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隋唐時期的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唐建築
- 年代:隋朝,唐朝
- 地區:中國
隋唐歷史,技術特徵,木結構簡介,木結構的優點,磚石結構簡介,磚石結構類別,建築藝術,宮殿建築,隋大興宮,隋東都紫微宮,唐大明宮,隋唐佛寺,大興善寺,禪定寺,西明寺,南禪寺,佛光寺,唐代佛塔,陵墓工程,隋唐貴族陵墓,唐高宗乾陵,城市布局,大興長安,洛陽,對外影響,
隋唐歷史
隋享國三十七年中,憑藉統一後的有利形勢,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建設。它創建了大興(長安)和東都(洛陽)兩座有完整規劃、規模宏偉的都城。隋建東都,吸收南朝建康的優點,把南朝先進的規劃和建築技術引入北方,促進了建築的發展。
唐懲於隋亡教訓,建國之初在宮室建設上較為謹慎,宮室沿用隋代之舊,新建離宮用草頂。隋在大興未建城樓,在洛陽未築正式外郭牆,這兩件事唐在公元654年和公元692年才分別完成,上距唐立國已三十六年和七十四年。唐自高宗、武后時起,至玄宗前期(650~740年),經濟持續發展,文化科技成就輝煌,國勢進入極盛期,開始進行較大規模的建築活動。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長安東北方的高地上興建新宮大明宮。這是唐代所建最大的宮殿,比現存的北京明清紫禁城大四十四倍。漢代以來,歷朝都以建明堂為國家盛典,然而自漢武帝後,以後各朝均未能興建。武則天不顧儒臣反對,在洛陽宮拆除正殿建立明堂。明堂方300尺(88米),高294尺(86米),是唐代所建體量最大的建築物。
唐代為控制建築規模,訂立了法規,稱《營繕令》,其中規定哪一等級的官吏可以建什麼規模的房屋,使用什麼樣的裝飾,在居宅上表現出尊卑貴賤的關係。隋唐大規模建設也促進其建築的標準化、模數化。洛陽遺址表明,隋代在規劃時已以四坊為一組,每坊方一里,極有規律。史載隋唐各城市之周長也表明,各類城市的規模按坊數分級。隋洛陽宮、唐大明宮以及唐乾陵遺址都表明,在規劃時按方100步(50丈)的方格為控制網。大明宮、洛陽宮、渤海國上京宮殿,都把主殿建在全地盤的幾何中心。現存唐代建築都以材高為模數,以一層柱高為立面、斷面上的擴大模數。這些情況表明唐代已有一整套從城市規模至單體建築設計的模數設計方法。
隋唐對外交往廣泛,西境一度到帕米爾以西的中亞一帶,商業活動遠及阿富汗、波斯、大食,並間接與東羅馬來往。外來文化,包括宗教、繪畫、雕刻、音樂、舞蹈,以及器用、習俗紛紛傳入,建築自難避免。但此時中國建築體系已發展至成熟階段,並與國家禮制、民間習俗密切結合,完全可以滿足使用需要,成為穩定的建築體系,外來的建築體系已不能動搖它。只有外來的裝飾圖案、雕刻手法、色彩組合諸方面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很多外來裝飾紋樣,經過用中國手法表現,已經中國化,如當時盛行的卷草紋、連珠紋、八瓣寶相花等。隋唐立足本國,放手吸收外來影響,表現出一個強大、向上、有生命力的建築體系的穩定性和自信心,而吸收這些外來影響也使隋唐建築更加絢麗多彩。
技術特徵
木結構簡介
木結構在南北朝基礎上,經隋及唐前期發展,已進入定型化和標準化的成熟時期。在宋人撰於公元1103年的《營造法式》中,記載有宋代木構架標準化、定型化的情況,木構架主要有殿堂、廳堂、余屋、斗尖亭榭四種,而其長、寬、高和構件尺寸均以材高為模數。以此來檢驗現存唐代建築,發現這些技術不是宋代首創的,是繼承唐代的。唐代木構建築只存四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為殿堂型,由柱網、鋪作層、屋架三個水平層疊加而成。山西五台南禪寺大殿、平順天台庵大殿和芮城五龍廟大殿為廳堂型,用若干道檁數相同的垂直屋架並列拼成。此外,在洛陽唐宮舊址內還發現有八角亭基址,外圍用八柱,中心用四柱。參考日本建於八世紀下半葉的榮山寺八角堂,其構造應是在四內柱上架欄額形成方井,在其上放八個與檐柱相應的大斗,承來自八根檐柱的角梁,再從此向中心架斜梁,攢聚於短柱上,形成八角攢尖屋頂,即斗尖亭榭。這就證明殿堂、廳堂、斗尖亭榭三種唐代已有。余屋比這三種構架更簡單,當也已有了。近幾年發掘出的唐建築遺址中,殿堂多而廳堂少。殿堂基址柱網有“日”字型(大明宮玄武門內重門)、“目”字形(大明宮含元殿)、“回”字形(大明宮麟德殿、青龍寺大殿),說明《營造法式》中記載的各種殿堂柱網布置唐已有了。把建築中常用構架類型歸納成四型,便於在設計中選擇,表明構架在向定型化發展。
