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青海西寧)

西寧

青海西寧一般指本詞條

西寧,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是青海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5個區、2個縣,總面積766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8.71萬人,城鎮人口173.90萬人,城鎮化率72.85%。

西寧地處中國西北地區、青海省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內陸開放城市,中央軍委西寧聯勤保障中心駐地。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寧“之意。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西寧市為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空,光纜,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民生活,通信傳媒,城市建設,其他,歷史文化,宗教,曲藝,民歌,地域文化,文物古蹟,風景名勝,榮譽稱號,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西寧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據城北區朱家寨遺址沈那遺址和西杏園遺址等考古發現,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漢時期,河湟地區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
西寧北門西寧北門
古為羌地,西漢時置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屬金城郡臨羌縣。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
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築城。
西晉永嘉二年(308年),前涼張軌進軍青海省會西寧置西平郡,將其納入涼州版圖,屬涼州,領四縣西都、臨羌、安夷、長寧,歸涼州統治。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於見史。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寧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圍正式成立西寧市。
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為青海省轄市。
西寧夜色西寧夜色
1950年,西寧市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駐地。
1960年,原由省直轄的湟中縣、大通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劃歸西寧市領導。
1962年,湟中縣大通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改由省直轄。
1966年,大通縣(駐橋頭)交由西寧市領導。
1985年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大通縣,設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原大通縣的行政區域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1986年03月,國務院批准:將西寧市城西區分設為城西、城北兩個區。撤銷西寧市郊區,將原郊區所轄的7個鄉分別劃歸城東、城中、城西、城北4個區管轄。
1999年12月,國務院批准將海東地區的湟中縣、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
今日西寧今日西寧
2003年12月,轄23個街道、26個鎮、24個鄉、6個民族鄉,934個村(牧)委會、165個社區居委會。
2004年07月,西寧市城北區區劃調整,街道辦事處由4個調整為3個: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併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2006年08月,西寧市:新增1個鎮,全市鄉鎮總數由56個(26鎮30鄉)調整為50個(27鎮23鄉)。
201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撤銷湟中縣,設立西寧市湟中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2月,西寧市轄城東區、城中區、城西區、城北區、湟中區共五個區,湟源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共兩個縣。另外設有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新區(屬城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海湖新區共4個功能區。
西寧市行政規劃列表(截至2013年)
行政區劃面積(km)人口(萬)郵編人民政府駐地
西寧市
7665
220.87
810000
城中區人民街街道南關街43號
151
29.70
810000
總寨鎮新城大道166號
115
35.97
810000
東關大街街道德令哈路195號
82.9
24.26
810001
西關大街街道五四大街21號
138
29.90
810001
朝陽街道朝陽西路27號
1509
13.66
812100
城關鎮建設西路76號
2430
43.78
811600
魯沙爾鎮和平路133號
3090
43.59
810100
橋頭鎮人民路9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寧市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在湟水及三條支流的交匯處,地理坐標東經101°77′、北緯36°62′。
西寧市

地形地貌

西寧呈東西向條帶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懷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

氣候

西寧屬大陸性高原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水文

西寧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匯合於市區,向東流經全市。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青海地處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境內河流縱橫,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狹窄,落差較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尤以黃河、長江水能資源最為集中,開發潛力極大。據勘探,全省有1萬千瓦以上水能資源的乾支流共108條,總蘊藏量2337.46萬千瓦,分別占全國和西北地區總量的3.3%和27.8%。可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為2099萬千瓦,其中裝機25萬千瓦以上的電站可建17座,2.5萬至25萬千瓦的可建51座。西寧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豐富,湟水河貫穿市區,全年徑流量18.94億立方米,自產地表水資源量7.0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6.98億立方米,水資源量13.99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青海地處寒溫帶,植物種類較為豐富,共有經濟植物75科、331屬、947種,其中種子植物約占三分之一。有各類藥用植物約680種,著名中藥材50餘種,如西寧大黃冬蟲夏草雪蓮貝母甘草藏茵陳黃芪麻黃枸杞等暢銷國內外。此外還有纖維類、油料香料類、食用觀賞類植物數百種,其中以蕨菜、蕨麻、沙棘等最為馳名。絕大部分植物尚待開發利用。

