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部落國家,王國/帝國,併入羅馬,遣使東漢,改隸東羅馬,斯拉夫人國家,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分布,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區劃詳情,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歌,人口,政治,政體,議會,政府,政黨,政要,憲法,司法,經濟,工業,農業,商業,財政金融,外貿,文化,語言文字,民俗民風,傳統節日,軍事,交通,公路,鐵路,空運,社會,教育,衛生,媒體,體育,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旅遊,綜述,自然風景,文化遺址,
歷史沿革 部落國家 北馬其頓地處馬其頓地區,馬其頓地區因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為巴爾幹地區的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而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
馬其頓民間歌舞
在早期青銅時代,一批希臘語部落遷至北馬其頓,後逐步分批南下至希臘,但有一部分人仍留在北馬其頓。約在前7世紀,這些留下中的一支——馬其頓人占領了埃蓋,並將領地擴張到了位於希臘的愛琴馬其頓的沿海平原,形成馬其頓國家。他們崇拜希臘的神祇,尤其是宙斯和赫拉克里斯。其他希臘語部落則在北馬其頓與伊利里亞人、派奧尼亞人、色雷斯人融合。
馬其頓人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與南部的希臘人步伐不一致。在
希臘城邦 已達到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馬其頓剛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馬其頓人多為農民和牧民,同時也都是戰士。國王在部落貴族中選擇他的戰友,戰友要完全忠於國王,平時參與宮廷事務,戰時隨國王出征。從這些戰友中,國王也要選拔一些人組成他的“議事會”。
王國/帝國 馬其頓地區為古希臘文明北端的邊疆地區,該地區公元前4世紀時崛起的馬其頓帝國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化傳播到中東各地。後來馬其頓先後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希臘人所主導)等統治。前5世紀初,
波斯 侵略
古希臘 ,
馬其頓王國 也一度受波斯統治。馬其頓王國的真正強大是在
腓力二世 時,其進行的改革使馬其頓王國成為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強國。西邊的伊利里亞、伊庇魯斯、東邊的色雷斯、北邊的派奧尼亞,都在其勢力範圍之內。腓力二世採用金銀複本位制,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礦,得以每年有穩定軍費來源。在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時,腓力二世為進軍東方各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腓力二世在馬其頓王國國力強大後,趁著希臘處於城邦混戰之際南下侵略希臘。前338年,以
雅典 、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但慘敗。前337年,腓力二世在
科林斯 召集希臘各邦開會,宣布希臘城邦成立聯盟,隨後誹力二世決定進攻波斯。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其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城邦再度出現了反馬其頓起義。
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後,20歲的
亞歷山大 繼位,以不到半年的時間鎮壓了叛亂。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進攻
波斯帝國 ,不到半年即占領
小亞細亞 。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大敗
大流士三世 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則向東潰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
腓尼基 各城市。前332年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築了一座新城叫做
亞歷山大里亞 ,即今
亞歷山大港 。亞歷山大於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
幼發拉底河 與
底格里斯河 ,10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士三世軍隊發生戰爭。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了
巴比倫城 ,之後繼續東行,進入波斯本土,占領波斯的
蘇薩 與
波斯波利斯 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前480年波斯王
薛西斯一世 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
大流士三世 亦被其部下所殺,至此波斯滅亡。
馬其頓民間歌舞
前327年,亞歷山大進兵印度,其統帥大軍從
裏海 南岸東進,經過
帕提亞 ,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平定
旁遮普 ,擬沿印度河繼續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回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苦,幾至公開譁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
巴比倫 作為馬其頓國家的新都,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馬其頓帝國 (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后就離世,僅33歲。