對現存唐代建築的側量數據進行研究,發現自南北朝以來以材高為模數的設計方法又有發展。這時都以材高的十五分之一為分模數,稱為“份”。大至面闊、進深、柱高、脊高,小至柱、欄額、梁、斗拱的尺寸都可折成整數份數。佛光寺屬最高等級的殿堂構架,構件較粗壯,故面闊和柱高都為二百五十份,進深為照顧椽跨,為二百二十份,椽跨為一百一十份,斗拱間距為一百二十五或一百一十份。南禪寺大殿為低一級的廳堂構架,構件可稍細,故明間面闊增至三百份,椽跨增至一百五十份。這說明此時對不同類型構架規定的份值也有所不同,區分頗為細緻。
木結構的優點
木構架設計中運用模數有幾個優點:其一,由於造木構房屋視其類型和大小選用不同的材等(宋式有八等,可知唐代也還是分為幾等的),只要構件的跨度、斷面的份值不變,在相同的單位面積荷重下,不論大材、中材,產生的應力相等,不需另做驗算,即以份值來表達適用於各個材等。其二,如把份值折成真實尺寸,必有很多零星小數,不易準確,直接用份值表達則無此弊。其三,匠師按所用材等真長繪製以份值表示的丈桿交給工匠,因為工匠一般能背誦以口訣形式表達的各構件份值,即可直接據以進行預製,無需繪製圖紙。以材份為模數的設計方法既簡化設計,也便於施工,是古代中國獨創的一種木構架設計方法,它和把建築物簡化成四種基本構架類型相結合,標誌著中國木構建築發展到成熟階段。
磚石結構簡介
隋唐磚石結構主要是地上的佛塔、橋樑和地下的墓室。橋樑和墓室前已述及。
佛塔以材料而言,有石塔、磚塔;以形式而言,有單層多層之別,多層中又分樓閣型和密檐型。
磚石結構類別
隋唐石塔有石塊砌成和石板拼疊而成兩種。石塊砌成者最著名的是濟南神通寺四門塔,建於隋大業七年(611年),為用矩形塊石、條石砌成的單層攢尖頂方塔,面闊7.38米,高15.04米,外壁和塔心用塊石砌成,中留寬7.7米的迴廊。外檐用石塊疊澀挑出,再用反疊澀上收形成攢尖頂,迴廊上部用石板斜搭,下加三角形石樑構成雙坡廊頂的形式。用石板拼疊成的塔多用石板平疊成塔下須彌座和塔檐、塔頂,中間用四塊豎立石板拼成塔身,如房山雲居寺石塔。另外,還有一類石塔,由多層塊石疊合而成,表面雕成塔基、塔身、塔頂、塔剎,更近於石雕,如南京棲霞寺南唐所建的舍利塔。隋唐時期沒有修建北朝時那種雕出柱樑斗拱的全仿木構石塔,其主要成就在於塔之造型比例和精美的裝飾雕刻上。
隋唐多層磚塔有兩種:一種是砌出各層柱、額、門窗、斗拱、屋檐的樓閣形塔,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和興教 寺玄奘塔;另一種是只有一層塔身,其上重疊多層塔檐的密檐塔,如西安薦福寺小雁塔和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這兩種都是方形、只有外壁的空腔型塔,內部架設木樓層,差別主要在外形。樓閣塔仿多層木塔的形式,體型端莊;密檐塔可能是對印度傳來的形式經改造後形成的,呈梭形上收,曲線秀美流暢。到五代時,才在江南吳越國境內出現一種八角樓閣型塔。與上述二種不同之處,除平面八角形外,內部還砌有塔心柱,與外壁間形成迴廊。它的外壁砌出逐層柱、欄額、斗拱、門窗、屋檐、平坐,內部在迴廊兩側上部從塔壁和塔心柱相對砌出疊砌,相接之後,在上砌厚1米左右的磚形成上層樓面。各層塔心部份在四個正面相向開甬道,十字交叉處略為擴大,形成小的塔心室。始建於公元959年的蘇州虎丘雲岩寺塔是這類塔的代表作。
隋唐單層磚塔主要用為墓塔,有方、圓、八角等形式,一般下有較高基座,塔身或下面開一門通入塔心室,或無塔心室而只在下面開一龕。這類塔外觀用預製型磚或磨磚砌出柱子、欄額、斗拱、門窗,塔檐、塔剎等,比例秀美,磚工精緻,表現出較高的磚飾面技術,河南登封會善寺淨藏禪師墓塔、山西運城報國寺泛舟禪師墓塔可為代表作。隋唐磚石塔的成就主要在藝術方面,技術上創新不很突出。
建築藝術
隋唐時期在建築藝術上也有重要發展,表現在:不僅單體建築的藝術處理手法更為細膩而有特色,在建築組合體、群組布局乃至城市規劃上都更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藝術水平的唐代風格。
在單體建築方面,自南北朝中後期出現的使用側腳、生起、翼角、凹曲屋面的手法更為成熟,做法開始規範化。風格由漢式直線形的端嚴雄強,變為由曲線和斜度微有變化的直線形的流麗遒勁與更富於韻律。這時的藝術處理多在結構構件上進行。如柱身做成梭形、八角形,梁做成中間微拱起、底背均是弧線的虹梁,挑檐和承室內頂棚的斗拱都做出內凹或外凸的弧面,使其組合協調而富韻律。屋頂做成凹曲屋面和起翹翼角後,成為最有特色的部份,廡殿、歇山、懸山、攢尖、圓錐等屋頂形式均已出現,宮殿屋頂使用經滲炭處理的黑瓦,用黃、綠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色彩鮮明,和屋身的朱柱、綠窗、白牆形成唐代建築最典型的色調。為了使所用的曲線規格化,這時還出現了“卷殺”的手法,把曲線的兩軸分別劃分為三至五段,相應之點間連線,形成近似於所需曲線的折線。
