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通知
關於印發重慶市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發〔2021〕44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8日
檔案全文
重慶市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
2021年12月
目 錄
第一章 開啟“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新篇章
第一節 發展基礎
第二節 發展環境
第三節 指導思想
第四節 基本原則
第五節 主要目標
第二章 構建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第一節 深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
第二節 建立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制度
第三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第四節 最佳化“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空間格局
第五節 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第三章 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
第一節 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
第二節 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
第三節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
第四節 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第四章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
第一節 最佳化生態安全總體格局
第二節 加強生態整體保護
第三節 推進生態系統修復
第四節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第五章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第一節 嚴格耕地保護責任
第二節 改進耕地占補平衡
第三節 鞏固提升耕地質量
第四節 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
第六章 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
第一節 提升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第二節 強化高質量發展用地供給
第三節 最佳化土地供應審批管理
第四節 加強土地出讓統籌管理
第七章 推動礦產資源有序綠色開發
第一節 最佳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總體布局
第二節 強化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第三節 統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四節 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第八章 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
第一節 推進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第二節 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第三節 強化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第四節 增強防災減災救災合力
第九章 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能力
第一節 大力開展科技創新
第二節 加強新型測繪服務數據資源體系建設
第三節 深化地理信息綜合服務
第四節 推進空間資源數據融通共享
第十章 推進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一節 全面深化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改革
第二節 強化規劃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第三節 建立健全規劃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第四節 強化規劃自然資源能力建設
第十一章 規劃實施保障
第一節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第二節 增強自然資源保護修複合力
第三節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
第四節 加強規劃宣傳引導
重慶市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
為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自然資源要素支撐體系,根據國家《“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檔案精神,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開啟“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刻把握、辯證看待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圍繞巨觀大勢主動思考、積極謀劃,提高站位、找準方位、明確定位,順勢而為、開拓創新,努力譜寫全市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新篇章。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一主線,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立足“兩個統一行使”職責,按照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抓統領、問題導向抓重點、深化改革促創新、責任導向抓落實、民本導向惠民生、法治導向強保障,“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完成規劃自然資源系統機構重構性改革,規劃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穩步推進中央和市委重大改革任務,大足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全面完成,實現地票交易額302億元。“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效能大幅提升,世界銀行評價我市登記財產指標排名全球190個經濟體前20位,為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最優。
規劃統籌引領發展作用明顯增強。全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初步建立,《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初步形成。高標準編制完成“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保護提升、西部(重慶)科學城、廣陽島、“三峽庫心·長江盆景”以及交通、市政、歷史文化保護等百餘項重點專項規劃,“一區兩群”國土空間布局最佳化效應持續釋放。城市發展主軸、高度、密度、色彩等規劃導則不斷完善,山城步道等山城江城系列特色品牌不斷凸顯。
自然資源要素支撐持續有力。單列下達貧困區縣(自治縣,含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34.4平方公里。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收儲復墾任務。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建設用地審批權委託試點省市,全市“一盤棋”最佳化資源配置,累計審批用地809平方公里。土地市場平穩有序,推動重慶自貿試驗區、綜保區、高新區等開放平台落地,有效支撐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全面完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任務,全市頁岩氣產量累計達到32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位。
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推進。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力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安排部署的“大棚房”、違建別墅、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專項整治,補充耕地392平方公里,總體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堅持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強化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建立健全“增存掛鈎”機制,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3%。利用城市邊角地新建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成為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範例。
生態保護修復取得開創性進展。持續推進“四山”保護提升,完成縉雲山、水磨溪等自然保護區保護修復和長江幹流及其主要支流10公里範圍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任務。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基本完成。完成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糾錯機制試點,自然保護區以及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岸線一公里和第一山脊可視範圍礦業權全部退出,建成綠色礦山170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2.5%。
系統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全面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深入推進國家重點省市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強化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避險移民搬遷近3萬人。強化“人防+技防”,實現“四重”格線化監測預警全覆蓋,全市發生地質災害總數、人員死亡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較“十二五”下降58%、21%、86%。完成國家和市級地下水監測工程建設520處。建成覆蓋全市的大地水準面精化,實現全市厘米級實時高精度定位服務。建成全市綜合市情系統等系列地理信息服務平台,獲批自然資源省級衛星套用技術中心。
總體來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成效明顯,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持續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相比高質量發展要求還不盡科學,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的規劃用地、要素供給等政策還需強化。二是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等實踐探索還需深化。三是生態系統本底脆弱,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任務繁重。四是耕地保護任務艱巨,“非農化”“非糧化”時有發生。五是自然資源利用較為粗放,建設用地投入產出水平總體不高,批而未供、未批先用、閒置土地等問題仍然存在。地質災害防治、礦山開採安全等面臨挑戰。六是科技創新動力不夠強勁,規劃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有差距。
第二節 發展環境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關心、高度重視重慶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縱深推進,為“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賦予了全新優勢、創造了更為有利條件,同時也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務、新挑戰。
新發展階段對規劃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提出新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是我市發展的主旋律和最強音。自然資源作為生存之基、發展之本、生態之要,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空間載體,在助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營造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環境、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等方面,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還應承擔更大使命,展現更大作為。
新發展理念對規劃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提出新要求。新發展理念是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在規劃自然資源改革發展過程中,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推進規劃自然資源領域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必須把協調作為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重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性。必須把綠色作為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加快探索城鄉自然資本增值新路徑。必須立足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進一步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必須立足市情,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共享發展新成就。
新發展格局對規劃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提出新任務。重慶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要主動對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科學謀劃國際門戶樞紐和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等空間規劃布局,不斷最佳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加快補齊功能短板,為全市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規劃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提出新挑戰。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核心是要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當前,規劃自然資源系統機構改革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但與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要求還有差距。因此,要立足“兩個統一行使”核心職責,加強總體設計和系統謀劃,從整體上推動規劃自然資源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切實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和自然資源管理水平。
第三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樹立正確資源觀、科學開發觀和綠色財富觀,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路徑,遵循以人為本的城市哲學、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學,以及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知行合一的人文境界,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自然資源要素支撐體系,著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面提升資源利用效益效率,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以智慧型化推進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市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提供有力的規劃引領和自然資源要素支撐。
第四節 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把握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總體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提升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規劃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持續最佳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城鄉功能品質,最佳化公共服務供給,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各領域和全過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最佳化高水平開放空間布局,以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全市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穩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重大改革,著力破解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自然資源配置質量和利用效率。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抓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更加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更加注重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統籌布局,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第五節 主要目標