亞歷山大大帝 死後,希臘各國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陷入混亂狀態,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國家。其部將
托勒密 占領埃及及
敘利亞 南部,建立了
托勒密王朝 ;塞琉古占領了小亞細亞、
美索不達米亞 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
塞琉古王朝 ;凱山得占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這三個國家是後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
併入羅馬 最終
羅馬 於前146年滅亡
迦太基 後向東發展,這些國家都先後被羅馬征服。而留在本土的馬其頓王國在前2世紀被羅馬征服,前146年成立了隸屬於羅馬帝國的“
馬其頓行省 ”。
遣使東漢 公元97年,班超派部下
甘英 出使
大秦 (羅馬) ,抵條支,欲渡,被
安息 船人阻攔,只得“窮臨西海而還”。甘英西行的路程遠比張騫要長,其實際影響也比張騫要大。
就在甘英出使大秦後不久,也就是公元100年,“遠國
蒙奇 兜勒 皆來歸服,遣使貢獻”。
東漢 朝廷對蒙奇兜勒遣使之事高度重視,還特意“賜其王金印紫綬”。“蒙奇兜勒”正是“Macedones(馬其頓,時屬羅馬帝國)”之音譯。
馬其頓遣使內附打通了中西間的直接交往,在中西交往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這件事本身也印證了中國與羅馬陸上交通的存在。
改隸東羅馬 公元298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馬其頓隸屬於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成為“馬其頓軍區”。
斯拉夫人國家 北馬其頓先後由
羅馬帝國 、
拜占庭帝國 統治。5世紀起,斯拉夫人開始進入馬其頓地區,並在北馬其頓定居,因而奠定了現代馬其頓南北之分(南:希臘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礎。斯拉夫人7世紀大量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塞繆爾)建立了第一個馬其頓國家。
837年,保加利亞征服了馬其頓地區,並於10世紀末在
奧赫里德 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國又征服了馬其頓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馬其頓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15世紀初
奧斯曼土耳其 征服了馬其頓地區,並開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
19世紀時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復國運動相繼展開,民族主義高漲,馬其頓也成為三國的必爭之地。1912年三國在共同針對奧斯曼帝國的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中獲勝,奧斯曼將馬其頓割予三國。但三國之間又因馬其頓具體分割方案於1913年爆發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最終希臘、塞爾維亞擊敗保加利亞,三國將馬其頓重新瓜分。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塞爾維亞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現代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併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
南斯拉夫王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希臘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為同盟國,保加利亞則參加了由
德意志第三帝國 主導的軸心國陣營,希臘、南斯拉夫被德國攻占之後,保加利亞分得了馬其頓的大部分地區,但戰爭結束後各國之間的邊界又還原為戰前的形勢。
二戰之後,南斯拉夫王國成為由
狄托 所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並成立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1963年改稱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 )。1946年,狄托將馬其頓地區從
塞爾維亞 分開,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11月20日,北馬其頓宣布獨立,定憲法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1992年12月10日,馬其頓共和國議會經多數議員投票表決,原則同意將馬其頓國家改名為“馬其頓(斯科普里)共和國”。因希臘反對北馬其頓使用憲法國名,1993年4月7日,北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時國名加入
聯合國 。
薩摩古堡
1999年,南聯盟爆發
科索沃戰爭 ,近40萬
阿爾巴尼亞族 難民從
科索沃 湧入北馬其頓,因此北馬其頓境內阿爾巴尼亞族分離傾向不斷加劇。2001年2月起,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極端分子多次越過南斯拉夫與北馬其頓邊境,占領北馬其頓村莊,與北馬其頓邊防軍交火。隨後阿爾巴尼亞族極端分子又在北馬其頓邊境地區的第二大城市
泰托沃 (阿族聚居區)襲擊北馬其頓邊防軍。2001年3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345號決議,強烈譴責北馬部分地區和南塞地區極端分子的暴力活動,重申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北馬、南主權、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要求有關人員立即停止針對南、北馬的武裝活動,放下武器,返回家園。北約和歐安組織也發表聲明,表示支持北馬其頓的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加強了科索沃一側北馬南邊界的巡邏,允許南聯盟軍警返回南與北馬相鄰地區的“安全區”。
