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前 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按照省應急管理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高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與防治能力現代化水平,防範化解重大災害風險,依據《雲南省“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規劃》和《臨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實施期限為2021—2025年。
一、現狀與形勢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時期,全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完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努力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年均百萬人口因自然災害死亡率和年均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分別為2.75%、0.45%,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分別下降17.86%、84.48%,低於5%、2%的規劃目標。自然災害發生4小時內國家綜合性救援隊伍的機動覆蓋率達70%以上,實現災後10小時以內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的規劃目標。
統籌協調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一是法治化水平持續提高。制定出台了《臨滄市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臨滄市自然災害災情會商制度》《臨滄市軍地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試行)》《臨滄市應對重特大以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力量投送保障方案》等政策檔案和規章制度。建立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預案管理更加規範。二是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組建了市應急管理局,推動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事業深入發展,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自然災害管理體制基本建立。成立市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委員會,建立聯席會議、災情信息報送、聯動處置、消防救援隊伍調動、聯合防範、救援力量聯建和輿情應對等機制。三是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與主要涉災部門、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初步建立災情會商研判、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指揮協同等機制。
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斷加強。一是災害性天氣預警能力逐年提升。暴雨預警時間提前量達到60分鐘,強對流天氣時間提前量達到40分鐘,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92%以上。二是地震監測預報能力進一步加強,地震監測手段實現8縣(區)全覆蓋,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縮短至15分鐘,1小時內災害快速評估,2小時內人員傷亡和房屋破壞評估,7天內初步完成地震烈度評定。三是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不斷增強。8縣(區)專業監測預警點28處,普適型監測預警點40處,175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以群測群防為主的監測措施全覆蓋,建立群測群防“十項制度”,實現隱患點群測群防網路全覆蓋。四是森林火災監測能力不斷提高。建成森林視頻監控系統4套,新建瞭望台4座,修繕瞭望台4座,新建邊境防火隔離帶338公里,維護邊境防火隔離帶415公里。
災害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一是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實現了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改革平穩銜接過渡,堅持戰鬥力標準,適應“主力軍”“國家隊”的職責定位和“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需要。二是基層救援能力穩步提高。政府專職消防隊67支,專業、半專業森林草原防滅火隊伍84支1712人,臨滄市礦山救援中心、臨滄藍天救援隊、臨滄市紅十字賑濟救援隊等3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總計180餘人,確保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就近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明顯增強。一是水旱災害防禦能力不斷提升。完成3件中型水庫、45件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綜合治理河長122.13公里,新建堤防159.51公里。重點山洪溝防治力度持續加大,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不斷完善。二是避讓搬遷與治理工程穩步推進。完成139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治理項目,解除46708人、18.94億元的人口和資產受威脅的狀況;實施因地質災害搬遷避讓4593戶19749人。三是氣象防災減災成效顯著。建成高原特色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16個,完成28個區域氣象觀測站升級改造,新建9個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固定作業點,初步建成市、縣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四是城鄉房屋設施抗震能力明顯提升。完成“四類重點對象”62219戶、“非四類”159549戶危房改造,消除C級不安全校舍2萬平方米。
基層綜合減災能力不斷提升。一是全市建成52個應急避難場所,創建1個地震安全示範邊境縣城(鎮康縣)、16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0個省級地震安全示範村(社區)、8所地震安全示範學校。二是持續推進防災應急“三小工程”,為7萬餘戶家庭發放了防災應急小冊子,為20餘萬戶家庭發放小應急包,開展防災應急小演練1500餘次。
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成效明顯。完成景谷6.6級、滄源5.5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災區面貌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發生根本性變化,受災民眾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公共服務設施超過震前水平,基礎設施重建實現跨越發展,實現“戶戶安居、家家有業、鄉鄉提升、生態改善、設施改進、經濟發展”的重建目標。
救災物資保障能力不斷加強。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3個,在建1個市級庫和3個縣級庫。“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100萬元市級救災物資採購經費,用於補充市級救災物資,初步形成以政府儲備為主、社會儲備為輔的應急救災物資儲備模式。
災害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普遍增強,防災減災知識在大中小學生中普及率達100%。專業性應急志願者隊伍快速發展,成立專業紅十字志願服務隊27支,登記註冊志願者515名,持證應急救護人數累計達26.25萬人。農房地震巨災綜合保險穩步推進,有效防止民眾因災返貧、因災致貧。
對緬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加強與緬方共同開展邊境地區自然災害預測預警、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交流合作,制定了《臨滄市與緬方信息互通和自然災害聯防聯控工作方案》。
(二)面臨挑戰
“十四五”時期,全市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範圍廣、發生頻率高、災害強度大、災情損失重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全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風雹、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易發高發,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形勢嚴峻複雜,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統籌機制亟待完善。涉災部門職責邊界不夠清晰,統籌協調工作機制需進一步完善,風險隱患排查、預警與回響聯動、社會動員等機制還不適應防災減災救災新形勢新要求。
