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起源,源流一,源流二,始祖,遷徙,分布,名人,鮮于輔,鮮于侁,鮮于天,鮮于樞,鮮于文宗,鮮于世榮,鮮于修禮,鮮于仲通,鮮于煌,郡望,堂號,祠聯,家譜,字輩,
簡介
鮮于[鮮于,Xiàn yú(ㄒㄧㄢˇㄩˊ),不可寫作“鮮於”]
起源
鮮于(Xiàn y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後裔箕子支子仲。屬於以國名、封邑名合併為氏。 公元前十一世紀,
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封箕子於朝鮮得姓。 箕子,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紂王的叔叔,名叫子胥余,官至
父師,即
太傅,封地在箕(今山西太谷),史稱“
箕子”。
根據史籍《太原鮮于氏世譜》的記載:
商紂王即位不久,箕子見他開始使用象牙筷子進膳,就嘆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來配,然後就會追求其它的珍奇物品,這就是奢華享樂的開端呀!國君一講究享樂,國家怎么能搞得好呢!”後來紂王果然越來越荒淫殘暴。箕子曾多次進諫,紂王聽得不耐煩,乾脆就把他囚禁起來了。 周武王滅商紂以後,放出箕子,並向他請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擁護。箕子認為應當施行仁政,用安撫的手段來爭取民心。周武王聽了很高興,要封箕子為官,但是箕子不願做周王朝的臣子,就出走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史稱“箕子朝鮮”。在朝鮮史籍《朝鮮史略》中記載:“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國人五千入朝鮮”。在朝鮮史籍《海東繹史》中引《三才圖會》也記載:“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鮮”。在朝鮮文獻《朝鮮鮮于氏奇氏譜諜》中亦記載:“武王克殷,箕子恥臣周,走之朝鮮,殷民從之者五千人。” 據歷史記載,箕子朝鮮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四十一代君主,直到公元前一世紀才消亡。 在箕子的庶支兒子中,有個叫子仲的,他的封地在於邑(今朝鮮忠清北道清州郡清州邑),於是他就將國名“鮮”字和封邑名“於”字合成為“鮮于”複姓,稱鮮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另外,在箕子之子箕山、箕殷的後裔子孫中也有稱鮮于氏者。
鮮于氏族人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鮮氏,亦有因功被李唐朝廷賜改姓氏為李氏者,皆奉箕子為祖。
源流二
源於
敕勒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按典籍《
康熙字典》的注釋,鮮于氏複姓是由鮮卑族名稱演化而來,但在史籍《魏書》中沒有其為鮮卑族姓氏的記載,而是認定其為活動於
定州、
朔州、五原、漁陽一帶的“丁零種姓”,並且一直是北魏王朝征討的對象。 南北朝時期,定州地區(今河北定縣)有少數民族敕勒族。敕勒族,是匈奴民族的一個分支,北方地區稱敕勒、或鐵勒,南方地區稱其為丁零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活動在中國北方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他們還在歷史上建立了著名的高車國,因此又稱高車族。