到2025年,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高質量發展資源要素服務支撐能力顯著提升,規劃自然資源治理效能達到更高水平,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自然與人文、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畫卷基本繪就。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最佳化。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控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基本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空間格局更加最佳化,“一區兩群”空間布局最佳化效應有力釋放。至規劃期末,國土開發強度不超過9.2%,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6700平方公里以內。
——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更加健全,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以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減少碳排放,推動內涵式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25年,累計審批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700平方公里以內,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0%以上。
——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更加鞏固。“三帶四屏多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全面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不斷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一體推進,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生態固碳能力明顯增強,生態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路徑更加多元。到2025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1.95萬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地面積占比不低於12.7%,森林覆蓋率達57%。
——助推城鄉融合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統籌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推動城鄉空間結構、功能定位、產業布局、生態環境和歷史文脈更加協調,自然山水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城鄉特色之美、產業素質之美充分彰顯,宜居宜業宜游品質進一步提高,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型化、人文化現代城市初步建成。
——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糧食安全底線進一步築牢,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66萬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1.24萬平方公里。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明顯提升。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一步規範,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更高水平。規劃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體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精細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基礎測繪地理信息和科技服務支撐作用進一步發揮,規劃自然資源管理秩序持續改善。
專欄1 “十四五”時期規劃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主要指標
序號
指 標 名 稱
2020年
2025年
指標屬性
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1
國土開發強度(%)*
8.75
9.2
預期性
2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萬平方公里)*
—
1.24
約束性
3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萬平方公里)*
2.04
1.95
約束性
4
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平方公里)*
6237
6700
約束性
二、資源要素供給與利用效率
5
累計審批新增建設用地(平方公里)
【809】
【700】
預期性
6
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率(%)
【23】
【≥20】
預期性
7
年度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率(%)
15.1
≥15
預期性
8
地票交易面積(平方公里)
【105】
【≥73】
預期性
9
新發現和評價大中型礦產地(處)
【34】
【10】
預期性
三、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10
自然保護地面積比(%)
12.7
12.7
預期性
11
森林覆蓋率(%)
52.5
57
約束性
12
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面積(平方公里)
【28】
【24.5】
預期性
13
市級綠色礦山建設比例(%)
20
≥60
預期性
四、發展安全保障
14
耕地保有量(萬平方公里)*
—
1.66
約束性
15
地質災害治理(處)
【1023】
【1112】
預期性
16
避險移民搬遷人數(萬人)
【2.93】
【≥3.00】
預期性
17
1∶5萬區域地質調查覆蓋率(%)
84.49
100
預期性
備註:1.帶*的指標以國家下達為準。
2.帶【】為五年累計數,其中生態修復28平方公里為2018—2020年累計數。
展望2035年,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全面形成,土地、礦產等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全面築牢,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基本建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二章 構建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主動對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持續釋放“一區兩群”空間布局最佳化效應。
第一節 深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
最佳化主體功能分區。結合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成果,持續最佳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以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為基本單元劃定城市化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三類分區。研究制定不同主體功能區空間資源配置要求、差異化政策措施,引導城市化地區重點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農產品主產區重點保障糧食安全,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保障生態安全,推動形成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糧食安全的農業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編制實施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實施《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主城都市區各區分區規劃和其他區縣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有序推進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更好地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自然資源開發保護利用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嚴禁違反國土空間規划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全市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構建統一的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完善數據匯聚、集成與智慧型分析機制。全面實施國土空間監測預警和績效考核機制,常態化開展城市體檢評估。健全全市國土空間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適時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各級各類國土空間編制技術規程和成果質量規範等技術標準。
專欄2 最佳化主體功能分區
1.生態功能區。以區縣為單位劃分,包括武隆、城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10個區縣。以鄉鎮為單元細化,包括生態保護極重要區占比高且不位於各區縣城區拓展方向上的鄉鎮,總計341個,面積3.72萬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45.13%。保障生態安全,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重點考核生態空間規模質量、生物多樣性指數、生態產品價值、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執行、自然岸線保有率、民生改善等指標。
2.農產品主產區。以區縣為單位劃分,包括開州、梁平、豐都、墊江、忠縣5個區縣,面積1.25萬平方公里。以鄉鎮為單元細化,包括農業生產適宜性等級高且不位於各區縣城區重點拓展方向上的一般鄉鎮,總計277個,面積1.93萬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23.53%。保障糧食安全,合理保護利用耕地資源,有效供給主要農產品。重點考核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壤環境水質治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執行、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等指標。
3.城市化發展區。以區縣為單位劃分,包括萬州、黔江、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萬盛、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23個區,面積3.45萬平方公里。以鄉鎮(街道)為單元細化,包括城鎮建設適宜等級高以及市級工業園區、市級特色小鎮所在鄉鎮(街道),總計412個,面積2.58萬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31.34%。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引導城鎮合理布局。重點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土地產出效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常住人口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資源環境超載程度緩解率等方面指標。
第二節 建立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制度
完善用途管控規則。以生態保護和耕地保護為重點,認真落實國家分區分級管控規則,健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控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全域全類型、相互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分區分類研究制定用途管控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控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控方式。
改進土地利用計畫管理。堅持“計畫跟著項目走”和“以消化存量確定增量”,加快建立完善項目庫,對入庫項目在符合計畫使用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優先安排計畫指標。加強計畫指標全市統籌管理,對重大區域戰略、新產業新業態、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農民建房、社會民生事業發展,特別是高質量製造業發展用地等實行優先供給。鼓勵使用地票,差異化增配計畫指標。
強化用途管控監督。構建自然資源“調、規、批、征、供、用、建、驗、登”全生命圖譜,加強規劃自然資源全鏈條、全周期管理。深入開展“網際網路+監管”,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日常巡查和台賬檢查,重點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越權審批等涉及底線紅線問題進行檢查,評分結果納入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
第三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最佳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布局。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突出雙核引領、區域聯動,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的城市群發展格局。著力最佳化主城都市區功能布局,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引領帶動雙城經濟圈發展。強化重慶西擴規劃用地傾斜,依託成渝北線、中線和南線通道,夯實成渝發展主軸,加快與成都相向發展。推動渝東北與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促進渝西地區與川南地區融合發展。
加強重點領域協同對接。推進川渝規劃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空間規劃協調對接,建立用地供應溝通機制,探索完善跨區域災害聯防聯控、資源產權交易、項目利益分享、常態化生態補償等機制。加強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布局,規劃共建成渝對外物流運輸通道、航空運輸體系和港口,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鐵,加密城際鐵路網和公路網。加快產業空間協調布局,統籌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布局。推動創新平台合作共建,統籌西部(重慶)科學城“一城多園”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建,合作共建生態廊道,協同最佳化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共同推進三峽庫區、大巴山區等重大跨區域生態修復工程。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統籌規劃區域性醫療中心、戰略物資儲備中心、災害應急保障設施等。
促進毗鄰地區協同發展。把廣安全域納入重慶都市圈範圍,定位為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示範區,實施川渝高竹新區、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等一批跨行政區國土空間規劃。以萬州、達州市區為核心,聯動開州、開江等區縣,規劃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推動江津、永川、榮昌與四川宜賓、瀘州、自貢、內江等協同發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推動產業園區合作,共促沿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合川、銅梁、潼南、大足和四川遂寧、資陽等協同發展,立足城際交通優勢、農文旅資源優勢和先進制造業基礎,攜手推進特色產業集群合作共建與聯合創新。
第四節 最佳化“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空間格局
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加強與各區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的銜接,統籌跨區域人口、資源、生態空間和生產力布局,形成“規劃一張圖、項目一張表”。加快推動中心城區和主城新區同城化發展,梯次形成“兩江四岸”核心區—中心城區—四個同城化先行區—四個支點城市—四個橋頭堡城市的空間格局。中心城區重點強核提能級,加快集聚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國際交往等高端功能,推動組團式發展。主城新區突出擴容提品質,有效承接中心城區產業外溢,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網路化新城。
