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總 則
白銀市區域地質環境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人類活動強烈,地質災害較為嚴重,地質災害具有數量多、覆蓋面廣、群發突發、災情嚴重等特點。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地質災害防治的要求和精神,堅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學有效地做好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實現白銀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十三五”規劃》(2016~2020)基礎上,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以及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檔案精神,並結合白銀市地質災害實際防災形勢和《白銀市防災減災“十四五”規劃》,編制《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象包括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規劃範圍為白銀市所轄行政區域,總面積2.12萬km。
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
本《規劃》在明確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的目標任務基礎上,重點對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工程及防治應急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了5年規劃,用於指導全市十四五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第一章 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防災形勢
我市轄區地質災害隱患分布廣,數量多,滑坡、崩塌、土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均有發育,受地理環境條件控制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不同程度威脅著基礎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與可利用土地資源緊缺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和明顯,人類工程活動的範圍和強度顯著增強,原有自然地質環境條件變化明顯,加之局地突發性強降水氣候事件增多等因素,尤其是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的總體趨勢不會減弱,因此,全市十四五期間防災形勢依然嚴峻。
一、地質災害現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白銀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總計442處(詳見附表1),其中會寧縣91處,占比20.58%;靖遠縣214處,占比48.41%;景泰縣70處,占比15.83%;白銀區26處,占比5.88%;平川區41處,占比9.27%。按不同災種統計如下:滑坡(潛滑)205處,占比46.38%;崩塌(潛崩)133處,占比30.09%;土石流91處,占比20.58%;地面塌陷11處,占比2.48%;地裂縫2處,占比0.45%。
我市地質災害災種主要以滑坡(潛滑)、崩塌(潛崩)、土石流為主,占地質災害總數的97.05%,是全市十四五期間防治的重點災種。從地質災害分布的地域分析,地質災害發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平川區、白銀區,其中靖遠、會寧、景泰三縣占總數的84.82%,地質災害尤為發育,是十四五期間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二、地質災害分布規律、發育特徵
(一)地質災害分布規律。我市地質災害分布受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岩土體結構、植被、人口分布、人類活動強度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對不同災種的空間分布影響既有整體性,又有明顯的區域性差異。總的來說,區內地質災害分布具局部帶狀、片狀、大面積零星分布的規律。
1.沿黃河及其支溝、公路及鐵路沿線呈帶狀分布。全市境內,黃河由西至東穿境而過,黃河幹流主河道及其支流河谷階地是地質災害的集中高發區。如:一級支流祖厲河及其支溝兩側溝岸地形陡峭,岩土層穩定性差,大面積孕育地質災害,沿河、溝岸呈帶狀分布,形成較為集中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該區域有形成滑坡、崩塌的地形條件和具軟硬相間岩土層的地層條件,物理風化形成裂隙,流水動力侵蝕切割坡腳及水位交替變化軟化岩體等因素對滑坡、崩塌的形成具有加劇作用。末端支流溝道往往因地勢比降大,周圍堆積物較多,環境破壞嚴重,植被分布稀疏,水土流失嚴重,加上密集發育的崩、滑災害為土石流提供了大量的物源補給,易形成溝谷型土石流。因而滑坡、崩塌、土石流在該區域較發育。
公路、鐵路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全市地貌複雜多變,地形起伏變化大。區內已投入運營的交通運輸線包括包蘭鐵路、京藏高速、不同等級的公路,及在建的中蘭鐵路等,道路所經線路,開山架橋,沿線路塹邊坡廣泛分布,部分邊坡前期的防護措施不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環境的變化,高陡邊坡穩定性問題逐年凸顯,崩塌、滑坡逐漸增多,在公路、鐵路沿線呈帶狀分布,威脅交通及行人的安全。現狀條件下,新修道路因防護措施比較到位,邊坡穩定性較好,但先期修建的公路等級越小的鄉道、村道,地質災害隱患則比較嚴峻。
2.人類建設活動強烈地區(帶)地質災害分布集中發育。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道路、水利、市政、農業、旅遊等各類基礎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開山修路、削坡建房、挖山引水等人類活動均對周圍地質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在工程項目竣工後,業主方雖然對施工場地進行了生態修復和復墾,但有些環境問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暴露出來。因此,規模等級不同、影響範圍各異的邊坡致災體就會成為新的環境問題。外加農業灌溉、降雨水力侵蝕,軟弱結構面等誘發因素,地質災害發育隨人類建設活動分布呈片狀集中發育。人類活動不僅導致地質災害隱患點數量增加,還使其易發性逐年增長、險情等級也有所提升。
旅遊景區是特殊的地質災害發育區,如黃河石林,石柱聳立,風化裂隙發育,侵蝕嚴重,多處形成孤石、危岩體,但正是眾多蘑菇雲形成了石林景觀,這與地質災害防治理念互相對立,從災害角度分析,景區的自然景觀屬於崩塌隱患,威脅景區遊客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3.礦產資源開採區呈片狀分布。此類地質災害共有三種來源:一是因地下開採而形成的採空區地面塌陷;二是因露天開採而形成的地表滑坡、崩塌等致災體;三是已經閉庫或正在運營的尾礦庫所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這些地質災害隱患,在平面形態上多體現為片狀分布,尤其是已閉礦的礦坑及歷史遺留礦區,原有支護結構不同程度的受損、失效,地面出現塌陷坑,或大面積整體塌陷、或雞窩狀小規模塌陷,危害地面建築物及農田、道路。
因地下開採而形成的採空區地面塌陷主要分布於市境的中北部,其中,靖遠縣主要分布於東升鎮紅灣村,景泰縣集中分布於寺灘鄉郭台村和紅水鎮紅沙峴村,白銀區主要分布於武川鄉臭石宮,平川區內地面塌陷主要分布於王家山、大水頭、魏家地、紅會4大礦區。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發育較規律,災害點較少但很集中,單點影響及破壞面積較大。
因露天開採而形成的滑坡、崩塌等致災體各縣區均有分布,主要集中於采場及礦界一帶;由尾礦庫所引發的致災體多分布於尾礦庫周邊,相比較而言,溝谷型和傍山型尾礦庫地質災害並不十分發育,而平地型尾礦庫地質災害較發育,其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崩塌。
4.地質災害呈散點式零星分布。這類致災體多為切坡建房或切坡修路所引發,各縣區均有分布,其類型有滑坡、崩塌,規模一般為小型,影響範圍小。威脅對象一般為坡腳住戶或公路沿線過往車輛及行人,誘發因素為地震、強降雨及人類工程活動。
(三)地質災害發育特徵。
1.不均勻性特徵。受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岩土體結構、地下水和植被狀況等自然因素的綜合影響,各縣區地質災害災種在區域分布上呈現出一定的相同性,又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相同性表現為在特定的地層中集中發育、沿一定的地貌單元集中發育以及地質災害的周期性和集中性、多發性、突發性等,差異性表現在地質災害的隱蔽性、復發性等。
2.在特定的地層中集中發育。由於境內馬蘭黃土廣泛分布,加之該地層中豎向節理及蟲洞較發育,遇水極易滲入誘發地質災害,致使各縣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在該地層中數量居多。另外,黃土分布區切坡建房也是境內黃土地層中災害易發育的一個主要原因。
