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解讀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對防震減災工作做出了80餘次批示指示,大力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
青海省地震活動分布廣、強度大、頻度高,全省97.3%以上的國土位於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另外,青藏高原中部的巴顏喀拉塊體及其周緣是中國大陸20多年以來7級以上強震活動的主體地區,自1997年瑪尼7.5級地震以來相繼發生了2001年崑崙山口西8.1級、2008年于田7.2級、2008年汶川8.0級、2010年玉樹7.1級、2013年蘆山7.0級、2014年于田7.3級、2017年九寨溝7.0級和2021年瑪多7.4級強烈地震。
“十四五”時期,人民對包括地震安全在內的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迫切,防震減災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性、服務性愈加明顯。地震活動分布廣、強度大、頻度高仍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屆第十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明確提出“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科學有序推進瑪多地震災後重建”。因此,編制實施好《規劃》,加快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是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的具體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目錄
目 錄
一、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5)
(一)發展基礎……………………………………………………………………………………………(5)
(二)發展環境……………………………………………………………………………………………(9)
二、總體要求…………………………………………………………………………………………………(11)
(一)指導思想……………………………………………………………………………………………(11)
(二)基本原則……………………………………………………………………………………………(12)
(三)主要目標……………………………………………………………………………………………(13)
三、主要任務…………………………………………………………………………………………………(16)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16)
(二)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18)
(三)提升地震應急回響能力…………………………………………………………………………(20)
(四)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21)
(五)增強地震科技支撐能力…………………………………………………………………………(23)
(六)增強地震信息化支撐能力………………………………………………………………………(25)
(七)完善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26)
四、重點項目……………………………………………………………………………………………………(27)
(一)青海省防震減災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7)
(二)青海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28)
(三)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30)
(四)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平台工程…………………………………………………………(30)
(五)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提升工程……………………………………………………………………(31)
五、保障措施……………………………………………………………………………………………………(32)
(一)加強組織領導………………………………………………………………………………………(32)
(二)全面深化改革………………………………………………………………………………………(32)
(三)健全投入機制………………………………………………………………………………………(32)
(四)強化隊伍建設………………………………………………………………………………………(32)
(五)實施評估考核………………………………………………………………………………………(33)
規劃全文
青海省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施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全面推進青海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系列重要論述、防震減災指示批示和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是防範化解地震災害風險、提高防治能力的必然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青海省防震減災條例》《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十四五”國家防震減災規劃》和中國地震局《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綱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規和檔案,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對防震減災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基本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防震減災治理體系架構,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防震減災治理體制機制逐步完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持續強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許可權進一步明確。防震減災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不斷健全,制修訂了《青海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青海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管理辦法》《青海省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等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完善了權責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建立了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和長效管理機制。防震減災“放管服”改革有序推進,依託投資項目“審批破冰”工程、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將抗震設防要求監管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防震減災“網際網路+監管”實現全覆蓋。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全面實施。
