從考核,謹以明初正統七年壬戌歲科翰林崇德公,揭為始遷祖,由巴渝而南隆迄今代衍二十餘世,歷有四百餘年矣。世系無紊,宗族秩然,非祖功德積累所致,何克臻此,然所有譜牒乃係支圖源遠流長,子孫繁衍,無整個之家乘,何以垂緒於久遠,無纂述之宏功何以區分其派別,追推往昔,良深悼唉。爰於民國三十年春組織同宗會,樹立指揮機構,喚醒族人以巴南兩邑聯合自治,努力更生,為開宗明義,自此本族宣告統一。鮮受伯謬長族務,才薄能鮮,覺汗顏惟一,屬子孫敢不黽勉從事,有負眾望,會現有組,會館宜設爰一致決議,改建本族發源地址,南平玉皇觀會館為崇德紀念堂,以作棲身之所,聚族之區,庶瞻拜有地,族會有址。至於編修族志,屬當前急務,蓋蒐集先人之文獻,以發潛德之幽光,立訓創規,以期長守,乃我族人等責無旁貸,倘後人開卷而知支派之分,昭穆之序。今茲將起列宗支,則以巴南為限,惟以才疏任重,既感財力之艱,復嘆史料之缺,略具雛形,俾後之子孫擴而充之。恢宏先緒,此謬虛也!
二十世嗣孫 光鴻 受伯頓首敬撰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秋月 中秋節穀旦
為定錄於南平鮮文福之手抄本
宗祠用聯
四言通用聯
太乙名論;
循吏著稱。
——佚名撰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鮮遂,著有《太乙保生論》一卷。下聯典指宋·鮮大年,不為豪滑所撓,存心公恕,世稱“循吏”。
五言通用聯
廉明多誠意;
公恕有循聲。
——李文鄭撰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棲霞人鮮延年,官順慶知府,廉明而寡慾,治理地方,都出自誠心。離開後,百姓都懷念他。下聯典指宋代灌縣人鮮大年,官綿竹縣令,辦事公允,不畏豪強,凡有弊端,前任不敢動者,他都敢改變,被稱為循吏。
八言通用聯
太乙保生,製成名論;
存心公恕,卓有循聲。
——佚名撰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鮮遂事典。下聯典指宋·鮮大年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