2018年1月21日,希臘北部城市塞薩洛尼基爆發大規模衝突,大批示威者揮舞希臘國旗,高喊“馬其頓是希臘的”。雅典時間2018年2月4日,希臘雅典,民眾遊行要求希臘政府在與馬其頓的“國名之爭”中不要妥協。對於古馬其頓,希臘方面認為古馬其頓人為古希臘人的一支,古馬其頓王國屬於希臘歷史。馬其頓共和國方面則宣稱自己是馬其頓王國和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因此堅持使用“馬其頓”這一國名。2018年6月12日,北馬其頓、希臘兩國總理宣布就國名問題達成協定;2019年1月11日,馬其頓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2019年1月25日,希臘議會批註與馬其頓達成的馬其頓國名更改協定;2019年2月8日,希臘議會批准馬其頓加入北約議定書;2019年2月12日,北馬其頓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2022年5月,北馬其頓已被歐盟列為入盟候選國。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北馬其頓共和國位於
南歐 地區,地處巴爾幹半島中部,是個多山的內陸國家。其東鄰保加利亞共和國,南界希臘共和國,西接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北傍塞爾維亞共和國。北馬其頓幾乎整個領土是位於北緯41°~41.5°、東經20.5°~23°之間,國土面積2.57萬平方千米。
北馬其頓位置示意(為改名前的地名圖層)
地形地貌 北馬其頓共和國境內山地廣布,大部分地區為海拔超過2000米的高原。北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的界峰
科拉比山 海拔達2764米,為境內最高峰。
氣候特徵 北馬其頓共和國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大部分農業地區夏季最高氣溫達40℃,冬季最低氣溫達-30℃,西部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夏季平均氣溫27℃,全年平均氣溫為10℃;北馬其頓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80毫米,4月和11月降水量超過70毫米,8月最低,不足40毫米。
水系分布 北馬其頓共和國中部有
瓦爾達爾河 流經,該河注入
愛琴海 ,瓦爾達爾河流域占其國土大部分,有黑河、布雷加爾尼察河、普契尼亞河、特雷斯卡河等支流。西部地區分屬黑德林河和代沃利河,最終注入
亞得里亞海 。黑德林河上游分布有
奧赫里德湖 ,代沃利河上游分布有
普雷斯帕湖 ,兩湖均為北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的界湖。
自然資源 北馬其頓共和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有煤、鐵、鉛、鋅、銅、鎳等,其中煤的蘊藏量約9億噸。還有非金屬礦產碳、斑脫土、耐火黏土、石膏、石英、蛋白石、長石等。森林覆蓋率為35.5%。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2004年8月,北馬其頓議會通過《新行政區劃法》,共設84個地方行政單位。;主要城市有
斯科普里 (Skopje)、
比托拉 (Bitola)、
庫馬諾沃 (Kumanovo)、
普里萊普 (Prilep)、
泰托沃 (Tetovo)、
奧赫里德 (Ohrid)、什蒂普(Stip)、
戈斯蒂瓦爾 (Gostivar)。
主要城市 斯科普里是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是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北馬其頓的北部,平均海拔240米,市區面積571平方千米,城區面積337平方千米,斯科普里四周高山環繞,瓦爾達爾河呈弧形貫穿整個城市,右岸的現代建築對映這左岸的古樸老城,河上有一座建於14世紀的6孔石橋將右岸的大道同左岸的街巷連線。斯科普里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濕潤,2017年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2℃,平均氣溫13.5℃,人口52.7萬(2021年)。。
斯科普里亞歷山大國際機場距離市區17千米,市內有長途巴士通往全國的各主要城鎮,也有國際長途巴士駛往周邊各國,是巴爾幹半島連線愛琴海的重要交通樞紐。斯科普里是全國最大菸草加工中心,還有冶金、機械製造(汽車、農業機械等)、化學、電氣器材、水泥、玻璃等工業,金銀飾品等手工藝品也很著名。設有斯科普里大學、馬其頓科學藝術院、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市郊有古城斯科比廢墟。其中,斯科普里大學是北馬其頓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2013年7月,首屆中國文化節在北馬其頓舉行。北馬其頓首家孔子學院在斯科普里大學正式揭牌成立。518年和1963年發生了兩次災難性的大地震,現在依然可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城市的廢墟,為了紀念1963年發生的強烈地震,在斯科普里老火車站原址,專門修建了“馬其頓地震博物館”。
比托拉是北馬其頓共和國第二大城市,位於北馬其頓南部,距首都斯科普里169千米。該市面積422平方千米,是北馬其頓西南部行政、經濟和教育、文化中心。該市人口約9.5萬,其中城區人口約占8萬。居民以馬其頓族為主,占88%,其餘包括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塞爾維亞等族。89%信仰東正教,9%信仰伊斯蘭教。比托拉市歷史悠久,由斯拉夫人於7世紀進入該地區後建立,毗鄰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城遺址赫拉克里亞。比托拉最早出現在史料中的時間可追溯到1014年,自7世紀斯拉夫人遷入本地區並由塞繆爾沙皇統治開始,比托拉即因其數量眾多的教堂及修道院而聞名。該市曾作為比托拉主教的駐所。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從14世紀末開始),比托拉市更成了地區的貿易中心,並成為希臘、阿爾巴尼亞及其它周邊地區的集散中心。其時,該市也是伊斯蘭宗教中心並於17世紀末建立了一所伊斯蘭學校。據文獻記載,穆斯林統治時期,比托拉市共有清真寺70座,數家咖啡廳、茶社,有約900家店鋪組成的大市場。
