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代
在
馬來半島、
沙巴與
砂拉越均有考古遺留出土。人類在這個區域棲息的最古老證據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發掘了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坦彭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巴基特·椿平遺址等,這些
舊石器時代獵人可能是
塞芒人的祖先,這個
矮黑人群體在馬來半島具有極深的淵源。
在距今1 萬年前起始,東南亞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南方屬於百越民族的族群不斷遷徙入中南半島,公元前第2個千年期間,青銅器在東南亞北部地區普遍出現,鐵器也在公元前500年以後大量使用。
瑟諾伊人似乎是個複合群體,有一半的母系
DNA譜系來自塞芒人,另有一半來自晚近從
中南半島遷來的祖先。學者主張他們是早期南島語族農耕者的後代,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將語言與技術帶到半島南部。他們與塞芒人結合起來並混血。
原生馬來人具有較多樣的源頭。即使他們顯示某些與海洋東南亞的關連,有些人具有來自中南半島的祖先,約在距今2000年前的最晚近的冰期高峰。某些人類學家支持原生馬來人源自今天中國
雲南的說法。在
全新世早期,經由馬來半島往
馬來群島的人口擴散。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原生馬來人遭到次生馬來人推往內陸。次生馬來人是
鐵器時代或
青銅時代的人群,其祖源部分來自
高棉與
越南的
占族。這些次生馬來人是半島上第一個使用鐵器的人群,是現在馬來西亞馬來人的直接祖先。
封建時代
印度文明對
馬來群島的影響,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古代印度人稱
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
梵文:Suvarnadvipa)。在
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上,也稱
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拉丁語:
Golden Chersonese),馬六甲海峽則稱為象牙海灣(拉丁語:
Sinus Sabaricus)。印度商人來到
馬來群島購買豐富的森林和海洋產品,並與和當時來到這裡的華人商人進行貿易往來。華人與印度人在2世紀與3世紀在此區域建立許多貿易港與城鎮,依據中國史料記載,數量多達30個。在公元的最初幾個世紀,
馬來半島的人們信仰
佛教和
印度教等等的
印度宗教,並採用
梵語做為書寫文字。1世紀時
佛教和
印度教均在
馬來半島立足,並從這裡傳布到整個群島。
伊斯蘭教經由印度傳到
馬來群島,受
蘇非主義的神秘傳統所影響,並吸收某些馬來人的原始
泛靈論和
印度教傳統。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15世紀初, 馬來半島南部地區尚無統一國家出現。據中國史籍記載, 公元1至7世紀, 在馬來半島南部出現了第一批具有王權特徵邦國。如狼牙修、揭茶、丹丹等。
已知最早在現今馬來西亞地區立基的王國是古代帝國狼牙脩,位於馬來半島北方的珍尼湖附近。與位於
高棉的
扶南有著緊密關聯,扶南統治馬來西亞北部直到
6世紀為止。依據《
馬來紀年》記載,
高棉帝國王子Raja Ganji Sarjuna 在7世紀於現今
霹靂州木威(Beruas)創立
剛迦王國。5世紀的中國史書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於
馬六甲海峽之中。在7世紀,史書記載有一個新港口名為“室利佛逝”(Shilifoshi),據信這是當時
唐朝對
三佛齊的稱號。
7世紀中葉, 蘇門答臘島上的室利佛逝國(
