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漢武帝時,漢軍進據湟水流域,在今西寧設西平亭,湟中從此列入中央政權版圖。此後,漢在今湟源縣設臨羌縣,歸金城君轄,湟中屬臨羌縣。
東漢末年,在青海省東北部設定西平郡,改西平亭為西都縣以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區歸屬西都縣轄。
魏晉時期,臨羌縣移治今湟中多巴鎮,此後很長時期湟中地區為西都、臨羌兩縣轄地。
東晉和
南北朝時期,湟中和青海東北部地區一樣,先後在前涼、後涼、南涼、西秦和北涼等地方割據政權的統治下。
唐代在今西寧設定鄯城縣,湟中歸鄯城縣轄。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
吐蕃占領。
宋初,湟水流域屬吐蕃角廝羅政權管轄,後湟中為宋西寧州地,在今魯沙爾鎮徐家寨村一體疊紋帶采婆影設定倚郭縣。不久,西寧州先後被金、夏占領,湟中地區歸
金和
西夏西寧州轄。
南宋末西寧州歸元,湟中地屬元朝。
明格連時,湟中地屬
西寧衛,
明以後,漢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內,逐步形成了以漢族為主,漢、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西寧縣縣城遷至魯沙爾,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始稱湟中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湟中為省直屬縣。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屬西寧市。
1961年8月,復為省直屬縣。
1979年,劃榆想淚匙屬海東地區。
2000年1月,屬西寧管轄。
2019年11月,撤銷湟中縣,設立西寧市湟中區。
2020年6月23日,西寧市第十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湟中縣撤縣設區有關事項的決定》。7月16日,湟中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關於湟中縣撤縣設區有關事項的決定》。7月22日,湟中舉行撤縣設區大會,湟中縣自此更名為湟中區。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湟中區,位於
青海省東部,區境西、南、北三面環圍西寧市,敬詢妹地理坐標為北緯36°13′32″~37°03′19″,東經101°09′32″~101°54′50″,總面積24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湟中區,為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屬青藏高原涼溫乾旱地區,境內三現環山,祁連山余脈娘娘雄踞西北,拉脊山脈綿亘西南。境內溝谷錯縱、山川相間,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地勢南、西、北高而東南略低。
氣候
湟中區,屬
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發量900—1000毫米,平均無霜期170天,日照時數2453小時。
水文
湟水由西向東橫貫區境中部,大南川、西納川、雲谷川等十四條河流呈扇形從南、西、北三面山區匯集湟水。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21年,湟中區共有河流15條,除群加河道直接匯入黃河外,其餘均屬湟水河水系。水資源總量7.334億立方米,實際可利用水資源4.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3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36.3%。
湟中區工催乃臭鴉程蓄水能力4680萬立方米,調蓄能力不到可利用水資源的20%。全區年總用水量1.63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2328.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2189.6萬立方米,農業用水10691萬立方米(包括生態用水和林業用水),農村人畜飲水1080.73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湟中區境內主要有丹麻槓設充彩玉、石灰岩、白雲岩、矽石、礦泉水、砂石、粘土、地熱、花崗岩、三岔(
金、銅、鎳)等10多種礦產資源。探明石灰石儲量1.22億噸,其中門旦峽礦區9888.32萬噸,上峽門礦區2281.73萬噸;白雲岩儲量1982.3萬噸,其中,門旦峽礦區儲量1482.3萬噸,小石門礦區儲量500萬噸;矽石儲量841.22萬噸;昇平鎂質粘土礦2893.75萬噸;甘河灘礦區紅粘土岩儲量837.37萬噸。
人口
截至2021年4月,湟中區戶籍人口47.9萬人,常住人口46.39萬人,農業人口36.9萬人,占總人口的77%,是全省的農業大區、人口大區。全區有回、藏、土、蒙等2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5.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32.99%。
經濟
綜述
2021年,湟中區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00億元台階、增長1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高於年初目標任務5.7個百分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億元、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4億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171元、增長12%,增速快於城鎮6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21年,湟中區改造設施溫棚331棟,建成高標準農田1.1萬畝,全區糧食種植面積達43.8萬畝。建立農作物種子繁育基地3.27萬畝,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萬畝。種植優質飼草3.2萬畝,新建規模養殖基地2個。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92家。全區實現一產增加值27.5億元、增長4.6%。
第二產業
2021上半年,湟中區完成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63.4億元、增長61.7%,增速較3月份增加11.2個百分點、較4月份、5月份分別增加8.9、3.6個百分點,其中:甘河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增長66%、增幅較3月份、4月份、5月份分別增加13.4、10、3.6個百分點;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4億元,增長2.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6%,其中甘河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39.4%。
第三產業
2021年,湟中區成功舉辦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湟中鄉村旅遊登上了央視《走進鄉村看小康》節目。電子商務穩步推進。河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展銷設計中心進駐南京,貴強物流園入駐快遞物流企業14家,行政村電商站點覆蓋率達55.5%,實現農產品銷售總額4433萬元。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17%。
交通運輸
湟中區境內,
青藏鐵路、
109國道、西湟一級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過,西塔高速公路直達縣城,22條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全區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1年,湟中區新增校舍面積4.8萬平方米,補充教師139名,購買臨聘教師服務崗位100個。“雙減”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