隋唐時期在建築組合上也有較大的發展,在主建築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側的稱“挾屋”,在前後的稱“對壘”,局部向前後突出的稱“龜頭屋”。不僅單層建築,樓閣也可建成組合體。唐代建築中最著名的組合體是大明宮麟德殿,在敦煌唐代壁畫中也可以看到組合體的形象。組合體由若干輔翼的次要建築簇擁主體,屋檐或曲折連延,或上下疊壓,翼角錯落,屋身有大有小,虛實結合,比單體建築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院落式布局是形成中國古代建築特色的最重要手段。在主體建築前方建門,左右建附屬建築,用廊廡環繞形成封閉院落。大型建築群由多個院落組成,且有一個主院落為主體。院落布局的優點是主建築面向庭院,不直接對外;可按需要設計院落的形狀、尺度,造成開敞、幽邃、嚴肅、活潑等不同環境效果,可通過門和道路組織最佳觀賞路線,可通過重重廊廡增強縱深感。院落式布局的特點和優點在隋唐時期已完全形成,並沿用到明清,成為古建築最具特色的部分。
隋唐時期在城市規劃中已全面考慮城市的藝術風貌問題。這時城市都辟方格形街道網,網間之格建成里坊。在布局上的共同手法是以“丁”字街為縱橫主軸,縱向的南北街為城市的最主要幹道,若為都城,在主街北端布置皇城、宮城,若為州府城,則北端為子城,內建官衙,又稱衙城。皇城、子城的正門和其後的殿宇、樓閣遂成為主街的對景。另在皇城、宮城、子城前多有條東西橫街,與南北主街“丁”字相交。長安里坊長500米至1000米不等,每面只開一門,街景過於單調,故多把貴族、高官和大的寺觀布置在坊內臨街一面,並允許在坊牆上向街開門。這些巨剎貴邸占地甚廣,故門的間距甚稀,而本身卻高大壯麗,起到豐富街景作用。在長安主要街道上,坊門和貴邸巨剎的朱門相間,牆內樓閣玲瓏,塔殿起伏相望,形成寬闊、整潔、高貴、豪華的特色。在主街兩側縱深處是整齊一律的里坊,恰可作為壯麗街景的反襯,這種規整有序的布局也是形成中國古代城市風貌和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規劃中特別注意利用地形,唐長安主街朱雀街中段有高地,在此特建大興善寺和玄都觀兩所全城最大的寺觀;城西南角地勢低,特建高三百餘尺的木塔,起了城南的界標作用。這些高大建築對城市主體輪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隋唐時江南水鄉城市如蘇州、越州(紹興)等已出現河街,建有臨河的第宅樓閣和碼頭,與高低錯落、紅欄映水的橋樑,形成水鄉城市的特殊風貌。
隋唐時期的建築藝術已發展到對城市規劃、群組布局、建築組合體、單體建築統一考慮的水平,甚至當時通行的用模數控制設計的方法,也由單體建築擴大到群組布局和整個城市的規劃之中。
宮殿建築
唐建國後,沿用隋代都城宮殿,改稱大興宮為太極宮,改紫微宮為洛陽宮或太初宮。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長安城東北角外附郭建新宮,稱大明宮。五十二年後的公元714年,唐玄宗又在長安原興慶坊建宮,稱興慶宮。這是唐在長安新建的兩所宮殿。此外,隋唐兩代還建了大量離宮,如隋之江都宮、仁壽宮、汾陽宮,唐之翠微宮、九成宮、上陽宮、合璧宮等。
隋大興宮
隋大興宮即唐改稱的太極宮,在長安中軸線北端。近幾年已經過勘探,其東西寬2820米,南北深1492米,分為中、東、西三部。中部為皇宮,即大內,東西寬1285米,面積1.92平方公里。東部為太子東宮,寬833米,西部為服務供應部分及作坊掖庭宮,寬703米。大內部分自南而北分朝區、寢區和苑囿三大部分。朝區為處理國政、舉行大典的辦公區,象徵國家政權;寢區是皇帝的住宅,代表家族皇權。朝區正南為宮城正門承天門,是元旦、冬至舉行大朝會等大典之處,比附周代宮殿之“大朝”或“外朝”,門外左右建高大的雙闕,闕外為朝堂。門內正北為朝區主殿太極殿,是皇帝朔望(初一、十五兩日)聽政之處,比附周代宮殿之“中朝”或“日朝”。殿四周有廊廡圍成巨大的宮院,四面開門,南門為太極門。太極殿一組宮院之東西側建宮內官署,東側為門下省、史館、弘文館等,西側為中書省、舍人院等。太極殿後為宮內第一條東西橫街,是朝區和寢區的分界線。