以白銀區為例,該區出露的岩層主要為白堊系和新近系泥岩及砂岩,二者呈互層或夾層形式產出,局部地段泥岩厚度較薄,相比砂岩而言,泥岩強度較低,遇水易軟化崩解,臨空易崩塌,屬軟弱岩層。在特殊工況下,易形成順層滑坡。同時,該地層因受上部黃土的側向剪下力的影響,極易形成圓弧形或直線型滑動面,從而形成切割黃土和基岩的統一滑動面(如白銀區四龍鎮陽灣滑坡)。另外,該層在長期臨空風化的情況下,受降雨侵蝕,極易形成危岩體,從而成為崩塌隱患(如白銀區強灣鄉曾家岔崩塌)。而其他地層,諸如前寒武、奧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侏羅系地層因強度較高,產狀陡立,雖然風化強烈,地質災害一般並不發育。總體上,黃土層中的地質災害數量遠大於基岩地層中的地質災害。
3.沿一定的地貌單元集中發育。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境內發育的地質災害穩定性受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坡度、地質構造等因素的控制。自然形成的如溝(河)谷,其切割深度、兩岸斜坡的坡度和斜坡的結構特徵是控制滑坡、崩塌形成的基本條件。人類切削山體形成的邊坡,坡度較陡,該類斜坡十分有利於滑坡和崩塌的形成,因而斜坡分布區是滑坡和崩塌集中分布的地段。另外,白銀市多數區域屬低山丘陵地貌,溝壑縱橫交錯,溝道縱坡降一般較大,為土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形條件且因匯水面積較大,規模一般較大。
4.時間上的周期性和集中性特徵。境內土石流、崩塌和滑坡地質災害發生誘因多為降雨,強降雨誘發尤為顯著,年內降雨量的充沛與否、多年降水量的變化與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和強度密切相關,河流沿線受水位漲幅影響較大。土石流、崩塌和滑坡災害的發生與降水的周期基本一致,降水多的年份、月份,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也明顯偏高。地面塌陷災害主要與地下採空區空間分布相關聯,變形持續發展,降雨入滲和凍融會加速地面塌陷速度。根據調查訪問,塌陷區地面及房屋裂縫一年四季都有變形跡象,但年內不同季節裂縫變化強烈程度也有跡象可循,一般2-3月春融季節和7-9月豐水期塌陷強度呈加劇態勢,裂縫加寬、陷坑和錯落髮生頻率相對較高。
5.多發性特徵。多發性表現在時間上受降雨(尤其是強降雨)影響,降水量較高的豐水年,同時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年,而一次較大的降雨可能會誘發大面積的地質災害形成,且形成多災種發生。坡體在受強降雨工況下,地質災害不是單災種發生,可能同期發生崩塌及滑坡,甚至為二者疊加。在土石流溝內,土石流發生的同時,溝道岸邊發生坍塌,形成滑坡或崩塌堆積物又成為土石流物質來源,加劇土石流的形成,並加大土石流的規模和影響範圍。
6.突發性特徵。從一定程度上講,境內各種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強,隨機性大,歷時時間短、影響範圍廣的特點,人員及財產往往來不及撤離,易造成災害。危岩體失穩脫離母體向下墜落,歷時短暫,崩塌發生時,若坡腳有過往行人或車輛,人不能及時反應和撤離,很容易造成災害;在匯水面積較大、物源豐富、縱坡比大的溝谷,土石流形成較突然,且流動速度快。一場土石流,從發生到結束,一般僅需幾十分鐘。據調查,白銀市個別土石流溝流通區的土石流流速每秒可高達30m/s以上。這種突發性,不僅加重了災情,而且對準確的預報和有效的防治增加了難度。
7.強破壞性特徵。小型土石流能損壞溝口民房及沿線設施,大型土石流可能造成毀滅村莊;大規模的滑坡可能損毀坡底房屋道路、堵塞河道;地面塌陷影響範圍內,村莊不得不整體搬遷。就地質災害常規發生的幾類災種分析,一般情況下,土石流、地面塌陷、滑坡影響範圍較廣,造成的損失較大。
8.隱蔽性特徵。境內地面塌陷主要因人類地下採礦活動而引發。所不同的是,地面塌陷與其他災種相比,影響有一定時效性和漸變性表。由於地下形成採空區,致使礦層頂板岩土體力學狀態發生改變,其變形、變化過程一般較緩慢,且難以發現,因此,這類地質災害的發生又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也對精準的預報和有效的防治增加了難度。
9.復發性特徵。境內土石流、滑坡及崩塌災害都不同程度的表現出復發性活動特徵。土石流活動周期與降雨周期完全保持一致,凡境內較大的土石流溝,均存在很大的復發性。調查發現,境內多條土石流溝曾多次發生土石流,且造成多次災害,普遍具有復發性;古滑坡再次復活,如2016年8月10日,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古滑坡復活,2018年8月31日,白銀區強灣鄉白崖子村正清建材廠滑坡復活,給人民民眾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10.監測預警準確度差。目前,全市已對隱患點布置了專人監測的群測群防措施,對中、大型滑坡、崩塌、土石流及典型的隱患點已布設了普適性監測預警設備,與現場群測群防配合形成專群結合監測預警方案。但因現有群測群防員專業知識有限,加上有些災害點本來的變形失穩特徵不明顯,限制了監測的有效性判別。位移計、裂縫計等普適型電子監測儀器閾值,尚在實驗研究階段,安放點受影響的因素多,造成預警結果客觀真實性差。
三、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
依據災害速報信息,在2015-2020年間,全市共發生15起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等級均為小型。經調查,近年來白銀市主要地質災害情況如下:
1.2016年8月10日,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4社發生滑坡災害,滑坡土方量約1.1萬方。造成下部農灌管道、耕地、棗樹等被損壞,直接經濟損失60萬元左右。
2.2017年9月15日,靖遠縣靖若公路烏蘭鎮河靖坪段發生小型滑坡災害,滑坡土方量約1200方。造成下部公路受損,直接經濟損失 1.2萬元。
3.2018年7月4日,靖遠縣城關村城南溝發生小型黃土滑坡,滑坡體方量2萬方左右,無直接經濟損失。
4.2018年8月31日,白銀區強灣鄉白崖子村發生滑坡災害,滑坡土方量約40-50萬方。造成山體腳下約500米鄉村水泥道路和埋設的灌溉輸水管道損毀,約5根水泥電桿傾倒,曾家岔村民往白崖子方向交通中斷,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左右。
5.2018年9月26日,白銀區水川鎮關家溝村發生小型黃土崩塌,崩塌體方量約16方左右,掩埋農戶房屋後簡易棚一間。直接經濟損失0.1萬元。
6.2018年11月13日,靖遠縣糜灘鎮碾灣村七社發生小型崩塌,崩塌堆積體方量約1.2萬方左右,無直接經濟損失。
7.2019年4月20日,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二社楊德利住房北側小型崩塌災害,崩塌堆積體方量約20方左右,無直接經濟損失。
8.2019年5月12日,靖遠縣糜灘鎮碾灣村七社發生小型崩塌災害,崩塌堆積體方量約200方左右,主要受災對象為鄉村道路,無直接經濟損失。
9.2019年10月4日,白銀區武川鄉宋梁村王富暉養殖場發生小型崩塌災害,崩塌堆積體方量約60方左右,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造成一間雞舍倒塌,造成250隻家禽死亡。
10.2020年3月25日,白銀區水川鎮樺皮川村大坪坡上昌泰路南側邊坡發生滑坡,造成一輛小型鏟車被掩埋,未造成人員傷亡,威脅對象主要為道路上隨時出現的人員和機械,威脅人口小於10人,威脅資產小於20萬元,險情等級為小型。
11.2020年8月17日,會寧縣太平店鎮中街發生滑坡,直接經濟損失達20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等級為小型。
12.2020年8月17日,會寧縣楊集鎮中街發生滑坡,直接經濟損失達10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等級為小型。
13.2020年8月17日,會寧縣丁溝鎮沈家屲崖灣社發生滑坡,直接經濟損失達15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等級為小型。
14.2020年9月4日,會寧縣党家峴鄉衛生院發生滑坡,經濟損失達 10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等級為小型。
15.2020年9月10日,會寧縣翟所鎮王川道路發生滑坡,經濟損失達7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等級為小型。
四、“十三五”期間地質災害防治成效
“十三五”期間,面對嚴峻複雜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依照國家、省級相關地質災害防治精神,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地災資金,一方面發動市縣鄉村各級人員全民參與到防災減災工作中。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作為防治工作原則,遵循法律法規,依靠專業、科技,收到了良好的防災減災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基礎調查工作進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間,在全市5個縣區1:1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的基礎上,細化工作,完成了5個縣區1:5萬地質災害詳查工作,對前期調查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核准和補充,並更新完善了地質災害資料庫,掌握了全市地質災害隱患的數量、規模、發育程度、分布特徵及危害程度,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及地災點精準治理提供了依據。
每年進行地質災害年度的“三查”工作,對市、縣(區)兩級地質災害資料庫及時更新,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在汛期變化的趨勢及時掌握。
期末,完成全市5個縣區的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工作。
(二)監測預警體系逐步完善