醫療衛生
2021年,湟中區田家寨、攔隆口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獲國家通報表揚。累計完成新冠疫苗接種82.6萬劑次,人群全程疫苗接種率達86.5%。
社會保障
2021年,湟中區城鎮新增就業2904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3%。組織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16.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9.5億元。建成愛老幸福食堂2個、農村老年之家20個。發放退役士兵優撫金及生活補助1073萬元,建成烈士公祭廣場。
歷史文化
非遺文化
2010年,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申報的“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入選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9。
藝術文化
燈影戲,皮影戲劇種,俗稱“影子”。唱燈影戲叫“唱影子”,看燈影叫“看影子”,燈影戲唱腔也叫“影子腔”。燈影戲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車、馬、刀、槍、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黃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臉譜神態各異,服裝花紋細膩,色彩鮮明,對比清晰。它是由演員操縱皮影表演,透過燈光投影於銀幕,讓觀眾看影像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
風景名勝
蓮花湖景區
蓮花湖景區,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距離
黃教創始人
宗喀巴誕生地——
塔爾寺以東1千米處,景區三面環山,依山傍水,形成了山青、水秀 、林茂的三位一體旅遊風景區。蓮花湖原為1973年修建用於農田灌溉的水庫,庫容量1300萬立方米,水質清澈明淨,湖面平穩開闊,水域面積66.7萬平方米、最高水深達43米。2001年,被縣政府列為重點開發的集旅遊、休閒度假、娛樂、觀光和了解青海淳樸民風、多彩民俗為一體的景點。
塔爾寺旅遊景區
塔爾寺旅遊景區,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
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拉薩市的
哲蚌寺、
色拉寺、
甘丹寺、
日喀則市的
扎什倫布寺、青海塔爾寺、甘肅
拉卜楞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宗喀(湟水流域)——青海省西寧市西南二十五千米處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形似八瓣蓮花的山坳中,距西寧市27千米。始建於1560年,有僧侶800多名,占地面積600餘畝,百餘座佛殿、經堂、寶塔、僧舍在八瓣蓮花山坳里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是一座融合了藏漢建築的宮殿式結構建築群。高處俯瞰,起伏有序,金碧輝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塔爾寺不僅以宗教藝術聞名於世,而且是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寶庫,被譽為藝術“三絕”的
酥油花、壁畫、
堆繡,更是藏族藝苑中的奇葩。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湟中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區。
2019年12月,湟中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3月,湟中區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0,湟中區入選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
2020年6月,湟中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020年7月,湟中區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
2020年11月,湟中區入選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2021年,湟中區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1年7月,湟中區入選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021年9月,湟中區入選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022年8月,湟中區入選“2022年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湟中區,位於
青海省東部,區境西、南、北三面環圍西寧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6°13′32″~37°03′19″,東經101°09′32″~101°54′50″,總面積24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湟中區,為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屬青藏高原涼溫乾旱地區,境內三現環山,祁連山余脈娘娘雄踞西北,拉脊山脈綿亘西南。境內溝谷錯縱、山川相間,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地勢南、西、北高而東南略低。
氣候
湟中區,屬
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發量900—1000毫米,平均無霜期170天,日照時數2453小時。
水文
湟水由西向東橫貫區境中部,大南川、西納川、雲谷川等十四條河流呈扇形從南、西、北三面山區匯集湟水。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21年,湟中區共有河流15條,除群加河道直接匯入黃河外,其餘均屬湟水河水系。水資源總量7.334億立方米,實際可利用水資源4.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3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36.3%。
湟中區工程蓄水能力4680萬立方米,調蓄能力不到可利用水資源的20%。全區年總用水量1.63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2328.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2189.6萬立方米,農業用水10691萬立方米(包括生態用水和林業用水),農村人畜飲水1080.73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湟中區境內主要有丹麻彩玉、石灰岩、白雲岩、矽石、礦泉水、砂石、粘土、地熱、花崗岩、三岔(
金、銅、鎳)等10多種礦產資源。探明石灰石儲量1.22億噸,其中門旦峽礦區9888.32萬噸,上峽門礦區2281.73萬噸;白雲岩儲量1982.3萬噸,其中,門旦峽礦區儲量1482.3萬噸,小石門礦區儲量500萬噸;矽石儲量841.22萬噸;昇平鎂質粘土礦2893.75萬噸;甘河灘礦區紅粘土岩儲量837.37萬噸。
人口
截至2021年4月,湟中區戶籍人口47.9萬人,常住人口46.39萬人,農業人口36.9萬人,占總人口的77%,是全省的農業大區、人口大區。全區有回、藏、土、蒙等2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5.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32.99%。
經濟
綜述
