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廠塬遺址(馬廠垣遺址)

馬廠塬遺址

馬廠垣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馬廠類型 (馬廠期)、半山-馬廠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鄉邊牆村。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調查,1982、1984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處、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複查。該遺址是研究青海東部地區古文化的主要遺址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遺址簡介,出土陶器文化類型,考古研究成果,彩陶,各種類型,彩陶藝術,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陶器,

遺址簡介

馬廠塬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 ,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文化的一處遺址,1924年秋首次發現,並清理了兩座墓葬。建國後,青海省文物處考古隊又對其進行了多次調查。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即由此而得名。根據碳-14年代測定,馬廠類型的時代約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
馬廠塬遺址甲區馬廠塬遺址甲區
在1924年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出土了4件彩陶器。其中一件為裝飾有4個大圓圈紋的小口廣肩雙耳瓮,兩件為飾有平行橫線和豎條紋的雙耳罐,以及一件在內部繪有彩色雷紋陶碗。當時墓地已遭到了嚴重破壞,在遺址上採集的眾多陶器殘片,風格與兩墓所出的基本相同。
馬廠類型陶器的陶質比較粗糙,紋飾上有紅黑相間或黑邊紅帶的粗條紋,而更多的是單色花紋。常見的還有變體蛙紋螺旋紋、菱形紋和編織紋等。此後發現的凡是屬於相同風格的陶器,即被稱為“馬廠式陶器”,凡是出土有馬廠式陶器的遺址,即屬於馬廣類型的遺址。

出土陶器文化類型

遺址地處湟水南岸第二台地上,面積近 3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5~1.5米。斷崖上暴露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灰坑遺蹟等,內涵包括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 、齊家文化卡約文化上孫類型和辛店文化等時期的遺存。
馬廠塬遺址出土的辛店文化彩陶罐馬廠塬遺址出土的辛店文化彩陶罐
馬廠類型遺物主要為中晚期遺存, 有彩陶壺、盆、瓮、罐以及粗陶罐等。彩陶表面往往飾有一層紅色或紫色陶衣,彩繪為黑色,花紋以圓圈紋、變形蛙紋、菱形紋、平行線紋、連弧紋、方格紋為主。粗陶表面裝飾有繩紋附加堆紋等。
齊家文化陶器有蘭紋折肩壺、雙大耳罐、折沿盆等,火候較高,陶質細膩,陶色呈紅褐色。部分陶器表面打磨光滑。
卡約文化上孫類型陶器,以平底器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可辨器形有雙大耳罐、雙腹耳罐、鬲、豆、粗陶瓮等。陶質較粗糙,往往羼有細沙,以夾砂紅褐陶占多數。器表飾一層紅褐色陶衣,有的器表經過打磨。彩繪紋飾有連續三角聯紋、豎道紋、渦形紋、勾連紋,線條粗細不一,富於變化。
辛店文化遺物屬於姬家川類型。陶器殘片有鬲、等,質地粗糙,陶土中多羼有砂粒。紋飾繩紋附加堆紋和彩繪,繩紋線條深而細密,彩繪以黑色為主,花紋主要以連續回紋、寬頻紋、雙勾羊角形紋、波浪紋、“ S”形紋、三角紋、折線紋為主。造型以凹底器為主,其次為三足器和圈底器。
馬廠塬遺址