據史籍《北史·高車傳》的記載,北魏太武帝出征北方時路徑漠南,聽說高車“人多甚眾”因征之,高車諸部“降者數十萬落,獲牛馬羊亦百餘萬,皆徙之漠南千里之地。”可見當時敕勒族的人數已相當可觀。漠南一代由於這十幾萬人的耕牧,農牧業大大發展起來。北魏作為一大筆國家收入“由是國家馬及牛、羊遂至於賤,氈皮委積”。當時的土默川、河套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等地,已是人口甚眾,經濟相當繁榮。敕勒民族因其造車“車輪高大幅數至多”故而又得名高車族。敕勒族長期從事畜牧業,逐水草而遷居,食肉食、飲乳酪、衣革皮、居穹廬(類似蒙古包),能歌善舞。在史籍《北史·高車傳》中記載:“其人好引聲民歌……男女無大小,皆集會。平吉之人,則歌舞作樂”。公元五世紀中葉即北魏文成帝執政時期:“五部高車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游繞歌聲忻忻,其俗稱自前世以來無盛於此。”這樣空前的盛會,敕勒人乘著高車,唱著優美的牧歌,進行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甚為壯觀之事。到了北魏明帝執政時期,由於敕勒統治者為爭奪王權相互殘殺不已,再加上已經逐漸強大起來的柔然民族的不斷侵襲,力量日漸削弱,最後為柔然所敗,這個勇敢剽悍的民族就此從鄂爾多斯和陰山南麓似乎悄然消逝了。由於北魏王朝注重在文化的積累,歷史上第一次用鮮卑語記載了當時敕勒族民族的一首詩歌,就是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其歌蒼勁而優雅,當時即被人翻譯成漢文予以記載,流傳千古至今。在敕勒民族中,很早即有鮮于氏複姓,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鮮氏、于氏者,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其源出不祥,推測其與第一個淵源有密切關聯,待考。
註:
鮮于氏複姓簡改的鮮氏,與夏禹之後的姒姓鮮氏不同源,姒姓鮮氏是周武王賜改的姓氏,因此鮮于氏改單姓鮮氏皆與鮮于氏複姓合譜,但不與姒姓鮮氏合譜。
始祖
1.得姓始祖
鮮于仲。據《朝鮮譜·太原譜》載,商紂王有個叔叔名胥余被封在箕(在山西省太谷縣東),稱為箕子。紂王即位不久,箕子見他開始使用象牙筷子,就嘆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來配,然後就會追求其他的珍奇物品,這就是奢華享樂的開端呀!國君一講究享樂,國家怎么能搞得好呢!”後來紂王果然越來越荒淫殘暴。箕子多次進諫,紂王聽得不耐煩,乾脆把他關起來了。周武王滅商以後,放出箕子,並向他請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擁護,箕子認為應當施行仁政,用安撫的手段來爭取民心。武王要封箕子為官,但是箕子不願做周的臣子,就出走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箕子的子孫中有個叫仲的,有封地在於邑,他將國名“鮮”字和封邑名“於”字合成“鮮于”二字為姓,稱鮮于氏。故鮮于姓的得姓始祖是鮮于仲。
2.各支始祖
鮮于思明:蜀國司空,謫居巴西(閬中)。為四川鮮于氏開派始祖。
鮮于向:字仲通。唐朝劍南節度使,漁陽郡人,隨任居四川南部縣(今儀隴縣新政鎮亦有鮮于氏後裔,唐代顏真卿所著《鮮于氏離堆記》中有記載。)。唐天寶中為京兆尹御史中丞劍南節度使,漢陽太守任中卒,葬四川南部縣新鎮壩舊有墓田。其弟鮮于叔明為仲通胞弟,繼通為京兆尹,遷尚書左僕射,唐德宗時封薊國公。是為四川南部縣鮮于氏始祖。
鮮于侁:字子俊,唐史叔明之裔,官拜諫議大夫、荊州刺史,又為京東轉運使,與蘇軾有親戚關係,死後葬河南嵩山地界。子俊公生三子,長綽為太常博士,次子名奉,季子名君。祖鮮于奉子俊公次子,兄綽弟君舉宣和進士,因子俊公知楚荊州,寄居於楚南石首縣,其後三世失傳。子俊第六世孫鮮于渾為生於宋理宗朝,任四川銅梁知縣,與仲通公子孫鮮于翔等六人為從堂兄弟,以上皆為四川鮮于氏始祖。
鮮于元圭:為鮮于渾長子,元朝時期因閬中族人有故牽連,避姓為蒙,去於而單姓,從此四川鮮于複姓失傳。
