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

印發重慶市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辦發〔2021〕62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6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1年6月11日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規劃內容
重慶市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
2021年6月
目    錄
引言
一、現狀與形勢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效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
(三)“十四五”時期的問題與挑戰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主要目標 
(四)主要指標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二)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三)提升地震應急處置能力 
(四)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 
(五)增強地震科技支撐 
(六)增強地震信息化支撐 
(七)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八)加強防震減災法治建設 
四、重點項目
(一)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工程 
(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健全投入機制 
(三)強化人才培養 
(四)建立評估制度 
引    言
防震減災是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內容,也是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施防震減災“十四五”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新時代重慶市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對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高我市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防範化解重大地震災害風險,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綱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規和檔案,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是重慶市人民政府審批的市級專項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現狀與形勢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效。
“十三五”期間,在重慶市委、市政府和中國地震局的堅強領導下,我市深化防震減災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基本形成由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體系、地震基本業務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構成的現代化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框架。地震監測預報能力不斷提升,台網建設初具規模,預警建設穩步推進,地震監測能力達到全市域2.2級、三峽庫區等重點區域1.2級,實現國內地震2分鐘自動速報、10分鐘正式速報。地震台站標準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地震災害防禦能力穩步增強。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在市域範圍內全面實施。完成全市39個重大工程和16個園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配合完成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約4.9萬戶。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社會防震減災意識逐步增強。公共服務和應急處置保障能力顯著提高。重要時段地震安全保障、地震信息速報、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等社會服務效果顯著。地震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框架基本建立,應急指揮技術系統、預案體系基本完善,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初具規模,建成國家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各級應急避難場所布局趨於完善。高效處置域內墊江4.4級、榮昌4.9級和武隆5.0級地震,有力馳援四川九寨溝7.0級、貴州沿河5.1級地震現場應急處置。科技創新驅動得到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科技合作機制逐步建立。水庫地震及礦產開發伴生地震的孕育機理與預測技術等地方特色研究不斷深化。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防震減災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螢幕障,為做好“十四五”時期防震減災工作指明了方向。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新任務。“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國家將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系列重大戰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財富、人口不斷向城市群聚集,迫切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防震減災、抗震救災能力。
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出新課題。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健全防範化解地震災害風險體制機制,開展滑坡、坍塌、爆炸等非天然地震監測套用業務和地震災害風險調查、隱患排查,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等,為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技創新和開放合作注入新動力。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深井、衛星等地震監測技術,基於物理基礎的地震預測模型、成災機理的數值模擬方法,地震情景感知、地震預警、餘震預測等創新產品,為大力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注入新動力。
(三)“十四五”時期的問題與挑戰。
震情災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我市位於南北地震帶東側,中等地震活動頻度高,破壞性強,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近10年來,先後發生了潼南—遂寧交界5.0級、榮昌4.9級、武隆5.0級等顯著破壞性地震,加之特殊的山區地形地貌易形成地震地質災害疊加效應,給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了顯著影響。未來5年,我市面臨的震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發生中強地震和受遠場大震波及風險持續存在。