———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青海子項目和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項目,全省地震監測能力東部地區達到15級、中部地區達到2.5級、西部地區達到3.0級,實現省內5級以上地震10分鐘內速報,地震速報的時效性和地震定位精度進一步提高。健全完善地震觀測數據處理、異常核實分析、震情研判和信息服務等重要環節的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機制,建立震情會商指標體系和震情會商技術系統平台,創新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短臨跟蹤判定和地震序列類型判定技術方法,實現了省內發生4級以上地震後的快速會商研判。
———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穩步增強。實施城鎮棚戶區和農牧區危舊房改造、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對全省城鎮住宅和農牧民住房、各類學校及幼稚園、醫院、市政基礎設施、重要交通生命線、電力和水利設施開展建設工程地震安全監管大檢查大治理,全省建(構)築物抗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開展了宗務隆山南緣斷裂、柴達木盆地北緣斷裂、日月山斷裂、熱水—桃斯托河斷裂和貴南南斷裂等省內多條地震活動斷裂的基礎科學研究。積極推進德令哈市、天峻縣新源鎮等7個城鎮的地震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開展龍羊峽特大橋、引黃濟寧、格庫鐵路、曹家堡機場三期等重大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城鎮建設規劃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提供依據。
———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能力不斷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體系不斷健全,建立了省垣媒體地震信息發布機制和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少數民族地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標準化工作,制定了地震常用術語、專業術語、中國小校地震避險指南、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運行管理指南、醫院地震緊急處置等5項地震標準(藏文版)。加快防震減災科普陣地建設,建成了玉樹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西寧地震科普展館等教育基地,創建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學校8所、地震安全示範社區10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學校98所、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和企業(軍營)45個,防震減災示範城市1個。創作了一系列具有我省震情和少數民族文化特點的科普宣傳作品,組建了由相關行業專家學者組成的省防震減災科普傳播師隊伍。“十三五”時期,持續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八進”活動,強化重點時段科普宣傳,拓展“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宣傳渠道,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自救互救技能和科學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高。建立了我省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災害風險定期會商評估機制,完善了地震、消防、應急部門之間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實施省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地震應急回響快速評估技術不斷完善。全省編制了近8000件地震應急預案,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建立了中央、省、市州、縣四級應急物資儲備庫。組建了2支國家級應急救援隊、10支省級區域性救援隊、57支專職救援隊、13支社會救援隊。開展多類別、多形式、多層次年度地震應急演練。有效處置、應對了2016年門源6.4級、2016年雜多6.2級、2019年茫崖5.0級、2021年瑪多7.4級地震等多次顯著地震。
———地震科技創新驅動更加有力。建成開放合作、支撐引領、富有活力的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地震、氣象、測繪、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國內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多次赴我省開展交流合作。成立“高原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組織開展青藏高原第二次綜合科考。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經中國地震局批准正式成立。深入推動防震減災科技攻關,防震減災骨幹人才、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二)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做好全省防震減災工作機遇和挑戰並存。
1.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防震減災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防震減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明確要求提升地震等自然災害防禦工程標準,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明確了防震減災工作方向。