減災工程有待加強。交通、通信、電力等領域的部分基礎設施災害抵禦能力有待加強,江河防洪工程體系短板突出。部分城鄉房屋抗震能力、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和應急避難場所綜合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數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災害數據資源存在共享不足、整合利用不夠等問題。亟待建設全市應急管理“一張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精準化程度有待提高。
災害應對準備有待強化。“城市風險高、農村不設防”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觀,現場指揮協調機制、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聯動機制有待健全最佳化。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救援隊伍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會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不強,公眾風險防範和自救互救技能低,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需進一步強化。基層應急組織體系不夠健全,智庫建設有待加強。社會力量和市場機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三)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臨滄要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示範區、興邊富民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全市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處於良好發展環境。一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積極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與防治能力現代化。二是社會公眾風險意識不斷提升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公眾對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對自然災害的警惕性不斷增強,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注度和認知度不斷加深,為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凝聚了共識、夯實了基礎。三是科技進步為防災減災救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融合空天地一體化綜合觀測、大數據與雲計算、人工智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與移動通信等高新技術,將大幅度提升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數位化和智慧型化水平。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納入實現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局工作中,秉持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著力構建覆蓋全災種、全過程、全方位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建設,切實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構建全市防災減災救災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形成各方齊抓共管、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防範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著力做好監測預警、應急準備、應急救援、災害救助等工作,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堅持法治化精準化。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不斷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法治體系,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提高法治化水平。科學認識和系統把握致災規律,統籌事前、事中、事後各環節,實現差異化和精細化管理。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製作用,實施群測群防群治,著力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強化應急文化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和科普力度,不斷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救災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全市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取得新進展,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形勢趨穩向好,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防範和應對處置災害能力明顯增強。力爭到2035年,全市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防災減災救災新格局。
2.分項目標
法治體系: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法治體系,持續提升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最佳化完善全市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體制機制。
應急避難:不斷提升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在自然災害易發多發的典型縣(區)及鄉鎮(街道),基本實現避難場所全覆蓋。
災害救助:進一步提升災害救助能力,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在災害發生後10小內得到有效救助。
社會治理:積極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和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基層治理水平和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高。每個城鄉社區(村)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掌握應急救護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高於2%。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積極推進民房、農業、林業保險保障程度和覆蓋面,支持保險機構與減災單位合作,開展災前防損工作。
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對緬防災減災交流合作,防災減災救災交流合作機制更加完善。
臨滄市“十四五”時期綜合 防災減災救災主要指標表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全市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現代化
1.深化改革創新,健全防災減災救災協調機制。修訂《臨滄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規範性檔案。充分發揮市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委員會對防災減災救災全過程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作用,強化部門優勢互補、職責分工明確、責任無縫銜接的統分結合管理模式。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銜接好自然災害“防—減—救”責任鏈,確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完善軍地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強化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行動協調,形成應急救援合力。強化動態管理,修訂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2.拓寬平台渠道,健全災害信息共享發布機制。完善多方參與的會商機制,加強災害趨勢和災情會商研判。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確保災情上報及時、準確、規範。推進涉災部門災害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受災人口、房屋倒損、農作物受災、經濟損失等動態災情數據。通過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及時發布災害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3.整合各方資源,健全綜合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強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形成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骨幹力量,駐臨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為突擊力量,抗震救災、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專業救援隊伍為基本力量,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社會應急力量等為輔助力量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最佳化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統籌各方應急救援力量,最佳化現場指揮和市內跨區域救援指揮制度,建立協同高效的應急救援指揮調度模式。健全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加大先進適用裝備和各類救援救災特種裝備的配備力度。