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加快構建“一心、一廊、五片”帶狀網路化城鎮空間格局,打造“水系生態”最美岸線、“山系生態”最美林帶、“綠色生活”最美環境。加快建設一批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山水城市,打造“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加快“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推進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發展。立足山地特點、生態資源和民族特色,整合資源要素,規劃布局一批對外骨幹通道,著力構建“一心、一堡、四節點”城鎮空間格局。高水平規劃建設風情濃郁、氣質獨特的精緻山水城,加快建設武陵山、大婁山生態屏障和烏江生態廊道。強化全域旅遊發展空間、資源供給,推動武陵山區一體化聯動發展,打造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
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構建以主城都市區為引領,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為支撐的“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創新差異化政策引導機制,支持中心城區優先布局國家級重大戰略性項目,強化主城新區建設用地供給。加強生態空間對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的硬約束,推動“一區兩群”生態共治共建、產業協調、集群發展。增強“一區兩群”交通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以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等軌道交通為骨幹,打通各類“斷頭路”“瓶頸路”,提升互聯互通和服務水平。推進能源、水利、防災等基礎設施資源整合、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推動優質公共資源共享。
專欄3 最佳化“一區兩群”國土空間布局
1.主城都市區。從城市中心向外圍,依次形成“兩江四岸”核心區—中心城區—四個同城化先行區—四個支點城市—四個橋頭堡城市的空間格局,實現多中心、組團化發展。做靚長嘉匯、廣陽島、科學城、樞紐港、智慧園、藝術灣等城市功能名片,引領帶動中部歷史母城、東部生態之城、西部科學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實現特色突出、多元兼容發展,重塑“兩江四岸”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中心城區突出創新鏈頂端、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強化科技創新、現代服務、先進制造、國際交往等高端功能,提升整體發展能級,形成增長的極核。長壽、江津、南川、璧山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推動與中心城區一體化規劃,統籌交通、市政、產業、公共服務布局,著力打造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承接地,吸引人口集聚。涪陵、合川、永川、綦江—萬盛四個支點城市,打造中心城區向外輻射的戰略支點,建設區域性交通樞紐、公共服務中心,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能級,打造輻射周邊的活躍增長極。大足、銅梁、潼南、榮昌四個橋頭堡城市,立足門戶優勢和產業特色,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設施配置,吸引人口產業集聚,快速增強綜合實力。
2.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構建“一心、一廊、五片”的帶狀網路化城鎮空間。一心,即萬州,在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發揮重要支點作用,建設成為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一廊,即萬州、豐都、忠縣、雲陽、奉節、巫山等6個沿江城市,增強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高水平參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五片,即五個特色化發展片區。“萬開雲”加快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中心城市;“墊江—梁平”聯動周邊區縣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豐都—忠縣”聚焦“三峽庫心”,高標準建設長江三峽庫區旅遊勝地和綠色工業、特色農牧產業基地;“奉節—巫山—巫溪”共同打造高峽平湖特色風景帶、長江詩詞歌賦文化帶和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城口”發揮渝川陝門戶優勢,共建城(口)宣(漢)萬(源)革命老區協同發展示範區。
3.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構建“一心、一堡、四節點”城鎮空間。一心,即黔江,建設成為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好“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一堡,即秀山,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通往粵港澳大灣區、海西地區和北部灣的橋頭堡,建設聯結渝黔湘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四節點,即武隆、石柱、酉陽、彭水四個特色化節點區縣城,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補齊短板弱項,織密織牢民生網,建設獨具民族文化魅力的旅遊城市;聯動周邊市縣協同發展,高品質打造烏江畫廊旅遊示範帶、武陵山區民俗風情旅遊示範區。
第五節 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完善城鎮化空間布局。開展中心城區“瘦身健體”,合理控制建設規模、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規劃建設一批產城景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引導創新要素集聚、增強高端服務功能,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強化區縣城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衛生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產業培育設施提級擴能用地供給,推動墊江、忠縣、彭水開展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城鎮化,促進“兩群”地區人口向主城都市區和區域中心城市聚集,形成由超大城市引領發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的網路城鎮群格局。分類引導小城鎮發展,堅持以產立鎮、以產興鎮,按照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支持小城鎮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
精準支持鄉村振興。以縣域、鎮域為單元,合理確定村莊規劃布局,最佳化完善全域全要素村規劃。強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精準投放人才、指標、項目、用地等村莊規劃實施要素,創新“村規劃+項目清單”實施機制。完善《重慶市鄉村規劃設計導則》,加強對村莊風貌的指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過渡期內相關工作要求,增強地票、國土整治、退耕還林等政策協同性、落地性。按照應保盡保原則,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優先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用地需要,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提升,有序提檔升級脫貧地區基礎設定和公共服務水平。繼續爭取開展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省調劑。
全面服務城市提升。系統做好城市更新規劃,建立健全城市更新規劃、土地、登記等政策體系,精心規劃建設中部歷史母城、東部生態之城、西部科學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加快打造長嘉匯、廣陽島、科學城、樞紐港、智慧園、藝術灣等城市功能名片。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公共服務提升。高水平打造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新館。堅持以TOD(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綜合開發引領城市功能及空間最佳化。實施小街區規制,推廣社區規劃師制度。最佳化國際交往空間。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完善城市綠道、步行道等慢行網路。提升邊角地等市民身邊公共空間品質。系統推進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嚴格高度、強度、密度分區管控,強化江河岸線管控,構建山城步道、江城橋都等山城江城品牌。強化江城江鎮江村濱江地帶品質提升,打造獨具特色的“江鎮江村、山城山居”。
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構建自然資源文化保護和利用體系。建設“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體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立重慶“三層五類”歷史文化遺產要素體系,塑造“一核三片”文化區域,打造“三江四廊”文化線路。持續推進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建成重慶市歷史文化資源信息庫,加強普查成果梳理研究和挖掘闡釋。有序推進傳統風貌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及活化利用,持續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大田灣—文化宮—大禮堂文化風貌片區、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紅岩文化公園、十八梯、湖廣會館、山城巷、磁器口、金剛碑等重點項目和重點區域保護提升。
促進城鄉要素合理流動。制定出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編制實施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持續深化地票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實物產權交易體系,支持依託農村土地交易所開展脫貧地區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節餘指標交易,探索區域內節餘指標與長三角地區跨地區交易,爭取建成全國性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平台。推動城鄉融合改革試驗,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年度指標分配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和保障性住房規模掛鈎機制。
專欄4 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重點工程
1.構建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主要交通路徑、歷史文脈廊道、重要水系,串聯特色鎮村、農業園區、農產品基地等,構建3類13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其中,“大美田園”類2條,依託璧山—銅梁—潼南一線打造平壩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長壽—墊江—梁平—萬州一線打造嶺谷花木果蔬鄉村振興示範帶。“巴渝風韻”類4條,分別依託成渝古道、秦巴古道、酉水古道、渝黔古道進行打造。“山水鄉旅”類7條,依託長江沿線打造長江三峽湖光山色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嘉陵江沿線打造嘉陵山水之旅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烏江沿線打造烏江百里畫廊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繞城高速沿線打造都市親山樂水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三環高速沿線打造山水文化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巫山-巫溪一線打造秀美小三峽鄉村振興示範帶,依託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秀山一線打造武陵世外桃源鄉村振興示範帶。
2.塑造山城江城特色品牌。編制完成《重慶市中心城區山城江城特色體系規劃研究》,按照山城主要體現“綠色”和江城主要體現“建設”的大邏輯,形成山城江城“9+9”特色體系。山城系列九大特色品牌,包括山城公園、山城崖壁、山城洞天、山城步道、山城陽台、山城交通、山城夜景、山城博展、山城記憶;江城系列九大特色品牌,包括江城綠島、江城峽泉、江城綠岸、江城半島、江城灣區、江城橋都、江城夜趣、江城人家、江城印象。
3.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高水平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深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研究,構建以《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為基礎的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建立“三層五類”歷史文化遺產要素體系,系統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組成的三個層級空間遺產,以及世界遺產及主題遺產、文物古蹟、歷史地段、文化景觀、非物質遺產組成的五個類別專項遺產。打造“三江四廊”文化線路,構建長江、嘉陵江、烏江主幹文化線路,以及成渝古道、秦巴古道、酉水古道、渝黔古道主題文化線路。塑造“一核三片”文化區域,“一核”即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片”即巴渝城鎮文化區域、三峽文化區域、武陵山民族文化區域。
4.加強城市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以軌道交通場站為中心,按10分鐘步行可達舒適距離,考慮重慶山地地形特色,以站點600米半徑為基礎,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間潛力,打造集工作、商業、文化、購物、娛樂、出行、居住等為一體的混合功能區,實現生產、生活、生態高度和諧統一。
5.推進規劃師進社區進鄉村。結合全市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選擇典型性改造需求的村(社區),優選一批專業水準高、責任心強的規劃師,參與規劃建設,宣講規劃自然資源政策,為最佳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風貌品質、改進基層治理、建設美好家園提供技術服務。
6.推進城市更新。指導開展城市更新規劃試點,創新規劃、土地、登記政策,分類提出規劃指引,著力補齊短板,推動各區舊城功能重塑和品質提升,助力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章 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
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目標,著力構建“家底清楚、權能豐富、權責對等、配置高效、監管有力”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摸清自然資源家底,持續推動自然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第一節 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
建立全市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加快完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法規制度體系、標準體系,構建“天—空—地—網”一體的調查監測技術體系,推動實現對自然資源全要素、全流程、全覆蓋的現代化監管。強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成果質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過程質量管控機制。建設調查監測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立體化共享服務網路,推進調查監測成果統一管理。
有序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加快建立“1+N”調查工作機制,以國土“三調”成果為基礎,組織開展基礎調查成果年度更新,統籌全市地理國情、森林、草原、水、濕地等專項調查,加快建設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並實現實時更新,切實摸清全市重要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分布、權屬、保護和開發利用狀況。實施地質先行工程,在長江經濟帶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區域開展1∶5萬比例尺水文地質調查,市域內大宗農產區、特色農業區1∶5萬比例尺土地質量地質調查覆蓋率達到75%。有序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支點城市等重點區域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在生態環境脆弱區、敏感區探索開展生態地質調查。
全面開展自然資源動態監測評價。系統開展市域自然資源變化情況常規監測、專題監測和應急監測。常規監測注重全域化,定期開展市域全覆蓋自然資源動態遙感監測;專題監測加強精細化,高質量做好專項調查成果、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耕地保護重點區域、地下水、生態狀況等監測;應急監測突出快速化,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應急監測體系。加強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分類、分項統計分析,系統開展綜合評價。
專欄5 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重大工程