動物資源

青海境內有野生獸類103種、鳥類294種,分別占到全國的1/3和1/4。截至2012年,已查明的有經濟價值的動物250多種。有國家級保護動物野駱駝野氂牛野驢盤羊白唇鹿雪豹黑頸鶴蘇門羚黑鸛等10種,二類保護動物20種,三類保護動物9種。省內江河湖沼中,有各種魚類37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15種,大部分有待開發利用。
畜牧青海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和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全省草原面積3644.94萬公頃,占全省面積的53.6%。草原載畜量2300萬頭(只)。每年產出13萬噸牛羊肉和400多萬張牛羊皮。其中被稱為"雪山之舟"氂牛500多萬頭,接近全國的一半;綿羊1400多萬隻。纖維長、拉力強的"西寧毛"馳名中外。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已發現各類礦產123種,探明儲量的有97種。在全國的總儲量中,有51種的儲量居前10位,11種居首位。已經國家審定上儲量表的礦產有70多餘種,保有儲量的潛在價值達81200億元。
鹽湖資源被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共有33個鹽湖,經濟價值最大的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鋰礦區——東台吉乃爾湖和全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區——察爾汗鹽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鈉儲量3263億噸,氯化鉀4.4億噸,鎂鹽48.2億噸,氯化鋰1392億噸,鍶礦1592萬噸,芒硝68.6億噸,上述儲量均居全國第1位。其中,鎂、鉀、鋰鹽儲量均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而且,鹽湖資源品位高,類型全,分布集中,組合好,開採條件優越。
石油天然氣資源共發現16個油田、6個氣田。石油資源達12億多噸,已探明2.08億噸;天然氣資源2937億立方米,已探明663.29億立方米。
金屬和黃金資源礦種多,品位高,產地遍布全省各地。有色金屬礦產有:(儲量180萬噸)、(110萬噸)、鋅(153萬噸)、、錫、鉬、銻、汞等。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鉻、鈦、釩等。另有貴重金屬礦產金、銀、鉑;稀有稀土金屬和稀散元素礦產鍺、鎵、錮、鎘、鍶、鈹等,保有儲量占全國的63%。
非金屬礦產資源共發現礦產36種,有5種列全國第一。主要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劑石英石、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石英岩、矽石、耐火粘土等。

人口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38.71萬人,增長0.67%。全市出生人口2.93萬人,死亡人口1.33萬人,出生率12.27‰,死亡率5.60‰,自然增長率為6.67‰。全市城鎮人口為173.90萬人,占常住人口的72.85%;鄉村人口為64.8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7.15%。
西寧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並存,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達100萬之多。2019年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1.5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5.79%,其中:回族人口38.57萬人,占16.2%;藏族人口為13.07萬人,占5.5%;土族6.11萬人,占2.6%。
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數及構成
指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常住人口
238.71
100.0
其中:城鎮
173.90
72.85
鄉村
64.81
27.15
其中:男性
122.74
51.42
女性
115.97
48.58
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
40.36
16.9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
155.78
65.3
60周歲及以上
42.57
17.8
其中:65周歲及以上
31.19
13.1

政治

市委書記:王曉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容
市委副書記:李永平
副市長:馬忠英、潘志剛、王彤、王劍鋒、何燦、陳紅兵、楊小民、陳兆超
秘書長:於洪斌

經濟

綜述

2018年,西寧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86.41億元,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6.08億元,增長4.2%,對GDP貢獻率為1.44%,拉動GDP增長0.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67.99億元,增長8.8%,對GDP貢獻率為48.31%,拉動GDP增長4.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8.0%,對GDP貢獻率為34.92%,拉動GDP增長3.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772.34億元,增長9.4%,對GDP貢獻率為50.25%,拉動GDP增長4.5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6:36.4:60.0。
2018年,西寧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44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折合美元為8227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
2018年,西寧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其中,食品菸酒類同比上漲1.9%。
2018年,西寧市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94億元,增長17.4%,其中,完成稅收收入77.58億元,增長20.3%。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7.48億元,增長3.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4.4%、公共安全支出增長4.8%、教育支出增長13.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5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3%,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增長9.1%、節能環保支增長15.4%、城鄉社區支出下降8.3%。
2018年,西寧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0%。其中,市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0.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8.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9%。民間投資下降2.6%。

第一產業

2018年,西寧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86.41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8.43萬畝,下降12.0%;油料播種面積47.77萬畝,下降11.7%;蔬菜播種面積27.82萬畝,增長2.5%;中草藥材播種面積5.26萬畝,增長37.1%;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7.07萬畝,增長13.7%;油料、蠶豆、馬鈴薯、蔬菜特色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09.7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58.9%。
2018年,西寧市生豬出欄26.11萬頭,下降5.9%;牛出欄17.48萬頭,增長2.0%;羊出欄68.71萬隻,增長1.0%;肉用家禽出欄126.18萬隻,下降12.2%。肉產量5.40萬噸,下降11.4%;禽蛋產量0.80萬噸,下降24.2%;奶類產量11.99萬噸,增長0.5%。
2018年,西寧市完成造林合格面積12930公頃;當年幼林撫育作業面積7487公頃;零星植樹506萬株;木材採伐運量3517立方米。全市917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通自來水;50.60%的村通有線電視;95.2%的村通寬頻。

