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介紹
食用菌是一類色彩豐富、鮮香脆嫩、美味可口、營養均衡、還兼具食療價值的天然食品,深受人們的歡迎。隨著世衛組織提倡的“一葷、一素、一菇”的科學膳食結構以來,人們的消費理念也隨之轉變。“嚮往綠色、崇尚珍稀、關注安全”已成為國內外消費新潮。日益繁榮的食用菌市場為食用菌產業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機遇和優勢
預計未來幾年,食用菌業仍然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其發展前景看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國際上對菌產品種類爭產量的需求增加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食用菌產品緊俏,其價格是我國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比如雙孢菇,德國為4~5馬克/磅,折人民幣20~25元/公斤;美國為4美元/磅,折人民幣60元/公斤以上。在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食用
菌品種日益豐富,已由單一的雙孢菇向草菇、平菇、金針菇、香菇、黑木耳等多元化發展,僅黑木耳每年就要遞增300噸。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大量消費食用菌的習慣,而且在世界各地食用菌正廣泛套用於食品及藥品的加工業。據統計,全世界人均食用菌的消費量為2.5公斤左右,年消費量高達1500多萬噸,我國占有50%的國際市場份額,但目前僅年產400多萬噸,市場銷售前景十分可觀。
農產業結構調整給食用菌業帶來機遇
我國即將加入
WTO,也就意味著國內與國外市場的接軌。“入世”後對美國農產品稅項平均將由現在的45%降至15%,大量廉價、優質的國外農產品將給我國傳統農業帶來嚴重衝擊。美國的玉米折合人民幣0.50元/公斤(我國為0.70元/公斤)。小麥為0.60元/公斤(我國為1.34元/公斤)。當前由於我國種子、化肥、農藥價格偏高,有的地區種一畝地糧食還要倒貼100多元,由此可見,“入世”後仍以傳統農業種植必將使一些地區的農民不堪重負。面對國際市場,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已勢在必行。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食用菌種植業,恰好適合我國現階段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國情,是食用菌業發展的良好契機。
我國食用菌業具有市場競爭力
據初步調查,美國工人月平均工資為2731美元,日本為1820美元,韓國為1056美元,中國台灣省為960美元,香港為750美元,而中國大陸不足100美元。勞動工資水平高低直接反映成本的高低。以香菇為例,台灣生產1公斤香菇,成本折人民幣5元,大陸為38.46元,日本的情況大體與台灣相同。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生產的食用菌由於勞動力成本低,價格僅為國際市場的1/10甚至更低,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這將極大地有利於出口深加工製品業的發展。
可提供穩定的市場貨源
目前,國際市場上食用菌產銷量量大的仍是香菇,中國幅員遼闊.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優勢。香菇原為南方春秋兩季栽培的品種,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香菇的生物學特性理解不斷深入,利用南北方氣溫差異,採用合理的栽培模式,已成功實現南菇北移。現在已有許多南方菇農開赴外埠,在北方山區建起大面積香菇種植基地,已實現了向國內外市場周年提供優質香菇的條件。這對我國食用菌業的長期發展,占領國際大市場具
有重要意義。
發展的意義
食用菌生產是
現代生態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食用菌在內的“菌物界”,其降解並吸收有機物的能力強,生長發育速度之快,在物質轉化中優勢很大。植物生產、動物生產與菌物生產呈三足鼎立之勢,而菌物生產在三者中起著綜合利用的紐帶作用。
食用菌生產是“高效農業、環保農業、循環農業”產業鏈中的一環,農業生產中的農作物秸桿,穀殼稍加處理,都是栽培食用菌的好原料,如稻草、麥草、豆秸、玉米秸、玉米芯等。
優勢
食用菌生產在種植業、畜禽等產業的優勢
食用菌生產不與畜禽、水產品養殖爭糧,食用菌生產中的菌糠稍加處理,可以作為豬、牛、羊的飼料。豬、牛、羊的糞便和農作物秸稈可以生產雙袍蘑菇;品質差的蘑菇、次品香菇、剪掉的菇柄等可作為飼料,來餵養林、果園間散養的禽畜類,如:蘑菇雞、香菇雞、蘑菇鴨、香菇鴨、蘑菇鵝、香菇鵝、蘑菇豬、香菇豬、蘑菇羊、香菇羊等。少量畜禽糞配合蘑菇廢菌糠可以養殖蛆州,蛆州是水產養殖的優質高蛋白的活體餌料,作為水產養殖飼料,可生產出質優味美水產品;蛆州糞和廢菌糠及畜禽糞尿經物理髮酵處理,是上好的有機肥,可做為育苗、花卉的優質基質,也是糧食作物、蔬菜、果樹種植理想的優質有機肥料。
食用菌生產轉化了大量農作物秸桿、減輕了秸桿禁燒的壓力,保護生態環境;減少了畜禽對飼料糧的需求量,為畜禽業提供優質高營養、高蛋白質飼料,改善畜禽產品品質和口味。同時畜禽的糞便又得以有效的利用,生態環保;減少了糧食果蔬生產中無機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土壤,增強了作物的抗旱性、抗病性,減少了農藥使用量,提升了糧、果、菜的品質和產量,增產、增質、增收,高效;提高水產品的口味,增加了水產養殖的效益。種植、養殖、水產,與食用菌多業聯動,相互銜接、循環利用,促進農作物產品質量、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