橫街北即寢區,正中為兩儀門,門內即寢區正殿兩儀殿,也由廊廡圍成矩形宮院。此殿是皇帝隔日見群臣聽政之處,比附周代宮殿的“內朝”或“常朝”。兩儀殿東有萬春殿,西有千秋殿,三殿都各有殿門,由廊廡圍成宮院,與兩儀殿並列。兩儀等殿之北為宮中第二條東西橫街,街東端有日華門,街西端有月華門,橫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寢宮,大臣等不能進入。此部分正中為正殿甘露殿,殿東有神龍殿,殿西有安仁殿,三殿並列,以甘露殿為主,各有殿門廊廡形成獨立宮院。前後兩列,每列之殿是寢殿的核心,有圍牆封閉,其中兩儀殿和甘露殿性質上近於一般邸宅的前廳和後堂。甘露殿之北即苑囿,有亭台池沼,其北即宮城北牆,有玄武門通向宮外。在朝區門下省、中書省和寢區日華門、月華門之東西外側,還各有若干宮院,是宮中次要建築。朝寢兩區各主要門殿承天門、太極門、太極殿、兩儀門、兩儀殿、甘露門、甘露殿等南北相重,共同形成全宮的中軸線。太極宮各殿宇壓在今西安市下,無法做進一步勘探,只能據文獻做出平面關係示意圖以知概況。
隋東都紫微宮
隋東都紫微宮即唐改稱的洛陽宮,在東都洛陽城西北角。宮城東西寬2080米,南北深1052米,主要分三部分。中部為大內,寬1030米,面積為1.08平方公里。東部為東宮,西部為西隔城,均寬340米。它們之外側各有夾城,分別寬190米和180米。大內前為朝區,後為寢區。朝區最前為大內正門則天門,上建高兩層的門樓,門外左右建闕,形制與太極宮承天門近似,而規模過之。朝區主殿為乾陽殿,是面闊十三間、高約50米的巨大殿宇,四周有廊廡,四面開門,形成全宮最大的宮院。南門乾陽門南對則天門。東西門外各有東西向街,東門街北為文成殿,西門街北為武安殿,二殿與乾陽殿東西並列,也各有門廡,形成獨立宮院。東西門南側為官署,東為門下省,西為中書省。在乾陽、文成、武安三殿之北是宮中第一橫街,東西端分別通入東西隔城,街北即寢區,是朝寢兩區分界線。寢區中為主殿大業殿,南有大業門,是皇帝隔日見群臣聽政之處。大業殿左右各有若干殿與之並列,均為獨立宮院。大業殿之北為宮中第二橫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寢宮,外臣不得進入。寢宮中軸線上主殿名徽猷殿,它的左右和後方又有若干殿。大業、徽猷兩組宮院前後相同,加上周圍各殿,用圍牆封閉,共同組成寢區。大內之西,在西隔牆內北部有九洲池,也是苑囿區。池北為皇子住所,池南有舉行大宴會的五殿,是由五座殿聚合成的巨大樓閣。 綜觀隋所建大興宮、東都宮的布局,和南北朝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宮牆由內外三環改為前後數重,自南而北分全宮為朝、寢、後苑三大部分;其二,朝區主殿只有太極殿一殿,取消了左右的東堂和西堂;其三,朝堂及尚書省由原在太極殿東南遷出宮外,自魏晉以來在朝區東側由朝堂、尚書省、司馬門形成的東側次要軸線從此取消;其四,魏晉以來在太極殿舉行的大典改在宮中正門承天門,在東堂和西堂舉行的日朝、常朝和日常起居活動改在太極殿和其後的兩儀殿,宮中象徵三朝的建築,由太極殿與東堂、西堂形成的東西三殿並列,改為承天門、太極殿、兩儀殿形成的一門二殿前後相重。這些不同表明中國宮殿布局在隋唐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唐大明宮
唐大明宮在長安外郭東北角牆外,近幾年已經勘探和局部發掘。其平面南寬北窄,近於梯形,南面寬1370米,北面寬1135米,西牆長2256米,東牆不甚規則,面積為3.11平方公里。宮南牆即利用長安外郭北牆東段,宮內布置自南而北大致分四區。最南為深500米左右的廣場,其北地勢高起15米左右,在高崗前沿建第一座殿含元殿,南臨廣場。殿東西有橫亘全宮的第一道橫牆。含元殿後300餘米處有宣政殿,東西有橫亘全宮的第二道橫牆。宣政殿四周有廊廡圍成寬約300餘米的巨大殿庭。東廊之外為門下省、史館等,西廊之外為中書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含元殿是舉行大朝會之殿,性質相當於太極宮的承天門。它左右的翔鸞、棲鳳二閣實際是雙闕,闕外有朝堂,也和承天門外的情況全同。