1.“國土調查雲”重慶分中心建設。以自然資源部“國土調查雲”為基礎,在全市規劃自然資源一張底圖基礎上,建設“立足重慶,輻射西南”的國土調查雲技術推廣套用和創新中心,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打通數據安全與數據套用共享的壁壘,搭建市—區縣—鄉鎮統一的調查監測技術體系、監測系統和調查監測網路,實現規劃自然資源 “隨手拍”“隨手管”和主要數據“隨手查”,為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提供軟硬體支撐。
2.全市三維立體自然資源時空資料庫建設。以調查監測成果數據為核心內容,基礎地理信息為框架,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為基底,高解析度遙感影像為覆蓋背景,集成整合地下空間、地表基質、地表覆蓋、業務管理等各類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數據,按照統一標準,構建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為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審批監管等自然資源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第二節 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推動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創新全民所有權實現形式。統籌設立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使用權,加強地上、地表和地下建設空間規劃統籌。積極落實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支撐“三變改革”落地見效。積極穩妥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編制市、區縣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資源清單,持續開展自然資源地籍調查,有序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探索統一行使、分類實施、分級代理、權責對等的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
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形成清查技術規範,建立資產清查價格體系和清查資料庫,分類開展國有土地、礦產、國有森林、國有草原、國有濕地等自然資源資產經濟價值估算,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平衡表編制試點,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評價考核體系。
第三節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
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健全國有土地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逐步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完善公共服務項目有償使用政策。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擴大礦業權競爭性出讓範圍,逐步建立健全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加快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合理界定水資源有償使用範圍,完善水權分配製度。加快建立國有森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確定有償使用的範圍、期限、條件、程式和方式。
加強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分配管理。構建統一門類、統一“收益池”、統一預算的自然資源資產收益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基金。合理調整市、區縣兩級政府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分配比例,探索將自然資源資產淨收益優先用於資源保護、資產保值增值以及生態保護修復,加大對自然資源整體性保護、生態修復和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分年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到2025年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50%以上。
第四節 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探索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開展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著力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政策制度體系,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探索建立以森林覆蓋率橫向補償、林票、生態地票等為主的生態資源指標市場化交易機制,完善“森林+N”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多渠道推動廣陽島片區、銅鑼山等一批生態修復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示範。綜合運用土地儲備、綜合開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措施,促進生態產品供給和價值外溢。鼓勵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路徑和模式,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推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水源地、自然保護地轉移支付力度。探索通過政府購買生態產品、自然資源要素生態補償等方式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區域共享。積極推進長江、嘉陵江、烏江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游與上游通過資金補償、購買生態產品與服務、對口協作等多元化方式建立橫向補償機制。對於供給和消費、保護和受益關係明確的生態產品,開展市場化生態保護補償。
第四章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第一節 最佳化生態安全總體格局
建立“三帶四屏多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對國土“三調”發現的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水資源受限的利用方式,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逐步進行調整,著力構建“三帶四屏多廊多點”複合型、立體化、網路化的總體生態安全格局。“三帶”聚焦建設長江、嘉陵江、烏江生態涵養帶,重點控制沿江開發強度,提高自然岸線保有率,發揮好水質淨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四屏”聚焦建設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生態屏障,重點推動高山生態移民、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發揮好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功能。“多廊”重點推進建設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雲霧山等23條平行山嶺,大寧河、涪江、阿蓬江等37條次級河流等生態廊道,重點保護珍稀魚類洄游通道和珍稀陸地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維育市域景觀生態廊道。“多點”突出保護樵坪山、雲篆山等重要獨立山體,長壽湖、龍水湖等大中型水庫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發揮好水質淨化、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功能。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認真落實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結合區縣國土空間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確保生態保護紅線性質不轉換、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責任不改變。按照科學、簡明、可操作的原則,細化最佳化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規則,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引導生態保護紅線內人口有序逐步轉移。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和執法督察制度,確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1.95萬平方公里。完善依法建設占用各類自然生態空間的占用補償制度,嚴格占用條件,提高補償標準。
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完善分類科學、布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力爭2025年各類自然保護地完成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和勘界立標。科學劃定自然保護地類型,爭取在長江三峽、大巴山等生態區位重要、生物多樣性集中、生態保護價值較大的區域創建國家公園。結合國土“三調”數據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最佳化整合現有自然保護地,到2025年,自然保護地保護面積不低於1.05萬平方公里。建立自然保護地矢量資料庫。完善分級監督管理職責,實行分區差別化管控。落實自然保護地控制區經營性項目特許經營管理制度,在自然保護地控制區內劃定適當區域開展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遊等活動。
第二節 加強生態整體保護
加強森林、草原、河湖濕地等重點生態系統保護。加強重要山體廊道保護,建立“四山”等23條平行山嶺和寨山坪等67處近城重要獨立山體保護名錄。編制並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強化林地分級和差別化管理,全面推行林長制,嚴格限制天然林採伐,建立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護監管制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強化森林防火能力。加強草原資源用途管制,保護好現有的天然草場、高山草甸等草原資源,促進草原資源可持續利用。深化落實河長制,加強江心綠島保護,禁止在長江乾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開展濕地資源調查評估,建立濕地資源數據檔案,實行濕地面積總量控制和用途管控,從嚴控制建設項目占用濕地。公布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河道名錄,劃定河道管理範圍和岸線保護範圍,制定岸線保護規劃,按照“三線一路”(即城市藍線、綠化緩衝帶控制線、外圍協調區範圍線和公共道路)的原則協調與建設用地的關係,嚴格控制岸線開發建設,促進岸線合理高效利用。推進長江、嘉陵江等重點流域、城市河段及其他重要水體河湖生態緩衝帶建設。深入實施“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重塑“兩江四岸”生態功能,構建多層次、多色彩的濱江綠帶系統。
推進特色自然景觀資源保護。嚴格保護名山名峰、城市景觀山體、臨江山體、特色岸線、特色地名等特色資源,實施名錄管理。保護灣、沱、浩、灘、坪、壩等重慶特色地形元素,挖掘保護市域範圍內的山系景觀、水系景觀、林草景觀、耕地景觀、湖庫景觀、化石和礦產景觀、地質景觀等自然資源文化景觀。嚴控大開大挖,禁止隨意挖山、填湖、改變河道等破壞地形地貌、山水場景,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構築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加強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修復和廊道建設,加強全市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保護。完善野生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監測體系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建立健全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監測、預警及管控機制。規範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強化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建設,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規定,實施長江上游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建立禁捕長效機制。
第三節 推進生態系統修復
構築“一核四片”生態系統修復格局。三峽庫區核心區生態涵養區以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及相關影響區為重點,進一步增強水源涵養、水質安全保障,生物多樣性保護,洪水調蓄、土壤保持功能。大巴山生態屏障區以大巴山、雪寶山、九重山、大寧河為重點,打造大巴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武陵山生態屏障區以烏江乾支流,武陵山、七曜山等為重點,著力提升自然保護地能力,打造“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大婁山生態屏障區以綦江、大溪河、四面山、金佛山等為重點,加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進生物多樣性優先區、示範區建設。丘陵谷地生態品質提升區以“兩江四岸”“四山”“嘉陵江、涪江、渠江生態廊道”等為重點,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示範作用,有效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健康和生態品質,建設高質量農田生態系統,助力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生活都市區、糧食生態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態保護區。
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按照突出安全功能、生態功能,兼顧景觀功能的次序,科學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以三峽庫區、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動長江、嘉陵江、烏江等生態廊道建設。通過調整規劃用途和規劃條件、賦予建設用地使用權、支持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健全科學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的政策、標準及考核評價體系,開展動態監測監管和後期修復成效跟蹤監測評估,實施全面績效管理。科學推進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嚴控人為新增水土流失。恢復自然水道,科學建設人工水道、連通調蓄、引排工程,構建多源互補、生態健康的江河湖庫水網體系,實現區域豐枯調劑平衡。深入推進廣陽島片區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建設,圍繞“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定位,建設高品質生態灣區,到2025年,建成“兩點”的承載地、“兩地”的展示地、“兩高”的體驗地。
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木材戰略儲備林等工程,高水平推進長江重慶段“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建設儲備林基地22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57%,森林儲積量達到2.8億立方米。科學推進造林種草,帶圖斑下達國土綠化任務。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5年攻堅行動,提升森林火災防禦標準。落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確保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用途不改變,適度開展生態旅遊。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整鎮或若干村為單元,差異化實施丘陵—嶺谷農業發展區、平行嶺谷農業發展區、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高水平實施南川區德隆鎮、武隆區和順鎮、涪陵區大順鄉、合川區淶灘鎮等12個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項目。建立項目實施多元化投入政策機制,鼓勵整合現有涉農資金。嚴禁違背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嚴禁破壞生態環境、砍樹挖山填湖、占用耕地搞人造景觀、破壞鄉村風貌和歷史文脈等。
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著力消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存量”,加快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試點開展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推進自然保護地退出礦山生態修復,科學修復“四山”廢棄礦坑,生態修復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面積24.5平方公里。建設在建礦山生態修復管理系統,加大在產礦山邊開採邊治理監督檢查力度,深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二合一”審查制度改革,控制廢棄露天礦山“增量”。推進秀山、石柱等地電解錳渣、鉛鋅礦渣等渣場尾礦庫環境污染整治,鼓勵開展電解錳渣、鉛鋅礦渣等大宗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推進周邊環境質量改善。