1.群測群防體系形成。“十二五”期間,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方案初步形成,至“十三五”時,市縣兩級政府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市、縣(區)、鄉(鎮)、村(社)四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各隱患點指定專門群防人員駐守預警,並配備了高音喇叭、銅鑼等傳播工具,做到地質災害一經發生或有較大發生可能性時,能立即預警,第一時間回響,及時撤離威脅範圍內民眾,避免人員傷亡,並迅速上報的機制。市、縣兩級氣象預警貫穿到群防網路體系,提前告知,“群測群防,專群結合”的預防機制在地質災害中發揮著作用。
2.隱患點警示覆蓋到位。對全市已排查確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了警示標誌牌,提醒隱患點威脅範圍內的過往車輛及人員注意避讓,謹慎通行,並對周圍民眾進行了培訓告知,發放了避險明白卡,讓民眾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注意自我保護。委託地質災害防治專業單位制定規劃避險路線及避險場所,做到遇災不亂,有序撤離,最大減少災害造成的二次傷害。
3.電子監測預警體系開始建立。通過近幾年的地質災害的科學發展,普適型監測設備如位移計、裂縫計、雨量計、泥位計等科學技術逐漸成熟,並運用於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中。白銀市於2020年開始引進,前期對重點災害隱患點進行配置,並於設立了市、縣兩級監測預警平台,制定了後期電子監測預警布設方案。
(三)綜合治理成效顯現。“十三五”期間,通過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工程,結合市縣實際情況,對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進行工程治理。申請國家地災專項資金8888萬元,完成會寧縣、平川區等8處地質災害隱患的治理,通過工程治理,有效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的威脅,保護人員50萬人,保護財產200億元。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綠色發展精神下,地質災害治理不僅是單純的加固補強,在會寧縣、平川區,結合地方發展規劃及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實施了開發性治理工程,在地質災害得到治理的同時,也為旅遊業、農業農田、礦區恢復等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治理了地質災害,而且發展了地方經濟和環境恢復。
結合城鎮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災後重建等國家戰略,先後實施5個搬遷避讓項目,中央資金總計投資1516萬元,總計搬遷379戶(其中2戶未搬遷)。通過地災隱患點的綜合治理,治理區內再未發生地質災害,取得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防災能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市制定了由市級領導牽頭的防災領導小組辦公室,並採用網路工作模式將責任逐級落實,責任意識逐級增強。地質災害防治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消化、吸收逐步提高,從人員、機構、隊伍、裝備、宣傳和科技支撐等方面逐步強化。全市5縣區,劃定了國有地勘單位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從低質災害發生的調查,到定期的駐守、排查,運用專業知識及專業設備對地質災害進行調查分析,提高了市縣兩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服務保障能力。
(五)社會參與不斷擴大。政府主管、部門協同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體系進一步夯實,市、縣(區)兩級政府及部門的協調聯動、資源共享不斷完善,通過各種途徑發展民間防災力量,包括居民民眾及企業,取得良好成效。
“十三五”期間,通過網路、媒體、現場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地質災害知識培訓、科普宣傳,組織地質災害防治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實現宣傳工作從點到面全覆蓋。全市2020年共完成宣傳培訓活動80次,發放宣傳材料24000多份,培訓人數7513人;全市開展地質災害避險演練43次,參加人數總計3300人。通過宣傳、培訓和演練,社會動員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顯著提高,民眾參與的積極性及防災避險的意識極大地提高,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由於經濟快速發展,人類建設活動愈發頻繁,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逐年增加,加之環境的變化,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全市在“十三五”期間採取不同方式進行了地質災害防治,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需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主管部門為市縣自然資源局,但地質災害形成區域涉及部門多,包括交通、水利、農業、旅遊等部門,各部門的責任劃分及協作需要進一步明確落實,依法理順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體系及管理體系,更好的適應目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求。
(二)調查評價需進一步深化。“十三五”期間,調查評價工作在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縣區1:1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1:5萬地質災害詳查工作均已完成,但受地質災害隱蔽性和周期性等特點的影響,僅巨觀性調查評價了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和狀態,對承載體的調查及風險評估不夠全面,其調查深度、精度和廣度均難已滿足新形勢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的需求。
(三)基層組織、民眾對地災防治的認識度不夠。通過“十三五”期間的大力宣傳、培訓,大部分人已對地質災害有所認知,在思想意識上給予重視,但部分基層組織及民眾,特別是與災害無關聯的民眾防災意識極度缺乏,參與積極性不高。有些民眾甚至在工程治理過程中不予配合,阻攔工程進展,部分民眾對搬遷避讓工作具有牴觸心理,導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難度加大。
(四)監測預警需進一步探索。全市已經建立了“群測群防、專群結合”的預警體系,但由於地質災害範圍分布廣、數量多,缺乏專業的科技監測裝備,監測預警設備預報準確性未達到最佳;隱患點群防人員的專業認知有限,導致監測預報水平較低,成功預報準確率低。
(五)防治經費投入不足、立項困難。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投入資金巨大,資金籌措渠道少,目前主要資金來源於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市縣兩級財政投入極少,僅有少數應急治理項目來源於縣級財政,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地質災害防治的需求。
中央資金主要針對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要求威脅人數及財產達到一定數量,而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雖眾多,但分散且規模較小,申請省級及國家專項資金時立項困難,導致申請財政資金困難,使得地質災害隱患點不能大範圍治理。
(六)綜合治理不足。“十三五”期間,全市對重點項目進行了工程治理,但多數僅是單純的對地質災害進行治理,沒有形成產業配套,未創造出其他產業。這就需要市縣級政府根據各地情況,防治地質災害的同時,完善和配套相應的設施設備等,探索建立地質災害防治綜合體系,吸納社會資金注入,多元化投資。並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易地搬遷,不斷加大地質災害治理力度。
(七)能力建設需進一步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部門及機構裝備不到位,專業知識水平不夠,臨災處置能力偏低;地質災害防治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運用不足,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科技水平低;高科技監測預警設施配套不完善,預報信息準確度低。亟需開發依託大數據、雲平台等高科技對地質災害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各階段工作的科技水平。
六、地質災害防治面臨的形勢
(一)複雜多變的自然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增大。全市地質構造複雜,風化剝蝕及流水侵蝕改造強烈,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岩土種類混雜多樣,具備形成地質災害的地質條件。近年來,氣候條件變化大,降雨逐年增多,局地突發強降雨等極端天氣的頻率、強度和分布變的更加複雜;未來一段時期內,全市還處於地震活躍期,地震發生頻次也增多,諸類工況的疊加,使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不斷增大。