宣政殿是皇帝每月朔望見群臣之處,相當於太極宮之太極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況也相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宮中的朝區。宣政殿之後有紫宸門,門內有紫宸殿,是皇帝隔日見群臣之處,相當於太極宮之兩儀殿,為寢區主殿。紫宸殿東有浴堂殿、溫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東西並列,是皇帝日常活動之所。紫宸殿北有橫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寢殿區,主殿在紫宸殿北,為蓬萊殿,殿後又有含涼殿,北臨太液池。蓬萊、含涼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與之東西並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門,北至含涼殿,包括東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宮牆圍繞,形成宮中的寢區。寢區之北為宮中湖泊太液池,池中有島。池東、西、北三面各建有若干殿宇。池西有麟德殿、大福殿,都是巨大的建築群,麟德殿是非正式接見和宴會之處;池東有太和殿、清思殿等,是唐帝遊樂之所;池北有大角觀、玄元皇帝廟、三清殿等,都是道觀,因唐崇道教,故宮中多建道教建築。三清殿等之北即宮北牆,正中為北面正門玄武門。自寢區以北,包括太液池及其周圍諸殿,是宮內苑囿區。 大明宮內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玄武門等都已發掘並進行過復原研究,可以大體上知道它的面貌。
大明宮各殿都下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磚石,繞以石欄桿。初期建的含元殿殿身東、北、西三面用夯土承重牆,麟德殿三面各寬一間處用夯土填充,表現出北朝和隋代慣用的土木混合結構建築的殘跡,以後所建各殿即為全木構架建築,但房屋之牆仍為土築,不用磚,表麵粉刷紅或白色。殿之地面鋪磚或石,踏步或坡道鋪模壓花紋磚。建築之木構部分以土紅色為主,上部斗拱用暖色調彩畫,門用朱紅色,窗欞用綠色,屋頂用黑色滲炭灰瓦,脊及檐口有時用綠色琉璃。晚期建築遺址曾出土黃、藍、綠三色琉璃瓦,說明唐代中晚期建築色彩由簡樸凝重向絢麗方向發展。
隋唐佛寺
隋唐佛寺大體可分兩大類,第一類為經國家允許領有寺額的,第二類為坊市鄉村私立的,又稱村佛堂。國家許建領有寺額的至少有三種:第一種為皇帝、皇后自建的,屬最高等級;第二種是國家下令各州建的,如武則天時所建大雲經寺和玄宗時的開元寺,是按國家頒布的統一標準建的。這兩種佛寺可以近於宮殿的規格。第三種是諸王、公主、貴族、貴官、富商出資建造並領有寺額的,視建造者之地位、財力,可建得近於宮殿,也可近於貴邸。地方鄉里私建的村佛堂則至多可近於邸宅,不允許建為宮殿形式。
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在主街朱雀街東高地上,占靖善坊全坊之地,東西寬562米,南北長525米,面積29.5公頃。寺與都城、宮城都名“大興”,是帶有護國性質的最重要寺院。
禪定寺
禪定寺分東西二寺,是為隋文帝及皇后祈冥福而建,占大興西南角永陽坊全坊及和平坊半坊之地,總面積約97.5公頃。東寺建有高330尺的木塔,為城內最高的木建築。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還是太子時,為了給其母祈福而建慈恩寺,待李治做皇帝以後,該寺遂成為國家大寺。寺占進昌坊東半坊之地,面積約26公頃。房屋一千八百九十七間,分為十餘院,其西院磚塔保存至今。
西明寺
西明寺原為隋權臣楊素宅,占延康坊四分之一,面積12.2公頃。入唐以後為唐太宗愛子魏王李泰宅,公元658年唐高宗立為寺,有房屋四千餘間,分十院。章敬寺在通化門外,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為其母吳皇后追福而立,有房屋四千一百三十餘間,分四十八院,是記載中規模最大的寺院。隋唐長安城中還有很多太子、諸王、公主、貴官顯宦所立之寺,或創建,或舍宅為寺,都很巨大。如太平公主於公元705年為武后追福立興唐寺,城陽公主於公元662年立觀音寺,章懷太子於公元674年立千福寺,都是占四分之一坊或十六分之一坊的大寺。其中觀音寺即是著名的青龍寺的前身。隋唐長安諸大寺中,西明寺、青龍寺已局部發掘。西明寺最東側發現一殿址,寬51.5米,深33米,為寬九間深六間的大殿。此殿並非主殿,已有如此規模,可推知主殿當更為壯麗。青龍寺占新昌坊的四分之一,面積13.3公頃,已發現西部塔院基址,院寬98米,長近140米,周以迴廊,南北各開門。院中前部為塔基,方15米。後部相隔45米為大殿基,面闊十三間,深五間,寬52米、深20.5米,其規模竟和唐大明宮含元殿相近。
南禪寺
佛光寺