第四節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堅持減碳排和固碳匯並舉,嚴控生態空間占用,增強森林、草原、濕地、耕地等碳庫固碳作用。持續加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持續增加森林面積,最佳化森林結構。加大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提升草原土壤碳匯能力。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增強濕地碳匯能力。推廣耕地保護性耕作,增強耕地碳匯能力。
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完善風電、光伏發電規劃和用地政策,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水能,推動地熱資源科學開發利用,穩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給結構中的比重。大力推動涪陵、南川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健全頁岩氣開發利益共享機制,推動頁岩氣就地轉化利用。
建立碳匯補償和交易機制。開展全市碳排放評價,加強氣候變暖對我市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影響觀測及評估。研究將碳匯納入自然資源生態保護補償範疇。開展生態系統碳匯計量監測和評估,以國土“三調”數據為基礎,探索開展生態系統碳匯核算,建立區域碳匯考核評價機制。
專欄6 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1.三峽庫區核心區生態涵養區工程。開展長江“兩岸青山·千里林帶”、三峽庫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巫山—七曜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等4個重點工程。
2.大巴山生態屏障區工程。開展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大寧河流域水源涵養、九重山-紅池壩亞高山草甸生態修復等3個重點工程。
3.武陵山生態屏障區工程。開展烏江生態廊道建設、七曜山—茂雲山—灰千梁子生物多樣性保護、山塘蓋—麒麟蓋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川河蓋—平陽蓋生態綜合治理等4個重點工程。
4.大婁山生態屏障區工程。開展金佛山—四面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綦江—萬盛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大溪河流域礦山生態修復、綦江流域生態農田整治等4個重點工程。
5.丘陵谷地生態品質提升區工程。開展中心城區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四山”保護提升、“兩江四岸”整治、東部槽谷生態城市治理、西部槽谷城市生態宜居示範區建設、明月山—精華山生物多樣性保護、龍溪河平行嶺谷生態農田整治、長壽湖生態品質提升、嘉陵江—涪江—渠江生態廊道建設、雲霧山—巴岳山綜合整治、瀨溪河—小安溪生態綜合治理、寶頂山生態景觀提升等12個重點工程。
6.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工程。在南川區德隆鎮、武隆區和順鎮、涪陵區大順鄉、榮昌區清升鎮等4個特色保護類鄉鎮,九龍坡區銅罐驛鎮、合川區淶灘鎮、渝北區大灣鎮、渝北區木耳鎮等城郊融合發展類鄉鎮,城口縣北屏鄉等1個搬遷撤併類鄉鎮,奉節縣安坪鎮、梁平區合興鎮、潼南區太安鎮等3個集聚提升類鄉鎮,實施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7.“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在長江幹流及三峽庫區回水區,嘉陵江、烏江和涪江重慶段兩岸第一層山脊線範圍內(或平緩地區江河兩岸外1000米左右),建設營造林200萬畝。
第五章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強耕地管控、建設,加快形成保護有力、集約高效、監管嚴格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切實築牢糧食安全底線。
第一節 嚴格耕地保護責任
核定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任務。調整完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地塊圖斑。以國土“三調”成果為基礎,全面梳理退耕還林、調出生態保護紅線和劃定不實、違法違規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涉及的永久基本農田情況,按照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的要求,對現有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優進劣出,根據目標任務核實永久基本農田落地落圖。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加強農村地區建設用地審批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堅持農地農用。建立完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向建設用地和其他農用地轉化的管控規則,強化耕地向林地、園地、草地、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等轉換管控,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挖湖造景、從事非農建設、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每半年開展“非農化”“非糧化”情況動態監測,及時預警亂占耕地從事非農建設,構建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常態化監管機制。
嚴格耕地保護監督檢查。建設耕地資源調查監測雲平台,擴大全天候遙感監測範圍,加強對區縣耕地保護與利用情況動態監測監管,實行區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全覆蓋全流程耕地保護格線化監管。深入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新增問題,分類分步、依法有序整治存量問題。鞏固違建別墅、“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成果,強化農業設施用地監管。大力開展以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為重點的土地督察,加大掛牌督辦、公開通報違法案件力度,嚴肅查處違法占用和破壞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對違法占用耕地的要限期拆除復耕,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的必須限期補劃,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嚴肅追究責任。
強化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區縣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耕地保護責任,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及年度計畫執行情況負總責。推動建立“田長制”,明確“田長”職責設定及區縣、鄉鎮兩級政府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耕地保護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將“田長制”實施情況納入耕地保護目標自查體系。完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將耕地“非農化”行為納入考核內容,建立耕地保護責任落實與基層幹部績效評價掛鈎的獎懲機制。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第二節 改進耕地占補平衡
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整體管控作用,從嚴核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最佳化建設用地布局,從嚴控制建設占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推動實施新增建設用地計畫安排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補充耕地潛力“雙掛鈎”,對存量建設用地規模較大、利用粗放、補充耕地潛力不足的區縣適當調減新增建設用地計畫。
多途徑拓展補充耕地來源。運用國土“三調”成果,科學分析評價耕地後備資源潛力,逐地塊論證土壤與開發條件,確定可開發的耕地後備資源。探索“工程恢復”土地開發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適度納入新增耕地來源範圍。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項目監管制度和技術體系,擴大旱地改造水田試點規模,力爭新增耕地40萬畝、新增水田8萬畝。
加強新增耕地核定管理。建立完善新增耕地核定製度和技術規範,統籌做好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和產能核定,嚴禁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確保新增耕地真實、可靠。補充耕地逐地塊落圖、拍照入庫,及時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中進行地類變更。
最佳化占補平衡指標統籌方式。按照“縣域自行平衡為主、市域內調劑為輔、國家適度統籌為補充”的原則,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制度。修訂並建立差別化耕地開墾費收取標準。完善指標交易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全面推進占補平衡指標市場化交易。適度融入新增耕地跨省域調劑機制,優先對脫貧區縣富餘指標進行跨省調劑。統籌考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耕地資源稟賦、耕地後備資源狀況和用地需求,探索建立跨省域更加開放的占補平衡指標市場交易機制。
第三節 鞏固提升耕地質量
全面評估耕地資源資產。加快推進開展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全面完成國土“三調”耕地等級調查評價,查清耕地質量等級和產能狀況。開展農用地質量定級及基準地價測算。制定耕地生態調查評價技術規範,開展耕地生態狀況調查評價試點。探索建立耕地資源損失補償制度。
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新建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494萬畝,改造提升318萬畝。完善耕地質量提升政策,積極開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復,穩定建設健康田園系統。加強林地等周邊生態綠色協同保護,探索農林牧漁融合循環發展模式,修復和完善生態廊道,恢復田間生物群落和生態鏈。加強污染耕地調查評價,嚴格污染土地準入管控,加強污染土地治理。
統籌推進耕地輪作休耕。按照國家要求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全面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調查,做好耕地輪作休耕規劃,完善耕地輪作休耕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加強輪作休耕耕地管理,加大輪作休耕耕地保護改造力度,確保耕地地類不改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削弱。
第四節 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
加強耕地保護激勵性補償。制定《重慶市耕地保護激勵補償辦法》,按照“誰保護、誰受益”原則,建立耕地保護激勵性補償機制。整合各級涉農補貼,探索建立分級、分類耕地保護基金,制定不同區域、不同地類、不同質量、不同生態環境差異化耕地保護補償標準體系,率先實行存量水田、高標準農田等優質耕地補償,逐步覆蓋到所有耕地。探索構建永久基本農田易地保護制度體系,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易地保護指標價格形成機制。
實行跨地區耕地資源性補償調節。統籌推動耕地保護和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推進耕地資源變資產變資本。大力推進占補平衡指標調劑,調劑收益重點用於耕地保護、農業生產和鄉村振興發展。統籌脫貧地區補充耕地富餘指標,通過跨省域交易獲取資源補償。探索建立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多保多獎”補償機制,實現跨區縣域資源經濟補償。探索構建重大建設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異地補劃補償機制,建立永久基本農田異地補劃指標價格體系,推動實現區域資源互補、資金互用、資產互融。
專欄7 耕地保護提升
1.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以國土“三調”成果為基礎,全面梳理退耕還林、調出生態保護紅線和劃定不實、違法違規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涉及的永久基本農田情況,按照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的要求,對現有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優進劣出,根據目標任務核實永久基本農田落地落圖。
2.實施土地整理工程。按照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要求,以做實新增耕地為核心目標,通過合理布設土地平整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條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多渠道落實補充耕地40萬畝,新增水田8萬畝。
3.開展“旱改水”項目試點。為全面落實“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探索將現有中低產田和低洼易澇地改造為水田,有效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形成穩定的生產能力,做到藏糧于田。
4.開展耕地資源調查評價與監測。完成國土“三調”耕地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專項工作,最佳化耕地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和耕地質量監測網路,開展耕地資源動態監測,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第六章 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按照城鄉統籌、布局合理、適度集中的原則,統籌增量和存量,推進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一節 提升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加強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突出內涵提升式發展要求,嚴格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與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完善“一區兩群”差別化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提高產業用地產出率、公共設施用地使用率。有序控制新城區和開發區擴張,嚴控農村集體用地規模,嚴格各類建設用地標準管控和項目審批,尚未頒布土地使用標準或因安全生產、地形地貌、特殊工藝等要求確需超標準用地的建設項目應開展節地評價。加快推進區域整體評估,構建“標準地”出讓指標體系,到2025年,全市所有工業開發區全面推行新增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引導線性基礎設施併線規劃和建設,鼓勵大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綜合開發利用土地,促進功能適度混合、整體設計、合理布局。
提高存量建設用地供地比重。完善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廢棄地再利用政策體系。認真落實新增建設用地計畫與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數量掛鈎機制,定期開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閒置低效土地清理、評估,對批而未供、閒置土地數量較多和處置不力的區縣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畫安排。加大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統籌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整治,優先保障鄉村發展、鄉村建設用地。
積極推進土地立體開發和複合利用。建立健全土地兼容複合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政策,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管理、統籌開發利用制度,研究構建地下空間利用管理制度體系,促進地下空間開發。創新適應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和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土地政策,支持存量工業用地複合利用、建築複合利用,允許存量工業用地轉型為集工業、倉儲、研發、商辦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用地。適應山城、江城特色,加強立體開發節地技術、節地模式研究推廣,制定建設項目節地評價技術規範和論證規則,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
加強節約集約用地考核。健全土地開發利用考核評價制度,將節約集約用地的目標和政策措施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框架、相關規劃和考核評價體系,定期評估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等重要指標變化,有序開展建設用地整體評價、中心城區詳細評價、產業園區土地監測統計與專項評價和工業用地專項評價等工作。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區縣創建。探索建立礦產資源、林草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集約利用評價體系。
第二節 強化高質量發展用地供給