(二)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逐年增多。隨著全市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鞏固完善脫貧攻堅成果的進程加快,不同規模的基建逐年增多,諸如劈山開路、切坡建房、造庫蓄水、城鎮地區不合理用地、擠占泄洪通道等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擾動和改造不斷加劇,特別是鐵路、公路、水利及旅遊景點的建設及開發,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大,範圍廣,破壞強烈,形成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溝道的擠占、植被破壞、廢棄物的堆填,作為土石流的物源補給增加了土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並放大地質災害的破壞效能。
採礦活動遺留問題凸顯,露天礦開採形成的崩塌、滑坡及礦坑、礦井閉礦後形成的採空區,造成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愈發嚴重,並呈逐年增長趨勢。
(三)地質災害防治任務依然繁重。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尚未覆蓋全市,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率低和風險評估不全面;群測群防人員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對災害的認知不夠,專業監測配套機制和研究均不成熟,覆蓋範圍小;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已入庫的44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於5個縣區,離散性大,治理率低;眾多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分散的居民、集鎮、村莊等重大隱患點亟待採取搬遷避讓,搬遷避讓民眾意願不強烈,工作難度大。
第二章 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與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新發展理念,結合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正確處理地質災害防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中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貫通,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按照專業、務實、科學的要求,強化制度機制、防災模式和業態創新,通過實施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應急支撐和全民防災能力建設,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全面提升全市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救災的綜合能力,最大限度的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我市的發展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二、規劃原則
(一)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堅持以人為本,把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將防災減災工程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最佳化防治布局,發揮各類政策的疊加效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地質災害隱患點早期識別,通過排查、調查,及時發現地質災害隱患,儘早治理,或從源頭消除;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將監測預警手段、搬遷避讓措施和綜合治理手段有效結合,全面提高預防和治理效能。
(三)統籌部署,突出重點。全市地質災害現狀為點多面廣,大小不一,為合理利用資金資源,應分清主次、分類治理。以威脅城市、集鎮、風景區、重大基礎建設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為重點,兼顧中小型地質災害隱患。統籌考慮防災現狀,長遠規劃,根據地災威脅特徵,分步實施,穩步推進。
(四)創新驅動,多措並舉,強化支撐。創新地質災害防治機制,建立資金整合聯動機制,多元化治理,將土地整治、城市建設、退耕還林、移民搬遷等與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相接,實施開發性綜合治理,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充分的與城市建設、土地整理、生態綠化等有效結合,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效益。拓寬防治資金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鼓勵民間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吸納民間資金投入,制定推行“誰治理、誰受益”的積極政策。提高防災科技裝備水平,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
(五)部門聯動、全民參與。全市內發育的地質災害隱患不僅為自然形成,人為活動建設形成引發的災害逐年遞增,涉及到交通、水利、農業等領域,故需要各部門及民眾共同防治,方可達到最大防治效應。需要各級政府領導主管牽頭,出台相應協調配合的制度措施,組織自然資源、交通、水利、氣象、住建、農業、民政、教育等相關部門參與,明確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實現資源與信息共享,最終形成政府、部門、企業和居民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災管理體系。
(六)綠色治理,生態優先。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相結合,探索系統科學的綜合治理措施,踐行綠色治理理念,不僅達到治理效果,而且治理後要與周圍環境協調,不僅起到消除地質災害的作用,而且要美化環境,總體提高治理水平。
三、總體目標
未來五年,堅持以人為本,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為目標,完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應急防治四大體系。
繼續完成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工作,開展高易發區地質災害早期識別分析,力爭地質災害隱患識別率達到80%以上;年度地質災害“三查”工作全面覆蓋,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率達到95%以上。
最佳化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地質災害監測點群測群防覆蓋率達到100%;普適型監測預警設備覆蓋率提升10%;推進全市地質災害精細化預警預報體系建設,建成市縣級監測預警主控機房;運用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手段,不斷提升群測群防智慧型化、科技化水平。
全面落實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避險移民搬遷項目;增加排危除險項目,將原有治理工程進行修復或清理,治理部分規模小但危害程度大的隱患點。
強化宣傳、培訓、演練工作;配備現代化防災裝備,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通過合理規劃部署,科學組織實施,力爭到“十四五”末,基礎調查基本完成,深度查清全市地質災害情況,群測群防全面覆蓋5縣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特別重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工程治理,重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達到80%,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最大程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實現同等致災強度下因災傷亡人數明細減少,直接損失明顯降低,將地質災害防治全面轉變為組織性強、主動和有預見性的工作。
第三章 地質災害易發分區和重點防範區
一、地質災害易發分區
以5個縣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易發性和危險性為基礎,根據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誘發因素、地質災害發育程度、人類活動強烈程度,最終將全市地質災害易發分區結果分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不易發區4個類型區(圖3-1、表3-1)。
全市國土總面積為2.12×104 km2,其中黃河及祖厲河河道部分占地面積約1249.9km2,分布有地質災害的面積為1.995×104km2。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6344.7km2,占災害面積的31.80%;中易發區面積5583.3km2,占災害面積的27.99%;低易發區面積7197.2km2,占災害面積的36.08%;不易發區面積824.9km2,占災害面積的4.13%。