比托拉因地處不同文明交融地帶,逐漸發展為區域中心城市,並因駐該城的外國領事眾多而被稱為“領事之城”。目前奧地利、斯洛維尼亞、法國、土耳其、義大利、英國、俄羅斯、羅馬尼亞、希臘及其它一些國家均在該市設有領館或名譽領館。
國家象徵 國名 北馬其頓共和國(Th
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由於希臘共和國堅決反對北馬其頓共和國在1991年9月17日獨立後使用的“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在改名之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均將北馬其頓共和國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F.Y.R.O.M)。2019年2月12日,馬其頓共和國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國旗 北馬其頓共和國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紅色旗面,正中有一輪金黃色太陽,向外放射出八道光芒。太陽放射八道光芒。太陽是馬其頓民族的象徵。紅地金色太陽表示馬其頓人民為了解放,為了自由的天空,願意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太陽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徵它世世代代護佑著馬其頓人。原來的國旗上的“科拉比之巔太陽”放射十六道光芒象徵馬其頓的歷史和古老文化,但因它也是希臘的馬其頓人所頂禮膜拜,希臘堅持要求馬其頓更改,因而形成這樣的圖案。
北馬其頓國旗
國徽 北馬其頓共和國國徽啟用於1946年7月21日,為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徽,亦是前南斯拉夫諸國唯一沿用南斯拉夫聯邦時期國徽者,1992年曾發生變更國徽的爭議。國徽為圓形,中間繪有太陽自山和湖泊升起之象。周圍飾以麥穗、罌粟和菸草和以當地刺繡圖案為題材的綬帶。上原有代表共產主義的紅星,2009年11月16日被宣布廢除。
北馬其頓國徽
國歌 北馬其頓共和國國歌為
《今天在馬其頓之上》 ,歌詞大意:在今天的馬其頓,自由的新太陽東升,馬其頓人為權利而鬥爭。馬其頓人為權利而鬥爭。旗幟再次飄揚在克魯索沃共和國、戈其德其夫、皮圖古里、達美格魯伊夫、桑丹斯基。戈其德其夫、皮圖古里、達美格魯伊夫、桑丹斯基。馬其頓的樹林嘹亮地唱新歌,新的覺醒。自由馬其頓,自由新生。自由馬其頓,自由新生。
人口 2021年,北馬其頓人口209.7萬。主要民族為馬其頓族(54.21%),阿爾巴尼亞族(29.52%),土耳其族(3.98%),羅姆族(2.34%)和塞爾維亞族(1.18%)。
政治 政體 北馬其頓共和國為實行
議會共和制 的主權、獨立、民主和福利國家,嚴格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分別為:立法機關、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北馬其頓議會(一院制)為北馬其頓公民代議機構,行使國家立法權;北馬其頓政府為國家權力執行機構;國家元首為總統;政府首腦為總理。
議會 北馬其頓公民代議機構,行使國家立法權。實行一院制,由單一選區加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即全國分為6個選區,每個選區直選部分議員,同時根據各黨得票比例對議席進行分配。議會還為北馬其頓籍海外僑民預留3個議席。共有120名議員,任期4年。本屆議會於2020年7月選舉產生。其中,社會民主聯盟黨同“貝薩運動”黨組成的競選聯盟獲46席,內部革命組織競選聯盟黨獲44席,阿爾巴尼亞族融合民主聯盟黨獲15席,阿爾巴尼亞族人聯盟黨和選擇黨競選聯盟獲12席,左翼黨獲2席,阿爾巴尼亞族民主黨獲1席。議長塔拉特·賈菲里(Talat XHAFERI),2020年8月連任。
北馬其頓行政區劃
政府 北馬其頓共和國政府為國家權力執行機構。本屆政府成立於2022年1月16日,總理迪米塔爾·科瓦切夫斯基。政府成員有:第一副總理兼政治體系和民族間關係部長阿爾坦·格魯比(Artan GRUBI),主管歐洲事務的副總理博揚·馬里契奇(Bojan MARICIC),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法特米爾·比蒂克伊(Fatmir BITIKJI),主管反腐事務的副總理斯拉維卡·格爾科芙斯卡(Slavica GRKOVSKA,女),國防部長斯拉芙揚卡·佩特羅芙斯卡(Slavjanka PETROVSKA,女),內務部長奧利弗·斯帕索夫斯基(Oliver SPASOVSKI),財政部長法特米爾·貝西米(Fatmir BESIMI),外交部長布亞爾·奧斯馬尼(Bujar OSMANI),教育與科學部長耶唐·沙奇里(Jeton SHAQIRI),交通與基礎設施部長布拉戈伊·博奇瓦爾斯基(Blagoj BOCHVARSKI),農業、林業和水利部長柳普喬·尼科洛夫斯基(Ljupco NIKOLOVSKI),勞動與社會政策部長約娃娜·特倫切芙斯卡(Jovana TRENCHEVSKA,女),信息社會與公共管理部長阿齊爾·阿柳(Azir ALIU),環境與區域規劃部長卡婭·舒科娃(Kaya SHUKOVA,女),經濟部長克雷什尼克·貝克特希(Kreshnik BEKTESHI),法務部長克雷納爾·洛加(Krenar LOGA),地方自治政府部長里斯托·佩諾夫(Risto PENOV),衛生部長法特米爾·梅吉蒂(Fatmir MEXHITI),文化部長比塞拉·斯托伊切芙斯卡(Bisera STOJCEVSKA,女),主管僑務的部長(不設部)傑馬伊爾·楚皮(Xhemail CUPI)。
政黨 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1)馬其頓社會民主聯盟黨(Social Democratic Union of Macedonia):簡稱“社民盟”。前身為馬其頓共產主義者聯盟,1993年改為現名。主席迪米塔爾·科瓦切夫斯基。
(2)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Internal Macedonian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Democratic Party for Macedonian National Unity):簡稱“內革黨”。1990年6月成立。主席赫里斯蒂揚·米茨科斯基(Hristijan MICKOSKI)。
(3)阿爾巴尼亞族融合民主聯盟黨(Democratic Union for Integration):簡稱“阿民盟”。2002年6月成立。主席阿里·阿赫麥提(Ali AHMETI)。