4.推進共建共治,健全綜合減災社會治理體系。研究制定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有關政策,規範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救援救災行動,實現災害應對需求與社會資源的有效對接。加快構建應急物流體系,完善應急救災物資運轉保障機制。
5.建設應急文化,健全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整合科普宣傳教育資源,協同推進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推進各類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場館建設,創新應急科普教育活動形式,廣泛普及防災減災救災常識和技能。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全國消防日、世界氣象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救災主題宣傳活動。推動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納入幹部教育培訓計畫,全面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災害風險管理能力。
6.強化區域聯動,深化應急管理交流合作機制。完善全市防災減災救災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常態化開展聯合實戰演練,提高災害聯防聯控和協同回響能力。加強與周邊地區在災害監測預警、應急力量調配、應急救災物資保障、應急救援演練、聯動處置突發事件等合作。
(二)推進全市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現代化
1.摸清災害隱患底數,提升綜合監測預警能力。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摸清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抗災救災能力,為各級政府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工作、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推動完善地震、地質、氣象、水旱以及森林草原火災等分類監測網路,探索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實現分類監測和綜合監測有機結合,提高災害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著力破除數據壁壘,有效匯聚、整合涉災部門的基礎監測數據,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災害綜合風險會商研判,探索開展災害快速評估和綜合評估。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重點提升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
2.強化風險源頭治理,提升災害工程防禦能力。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恢復森林、河湖、水庫、濕地、草原等生態系統功能。加強林區和牧區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工程阻隔帶、生物阻隔帶為主的林火阻隔系統。發揮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在抗旱防雹、生態保護和修復中的積極作用。系統推進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城市河湖系統治理,築牢防洪安全螢幕障,打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提升內澇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進抗震設防要求城鄉一體化管理,實施農房抗震改造,提升城鄉抗震設防能力。科學規劃、建設、管理各級各類應急避難場所,逐步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3.加強巨災風險應對,提升救災救援應急能力。建立健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綜合應急現場指揮協調、救援聯動、調查評估、物資保障、聯合演練機制。明確規範回響程式、部門職責、組織架構等內容,提升現場指揮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和數位化水平。加強與臨滄軍分區、駐臨解放軍及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國防動員委員會辦公室等單位和機構的日常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進一步細化巨災風險會商研判和聯合勘測、兵力需求提報、應急資源協同保障等機制。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駐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應急救援力量要圍繞有效應對重特大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深化實訓實戰,強化生命搜救專業能力建設,提高極限條件下的綜合救援能力。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溝通聯絡,深化區域間應急合作,建立健全檢驗性、實戰化的聯合演練機制。強化各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建設,提升重特大災害緊急醫學救援救護應急能力。充分發揮紅十字會在救災中的積極作用。
4.織密基層治理格線,提升城鄉災害應急能力。加強基層社區災害風險格線化管理,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治理。積極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建設,充分發揮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引領作用。構建基層災害治理平台,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災害風險辨識監控、災害應急預案編制演練、防災減災志願者隊伍建設、社區和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應急科普宣傳、居民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等工作融入基層治理體系。整合最佳化現行分災種建立的災害信息員隊伍,每個城鄉社區(村)至少配備1名災害信息員。完善災害信息員考核激勵機制,發揮好災害信息員在災害隱患排查、災害預警信息傳達、災情統計上報、防災避險知識宣傳等方面的作用。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應急力量建設,健全“專兼結合、一隊多能”的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單位有序組織開展應對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5.完善儲備調度機制,提升救災物資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市級儲備和縣(區)儲備相互補充、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互銜接、實物儲備和協定儲備相互結合的多元儲備體系,調整完善儲備規模、品種和布局,提高儲備效能。建立短缺應急救災物資緊急生產、採購、徵用、配送制度,提高應急救災物資產能保障能力。引導家庭儲備應急救災物資,提高城鄉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應急救災物資集中生產調度、緊急採購和徵用補償、緊急調運分發等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推進應急救災物流樞紐和配送系統建設。統籌鐵路、公路、水運等基礎物流設施建設,完善多方協同的物流網路,提升應急運輸能力。提升應急救災物資儲備數位化水平。推進物資儲備庫、配送中心等存儲場地的自動化、數位化建設,提升應急救災物資存儲效率和智慧型化監控水平。