強化重大項目用地供給。加強新型城鎮化、新型基礎設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用地供給。各區縣政府作為重大項目用地責任主體,要統籌協調建設用地組卷、審查、報批等各環節工作,做好項目節約集約用地評價。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要為重大項目用地預留發展空間,優先安排新增項目用地計畫,在項目選址、預審、可研、初設及征地報批階段提前介入、主動對接、全程參與、跟蹤指導,改進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壓覆礦產資源審查方式,最佳化臨時用地審批,確保項目能依法依規及時落地。發展改革、經濟信息、交通、水利、鐵路等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強化協調,共同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工作。對重大項目用地供給有效的地區,優先安排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改革試點。
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優先支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強化標誌性、引領性重大製造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支柱產業用地支持,助推“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遊樂購”全場景集加快發展。完善促進科技創新的規劃用地政策,引導創新要素集聚,增強高端服務功能。加快推動傳統園區轉型,細化工業用地類別,新增研發用地用於設計研發、企業總部等功能。推動各類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政策疊加、服務體系共建,創新“一區多園”“飛地經濟”等建園方式,支持有條件區縣創建國家級產業開發區。布局產業轉移集中承接地,促進東部地區和境外產業鏈整體轉移、關聯產業協同轉移。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加強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供給。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設用地規模、結構、布局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強化農村村民住宅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設施農業發展、污水垃圾處理等用地供給。積極探索實施點狀供地、“農業+”混合用地等靈活供地新方式,做好鄉村零星分散用地供給。鼓勵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複合利用,發展鄉村民宿、農產品初加工、農村電子商務等農村產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不得用於商品住宅、別墅、酒店、公寓等房地產開發,不得擅自改變用途或分割轉讓轉租。
加強區域差別化用地支持。建立以人口集聚為導向的要素資源配置機制,優先支持新產業新業態、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用地,住宅用地供應向租賃住房傾斜。加大主城都市區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用地供給,支持中心城區優先布局國家級重大戰略性項目,強化主城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同城化、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用地供給。強化“兩群”地區特色效益農業、民俗文化生態旅遊、脫貧地區用地支持,引導區縣城、特色重點鎮、特色工業園區、特色旅遊開發區、特色農業示範基地等節約集約開發。
第三節 最佳化土地供應審批管理
深化用地審批制度改革。改進和最佳化用地審查報批具體環節,著力構建權責一致、科學規範、高質高效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機制。各項建設用地必須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報批,按照批准的用途、位置、標準使用,嚴禁未批先用、批少占多、批甲占乙。嚴格臨時用地管理,不得超過規定期限長期使用。探索市級建設用地審批權委託下放給綜合管理水平高、具備承接能力的區縣行使。
創新土地供應方式。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探索建立國有土地使用權到期續期制度。深化土地用途轉用模式探索,健全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和點狀供地模式,允許不同產業用地類型依法合理轉換。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方式,合理選擇先租後讓、租讓結合、長期租賃和彈性年期出讓。對分期建設的大中型工業項目,可以預留規劃範圍,根據建設進度實行分期供地。
完善自然資源等級和價格體系建設。完善自然資源分等定級價格評估與監測。探索推進林地、草地、園地和未利用地分等定級。完善城鄉公示地價體系,實現城鄉基準地價全覆蓋、城鎮標定地價全覆蓋。拓展自然資源等級和價格監測,加強自然資源評價評估行業管理。
第四節 加強土地出讓統籌管理
健全土地出讓規劃統籌機制。建立土地出讓統籌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規劃引領土地出讓,建立規劃對城市發展建設時序、範圍、內容的引導和管控機制。建立完善項目生成機制,依據規劃實施項目庫,綜合土地成熟度和建設項目實施時序等因素,確定年度可實施的經營性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為年度土地出讓工作提供基礎。
統籌土地整治出讓與規劃實施時序協同機制。按照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的理念,科學編制土地供應和整治計畫,明確土地供應和土地整治總量、結構、空間布局以及重大項目用地、城市重要區域地塊出讓的時序安排。市、區縣土地整治實施機構應嚴格按照土地整治年度計畫及時組織實施地塊整治,區縣政府應嚴格按照土地出讓計畫合理確定供地節奏和時序,穩定市場預期。
加強契約履約監管統籌。實行土地出讓契約精細化管理,分類確定建設項目開竣工時間,研究確定建設項目開竣工違約金和土地閒置費徵收標準與規則。區縣政府作為土地出讓契約履約監管責任主體,應嚴格按照土地出讓契約和監管協定的約定內容,及時組織開展日常巡查、價款催繳、開竣工履約督促、閒置土地認定及處置等契約履約監管工作,禁止以土地換項目、先征後返、補貼、獎勵等形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價款。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納入土地出讓契約的功能實現、運營管理、節能環保等要素,按照各自職責及“誰提出、誰監管”的原則實施精細化監管。
專欄8 資源要素供給提質增效
1.重大項目用地支撐服務行動。認真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圍繞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按時序做好用地供給。緊扣我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市、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目標,按照“計畫跟著項目走”的土地利用計畫管理方式,對構建“米”字型高鐵網、多層次軌道交通網、“三環八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市內航空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世界級機場群、“一乾兩支六線”長江上游航運樞紐、多源互補水利網的建設項目實行優先供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用地審批流程,實施並聯節點化審批,提高建設用地審批質量和效率。加強專題調度、現場督導、點對點指導,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用地快速審批機制。
2.土地供應監管三年行動。全面清理全市批而未供和已供未履約完畢地塊情況,上線運行批而未供土地認定處置系統和土地供應監管信息化管理模組,切實提升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填報數據準確性。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的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目標,及時追繳土地價款和違約金欠繳,力爭三年實現“消化存量、遏制增量、減少總量”總體目標。
3.自然資源標準控制和節約集約考評行動。嚴格實施建設項目標準控制制度,開展土地使用標準實施情況評估,制定保障性住房、城市普通中國小校等建設項目用地標準,推廣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典型案例。完善節約集約利用考評制度,開展建設用地利用情況普查,全面掌握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投入產出和集約利用程度等情況,實施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考核,有序開展區域、城市和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以及建設項目節地評價,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第七章 推動礦產資源有序綠色開發
立足全市礦產資源稟賦,突出地域優勢和資源特色,深入推進礦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合理布局重點勘查區、重點開採區和建築石料用灰岩集中開採區,推動礦業綠色發展、規模開發與集約利用,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第一節 最佳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總體布局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規劃分區管理。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及自然保護地管理要求,強化全國規劃對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管控,著力構建區域資源優勢互補、勘查開發定位清晰、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空間格局。
中心城區強化地熱礦產資源產業發展,加強地熱、乾熱岩、礦泉水勘查開發利用,強化北碚北溫泉、渝北統景溫泉、巴南東溫泉南溫泉等特色溫泉產業發展資源支撐,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片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等開展淺層地溫能開發與高效利用示範。
主城新區強化能源化工建材礦產資源產業發展,繼續推進涪陵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建設,帶動南川、大足、永川、綦江及周邊梁平等區域頁岩氣、煤層氣勘探開發,提升鍶、岩鹽等資源整合和規模開發水平,提高建材礦產開發準入門檻。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強化化工建材礦產資源產業發展,加大忠縣—萬州—雲陽岩鹽勘查開發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口毒重石資源,支持萬州等區縣發展新材料、無機非金屬環保功能材料產業;積極支持巫溪發展飾面石材產業,提升建材類礦產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程度。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強化有色黑色化工礦產資源產業發展,加強鋁土礦、鉛、鋅和螢石、重晶石、方解石等開發利用。積極支持酉陽、彭水發展飾面石材產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力突出的石材產業基地。
第二節 強化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開展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推進江津、南川等市域周邊1∶5萬比例尺空白區地質調查工作,力爭實現全市1∶5萬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開展長江經濟帶水文地質調查、土地質量地質調查、生態地質調查。合理部署螢石等重要礦產、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區域綜合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在成礦有利區適度開展煤層氣等清潔能源調查評價,進一步摸清資源家底,促進找礦戰略突破。
加大重要礦種勘查力度。加強頁岩氣、地熱、煤層氣等清潔能源,鋁土礦、鉀鹽、螢石等國家戰略性礦產,以及石膏等地方產業發展急需礦產勘查開發,統籌劃定10個非能源重要礦產重點勘查區和10個地熱重點勘查區。加強城口毒重石等優勢礦產勘查,合理部署銅、鉛、鋅等礦產勘查。在重要成礦帶、大中型礦區深部及外圍,適當開展岩鹽、水泥用灰岩等礦產接替資源勘查。禁止勘查開發汞、磚瓦用粘土及其他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嚴重破壞且難以恢復的礦產。限制勘查開發耐火粘土、高嶺石粘土、硫鐵礦、水泥用灰岩及其他大規模開發可能引發產能過剩的礦產。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管理。實行煤層氣探采合一制度。實施礦產資源綜合勘查,探礦權人在查明主要礦產的同時,應當對共生、伴生礦產資源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儲量計算。建立完善商業性勘查體制,著力建設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平台,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勘查領域。加強財政出資勘查項目監管,強化探礦權人、勘查單位信用約束,嚴格限制違法違規礦業權人取得新的探礦權。
第三節 統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明確開發利用與保護方向。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及產業發展布局,在大中型礦產地、大中型礦山集中分布區,劃定南川鋁土礦、彭水—酉陽螢石重晶石、中心城區地熱等11個礦產重點開採區。最佳化建築石料用灰岩資源保障格局,規劃布局建築石料用灰岩集中開採區27個。探索建立礦產地儲備、儲采結合和儲備礦產地動態調整機制,加強煤、鐵、鋁土礦、鍶、毒重石等戰略性礦產、重要礦產儲備。深入推進礦產資源“打非治違”,加大無證開採、超層越界、以探代采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切實維護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加強開發利用強度調控。科學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量調控指標,嚴格實施礦業權出讓項目計畫管理。到2025年,全市地熱水開採量10萬立方米/天左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開採總量分別控制在10000萬噸/年、35900萬噸/年以內。實行礦山數量與開採總量雙控,有序推進小型礦山整合,到2025年全市礦山總數控制在1200個以內。立足市場需求有序投放採礦權,嚴格控制水泥用灰岩等礦產礦山新設,合理控制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山新設。
最佳化開發利用規模結構。嚴格落實礦山最低開採規模準入,適當提高部分礦產開發利用準入門檻,鼓勵和引導礦業企業重組改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規模化利用。除確因資源稟賦、礦床規模、開採條件等客觀條件限制外,原則上重點開採區、建築石料用灰岩集中開採區內新設、整合及增劃資源類礦山生產規模應達到中型及以上。加快落後、過剩產能淘汰,依法支持企業投產、達產,提高產能利用率。到2025年,全市大中型礦山比例不低於60%,建築石料用灰岩大中型礦山比例不低於65%。
提升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健全重要礦種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三率”指標體系。動態調整先進適用技術裝備目錄,最佳化採礦方法和選礦工藝,研發尾礦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強化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低品位、難選冶鋁土礦、鍶等與優質礦產搭配使用,促進赤泥、煤矸石等尾礦、廢石的綜合利用、二次利用。建立完善礦產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推進砂石土類礦產“淨礦”出讓,探索地熱等礦產礦業權和土地使用權打捆出讓。
加強礦產違法行為發現和制止。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違法行為發現能力,探索在違法採礦高發區、露天礦山布設視頻監控、開展無人機巡查等方式加強監管。進一步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探索將發現、制止礦產違法行為的職責和許可權延伸到鄉鎮、村組,提高採礦安全監管能力。嚴格把握工程建設和修復治理相關法規和政策界線,對建設工程實施中採礦牟利、以修復治理名義違法採礦的依法嚴肅查處。
第四節 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推進礦產資源綠色勘查。制定市級綠色勘查規範,完善綠色勘查管理制度,推動實施綠色勘查示範項目。加大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的研究與套用推廣,在勘查立項、設計、實施全過程貫徹生態文明理念,推廣物化探無損地表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擾動。
分類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立符合重慶實際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健全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在資源配置、礦業用地用林用草等方面向達到綠色礦山標準的企業傾斜。推動巴南(姜家片區)國家級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豐都(包鸞片區)市級綠色礦山建設示範區、國家級綠色礦山、市級綠色礦山典範企業鞏固提升。加強新建礦山準入管理,新設採礦權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投產。小型生產礦山按照市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範管理,逐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到2025年,全市市級綠色礦山建設比例達到60%,其中大中型生產礦山全部達到市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加強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探索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作體系和技術體系,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動態監測,依法嚴格控制採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完善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長效責任機制,新建礦山在採礦權出讓時明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礦區土地和生態損毀的要求,在出讓契約中約定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義務及違約責任,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生產礦山按照邊開採、邊修復的原則,在開採活動中同步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健全礦業權人信用約束機制,加強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義務履行情況監督檢查,全面落實礦業權人生態保護修復責任。