(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A)。受地形地貌、地質構造、降雨、植被、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控制影響,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6344.7km2,占災害面積的31.80%。區內地質環境條件惡劣,斷裂、褶皺極發育,岩體破碎,岩層軟硬相間,人口密度大,人類活動強烈,地質災害點密集。依據地質災害特徵、地貌條件結合行政區劃共分為10個亞區。
1.北部景泰縣寺灘鄉-五佛鄉、靖遠縣石門鄉-雙龍鎮-興隆鄉亞區(A1-A3)。主要分布於北部山區,該區域大部分地區基岩裸露,基岩風化、侵蝕、剝蝕強烈,岩土體破碎,植被稀少。溝谷多呈V字形,地勢險峻,相對高差大,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1838.5km2。
該區內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101處,其中崩塌13處,滑坡61處,土石流26處,地面塌陷1處。
2.中部白銀區武川鄉-強灣鄉-四龍鎮、靖遠縣北灣鎮-糜灘鎮-五合鎮等、平川區寶積鎮-王家山鎮-共和鎮亞區(A4-A8)。主要分布於中部黃土殘塬、梁峁區,區內臨近黃河兩岸,人口居住密集,城鎮較多。地質構造發育,地形侵蝕強烈,地勢較陡,相對高差較大,植被稀少。較差的岩土體組合為地質災害發育提供了基礎條件,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3108.5km2。
該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180處,其中崩塌76處,滑坡66處,土石流28處,地面塌陷8處,地裂縫2處。
3.東南部會寧縣會師鎮-太平店鎮-楊崖集鎮-中川鎮等(A9-A10)。主要分布於東南部黃土殘塬、梁峁區,區內鄉鎮較多,人口居住密集。溝系極為發育,地形侵蝕切割嚴重,相對高差較大、地勢較陡,植被稀少。岩土體工程地質條件差,遇水極易軟化崩解,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1397.7km2。
該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53處,其中崩塌19處,滑坡31處,土石流3處。
(二)地質災害中易發區(B)。該區面積5583.3km2,占災害面積的27.99%。區內地質環境較差,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強烈,主要表現為修路及建房開挖坡腳,增大了臨空面;在坡體上墾荒種地、修建建築物等人類工程活動產生了大量鬆散物源及路塹邊坡,進一步加劇該段地質災害的發生。依據地質災害特徵、地貌條件結合行政區劃細分為7個亞區。
1.北部景泰縣條山鎮-喜泉鎮、靖遠縣北灘鎮(B1、B2)。主要分布於北部山區南部及山前地段,面積2152.3 km2,區內地質環境脆弱,滑坡、土石流比較發育。
該區內主要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23處,其中崩塌10處,滑坡3處,土石流10處。
2.中部白銀區、景泰中泉鎮(B3、B4)。主要分布於中部山區及山前地段,區內基岩裸露,基岩風化、剝蝕強烈,岩土體破碎,面積1045.2km2,區內地質環境脆弱,崩塌、土石流比較發育。
該區內主要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29處,其中崩塌18處,滑坡2處,土石流9處。
3.東部平川區、靖遠縣大蘆鎮-會寧縣土高山鄉亞區(B5)。主要分布於東土黃土殘塬、梁峁區,面積979.5km2,地形侵蝕切割強烈,相對高差較大、坡較陡,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較高。
該區內主要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9處,其中滑坡3處,土石流4處,地面塌陷2處(B5與B6以靖遠縣大蘆鎮與會寧縣郭城驛鎮鄉界為分界線)。
4.南部會寧縣河畔鎮-甘溝驛鎮-劉家寨子鎮等亞區(B6、B7)。主要分布於東南部黃土殘塬、梁峁區,面積1406.3km2,地形侵蝕切割強烈,相對高差大、坡度較陡,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較高。
該區內主要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28處,其中崩塌18處,滑坡8處,土石流2處。
(三)地質災害低易發區(C)。地質災害低易發區面積低易發區面積7197.2km,占災害面積的36.08%。區內地質環境條件一般,多為黃土覆蓋,局部岩性出露為新近系的泥岩、砂岩,地形平緩,山頂渾圓,人口密度大,人類活動強烈,地質災害易發程度較低,分為6個亞區。
1.北部景泰縣草窩灘鎮-喜泉鎮亞區(C1、C2)。該區主要分布於景泰縣東部、白銀市中南部殘塬梁峁區,面積2759.1km,該區域人口密度相對較小,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改造程度低,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低。
該區內共發育災害隱患點10處,其中崩塌8處,土石流2處(附圖中C2與C3以黃河為分界線)。
2.中南部白銀區、平川區、靖遠縣若笠鄉、會寧縣新莊鎮-韓家集鎮亞區(C3-C6)。該區主要分布於白銀市中南部殘塬梁峁區,面積4438.1km,該區域人口密度相對較小,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改造程度低,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低。
該區內共發育災害隱患點9處,其中崩塌4處,滑坡3處,土石流1處,地裂縫1處。
(四)地質災害不易發區(D)。地質災害不易發區面積824.9km,占災害面積的4.13%。區內地質環境條件一般,多為黃土覆蓋,地形平緩,人口密度小,人類活動不強烈,但地質災害不發育。
該區主要分布於市境北部景泰縣紅水鎮-上沙沃鎮-草窩灘鎮一帶,地貌單元為山前沖洪積平原區,地形相對較平坦、起伏小,地質災害不發育。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
根據全市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威脅對象的重要程度,全市5縣區地質災害防範分為重點防範區及一般防範區,其中重點防治區包括3個亞區。
(一)重點防範區(A)。
1.北部景泰縣寺灘鄉-五佛鄉、靖遠縣石門鄉-雙龍鎮-興隆鄉亞區(A1-A3)。主要分布於北部山區,該區域大部分地區基岩裸露,基岩風化、侵蝕、剝蝕強烈,岩土體破碎,植被稀少。溝谷多呈V字形,地勢險峻,相對高差大,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1838.5km2。該區內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101處。
2.中部白銀區武川鄉-強灣鄉-四龍鎮、靖遠縣北灣鎮-糜灘鎮-五合鎮等、平川區寶積鎮-王家山鎮-共和鎮亞區(A4-A8)。主要分布於中部黃土殘塬、梁峁區,區內臨近黃河兩岸,人口居住密集,城鎮較多。地質構造發育,地形侵蝕強烈,地勢較陡,相對高差較大,植被稀少。較差的岩土體組合為地質災害發育提供了基礎條件,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3108.5km2。該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180處。
3.東南部會寧縣會師鎮-太平店鎮-楊崖集鎮-中川鎮等(A9-A10)。主要分布於東南部黃土殘塬、梁峁區,區內鄉鎮較多,人口居住密集。溝系極為發育,地形侵蝕切割嚴重,相對高差較大、地勢較陡,植被稀少。岩土體工程地質條件差,遇水極易軟化崩解,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程度高,面積1397.7km2。該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53處。
(二)一般防範區(B1-B7、C1-C6、D)。該區面積13605.4km2,由北到南均有分布,該區主要分布於地質災害低易發區或不易發區,該區域人口密度、財產密度均相對較小,地質災害危害程度低,為一般防範區。區內共發育災害隱患點108處。
第四章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部署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原則和總體目標,“十四五”期間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任務為: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及應急能力建設。具體任務如下:
一、調查評價
(一)1:5萬高精度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完成5個縣(區)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和全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成果集成。
(二)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勘查。在已完成的詳細調查、城鎮風險區劃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經濟圈建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程,選取重大地質災害點開展1:1000~1:5000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勘查,為治理、監測預警、風險管控提供依據。