6.加強科技數字賦能,提升綜合減災支撐能力。建立安全可靠的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保障網路,強化政務專網通信保障,常備自組網應急通信系統,提高極端條件下通信網路應急支撐能力。推動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與產品的套用,構建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綜合協同、靈敏可靠的城市智慧型感知體系,實現各感知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實時共享的全天候應急監測能力。針對抗洪搶險、森林草原火災、地震、地質災害等高風險救援場景,開發運用智慧型無人裝備,增強重特大災害事故搶險應急救援能力。
四、重點工程
(一)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程
推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運用轉化,搭建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構建集態勢感知、風險評估、分析預判、災害預警、指揮調度等功能為一體的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支撐體系,強化自然災害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市、縣兩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實現各級預警信息發布平台與應急指揮平台數據對接,推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快速、精準、有效發布,為政府決策部署、部門應急聯動、民眾防災避險提供重要支撐。
(二)自然災害防禦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提升防汛抗旱的指揮決策能力、搶險救援能力、科技支撐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結合全市洪澇災害特點,遠近結合、綜合施策,以江河防洪能力提升、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預防和超標準洪水防禦為重點,加快補齊防洪薄弱環節短板。
統籌推進地下管網等重要生命線安全系統建設及改擴建工作,改造重點防洪城市排澇和應急搶險設施,強化極端自然災害情況下核心區域、重要用戶的應急保障能力,提高學校、醫院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
實施地震易發區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和農村房屋抗震加固。加大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力度,將地質災害防治、防災避險移民搬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與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等有關工作緊密結合。加強防火阻隔帶建設,提升全市森林草原防火能力。強化氣象監測預警信息化支撐保障,持續推進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
(三)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建設市、縣(區)應急救援基地,形成縱向有國家、省、市、縣(區)、鄉鎮(街道)五級救援力量,橫向有區域性應急救援基地跨區域聯動救援的立體救援格局。最佳化消防救援站點布局,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城市消防站設計規範》和“合理分布、多點輻射、規模適度”的原則,綜合城市建成區擴張、人口密度區域性變化、消防安全高風險區域評估、重點產業搬遷轉移、重要交通樞紐等因素,採取消防站建設“1+N”模式(中心站+衛星站),因地制宜建成以特勤消防救援站為中心、普通消防救援站和小型消防救援站為輻射的覆蓋網路。按照《鄉鎮消防隊》(GB/T35547-2017)標準,分段實施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和志願消防隊達標創建工程。
提升森林消防裝備科技化和體系化水平,加強防滅火專業隊伍能力建設,提升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能力、通信指揮及火情早期處理能力。
(四)應對巨災風險能力提升工程
選擇在自然災害高發區,組織應對較大以上自然災害綜合應急聯合演練。聯合臨滄軍分區與駐臨解放軍、武警部隊,針對各類自然災害選擇專題進行聯合演練。推進農房地震巨災綜合保險,提升社會分散化解巨災風險的能力,提高自然災害的基層治理能力。
(五)防災減災救災數字賦能工程
堅持數字賦能,按照輔助決策智慧型化、指揮調度可視化、安全管理動態化的要求,建成縱向聯通省、市、縣三級,橫向連線有關單位,前端到突發事件救援現場,融合應急值守、監測預警、指揮調度、視頻會商等功能於一體的應急指揮數字平台。把安全應急深度嵌入“城市大腦”建設工程,充分利用數據資源進行災害風險的智慧型分析研判、科學應急處置,預警全域發布,推動城市災害治理數位化和智慧型化,提升城市抵禦災害能力。
(六)全民防災減災素質提升工程
推進應急文化建設,實施防災減災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工程。建設安全防災教育培訓基地或災害應急體驗館,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開展家庭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示範推廣。按照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原則,推進基層常態化管理和應急管理動態銜接的治理機制,提升基層災害風險隱患排查、預警信息傳遞、緊急轉移避險、先期應急處置能力。充分發揮應急廣播在突發事件中的預警作用,統籌利用廣播電視資源,更好服務防災減災救災事業。
(七)救災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健全以市級儲備庫為基礎,縣級儲備庫為支撐,鄉鎮儲備點為補充,縱向銜接、橫向支撐、規模合理的三級應急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新建永德縣救災物資儲備庫,繼續建設市級和滄源、雙江、雲縣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實施鄉鎮救災物資儲備試點建設,提升全市綜合應急保障能力。強化救災物資儲備體系與應急物流體系的銜接,快速高效調配救災物資。通過全省統一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信息平台,將分散在市直有關部門中重要物資的存儲、輪換及調用信息整合到統一的數字平台上,形成應急救災物資管理“一張圖”。建立較大以上災害應急回響現場指揮後勤保障機制,確保災害發生後10小時以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為國家和省、市應急回響現場指揮部提供災後72小時的後勤保障。
(八)應急技術支撐力量建設工程
強化災害防治新技術、新裝備推廣套用,加快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技術裝備水平。繼續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臨滄分項目、臨滄地震監測中心站、川滇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地震應急協同套用示範項目、南汀河斷裂溫泉監測台站和縣(區)地震監測基礎建設工程,提升市縣群測群防能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套用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各縣(區)政府要加強對本地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根據本規劃確定主要任務,組織編制有關規劃或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責任主體。應急管理部門和主要涉災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做好各涉災規劃的銜接、強化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督,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二)資金保障
完善全面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與防治能力建設的資金多元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統籌各部門既有渠道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自然災害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治理、基層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投入。加強資金監管,提升資金使用績效。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邊疆治理現代化,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監督保障
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堅持將應急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落實,建立規劃實施跟蹤評估制度,將規劃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本地和部門工作監督和考核評價體系。健全動態調整和修訂機制,完善實施監督考核機制。市減災委員會要加強對有關內容落實情況的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套用。市減災委辦公室負責制定本規劃實施分工方案,明確有關部門職責,並做好規劃實施情況總體評估工作,將評估結果報市人民政府。
臨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