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是一座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的大殿,寬34米,深17.66米。它屬於木構架中的殿堂型構架,由柱網、鋪作層、屋架三層上下疊架而成。柱網和鋪作層共同構成屋身部分;鋪作層同時還起保持構架穩定和向外挑出屋檐、向內承托室內天花的作用;屋架則構成廡殿形屋頂。佛光寺是北魏以來的名剎,屬領有寺額的正式寺院,為會昌滅法時拆除的四千六百餘寺之一,現存寺殿是滅法之後重建的。
中國古代建築受等級約束,宮殿、邸宅與一般民居差別甚嚴,佛寺也同樣有級差。佛光寺是正式寺宇,故其正殿可與宮殿相似,使用殿堂型構架,造廡殿頂。而南禪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與貴邸的廳堂近似,使用廳堂 型構架,造低一個等級的歇山屋頂。
唐代佛塔
唐代仍盛行修建佛塔,除少數例外,一般已不建在佛寺的中心,而建在主院殿前的兩側或主院外的東南、西南方。此外,也大量建造墓塔。塔的形式有單層、多層,其平面有方、圓、六角、八角,構造有木、磚、石不等。隋唐木塔史籍所載頗多,僅隋大興(唐長安)一地,除隋於公元611年所建、高97米的禪定寺七層木塔外,還有隋於公元590年建的延康坊靜法寺高44米的木塔、隋文帝皇后建的豐樂坊法界尼寺中的高44米的雙塔,和唐於公元629年在懷德坊慧日寺所建的高44米的九層塔。這些木塔雖都不存,但可說明隋唐時木塔仍在盛行。隋唐磚塔保存尚多。單層者有方、圓、八角等形,大多為墓塔。多層的有樓閣型與密檐型二種。樓閣型塔在唐代為方形,高三、五、七層不等,典型例子為八世紀初所建西安慈恩寺塔和公元669年所建興教寺玄奘墓塔。到五代時出現八角形平面的多層樓閣型塔,以蘇州虎丘雲岩寺塔為代表。密檐塔只最下一層有較高的塔身,以上各層塔檐重疊密接,輪廓呈拋物線形,可以西安薦福寺小雁塔為代表。此塔系宮人為天子祈福“率錢而立”,雖曾歷經地震和戰火損壞,然屹立於今,挺拔依舊。石塔多為單座小塔,但輪廓秀美,雕刻精工,可以九世紀下半葉所建平順唐明惠大師塔和十世紀上半葉所建南京棲霞寺塔為代表。
陵墓工程
隋唐貴族陵墓
隋唐貴族不許因山造墓,均為平地深葬,上起墳丘。塋域四周可築牆,但只南面開一門。太子及諸王、公主墳丘可築為方錐形,大臣和庶民只能為圓錐形。造墓時一般先向下開挖斜坡墓道,下地四、五米後,在盡端開挖墓室。大貴族墓入地深達7~8米,墓道過長過深,其下半多用開豎井的方法做成隧道。墓主級別愈高,墓道愈長,豎井也愈多,最多有七個。習慣稱豎井為“天井”,稱被天井截斷的隧道為“過洞”,而稱露天坡道為“羨道”。隧道末端改為水平方向,通向墓室。墓室方形,四壁用磚襯砌,上為磚穹頂。大型墓有前後兩個墓室,連以甬道。隋唐墓道、墓室多畫壁畫,表現墓主生前居室和侍從、侍女服侍情況。一般以過洞表示門,以天井表示院落,以墓室表示前廳、後堂,隨該墓過洞、天井、墓室數量,表現不同等級的第宅。陝西乾縣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可為這類墓的代表。
唐高宗乾陵
唐代因山為陵的十四陵中,以高宗乾陵保存較完整,選地也最為成功。乾陵在今陝西省乾縣之北,因梁山主峰為陵,在山半開鑿隧道及墓室。它的內重陵垣圍在主峰的四面,東西寬1450米,南北長1538米。陵垣四面開門,門外各有雙闕和一對石獅,陵垣四角建有曲尺形角闕。南面朱雀門內的獻殿基址尚存。朱雀門南有一從主峰下南延的小山嶺,神道就辟在嶺脊上,相對設石柱、翼馬、朱雀、馬、人、碑等。嶺之南端分為東西兩支,各為一小山丘,丘頂上各建一闕,二闕間設門,即乾陵外重垣之南門,垣內即柏城。垣南門之南2850米又有一對土闕,是進入封域的標誌。乾陵有陪葬墓十七座。乾陵主峰梁山高出周圍諸山,輪廓渾厚對稱,山南小嶺及嶺南端二小山丘恰可建雙闕及神道。進入後,雙闕前聳,神道步步高升,直指主峰,左右翠柏環擁,極大地襯托出主峰陵墓的氣勢,也就有力地表現出墓主的盛大功業,是中國古代陵墓選址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城市布局
大興長安