三佛齊帝國)興起, 其勢力包括了馬來半島南部的大部領土。7世紀到13世紀之間,
馬來半島的許多地區由
三佛齊帝國所統治。三佛齊的國王統治著一個由蘇門達臘的濱海地區、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組成的、鬆散的海上王國達700年。其中有部分時間,三佛齊也控制
爪哇島部分地區,不過爪哇島上的各個小王國始終抗拒三佛齊的霸權統治。三佛齊是一個商業國家,歡迎每年一度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船隊到這裡來做生意,有時甚至有從日本、
阿拉伯和
伊朗的船隻到達。暹羅多次試圖從北部征服三佛齊。為了與中國結盟以對抗這些敵人,三佛齊向中國皇帝進貢,但從未受中國統治。於婆羅洲由渤泥國統治。
在1025年與1026年,
剛迦王國遭到古淡米爾國朱羅王朝皇帝Rajendra Chola I 攻打,使得
三佛齊的第一個都城哥打格蘭基因而荒廢。朱羅王朝的入侵減損了
三佛齊的威望,三佛齊曾將其影響力施展到
吉打、
北大年,遠至
單馬令。
2世紀的一首淡米爾文詩Pattinapalai,描寫來自
吉打的貨物堆積在朱羅王朝首都的景象。7世紀的一出
梵文戲劇
Kaumudhimahotsva,將吉打稱為卡達哈州(Kataha-nagari)。
Agnipurana也提及卡達哈的領地以一座高峰為邊界,學者相信這就是吉打的
日萊峰。來自
Katasaritasagaram的故事描寫卡達哈的高貴生活。不久之後,信奉
佛教的
單馬令王國控制了吉打。在11世紀,
單馬令國王Chandrabhanu利用吉打做為攻打
斯里蘭卡的基地,這個事件記錄在
泰米爾納德邦Nagapattinum的石碑,以及斯里蘭卡的編年史《
大史》.
從10世紀之後,三佛齊的勢力開始減弱。三佛齊從來不是一個
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中葉,它與爪哇的一系列戰爭顯然削弱其商業發展,並導致國力衰敝。在11世紀,
末羅瑜開始與三佛齊對抗。與此同時,伊斯蘭教的普及也削弱了信印度教的三佛齊國王的勢力。最早皈依伊斯蘭教的地區如
亞奇脫離了三佛齊的統治。13世紀末,
暹羅的
素可泰王國控制了
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
14世紀,
爪哇的
滿者伯夷帝國控制
馬來半島,成為其屬地之一。但直到14世紀三佛齊依然控制著它最富饒的部分,所生產的香木、海產品、
金、
錫、
香料、臘和果乾在中國和在西方均非常暢銷。
馬六甲王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統一馬來亞地區的王國。約1400年(一說1402年),被滿者伯夷和暹羅藩屬北大年驅逐的舊港王子拜里迷蘇剌(
拜里米蘇拉)
11率追隨者到
馬六甲河的河口定居,建立了
馬六甲蘇丹王朝。滿剌加作為港口開始發展,兩年後人口增加到2000人。當時滿剌加服屬於暹羅,歲輸金40兩為貢賦。
馬六甲王國一直保持著同中國明王朝的密切交往。僅《明史》記載,馬六甲遣使來中國共達22次。明王朝也不斷派遣使者到馬六甲王國,鄭和7下西洋期間,曾5次到達馬六甲王國。1403年,明朝中官尹慶到達滿剌加,拜里迷蘇剌即於永樂三年(1405年)遣使向明朝朝貢,並上表稱:“願內附,為屬郡”,明成祖封為滿剌加國王,滿剌加遂開始擺脫暹羅的控制而獨立。在明朝的扶持和保護下,滿剌加從此迅速興起,吸引了來自東西方各國的商人,一躍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和一等強國。
馬六甲建國後數年內,正式採行
伊斯蘭教,其國王稱號由拉者改為蘇丹。馬六甲王國在與泰王國爭霸中,冊封了原臣服於泰人的吉打、北大年、彭亨等馬來半島北部諸國皈依伊斯蘭教的君主為蘇丹。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後,伊斯蘭教在馬來亞地區的影響非但沒有被摧毀,反而隨著馬六甲王國蘇丹後裔和穆斯林商人的分散而擴大了。汶萊蘇丹、柔佛蘇丹和霹靂蘇丹都認為自己是馬六甲王國的繼承人,並且遵循伊斯蘭教的模式建立起王權統治。
雖然