專欄9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
1.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開展獅灘至蒲呂、永榮至吳市、德感至李市、萬古至安富、豐盛至三泉、箐口至珍溪、龍塘至興義、永城至安穩等礦產資源供給區綜合勘查評價,實施主城新區中生代三稀元素綜合調查評價和黔江青桐—石家河鋁土礦、黔江金溪—酉陽天館螢石等專項調查評價以及地熱、乾熱岩、淺層地溫能等清潔能源調(勘)查,加強煤層氣、鋁土礦、螢石等國家重要戰略性礦產勘查和鍶、毒重石等優勢礦產勘查,開展岩鹽等礦產接替資源勘查。
2.基礎地質調查評價。開展蔡家崗幅、柏林場幅、四面山幅等15幅1∶5萬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實施長江經濟帶水文地質調查,推進1∶5萬比例尺土地質量地質調查、生態地質調查。
第八章 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機制,著力防範化解地質災害風險挑戰,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實現防災有方、治災有法、救災有略,切實有效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為重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地質安全保障。
第一節 推進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估。大力推進主城都市區1∶5萬比例尺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全面完成全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基本查明全市地質災害風險底數,科學合理劃定易發分區、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開展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評價,組織實施條形山嶺區重要交通廊道1∶1萬比例尺綜合地質調查評價,推進區域性地質災害綜合評估。逐步開展重要隱患點、重點區域、高風險區域高精度風險調勘查,突出抓好交通沿線、陡坡崖邊等排查。在綦江區、武隆區、巫山縣開展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國家試點,探索隱患點加風險區的“雙控”管理模式。
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充分利用天—空—地一體化多源立體觀測體系和綜合遙感技術,實施覆蓋全市的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和地面驗證,降低地質災害新生突發風險。結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以識別發現的隱患點和農村房屋前後邊坡、學校、場鎮、居民集中區等區域為重點,紮實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核查,汛期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核查全覆蓋,對重大隱患點實行24小時監測。
第二節 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健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路。圍繞災險情“什麼時候發生”,人防和技防並重,點線面相結合,加強預警會商和預警信息發布,提升預警精度和時效性。加強群測群防員遴選、補齊、培訓和激勵,夯實“四重”格線管理體系,對已發現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嚴格落實群測群防監測工作責任,及時發現險情、及時預警、及時轉移受威脅民眾。開發運行重慶地質災害防治APP,實現地質災害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告警、預警、處置全流程閉環管控。
加強專群結合監測預警建設。加快推進專群結合監測預警實驗和群測群防智慧型化監測預警項目建設,推廣套用普適型監測預警設備,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高自動化智慧型化監測預警的覆蓋面和精準度,初步實現地質災害實時監測和提前預警。完善地質災害專群結合監測預警體制機制,落實專業隊伍駐守制度,持續提升精準服務風險區內基層民眾和交通、旅遊、水利、能源等各行業的能力。
第三節 強化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提升綜合治理水平。提高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防禦工程標準,科學設計防範措施,推進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險,加大中小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力度,基本完成威脅人員密集區及威脅學校、集鎮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工程治理,最大限度減少受災害威脅人員。及時維護受損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確保長期安全運行。加大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力度,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補助標準,按照輕重緩急、避讓優先原則,以易地建房就近安置、鼓勵城鎮落戶安置等方式,到2025年,完成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3萬人。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完善全市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災害早期識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工程治理—風險管控等全鏈條數據管理。配置雷射雷達測量(LiDAR)、地基SAR、三維雷射掃描、測量機器人等先進技術裝備,提升技術支撐隊伍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水平。加強各級行政管理人員、技術支撐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及群測群防員等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組織受威脅民眾開展防災應急演練,強化防災備災體系和能力建設。
第四節 增強防災減災救災合力
全面落實區縣屬地管理責任。健全“黨委政府領導、規劃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地勘技術單位支撐、相關部門協作、基層組織、全民參與”的共同防治責任機制。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政府要堅決克服僥倖心理和麻痹思想,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做好物資、資金、設備等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凡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基層政府要迅速組織民眾轉移並做好安置工作,設定危險區域警戒線,嚴防民眾在轉移後擅自再次進入,堅決避免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各級規劃自然資源部門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交通、水利、文化旅遊、應急、能源、鐵路、氣象等部門的協調聯動、信息資源共享,統籌好各系統行政力量、專家團隊、技術人員、群測群防員、應急物資裝備等資源,充分發揮地勘、遙感、測繪等專業人員作用,各司其職,各擔其責,共同做好隱患巡查排查、監測預警、撤離避險、轉移安置、搶險救援和次生災害防範等各項工作。
加大防災知識宣傳普及力度。全面普及預防、辨別、避險、自救等地質災害防治應急知識,提高幹部民眾的臨災自救和互救能力。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在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警示牌和宣傳欄,及時向受威脅民眾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確險情發生後撤離轉移的路線和避讓地點。
專欄10 地質災害防治重大工程
1.三峽庫區消落帶地質安全研究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開展長江幹流長壽至巫山段63公里峽谷岩體劣化帶勘調查,完成龔家坊—獨龍段龔家坊4號和茅草坡2號不穩定斜坡試驗性治理,研究消落帶成災失穩機理、生態防護技術以及綜合防治與施工技術等。對三峽庫區穩定性差的171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實施綜合治理,實施3776處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和141個專業監測項目。
2.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完成112處特大型及大型地質災害、1000處中型及小型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維護和生態修復工程600處。
3.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工程。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補助標準,以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為依據,科學劃定搬遷區域、確定搬遷對象,以易地建房就近安置為主,鼓勵城鎮落戶安置,到2025年全市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3萬人,實現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重大隱患點應搬盡搬。
4.城市地質安全評價。開展主城都市區、西部(重慶)科學城、沿江城市等城市地質調查,查明主要地質安全風險,建立具有山地特色的重慶市地質安全風險評價技術體系,開展地質安全風險區劃,探索構建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風險區“雙控”管理新模式。
第九章 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能力
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大數據智慧型化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方向,加強規劃自然資源領域重大戰略性問題和關鍵技術攻關,為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更高水平的自然資源要素支撐保障。
第一節 大力開展科技創新
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高水平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圍繞國土空間規劃、地質災害、衛星套用、智慧型城市空間、頁岩氣綠色開發、古生物化石保護、碳地質封存等領域,加快布局一批科技創新基地及平台,推動重慶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土空間規劃和自然資源創新策源地。以重慶市、自然資源部批准設立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為支撐,積極建設規劃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中心,高水平推進自然資源部頁岩氣重點實驗室、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重點實驗室建設,爭取設立國家頁岩油氣科技創新和產業中心,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共建重慶地質調查中心。推動重慶市實物地質資料庫(地質博物館)建設。協同四川共建古生物與古環境協同演化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恐龍科學研究中心。
加快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加強與高水平大學、企業合作,組建跨學科研發團隊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規劃、測繪地理信息、生態保護修復、古生物化石保護等一批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認識自然、探索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開展頁岩氣精細化和集約化勘探開發技術攻關,建立頁岩氣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加大規劃自然資源標準化建設力度,加強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套用標準和質檢標準研究,力爭形成一批國家或行業標準。健全成果轉化運行和管理機制,完善成果發布、轉化、激勵、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技術標準等相關制度。
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依託“重慶英才計畫”,加大規劃自然資源領域國家級人才培養、引進、推薦和選拔力度,推行規劃自然資源重大工程首席專家制,加快集聚戰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推進規劃自然資源領域高端智庫建設。定期公開發布規劃自然資源領域重大科技問題清單,實行“揭榜掛帥”“賽馬”機制,鼓勵高層次創新人才擔綱解決規劃自然資源領域發展重大問題,在選人用人、科研立項、成果處理、職稱評定、薪酬分配等方面給予科研單位更大自主權。
專欄11 科技創新重點工程
1.科技創新平台培育提升工程。整合最佳化一批功能類似、同質化的創新平台,集中在地質災害防治、頁岩氣勘探、測繪科技、生態保護修復等優勢領域,培育構建國家級創新中心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立2—5個部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部級野外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產出一批國內或國際一流的規劃自然資源科技創新成果,培養一批行業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推動規劃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產學研”協同發展,打造規劃自然資源創新高地。
2.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深化三峽庫區消落帶地質安全、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優勢礦產資源勘查與高效利用技術、古生物化石發掘與保護、城市信息模型等研究,開展2000米以淺大地透視技術攻關,開展天空地一體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智慧型裝備與系統研發,突破一批多源多尺度海量時空數據獲取、融合、清洗、知識發現等關鍵技術,建立適宜山地城市特色的智慧國土空間“雙評價”系統、智慧規劃編制決策系統、“3D+”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平台,研製一批國內或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生態保護修復技術。
第二節 加強新型測繪服務數據資源體系建設
完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積極推進重慶市全球衛星定位服務系統(CQGNSS)兼容北斗三號升級改造。開展全市礦山現代測繪基準建設,適時推動生態保護修復區、地質災害點等專項測繪基準建設套用示範。做好測量及遙感天地一體基礎設施建設及維護,建設全市測繪基礎設施管理“一張圖”。做好全市測繪基準體系複測更新以及儀器檢定場維護。爭取開展自主可控新型遙感衛星天基系統試點,推進綜合遙感試驗場等地基系統建設。
加強基礎數據資源建設。積極建設服務全市的天地一體化多源遙感觀測系統、數據中心和共享網路平台等新型空間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獲取與管理機制,開展遙感影像統籌採集和標準化產品建設,搭建全市遙感影像統籌服務系統。開展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分區分級採集、更新與建庫,推動各比例尺已有數據資源更新。推動重慶市“實景三維中國”地形級和城市級數據資源建設,梳理完善重慶市空間測繪標準體系,探索形成空間測繪生產體系,拓展形成空間測繪套用體系。持續推進水下測繪、地下管線、地下空間等專業測繪數據以及地圖數據等專題數據建設與更新。
第三節 深化地理信息綜合服務
增強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強化重大戰略實施支撐,加強新型基礎測繪數據定製化服務,推進重點區域新型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最佳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數據資源體系,加強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重慶)套用推廣,深化時空大數據服務平台建設及套用,增強綜合市情系統輔助政務決策能力。完善全市應急測繪服務綜合保障體系,建立軍地合作、部門聯動、協同高效的應急測繪保障服務機制,做好市、區縣級應急測繪分級管理和統籌協調,加強國家應急測繪保障體系重慶市級節點數據與技術服務建設。
培育壯大地理信息產業。做大做優市場主體,大力扶持領軍企業。推動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和通信網、網際網路、物聯網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地理信息數字經濟產品,推動地理信息數字經濟升級轉化。落實涉密地理信息數據套用改革政策,探索地理信息數據開發套用實驗室建設,方便企業利用地理信息資源開展社會化套用和增值服務。