(三)年度地質災害“三查”。以自然資源部門為主體,每年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年度巡查、排查、核查工作,掌握已有地質災害隱患的發展變化情況,掌握新增隱患點的災情、險情及變化情況,根據需要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並納入信息系統資料庫進行動態管理;對已治理或穩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核銷,更新地質災害隱患點資料庫,提高地質災害信息科學管理水平,為地質災害動態管理提供依據。
二、監測預警
(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選擇126處不穩定狀態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建設監測預警點。後期對設備進行定期維修和保養,對已損壞的監測設備及時更換,確保專業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對後台軟體定期升級,完善軟體功能。
(二)專群結合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完善以專業監測為主、群測群防為輔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根據《省規劃》在全市分批次開展專群結合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點建設。
(三)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對全市已實施專業監測預警的災害點的監測數據進行統一集中管理,結合氣象監測資料,建立適宜的預警模型和判據,提升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的精細化程度、準確性和實用性,最大限度減少漏報和誤報。探索建立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平台,並進行業務化運行管理。
(四)落實群測群防經費保障制度。縣級財政應將群測群防員的補貼經費和簡易監測裝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用於聘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人員補貼;加強群測群防員裝備建設,對基層群測群防員配備基本的應急照明、報警、簡易監測裝備。
(五)強化群測群防宣傳教育。加強地質災害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公眾防災意識。繼續利用會議、廣播、電視、附屬檔案、科普讀物、移動通訊及發放明白卡等方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做到隱患預防普及進村、入戶到人,不斷提高人民民眾主動防範、依法防災的自覺性,增強人們的自救意識和自救能力。
三、綜合治理
開展地質災害的治理工程,有計畫的搬遷避讓受地質災害威脅區居民,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的危害與損失,使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率和損失量明顯降低。
(一)搬遷避讓。按照“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治理與避讓相結合,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原則,在全市危險性大、穩定性差、易發性高的地質災害隱患區(點)中,選擇工程治理投資大於搬遷避讓投入的地質災害點實施搬遷避讓,依據各鄉鎮(街道)上報的搬遷避讓需求,優先解決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分散居民的搬遷問題。結合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舊城改造等項目,在民眾自願和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有計畫地、分期分批組織受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威脅的城鄉分散住戶遷出易發區或危險區,安置到安全且生產生活方便、地災威脅較小的地段,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致災體特徵及住戶臨災程度,在2021~2025年期間,全市範圍內擬實施搬遷2225戶8636人,各縣區分配如下(表4-1):
(二)工程治理。組織完成《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中白銀市的 16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計畫2021~2025年各縣區每年爭取一項治理工程,該項治理工程由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支持(表4-2)。
(三)既有工程的維護和修復。“十三五”期間,全市現已有1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治理,並已投入運營,有效地保護了隱患點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部分治理工程經過多年運行,不同程度的遭受人為或自然的破壞,出現工程防災能力不足、地質災害再次復活等新的問題。根據《省“十四五”規劃》,2023年計畫對白銀市會寧縣城區地質災害(寨子橋段不穩定斜坡)綜合治理二期工程下達500萬元中央資金,對其進行維修。
(四)應急處理工程。地質災害應急處理工程指《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所規定的突發地質災害,災害發生應急預案啟動後,為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應急布置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規劃期內,對突發地質災害具備治理工程實施條件的,實施地質災害應急治理工程。
四、能力建設
“十四五”期間將以重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管理需求為導向,以重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為核心,逐步最佳化地質災害應急回響機構、信息網路系統平台、技術裝備體系等軟硬體設施,逐步提高全市地質災害應急能力,為全市科學、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質災害應急回響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
(一)提高應急機構與隊伍能力建設。“十四五”期間,應急中心和地質災害監測站,負責日常地質災害應急和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在應急工作中協調本部門的溝通和跨部門應急處置合作,組織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培訓,提高地質災害應急人員專業技術素質,以保證能夠承擔起地質災害險情的應急調查能力和專業監測任務,指導群測群防工作。
(二)專家庫建設。根據地質災害應急需求,依託我省現有地質災害專家隊伍,建立市級、縣區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市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專家從相關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及以上的人員中選擇,人數不少於20人;縣區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從相關專業工程師及以上人員中選擇,人數不少於10人。
(三)應急平台建設。在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管理平台的基礎上,通過整合集成,完善地質災害應急回響信息平台,與市縣應急部門共享數據資源,滿足基礎信息獲取、決策指揮、遠程傳輸和上下互通及左右互聯的需要。
(四)防災及應急救援裝備配套。地質災害應急裝備主要包括應急搶險車輛及測量、數據採集、視頻傳輸、應急監測和檢測設備以及數位化單兵裝備。各種裝備實現現代化,高危作業環境智慧型化、無人化、信息化。為適應應急回響工作特點,裝備配置應滿足小型靈活,方便攜帶,安裝簡便,操作方便,適用於複雜環境,利於快速部署,能夠支持多路視頻、語音、數據傳輸,工作穩定性能好,便於構架多種模式的應急場景,實戰效果顯著。救援設備能適應複雜環境下的救援、破拆、生命支撐,人員避難、疏散與安置設備及消殺、分解設備等現場處置裝備等,在規劃期內,市、縣區應急機構完成所需裝備配置,並與市縣應急部門緊密銜接。
(五)防災應急預案編制。在現有條件下,針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事先做好防、搶、救各項工作準備的方案。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地質災害防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的防災預案,預案應在汛期前完成編制和發布,提升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災預案分為市、縣(區)、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四級,每年進行一次修編。
(六)應急演練與培訓。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開展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演練,提高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和臨災應急避險能力。市、縣區要根據防災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擇穩定性差、險情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避險應急演練,確保一旦出現臨災前兆能快速有序的組織民眾轉移避險。定期組織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和市、縣區地質災害應急從業人員能力素質,滿足防災減災工作需要。