隋文帝在漢長安東南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大興總面積達84.1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都城。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又下令在漢魏洛陽城西十八里營建東京。東京面積45.3平方公里,是規模僅次於大興的城市。公元618年,唐建國後,改大興為長安,改東京為洛陽,又稱東都。 長安平面呈橫長矩形,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大城稱外郭。城內北部正中建內城,東西寬2820米,南北深3336米,面積9.4平方公里,分為南北二部。南部深1844米為皇城,城內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1492米為宮城,內為皇宮、太子東宮和供應服役部門的掖庭宮。宮城北倚外郭北牆,牆外為內苑和禁苑。外郭中,宮城、皇城以外部分全部建矩形的居住里坊。在皇城以南,與皇城同寬部分東西劃分為四行,每行南北劃分為九坊,共有三十六坊;在皇城、宮城東西側各劃分為東西三行,每行南北劃分為十三坊,共七十八坊;東西各以二坊建東市、西市,實有一百一十坊。各坊或東西同寬,或南北同深,並與皇城、宮城之長和寬相對應。在坊間形成九條南北向街和十二條東西街,另外沿外郭城內四面還各有順城街,共同組成全城以棋盤狀的街道網,其規模程度在中國城市史上是空前的。
長安主要城門都有三個門洞,中間是皇帝專用的,左右供臣民出入。相應的,幹道上也是中間為御路,兩側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兩側植槐為行道樹,最外側為排水明溝。長安官員乘馬出行有很大的馬隊,因此道路都較寬,最寬的是宮城與皇城間的東西街,寬220米,中軸線上主街寬155米,其餘主幹道寬也在100米以上,坊間的街也寬40米至60米。城內各里坊,在皇城前的四行三十六坊較小,只開東西坊門,坊內有東西橫街;在皇城左右各三行共七十四坊較大,四面各開一坊門,形成十字街,分全坊為四區,每區中又有小十字街,再分為四小區,全坊共分十六小區,每小區用三條橫巷劃分,內建住宅。但大貴族官員不受此限,有的王府、官邸可獨占十六分之一坊、四分之一坊、半坊甚至全坊,極為巨大豪華。東西兩市各占兩坊之地,面積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每面開二門,道路網呈井字形,內開橫巷,安排店鋪。長安還建有大量寺觀,八世紀初時有佛寺九十一座,道觀十六座。國家及大貴族建的寺觀規劃可占半坊或全坊,如慈恩寺、興善寺。長安有大量西域中亞商人,還為他們建有波斯寺、祆祠和基督教支派景教的寺院。
唐長安的皇城與宮城相連,實即內城。自曹魏洛陽只建一宮,宮前主街兩側建官署的布局形成後,都城已較兩漢整齊壯觀,但宮殿、官署、坊市共在一城仍難免干擾。隋規劃大興城時把宮城、皇城集中於內城,坊市全部建在外郭中,是一創舉。但它的雛形已出現在北魏洛陽,隋唐長安是在它的基礎上加以完善而已。官署集中於皇城,外郭專建坊市,都可以有規則地排列,形成棋盤格狀街道網。中國古代在城市施行封閉的里市制度至遲始於戰國時期(公元前390年左右),由於在宮殿和官署之間布置,道路及街區都不甚規整,至隋唐長安把里坊布置在外郭后,才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巨大、規整、中軸對稱的里坊制城市。
洛陽
洛陽平面近於方形,南北最長處7312米,東西最寬處7290米,面積約45.3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東北穿城而過,分全城為洛北、洛南兩部分。洛北區西寬東窄,故只能把占地大的皇城、宮城建在西端,恰好西部向南二十里左右可以遙望兩山夾水的伊闕,可作對景。這樣,只好把坊市建在洛南區和洛北區的東部,形成宮城位於全城西北角、東北角和全城的南半部為坊市的布局。和長安城相同,皇城在宮城之南,城內集中建中央官署。宮城核心部分“大內”為正方形,東、西、北三面,有東宮、西隔城和陶光園、耀儀城、圓壁城等重城環擁。洛陽城北為邙山,禁苑只能建在皇城、宮城之西,而不能如大興那樣建在城北。宮城的正門、正殿、寢殿等都南北相重,形成一條軸線,此軸線向南穿過皇城正門端門後,跨越洛水上的浮橋天津橋進入洛南區,直指南面外郭城門定鼎門,形成全城的主軸線。 洛南區在這條主軸線所在的定鼎門街左右劃為坊市,街西四行,街東九行,每行由南而北各分六坊,另在沿洛水南岸又順地勢設若干小坊,通計洛南區有七十五坊,以三坊之地建二市。在洛北區,皇城宮城之東建有東城和含嘉倉,其東也布置里坊,東西六行,每行由南而北四坊,共二十四坊。這片裡坊之南有運河稱漕渠,自西面引洛水入渠東行,供自東方運物資入城之用。在漕渠與洛水之間又建五坊,通計洛北區共有二十九坊,以一坊為市。洛陽全城共有一百零三坊、三市,南北兩區街道雖不全對位,但都是規整的方格網,洛陽之坊大小基本相同,街道網也比長安勻整。
對外影響
隋唐建築對東亞的影響最為突出。