馬六甲蘇丹王朝只維持一個多世紀,但它被看作是馬來人自主統治的一個黃金時代,馬六甲蘇丹成為所有後繼的馬來統治者的榜樣。馬六甲成為馬來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了今天馬來文化的基礎:馬來土著文化與外來的印度、華人和伊斯蘭元素的融合。馬六甲風格的
文學、
藝術、
音樂、
舞蹈、衣著,及其宮廷人士的華麗銜頭,成為所有馬來人的標準。馬六甲宮廷對
馬來語賦予極高聲望,這個語言最初是在
蘇門達臘形成的,在馬六甲建國時帶到此地。它成為所有馬來國家的
官方語言,即使許多地區依然保有地方語言。
奧斯曼帝國阻斷了
歐洲與
亞洲之間的陸路貿易路線,而且與
印度及
東南亞的貿易受到阿拉伯商人所壟斷,迫使歐洲國家尋找一條通向印度的海路。1509年9月11日,塞奎拉抵達滿剌加,與滿剌加人之間發生了衝突,其中有19人被俘,塞奎拉率船隊逃去。1511年5月,阿方索·迪·阿不奎帶領遠征艦隊來到
馬來亞,經過一個月圍攻,於同年7月1日占領了馬六甲,隨即構築堅固的要塞,組成殖民政府。馬六甲成為葡萄牙在東方活動的核心據點。
馬六甲蘇丹王朝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馬來半島南端的
民丹島,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柔佛蘇丹王朝。馬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互相爭戰不停的小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
亞齊、
汶萊、
柔佛和
霹靂。其它國家有
萬丹、
日惹、
吉打、
雪蘭莪、
蘇祿和
登嘉樓等。16世紀末,歐洲商人在馬來亞北部發現了錫礦,透過錫的出口,
霹靂變得富強起來。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1586年至1587年間,柔佛主動出擊,挑戰葡萄牙勢力。
1607年,
亞齊蘇丹國興起,成為
馬來群島最強盛富裕的國家。在伊斯乾達.穆達統治下,控制的範圍延伸到
蘇門達臘與
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征服
馬來半島的錫礦產地
彭亨,並將彭亨蘇丹擄往亞齊。1629年,亞齊蘇丹國艦隊在攻打馬六甲的戰役中瓦解,同一年亞齊征服了
吉打並把許多吉打人民遷到亞齊。亞齊在17世紀下半葉-或17世紀的前40年成為統領這個區域的主要力量。
在17世紀初,
荷蘭建立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在
摩鹿加群島的貿易,隨後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隨後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
馬來群島,與
柔佛結盟來對付他們的主要敵人: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強大的亞齊蘇丹國。1641年,在數次嘗試後,荷蘭與柔佛的聯軍攻占馬六甲,終結了葡萄牙統治,葡萄牙僅剩下
葡屬帝汶。隨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開始部署壟斷馬來半島的錫礦產量。在荷蘭支持下,柔佛在馬來亞各個蘇丹國之間,獲得一個鬆散的霸權地位,
霹靂周旋於柔佛和暹羅之間,並保持其獨立。
這段期間,馬來亞各蘇丹國的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從
印度尼西亞東部來的
布吉人海盜經常襲擊馬來亞海岸地區。1699年,刺殺了
柔佛最後一位馬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
布吉人控制了
雪蘭莪。從蘇門達臘來的
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建立
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