考古研究成果

馬廠塬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邊牆村地理坐標位置:東經102º85′065″~102°86′176″,北緯36°32′400″~36°32′957″。海拔高度高度1720~1810米之間。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和墓地。1923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次發現,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又進行了詳細調查、測繪,因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而成為馬廠類型的命名地。是研究青海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文化關係的重要遺址。 馬廠塬遺址地處湟水下游南岸的河谷地帶,湟水南岸二級階地前緣。遺址分為居住地和墓葬地兩部分。居住地在村莊的北部、西北部一帶,墓葬地則在村內村北及村西地區。遺址總面積約182500平方米。從居住地的文化堆積及墓葬地中出土的隨葬品分析,該遺址文化遺存以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齊家文化居住遺址為主,還包括有馬家窯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唐汪式陶器等多種文化遺存和辛店文化石棺墓地。文化堆積0.15~3米。遺址斷面暴露有灰坑,地面散布有大量陶片,馬廠類型有蛙紋、圓圈紋泥質彩陶壺彩陶罐、雙耳盆、夾沙紅陶盆、罐、瓮等;齊家文化有泥質紅陶罐雙大耳罐、折肩藍紋壺;辛店文化有夾沙紅陶罐繩紋罐、鬲、豆、盆、瓮及彩陶壺、罐等,彩陶紋飾有雙鉤羊角形紋、連續回紋、S形紋、太陽形紋;唐汪式陶器有渦紋彩陶壺、夾沙紅陶罐等。尤為重要的是在2000年的調查勘探工作中,發現了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平行條紋彩陶片,從而豐富了該遺址的文化內涵。另外,1991年10月,在(乙)遺址上,發現了一件特別珍貴的馬廠類型泥塑狗的彩陶壺,還採集到石斧石刀骨針等生產、生活器物。
馬廠塬遺址乙區馬廠塬遺址乙區
馬廠塬遺址是一處新石器至青銅時代文化並存的古遺址和墓地,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中國著名史學家尹達先生在《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說:“中國近代考古學還是由於二十年代初河南仰韶和青海民和馬廠塬等地的考古發現,而正式步入它的里程”。1923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在青海民和馬廠塬遺址調查時發現了古文化遺址和墓葬,並首次命名馬廠的考古學文化,著有《甘肅考古記》一書,向國內外介紹了馬廠塬遺址的重要發現,由此馬廠塬遺址以其獨特的古文化內涵成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命名地而聞名於世。1937年,北京燕京大學組織西北考察團,到該遺址進行考察。1943年,安特生著《中國史前時期研究》(英文)發表,書中介紹了馬廠塬遺址的內涵。1947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進一步確定了遺址的文化性質,1948年,裴文中先生根據1947年在湟水流域的調查資料,發表《史前時期的西北》和《中國史前考古學報告》,介紹了馬廠塬遺址的相關情況,1949年,裴文中先生再一次到該遺址調查。1974年12月,西北大學歷史學考古研究室王世和先生帶領考古專業到馬廠塬遺址進行調查。1975年以後,省、地、縣考古專業人員對該遺址又進行了多次調查,並徵集到部分文物。1982、1986年的兩次全省文物普查時,對該遺址又進行了複查,並在《青海考古記實》一書中,張德榮撰寫的《民和考古調查記》一文中進行過介紹。1997年,省、縣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初步劃定了保護範圍。200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所,為配合“馬平”高速公路建設,成立了“民和馬廠塬遺址考古勘探組”對該遺址進行考古勘探,並完成了《民和馬廠塬遺址考古勘探工作報告》,最後“馬平”高速公路繞道而行。2005年12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到該遺址進行考察。由於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唐汪式陶器五種不同文化類型的遺址,而且其延續時間之長、文化堆積之後均居於青海地區史前各遺址之首。此外,該遺址既有古代聚落遺址,又有墓地,所以對研究黃河上游古代先民生產、生活條件、居住方式、自然環境、地理氣候、社會形態、經濟結構、喪葬習俗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也是研究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各文化內涵之間關係和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馬廠塬遺址丙區馬廠塬遺址丙區

彩陶

新石器時代一種彩繪的陶器。中國彩陶發現較晚,至今僅有85年,而彩陶的誕生到今天卻已有8000年的歷史。彩陶記載著人類文明初始期的經濟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廣泛,延續時間長,從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綿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馬家窯大汶口屈家嶺大溪紅山、齊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歷史中藝術成就最高。從製作工藝、藝術成就、歷史價值、升值空間等諸多因素看,陝、甘、寧、青的仰韶、馬家窯、齊家文化彩陶和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馬廠塬遺址出土的馬廠類型泥塑狗彩陶壺馬廠塬遺址出土的馬廠類型泥塑狗彩陶壺

各種類型

彩陶系採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 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描繪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900~1050℃火燒後,在橙紅色的底色上,呈現出黑、紅、白顏色的圖案。彩陶最早於1912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其後在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地陸續發現。彩陶因時間的不同,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類型。
一、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
因1953年首先發現於陝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以卷唇盆和圓底盆、缽及小口細頸大腹壺、直口鼓腹尖底瓶為典型器物,造型較單純,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其紋飾主要有:①動物紋。以魚、蛙、鹿及鳥為裝飾對象,尤以人面魚紋、魚紋、魚鳥結合紋最為生動精彩。它變化多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②幾何紋。多以抽象化的動物紋、植物紋編織紋演變而來,有寬頻紋、三角紋曲折紋斜線紋等。③編織紋。有線紋、籃紋繩紋等。
二、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
1953年發現於河南陝縣廟底溝,分布區域為甘肅、青海、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器形仍以盆、缽、瓶為主,還出現了瓮、罐等。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底,形體多呈倒三角形,造型挺秀、飽滿、輕盈而穩定。年代約為公元前3900年前後。紋飾有:①植物紋。以旋花紋、葉狀紋居多。②動物紋。有蛙、鳥等,較少見。③編織紋。有線、籃、繩等紋飾。④幾何紋。多由圓點、鉤葉、弧線三角和曲線等組成帶狀花紋。
馬廠塬遺址丁區馬廠塬遺址丁區
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彩陶
1924年,因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而得名。分布於青海、寧夏、四川等地。器形以盆、缽、罐、壺為主,尖底器已消失。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900年。紋飾有:①人物紋。如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物彩陶盆花紋描繪5人一組攜手起舞、腰帶隨之飄動。②動物紋。有蝌蚪紋、蛙形紋,最具時代特徵的為旋渦紋和波浪紋,紋飾旋轉、起伏,具有強烈的運動感。
四、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
1924年發現於甘肅和政半山地區,分布於甘肅及青海東北部,器形有短頸廣肩鼓腹罐、單把壺、斂口缽、敞口平底小碗等,年代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紋飾有鋸齒紋、網紋,以及魚、貝、人、等形的紋樣,以鋸齒螺旋紋、波浪紋、鋸齒紋最為典型。部分器物的蓋紐還被塑成人首形。為中國原始雕塑的重要作品。
五、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
1924年秋發現於青海民和馬廠塬,主要分布於青海、甘肅等地,器形基本沿襲半山類型的造型,但較之半山彩陶顯得高聳、秀美。