防震減災基礎能力不足。地震監測站網布局不合理,觀測儀器、業務系統智慧型化程度不高,地震短臨預報能力與社會期望差距較大,預警服務剛剛起步。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格局不健全,風險底數不清。公共服務基礎薄弱,數位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防震減災屬地管理責任還未壓實,社會治理體系還不完善。地震預警等防震減災新興服務領域亟需法律規範。地震觀測設施保護需要依法納入全市國土空間利用總體規劃。
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不強。市域內監測預報預警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機制不健全。城市活斷層探察工作開展滯後。特大型橋樑、高壩大庫、油田礦山、石油化工等重大工程地震動監測系統未依法全面有效建立。地震災害風險信息系統亟待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需進一步規範。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還需加強。
“防大震、救大災”應急能力不足。全社會大震巨災防範意識薄弱,自救互救、應急避險能力不強,地震災害防禦工程標準不高,地震科技支撐不足,地震預報領域等關鍵核心技術仍未突破,大震救援裝備物資儲備不足,地震次生衍生災害防範能力不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防震減災協作聯動能力需要加強。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以夯實地震監測、增強預報預警能力為基礎,以摸清風險底數、加強抗震設防為關鍵,以保障應急回響、強化公共服務為導向,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地震科技為動力,全面推進我市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提高“防大震、救大災”能力,著力防範和化解重大地震災害風險,努力把地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為實現我市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務。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實現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發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推進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民眾地震安全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預防為主,防範風險。牢固樹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理念,科學認識和把握地震災害規律,堅持關口前移、服務下沉、主動防禦,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
堅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防震減災體制機制,不斷激發事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持續完善地方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推動防震減災治理現代化。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施策。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實現發展質量、規模、效益、安全相統一。
堅持開放合作,創新驅動。堅持防震減災工作與我市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工作。大力推進地震科技創新,積極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合作。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監測智慧型、防治精準、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為標誌的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和地震應急回響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建成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基本業務、地震安全保障、科技創新和社會治理為一體的、重慶特色鮮明的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基本實現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
(四)主要指標。
主要指標
類別
指 標 內 容
預 期 值
地震
監測
預測
預警
地震監測能力
重點地區(主城都市區、三峽庫區)達到1.0級,其他地區達到2.0級。
地震基本參數速報時效
1分鐘實現轄區2.0級以上地震基本參數自動速報。
地震烈度速報時效
5分鐘完成地震烈度初報,10分鐘完成地震烈度正式速報。
地震預警信息發布時效
災害性地震事件發生後10秒內發布。
地震預警覆蓋率
各區縣城區不低於80%。
地震預報準確率
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R值評分達到0.4。
地震
災害
風險
防治
1∶25萬地震危險性區劃圖覆蓋面積
1∶25萬地震危險性區劃圖市域全覆蓋。
地震活動斷層探察完成量
開展一個功能板塊或一個城區的地震活斷層探測工作。
風險調查和隱患排查完成量
完成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地震災種相關任務,基本摸清市域地震災害風險底數。
地震易發區房屋加固改造完成量
完成黔江、榮昌、渝北24個鄉鎮(街道)未達標房屋設施的抗震加固。
地震
應急
能力
地震應急回響保障水平
30分鐘產出地震智慧型預測結果,1小時提出震後趨勢意見;1小時產出地震災害快速評估結果;2小時派出現場工作隊。
地震應急預案完備率
100%
公共
服務
行業服務滿意度
80分
社會公眾滿意度
80
市民基本具備防震減災科學素養的比例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夯實監測基礎。落實《中國測震站網規劃》與《中國地球物理觀測手段站網規劃》,承接國家站網建設任務,最佳化升級我市測震和地球物理觀測站網,對高風險地區、監控薄弱區增加地震監測設施。加快整合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監測、預警台網,形成覆蓋全市的現代化綜合地震監測體系,提升全網智慧型化監測和運維能力。最佳化站網運行維護與保障體系。推動大型水庫、油氣田、礦山等重大工程依法建設專用地震監測台網,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監測能力。
強化地震預報。完善地震趨勢預測、危險區判定和短臨預報指標體系建設,提高基於預測指標的地震綜合機率預測業務能力。加強重點地區震情跟蹤研判,力爭做到長期預報更加科學,中期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短臨預報有所突破。對接國家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加強誘發地震風險評估與防控研究。加強區縣地震群測群防能力建設。
科學發布預警。完成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形成我市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能力。壓實區縣人民政府、行業主體的地震預警終端建設責任,落實人口聚集區域的預警終端布設。充分利用地震預警業務系統和應急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等手段,建設立體化傳播網路和個性化接收終端,科學高效發布地震預警信息。逐步拓展地震預警套用服務領域。