暹羅的
大城王國部分填補了這個空缺,將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
吉打、
吉蘭丹、
北大年、
玻璃市和
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柔佛覆滅也讓
霹靂成為馬來亞蘇丹國之中的領導者。
從17世紀開始,
英國商人就現身於馬來亞水域,1619年7月,英荷在倫敦共同締結《英荷防禦同盟條約》。以
英屬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786年8月向
吉打蘇丹租借了
檳城(檳榔嶼)。占領印度之後,英國開始以其豐富的資源為後盾,逐步向東南亞的海峽地區擴張。1791年,迫使吉打簽訂割讓該島的條約。此後英國又在檳城對岸的大陸上租借了一大片土地(稱為
威省)。1795年在
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占領了荷屬馬六甲,1818年才交還荷蘭。英國總督
斯坦福·萊佛士尋找一個替代基地。1819年2月,從
柔佛蘇丹手中獲得了
新加坡。1824年荷倫條約簽訂後,荷人同意以馬六甲跟英國人交給換蘇門答臘的明古連島。隨著馬來亞畏懼
暹羅擴張,英國影響與日俱增。19世紀,馬來蘇丹成為
大英帝國盟友。
18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快速成長。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
茶貿易,增加了對馬來亞的高質量的錫的需求,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人的世界,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華人定居在城鎮並很快掌控了經濟活動。這建立了往後200年馬來亞社會的典型模式:鄉居的馬來人逐漸受到富裕的城鎮移民社群所控制。胡椒是主要的農產品,由於英國勢力在馬來半島進一步擴張,海峽殖民地與半島內陸腹地的交易開始得到發展。
殖民時期
1824年
英國與
荷蘭簽署英荷條約,最終確立了英國對
馬來亞的霸權,同時也決定了當代
馬來西亞的雛形。荷蘭撤出
馬六甲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而英國則承認荷蘭對
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這個瓜分在馬來亞地區劃了一條人為界限,這條界線遺留至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並沒有在馬來半島建立起統一的政治制度,而是分而治之。
1910年,英國對
馬來群島領土的統治模式成形。為了滿足經濟的需要,英國大量引入
華人和
印度人的勞動者,以滿足在
馬來半島和
婆羅洲所產生的殖民地經濟需求,間接對馬來民族的經濟和職業上的支配勢力造成威脅。在1921年時,馬來亞南印度人占其人口總數的94%。
海峽殖民地最初由位於
加爾各答的
東印度公司所管理,其後檳城與新加坡先後成為這個殖民地行政中心。1867年,其行政權由
印度總督移交給倫敦的殖民地事務大臣管理。
1876年英國殖民者從巴西引進橡膠樹進行種植。1876年英國殖民者從巴西引進橡膠樹進行種植。1909年2月,
暹羅同意將
吉打、
吉蘭丹、
玻璃市和
登嘉樓讓給英國。1914年,蘇丹阿布·巴卡爾的繼承人蘇丹Ibrahim才接納一位英國代辦。先前屬於泰國的4個州以及柔佛合稱
馬來屬邦。
英國對海峽殖民地實行直接統治,傳統的政治結構基本廢除,代之以新的形式:由總督掌握最高權力,另設行政會議和立法會議作為總督的諮詢機構。
1896年7月5日,
彭亨、
雪蘭莪、
霹靂與
森美蘭合組為
馬來聯邦,接受英國保護(四州府),實際上屬於英國控制範圍。
5152在聯邦成立之前,一些邦已經引進代議制的模式。1877年9月11日, 霹靂邦成立參議會,這是除海峽殖民地外,馬來各邦中第一個立法機構。邦參議會主席由蘇丹擔任,成員包括駐紮官、主要的馬來酋長和兩三名華人巨商。其主要工作是立法方面的,所有土邦立法由它通過。