———國家有關戰略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鄉村振興等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機遇。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牧區分散人口和財富逐步向城鎮聚集,人民民眾對包括地震安全在內的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防震減災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科技創新和開放合作注入新動力。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新興數位技術賦能地震科技創新,為實現現代智慧防震減災注入新動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氣象測繪與地震業務單位之間的合作,提高了地震科技創新能力,拓寬了服務領域,豐富了合作內涵,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
2.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震情形勢仍然複雜嚴峻。我省地震活動分布廣、強度大、頻度高,全省97.3%以上的國土位於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遠高於全國的58%。另外,青藏高原中部的巴顏喀拉塊體及其周緣是中國大陸20多年以來7級以上強震活動的主體地區,自1997年瑪尼7.5級地震以來相繼發生了2001年崑崙山口西8.1級、2008年于田7.2級、2008年汶川8.0級、2010年玉樹7.1級、2013年蘆山7.0級、2014年于田7.3級、2017年九寨溝7.0級和2021年瑪多7.4級強烈地震。據專家分析,未來5年我省面臨的震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省內及鄰近地區存在發生7級強震或6級地震的可能。
———防震減災基礎設施薄弱。全省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長期投入不足導致防震減災基礎設施薄弱。地震監測站網布局不均衡,地球物理觀測仍存在空白區。現存地震監測站網的設定、數量與地震活動頻發、高發的省情實際不匹配。已建成的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不能完全滿足科學研究需求。青藏鐵路等生命線和重大工程沿線地震綜合監測基礎不足。地震災害風險要素信息不全、隱患底數不清,全省僅西寧市、德令哈市開展了城市活斷層探測,其他市州府所在地城鎮、蘭西城市群涉及的市縣、泛共和盆地城鎮區、柴達木盆地城鎮區等地震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基本沒有開展。地震重點危險區內的活動構造探測基礎不明。全省城鄉房屋建築、重大工程設施抗震設防仍存在薄弱環節,缺乏有效的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技術支撐和服務信息平台。
———地震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全省防震減災信息化建設與國家信息化戰略部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新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套用不充分,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應急保障與回響等業務工作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不夠,難以形成服務功能化、套用智慧型化的發展模式。
———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明顯不足。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健全,服務產品不豐富,供給不夠,服務方式和手段創新不足。體驗式、互動式的防震減災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緊缺。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方式單一,普及率不高。地震短臨預報能力水平與服務政府決策和人民民眾防災避災的現實需求不相適應,地震預警全面服務社會能力欠缺。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與時俱進把握“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地震科技,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大力提升防震減災基層基礎能力,為我省打造“高地”、建設“四地”,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提供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把準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扛起“防震減災、造福人民”的政治責任,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預防為主,防範風險。牢固樹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理念,科學認識和把握地震災害規律,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關口前移,主動防禦,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
堅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防震減災體制機制,不斷激發地震事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持續完善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推動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開放合作,創新驅動。堅持防震減災工作與我省經濟社會大局融合發展,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工作。大力推進地震科技創新,積極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合作。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施策。全面把握“兩個大局”,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省一盤棋。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規模、效益相統一。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形成青海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地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和地震科技水平顯著提高,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升,“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能力顯著提高,保障全省經濟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加有力。