(4)阿爾巴尼亞人聯盟(Alliance for the Albanians):2015年6月成立。主席阿爾本·塔拉瓦里(Arben TARAVARI)。
(5)選擇黨(Alternativa):2019年3月成立。主席阿夫里姆·加希(Afrim GASHI)。
(6)“貝薩運動”黨(Besa Movement):2014年11月成立。主席比拉爾·卡薩米(Bilal KASAMI)。
政要 斯特沃·彭達羅夫斯基:總統。1963年4月出生。斯科普里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總統安全和外交政策顧問、北馬其頓北約事務國家協調員等職。2019年5月宣誓就任總統。
迪米塔爾·科瓦切夫斯基:總理。1974年出生。黑山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在高校教授經濟管理學,在上屆政府中擔任財政部副部長。2022年1月,出任北馬其頓總理。
塔拉特·賈菲里:議長。1962年4月出生,阿爾巴尼亞族。畢業於斯科普里大學法律系。阿族融合民主聯盟成員。曾任議員、國防部副部長、北馬其頓人民軍軍官。2017年4月當選議長。2020年8月連任。
憲法 1991年11月17日,北馬其頓通過新憲法,規定北馬其頓是一個主權、獨立、民主和福利的國家,總統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普選產生,任期5年,最多不得超過兩任。1992年1月,北馬其頓議會修憲,聲明北馬其頓對鄰國沒有領土要求。2001年11月,北馬其頓議會修憲,擴大阿爾巴尼亞族自治權。2019年1月,北馬其頓議會修憲,主要內容為將國名“馬其頓共和國”更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司法 北馬其頓設憲法法院、普通法院和檢察院。憲法法院院長多布麗拉·卡察爾斯卡(Dobrila KACARSKA,女),2021年6月就任。普通法院分初級(區法院)、中級(地區法院)和最高法院3級。最高法院院長貝薩·阿德米(Besa ADEMI,女),2021年2月就任。檢察長柳博米爾·約韋斯基(Ljubomir JOVESKI),2017年就任。另外,還設有經濟法院和軍事法院。
經濟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環境改善和各項改革措施推進,北馬其頓經濟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29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365.6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1%。
貨幣名稱:代納爾(Denar)。
匯率:1美元≈58.6代納爾;1歐元≈61.6代納爾。
通貨膨脹率:14.2%。
失業率:13.4%。
工業 2022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5%。主要工業部門有礦石開採、冶金、化工、電力、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
農業 2022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1%。農業用地面積為125.6萬公頃,其中耕種面積為51.4萬公頃,畜牧面積74.2萬公頃。
商業 截至2017年9月,北馬其頓共和國外匯儲備22.71億歐元。外債91.03億美元。主要有國民銀行(中央銀行,NBRM)和三大商業銀行Komercijalna、Stopanska及NLB Tutunska。
財政金融 截至2022年底,外匯儲備38.6億歐元。2022年外債115.8億美元。主要銀行:商業銀行,成立於1955年。
外貿 2022年對外貿易總額214.9億美元、同比增長9.6%,其中出口額87.3億美元、同比增長6.5%,進口額1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2%。
主要貿易夥伴為德國、英國、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
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存量63億美元。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6億美元,2022年外國直接投資7.9億美元。
文化 語言文字 北馬其頓共和國官方語言為馬其頓語,也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馬其頓語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與保加利亞語可以互通。在某些地區,阿爾巴尼亞語也是進行交流的主要語言之一。許多北馬其頓公民會講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義大利語等歐洲其他語言。
民俗民風 北馬其頓共和國國內主要民族有馬其頓族和阿爾巴尼亞族,分別信仰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國民各自信守其不同的教規和禮俗,在與不同民族交往時應入鄉問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北馬教堂數量較多,允許外人進入,但需注意著裝整潔和舉止文雅。
北馬公民在國際場合遵守國際禮儀,行握手禮,親朋好友見面會行貼面禮或擁抱。採用國際通用稱謂,稱男士為“先生”,稱女士為“夫人”、“小姐”、“女士”。
北馬公民每周工作時間為周一到周五。大多數商家工作到周六中午,周六下午和周日休息,遇宗教或全國性節假日一般休息。北馬其頓人熱情好客,如被邀請到私人家裡做客,建議不要遲到,應該帶一些小禮物,如:花、葡萄酒或朱古力。送花時,注意送單數,表示喜慶,如生日、喬遷新居等。送雙數花通常用於葬禮。在下午5點前拜訪或打電話到家裡是不禮貌的。北馬其頓人喜歡到餐館、酒吧、咖啡廳過夜生活,周末通常要娛樂到很晚才休息。
北馬其頓人在正式社交場合較注重服飾衣著,男士通常穿西裝,女士通常穿裙裝或套裝。馬民族服裝有著自身特色。婦女喜穿立領繡花襯衣和短背心,常穿圍裙,佩彩色腰帶,頭巾和平頂錐形小帽。男子傳統服飾為上穿襯衣、呢背心或皮背心,下穿長褲,佩色彩鮮艷的腰帶。在當地,舉行婚禮時人們會身穿傳統服裝慶祝3天。
北馬飲食以麵食和肉類為主,多數人喜歡喝土耳其咖啡、紅茶、葡萄酒、果子酒和礦泉水。北馬其頓特色餐為大盤烤肉和香腸,搭配當地的麵包、大蔥、青紅辣椒醬以及當地葡萄酒、烈性焼酒、啤酒和咖啡。
傳統節日 北馬其頓共和國國內主要公眾假期為16天:
元旦:1月1日;
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
東正教復活節:2天,按東正教年曆一般為春季4、5月份;