1896年,馬來聯邦成立後,權力集中在以英國總駐紮官(1911年以後改為首席部長)為首的聯邦政府手中,總駐紮官從屬於馬來聯邦高級專員(由海峽殖民地總督兼任),高級專員負責與英國殖民部溝通、聯繫。此外,馬來聯邦還設統治者會議、駐紮官會議、聯邦參議會(後改為聯邦議會)。統治者會議於1897年舉行。聯邦參議會為立法機構,於1909年成立,由高級專員主持。非官方議員由高級專員提名,經英王批准後任命。聯邦參議會也注意到不同族裔代表的分配,到1927年,在8名非官方議員中5名是歐洲人,2名是華人,1名是馬來酋長。1927年,聯邦參議會改組為聯邦議會。每個邦平均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政府,由蘇丹、英國駐紮官和顧問及一個邦的參議會組成。不過,在聯邦體制上,各邦向聯邦政府交出了大部分實權,包括稅收權、財政權。蘇丹的權力大受削弱。參議會改組後,馬來統治者退出,但後來議會通過的每個法案都須經過4個統治者分別簽署才能生效。
馬來屬邦是對馬來半島其餘未參加聯邦的各邦之統稱, 包括吉蘭丹、吉打、丁加奴、柔佛、玻璃市5個邦(五州府)。其中吉蘭丹、吉打、丁加奴、璃璃市是根據1909年《英暹條約》改歸英屬馬來亞管轄的。屬邦各邦在行政上各自為政, 比聯邦各邦保留了較多的實權。屬邦各邦的政治體制也保留了較多傳統的形式和內容, 但也受到了時代的影響, 新的形式也出現了。柔佛邦於1895年頒布了一部由英國律師起草的成文憲法。按憲法規定, 成立部長會議作為蘇丹的諮詢機構, 其成員必須是穆斯林;還設立邦參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其成員限於柔佛臣民, 但宗教信仰不限。後又增設行政會議。這部憲法為馬來西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直到二戰前也只有柔佛和丁加奴這兩個屬邦擁有成文憲法。屬邦還須接受英國的顧問幫助管理政務, 類似於駐紮官制度, 名為顧問, 實際上可以左右蘇丹。
19世紀後半部,英國獲得了對荷蘭從未立足的
婆羅洲北岸的控制。東部(
沙巴)則由受
西班牙屬菲律賓控制的蘇祿蘇丹的名義統治。其餘部分則是
汶萊蘇丹統治地。1841年,英國
探險家詹姆士·布魯克從汶萊蘇丹手中租借了
古晉,並稱自己為
砂拉越的“白色拉者”。此後他不斷從
汶萊手上取得領土。婆羅洲東北部被英國商人殖民。
1881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被允許控制這塊地區,受新加坡總督監督。西屬菲律賓從未承認蘇祿蘇丹對這些領土的喪失,這是後來
菲律賓宣稱擁有沙巴主權的理由。1888年汶萊成為英國
保護國,1891年英國再與荷蘭簽訂條約,確定兩國在婆羅洲的邊界。1903年4月22日,英國和蘇祿蘇丹賈馬魯爾·基拉姆簽署《確認割讓島嶼契約》或者稱為《確認契約》。
日治時期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英國、
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占據了馬來亞。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投降。這是英國無法彌補的聲譽損失。英屬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汶萊也被日本所占領。
日本人將馬來人看作是一群從英國殖民統治被解放的殖民人群,並且樹立了有限的馬來民族
主義,這使得日本人在馬來管理機構和知識分子中贏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大多數蘇丹也主動與日本人合作,雖然日本後來戰敗。日本為了配合大東亞共榮圈的政策,答應戰後讓馬來亞獨立,並且協助訓練馬來人成立武裝部隊與政府部門菁英。
獨立建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馬來亞華僑為主體所建立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是馬來亞地區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自治和最終獨立成為英國新政策。橫掃亞洲各地的殖民地民族主義浪潮很快到了馬來亞。在