第二產業

2018年,西寧市工業增加值增長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8.1%;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0%。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8.5%;國有企業增長8.1%;外商及港澳台下降13.2%;股份合作企業增長1.5%;集體企業增長85.7%;其他經濟類型下降0.7%。分行業看,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4.0%的五大行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8%。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32.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8.6%,比重較2017年提高2.8個百分點;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增長62.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8%,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
2018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增長9.6%,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59.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4%。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28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6.88億元,增長2.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虧損42.28億元,虧損企業110戶,虧損面39.1%。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房地產開發投資292.25億元,下降16.8%;房屋施工面積1875.71萬平方米,下降16.1%;房屋竣工面積231.93萬平方米,下降32.4%;商品房銷售面積332.22萬平方米,下降14.4%;商品房銷售額242.97億元,下降5.8%。

第三產業

2018年,西寧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4.38億元,增長6.7%。按經營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511.03億元,增長6.3%;鄉村實現零售額53.35億元,增長10.8%。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36.62億元,增長6.8%;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00.25億元,增長7.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8.58億元,增長3.6%;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8.94億元,增長0.4%。
2018年,西寧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下降0.3%;飲料類下降8.0%;菸酒類下降39.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2%;化妝品類增長104.4%;書報雜誌類增長8.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0%;中西藥品類下降7.7%;通訊器材類下降1.4%;汽車類下降6.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9.2%;日用品類下降2.1%;五金、電料類下降18.9%。
2018年,西寧市實現進出口總值31.28億元,下降5.0%,其中,進口總值10.98億元,下降20.34%;出口總值20.31億元,增長6.0%。
2018年,西寧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460.65萬人次,增長15.1%,旅遊總收入312.43億元,增長24.5%。接待國內遊客2456.84萬人次,增長15.1%,國內旅遊收入310.80億元,增長24.8%。旅遊外匯收入2460.77萬美元,下降12.9%。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786.52億元,比年初減少75.88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436.77億元,同比增長7.3%;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170.19億元,同比下降10.1%;廣義政府存款餘額1110.23億元,同比增長1.8%。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416.90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住戶貸款餘額479.36億元,同比增長14.5%;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4933.62億元,同比增長5.2%。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58.07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壽險保費收入25.56億元,下降0.9%;財產險保費收入22.39億元,增長6.7%;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10.13億元,增長22.7%。全年保險賠付額2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壽險賠付額6.55億元,增長30.7%;財產險賠付額10.44億元,增長6.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額3.46億元,下降2.8%。

交通運輸

綜述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貨運總量7548.57萬噸,增長3.9%,其中,鐵路319.74萬噸,增長6.0%;公路7225.10萬噸,增長3.8%;民航3.73萬噸,增長26.2%。貨物周轉量293.06億噸千米,增長4.6%,其中,鐵路165.28億噸千米,增長5.1%;公路127.53億噸千米,增長4.0%;民航0.25億噸千米,增長48.0%。全年客運總量3793.84萬人次,增長6.5%,其中,鐵路922.83萬人次,增長11.7%;公路2156.12萬人次,增長2.1%;民航714.88萬人次,增長14.3%。客運周轉量143.42億人千米,增長8.7%,其中,鐵路63.10億人千米,增長3.7%;公路29.71億人千米,增長3.1%,民航50.61億人千米,增長19.7%。

公路

以西寧為中心輻射青海省的交通網路已形成。

鐵路

火車站:西寧站西寧西站

航空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是青海省唯一的二級機場,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空中交通樞紐,已開通了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數十個大中城市的航班。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