勞動節:5月1日;
聖基里爾和麥托迪節:5月24日;
開齋節:伊斯蘭教曆齋月之後,每年日期不固定;
共和國日:也叫伊林登起義紀念日,8月2日;
國慶節:9月8日,獨立日;
人民起義日:10月11日;
革命鬥爭紀念日:10月23日;
奧赫里德聖克萊門特節:12月8日。
此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宗教節日。
軍事 1992年3月28日,北馬其頓創建軍隊。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政策以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主要任務,履行北約成員國義務。實行職業軍人兵役制。現役軍人8133名(滿編)。2023年國防預算總額2.7億歐元。現任總參謀長梅托迪亞·韋利奇科夫斯基(Metodija VELICHKOVSKI)中將。
交通 公路 北馬其頓地處兩條泛歐交通走廊(8號走廊和10號走廊)的交匯處,公路網比較發達。境內有南接希臘、北連塞爾維亞的歐洲75號公路,並有多段高速公路。北馬其頓公路里長合計約14182千米。
首都斯科普里路況較好,公共汽車為大眾交通工具,計程車相當普及,長途大巴通往全國各主要城市,也有國際長途駛往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等國。與塞爾維亞、科索沃、保加利亞、希臘等鄰國連通路況較好,與西部鄰國阿爾巴尼亞連通路況較差。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公路建設,新建國家高速公路和地方城市間快速公路,例如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米拉蒂諾維奇—什蒂普、基切沃—奧赫里德高速公路及由希臘公司承建的德米爾·卡皮亞—斯莫科維察高速公路,這些新建公路將推動北馬其頓國內互聯互通交通網路的改善升級。
2018年4月,德米爾·卡皮亞—斯莫科維察高速公路正式通車,至此北馬其頓境內歐洲10號走廊已全線貫通。
鐵路 北馬其頓鐵路總長683千米,與塞爾維亞和希臘有鐵路連通,全國無捷運和城鐵等軌道交通。2019年鐵路客運量為25.3萬人次,同比下降54.6%;貨運量為174.4萬噸,同比下降5.2%。最主要的國際鐵路幹線由貝爾格勒經過北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向南連線愛琴海上的塞薩洛尼基港,客運列車時速60-70千米。北馬其頓鐵路系統是國營的,為逐步實現私有化,已在2007年將鐵路部門分解成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和鐵路交通運營公司兩個分別獨立存在的實體。近年來,北馬其頓致力於發展鐵路交通,國家鐵路公司使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貸款於2014年、2017年相繼從中國購置了6列動車組、4台電力機車。目前,10號走廊鐵路北馬其頓境內段215.7千米已經貫通,平均時速90千米;8號走廊鐵路北馬其頓境內段全長315千米,2020年5月已建成152千米,正在建設中30千米,尚餘125千米待建。
空運 北馬其頓擁有兩個國際機場,分別位於斯科普里和奧赫里德,斯科普里機場每周都有航班飛往歐洲各主要城市。北馬其頓與中國無直達航班,往來均需在伊斯坦堡、維也納等城市中轉。
北馬其頓航空運量較小,受疫情影響,2020年斯科普里機場和奧赫里德機場共運送乘客78.1萬人次,同比減少70.1%。
社會 教育 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2019年,教育經費占財政開支的11%,約占GDP的3.7%。2021/2022學年度共有初級學校(國小和國中)在校學生186649人,中等學校(高中、職業學校)在校學生71018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51582人。主要高校有:斯科普里大學、比托拉大學、泰托沃大學等,教職工4556人。
衛生 北馬其頓共和國境內各城鎮均設有醫院、醫療站及私人診所,藥店也隨處可見,但醫療基礎設施總體一般。馬公民大多享有醫療保險,外國人暫無法上醫療保險,就醫費用適中。
首都斯科普里的主要醫院和藥店為:市立綜合醫院(City Hospital)、臨床醫院(Clinical Hospital)、國立大學附屬醫院(State University Hospital)和最大的私營臨床醫院(Sistina Clinical Hospital)、Zegin藥店等。
媒體 2020年出版報21種,總發行量574.7萬份。
主要報紙有:《新馬其頓報》《日報》《晚報》《信使報》等。刊物7種,總發行量為72萬冊。主要刊物有:《論壇》《東方》《馬其頓太陽》《馬其頓體育》等。
通訊社:國家新聞社(MIA),另有馬其頓新聞社(MAKPRESS)和馬其頓新聞中心(MIC)。
電視台:全國有電視台43家,其中公共電視台1家,商業電視台42家。用馬其頓語、阿爾巴尼亞語等7種語言播放。
廣播電台:共有62個廣播電台,其中公共廣播電台1個,商業廣播電台57個,非盈利廣播電台4家。廣播電台用馬其頓語、阿爾巴尼亞語、土耳其語、吉卜賽語、弗拉西語、塞爾維亞語、保加利亞語和希臘語廣播。
體育 北馬其頓共和國從1996年開始參加奧運會,因政局動盪、周邊國家對其進行經濟制裁,導致國家比較貧窮。從1996年至今,北馬其頓還未取得過奧運獎牌。該國最高級別足球聯賽為北馬其頓足球甲級聯賽(前
馬其頓足球甲級聯賽 )。
外交 外交政策 北馬其頓共和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致力於加入歐盟和北約,將發展同美國和西歐國家的關係視作外交工作的重點。
1993年4月8日,北馬其頓以“ 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為國名加入聯合國。1995年11月11日,北馬其頓被正式接納為歐洲委員會第38個成員國。2020年3月27日,北馬其頓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對外關係 1993年4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同意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臨時國名接納北馬其頓為聯合國成員。中國投了贊成票。