二戰最後一年,馬來亞共產黨與馬來人為首的部隊發生衝突,戰後回到馬來亞的英國人,因擔心共產黨勢力的擴大,最終將馬共列為非法政黨,馬共在發現和平的爭取方式無效後,決定改以武力鬥爭爭取。
1946年,英國宣布了一個組織馬來亞聯邦的計畫,將原先屬於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的蘇丹國,加上
檳城和
馬六甲(但不包括
新加坡)合組一個
英國海外領地,並在數年後獨立,但遭到馬來人強力反對。同年3月,在
柔佛首席部長奧恩·加法爾的領導下,馬來人組織成立了巫人聯合統一機構。巫統支持馬來亞獨立,條件是這個新國家完全由馬來人掌管。面臨馬來人的反對,英國放棄了平等公民權的計畫。馬來亞聯邦在1946年6月宣布成立,在1948年解散。代之以在1948年2月1日協定成立
馬來亞聯合邦。
與此同時,共產黨則在積極準備暴動。1945年12月抗日游擊隊解散,馬來亞共產黨成為一個合法政黨,但游擊隊武器卻被謹慎收藏起來,以備未來之用。馬共的政策是立刻獨立,並且所有民族平等。這意味著它極難招募到馬來人黨員,主要支持者來自華人主導的商會,尤其在新加坡;以及華人學校,其中的
教師大多來自中國,將中國共產黨看作
中華民族重生的領導者。1947年3月,隨著
冷戰的開始和
共產國際的左傾,馬來亞共產黨的
總書記萊特被殺,原游擊隊首領
陳平任總書記,陳平要求共產黨立刻行動。共產黨發動游擊隊行動,期望迫使英國勢力撤離馬來亞。7月,在一連串莊園主遭到暗殺後,英國殖民政府展開反擊,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馬來亞共產黨被禁,數百戰士被捕。共產黨退入森林,組織了馬來亞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約有13000名
男性,其中第十支隊主要由馬來人組成。
1948年-1960年,英國開始實行馬來亞緊急狀態,鎮壓
馬來亞共產黨,驅逐華僑華人回國。英國通過對華人做出經濟和政治的讓步,並將散居鄉間的華人集中到位於馬共勢力範圍外的“白區”的“新村”。動員馬來人來對抗馬來亞共產黨從
1949年起,馬共失去抗爭動機,招募游擊隊人數銳減。1951年馬來亞共產黨謀殺了英國
高級專員亨利·葛尼,但是這種轉向“恐怖份子”的策略,使得馬來亞共產黨失去了許多溫和派的華人支持。
1952年傑拉爾德·鄧普勒被任命為馬來亞英軍指揮官,鄧普勒在馬來亞發明了反游擊戰的
戰術,雖然游擊隊被擊潰,但英國軍隊因著
冷戰背景而留下來。依靠這個背景,
大英國協一員的
馬來亞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
1955年和1956年,巫統、馬華公會、印度人國大黨和英國共同制定一部憲法草案,承認所有民族享受平等的公民權。1957年8月31日,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成為獨立的馬來亞的第一位總理。
馬來亞獨立後,這個區域還有其它英國領地的前途懸而未決。日本投降後,布魯克家族和英國北婆羅洲公司分別放棄了對砂拉越和沙巴的控制,成為英國皇家殖民地。以華人占多數的
新加坡於1955年獲得自主權,1959年
李光耀成為新加坡首席部長。盛產石油的汶萊蘇丹國依然是英國附屬。1959年與1962年之間,英國政府召集了多次複雜的談判,在這些當地領導人與馬來亞政府之間進行協商。
1961年,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贊成建立“馬來西亞”的構想,馬來西亞將包括曾是英國海外領地的
汶萊、
馬來亞、
沙巴、
砂拉越和新加坡。
雖然
新加坡首席部長
李光耀支持這個建議,但他在新加坡社會主義陣線的黨內反對者反對這個計畫,認為這是英國打算繼續控制這個區域的計謀。
