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靈芝,中藥名。為爵床科靈枝草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Kurz的枝或葉。分布於雲南、廣東、海南等地。具有清熱潤肺,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勞嗽,疥癬,濕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鶴靈芝
- 別稱:癬草、白鶴靈芝草、仙鶴靈芝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爵床科
- 屬:靈枝草屬
- 種:靈枝草
- 分布區域:雲南、廣東、海南
- 採收時間:春、夏季採收
- 用量:10-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
來 源,分布區域,生長環境,採集加工,生理特性,入藥部位,藥材性狀,性 味,功 效,主 治,用法用量,
來 源
為爵床科靈枝草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Kurz的枝或葉。
分布區域
產於雲南(景東、耿馬)野生,廣東(廣州、陽春)、海南(海口、陵水)栽培。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爪哇栽培,菲律賓有分布。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米左右的灌叢或疏林下。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理特性
多年生、直立草本或亞灌木;莖稍粗壯,密被短柔毛,乾時黃綠色。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稀披針形,頂端短漸尖或急尖,有時稍鈍頭,基部楔形,邊全緣或稍呈淺波狀,長2-7(-11)厘米,寬8-30毫米,紙質,上面被疏柔毛或近無毛,背面被密柔毛;側脈每邊5-6條,斜升,不達葉緣;葉柄長5-15毫米,主莖上葉較大,分枝上葉較小。圓錐花序由小聚傘花序組成,頂生或有時腋生;花序軸通常2或3回分枝,通常3出,密被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長約1毫米;花萼內外均被茸毛,裂片長約2毫米;花冠白色,長2.5厘米或過之,被柔毛,上唇線狀披針形,比下唇短,頂端常下彎,下唇3深裂至中部,冠檐裂片倒卵形,近等大,花絲無毛,花粉粒長球形,極面觀為鈍三角形;花柱和子房被疏柔毛。蒴果未見。
入藥部位
枝或葉。
藥材性狀
莖類圓柱形,直徑1-7mm,有6條細棱及縱皺紋;嫩莖灰綠色,老莖黃白色,節稍膨大;老莖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呈纖維狀;木質部淡綠色,髓部白色;葉對生有短柄,葉片橢圓形,全緣,黃綠色;氣微,味淡。
性 味
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 效
清熱潤肺,殺蟲止癢。
主 治
用於勞嗽,疥癬,濕疹。
用法用量
10-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