10月12日,中國政府代表、常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李肇星和北馬其頓共和國政府代表、常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登科·馬萊斯基在紐約簽署建交公報,兩國自即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2013年7月,北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來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10月,北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來華出席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習近平主席在京會見;11月,李克強總理在布加勒斯特會見共同出席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北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2014年7月,北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來華開展商務推介活動;12月,李克強總理在貝爾格勒會見共同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北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2015年5月,
習近平 主席赴俄羅斯出席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期間同北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寒暄;11月,北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李克強總理在北京會見。2016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里加會晤期間同北馬其頓總理迪米特里埃夫舉行雙邊會見。2017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布達佩斯會晤期間同北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舉行雙邊會見。2018年7月,
李克強 總理在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索非亞會晤期間同北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舉行雙邊會見;10月,中國北馬其頓慶祝建交25周年,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分別同伊萬諾夫總統、扎埃夫總理和迪米特羅夫外長互致賀電。
2022年中北馬雙邊貿易額4.1億美元、同比下降29.8%,其中中方出口額2.3億美元,進口額1.8億美元。
中國同北馬其頓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團結合作。中國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向北馬其頓政府和民間捐贈防疫物資。2021年5月,中國軍方向北馬軍方捐贈新冠疫苗。
1993年12月3日,美國在北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建立聯絡處,1994年2月,美國正式承認北馬其頓。1995年9月13日,北馬其頓與美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996年3月,美國在北馬其頓設立大使館。2001年4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問北馬其頓。
1994年1月31日,俄羅斯與北馬其頓建交。1996年12月,俄羅斯向北馬其頓派出首任大使。1998年1月,北馬其頓總統格利戈羅夫訪俄羅斯,雙方簽署了友好合作聲明。
2021年5月和8月,北馬其頓兩次驅逐俄外交官,並將其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2021年10月4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北馬其頓駐俄使館的一名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
北馬其頓獨立後,希臘認為馬其頓是地理概念,其範圍包括希臘的北部地區,堅決反對將“馬其頓”或其派生詞作為馬的國名。1995年9月13日,在聯合國秘書長特使萬斯的主持下,北馬、希在聯合國簽署了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臨時協定》。但雙方就北馬國名問題的談判迄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兩國經濟關係正常發展,2001年2月,希臘外長帕潘德里歐訪馬;3月,希國防部長措哈佐普羅斯訪馬。2018年6月17日,北馬、希簽署了《最終普雷斯帕協定》並於2019年2月12日生效,北馬、希兩國就北馬國名問題得以解決,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斯科普里和雅典的聯絡處升格為大使館。
1992年1月15日,保加利亞承認北馬其頓並與之建交,但不承認馬其頓民族和馬其頓語。1993年4月,格利戈羅夫總統訪保。2000年4月,保國防部長諾埃夫訪北馬;5月,保總統斯托揚諾夫訪北馬,雙方簽署包括文化領域合作協定在內的9個協定和《科索沃危機聯合宣言》;10月,北馬國防部長帕烏諾夫斯基訪保;12月,北馬外長凱里姆訪保。
1993年4月26日,阿爾巴尼亞承認北馬其頓,12月24日,北馬、阿建交。1994年2月,北馬其頓阿族提出成立阿語大學,阿爾巴尼亞表示支持,並要求北馬政府滿足阿族要求。北馬認為成立阿語大學違背北馬的憲法,阿的要求是對北馬內政的干涉,從此北馬、阿關係停滯不前。2000年1月,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和南聯盟黑山總理在北馬會晤。6月,阿公安部長波齊訪北馬;7月,北馬總理蓋奧爾吉埃夫斯基訪阿。
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於1996年4月8日建交。2015年2月,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議長戈伊科維奇分別訪問北馬其頓。5月,北馬其頓總參謀長科特斯基訪問塞爾維亞。11月,北馬其頓外長波波斯基訪問塞爾維亞。
2015年2月,北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出席克羅地亞總統基塔羅維奇就職典禮。克羅地亞國防部長科特羅馬諾維奇訪問北馬其頓。7月,北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訪問克羅地亞。