砂拉越大多數政黨也反對這個計畫,沙巴沒有政黨,但是當地社團代表也表示反對。汶萊蘇丹支持這個計畫,但是汶萊人民黨反對。在1961年的大英國協首席部長聯合會議,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向他的反對者進一步闡述這個計畫。10月,英國政府批准這個計畫,條件是必須取得參與這項合併計畫的地區同意。葛波率領葛波委員會前往婆羅洲研究當地居民意見,認為沙巴和砂拉越同意合併,但在汶萊則有許多人反對。在新加坡的
公民投票中70%的人贊成合併,條件是新加坡政府獲得實質的自主權。汶萊蘇丹退出這項參組馬來西亞的計畫,這是由於來自多數人民的反對、關於石油利潤分配比例的爭執,以及關於合併後蘇丹的地位等等因素。此外,汶萊的人民黨發動武裝革命,雖然立刻遭到敉平,但被視為這個新國家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英國政府討論葛波委員會的報告後,又設立Landsdowne委員會來起草馬來西亞憲法的草稿。最後出爐的新憲法草案與1957年的馬來亞憲法基本上相同,只做了少部分修改。例如,原先對於馬來人特殊地位的認定,擴及到砂拉越與沙巴的所有土著。新加坡、砂拉越與沙巴這三個新加入的國,也被賦予某些自主權,這是原先的九個馬來亞州署所沒有的,因為新加坡、砂拉越與沙巴是以國的地位與馬來亞聯邦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3年7月的談判結束後,決定
馬來西亞聯邦將於1963年8月31日正式成立,這天恰好是馬來亞獨立以及英國賦予新加坡和沙巴自治權的紀念日。然而,
菲律賓和
印度尼西亞強烈反對這個事態發展,印度尼西亞稱馬來西亞為
新殖民主義的代表,而菲律賓則強調沙巴是她的領土。印尼總統
蘇加諾在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的支持下提出反對,而且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發動了多次抗爭行動,延遲了馬來西亞的成立。基於這些因素,
聯合國組成一個八人代表團造訪砂拉越與沙巴,確認他們參組馬來西亞的意願。
馬來西亞正式於1963年9月16日成立,由馬來亞、沙巴、砂拉越與新加坡共同組成。當年的馬來西亞人口約一千萬人。
在馬來亞獨立時,具備著很好的經濟優點。它是世界上三個重要商品(
橡膠、
錫和
棕櫚油)最重要的出產國之一,也是重要的
鐵礦石出產國。這些出口工業給馬來亞政府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盈餘,可用來投資於工業發展和基礎建設項目。雖然巫統不是一個社會主義黨派,但如同其它開發中國家,馬來亞於1950和1960年代非常看重國家計畫,首兩個五年計畫(1956年至1960年和1961年至1965年)通過國家對工業的投資,來促進經濟發展,以及修復在戰爭和緊急狀態時期被破壞和被忽視的基礎設施,如公路和港口。政府試圖減少馬來亞對商品出口的依賴,因為這會使國家經濟受到浮動的市場價格所牽動。馬來亞政府也意識到,隨著
合成橡膠的生產和使用的普及,對天然橡膠的需求注定會滑落。由於有三分之一的馬來人勞動力從事橡膠工業工作,發展其它類型的就業來源變得非常重要。為了讓馬來西亞出產的橡膠具有競爭力,意味著橡膠工業的獲利能力的增加,越來越依賴維持低工資,這又保持了農村馬來人的貧困狀態。
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馬來人口占55%,華人35%,印度人10%。這個等式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時打破,華人的比率增加到將近40%。巫統和馬華公會均害怕李光耀的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對馬來亞選民的吸引力,他們試圖在新加坡組織政黨以挑戰李光耀的地位。即使李光耀先前承諾人民行動黨不會參加
1964年的馬來西亞大選,但面臨這種挑戰,他轉而威脅將派出候選人參加馬來亞聯邦大選。為此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要求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告獨立。.