隋唐是中國古代繁榮、強盛的歷史時期之一,政治、經濟、軍事、文藝、科技在當時世界上都居前列,和四鄰的交往也很頻繁。對西面的中亞、南亞、中東諸國以商貿關係為主,使遠方珍物的商品大量互相交流,以滿足雙方的獵奇愛好。在器物類型、裝飾紋樣乃至音樂、舞蹈諸方面,均對隋唐有某些影響,但在建築方面,卻基本上沒有表現出來。對東面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則有著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對其建築發展有很大而深遠的影響。
隋和唐初對高麗雖曾有過短暫戰爭,但更長期的是和平交往。西元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後,與唐長期保持友好關係,在文化上受唐很大影響。新羅的都城慶州受唐長安影響,也採取方格網狀街道布局。現存佛國寺等古建築仍儼然唐風,其建築為木構架,用斗拱,採取封閉式院落布局等,也屬中國木構建築體系。
日本在南北朝時主要以朝鮮半島為中介與中國進行文化交流。公元588年日本建法興寺,佛教通過朝鮮半島東傳日本,以後,隨著日本佛寺的大量興建,建築體系也不斷傳入日本。日本於公元593年建的四天王寺,公元607年建的法隆寺,都是經朝鮮傳入的中國南北朝末年式樣。隋統一中國後,日本遣使至隋。唐建立後,自公元630年日本第一次派遣唐使與唐建立正式聯繫後,先後十八次派遣唐使赴唐,幾乎和唐朝相始終。在這二百餘年間,日本大量吸收借鑑中國文化,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諸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都城宮室建設和建築方面表現尤為明顯,其中更以建都奈良時期(公元710~784年)最突出。這時的都城平城京和宮殿、寺廟等都直接受中國盛唐影響。公元794年,日本遷都平安京後,唐文化雖仍繼續傳入,但日本文化(包括建築)在融合唐文化後,已逐漸走上自已發展的道路,創出自己的風格。
日本東大寺是典型的仿隋唐建築
奈良時代的都城平城京受唐長安、洛陽影響最明顯。它位於奈良盆地北部,東西4.2公里,南北4.8公里,面積20.2平方公里,約為唐長安的四分之一。自公元710年建都起,作為都城歷時七十五年,是日本吸收唐長安、洛陽規劃並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所建的都城。
平城京布置採用長安的模式,把宮城建在城區中軸線上的北端,宮南建主街朱雀大路,寬72公尺,南抵南面的城門羅城門。朱雀大路兩側對稱地各闢三條南北小街,八條東西小街,各劃分為三十六個小格,全城共七十二格。除北端的宮城占四格外,其餘布置坊市。在大路以東的稱左京,大路以西的稱右京。建成以後,又在東側北半部向東拓建十二格和三個半格,稱為外京。這些由小街劃分成的格都是正方形,邊寬530公尺,格間小街寬約24公尺。每一格內由三橫、三縱共六條寬約4公尺的小巷劃分為十六小塊,每塊稱“坪”。一般住宅只占十六分之一坪,而貴族巨邸有占至4坪的。平城京和唐長安相似,在左右京南部設東市、西市,但面積很小,只各占4坪。城內也建有大量寺院,如藥師寺、元興寺、大安寺,都是占地12~15坪的大寺。平城京只南面中間築有一小段城牆,正中北對朱雀大路建城門,名羅城門。其餘東、西、北三面均無城牆,只以方格外側之街道為界。
公元794年,日本又建平安京,輪廓與平城京相似,城內街道及方格和宮城在北的情況也與平城京近似。從日本古文獻《延喜式》中可知,平安京的一些城市管理條例也是參考了唐長安制定的。可知隋唐都城對日本都城規劃的影響。
現存日本古代佛寺中,凡屬飛鳥時代建築的,反映的是中國南北朝後期特點;凡屬奈良時代建築的,反映的是中國初唐、盛唐特點。各寺都有中院,由中門和迴廊圍成矩形院落。飛鳥時代佛寺中,大阪四天王寺中院內中軸線上,前為塔、後為金堂(佛殿)和講堂,屬塔為佛寺主體的早期布局。奈良法隆寺中院內金堂和五重塔東西並列,只中門在中軸線上。奈良時代佛寺中,中院內正中為佛殿(金堂),塔不再布置在中軸線上。如藥師寺,中院內金堂在中軸線上,其前方左右分別建東塔和西塔,塔明顯退居次要地位;奈良東大寺則把塔遷出中院,布置在其前方兩側,各建東、西塔院,中院只建佛殿。這種以殿為主體的布局應是唐代佛塔布局的通式。
日本奈良東大寺約創建於公元745年,當在唐玄宗天寶四 年前後,寺東西寬0.8公里,南北長1公里,中院闊大,正殿大佛殿始建時面闊十一間,寬88米,竟和隋唐洛陽宮乾元殿體量相近。通過此寺,可以想像唐代長安、洛陽由國家所建巨剎的規模氣勢。