光纜

擁有“蘭一西一拉”(蘭州——西寧——拉薩)通訊光纜工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在校學生7.77萬人;普通中學138所,在校學生12.5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9所,在校學生3.2萬人;國小141所,在校學生15.36萬人;特殊教育學校4所,在校學生1092人;幼稚園569所,在園幼兒7.73萬人;學前三年毛學入園率104.3%,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103.68%。
青海大學青海大學
2020年7月,入選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名單。
高等院校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學校層次
教育部與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建
本科,雙一流
青海省教育廳
本科
青海省教育廳
本科
青海省教育廳
本科,獨立學院
青海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青海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青海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青海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青海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青海省公安廳
高職專科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末,西寧地區有獨立的科研院所33個,非獨立院所2個,其中兩所中國科學院院屬科研院所: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科學技術學會88個,會員43500人;科技人員21885人,其中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93人,中級6524人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改革開放以來,全市共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95項,市級433項。先後接待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89人次來寧進行科學考察、學術交流和合作攻關。組織214人次前往美、英、德、日等8個國家和地區學習考察及開展科技合作交流。先後爭取到日本、聯合國undp組織的科技援助項目4項,資助經費50多萬美元。還組團參加了全國性星火、高新技術、"雙新"等成果展覽交流。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7個,博物館13個。全市有廣播電視台5座,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41%和99.62%,有線電視用戶23.3萬戶。出版各類報紙14種,7299.04萬份;雜誌51種,266.46萬冊;圖書1139種,1377.59萬冊。

體育事業

西寧市每年舉辦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150次左右。全市各主要公共場所有近80個健身輔導站點,每天參加晨練的人達3萬多人次。
青海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青海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
截至2018年,全市有各級各類業餘體校10所、少兒足球俱樂部6所、桌球俱樂部4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7所,受訓人數近3000人。在全國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在省內競賽成績處於領先地位。
傳統民族民間體育活動空前活躍,在西寧市家牧區,除了傳統的賽馬、拔腰、拉巴牛、摔跤、武術等農牧民喜愛的鄉土型項目外,足球、籃球、腳踏車、棋類、田徑等項目也有了較快的發展,農牧區的體育活動有聲有色。
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從2002年開始,每年7至8月在青海省舉行。經國際腳踏車聯盟批准,環湖賽為2.HC級,是亞洲頂級賽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國際性公路腳踏車賽。僅次於環法賽、環義大利賽、環西班牙賽等職業巡迴賽。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有各類醫療計生衛生機構1843所,其中,醫院78所;衛生技術人員2652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069人;註冊護士12056人;衛生機構床位數20341張。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3.82人。
西寧市三甲醫院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單位8831個,參保職工60.9萬人(含離退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支出72.32億元;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6453個,參保人數29.1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45.3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支出18.44億元;失業保險參保單位4026個,參保人數18.07萬人,失業保險基金總支付6001.38萬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7980個,參保人數24.29萬人,工傷保險費用支出10152.67萬元;生育保險參保單位6080個,參保人數15.75萬人,生育保險費用支出6796.2萬元。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74萬人,年末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74萬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1.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5%。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人數為1.7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人數為2.46萬人。全年累計兌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354.62萬元,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868.47萬元。
2019全年累計城鎮登記失業人數 3.6 萬人,年末實有城鎮登記失 業人數 1.61 萬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 1.99 萬人,城鎮登記 失業率為 2.16%。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6元,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0元,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4元,增長9.1%。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628元,增長8.5%。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415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319元,增長5.0%。

通信傳媒

截至2018年底,西寧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61.00億元,增長120.3%,其中,郵政業務量4.70億元,增長23.1%;電信業務量156.31億元,增長125.7%。年末市話用戶65.25萬戶,增長16.7%,其中,住宅電話47.03萬戶,增長35.7%。行動電話用戶319.46萬戶,增長1.76%。全市固定寬頻用戶達到91.68萬戶; 其中:城鎮寬頻用戶新增14.55萬戶,達到82.69萬戶;農村寬頻用戶新增2.89萬戶,達到8.99萬戶;光纖到戶(FTTH)用戶新增18.47萬戶,達到79.26萬戶。

城市建設

2019年10月31日,西寧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西寧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其他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定為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歷史文化

宗教

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並存,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尤為深遠,塔爾寺是中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舉行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三大節日。

曲藝

戲劇主要有眉戶劇、平弦劇、藏戲燈影戲、豫劇、秦腔
曲藝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賢孝
歌舞音樂主要有漢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禮舞、藏族的鍋莊舞以及藏傳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禮、法會時演奏的寺廟音樂。

民歌

民歌主要有漢、回、土、撒拉族喜愛的"花兒"和藏族的"伊"等。
西寧體育館西寧體育館
青海是“花兒”的故鄉,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最美的“花兒”是用三江最純淨的源頭之水澆灌的聖潔之花。居住在這裡的漢、藏、回、土、撒拉等各族民眾,無論在田間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趕車,只要有閒暇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可以說,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農民唱起“花兒”,村裡的張秀花、王富貴們就會淚水漣漣。花兒對青海人來說象每天的飲食一樣普通。
“花兒”是產生於青海,並流行於青、甘、寧、新等地區的一種山歌,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花兒”發源於臨夏,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加之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

