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14世紀,中世紀末期,歐洲的社會開始了一些新的變化,封建主義制度開始衰退,
十字軍東征而帶來的騎士階層文化的繁榮逐漸變得落寞,神聖不可侵犯的
羅馬帝國和
教皇的統治開始變得動搖,因為以城市為中心的中層階級開始發展,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飛躍,尤其是在精神方面,經院哲學所宣揚的
基督教神學遭到蔑視,人們的視線開始從神那裡轉到人自己的身上,開始發現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於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給予了人類文明一段新的歷史,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大致的歷史時段是從1300-1650年。
文藝復興
1、
狹義上講是復興古代文化,
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和藝術價值。從中世紀,基督教開始統治之時,人們的視野就開始蒙上一層紗幕,就是宗教信仰,人的行為、思想等等方面都受制於上帝,人們無法認清世界,認清自己,完全的受到束縛,於是一些思想家跳出來開始否定這些,努力衝破一種禁錮,他們找到的路就是從古代文化那裡找到了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的本來屬性。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給了人們精神上新的認識.
2、文藝復興廣義上講是人的思想上的“復興”。
人文主義成為了文藝復興的核心。“人文主義”一詞最初來自於與“神學學科”相對立的“人文學科”。
文藝復興時期,被教會所壟斷的教育也有所改變,以前課程主要有
宗教法、民法、醫學三種科目,這時增加上修辭學、哲學和天算學等科目,是講授希臘和羅馬的古典學問,都是非基督教的,所以看作“人文學科”(“世俗學科”),而且這些學科很快就擠掉神學在學院中占首要地位。人文主義者主張人的主觀創造力,人的價值和力量,人要逐漸從宗教中解放出來,要求個性解放,主張理性。
禁慾主義
抨擊
禁慾主義,肯定人可以追求世間的歡樂和幸福,榮譽和財富。這就標誌著歐洲社會從專一的宗教傾向向世俗方面過渡,從一個絕對信仰和
神秘主義的時代向理性信念和科學探索時代的過渡。然而人文主義者並“不是完全自然意義上的人,而是基督教的人——是10個世紀以來,在生活的精神戒律和良好修養塑造出來的人類模型”,他們從思想觀念深處上沒有動搖‘上帝’在心中的位置,只不過是要使基督教更具有人情味。”帶著這種滲透人性的思想,作品創作目的是要“努力使其既能為上帝所接受,又能為人類所理解,並帶給他們歡樂”。
音樂史中劃分早期、中期和晚期——音樂風格的形成、發展和成熟,什麼樣的音樂風格?我們先看看教材中所引的這幾句話,以聲樂為主的復調創作技法,不僅僅在宗教音樂中,同時滲透到
世俗音樂領域,從而導致的以復調技法為橋樑的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的融合。文藝復興的音樂家們不僅在教堂擔任職位創作宗教音樂,還受約於貴族或國王提供世俗音樂,音樂家的地位提高,音樂也變得更為普及,更為大眾化,同時由於這種多元化的滲透世俗音樂的技術含量有所提高,也豐富了宗教音樂的表現方式。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理論方面首先是從古代的論述入手,最初來源羅馬哲學家、政治家
波埃修斯,論文《音樂的體制》根據希臘資料寫成,是中世紀的教科書典範。後面還有我們教材上提到幾位。除了認識古代理論之外的貢獻,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新的理論。對古希臘音樂和音樂觀的進一步關注,導致義大利
佛羅倫斯的一個卡梅拉塔的
會社,倡導復興古希臘悲劇那種綜合性的完美藝術形式是最為理想的,從而誕生了歌劇這種體裁。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性質發生變化,由娛神向娛人轉變,世俗化傾向使國王或貴族的小教堂和教皇的唱詩班的音樂更加繁榮,一些游吟藝人也介入其中,他們多是演奏能手,從而使宗教環境中不能加入器樂的狀況有所改變,器樂開始有發展。
以家族出現的音樂贊助人,他們總會出資邀請一些音樂家為自己創作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往往創作的世俗作品數量大於宗教作品,這就使世俗音樂創作變的逐漸專業化,音樂變成不僅作為文化娛樂,還是高雅和豪華的標誌。音樂家的地位也逐漸高漲,雙向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發展趨向成熟,不僅表現在優秀作曲家與作品的層出不窮、創作手段與技法的日趨規範與精緻,而且也體現在音樂出版和印刷的發展。音樂出版業直接促進音樂發展,不僅加快了作品的傳播,還加大了傳播範圍。大眾有需要,音樂家就有所提供,這種及時的互動關係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所以科技進步帶動文明的進步,科學就是生產力,生產力帶到發展,不僅經濟也包括文化。音樂的普及性,也促使作曲家的地位不斷上升,世俗體裁義大利牧歌、法國的尚松和德國的里德都成為人們倍受喜愛形式。
音樂技法的大大進步,繼承中世紀的音樂成果又開拓了新的創作領域,音樂家們寫音樂,為什麼寫,還開始懂得用什麼手段和方法來寫。因此音樂的發展也可以說是作曲技法的發展。
重要事件
科學技術
戰爭與政治
14世紀的天災人禍
帖木兒帝國興起
文化娛樂
社會與經濟
疾病與醫學
環境與自然資源
宗教與哲學
重要人物
中國
明夏太祖
思克卓里圖汗
尼古埒蘇克齊汗
明成祖
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