———地震監測網路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建成由測震站網和地球物理站網組成的基本覆蓋全省區域的觀測系統,全省監測能力東部地區達到1.0級,中部地區和青南地區達到2.0級,西部地區達到2.5級,實現省內4級以上地震2—3分鐘發布地震參數自動速報信息,8分鐘發布正式速報信息,重點地區震後5—10秒發布地震預警信息,1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
———地震預測預報能力進一步提升。堅持長中短臨預報業務一體化,構建重點地區斷層動力學模型,形成地震預測由經驗統計預測向物理數值預測的拓展。創新地震短臨預報方法,突出地震短臨預報實踐,力爭作出較準確的短臨預報。
———地震災害防禦體系進一步健全。創新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體制機制,構建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體系,全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及隱患排查率達到100%,全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實現全面加固改造,建立全省房屋設施抗震設防信息採集和動態更新機制。圍繞“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布局,完成10條活動斷層填圖,5個城鎮的活動斷層探測和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持續降低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顯著減輕對重要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影響。
———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提升。各環節責任和措施明確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完備,初步建成全省統一指揮、回響迅速的應急指揮體系,“平戰結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隊伍戰鬥力顯著增強。應急回響技術支撐能力明顯提高,應急基礎數據更加詳實,應急回響圖件更加豐富,實現震後15分鐘內提供快速評估結果,震後30分鐘內提供地震趨勢快速研判意見。
———地震信息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供需對接、便捷智慧型的綜合性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平台,有效服務全省重大戰略規劃、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公眾需求和政府決策,公眾服務滿意度達到85分。防震減災社會化程度明顯提高,信息化、標準化水平顯著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進一步提高,公眾具備防震減災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8%。
———地震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體現青海區域特色、具有國內影響的地震科技優勢領域。在地震監測預測預警和災害風險防範技術等領域實現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套用水平全面提升。形成開放合作、支持引領、充滿活力的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培養造就2—3個具有國內影響力的創新團隊,科技對防震減災現代化建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
夯實監測基礎。推進青海省測震站網和地球物理站網的最佳化、調整與完善,編制《青海省測震站網規劃(2020—2030年)》和《青海省地球物理站網規劃(2020—2030年)》。構建固定與流動相結合的地震觀測體系,強化地震活躍區地震監測一體化建設,加強群測群防工作,配置合理的流動監測設備。提高祁連山地震帶、甘青川交界地區、柴達木盆地、青南地區和蘭西城市群覆蓋區域的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密度,填補地震監測空白區,提升地震監測精度。健全完善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站、青海油田等專業監測台網的運維機制。圍繞貴德—共和盆地乾熱岩開發,建立海南州乾熱岩誘發地震密集地震監測台網,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監測能力。構建“省地震台—地震監測中心站—一般監測站”監測預報業務架構,明晰職責任務,最佳化業務流程,完善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監測系統標準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最佳化站網運行維護與保障體系,構建統一的運行監控平台業務流程,實現全省監測設施和台網的信息流、控制流、狀態流的線上校標、線上數據質量評估和遠程實時監控。
加強地震預報。加強監測預報深度融合,強化監測、預報、科研三結合。進一步夯實歷史地震及斷裂構造基礎資料研究,健全完善長中短臨地震預報業務體系,構建重點地區主要斷層動力學模型。圍繞強震危險源,利用多種有效技術方法,結合異常及其時空演化過程動態研判強震的緊迫性,建立研判強震緊迫程度的震情跟蹤技術方案。採用多學科綜合分析、動態與背景結合、統計與物理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震例與模型結合的方式方法,動態研判青藏高原地震形勢,制定大震短臨跟蹤預測技術方案。科學評價中期預報技術方法效能,動態調整年度危險區確定依據及相應權重,提高年度全省地震重點危險區判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持續完善短臨預報指標體系建設,建成基於預測指標的地震綜合機率預測業務體系。加強多震型地震和前—主余型地震序列研究,豐富地震序列判定技術方法,完善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方案、短臨跟蹤技術方案、震後趨勢判定技術方案和震情會商機制,建設震情分析會商技術平台。創新新時代群測群防工作機制和模式。持續開展東崑崙斷裂瑪沁段地球化學流動監測,探索獲取孕震過程中地球化學異常變化的技術方法。優先組織開展甘青川交界地區強震跟蹤判定研究,制定大震短臨跟蹤技術方案,提升該區域地震預測能力。完善地震預測評價體系,創新地震短臨預報方法,突出地震短臨預報實踐,力爭作出較準確的短臨預報。