彩陶藝術

女媧捏黃土造人是中國最古老的創世神話。天神女媧用黃土捏成了一個一個靈巧的活人,甚至用藤子攪拌泥漿,甩向地上,濺落的泥點也變成了人。從社會人類學的觀點來看,這個神話至少對應於兩個史實:一是母系氏族社會成員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其時人類已經能熟練地製造陶器。
原始陶器是使用粘土作原料,用手盤築捏制或用捏制或用輪制而成陶坯,然後用火燒成的器皿。彩陶則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坯上,以天然礦物質原料彩繪,然後入窯燒制,燒製成型的彩陶呈現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圖案,這樣的陶器就叫彩陶。
馬廠塬遺址戊區馬廠塬遺址戊區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伴隨著相對定居的農耕文化一起發明了燒陶技術。關中地區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時期就有了較發達的陶器,有個別缽形器口沿裝飾一條寬彩帶,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時期,人們已經能熟練地控制窯溫,並且彩繪藝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見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難看出來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用兩瓮對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鑿一小孔,表達了原始人對再生的嚮往。
藝術史的歷程告訴我們,任何時期的優秀藝術都是人類"遠觀諸物,近取諸身",取捨創造並加以發展的產物,從山頂洞人留下的貝殼項鍊,我們就可以知道,人類裝飾自己,美化和讚頌人本身,是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著。每一個原始民族都有文身的歷史,而彩陶藝術是人類文身藝術在器形上的表現方式。它是人類智慧和情感的結晶,是對生命的讚頌。
彩陶圖案有大量的幾何形紋飾,這既是早期陶器中編織物紋印以及魚網、水渦、樹葉等圖案的延續和變化,同時也是原始人內心音樂涌動和視覺表現。

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帶。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又延續發展數百年,將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馬家窯文化以彩陶器為代表,它的器型豐富多姿,圖案極富於變化和絢麗多彩,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論比的奇觀,是人類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它不僅是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的源頭、同時它源遠流長地孕育了中國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 展,它神奇輝煌的藝術魅力至今還在震撼著我們的心靈。馬家窯文化具有非凡的文化價值、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
廟底溝類型大口深腹罐廟底溝類型大口深腹罐
【文化價值】
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馬家窯文化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製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於墨)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徵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國文化的根,繪畫的源,馬家窯文化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
【觀賞價值】
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對比的幾何形狀,強烈的動感姿態,象黃河奔流的千姿百態,生生不息,永世旋動。它象黃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領著浪濤的起伏,臻成彩陶藝術的高峰。它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世界,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欣賞價值是任何現代藝術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遙遠的文化,就越能成為現代生活中最珍貴的收藏觀賞品。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欣賞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收藏價值】
馬廠類型陶器馬廠類型陶器
要看一種物品的收藏價值,就要看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增值價值等。所有的遠古陶都有歷史價值,而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其它遠古文化類型的古陶器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它的巨大增值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隊伍的迅速擴大,將進一步被人們所認識。近年來馬家窯文化彩陶的價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長,成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
馬家窯文化是分布於甘肅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個陶系的20%-50%,隨葬品中可達80%,而且成型與裝飾技術也至為發達。自本世紀二十年代瑞典人發現此類文化遺存以來,馬家窯文化一直處在學術界熱烈的討論中。有關中國古代彩陶是本土發生還是西方傳入的課題的研究使之聲望日隆,其富麗神秘的圖案及多變的造型也令藝術家愛不釋手。但無論對這些問題作出怎樣的詮釋,馬家窯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讓後人垂涎了。

馬廠類型陶器

馬廠類型是仰韶文化在甘肅、青海地區的一種特殊類型,距今約4100—4400年,因首次發現於青海民和馬廠塬墓地而命名。陶器彩陶為突出,器形與半山類型有很多相似,但更多樣化,如四耳盆、腹部帶突出鈕的單耳筒形罐,以及人頭形器口的罐等,均為馬廠類型所新創。彩繪用黑、紅兩色。紋飾有四大圓圈紋、旋渦紋、菱形紋、人形紋、貝形紋、雷紋、大三角紋、方框紋及象徵性的蛙紋等。但半山類型多見的鋸齒紋則漸趨減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