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齒紋:是瓷器的紋飾之一。最早出現在馬家窯類型中、晚期,流行於半山時期,結束於馬廠早期。馬家窯類型的鋸齒紋鋸齒大而疏朗,呈大三角狀,為單一的黑彩,多裝飾於壺...
詳細介紹 大鋸齒紋彩陶瓶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距今4800年前) 通渭縣碧玉出土 高29厘米,口徑8厘米。橙黃陶,黑彩繪弧線紋與大鋸齒紋。 ...
青花釉里紅始創於元末,是將青花和釉里紅兩種釉下彩繪於同一器物上並覆以透明釉,再經高溫煅燒而成。這件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團花鋸齒紋搖鈴樽高22.5cm。...
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多層鋸齒紋彩陶罐1 1973年鴛鴦池遺址出土。高16厘米,口徑13.2厘米。侈口,束頸,溜肩,鼓腹,口肩部兩側有橋形耳,平底。施紅黑彩。肩、腹部...
(相比於冰麗的直發,雪麗的頭髮末端是大波浪;給冰麗織的圍巾是鋸齒紋,自己的圍巾是圈圈紋;冰麗是黃瞳,雪麗為赤瞳;冰麗和服下是方塊紋,雪麗是蝴蝶紋)。 於漫畫20...
常見的有水波紋、旋轉紋、圈紋、鋸齒紋、網紋等十幾種。線條畫得規整流暢,圖案的組織講究對稱、勻衡、變化,疏密得體,並有一定的程式和規則。在甘肅省馬家窯一帶...
垂弧紋,半山時期出現的紋樣,使用率較高,由多層向下彎垂的連續弧形帶紋組成。...... 半山中、晚期出現垂弧鋸齒紋,垂弧跨度較大,一件器物上一般只繪兩組連續的...
半山中期,垂幛紋繪製最為精細,多以紅、黑復彩構成多層垂幛,每層一般由兩三條黑色垂幛帶加一條紅色垂幛帶組成,並在黑色垂幛帶紋的上緣繪黑色向上的鋸齒紋,...
貝葉紋,半山時期出現的紋樣,馬廠時期使用較多,而且有許多創新。...... 一般用單一的黑色繪製單個的貝形紋,比較寫實,中間用線條將貝分為兩半,並用鋸齒紋表現貝腹...
刀體後寬前窄,背厚曲,刃薄直。首翹鋒尖,體凹深長,如新月狀。本脊稍隆,與柄順直。脊飾鋸齒紋,兩側素麵。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館。...
委角方形,寬緣光滑,圓鈕外裝飾一圈鋸齒紋和花瓣紋,其外四角裝飾對稱蝴蝶紋。畫面布局勻稱,文飾清晰,有少許銹斑。 ...
四大圈旋紋彩陶壺藏品介紹 編輯 四大圈旋紋彩陶壺,該藏品高42.5厘米,口徑13.2厘米,底徑12.9厘米。口沿內繪鋸齒紋,頸部繪網紋與大鋸齒紋,肩、腹部以紅、黑...
西漢八乳規矩紋鏡是西漢銅器,現收藏於青島市博物館。...... 內區由規矩的T形、L形幾何圖案和八乳釘等構成,寬緣上飾鋸齒紋和流雲紋。[1] 參考資料 1. 八乳...
四神十二生肖紋鏡為古代銅鏡的一種格式,流行於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初期。...... 通常作十二格排列,每格一紋。外緣一般為鋸齒紋、素緣邊。有的還鑄有韻體銘文或紀年...
彩陶大鋸齒葉片格線紋壺,仰韶文化大地灣類型。泥質橙黃陶。敞口束頸,鼓腹平底,黑漆彩,腹部一周飾兩組連續主題圖案,每組由1個橄欖形格線葉片和弧邊三角紋、鋸齒...
漢新有善銅規矩紋丹陽鏡,呈圓形,直徑11厘米。有圓形鈕及鈕座,外圍雙線方格。方格內四角與鈕座間填以“小”字紋,方格外均勻環布四“T”形紋及八乳釘紋,間...
施紅、黑彩,頸部繪網紋,肩、腹部繪六組葫蘆形網紋,間飾鋸齒紋。[1] 參考資料 1. 葫蘆形網紋彩陶壺 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圖集 葫蘆形網紋彩陶壺圖冊 V百科...
有半球形鈕,四葉形鈕座,座外有矩形欄,欄四邊中部飾博局紋,其兩側各有一個乳釘,欄外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靈獸,神獸紋外飾一周銘文,鏡邊緣飾鋸齒紋、水...
壺口沿為一周鋸齒紋,頸繪平行條紋及大鋸齒紋,肩繪平行條紋,腹部飾網紋,間飾貝紋四組。[1] 參考資料 1. 葫蘆形網紋單耳彩陶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