遷徙
鮮于複姓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複姓中排序為第二十九位。鮮于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鮮于氏的祖先是箕子,箕子是紂王的叔父,是古代聖君商湯子姓後裔。周武王克殷後,仰慕箕子的賢德,曾經訪以天道,他就作了《書經》上那篇著名的《洪範》,陳述天地之**。其後,他被周武王封於朝鮮,可是,卻始終不肯對周天子稱臣,也不想回中國來。箕子依照故國的習慣,把自己的支子仲封在一個叫作“於”的采邑,仲的後裔也依照“故鄉”的習慣,合鮮、於二字為自己家族的姓氏。不久以後,其子孫逐漸地播遷回了中國,使得鮮于氏也變成了中國的一個姓氏。這可以從《古今姓氏書辯證》和《尚友錄》兩本書中得到考證。鮮于姓起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望族居漁陽郡(今北京市以東、天津市以北、長城以南、遵化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
分布
名人
鮮于輔
鮮于侁
字子駿,鮮于赤之子,宋代閬中人。
文彥博《送子駿朝議歸闕詩》:“為有仙才生閬苑”。侁於仁宗時進士及第,歷任通判綿州,利州轉運使判官,京東西兩路轉運使,知揚州,拜左諫議大夫,集賢殿修撰,知陳州。
鮮于天
宋代著名科學家,幼時能日誦千言,表現出非凡的才能。他精通天文、歷數、地理、方技。其學問淵博,為當時名儒爭相求教的大學問家。
鮮于樞
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說漁陽(今河北省薊縣)人。字伯機(1257-1302),號困學山民,亦號虎林隱吏、直寄老人等。居杭州。官至太常寺典簿。伯機以書名世,行草書尤精,與
趙孟頫齊名。早歲學書,未能如古人,偶於野中見二人輓車淖泥中,頓有所悟。其書法筆墨淋淳酣暢,書體遒勁凝重,趙孟頫極推重之。代表作有《真書千文》、《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等。
鮮于文宗
東漢孝子。漁陽人,年七歲喪父。父以種芋時亡,至明年芋時,對芋嗚咽,如此終身。姊文英適荀氏,七日而夫亡,執節不嫁。及母卒,晝夜哭泣,遂喪明。
鮮于世榮
北齊忠義將領,漁陽人,在後主武平中時積戰功封為義陽王。後官至領軍大將軍。
鮮于修禮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北魏懷朔鎮將葛榮和鎮兵鮮于修禮聚眾反抗北魏統治的起義。 一月,鮮于修禮率領六鎮“降戶”於定州左城(今河北省唐縣西北)起義,很快發展至10萬人。他和柔玄鎮人杜洛周起義軍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北魏命揚州刺史長孫稚為大都督北討諸軍事,與河間王元琛率軍討伐鮮于修禮。四月,起義軍在五鹿(今河北大名東)大敗官軍。八月,義軍叛將元洪業殺鮮于修禮,投降北魏。不久,加入鮮于修禮起義軍的葛榮殺元洪業自立。九月,葛榮帶領義軍北趨瀛州(治今河北省河間),於白牛邏(今河北蠡縣境)襲殺北魏章武王元融,自稱天子,號為齊國,年號廣安。不久,又擒斬北魏廣陽王元深。三年正月,葛榮義軍攻陷殷州(治今河北省隆堯東),殺刺史崔楷,進圍冀州(治今河北冀縣)。十一月,拔冀州,俘刺史元孚。魏以都督源子邕為冀州刺史,率官軍討伐葛榮。十二月,葛榮領10萬義軍在陽平(今山東省莘縣)東北漳水曲大敗官軍,擊斬源子邕、裴衍等人。武泰元年(528年)三月,義軍克魏滄州(治今河北省鹽山西南),擒刺史薛慶之。八月,義軍圍鄴城(今河北省臨漳西南),號稱百萬之眾。九月,北魏柱國大將軍爾朱榮率精稅騎兵7千征討義軍。葛榮因輕敵,兵力分散,敗於滏口(今河北省磁縣西北)。葛榮被俘殺。起義失敗。
鮮于仲通