(七)地質災害救助保險機制建立。銜接自然災害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救災準備、應急救助、災後救助、恢復重建相銜接的防災減災救助制度,完善保險風險分析和損失的補償機制,最大化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按照“低投入、廣覆蓋、高保障”設計思路,採取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想結合,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全部納入保障範圍。
第五章 資金籌措及效益分析
一、投資估算
(一)調查評價
1.風險調查評價。依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預算標準》和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建設部《工程勘察收費標準》(2002),按照規劃的工作內容及工作量,參照甘肅省“十三五”規劃實施的地質災害調查項目費用,每個城鎮按50萬元計算,65個城鎮所需經費3250萬元。
2.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勘查。參照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預算標準》,結合白銀市三縣兩區近年來展開的重大地質災害災害隱患點勘查工作,每個點的勘查費按照20萬元計,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442個,預計所需經費 8840萬元。
3.地質災害年度“三查”。參照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預算標準》和近年來白銀市組織的隱患點巡查、排查、核查工作,各縣區排查經費按 20萬元/年計算,市級組織編制年度排查報告經費按25萬元/年計算,預計所需經費約625萬元。
全市十四五期間,完成各類調查評價總經費約12715萬元。
(二)監測預警
1.群測群防員補助。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群測群防員510名(有些隱患點為兼職),按照每月每人補助500元(由縣區級財政補助),每年12個月,因此群測群防員補助按6000元/人*年進行估算。“十四五”期間,估算經費1530萬元。
2.群測群防簡易設備。對每名群測群防員配置必要的簡易裝備,包括簡易監測設備、應急裝備(應急照明燈60元/個、銅鑼200元/面、高音喇叭100元/個、手持報警器150元/個、簡易監測工具包300元/套),每個點按照810元計算,全市442處隱患點總計35.80萬元。
3.宣傳培訓。參照全市近年來組織的地質災害宣傳培訓,各縣區每年在汛期前組織1次群測群防員培訓,培訓工作按照每個縣區3萬元/次*年進行估算,估算經費75萬元。另外,各縣區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經費按照3萬元/年進行估算,估算經費75萬元,總計150萬元。
4.專業監測
(1)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參照類似信息系統建設,做好白銀市地質環境綜合信息系統管理平台完善工作,按照每年30萬元計算,所需經費150萬元。
(2)開展白銀市專群結合預警點建設。目前,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42處,其中123處已完成專群結合預警點建設(詳見附表2),剩餘319處有待於“十四五”期間建設,每個點按照國家投資5萬元,共需建設費用1595萬元。
專業監測總經費約3460.8萬元。
(三)綜合治理
1.搬遷避讓。“十四五”期間,擬對全市受地質災害威脅的2225戶8636名民眾實施搬遷避讓,分為集中安置及分散安置兩種方式。根據省政府有關政策及檔案,每戶補貼15萬元,其中自然資源部補貼7萬元,省政府補貼3萬元,銀行貼息貸款5萬元,總計33375萬元。
2.工程治理。根據“白銀市地質災害重點治理工程實施規劃表”(表4-2),“十四五”期間共對全市16個大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工程治理,估算經費為11801萬元。
3.應急處理工程。針對近年來突發災害多發的現狀,每年安排800萬元應急處置治理經費,估算4000萬元。
綜合治理總經費約49176萬元。
(四)應急能力建設
1.氣象、應急及地質災害預警信息費。如遇特殊天氣,由市應急局、市自然資源局和市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每年需6萬元,共需30萬元。
2.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運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及維護,各縣區每年10萬元計算,全市每年需要經費50萬元,共需250萬元。
3.應急裝備配置。地質災害應急裝備更新及整合資源,各縣區每年需10萬元,每年計50萬元,共需250萬元。
4.防災應急預案編制。市級每年安排5萬元,縣級每年安排3萬元,65個鄉鎮每年安排1萬元。“十四五”期間,估算經費425萬元。
5.應急演練與培訓。參照全市近年來組織的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和培訓,市級應急演練按照8萬元/次*年計算,各縣區按照5萬元/次*年計算,應急演練所需經費165萬元。市級應急管理培訓按照4萬元/次*年計算,各縣區應急技術培訓按照3萬元/次*年計算,培訓所需經費95萬元。應急演練培訓估算經費260萬元。
由以上五項統計可知,“十四五”期間,全市應急能力建設估算總經費為1215萬元。
綜上,“十四五”期間,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總計為66566.8萬元(表5-4)。其中,調查評價項目經費12715萬元,占總經費的19.10%;監測預警工程經費3460.8萬元,占總經費的5.20%;綜合治理工程經費49176萬元,占總經費的73.87%;應急能力建設經費1215萬元,占總經費的1.83%。
二、資金籌措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地質災害,其防治資金在劃分財權、事權的基礎上,分別列入中央及地方財政預算;因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本著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費用納入國家、省級政府財政預算。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由國家、省、市、縣級財政出資。
1.地質災害精細化風險調查申請中央財政資金,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勘查申請省級財政資金。
2.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申請中央財政資金,省級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申請省級資金,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申請同級財政資金,群測群防員補助資金由縣級財政負責落實。
3.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經費主要申請中央財政資金,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大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由省級與州縣(市)共同承擔。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中、小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由州縣(市)承擔支出責任。防治工程維護修復申請縣級資金。排危除險工程申請省級資金。因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承擔治理經費。同時引導、鼓勵企業等其他資金渠道投入,實施開發性治理。
4.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所需經費,申請中央財政資金和省級資金給予補助,同時可申請財政貼息貸款。
5.應急支撐、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防災避險宣傳培訓演練經費申請同級財政資金支持,同時鼓勵地方政府、企業和非政府防災減災組織等其他資金渠道投入。
6.群測群防員補助、群測群防簡易設備等由縣(區)財政補貼。
三、環境影響分析
本規劃實施期間,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均可能會產生重大環境和生態影響。
(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分析。
1.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的主要污染為施工及車輛運輸過程中的少量揚塵,建築垃圾、施工人員生活廢水、垃圾等,環境污染影響較小;其主要不利影響表現在生態環境影響,主要包括:
施工過程中會在局部時段、局部區域加劇對生態環境的人為擾動。臨時占地、土石方開挖、交通道路修建等活動會在短時期內破壞地表植被,擾動土體結構,將對局部區域的水土保持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施工活動可能會對局部範圍陸生動物的活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工程施工中的削方、修建護坡、攔擋壩等工程行為可能會在短時期內破壞原來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改變局部地域的景觀。