地域文化

西寧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結合部,是一個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藝術的發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酥油花堆繡壁畫被譽為"藝術三絕",黃南州的熱貢藝術和湟中農民畫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美麗西寧美麗西寧

文物古蹟

截至2012年,西寧省級文物管理機構1個,省級博物館1個,市、縣文物管理機構3個,市、縣博物館3個,專業文博人員28人。青海境內已發現的文物點有4300餘處(西寧為70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塔爾寺隆務寺瞿曇寺馬廠垣遺址西海郡故城、熱水墓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4處(西寧6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19處(西寧77處);館藏文物16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205件(西寧14件)。西寧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中國最早的一件繪有舞蹈圖形的彩陶。
中心廣場春節夜景中心廣場春節夜景

風景名勝

西寧是一座有著兩千一百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古稱西平亭,曾是漢後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地方、南涼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絲綢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門戶、河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煙雨——西寧古八景中遺留最完善的一景。2014年全年西寧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443.2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6.83億元。
  • 西寧八景
西寧八景,即古湟中八景,舊時西寧府稱為湟中,八景即今西寧及其周圍的八個景觀。他們是:石峽清風、金娥曉日、文峰聳翠、鳳台留雲、龍池月夜、湟流春漲、五峰飛瀑和北山煙雨。是由清末湟中人張思憲所寫《題湟中八景》詩而來,八景分敘述如下:
石峽清風
石峽清風位於西寧東15千米處。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宋代時修築綏遠關以控制要害地段,後於清代修築了武定關和德安關。小峽也為人們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昔日此地重山環復、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擊山,丘巒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偉的小峽。而今的小峽,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飛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車輛川流不息,險關變通途。
金蛾曉日
位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
文峰聳翠
提及這一景點,必然提及西寧南山的一個美麗傳說。據說,人們曾經在南山修建一座閣樓,便有鳳凰落到這兒,當地人視為祥瑞之兆。後來,也是為了企盼當地文風繁盛,人們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閣
鳳台留雲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台留雲”,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築。如今山上的景點均為解放以後新建。由於南山的海拔比較高,所以鳳台上經常雲霧繚繞,自成景致。
龍池夜月
所謂“龍池”,指的是位於西寧西郊蘇家河灣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於這裡曾經修建過不少廟宇,所以,歷史上,這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這裡的廟宇,始建於明代,後來屢建屢廢,清末稱作“五龍宮”,曾經盛極一時。
湟流春漲
所謂湟水,即指流經西寧城北的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每當春夏之際,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寧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後注入湟水,遂河水驟漲,波濤洶湧,故稱“湟水春漲”,為西寧古八景之一。
五峰飛瀑
五峰飛瀑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北溝腦,因山峰很像五個手指,故名五峰山。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築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
北山煙雨
北山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北山的古蹟不少,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九窟十八洞”。北山頂上那座有唐代建築風格的寧壽塔。
  • 其他景點
簡介圖片
青唐城遺址
青唐城遺址作為絲綢之路繁華的見證者,位於西寧南繞城快速路邊,以一種靜默的姿態,向來往的人們講述著曾經的繁華。
西寧(青海西寧)
老爺山
老爺山又名元朔山,位於西寧市北約40千米,大通縣境內。山上有火燒台、老虎洞和古寺廟遺址。主峰西南皆為懸崖絕壁,北面與氂牛山相對。加上高原氣候多變,有時濃雲密布,有時天朗氣清,登高眺望,雲海蒼茫,漫步林中,別有野趣,為西寧市旅遊勝地之一。
老爺山老爺山
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西寧市西南25千米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爾寺塔爾寺
馬步芳公館
馬步芳公館始建於1942年6月(民國31年),耗資3000萬大洋,次年6月建成,為馬步芳私邸,取名為“馨廬”。 在馬公館裡許多建築的牆面鑲有玉石,故人們亦稱為“玉石公館”。公館由多個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園組成,各個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結構嚴謹。構成了統一和諧的整體。位於公館南端的後花園栽種了名貴的花卉和樹木,還有亭榭,著名的“曉泉”也在其內。
馬步芳公館馬步芳公館

榮譽稱號

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
中國十大避暑城市
中國十大安靜城市
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
中國十大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世界旅遊名城
2011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
全球避暑名城榜
中國休閒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
中國最幸福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2018年:入圍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名單。
2018暢遊中國100城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66位
2018年度青海省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
“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2020年青海省雙擁模範城
2020全球避暑名城榜第26
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第4
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

友好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