名向、字仲通。漁陽縣人,寄籍新政(今四川省東南部),生於武周長壽二年(693年),中年舉進士。鮮于深得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賞識,引為採訪支使,委以心腹重事。唐天寶初年,鮮于仲通向劍南節度使章仇推薦楊貴妃兄楊國忠。楊借章仇之力,得以覲見唐玄宗,拜為朝廷參政命官。天寶九年(750年),推薦鮮于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天寶十年(751年),楊為鮮于仲通掩蓋討伐南昭敗跡,並推薦為京兆尹。天寶十二年(753年),鮮于仲通請為楊刻“銓綜之能”碑,立於尚書省門,以頌揚。不久,鮮于仲通違楊遭貶,天寶十四年(755年)病故。
鮮于煌
鮮于煌,男,四川省閬中市人。重慶師範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碩導、少數民族文學研究領銜導師、三峽文學研究所所長、重慶市文學學會副秘書長、重慶市孔子儒學研究會會長。長期從事古代文學教學和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工作。在權威刊物和核心刊物上發表有關論文多篇;出版有《歷代名媛詩詞選集》、《歷代少數民族漢文詩詞集》、《杜甫三峽詩新論》、《白居易在三峽·忠州》,以及與人合著《中國三峽文學史》、《中國文學史新編》等專著:多次獲得省市有關獎勵。
郡望
漁陽郡:秦朝時期置漁陽縣,其時地在今北京密雲西南一帶地區。秦、漢、魏、晉諸朝均為漁陽郡。隋朝時期為玄州漁陽郡,隋朝末年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又說天津薊縣)。唐朝時期為薊州漁陽郡,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朝時期省入薊州,此後漁陽不再。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漁陽堂:以望立堂。鮮于氏,從朝鮮重歸故國,自漢以後,便一直以河北的漁陽郡為繁衍中心,故以“漁陽堂”為堂號。一直到今天,仍然世代沿用著“漁陽”這個堂號。
祠聯
四言通用聯
揭竿起義;
懸腕作書。
——李文鄭撰鮮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北朝時北魏末年河北人民起義軍首領鮮于修禮,原為懷朔鎮兵,六鎮起義軍失敗後,他率部眾二十餘萬人,被北魏政府安置在冀、定、瀛三州。孝昌年間,在定州左城率“降戶”(投降歸附的人)起義,建元魯興。北魏派大都督長孫稚和都督元琛討伐他,他在五鹿大敗長孫稚,又圍攻定州;瀛州,與杜洛周起義軍相呼應,聲勢極大。下聯典指元代書法家、詩人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人,歷官江浙行省都事、太常寺典簿。能作詩文,工正、行、草書,草書尤其知名,善於懸腕作書,筆力勁健。著有《困學齋集》、《困學齋雜錄》。
魯公志墓;
子駿福星。
——佚名撰鮮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鮮于仲通以忤楊國忠被謫,歿後顏真卿為志其墓。下聯典指宋·鮮于侁,字子駿,官京都轉運使,司馬光曰:“子駿福星也。”
家譜
四川閬中鮮于氏大成宗譜
四川南部鮮于氏族志
湖北宜都鮮于氏宗譜
山西太原鮮于氏世譜
朝鮮鮮于氏奇氏譜諜
字輩
四川南充鮮于氏字輩:“朝仲佳學仕文元克找紹廷鐘奇繼先代常懷尊國忠數德昭丕緒宣采應家聲”。
四川南部、廣東廣州鮮于氏字輩:“先仕文淵學儒宗選應洪金思疇范義永少大雲東”。
重慶南川鮮于氏字輩:“安定思善存天道傳家效祖能良崇為萬冕(璽)達徙(愷)啟仕(應)”。
湖北宜都鮮于氏字輩:“遜興德仲 遷希於秉 仕家之學 正大光明 景開文運 萬代發祥 志道本立 定國安邦 敬承先業 訓守義方 善有餘慶 秀起賢良 仁心克紹 慈孝貞常 長延祖武 澤惠遠彰”。
四川三台縣鮮姓輩:天啟如在重,宏智紹成宗,清順培得勝,萬帶永興龍。我是清輩,很多是音譯。還沒有找到祖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