(二)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摸清風險底數。以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評估和治理為鏈條,構建集地震活動斷層探察、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地震災害風險預評估、隱患監測預警以及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效益評估為一體的全流程地震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任務,建設市級地震災害風險資料庫,掌握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分批次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察,編制全市地震構造圖、地震危險性區劃圖,制定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區劃。
加強抗震設防。落實國務院和我市地震安全性評價“放管服”改革要求,構建權責明晰、科學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體系。壓實市級部門、區縣政府抗震設防監管責任,實現地震安全監管檢查常態化。按照一般建設工程、學校和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重大建設工程、農居工程分類推進抗震設防要求的落實。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抗震加固,完成黔江、榮昌、渝北24個鄉鎮(街道)的加固任務,推動涪陵、南川、綦江、武隆、石柱、巫山、奉節等其他重點地區房屋設施抗震加固。
增強城市韌性。以提高地震災害風險防控能力為重點,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區劃納入我市國土空間規劃,推廣新材料、新技術的套用,建設地震安全韌性城市,消減地震災害風險。建設地震災害危險源監測系統和重大風險源健康診斷與風險預警系統,量化評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災害風險,推動地震災害風險精準治理。
(三)提升地震應急處置能力。
完善體系建設。提高“防大震、救大災”應急能力,健全全市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完善統一指揮、回響迅速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防災部門協調聯動。推進我市地震災害救援訓練基地建設與升級改造,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培訓能力。完善市級統一的地震應急回響保障技術平台,推動區縣平台建設,提升地震災情獲取、應急產品產出、地震應急科技支撐保障能力。明確市、區縣、鄉鎮(街道)基層應急工作責任,提升市級部門對區縣工作指導和服務能力。
保障應急回響。構建地震應急信息服務統一平台,將地震應急回響輔助決策信息和應急處置流程等可視化呈現。加強餘震監測預報,防範次生衍生災害。完善市、區縣地震震情災情緊急快報、應急保障和地震災害事件處置、協調機制,加強地震應急協調聯動。規範地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提升地震現場調查和災害損失評估水平。完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安全保障聯絡協調機制,定期溝通協調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震情跟蹤、震災防禦、應急回響工作等重大事項,協同推進成渝城市群地震風險評估與應急回響一體化相關工作。健全地震災害風險預評估機制。
(四)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
構建服務框架。建設市級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平台,面向政府地震應急管理,提供震前防禦、震時回響和震後救災與恢復重建等決策服務。面向社會公眾,拓展地震速報、預警信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等公眾服務。面向高鐵、城市軌道交通、橋樑、大壩等重要設施,強化監測預警、地震安全性評價與健康診斷等專業服務。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強化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大活動的地震安全保障等專項服務。
強化服務供給。建設供需對接、便捷智慧型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台。制定公共服務清單,統合數據形成“一圖、一表、一庫”,完善公共服務業務支撐。整合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數據,促進數據共享與成果套用,推動將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的分類產出信息接入重慶市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的綜合服務平台並提供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寬服務空間,創新公共服務工作機制,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活力,培育地震安全服務市場,努力實現精準化智慧化防震減災服務。
(五)增強地震科技支撐。
強化科技攻關。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布局和地震風險區、防震減災業務發展需求,重點開展地震活動區應力狀態與介質性質時空變化過程的監測與研究,開展地震精準定位、非天然地震事件識別等研究,採用數字地震學方法研究震源物理特徵,探討誘發地震的災害特點和危險性,形成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地震科研優勢領域。
完善支撐機制。對接國家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加強水庫地震及礦產開發伴生地震風險評估與防控研究,建設川滇地震試驗場重慶頁岩氣開採區地震加密監測科技創新團隊、主城都市區工程結構地震回響監測科技創新團隊,開展地震科技創新探索研究。推進地震科技體制改革,開展地震監測站網、地震數值預測研究和傳統方法效能評估,促進地震科技與防震減災業務深度融合,推進地震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強化政府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防震減災科研合作,完善合作機制,擴大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
(六)增強地震信息化支撐。
構建與我市應急管理信息化相協調統一的地震信息化業務布局。依託市級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推進共建共享和深度融合,完善地震信息化運行保障。整合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各類數據,建立市級地震大數據中心,構建地震數據治理體系,完善地震觀測數據流,加強數據質量與安全控制,強化數據採集、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套用,提升地震信息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水平。協調接入應急、公安、交通等系統監控網路,建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現場實景調用機制,為抗震救災提供震時情景信息。