2021年,湟中區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00億元台階、增長1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高於年初目標任務5.7個百分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億元、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4億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171元、增長12%,增速快於城鎮6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21年,湟中區改造設施溫棚331棟,建成高標準農田1.1萬畝,全區糧食種植面積達43.8萬畝。建立農作物種子繁育基地3.27萬畝,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萬畝。種植優質飼草3.2萬畝,新建規模養殖基地2個。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92家。全區實現一產增加值27.5億元、增長4.6%。
第二產業
2021上半年,湟中區完成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63.4億元、增長61.7%,增速較3月份增加11.2個百分點、較4月份、5月份分別增加8.9、3.6個百分點,其中:甘河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增長66%、增幅較3月份、4月份、5月份分別增加13.4、10、3.6個百分點;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4億元,增長2.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6%,其中甘河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39.4%。
第三產業
2021年,湟中區成功舉辦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湟中鄉村旅遊登上了央視《走進鄉村看小康》節目。電子商務穩步推進。河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展銷設計中心進駐南京,貴強物流園入駐快遞物流企業14家,行政村電商站點覆蓋率達55.5%,實現農產品銷售總額4433萬元。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17%。
交通運輸
湟中區境內,
青藏鐵路、
109國道、西湟一級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過,西塔高速公路直達縣城,22條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全區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1年,湟中區新增校舍面積4.8萬平方米,補充教師139名,購買臨聘教師服務崗位100個。“雙減”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
醫療衛生
2021年,湟中區田家寨、攔隆口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獲國家通報表揚。累計完成新冠疫苗接種82.6萬劑次,人群全程疫苗接種率達86.5%。
社會保障
2021年,湟中區城鎮新增就業2904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3%。組織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16.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9.5億元。建成愛老幸福食堂2個、農村老年之家20個。發放退役士兵優撫金及生活補助1073萬元,建成烈士公祭廣場。
歷史文化
非遺文化
2010年,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申報的“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入選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9。
藝術文化
燈影戲,皮影戲劇種,俗稱“影子”。唱燈影戲叫“唱影子”,看燈影叫“看影子”,燈影戲唱腔也叫“影子腔”。燈影戲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車、馬、刀、槍、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黃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臉譜神態各異,服裝花紋細膩,色彩鮮明,對比清晰。它是由演員操縱皮影表演,透過燈光投影於銀幕,讓觀眾看影像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
風景名勝
蓮花湖景區
蓮花湖景區,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距離
黃教創始人
宗喀巴誕生地——
塔爾寺以東1千米處,景區三面環山,依山傍水,形成了山青、水秀 、林茂的三位一體旅遊風景區。蓮花湖原為1973年修建用於農田灌溉的水庫,庫容量1300萬立方米,水質清澈明淨,湖面平穩開闊,水域面積66.7萬平方米、最高水深達43米。2001年,被縣政府列為重點開發的集旅遊、休閒度假、娛樂、觀光和了解青海淳樸民風、多彩民俗為一體的景點。
塔爾寺旅遊景區
塔爾寺旅遊景區,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
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拉薩市的
哲蚌寺、
色拉寺、
甘丹寺、
日喀則市的
扎什倫布寺、青海塔爾寺、甘肅
拉卜楞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宗喀(湟水流域)——青海省西寧市西南二十五千米處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形似八瓣蓮花的山坳中,距西寧市27千米。始建於1560年,有僧侶800多名,占地面積600餘畝,百餘座佛殿、經堂、寶塔、僧舍在八瓣蓮花山坳里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是一座融合了藏漢建築的宮殿式結構建築群。高處俯瞰,起伏有序,金碧輝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塔爾寺不僅以宗教藝術聞名於世,而且是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寶庫,被譽為藝術“三絕”的
酥油花、壁畫、
堆繡,更是藏族藝苑中的奇葩。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湟中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區。
2019年12月,湟中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3月,湟中區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0,湟中區入選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
2020年6月,湟中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020年7月,湟中區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
2020年11月,湟中區入選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2021年,湟中區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1年7月,湟中區入選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021年9月,湟中區入選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022年8月,湟中區入選“2022年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