(二)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創新體制機制。構建並完善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政府監管責任體系,加強對全省各級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工作的統籌領導,明確並細化各級政府的職責許可權。完善專業主導、部門協同的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管理機制,在政策制定、規劃主管和資金落實等方面推進行業管理責任和協同配合責任的有效落實,形成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工作合力和大應急體制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齊抓共管的新局面。明確政府、社會和個人在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和救助中的責任和義務,探索建立地震災害風險共擔機制,推進建立我省城鄉居民地震巨災保險機制,推進多元共治、風險共擔,建立全社會共治共擔的風險防治模式。以地震安全服務需求為導向,建立共享精準、智慧高效的風險防治公共服務機制。
摸清風險底數。實施青海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查清地震災害危險源與風險源,掌握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夯實地震活動斷層探察、風險隱患調查、災害隱患監測,以及災害風險預警、評估、區劃等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基礎業務,構建“識別—評估—規避—降低—轉移”的全鏈條和數據匯集、存儲、共享、分析處理與服務一體化的業務體系。推進蘭西城市群覆蓋的地區、重點城市(鎮)和重點地區的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工作,編制全省地震構造圖及地震危險性圖、重點地區活動斷層分布圖及地震危險性圖、地震災害風險圖及風險區劃圖。提升城鎮建設發展規劃的制定、重要工程設施的抗震設防和地震應急回響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提高城市(鎮)抗禦地震災害能力,基本實現全省城鎮地震災害風險智慧化管理“一張圖”,保障社會穩定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抗震設防。深化地震安全性評價“放管服”改革,加強抗震設防監管,明確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強化全過程監管,構建權責明晰、科學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體系,加強抗震設防信息採集及動態管理。提升地震災害防禦工程建設標準,落實重大工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一般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提高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抗震設防標準。推進城市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等基礎性工作。推行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和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實現機場、鐵路、燃氣管道、水庫大壩、重要交通生命線和城鎮超高層建築等重大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全覆蓋。將地震小區劃成果和活斷層成果運用於城市規劃、國土利用及重大工程,以及地震小區劃內的建設工程和重要工業區抗震設防。
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組織實施《青海“5·22”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用三年時間,完成恢復重建任務。加快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抗震加固,大力推廣套用減隔震等抗震新技術,促進城鎮抗震韌性整體提升。採取有效措施,落實建設單位、地震部門、行業部門、各級地方政府抗震設防責任,有效管控各類建設工程地震災害風險。開展農牧區民居抗震實用化技術研究與開發,編制符合全省農牧區實際、適合農牧民經濟承受能力與風俗習慣的民居抗震技術指南和建造圖集。推動農牧區民居抗震示範村(小區)建設,新建及改造農牧區民居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提高農牧區民居的抗震能力,逐步改變農牧民居普遍不設防或設防水平低的狀況。
(三)提升地震應急回響能力。
完善應急回響體系建設。制修訂並完善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地震應急回響預案。完善全省統一指揮、回響迅速的應急指揮體系。強化西北區域應急協作聯動機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和應急指揮技術系統演練。提升基層應急基礎能力,地震重點危險區縣級政府每年開展應急演練,提高“防大震、救大災”能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和能力建設,規範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地震救援,發揮社會、市場、企業作用,形成地震應急救援合力。
提升應急回響保障能力。強化防範重特大地震和地震重點危險區應急準備工作,構建“震前預評估、排查重點隱患,震時快速評估,震後破壞調查、開展烈度評定、服務恢復重建”的業務體系。加強餘震監測和震後趨勢預測,豐富應急回響產品信息,防範次生、衍生災害。開展地震重點危險區災害損失預評估和震後快速評估。建立震情災情緊急快報工作機制,豐富全鏈條震情災情信息服務,快速提供災情速報、趨勢判定和災情實時動態信息。健全地震現場工作機制,規範地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強化地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規範應急儲備物資的管理和使用。組織開展地震現場調查和災害損失評估,提升地震現場烈度調查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地震烈度成果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推進全省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認定標準的制訂和貫徹落實。在繼續完善已建成避難場所基礎設施的同時,結合城市(鎮)綠地綠化景觀和公園規劃、公共建築建設和城市(鎮)地下空間規劃,建設分布合理、功能設定完善、管理維護高效的應急避險避難場所,滿足震後臨時安置需求。在學校、醫院、影劇院、大型商場、酒店、體育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強化應急避險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滿足緊急疏散需求。
(四)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
構建服務架構。制定層次清晰、針對性強的公共服務產品清單和事項清單。面向政府應急管理,提供震前監測預報和防禦,震時應急回響和震後抗震救災與恢復重建的決策服務。面向社會公眾,拓展地震速報、預警信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等公眾服務。面向高鐵、橋樑、大壩和清潔能源開發等重點行業和國防建設,強化監測預警、地震安全性評價與健康診斷等專業服務。面向國家和本省重大戰略和重要活動,強化地震安全保障等專項服務。面向規劃、國土利用和重大工程建設,強化活斷層探測和小區劃成果轉化及套用服務。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法治化、規範化、標準化水平。