加強地理信息安全與地圖管理。紮實開展涉密地理信息成果銷毀專項檢查,將企業按要求銷毀成果情況納入測繪行業信用管理,堅決防止失泄密隱患。做好地圖審核,健全地圖市場監管長效聯合機制,加大對“問題地圖”的查處和整治力度。積極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
第四節 推進空間資源數據融通共享
推進規劃自然資源數位化轉型。加快規劃自然資源“一雲一庫一平台”建設,突出空間資源要素用管結合導向,加強數據歸集、治理、共享,推動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區、跨業務套用。深入推進規劃自然資源行政管理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線上服務平台功能,加快構建數位技術輔助決策機制,提高基於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
推進規劃自然資源數字產業化。建立健全規劃自然資源數據互聯互通與業務共享協同機制,擴大政務數據資源交換共享,構建形成以新型網路為基礎、智慧型計算為支撐、信息安全為保障、轉型促進為導向、融合套用為重點、基礎科研為引領、產業創新為驅動的全行業數字經濟運行體系。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充分發揮規劃自然資源“一張底圖”、海量數據和豐富場景套用優勢,優先推進建設、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文旅、應急、能源等專項場景統一接入,深化完善重慶市綜合市情系統,逐步實現一個螢幕決策、一張藍圖智控、一個平台協同。
專欄12 科技創新與數字賦能重點工程
1.重慶市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統籌及北斗定位服務套用工程。統籌全市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的獲取、管理及分發服務,科學制定遙感影像年度獲取計畫,建立市域全覆蓋、全天候、多尺度的遙感影像獲取保障體系,促進遙感影像數據的共享使用。做好重慶市全球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CQGNSS)CGCS2000坐標參考框架維持與更新,加強CQGNSS推廣套用,做好數據服務保障,推進川渝現代化測繪基準一體化,建立川渝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漫遊共享服務平台。
2.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及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新型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工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區等重點區域,開展1∶2000比例尺基礎測繪數據、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三維雷射點雲、高精度水下地形等數據資源建設,形成覆蓋地上地下、水上水下全空間一體化的新型基礎測繪產品,開展現代化測繪基準系統一體化建設和遙感影像統籌服務,構建完善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體系,支撐川渝地區跨省市高精度定位和套用服務。
3.重慶市“實景三維中國”數據資源建設工程。以“十四五”全國基礎測繪規劃重點建設工程為契機,梳理完善重慶市實景三維建設標準體系,推動重慶市“實景三維中國”地形級和城市級數據資源建設,加快基礎測繪地理信息資料庫向地理實體資料庫轉換升級,建立實景三維數據組織、發布、套用、服務體系,形成滿足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需求的三維化、實體化空間信息服務能力。
4.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資料庫建設工程。做好基礎測繪、地理信息、遙感影像等數據資源的建設和維護;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為核心,匯聚建設、環保、交通、人口、教育等行業數據,完善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庫。
5.公共地圖服務產品開發與套用工程。編制出版在文化、歷史、自然資源等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地圖集,拓展和創新多媒體地圖、實景三維地圖、網際網路地圖等多形態地圖產品和服務,研發符合多媒體、混合現實(MR)等信息化趨勢的可視化、可移動、攜帶型地圖產品,開發具有重慶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創、科普等地圖文化衍生產品。
6.智慧型時空資料庫建設工程。搭建社區、行政村管理單元智慧型化調查系統,構建管理單元採集和更新模式,建立覆蓋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個層級管理單元資料庫和管理單元一張圖,建立常態化動態更新機制,更好的服務全市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處置和重大應急決策掛圖作戰。
7.城市空間發展指標智慧型監測平台建設工程。依託時空大數據挖掘、分析和計算能力,通過空間化信息疊加綜合、智慧型化數據組合分析,結合城市空間發展指標的各種場景,生成涵蓋多要素的空間屬性單元和適應城市空間發展目標的監測模組與指標體系,建設智慧化監測平台。
8.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工程。開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設,探索建立高效、可持續的BIM+CIM運營模式,通過吸引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形成持續疊代更新的數字孿生城市創新平台,促進不同專業基礎設施信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
第十章 推進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法治為保障,聚焦規劃自然資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動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一節 全面深化規劃自然資源領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最大限度精簡規劃、用地、用礦等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和“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強化政務數據共享服務。依託“渝快辦”平台,加快構建“事前主動服務、事中智慧型審查、事後強化監管”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積極推進許可事項“網際網路+”辦理模式,推進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套用,更大程度利企便民。
推動改革落地見效。完善政府與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的常態化聯繫機制,健全企業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及時回應市場主體訴求,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加強政策督促落實,對改革措施落地情況開展督查檢查和第三方評估,及時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對成效明顯的加大表揚和政策激勵力度,推動各項舉措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第二節 強化規劃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加快推進《重慶市土地管理條例》《重慶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重慶市測繪地理信息條例》等規劃自然資源領域重點立法工作,集中清理、修改、廢止不合時宜的規範性檔案,及時開展配套法規政策制定、修訂工作。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估制度。
嚴格依法行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規劃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共享,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積極配合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自然資源領域公益訴訟,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推進爭議高效化解。
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做好規劃自然資源系統“七五”普法成效經驗推廣,抓好“八五”普法工作。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深入開展新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第三節 建立健全規劃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健全共同監管責任機制。落實黨政同責,全面構建“源頭預防、緊密銜接、協同聯動、標本兼治”的規劃自然資源保護、管理、監督長效機制。加強企業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治理責任制度建設,督促引導企業節約集約用地。完善公眾監督和舉報反饋機制,引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自然資源治理。
健全督察執法機制。深入推進規劃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強化規劃自然資源督察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督察員制度,建立健全“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長效監管機制,推動實施全市規劃自然資源全領域督察和重大事項督察。探索定期監測和動態監管相結合的新模式,推動實現執法關口前移。加強與巡視、審計工作協調配合,深化督察成果運用,強化科技信息化支撐,構建推行全天候、全覆蓋、智慧型化的督察信息平台,不斷提高督察效能。對政府主導並推動實施的違法占地項目,按“非法批地”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完善行政與司法銜接機制。建立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專門聯席會議制度,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配合,依法加大對破壞耕地和非法採礦等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違法犯罪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和責任追究力度。對破壞礦產資源、涉地違法行為等公益訴訟、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線索或其他未依法履行職責行為的線索,規劃自然資源部門依法移送檢察機關,有效發揮檢察監督職能,形成保護工作合力。
提升監管智慧型化水平。推動數位技術在規劃自然資源管理服務中的廣泛套用,推動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最佳化,深化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共享利用,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管理服務效率。強化數位技術在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應對中的套用,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第四節 強化規劃自然資源能力建設
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著力增強“八個本領”,錘鍊“五個過硬”,傾情傾力解決民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高為民服務能力水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倡導“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精神,建立科學管理制度和高效運行機制,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建立“好差評”考評機制,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工作規則和行為規範,推進職能最佳化協同高效,提高規劃自然資源服務質量和效能。
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化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提高規劃自然資源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水平和專業化能力。加大幹部輪崗、橫向交流力度,建立幹部合理流動、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常態化機制,激勵幹部擔當作為,以實幹立身、憑實績說話,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年輕優秀幹部,不斷增強規劃自然資源系統幹部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強化規劃自然資源基層站所制度、人員、經費、待遇等保障,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第十一章 規劃實施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充分發揮市規劃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推動形成規劃實施強大合力,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第一節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和對規劃自然資源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有效落實。加強調查研究,強化創新理念,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建立健全督促規劃落實落地監督機制,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良好環境。
第二節 增強自然資源保護修複合力
樹牢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意識。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態保護修復等過程中,始終堅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努力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更大作用、展現更大作為。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系統思想,全市“一盤棋”最佳化配置資源,在用地審批、土地供應等環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做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加強對各類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實時動態監管,嚴禁毀林毀草、亂采濫挖野生植物、開山取石、挖土采沙、圍湖造田、改變自然水系(或岸線)等破壞生態的行為。
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協同聯動。嚴格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幹部責任追究情形。堅持市級部門、區縣協同推進大治理,強化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加強重要山體、水系、廊道等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第三節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
落實規劃實施主體責任。各區縣和相關單位要進一步明確本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重大工程項目等任務,確保如期完成。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按照本規劃提出的預期性指標和資源要素保障、節約集約用地等領域任務,科學引導市場行為。要強化年度計畫對本規劃的銜接落實,將本規劃確定的主要指標和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納入年度計畫實施。
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建立健全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市規劃自然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本規劃中各類管控邊界、約束性指標等管控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規劃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內容。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深化評估結果運用。
強化政策協同保障。堅持規劃定方向、財政作保障、金融為支撐、其他政策相協調,著力構建規劃與巨觀政策協調聯動機制。堅持項目跟著規划走、資金和要素跟著項目走,創新建立“項目池、資金池、資源要素池”統籌平衡機制和“五年儲備、三年滾動、年度實施”項目滾動儲備機制,確保當前可調度、長遠可持續。
第四節 加強規劃宣傳引導
創新運用全媒體、融媒體、自媒體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規劃確定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的宣傳報導,增強公眾對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認知了解,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規劃實施。完善規劃實施的民主監督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深化自然資源市情和生態價值觀教育,加強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基本國策宣傳,充分調動廣大民眾參與資源保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廣泛凝聚規劃實施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