2015年4月,斯洛維尼亞總參謀長奧斯特曼訪問北馬其頓。9月,北馬其頓外長波波斯基赴斯洛維尼亞出席第十屆布萊德戰略論壇。
2015年2月,黑山副總理兼外交和歐洲一體化部部長盧克希奇訪問北馬其頓。9月,北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訪問黑山。
2015年2月,北馬其頓總參謀長科特斯基訪問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9月,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外長茨爾納達克訪問北馬其頓。
北馬其頓把加入歐盟作為對外政策的優先目標之一,大力發展同歐盟國家的關係。1996年1月,北馬與歐盟建立外交關係;6月,北馬同歐盟草簽經貿合作協定。1997年4月,歐盟與北馬正式簽署經貿合作協定。2000年4月,北馬同歐盟簽署了《穩定和聯繫條約》,成為巴爾幹國家中第一個簽署此類條約的國家。
加入北約是北馬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1998年5月,北馬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1999年,北約部隊進駐北馬,並駐紮該國。2018年6月,雙方達成協定,以馬其頓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希臘同意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條件。北馬其頓議會2019年年1月11日通過憲法修正案,同意按照協定更改國名,希臘議會同月25日批准協定。2019年2月6日,北約29個成員國在布魯塞爾總部同北馬其頓簽署加入北約議定書。2020年3月27日,北馬其頓正式加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同白俄羅斯的關係
2022年4月8日,白俄羅斯政府通過決議,批准了一份針對明斯克採取過不友好行動的國家名單。其中包括北馬其頓。
旅遊 綜述 北馬其頓共和國有1000餘處教堂和修道院,4200餘處考古遺址。主要旅遊設施有旅店、浴場、家庭旅館、汽車宿營地等。主要旅遊區是奧赫里德湖、斯特魯加、多伊蘭湖、萊森、馬弗洛沃山和普雷斯帕湖等地。2019年,旅遊直接從業人員2萬人,帶動就業10萬人。2022年遊客總人次96.9萬,其中國內遊客43.2萬人次,國外遊客53.7萬人次。
自然風景 奧赫里德湖 是巴爾幹半島第二大湖,奧赫里德的馬其頓語意思為“馬其頓的淡水海”。位於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邊境上的構造湖。長30千米,平均寬12千米,最寬15千米,面積36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95米。湖水較深,最深處286米。主要由地下水及山溪補給,水位變化不大。群山環抱,湖岸陡峻,以景色優美馳名。湖岸城市有奧赫里德(屬馬其頓)和波格拉德茨(屬阿爾巴尼亞)等。
奧赫里德湖畔
普雷斯帕湖 為巴爾幹半島湖泊。在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交界處。構造湖。長23.8千米,寬12.8千米,面積28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20米,最深處在湖西岸,達54米。主要由地下水和山溪補給。沿岸多山,湖邊有半島和深而窄的小港灣,風景優美。
文化遺址 1979年和1980年,周圍的美景和
奧赫里德 (Ohrid)市以及湖泊被宣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這是馬其頓地區北部的唯一遺址。奧赫里德被譽為“巴爾幹島的珍珠”。它是由拜占庭人、斯拉夫人、諾爾曼和土耳其人在希臘和羅馬的基礎上建在一座小山上。它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參觀時不要錯過城鎮中的古老部分:Tsar Samuel要塞;聖縈菲亞天主教堂,建於11世紀,夏季在這裡舉行音樂會;聖克萊蒙特教堂;聖像畫廊和城市博物館,10世紀這裡是Robevi家族的官邸。聖約翰坎諾教堂建於12世紀,位於海角伸出部分的顯著位置,面向湖泊。10世紀的聖南姆修道院及12世紀的教堂位於奧赫里特以南37千米處的馬阿邊境上。修道院以對精神病治療效果神奇而著名。在附近有一個清澈的小湖,有200眼小噴泉和漂亮的水生植物。
卡列城堡 位於瓦爾達爾河左岸,建於公元6世紀初,從城堡上可以俯覽整個斯科普里市。查士丁尼一世當初修建這座堡壘的目的是用來抵擋斯拉夫人和波斯人,但最終起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每年的5月6日是馬其頓的聖喬治節,人們歡慶春天的到來,吉卜賽人穿上節日的盛裝在Kale城堡和斯科普里的公園裡載歌載舞,人們相信聖喬治能給他們帶來豐收。太陽是馬其頓民族的象徵。太陽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徵它世世代代護佑著馬其頓人。
St.Spas教堂建於1826年的這座教堂,於1970年被宣布為國家歷史地標。教堂建於地下,因為在土耳其統治時代,教堂不允許建得比清真寺高。這裡引以為傲的是一個10米寬6米高的聖像間壁,雕刻全部用核桃木製作,非常精美,由19世紀早期技藝精湛的藝術家Frckovski和Filipvoski兄弟雕刻而成。教堂的庭院通向Goce Delcev墓和博物館。Goce Delcev是馬其頓國內革命組織IMRO的領導人,也是一位民族英雄,1903年被土耳其人殺害。
St.Pantheleimon教堂位於塞繆爾王城堡所在的山腳下。在過去奧赫里德是東羅馬帝國的中心和拜占庭教堂的所在地。當時奧赫里德市有360座教堂,保存至今的只有23座,拜占庭時代的建築顯示了這座城市幾百年間的輝煌。St.Pantheleimon教堂被認為建於聖克萊門特抵達奧赫里德之後,原址本來有座教堂,據說聖克萊門特不滿意其規模,因此在原基礎上進行了重建。
聖索菲亞教堂是北馬其頓最重要的紀念館之一,建於中世紀時期,至今仍保存得很好。教堂內部保留了11到13世紀美麗的壁畫,都是這個國家的藝術佳作和文化瑰寶。這些壁畫向人們述說著早已逝去的那個時代的故事。聖索菲亞教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中的一部分,受到保護。以前,這是奧里赫德大主教的教區,但是就像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和薩洛尼卡那樣,在奧斯曼帝國入侵時期都被改建成了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