強化服務供給。利用地震行業公共服務平台,強化公共服務清單編制發布、實施評估和動態調整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產品的推廣。不斷完善我省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清單並據實際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細化性能指標。創新公共服務工作機制,激發社會力量活力,鼓勵和培育社會組織、企業參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和產品供給,培育我省地震安全服務市場。規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內容、流程和方式等,保障服務供給和服務質量。提供地震預警、減隔震技術、工程抗震性能鑑定與結構損傷探測、活斷層探測等技術服務,實現防震減災技術套用推廣轉化。建立評估監督機制,開展服務效果及滿意度評估,提出服務產品和事項的調整最佳化建議。加強民族地區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研究。
科學發布預警。圍繞“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空間發展新格局,針對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重大工程,建設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提升重大工程地震預警及應急處置服務能力和地震預警的社會服務能力。建成全省重點區域地震預警業務系統,初步形成部門聯合、上下銜接、管理規範的地震信息發布體系。提高數據處理標準化水平,推進地震預警“一張網”建設。充分利用青海省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和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網路新媒體等手段,搭建傳播網路和接收終端,精準發布地震預警信息。拓展地震預警套用領域,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大生命線工程的預警需求。
加強科普宣傳。完善地震與宣傳、科技、教育、民宗、應急、科協等部門的協同機制,合力開展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教材編制、精品創作、品牌建設、資源共享、隊伍建設和重大活動宣傳工作。深入推進以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網路新媒體等多種方式為載體的地震科普宣傳。做好全國防災減災日、全省防震減災宣傳周等重點時段的科普宣傳,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八進”,提升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加強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創作,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和科普作品創作。採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對照的形式,整理、翻譯、創作和出版一批適合在青海民族地區傳播的實用宣傳產品,打造民族地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品牌。強化科普陣地建設,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納入地方綜合科普場館建設,大力推進綜合減災示範社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學校和防震減災示範企業創建。充分利用地震斷裂、古地震剖面、大地震遺蹟遺址等地震遺蹟資源,充分發揮各地地震監測中心站設施優勢,積極打造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五)增強地震科技支撐能力。
強化科技攻關。積極開展關鍵科研技術攻關,持續支持青海省地震科學基金課題。立足青藏高原強震多發環境及特殊構造特點,強化地震基礎理論研究,深化對大地震發生及成災機理的認識。開展地震預報理論和監測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加強地震短臨預測關鍵技術研發、套用與研究,重點做好提取GNSS、INSAR、熱紅外、電磁衛星等新資料的短臨異常信息的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重點加強寬頻帶數字地震資料探索強震短臨預測技術的套用,重點開展基於密集台網和海量數據的地震分析技術研究,探索基於地震孕育發生過程的地震物理預測和數值預測方法,支撐地震監測預報業務。開展大地震預警與緊急處置全過程關鍵技術研發,發展地震災情快速評估與準實時服務技術,支撐地震應急回響服務。加強國內外新技術新方法引進,為監測預測、速報預警、災害風險防治、應急回響和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激發地震科技創新活力。
推進野外站建設。開展青藏高原內部構造變形和地球物理場特徵研究。開展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涉及區域的深部結構與青藏高原動力學研究。發展大陸活動地塊理論,深入研究巴顏喀拉塊體邊界帶強震活動規律、成組強震活動機理、巴顏喀拉塊體邊界帶和內部大型斷裂帶地震動力學和強震機理研究,深化地震活動規律認識。推進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
深化交流合作。跟蹤國際國內地震科學前沿和發展態勢,加強科研合作交流。綜合利用各方面資源,拓展交流合作和成果套用,尤其是社會性成果套用。鼓勵和支持省內科研院所和高校充分發揮其研究力量,開展地震科學研究,積極與國內地震行業及相關科研機構開展交流,為地震科技工作的深入廣泛發展提供渠道和平台,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更為多元的科技支撐。
強化人才培養。以推動落實重大科研任務、重大工程項目為目標,面向地震監測預測預警、震害風險防治、公共服務等業務領域,推選3—5名骨幹人才、6—10名優秀青年人才進入中國地震局地震人才庫。圍繞地震監測、預報預警、震災防禦、科技創新、學科建設、公共服務等發展需要,採用項目任務式、業務發展式、學科建設式等形式,重點選拔和扶持3—5個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為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創新支持,為防震減災事業提供持續源動力。
(六)增強地震信息化支撐能力。