(七)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服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圍繞鄉村振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宣傳力度,抓好國家防災減災日等重點時段宣傳,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六進”宣傳。推進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培訓內容。
提升防震減災科普產品供給能力,增強科普針對性和權威性。健全科普產品創作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防震減災科普產業發展,完善科普產品審核機制,提升科普產品的科學性、針對性、特色化、精細化、標準化水平,增強防震減災科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加強地震應急科普產品儲備。
強化防震減災科普平台建設,擴大防震減災科普影響力和覆蓋面。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打造地震科普宣傳雲平台,加強社會資源融合與共享,推進防震減災線上融媒體建設。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場館建設,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內容融入綜合性科技場館,加強地震遺址遺蹟保護和科普功能發揮,完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示範學校管理機制。加強涉震輿情監測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八)加強防震減災法治建設。
健全完善地方防震減災法規體系。制定重慶市地震預警管理規定,修訂重慶市防震減災條例、重慶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完善地震預警管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制度規範,定期開展法規規章實施情況評估。制定和修訂防震減災業務和服務標準。實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運用“網際網路+監管”手段,提高執法監督效率,提高社會各界防震減災法治意識。推進地震安全風險社區格線化管理,完善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依法引導和規範全社會參與防震減災工作。
完善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法治保障。依法加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將全市地震監測台站及觀測設施保護範圍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與“多規合一”平台,進行動態更新。依法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進行保護。
四、重點項目
(一)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工程。
實施重慶市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工程。整合信息資源,構建標準化服務接口,形成面向政府、應急協作聯動部門、重點行業、社會公眾等提供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的能力。
主要建設內容:整合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和地震應急救援業務數據,基於地震大數據、雲計算、數據可視化、人工智慧、開放API和Web地圖服務等新技術,建設1個市級防震減災服務雲平台,涵蓋地震監測預測預警、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防治策略、抗震設防需求、應急輔助決策、科普宣傳與輿情導控、防震減災政事管理等專業信息處理系統和公共服務系統,對內實現行業數據匯集、數據管理集約化、數據格式規範化、數據產品產出自動化,對外針對網際網路公眾、政務網聯動等部門分等級分許可權提供可視化地震數據查詢、科普資料查詢、專題地圖調用、數據接口訪問、地震速報與預警信息推送、雲計算任務申請等服務。強化數據可視化技術套用,增加入口網站服務入口,擴充重慶防震減災公眾號功能,為公眾提供數據查詢、辦事服務指引、資料下載等服務。
(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
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通過完善地震監測預警網路建設和地震風險隱患排查及治理,有效提升區域內地震監測預警和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實現地震災害風險防控、地震預測預警基本業務、社會治理為一體的綜合保障體系。
主要建設內容:
1.在地震監測能力薄弱地區、重點監視防禦區和重要工程建設區建設30個地球物理觀測站點;完成現有地震監測台站標準化和信息化技術升級改造,實現高精度、高時空解析度、立體化綜合地震監測目標。
2.在我市超過200米的超高層建築和特大橋安裝地震加速度計,服務於重要設施的健康診斷與風險預警;建設大型油氣田、礦山微震監測台網和大型水庫強震動監測台網,服務於風險防控與安全生產。
3.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慶市區域內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基本摸清地震災害風險底數,開展地震易發區、工業活動集中區重要公共建築物、城市市政設施、生命線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安全性能檢測,進行抗震性能韌性評價,建立動態風險資料庫,開展重點功能板塊的活斷層探查、地震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和地震災害風險區劃,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支撐。
4.對接國家地震科學實驗場工程,建設川渝地震實驗基地,加強誘發地震監測、風險評估與防控研究,開展地震災害鏈的綜合監測和預警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套用研究,促進成果轉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防震減災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規劃組織實施,通過完善的目標導向管理機制,發揮防震減災相關部門和行業各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和重點任務,要明確工作責任和進度,並分解落實到位,保障規劃目標和任務的完成。
(二)健全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防震減災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減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科普宣傳等方面的經費投入。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管理與監督。
(三)強化人才培養。暢通人才交流、培養、合作、引進渠道,建立靈活的人才引進、使用和管理機制。實施地震人才工程、地震隊伍素質提升計畫,構建地震系統優秀人才梯隊和創新團隊。建立以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應急管理為特色的教育培訓體系。
(四)建立評估制度。建立健全評估制度,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與新時代重慶市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評價相結合,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加強評估結果的套用,促進規劃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