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簡介
按照《中共霑益縣委 霑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霑益縣2014年度縣級部門(單位)社會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現將我局貫徹落實社會評價工作的情況匯報如下:
報告內容
一、社會評價五項內容的落實情況
(一)建立完善監督機制,規範行政行為
一是確定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經過認真查找、重點分析,確定人事科、計財科、發展計畫科為2014年實施行政監督的關鍵崗位,共查找出重點環節4個,廉政風險點13個,制定防範措施14條。二是加強對關鍵崗位重點環節的監督力度。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行政監督有序、高效運行;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強化依法行政。始終把依法行政納入議事日程,按照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的原則,切實落實行政執法評議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堅決杜絕濫用職權、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空間過大等違紀違規現象發生。
(二)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著力打造便民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堅持便捷高效的利民原則,建立健全部門各項規章制度並嚴格實施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行政問責制。對我局涉及行政審批事項的所有政策性檔案進行認真清理,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辦事環節,簡化辦事程式,壓縮辦事時限;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及時將審批項目、依據、程式、時限、流程等通過公開欄、網路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主動向社會公開政務信息,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和使用農業信息資源。二是著力打造健康可持續的農業農村發展環境。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強化對農村基層幹部、農民技術員、科技示範戶及廣大農戶的培訓力度,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積極做好農業產業發展的技術指導及服務工作;大力舉辦各類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示範樣板,輻射全縣,提高科技含量,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三)規範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為切實規範行政行為,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樹立機關良好形象,我局制定並嚴格實施制定下發了《霑益縣農業局行政問責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霑益縣農業局重大決策聽證制》、《霑益縣農業局重要事項公示制》《霑益縣農業局重點工作通報制》等制度。對行政審批、許可手續實行一次性告知;對行政審批和非行政審批事項,符合政策法規和辦理條件、手續齊全的,即來即辦;需要補充資料、現場核實、集體討論的,嚴格在縣農業局限時辦結制度規定的時間內辦結;對接到農作物重大病蟲草鼠災情報告,12小時內趕赴現場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對全縣範圍內發現的假冒偽劣種籽和農藥事件、漁政事故等,12小時內趕赴現場,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對來信來訪、控告、申訴、舉報,認真接待,依法辦理,做到“有訴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
(四)搭建二個平台,認真落實信息公開制度。
一是搭建信息公開平台。局黨委結合自身實際,搭建多層面立體式黨務政務信息公開平台,累計投資10餘萬元,建立公開欄6個,通過公開欄、霑益農業信息網等形式,及時、全面地將幹部職工和農民民眾關注的重大決定決議、班子建設、幹部選任、廉政建設、經濟發展措施、便民服務事項、“三資”管理、強農惠農、財務收支等情況進行公開,讓幹部民眾方便快捷地獲取各類信息。二是搭建互動交流平台。建立了意見受理、轉辦、交辦、整改工作機制,設定4個黨務公開意見箱,開通監督電話和“12316”農資打假投訴舉報受理熱線。
(五)以 “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局黨委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打造全省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園區”的目標,以“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為載體,不斷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一是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霑益縣農業局黨委共13個黨支部,142名黨員參加了教育實踐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共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集中學習6次,撰寫學習心得218篇,讀書筆記340萬字;通過自己找、發放民主評議表、下訪調研、督導組約談等形式,徵集到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有關“四風”方面的意見42條,局屬各單位領導班子及成員有關“四風”方面的意見385條。針對查找出的領導幹部“四風”問題和其他意見建議,局領導班子及成員認真撰寫和反覆修改完善對照檢查材料,做到立行立改。二是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局黨委始終堅持以“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爭做服務型黨員幹部”活動為抓手,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自身服務態度、服務能力、服務水平的提升。2014年選派108名在職黨員到金龍街道東海社區報到,開展民情懇談266次,向社區反映民情民意17條,向社區提出的意見建議13條,認領服務項目2個,開展志願服務、公益活動43次,扶貧幫困20戶,受到民眾一致好評。