基本構建與我省應急管理信息化和地震行業信息化相協調統一的地震信息化業務布局。進一步完善綜合管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和各類服務平台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系統和平台信息共享與深度融合,提升防震減災社會管理、業務管理和公共服務技術能力和水平,促進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推動服務智慧化、普惠化,全面提升防震減災工作整體效率和水平。健全信息網路安全制度,做好地震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定級和合規性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夯實信息網路安全基礎,完善地震信息化運行保障。
(七)完善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
強化法治建設。堅持立法先行、立改廢釋並舉,加快推進防震減災法規規章制修訂,制定出台《青海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青海省地震監測設施與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和《青海省農村牧區住房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做好《青海省防震減災條例》《青海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青海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管理辦法》等頒布後評估和修訂工作,不斷健全完善全省防震減災法規規章體系。推進全省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標準化建設,制定適合青海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的地方標準,注重地方標準與國家基礎性標準、行業強制性標準的銜接,逐步形成以國家強制性標準為主,地方推薦性標準為補充的全省地震標準體系。
推進依法行政。全面落實地震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制度,建立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和長效管理機制。繼續規範青海省防震減災行政審批行為,深化抗震設防要求審批“放管服”改革,加強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事中事後監管,依法加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強化制度建設和行政規範性檔案管理,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運用“網際網路+監管”提高執法監督效率。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法等普法活動,建立普法長效機制和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提高社會各界防震減災法治意識,依法引導和規範全社會參與防震減災工作。
四、重點項目
(一)青海省防震減災基礎能力提升項目。
青海省地震監測台(站)網改擴建工程。以國家地震台(站)網改擴建工程青海子項目實施為基礎,統籌市縣地震監測站網和專用地震台網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完善省、市、縣地震監測站網觀測系統、震情業務分析系統、地震監測信息服務系統。擴建已有的省級地震預報、預警、速報、編目等業務處理系統,新建運行監控和業務測試平台。擴建省級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新建業務評估系統。新建地震數據質檢、計量檢測、裝備保障等,新建統一調度管理系統,形成布局科學、技術先進、功能完備、流程集約、協同高效的地震監測台(站)網體系。基本實現地震觀測的自動化、技術裝備的現代化、業務套用的智慧型化和公共服務的精準化。
巴顏喀拉塊體地震監測能力提升工程。針對巴顏喀拉塊體及周邊監測能力不足的區域,在現有測震站網布局的基礎上,聚焦地震速報、地震預測預報、地震預警和地震應急服務保障等行業核心任務需求,新建63個高標準三分向寬頻帶測震、強震一體化觀測的地震站點。圍繞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在巴顏喀拉塊體南北邊界、塊體內部的縣或鄉鎮所在地及周邊具備運維條件的地點新建若干地球物理觀測站(點),滿足地震預測和科技攻關需求。推動瑪多7.4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優先針對瑪沁—瑪多一帶觀測站網稀疏的現狀,採用固定與流動相結合方式,研究制定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加密計畫。
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開展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地震監測中心站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學目標需求和地球物理觀測、檢測和比測等重要任務,開展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新建野外觀測業務樓及配套基礎生活設施、數據管理與共享系統、密集專用台陣、觀測站點建設,以及檢測、比測平台建設,滿足“野外站”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建成以集觀測、科研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
地震監測中心站基礎設施建設。針對西寧、海西、果洛、格爾木和玉樹地震監測中心站基礎設施條件相對簡陋、運維條件保障不足等問題,實施台站基礎設施提升項目,推進地震監測中心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運維保障條件,基本滿足現代中心站的業務用房、監測運維、震情跟蹤、地震應急回響、災害風險防治等要求,為多震、欠發達地區地震監測中心站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基礎條件。在瑪多74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優先實施果洛地震監測中心站災後重建項目。
(二)青海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
青海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在已有活動斷層探察成果收集和整理基礎上,獲得全省主要活動斷層的空間展布和活動性定量參數,評定活動斷層的發震能力,編制全省1∶25萬地震構造圖。收集全省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及其場地類別基本參數,在縣級地區開展場地地震工程地質條件鑽孔收集和探測,建設地震工程地質條件鑽孔基礎資料庫。建立全省地震危險性評價模型,編制全省1∶25萬地震危險性圖。依據各級行政區及各行業承災體調查數據,抽取抗震設防情況等關鍵數據建立地震災害重點隱患資料庫,進行地震災害重點隱患分級評估,摸清地震災害重點隱患底數,編制省級地震災害重點隱患分布圖。同時,開展房屋承災體抽樣詳查資料庫、承災體的地震易損性資料庫建設等工作,編制省級1∶25萬地震災害風險圖及風險區劃圖。