1959年,這在華人公會內部導致了一場危機。馬華公會的首領
林蒼祐決定反對巫統的教育政策。但在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威脅讓兩黨聯盟破裂後,馬華公會又被迫讓步。
1961年,馬來西亞通過教育法,中學只使用馬來語和英語為媒介語,而在政府國小只以馬來語為媒介語。雖然華人和印度人社群可以保持他們的華文國小和淡米爾文國小,但學生必須學馬來語,而且必須公認的馬來課程。這使得華人學生被排除在外。同時,馬來文學校獲得政府大筆資金津貼,馬來人獲得絕對優待。馬華公會在教育政策上的挫敗,減弱了華人社會對巫統的支持。
1969年,“五·一三事件”以後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所制定和實施的重大政策,比如“新經濟政策”和“新文化政策”都採取了偏向馬來人的做法。“新經濟政策”通過創辦國有企業來幫助馬來人積累財富,通過立法和行政規定來限制非馬來人資本的擴張。“新文化政策”則突出全國的文化必須建立在馬來文化的基礎上,並據此壓制華文教育等非馬來人文化的發展。隨後,伊斯蘭復興運動在馬來西亞蓬勃發展,並成為影響政治進程的重要力量。
1971年,正式提出並加以實施
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據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數字,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在7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為7.8%。馬來西亞經濟在經歷了70年代的高速增長後,進入80年代,便出現了減速增長的勢頭,80年代前期的年均增長率僅5.2%,貧困率又一度回升,1983年達到30.3%。80年代中期,馬哈蒂爾對新經濟政策作了某些調整,放寬了對投資、外貿、金融等領域的管制和限制,積極推進經濟自由化。實行經濟私營化。積極吸引外資。從1986年開始,馬來西亞轉而採取積極吸引外資投資的政策。同年10月,政府大幅度地修訂有關的投資法案,放寬了對外資的限制。重視製造業的發展,1981年開始側重發展重化工業,1990年,馬來西亞製造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值的比重已達27%。重視農業的發展,1984年制定了全國農業政策。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從1987年起,馬來西亞經濟開始迅速增長,1988年到1990年,其增長率分別為9.9%、8.8%和9.8%。進入90年代後,1991一1993年均增長8.1%,其中製造業、建築業各增長12.3%,農業2.4%,均超指標。人均收人由1990年的6238馬元(2437美元),增到1993年的8350馬元(3262美元)。1992年對外貿易總額為821億美元, 是關貿組織的第16大貿易國。同年,馬來西亞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外匯儲備超過20億美元。在1987年, 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比重首次超過農業,後又由1990年的占26.9%上升到1993年的30.1%。1991一1993年間,製成品出口年增長率達2.1%。1993年,製成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已達71%。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人的不斷增加, 馬來西亞的貧困率已從1984年的18.4%下降到1990年的17.1%,1993年又降為13.5%。
同時,馬哈蒂爾的執政方式被批評者指責趨向於
專制,特別是在經歷了1985年司法危機及1987年
茅草行動之後。然而,另一邊廂,馬哈蒂爾政府在嘗試將馬來西亞打造成區域教育中心的同時,教育及語言政策趨向於寬鬆與開放,包括讓英語成為許多公立及私立大專院校的教學語言,以及讓華文教育組織建立
南方學院、
新紀元學院及
韓江學院。但是,執政晚期所推行中國小英文教數理政策及白小事件等則飽受母語教育推行者詬病。
在1990年代晚期,馬來西亞受到
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副總理
安瓦爾去職所導致的政治不安所撼動。在
1997年,由於政府內部的意見分歧,導致副總理
安瓦爾遭到撤職與逮捕。在安瓦爾事件中,法庭中錯綜複雜的糾葛關係,特別被看作民主憲政受侵蝕的表現。安瓦爾的妻子萬·阿齊扎組織了一個新政黨
人民公正黨。在
1999年的大選中,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和回教黨組成了一個替代陣線(後來的
人民聯盟)。其結果是回教黨從巫統手中贏得許多馬來議席,但許多華人選民反對這個與回教黨的不正常結盟,使得民主行動黨對馬華公會失去了許多議席,甚至連民主行動黨的領導人
林吉祥也落選。萬·阿齊扎贏得了安瓦爾原先在檳城的選區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