三是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局紀委利用每周一例會集中開展學習,從抓黨章、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教育入手,共組織560餘人次幹部職工集中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8部和傳統文化光碟16場次,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黨風黨紀、廉潔從政和艱苦奮鬥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制止不正之風,全局廣大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增強。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控制會議規模及會議活動經費,“三公”經費支出明顯下降。2014年公務接待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同期減少了2.25萬元,會議支出同期減少了2.5萬元。通過“作風改進年”活動的開展,全局形成了一支“講團結、能吃苦、會幹事、爭一流”的農業隊伍。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真抓實幹,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4年,面對小春糧食因遭受低溫霜凍面臨減產的嚴峻形勢,霑益縣以籌備全省春耕生產現場會為抓手,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全縣上下搶抓栽種節令,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年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54.2億元;實現增加值33.9億元。全年播種糧食112.5萬畝,預計實現糧食產量3.47億公斤,同比增長8.4%,比計畫增0.5%。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10個,畜牧業預計實現產值32.33億元,同比增長7.4%。一是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12.5萬畝,在小春因災減產的不利形勢下,由於擴大大春播種面積(比計畫增1.5萬畝,增2.3%),加大重點措施推廣,大力推廣高產示範樣板,加之“老天”幫忙,全縣大春及晚秋糧食均實現不同程度增產,預計全年實現糧食產量3.47億公斤,比上年增8.4%,比計畫增0.5%。二是引龍頭強組織,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取得新突破。2014年新引進培育重點龍頭企業5個,目前全縣有各級重點龍頭企業45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14個,縣級26個;全縣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6個,開通網站在網上銷售2家,註冊資金1.2億元,社員4600餘人,輻射帶動非成員農戶2.6萬戶。在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中,大力推進“533、544、555”工程,全縣初步形成以生物色素、中藥飲片、無公害蔬菜、繭絲綢、飼料為主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群。萬壽菊:種植萬壽菊2.4萬畝,收購鮮花2萬噸,實現農業產值1800萬元。中藥材:完成中藥材種植12.1萬畝,預計產值達2.5億元以上。蠶桑:完成新植桑園0.7萬畝,改造低產桑園0.4萬畝,全縣桑園面積達9萬畝,全年養蠶7.19萬張產繭2833.7噸,實現蠶繭產值1.15億元,實現綜合產值1.45億元。蔬菜:種植蔬菜13.65萬畝,產量28.35萬噸,實現產值2.08億元。玫瑰:已新植玫瑰1000畝,計畫在2014年底再種植玫瑰4000畝。後續產業:水果種植2.5萬畝,產量1470萬公斤,實現產值1920萬元;種植魔芋2.38萬畝,產量5.57萬噸,實現產值1.61億元;發展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實現產值1.74億元。三是建體系嚴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實現新提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穩步推進“三品”認定認證工作,強化農產品從田間到市場的監管,從生產環節有效地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全縣累計檢查生產企業73家次,“三品一標”產品95個(次),合格率達100%;全縣累計監測各類蔬菜46批(次),監測樣品2686個,合格2676個,合格率達99.6%;認定“三品”43個,累計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92.424萬畝。四是農資市場監管水平有新提升。全年共出動執法車輛41車次,執法人員223人次,共檢查農資市場69個次,檢查農資經營戶247戶次,警告流動銷售農資人員3人次,查獲違法經營農資34340.8公斤。通過加強農資市場監管,有效保護了農民合法利益不受侵害,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二)黨員幹部隊伍工作作風有新轉變
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為契機,引導全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樹立“心向農業、心想農村、心繫農民”的理念,建立農業科技集團承包責任制,為廣大農科人員服務“三農”搭建了平台,把廣大農科人員推到農業生產一線、把農村作為實踐“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的主戰場,有力促進了全局廣大科技人員作風的進一步轉變,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了現代農業建設。
(三)機關內部管理有新加強
緊密結合單位內部的實際,認真做好“廢、改、立”工作,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清理,修訂完善了15個制度,新建了3個制度,廢除1個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機關考勤制度、民主科學決策制度、黨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崗位責任制、院內安全保衛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了機關內部管理。
(四)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新進展
積極爭取上級各類項目資金支持,穩步推進項目農業建設,努力增加對“三農”的投入,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環境,切實讓農民民眾得到實惠。截止目前,到位並兌付各類惠農補貼資金9031.5萬元,其中:農資綜合直補資金8400萬元,良種補貼資金631.5萬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80萬元。全年上報(貯備)和在建農業項目共45個,申請省、市級財政補助總計11821.95萬元(將帶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10.47億元)。目前,在建項目進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