城市(鎮)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小區劃。結合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西寧市湟中區、湟源縣和大通縣,海東市及其所轄區縣,海北州海晏縣、剛察縣、門源縣、祁連縣,海南州共和縣、貴德縣、貴南縣、同德縣,黃南州同仁市、尖扎縣、河南縣,海西州格爾木市和果洛州瑪沁縣,以及泛共和盆地城鎮區、柴達木盆地城鎮區等重點城鎮活動斷層探測和地震區劃工作,編制1∶5萬重點地區地震斷層分布圖及活動斷層避讓區劃圖,為城市規劃和區域地震危險性評估等提供基礎資料。結合瑪多7.4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開展瑪沁縣大武鎮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危險性區域評估和瑪多縣地震小區劃工作,為災後恢復重建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瑪沁縣大武鎮地震災害情景構建示範工程。圍繞瑪沁縣大武鎮開展相對精細的地震災害危險源與重點風險源調查,示範性開展地震災害情景構建和動態推演,形成相對精細並符合實際的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圖,並開展重要建築、基礎設施和街道社區的抗震韌性評估,採取工程措施,促進城鎮抗震韌性整體提升,制定應對強震的應急避險處置措施,實現遭遇強震時瑪沁縣大武鎮地震災害風險顯著降低的目標。
(三)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
以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為基礎,對《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設防烈度7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及以上地區內的居民小區、大中國小校、醫院、農牧區民居、大型商場以及重要交通線、電力和電信網路、水庫大壩、危化品廠庫、重要軍事設施進行抗震鑑定和加固,做好新建住宅和公共設施抗震設防。全面提升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抗震能力,大幅消減地震災害風險隱患。
(四)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平台工程。
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先進信息化技術手段,升級改造省、市州和台站地震信息節點,新建縣級地震信息節點,建成以雲服務和雲套用為基礎的新型地震雲數據中心,形成省、市州、縣三級地震信息網路,實現地震數據信息的統一存儲、管理、處置和服務。完善青海省防震減災技術中心電子政務管理系統、監測預報業務系統、遠程會商業務系統、預警業務系統、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業務與管理系統、防震減災科普網路系統、應急指揮系統、地震應急回響保障業務與應急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雲平台、地震應急信息服務統一平台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系統整合。建設市州級地震應急調度、信息服務和震情會商一體可視化指揮平台,完成與省級公共服務信息雲平台的深度融合和高度集成,打造統一標準、開放接口、雲端部署的公共服務信息雲平台,提供集約化、智慧型化、便捷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
(五)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提升工程。
實施青海省數字地震科普館建設,將防震減災科普場館建設納入到地方綜合科普場館建設之中,力爭每個市州至少建設1個防震減災科普展館。積極推進果洛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力爭各市州、縣(市、區、行委)綜合減災示範社區新增1—2個,科普教育示範學校新增2—3個,防震減災示範企業新增1個。建設防震減災科普公眾服務平台。結合生態保護工程,加強地震斷裂、破裂帶、地裂縫、古地震剖面、大地震遺址遺蹟等保護力度;結合城鎮規劃,推動大地震發生地的地震紀念館、地震紀念碑等紀念場館、標誌物建設;結合地震遺蹟旅遊開發,推動瑪多縣野馬灘大橋、民和喇家地震遺址的保護和建設;結合我省文旅產業開發,在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天文小鎮”的建設中,融入防震減災科普相關內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防震減災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國地震局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健全跨地區、跨部門規劃實施協同配合機制,細化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統籌協調,確保規劃任務有序推進,目標如期實現。
(二)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防震減災事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地震科技體制、地震業務體制、震災預防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激發地震行業各單位(部門)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三)健全投入機制。堅持和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和雙重計畫財務體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地方政府要加大對防震減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科普宣傳等方面的經費投入。利用中國地震局關於加強對中西部防震減災基礎薄弱地區工作支持力度的相關政策,積極爭取資金支持。
(四)強化隊伍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人才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中國地震局關於人才工作的要求,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訓詞精神,圍繞“八個堅持”的規律性認識,創新人才工作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各地防震減災專業人才的培養、使用和交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規範崗位聘任、職稱評聘等工作,為推動新時代青海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五)實施評估考核。建立健全評估考核制度,加強規劃實施考核監督和激勵約束,落實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與青海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評估工作相結合,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及時掌握實施進展和成效,加強評估結果套用,確保規劃目標任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