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橋(台江萬壽橋)

位於台江區中亭街(楞嚴洲)至中洲,俗稱“大橋”(大橋實際上是萬壽橋、江南橋的總稱)。宋元祐間,郡守王祖道造浮橋通行。崇寧二年(1103年)王祖道第二次知福州,置田四十一頃七十二畝,以備修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萬壽寺頭陀王法助主持建造。歷時19年,於至治二年(1322年)竣工,是橫跨閩江第一座大石橋。元翰林學士馬祖常撰記。橋南北走向,石構,平梁橋,船墩,計28墩,29孔,不等跨,長一百七十丈有奇。橋上兩翼有石欄,望柱各刻1隻石獅。橋南北端建亭各1座。明天順間重修;成化十七年(1481年),太監陳道又重修。民國19年(1930年)改為混凝土橋面。民國34年大修,1971年改名為“解放大橋”,1971年再一次增高橋面。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壽橋
  • 建築性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時間:1303年
  • 復建時間:1481年
歷史概況,詳述變遷,

歷史概況

崇寧二年(1103年)王祖道第二次知福州,置田四十一頃七十二畝,以備修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萬壽寺頭陀王法助主持建造。歷時19年,於至治二年(1322年)竣工,是橫跨閩江第一座大石橋。元翰林學士馬祖常撰記。橋南北走向,石構,平梁橋,船墩,計28墩,29孔,不等跨,長一百七十丈有奇。橋上兩翼有石欄,望柱各刻1隻石獅。橋南北端建亭各1座。明天順間重修;成化十七年(1481年),太監陳道又重修。民國19年(1930年)改為混凝土橋面。民國34年大修,1971年改名為“解放大橋”,1971年再一次增高橋面。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述變遷

該處原系渡口,江面遼闊,兩岸間隔三里。北岸即為今的下杭路,南岸為今的觀井路,靠渡船濟渡。北宋末年,流沙淤塞,沖積成許多洲渚,其中楞嚴洲(即今中亭街)正當渡船航道,潮小時便不能過渡。宋元祐八年(1093年),福州太守王祖道調集民工造舟為梁,橫跨江南,以楞嚴洲為中心,南橋2500尺,用舟100隻;北橋500隻,用舟20隻;用粗大繩纜固定於江中的18根石柱上,船上鋪以木板,兩邊各有欄桿。兩座浮橋長3000尺(約一公里),歷時一年,紹聖元年(1094年)10月完成。以後10年間,江的南面又出現一個沙洲(即今中洲),將江南分成三支,乃調整浮橋,分成北、中、南三座,北橋用船16隻,中橋用船73隻,南橋用船13隻。由於江闊流急,風大浪高,浮橋時被衝垮。宋崇寧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知州時,又募建石橋,用石條疊砌,矗立江中,左右無護欄,江闊水深,橋長且窄,行人往來不便。元大德七年(1303年)負責管理浮橋的萬壽寺僧王法助看到過往行人極不安全,乃立志創建石橋,經奏聞皇帝,奉旨募款建造。工程進行至中途,法助逝世,由其徒繼之。由於工程浩大,歷經20年,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建成,全長391米,寬4.5米,橋下有37孔水道。橋墩高5米,長石條幹砌,墩的上下端形成三角分水頭,三角部略向上翹,宛如船狀。橋面採用石墩石樑,每孔間疊架兩根長9~10米、1米見方、重達40噸的大石樑,分置左右,間距3~4米,中間用厚20~30厘米的石板鋪成。橋上兩邊砌以石護欄,刻有姿態各異的獅子。橋落成後,為紀念王法助建橋功跡,命名為萬壽橋,由元朝學士馬祖常題寫“萬壽橋”三字刻於橋上。繼萬壽橋建成之後,江的南端也相繼建成了石樑5孔、木樑4孔的木石混合結構的9孔橋樑,名江南橋。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南橋被大水沖毀,乃由何際逑、何際選兄弟獨資捐建石橋,於翌年11月落成,橋長105米。民國時期至1949年後,多次修建。1992年列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由於年代久遠,河床沖刷加劇,橋墩相繼坍塌,1995年進行重建,今已無復舊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