2.運行期環境影響分析。目前,地質災害治理多採用工程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工程投入運行後,將有利於改善規劃區的水土流失狀況,增強水土保持能力;可以有效保護風景名勝和遊客的生命安全,甚至改善自然景觀質量。
(二)避險搬遷工程環境影響分析。避險搬遷是為了從根本上防災減災,所產生的環境問題相對較小,但大型避讓工程選址時要綜合考慮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建設布局,避免產生資源缺乏或配置不均、污染物處置能力不足、局地生態破壞等新的環境問題或因工程建設不當引發新的地質災害。
四、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針對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實施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提出如下對策措施:
1.防治工程規劃的削坡減荷、填方壓腳、支擋和錨固工程、攔擋壩工程等施工結束後,應及時對作業面進行平整,渣場、料場閉坑後進行環境恢復,在裸露地面種植保水保土性能良好的植被,並加強保育管理。
2.對防治工程施工造成的短暫性水土流失等不利影響,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氣象特點,選擇適宜季節組織施工以減輕危害。
3.防治工程的布置儘可能考慮地質環境條件,避免或減少對地質環境的不利影響。在科學比選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前提下,鼓勵實施生態移民,科學選址安置,將危險區居民搬遷到安全區,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
4.有關政府部門應因地制宜的制訂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把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改善生態環境條件,減少致災因素或減緩致災因素向不利方向演變,逐步恢復重建當地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環境好轉。
5.進一步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細化施工期環境管理要求;對重大工程建設實施環境影響跟蹤評價或後評價,總結相關經驗,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五、效益分析
(一)社會效益。《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管理機制,加強災害風險、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能力,推動形成多災種共防、各部門協同、跨區域合作的綜合防災減災的工作格局,避免和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機率,提高公眾防災減災的意願,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禦,對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國民經濟具有積極的作用,對促進地質災害易發區產業結構最佳化、人口有序轉移、構築生態安全螢幕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生態效益。通過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綜合治理,有效保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可減輕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因地質災害損毀的土地資源及植被、水源、景觀,並大大改善生態環境及人居環境,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地質災害防治結合其它自然災害防治、城市發展、資源開發等,可避免重複建設,提高自然、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相結合,探索系統科學的綜合治理措施,豐富治理手段,踐行綠色治理理念,將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美麗白銀做出貢獻。
(三)經濟效益。通過有序、合理的地質災害治理及科學的監測預警,避免和降低了地質災害發生的機率,通過能動性強的應急保障體系,大大提高救災救援的效率,最大化的保護了災害帶來的損失。為地方經濟掃除災害威脅,減少因災致貧、返貧的現象,為全市經濟振興和轉型目標的順利實施提供地質環境安全障。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各級政府是行政轄區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地質災害防治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對地質災害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和責任體系。市、縣(區)兩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活動,包括: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點的普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預警預報;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實施;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工作,配合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救災救援,同時交通、水利、住建、旅遊等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協同達到“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做好相關領域和行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防治經費管理保障機制。資金投入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環節,全市在“十四五”期間要探索“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多元化管理”的地質災害防治新模式。積極申請國家和省級資金的同時,要加大市、縣(區)級財政的投入,同時鼓勵社會民間資金投入,建立多種靈活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融資渠道,出台優惠和鼓勵性政策,逐步形成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的良性機制。
(三)最佳化工作機制,依靠科學合理防災治災。建立健全以網路為核心的大數據平台,使各級政府、部門、行業的監測數據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為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指揮調度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加強與地質災害科研機構、高校及地方技術支撐單位的合作,積極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提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的準確性及高效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防治水平。
(四)加強監督檢查,落實獎懲制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乎全市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均已高度重視,單純循規蹈矩不能滿足現狀的地質災害防治要求,必須實行獎懲措施方能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成績。“十四五”期間,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到各級政府目標任務考核中,採用量化指標和評價標準,對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程式進行綜合考核。年末,採用申報評選方式,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給予獎勵,對引發地質災害以及在防治過程中有瀆職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給予處罰。
(五)提高公眾知災、識災、防災意識。地質災害易發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區地質災害情況,切實提高災害防治及搶險救災指揮能力。政府要定期組織機關幹部、基層相關負責人和民眾參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廣泛開展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增強全民知災、識災、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加強對相關單位、學校等場所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及避險演練,明確地質災害來臨時的逃生路線,最終使人民民眾有自防、自救和躲避地質災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